浅析中国目前的货币层次划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目前的货币层次划分
摘要: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原先是在旧式单一金融结构下确定的,但是,以目前的形势看,这种划分显然与国内明显的多元化的金融结构不相适应。

在很多时候,货币层次的划分是否能够及时反映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和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方面的影响,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效率。

本文主要在总结前人对中国当前货币层次划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其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层次,货币政策,金融结构
(一)我国目前的货币层次划分
不同国家对货币划分的标准各不相同,所以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也各不相同。

但基本思路都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或可接受性来划分的,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是指这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

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也称变现力。

因为变现能力越强的货币其流动性越强.而流动性越强的货币就越容易被人们普遍接受。

于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和可接受性划分,货币一般可分成以下几个层次:M1=通货+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M3=M2+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金融债券;
M4=M3+银行与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以上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层次的归纳。

各个国家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各国都把M1称为狭义的货币量,M2称为较广义的货币量,M3称为更广义的货币量。

M4则称为最广义的货币量。

有的国家则简单地将货币划分为M1(狭义货币量)和M2(广义货币量)。

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 , 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 , 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 , 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

若是按流动性划分,其依据是:
(一)、相对能更准确地把握在流通领域中货币各种具体形态的流通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
(二)、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三)、央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货币层次的划分具体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

(二)我国目前货币层次划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在货币层次划分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并就如何调整层次划分产生了种种分歧,这在目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M1层次
在1994年的货币层次划分中,狭义货币M1中现金只是单纯指流通中的现金,不包括银行借记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而且这一项是统计在广义货币M2中的。

原因在于,1994年中国银行业的电子网络化水平还比较落后,绝大部分居民活期存款必须先在银行柜台或自动柜员机提出现金后才能进行支付交易,并没有像现在一样能随便刷卡消费。

因而,以银行借记卡进行结算的交易量也很小。

所以这一项并未包括进M1层次中。

同时,这也暴露了这一层次划分的缺陷。

随着科技进步,中国银行业电子网络装备水平也不断地提高,银行卡的种类层出不穷,发行量相应火速上升。

借记卡和信用卡等在人们消费与服务的支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机构为175家,发卡量为9.6亿张。

可见,银行借记卡下的活期存款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支付和结算的工具,其流动性也就无形地渐渐增强,鉴于此,有关学者提出应该把银行借记卡下的活期存款记入更高层次的货币统计之中。

2、居民活期储蓄存款是否应计入狭义货币M1的问题
随着我国银行电子装备水平的提高,针对居民活期储蓄的银行卡有了较大范围的使用,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直接用于消费和转账结算(2000年用银行卡实现的交易量为4.53万多亿元。

其中,用于消费和转账的金额为1.22万亿元,占全部交易量的比重为26.9%。

);而且,还有部分城市开办了居民支票业务。

基于这一变化,不少人认为:应将居民活期储蓄划入狭义货币M1。

无可否认,所有上述变化都无疑使得居民活期储蓄存款的流动性增强,而且办理了银行卡的活期储蓄存款以及居民支票存款确实具有直接的购买能力,在这一点上它和企业的活期存款没有太大的差别,将其划入M1层次似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居民支票业务量还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办理了银行卡的活期储蓄存款,它具有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除掉提取现金的份额(这部分和以往的活期储蓄没有本质的区别),仍有1.22万亿直接用于了消费和转账,这似乎是一个不应忽视的数额。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其中只有1060亿用于直接消费,仅占银行卡交易总量的2.34%。

如果和整个活期储蓄存款的交易总量(银行卡交易总量+活期储蓄存折交易总量)相比,这一比例将会更低。

可见,我国居民活期储蓄存款成为直接的购买力并不具有普遍性,目前的量变尚不足以改变活期储蓄存款的准货币性质。

这如同我们并不因M1中肯定有一些不发挥现实购买力的沉淀性货币而将其划入准货币具有同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目前仍不宜将居民活期储蓄存款划入狭义货币M1。

当然,如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活期储蓄存款直接用于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成为普遍的行为,且数量上已达到不可忽视的程度,届时再将其划入狭义货币M1,就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因为此时,居民活期储蓄存款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3、股民保证金应计入何种货币层次
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很多人将股民保证金极易转化为居民的活期储蓄存款或机构的活期存款作为把其划入M1的依据,这种观察角度似有偏颇。

我们考察货币供应量及其层次,主要是关注它在某一时点的存量以及它处于该状态的主要目的。

就股民保证金而言,其主要的目的和直接对应的是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购买,尽管这也很重要(尤其是研究证券市场方面),但毕竟不是我们考察货币供应量(尤其是M1)时所要研究的对商品和劳务的直接购买。

虽然它极易转化为活期储蓄存款或机构的活期存款,但一旦它进行了转化,我们就在那一时点上将其计入M2或M1,这也正是我们将“时点存量”作为货币供应量统计原则的要求。

而对于申购新股的股民保证金,如将其计入M1层次,还易造成M1的频繁波动,这将有可能
误导我们对总需求及其它经济变量的分析和判断。

所以,我们认为不宜将股民保证金划入M1。

进一步,从形式上看,股民保证金在向存款转化时,通常是转化为居民的活期储蓄或机构的活期存款。

而这里的“活期”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真正的活期”,溯源而上,作为意图基本明确的购买股票等金融资产的股民保证金的形成,确切地讲,它主要来源于定期(指性质特征)储蓄或存款的分流,这里只不过采取了“活期”形式,且主要仅是金融商品的潜在购买力(或“准货币”)而已。

如果说居民定期储蓄或企业定期存款还是间接或未来对应于商品或劳务购买的准货币(一般意义上的活期储蓄更自不待言)的话,那么股民保证金这种存在形态与此准货币间则还有一定距离,具有准准货币的色彩。

基于此,也不宜将股民保证金划入准货币。

就这一问题对世界各国的情况进行考察,目前在很多国家对于股民保证金,要么不计入货币供应量,要么计入M3层次,但没有计入M2,更没有考虑计入M1层次。

但从理论的角度,如果将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视为一个整体,股民保证金是银行体系对证券公司的负债;而如果将整个金融中介视为一个整体,这时股民保证金是这一体系对社会公众的负债。

从实证的角度来看,股民保证金也具有相当的货币性,而且其存量确实会对国民收入、通货膨胀以及商业周期等重要经济变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应将其计入货币供应量统计的范围,但仅计入M3层次。

4、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是否正式计入准货币的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仍是上面的分析思路,货币供应量是一个“时点存量”指标,而且层次的划分要看其对商品和劳务购买的关联程度。

外币存款的确可以很容易转化为人民币现金和人民币存款,但其本身(起码是绝大部分)并不直接对应着国内市场的购买。

在进行统计的时点上,尽管它很容易通过兑换向各层次本币转化,但毕竟在流动性方面与已处于M2层次的居民活期储蓄存款、M1层次的单位活期存款以及人民币现金有着很大的区别。

而且它一旦转化,就将在那一时点的货币供应量相应层次中得到反映。

尽管IMF明确了把外币正式计入货币供应量口径的意见,但前提条件是“外币在本国作为货币流通”。

之所以提出这一前提条件,我们的理解是:IMF也主要是关注它是否与本国商品和劳务的购买相对应,是否对本国市场的供求造成直接的影响,这也恰恰和实证定义法的要求--何种货币指标对本国的重要经济变量及未来变动趋势有更好的预测效果--相吻合。

显然,在外币能够作为货币流通的国家,外币本身就执行着交易媒介职能,直接对应于本国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将其划入货币供应量的范围是必然的要求。

但我国目前离这一条件相去甚远,外币及其存款主要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形式持有,而且是一种较为特别的资产保有或储藏形式(比如为以后出国备用等等),和执行交易媒介的货币相去甚远,与本国准货币有一定距离,甚至和其它的本币金融资产还有一定的差别。

在这种情况下,不将其计入本国货币统计的范围,而仅将其视为一个影响本币供给的因素,也许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5、对我国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划入M3层次的质疑
将CDs划入M3层次,目前似乎没有太多的争论,但这绝不意味着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已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诚然,在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是将CDs计入M3层次,但这是基于如下的考虑:① CDs真正体现了“大额”的特点(一般在10万美元以上),主要由机构持有;②CDs在二级市场上虽然可以自由转让,但在到期之前,持有者不可以向发行者提出兑现要求;③CDs的在二级市场的价格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对其持有者而言,CDs是一种出于投机目的的资产持有方式。

而反观我国的状况,CDs的持有者主要是个人,其数额并没有体现大额的特征;相应的二级市场也几乎不存在,价格随市场利率波动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只需承担一定的利息损失,可以向其发行者提出变现的要求。

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它和居民定期储蓄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

基于这种考虑,将其划入
M2也许是更加恰当的选择。

我国目前将CDs计入M3层次,也许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以下的两个原因:①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是这样做的;②我国的CDs无论在发行总量还是在发行范围上,目前都远未达到值得高度关注的程度,以至于很少有人对现有的划分方式提出疑问。

在本文中提出这一问题,看上去似乎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

但它至少让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绝不能将我国的现状同国外作简单的对比,就照搬国外的做法。

如果不把握问题的本质,势必会犯一些不应犯的错误。

而且,在“有中国特色的CDs”的发行量大到不能忽视的程度时,如果仍按照如今的统计口径,势必会对货币供给的状况做出错误的判断。

(三)对货币层次划分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
第一,货币层次的划分,应该遵从货币与其他金融工具之间职能的差异。

一种金融工具越有可能作为交易的媒介或支付结算的手段,甚至用于作为商品和劳务的直接支付,那么它的“货币性”与“流动性”就越强,就应该被归入到更高层次的货币当中。

其次,若只按照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货币层次的话。

就可以做进一步的区分,流动性越低的资产,它更多是发挥价值储藏的职能,是用于投资的金融工具这一属性较为明显,其货币性也会越弱,越较少作为交易的媒介或对商品和劳务的直接支付的手段。

因此,若依据这两个标准,中国的币层次的划分可以调整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银行卡活期存款+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企业可开列支票活期存款;
M2=M1+个人非银行卡下的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
M3=M2+企业定期存款+居民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信托存款、委托存款、保证金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外币(折合人民币)存款;
M4=M3+货币市场基金份额+非银行金融机构回购协议+非银行企业持有的短期政府与金融债券+住房公积金存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