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常见症状评估发热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评估发热
编辑课件
15
间歇热
➢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 高峰(39 ℃ 以上)后 持续数小时,又迅速 降至正常水平,无热 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 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 交替出现。
➢ 临床意义:
• 疟疾
• 急性肾盂肾炎
编辑课件
16
波状热
➢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 升达39℃或以上,持 续数天又下降至正常 水平,数天后又逐渐 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 临床意义: • 布氏杆菌病
编辑课件
17
回归热
➢ 回归热:体温急骤上 升至39℃或以上,持 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 至正常水平,数天后 又骤然升高,如此规 律性交替出现。
➢ 临床意义:
• 回归热
• 霍奇金病
编辑课件
18
不规则热
➢ 不规则热:体温变化 无一定规律。
➢ 临床意义: • 结核 • 癌性发热 • 风湿热
编辑课件
34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颅脑病变 ➢颅外病变 ➢全身性病变 ➢神经官能症
编辑课件
35
头痛---病因
(一) 颅内病变:
1.感染: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 2.血管病变: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
高血压脑病、 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 3.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寄生虫病 4.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
颅内血肿、 脑外伤后遗症
5.其他:偏头痛、丛集性头痛
编辑课件
36
头痛---病因
(二)颅外病变:
1.具有痛觉的脑神经(V.IX.X)和颈神经受刺激或挤压 、牵拉
2.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 3.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头痛 4.头颈部肌肉收缩引起局部缺血 5、颅骨疾病:颅骨肿瘤、颅底凹入症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发热课程思政案例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发热课程思政案例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
教学内容:健康评估中的常见症状-发热
授课时间:第二周星期五5节
授课班级:护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症状的原因和临床表现,熟悉伴随症状及护理诊断。
技能目标:能够收集常见症状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素质目标: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思政目标:通过介绍XXX的事迹,拓展学生的思路,鼓
励学生励志成才、努力进步。
教学重点:常见症状-发热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能够收集常见症状-发热的伴随症状。
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课前思考介绍XXX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她的
贡献。
然后,采用案例导入,向学生介绍发热的原因和临床表现,特别是发热的过程、分度、热型、伴随症状及护理诊断。
在讲解热型间歇热的临床意义时,提问“降低疟疾死亡率的是
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是青蒿素-屠呦呦。
这引起学生的情感
共鸣,激发了他们的研究意识。
课后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考核。
XXX是一位,药学家,她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2年,她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
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因发
现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获得了拉斯克奖
和XXX“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通过讲述XXX的故事,引导学生直面困难,学会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最终,知识点达标率达到了100%。
肺炎危险评估表
肺炎危险评估表简介肺炎(COVID-19)是一种高度传染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为了帮助人们进行自我评估和了解自己的危险程度,本文档提供了肺炎的危险评估表。
请您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并根据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评估表:1.常见症状评估发热:(1)没有发热(2)轻微发热(3)持续发热干咳:(1)没有干咳(2)轻微干咳(3)持续干咳疲劳:(1)没有疲劳(2)轻微疲劳(3)持续疲劳呼吸困难:(1)没有呼吸困难(2)轻微呼吸困难(3)持续呼吸困难2.旅行和接触史评估最近14天是否有海外旅行史:(1)没有(2)有是否接触过疫情地区人员:(1)没有接触(2)接触过3.个人健康评估是否有慢性疾病:(1)没有(2)有年龄:(1)0 - 18岁(2)19 - 59岁(3)60岁及以上4.频繁暴露的人群是否频繁接触公众人群:(1)否(2)是是否经常参加大型聚会:(1)否(2)是评分系统:根据您的回答,您可以根据以下分数判断自己的危险程度:0 - 6 分:低危险,建议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和预防措施。
7 - 12 分:中危险,建议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并注意观察自己的症状。
13 - 18 分:高危险,建议立即就医并向相关医疗机构求助。
注:本评估表为自我评估参考工具,结果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出现症状,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结语了解自己的危险程度对于预防和处理肺炎非常重要。
通过使用该危险评估表,您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如果您认为自己有潜在的风险,请及时就医并遵循相关医疗机构的指导。
注意:本文档并不代表医疗建议,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专业指导,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健康评估-发热-护理
保持环境舒适:降低室温、通风换气等
降低室温
减少衣物
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避免患 者过度出汗,有助于散热。
适当减少患者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 有助于散热。
通风换气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有助 于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减少感 染风险。
补充水分和营养
多饮水
鼓励患者多喝温水,有助于补充 体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加速
发热原因与分类方法
发热原因
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炎症、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中,感 染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
分类方法
根据发热原因和持续时间,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 染性发热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非感染性发热则包括肿瘤性发热、 药物性发热等。
常见发热类型及其特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 窒息。
避免刺激因素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避免过度搬动患 者,以免加重惊厥。
遵医嘱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惊厥药物,控制惊厥发作。
心力衰竭
减轻心脏负担
合理安排患者休息与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 激动和紧张。
控制输液速度
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调整输液速度,避免过快输液加重心脏负 担。
情绪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支持,减 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肠胃炎
调整饮食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 质食物,如稀饭、面条等,避免
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保持肠道通畅
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肠道通 畅,避免便秘。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如腹泻、呕 吐等,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休息与活动
确保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 免过度劳累;同时鼓励患者进行
健康评估中发热的名词解释
健康评估中发热的名词解释发热,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一直是健康评估中重要的指标之一。
它不仅仅是身体代谢的一种生理反应,也可能是身体某种异常状况的信号。
在进行健康评估时,发热的检测和解读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健康评估中发热的含义和影响。
1. 发热的定义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即正常体温(通常为36.5°C至37.5°C)的升高。
体温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温度、个体代谢率以及身体对病原体的应对能力。
在医学中,通常将体温超过38°C定义为发热。
2. 发热的生理机制发热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一种生理反应。
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例如细胞因子),激活体内的炎症反应。
这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其提高体温设定点,从而引发发热。
3. 发热的类型发热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持续性发热、间歇性发热、弛张型发热和复发型发热等。
持续性发热是指体温持续升高并保持在高位,间歇性发热则是体温在短期内交替升高和恢复正常。
弛张型发热则是温度波动范围较大,且持续时间较短暂,而复发型发热则是周期性的发热。
4. 发热的原因和影响发热可以是多种身体状况的结果,如感染、炎症、药物反应、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感等。
发热还会对身体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改变心率、呼吸频率、酶活性、血液黏稠度等。
过长且高度升高的发热还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等并发症。
5. 发热的评估和处理在健康评估中,对于发热病人的评估是必要的。
医生会根据病史询问,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测,影像学等综合手段来了解发热的原因。
处理发热则需要针对具体原因进行,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同时也需关注患者的体液补充和休息,以促进康复。
总结起来,发热是健康评估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其定义为正常体温范围以上的升高。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及评估
• 呕血与黑便都属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 呕血:指消化道出血经胃从口腔呕出 • 黑便:呕血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 体温在39~40。C以上水平持续数日或数 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C
•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疾病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
• 体温在39 。C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 体温差可达2 。C以上,但都高于正常水平
• 体温曲线无规律 • 多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等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发热
• 护理评估要点
• 热期、热型、热度以及起病情况 • 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 诊疗、护理经过
发热
• 常用护理诊断
• 体温过高: • 体液不足: • 营养失调: • 口腔黏膜改变: • 潜在并发症:
• 心源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 原因:由于异物、喉水肿及肿瘤等引起气管、
支气管的狭窄或梗阻
• 临床表现:
• 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明显延长。
• “三凹征”: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
呼气性呼吸困难
• 机理:
肺泡弹性减弱(肺气肿)及小支气管狭窄与 痉挛(支气管哮喘)
• 临床表现:
病人呼气费力,呼气缓慢而延长,常伴有哮 鸣音
咯血
病史
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史
出血前症状 咽喉发痒或咳嗽
出血方式
咯出
血液颜色
鲜红
血液内混合物 泡沫及痰
酸碱反应
碱性
黑粪
无,如咽下可有
出血后痰性状 痰中带血
发热健康评估方案
发热健康评估方案1. 引言发热是人体常见的症状之一,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发热可以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
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准确评估发热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个发热健康评估方案。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对发热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帮助医生确定发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也能帮助患者了解自己发热的情况及可能的病因。
3. 评估内容发热健康评估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病史询问医生首先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包括发病时间、发热程度、伴随症状等。
同时,还要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接触过可能的传染源,如感染疾病的患者、动物、人群等。
3.2 体格检查在发热患者的体格检查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进行测量,还要对患者的皮肤、咽喉、淋巴结等部位进行仔细观察。
发热患者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定病因。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病原学检测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3.4 影像学检查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医生还可以选择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以帮助确认诊断。
3.5 病因诊断通过以上的各项评估内容,医生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因,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 评估方法针对发热患者的健康评估,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4.1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发热病史调查问卷,让患者填写相关信息,包括发病时间、发热程度、伴随症状等。
通过问卷可以收集到患者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的评估提供参考。
4.2 口述访谈医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口述访谈,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及可能的暴露风险因素等。
医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观察皮肤、咽喉、淋巴结等部位的异常情况。
4.4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
检查结果将对病因诊断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 常见症状评估(1)发热、呼吸困难、发绀.
2.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发热
(四)临床表现
3.常见热型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不规律则热
一、发热
(五)问诊要点
★ 起病情况 ★ 诱因 ★ 症状 ★ 伴随症状 ★ 身体反应 ★ 心理社会反应 ★ 诊断、治疗及护理经过
重点提示
1.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2.问诊的主要内容。 3.主诉的书写格式。 4.系统回顾方法。 5.功能健康形态系统回顾的基本内容。
第三单元 常见症状评估
(发热、呼吸困难、发绀)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健康评估教研室
一、发热
病例2-2-1
吕某,男,28岁。 主诉:高热3天。 现病史:4天前患者打篮球淋雨后出现咽痒、鼻塞,轻微咳嗽,在厂医护 所就诊,按“感冒”给予“抗病毒冲剂”等治疗,未见好转。3天前出现寒战 、高热,体温一直在39.2℃~40.3℃之间波动,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发病 以来自觉乏力、纳差,全身肌肉酸痛。无腹痛、腹泻,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问题: 1.该患者的发热病因及机制可能是什么? 2.该患者是什么热型? 3.主要护理诊断是什么?
1.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加 ☆ 中心性发绀 ☆ 周围性发绀 ☆ 混合性发绀
2.血液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 ☆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七、发绀
(二)问诊要点
☆ 病因与诱发因素 ☆ 发钳的特点 ☆ 伴随症状 ☆ 身体反应 ☆ 心理反应
重点提示
1.发绀、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 的概念。 2.致发绀脱氧血红蛋白的绝对量。 3.各型发绀的临床特点 。
六、呼吸困难
案例2-2-6
常见症状的评估—发热症状的评估(健康评估课件)
4、临床表现 (2)发热分度
超高热:41℃以上 高热:39.1~41℃ 中等热度:38.1~39℃ 低热:37~38℃
4、临床表现 (3)热型
4、临床表现 (3)热型
4、临床表现 (3)热型
4、临床表现 (3)热型
4、临床表现 (3)热型
4、临床表现 (3)热型
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
外源性致热源作用于多 形核粒细胞、巨噬细胞
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体温调定点上升
发热
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
(1)发热过程
4、临床表现
体温上升期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
骤升型:见于大叶性肺 炎、流行性感冒、疟疾。 缓升型:见于伤寒、结 核病.
皮肤发红、灼热、呼吸加快加深、开始出汗。
5、护理评估要点
生命征象
皮肤与循环系统
发热的程度、热期和热型
神经精神状态
脱水现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 关,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 碍有关,与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有关。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代谢率增高及营养摄入不 足有关。
潜在并发症:惊厥, 意识障碍。
体液不足: 与发热出汗 过多和摄入液体量不足 有关。
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发热?以腋窝温度为准划分热度。 2、常见的热型有哪几种?有何临床意义? 3、发热的护理评估要点有哪些?
口腔黏膜改变:与发热 所致口腔黏膜干燥有关。
小结
1、发热是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致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升 高超过正常范围。 2、多为感染性发热。 3、临床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 4、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5、护理评估:(热期、热度、热型及起病缓急,发热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 响及诊疗护理经过)。 6、主要护理诊断是体温过高、体液不足及营养失调等。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发热课程思政案例
教师课程思政课案例
学科系:医 学 院 授课教师:
专 业:护 理 科 目:健康评估
课题
模块2任务一常见症状-发热
课型
一体化
授课时间
第二周星期五5节
授课班级
护理01911
教学切入点
发热的热型-间歇热-常见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症状的原因、临床表现,熟悉伴随症状及护理诊断
教学体会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讲好故事,从大师的成长之路映射学生的学习生涯,引导学生直面困难,学会解决问题。积极性高,知识点达标率100%。
技能目标:能收集常见症状的原因、临床表现
素质目标:团队协作精神。
思政目标
通过屠呦呦事迹介绍,拓展思路,鼓励学生励志成才、努力进步。
教学重点
常见症状-发热的原因、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能收集常见症状-发热的伴随症状。
内容、方法及实施过程
首先通过课前思考:屠呦呦是谁?有何贡献?课中采用案例导入、向学生介绍发热的原因、临床表现尤其是发热的过程、发热的分度及发热的热型、伴随症状及护理诊断。尤其是在讲解热型间歇热的临床意义是疟疾(提问:降低疟疾死亡率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真学实干强本领,砺能笃行勇担当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课后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考核【1.间歇热最常见的原因?(疟疾)2.屠呦呦团队的贡献?(青蒿素)3.青蒿素的作用?(降低疟疾死亡率)】。
健康评估重点整理
健康评估重点整理第一章常见症状问诊一、发热1.定义: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所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病因:①感染性发热②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抗原抗体反应、皮肤散热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3.正常体温:腋温36-37℃ 口温36.3-37.3℃肛温36.5-37.7℃4.发热的分级(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37.3-38℃;中等度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5.临床过程与特点:①体温上升期: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或寒战,体温上升特点:产热>散热②高热期: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特点:产热=散热③体温下降期:表现:出汗多、皮肤潮湿特点:散热>产热6.热型:①稽留热:体温高达39-40℃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h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②弛张热:体温高达39℃以上,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最低时也在正常水平以上(败血症)③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
无热期可持续1天或数天,无热期高热期反复交替。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④回归热: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将至正常水平。
高热无热各持续一段时间后规律性交替(霍奇金病)⑤波状热:体温渐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体温又逐渐升高多次反复。
(布氏杆菌病)⑥不规则热:(结核病)7.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体液不足;营养失调;口腔黏膜受损;焦虑;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惊厥二、疼痛1.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前者为痛觉,后者为痛反应。
2.牵涉痛:心绞痛(左肩和左前臂内侧);胆囊疼痛(右肩);胰腺痛(左腰背部)3.分类(按病程):①急性疼痛:起止时间明确,持续时间短;②慢性疼痛: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4.胸痛临床表现①部位:1)带状疱疹:成簇水泡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不超过体表中线2)心绞痛、心肌梗死:胸骨后②程度性质:1)带状疱疹:刀割样或灼热样2)心绞痛:压榨样痛3)心肌梗死:较心绞痛更剧烈,并有恐惧、濒死感4)主动脉夹层:撕裂样痛5)食管源性胸痛③出现与持续时间:阵发性、持续性④诱发与缓解因素:1)心绞痛:劳累或精神紧张诱发,休息或含硝酸甘油1-2min2)心肌梗死:硝酸甘油无效3)胸膜炎、肺动脉栓塞:咳嗽或用力呼吸加剧4)食管源性胸痛:进食0.5-1h发作,口服抗酸剂或半卧位可缓解(十二指肠溃疡:饭前痛;胃溃疡:饭后痛)5.腹痛临床表现①部位(病变部位是疼痛最明显的部位):1)胃、十二指肠、胰腺:中上腹2)肝胆疾病:右上腹3)阑尾炎:右下麦氏点(转移性右下腹痛)4)小肠:脐部、脐周②程度性质1)消化道溃疡:未穿孔:烧灼样;穿孔:刀割样疼痛2)胆道蛔虫症: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疼痛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板状腹,持续剧烈腹痛伴腹壁肌紧张4)胆结石、急性尿路梗阻:痉挛性腹痛③诱发与缓解因素1)胆囊炎、胆石症:进食油腻食物2)急性胰腺炎:酗酒、暴饮暴食,屈曲抱膝位缓解6.护理诊断:急/慢性疼痛;睡眠型态紊乱;焦虑;恐惧三、水肿1.分类:凹陷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甲减;大象腿——寄生虫感染致)2.发生机制:①血管内外交换失衡1)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心力衰竭2)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炎症、过敏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肝硬化4)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丝虫病②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3.程度①轻度:局部水肿②中度:全身水肿③重度:皮肤紧张发亮,粘膜腔积液,全身严重水肿潜在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四、呼吸困难1.临床表现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1)劳力性呼吸困难2)端坐呼吸:病人不能平卧,被迫采取半坐位或端坐位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心功能降低;仰卧位时肺活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夜间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只有缺氧明显时,呼吸中枢才作出相应反应急性左心衰,出现肺水肿:高度气喘,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样痰,面色发绀大汗,肺底部闻湿罗音和哮鸣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
常见症状评估发热
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总体分类
发热性质 感染性 发热
非感染性 发热
病因
疾病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血液病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实体肿瘤 理化损伤 神经源性发热 其他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等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学习目标
A
掌握常见症状的概念、临床特点
B 熟悉常见症状的病因、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C
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
D
具有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 点
概念、病因、临床特点
难 发生机制、护理诊断∕问题
点
第一节 发热
一、掌握发热的定义、发热的程度、热型、 发热的评估要点、对发热进行护理评估 二、熟悉发热的常见病因、相关护理诊断/问 题 三、了解发热的发病机制、病程及临床过程
凡此种种,广义上均可视为症状,即广义的症状,也包括 了一些体征。
(二)症状的意义:
症状是健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 之一,也是提出护理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依据,故对症状的评 估是健康评估的第一步,同时症状评估也为身体评估和其他 评估提供线索、指引重点。
临床上疾病的症状很多,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症状,不同 疾病又可表现某些相同症状,因此,我们在进行护理常见症 状评估的时候,要注意结合临床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切记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做出错误的诊断。尽量将症状 评估做到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讨论问题: 2.该患者是什么热型?
• 患者男,28岁。主诉:高热3天。 • 现病史:4天前患者打篮球淋雨后出现咽痒、
鼻塞,轻微咳嗽,在厂医务所就诊,按“感冒” 给予“抗病毒冲剂”等治疗,未见好转。3天 前出现寒战、高热,体温39.2~40.3℃,咳嗽, 咳少量白色黏痰。发病以来自觉乏力、纳差, 全身肌肉酸痛。无腹痛、腹泻,排尿、粪正常。 •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编辑版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9
•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编辑版ppt
6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一)病 因 (二)发 生 机 制
编辑版ppt
7
(一)病 因
1. 感染性发热 如:
2. 非感染性发热
编辑版ppt
8
2. 非感染性发热:
v无菌坏死物质吸收
v变态反应
v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v皮肤散热障碍
v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v症状:是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 适、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 观病态改变。
v体征:经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 表现,如肝脾肿大、淋巴结肿 大、杂音等。
编辑版ppt
1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第一节发热
编辑版ppt
2
编辑版ppt
3
复习:正常体温
生理性变化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体温一般36~37°C. 正常成人口温为36.3~37.2 °C。肛温比舌下高
Ø急性发热:发热在2周以内。 Ø长 期 中 、 高 热 : 体 温 在 38℃ 以 上 , 持续2周或更长。
Ø长期发热:低热编持辑版续ppt 1个月以上者。16
(二)临床过程
Ø特点及临床表现: 1.体温上升期(发热期) 2.高热期(极期) 3.体温下降期(退热期)
编辑版ppt
17
(三) 热 型 1. 稽留热 2. 弛张热 3. 间歇热 4. 波状热 5. 回归热 6. 不规则热
编辑版ppt
24
四、相关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与自主神 经功能紊乱有关等。
2.体液不足:与发热后出汗过多和 (或)液体摄入量不足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 期发热代谢率增高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有关。
编辑版ppt
25
四、相关护理诊断
4.口腔粘膜改变:与发热所致口腔 粘膜干燥有关。 5.潜在并发症:惊厥。 6.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
• 患者男,28岁。主诉:高可2.热该能患3是天者什。是么什?么热型? • 现病史:4天前患者打篮3球.主淋要雨护后理出诊断现是咽什痒么、?
鼻塞,轻微咳嗽,在厂医务所就诊,按“感冒” 给予“抗病毒冲剂”等治疗,未见好转。3天 前出现寒战、高热,体温39.2~40.3℃,咳嗽, 咳少量白色黏痰。发病以来自觉乏力、纳差, 全身肌肉酸痛。无腹痛、腹泻,排尿、粪正常。
0.3~0.5 °C,肛温正常值为36.5~37.7 °C 。腋 温一般为36~37 °C。 正常人体温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 °C
编辑版ppt
4
概念:在某种情况下,体温中
枢兴奋、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 散热减少,致使体温高出正常范 围,即为发热。
编辑版ppt
5
病例讨问论题:
1.该患者的发热病因及机制
v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编辑版ppt
9
(二)发 生 机 制
1.致热源性发热:是导致发 热最主要因素
(1)外源性发热
(2)内源性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编辑版ppt
10
外源性致热源
致
热
发
白细胞
源
热
内源性致热源
性
机
发 热
制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定点提高
产热 散热
发热
编辑版ppt
11
2.非致热源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2)引起产热增多的疾病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编辑版ppt
12
病例讨论 问题: 1.该患者的发热病因及机制 可能是什么?
• 患者男,28岁。主诉:高热3天。
• 现病史:4天前患者打篮球淋雨后出现咽痒、 鼻塞,轻微咳嗽,在厂医务所就诊,按“感冒” 给予“抗病毒冲剂”等治疗,未见好转。3天 前出现寒战、高热,体温39.2~40.3℃,咳嗽, 咳少量白色黏痰。发病以来自觉乏力、纳差, 全身肌肉酸痛。无腹痛、腹泻,排尿、粪正常。
编辑版ppt
26
病例讨问论题:
3.主要护理诊断是什么?
• 患者男,28岁。主诉:高热3天。
• 现病史:4天前患者打篮球淋雨后出现咽痒、 鼻塞,轻微咳嗽,在厂医务所就诊,按“感冒” 给予“抗病毒冲剂”等治疗,未见好转。3天 前出现寒战、高热,体温39.2~40.3℃,咳嗽, 咳少量白色黏痰。发病以来自觉乏力、纳差, 全身肌肉酸痛。无腹痛、腹泻,排尿、粪正常。
•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编辑版ppt
27
病例讨论
病因 病原体致的感染性发热
发病 机制
热型
致热源性发热:内源性致热源 稽留热
护理 体温过高:体温39.2~40.3℃ 与病原体感 诊断 染有关。
编辑版ppt
28
思考题:
1.解释:症状 2.叙述发热的临床过程、热型 3.叙述发热病人的评估内容
编辑版ppt
18
编辑版ppt
图3-1 稽留热
伤寒、大叶 性肺炎
图3-2 弛张热
败血症、风 湿热、化脓 性炎症、重 症肺结核等
19
图3-3 间歇热
疟疾、急性 肾盂肾炎
编辑版ppt
图3-4 波状热 布鲁杆菌病
20
编辑版ppt
图3-5 回归热
回归热、霍 奇金病
图3-6 不规则热 结核、癌症、 风湿热
•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编辑版ppt
13
病例讨论
病因 病原体致的感染性发热
发病 机制
热型
致热源性发热:外源性致热源
护理 诊断
编辑版ppt
14
二、临 床 表现
(一) 发热的临床分度(复习) (二)临床过程
编辑版ppt
15
(一)发热的临床分度(复习)
发热高低:低热37.3~38 °C,中度发热 38.1~39 °C, 高热为39.1~41 °C, 超 高热41 °C 发热时间:
编辑版ppt
22
病例讨论
病因 病原体致的感染性发热
发病 机制
热型
致热源性发热:内源性致热源 稽留热
护理 诊断
编辑版ppt
23
三、护 理 评 估 要点
(一)发热的特点:起病的时间、季节、 起病缓急、发热程度、热型、诱因 (二)伴随症状 (三)发热对人体功能健康型态的影响 (四)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