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2的倍数与5的倍数的特征及其区别;2.能够通过查看个位数的数值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的倍数或5的倍数;3.能够灵活运用2与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2.学生准备:铅笔、练习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5分钟)•引入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倍数吗?举个例子。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倍数的概念。

2. 理解2的倍数与5的倍数的特征(15分钟)•讲解:将黑板分成两边,左边写上2的倍数,右边写上5的倍数。

•分别从个位数的特征来讲解二者的区别:2的倍数的个位数只可能是0、2、4、6、8;5的倍数的个位数只可能是0或5。

•引导学生总结并记录特征:2的倍数的个位数只可能是0、2、4、6、8;5的倍数的个位数只可能是0或5。

3.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的倍数或5的倍数(20分钟)•给出几个例子,请学生判断每个数是否为2的倍数或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依据。

•学生有序答题后,教师讲解并总结判断规则: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的倍数,只需判断其个位数是否为0、2、4、6、8;判断一个数是否为5的倍数,只需判断其个位数是否为0或5。

4. 应用(25分钟)•教师出示生活中与2、5倍数相关的问题,如:已知班级有30个学生,如果将这30个学生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有几个学生才满足分组的条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利用判断2、5倍数的规则得出答案。

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及指导,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2和5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我们要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总结并理解2和5的倍数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明白学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设计一个游戏,规则是找出一组数中满足特定条件(2的倍数或5的倍数)的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回忆已学知识,然后通过讲解、举例和应用几个环节,引导学生灵活运用2和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例题4:计算下列各数是2和5的公倍数还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都不是,请说明原因。
答案:2和5的公倍数:40,100。
2和5的最小公倍数:100。
既不是2和5的公倍数也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1,42,43,44,45,46,47,48,49,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2、5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2、5的倍数的特征》新课呈现结束后,对《2、5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既不是2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1,2,3,4,6,7,8,9,10,11,12,13,14,15,17,18,19,21,22,23,24,26,27,28,29,31,33,34,36,37,38,39,41,42,43,44,46,47,48,49,51,52,53,54,56,57,58,59,61,62,63,64,66,67,68,69,71,72,73,74,75,76,77,78,79,81,82,83,84,86,87,88,89,91,92,93,94,95,97,98,99。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

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2和5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教学准备:计算器、练习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

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

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老师告诉你们,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二、自主探索1、探索5的倍数特征(1)引入百数表(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出示课件)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

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

2、探索2的倍数特征(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 )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

(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板书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板书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板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特征进行快速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运用特征进行快速判断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练习题3.小组讨论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一系列数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的特点。

二、探究2的倍数特征1.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代表数字,找出该组数字中2的倍数。

2.学生展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数是0、2、4、6、8。

3.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2的倍数,学生快速判断是否为2的倍数。

三、探究5的倍数特征1.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代表数字,找出该组数字中5的倍数。

2.学生展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数是0或5。

3.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5的倍数,学生快速判断是否为5的倍数。

四、综合探究2、5的倍数特征1.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代表数字,找出该组数字中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字。

2.学生展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同时是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数是0。

3.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字,学生快速判断。

五、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学生快速判断是否为2、5的倍数。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一、2的倍数特征个位数是0、2、4、6、8二、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是0或5三、2、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是0【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让学生掌握了2、5的倍数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特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需在细节上加以改进。

25的倍数特征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25的倍数特征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17、18页。

教学要求:1. 让学生经历2、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强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信封和一些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上两堂课,我们学习了数学王国里一些关于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关于倍数的问题。

一、探索5、2的倍数的特征1.游戏:数学王国中的5部队和2部队要召集散落在外的人马,这些人马都在这张百数表中,现在请你们把它们召集出来。

宣布召集条件:5部队要召集的必须是5的倍数(板书:5的倍数),2部队要召集的必须是2的倍数(板书:2的倍数)。

现在请你先在5的倍数上画三角形。

学生动手画,师巡视。

交流标出的数。

追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些数的?仔细观察这些数,你发现这些数有些什么特征?(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2.谈话:5部队的人马召集好了,现在请你把2部队的数找出来,画上圆作记号。

学生动手画,师巡视。

交流标出的数。

追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些数的?仔细观察这些数,你发现这些数有些什么特征?(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学生可能提到:2的倍数的数是双数,师也给予肯定。

3.现在请你们观察你的这张表,对于你做上记号的一些数,你还有什么新发现?(最后一列,既有三角又有圆圈。

你知道这些数跟2、跟5有什么关系吗?(板书: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他们又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是0)4.初步巩固:学到这里,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判断这些数是2还是5的倍数。

(老师从信封里抽一些数,学生用手势判断,是2的倍数就伸出2个手指,是5的倍数就伸出5个手指。

)有时候顺着抽,有时候倒抽。

第六单元《2、5的倍数特征》(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六单元《2、5的倍数特征》(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六单元《2、5的倍数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2、5是怎样的伴生数,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掌握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的方法。

3.了解2、5的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2、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判断方法。

2.教学难点:两位数及以上的数判断是否为2、5的倍数。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2.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打开PPT,播放音乐与学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谈论学习数学的意义及应用,引导学生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

步骤二:学习2、5的倍数特征1.提问:“什么是2、5的伴生数?”2.学生回答:“2、5是一对伴生数,当一位数以5结尾时,它的倍数一定以5结尾;当一位数以偶数结尾时,它的倍数一定是偶数。

”3.展示PPT,学生跟读2、5的倍数特征。

步骤三:判断2、5的倍数1.询问学生:“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2.学生回答:“末尾是0或2、4、6、8的数是2的倍数。

”3.拓展:“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4.学生回答:“末尾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5.展示几个例子,学生讨论判断是否为2、5的倍数。

步骤四:练习1.发放练习册,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2.教师巡视课堂,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答疑问。

步骤五:学习2、5的倍数应用1.介绍2、5的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化整为零、时间概念、交房租等。

2.学生讨论2、5的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2、5的伴生数和倍数的特征,以及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并在生活中体会2、5的倍数的应用。

教师需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和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2和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2和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和5的倍数特征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2和5的倍数的概念。

2. 帮助学生能够识别2和5的倍数。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2和5的倍数的定义。

2. 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3. 通过练习和游戏巩固学生对2和5的倍数的理解。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倍数的概念:一个数a是另一个数b的倍数,就是说a可以被b整除,或者说a可以由b乘以一个整数得到。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2和5的倍数。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第二步:学习1. 讲解2和5的倍数的定义:一个数如果能够被2整除,就是2的倍数;一个数如果能够被5整除,就是5的倍数。

2. 讲解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2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可以是0、2、4、6或8。

- 5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可以是0或5。

- 一个数同时满足2和5的倍数的条件,即个位数字既可以是0、2、4、6或8,又可以是0或5。

- 2和5的倍数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个位数字是0。

3. 通过示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第三步:练习1. 通过填空练习,让学生练习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并找出2或5的倍数的特征数字。

2. 通过小组活动,设计游戏让学生练习识别2和5的倍数。

例如,每个小组成员依次说出一个数字,如果一个人说出的数字是2或5的倍数,其他组员要迅速说出该数字的特征数字,并按顺序报出继续的数字。

第四步: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位数字之和可以被3整除。

2. 设计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探索不同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第五步:总结反思1. 让学生总结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2. 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中的练习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3. 解答学生的问题,澄清他们的疑惑。

扩展活动或项目:1.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2和5的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倍数的特征是五年级数学考试中丢分的重灾区,所以五年级数学教师在讲课前一定要做好2和5的背书的教学设计。

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找出2和5的倍数的特征。

奇数、偶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归纳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策略:1、在观察、猜测、讨论过程中,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

2、在活动中交流,探索找2和5的倍数方法。

教学过程:一、探索5的倍数的的特征。

1、淡话引入。

2、写几个5的倍数。

分组讨论如何研究5 的倍数的特征。

3、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可以用○、△、等符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组织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5、试一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二、学生小组合作探索2的倍数的的特征。

1、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可以用○、△、等符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组织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3、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

4、“你说我答”二、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练一练:根据2和5的倍数的特征,找出2的倍数,5的倍数,再找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归纳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

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的特征说明判断。

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能装完。

数学五下《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数学五下《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倍数、因数《2,5的倍数特征》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五下一单元第5页例1例2以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2,5的倍数特征, 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认识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2,5的倍数特征与它们的个位有关。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生游戏:判断2、5的倍数师:老师这儿有一些数(课件出示:11,12,15,18,20,27,36,45,70),你能快速地说出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吗?学生快速作答,课件显示答案,学生对照。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师:其实啊,2,5的倍数有一定的特征,只要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就能快速作答。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研究2,5的倍数特征。

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一)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1.列举2的倍数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求一个数的倍数,你知道怎么求2的倍数吗?请你在练习本上写出几个2的倍数,看一看2的倍数都有哪些?2的倍数能写完吗?学生列举出2的倍数,同时感受2的倍数是无限的。

学生思考后,教师结合课件讲解: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非零自然数去乘这个数。

所以,用1,2,3,4,5……去乘2就能得到2的倍数。

因此,2的倍数有:2,4,6,8,10……因为自然数是无限的,所以2的倍数也是无限的。

2.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师:既然2的倍数写不完,那我们先来看一看100以内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教师出示“百数图”)。

你能在下面的“百数图”中找出2的倍数吗?教师结合课件指出:对了,我相信同学们已经发现:2的倍数都集中在这几列(给2的倍数涂上红色)。

仔细观察这些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思考后,教师结合课件讲解:不难看出,这些数的个位上都是2,4,6,8,0,所以100以内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概述本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数学中的2和5的倍数进行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让他们对2和5的倍数的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对倍数的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

2.学生能够观察并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2和5的倍数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知识点1.倍数的概念2.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复习倍数的概念,通过一些例子引导学生回顾并巩固对倍数的基本理解。

步骤二:引入新知介绍2和5的倍数的特征。

让学生观察一些2和5的倍数,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并描述。

步骤三: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每个小组一些2或5的倍数,要求他们观察所给数的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鼓励他们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合作。

步骤四:汇报和总结让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将其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备忘。

步骤五:拓展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些与2和5的倍数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 检查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 - 检查学生对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和描述能力扩展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观察实验,探究其他数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结语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2和5的倍数的特征,巩固对倍数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应用,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思维。

2和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2和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2和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2和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经历2、5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2、5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在观察、猜想、验证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合作意识和初步的探索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养成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2和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数学王国里的5部落和2部落要召回散落在外的人马了,召回条件:5部落只召回5的倍数,2部落只找回2的倍数。

2、师生比赛找5的倍数和2的倍数。

3、老师之所以获胜,是因为运用了“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启今天的探索之旅,一起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1、拿出尝试研究单,完成第一题。

读要求,自主找到1—100中2的所有倍数和5的所有倍数。

2、汇报找倍数的方法和结果。

三、小组讨论交流1、仔细观察5的倍数和2的倍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共同完成尝试研究单的第二题。

2、小组讨论。

四、汇报交流1、汇报5的倍数特征。

(1)哪个小组来汇报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谁能举个更大一些的数来进行验证?(3)小结: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5或0。

2、汇报2的倍数的特征。

(1)哪个小组来汇报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谁能举个更大一些的数来进行验证?(3)小结: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2、4、6、8、0。

3、汇报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1)观察最后一列,你有什么发现?(2)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五、教师点拨我们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知道了5的倍数的特征和2的倍数的特征,以后我们再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和2的倍数可以只看个位就行了。

北师大五上《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上《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上《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主题】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1.自主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2.使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的意义,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难点:灵活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面向对象】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倍数与因数的有关知识,并积累了探索数字规律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对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能通过观察猜想得出结论,但要说清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为什么只需要看个位上的数字”这个问题时,学生不能灵活、有序地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这时,借助演示文稿可以将抽象的问题清晰直观的展示,从而归纳结论,解决难点。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观察法和操作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那谁能说一说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学生举例说明。

2.游戏:请你任意说个整数,老师快速回答这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

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的做出判断吗?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下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二、探索2,5倍数的特征针对自学提示进行提问和演板1、对照教材第33页“百数表",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认真观察5的倍数,思考: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首先让学生自己操作,老师巡视检查;然后让学生观察讨论,老师提问;最后再让学生总结。

)2.对照教材第33页“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认真观察2的倍数,思考:2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首先让学生自己操作,老师巡视检查;然后让学生观察讨论,老师提问;最后再让3.什么叫奇数、偶数?并分别举例说明。

我们把2,4,6,8,10.....这些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把肘3,5,7,9..….这些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2、5倍数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规律。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学伊始,通过设计有趣的生活情境,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让学生感受到2、5倍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保持作业整洁。
2.主动思考,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如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等。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4.培养学生运用2、5倍数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货币换算、时间计算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发现2、5的倍数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2、5倍数特征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2、5倍数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这些数字都是10的倍数,进而引出2、5倍数的概念。
3.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2、5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知识点。”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上的2、5倍数,如2的倍数:2、4、6、8、10等,5的倍数:5、10、15、20等,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2的倍数的个位数一定是偶数,5的倍数的个位数一定是0或5。

2和5的倍数特征教案

2和5的倍数特征教案

2和5的倍数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体验观察探索、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运用2和5的倍数的特征。

(2)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观察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我准备了1~40的数表、小黑板、卡片和两叠扑克牌。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要求学生从小到大写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

提问:2的倍数和5的倍数可以写完吗?师:既然2的倍数和5的倍数都是无限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2和5的倍数由什么特征吧!二、引导探究1、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1)提出问题,出示1~40的数表:师:老师这里有一张1~40的数表,你能从小到大找出5的所有的倍数吗?生口答,师用“△”标出5的倍数:5、10.师:你能在课本74页的百数表上,像老师这样标出40以内的5的倍数吗?师:同为互相检查一下,看看你们标的一致吗?(2)仔细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小组互相交流。

点名回答,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3)师:我们已经知道了5的倍数的特征,你能快速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吗?出示卡片:271、375、24、240、235、52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点六位同学回答。

2、自主探索2的倍数特征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共同研究了5的倍数的特征。

现在请你们根据刚才研究5的倍数的方法,来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吧!(1)用“○”在1~40的数表上标出2的倍数。

指名板演。

(2)师:观察2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或0(双数)。

《2、5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名称:《2、5的倍数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整除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哪些数可以被2和5整除?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 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让学生分别写出一些2的倍数,然后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数字,引导学生发现2的倍数的个位数字都是0、2、4、6、8,从而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

2. 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同样的方式,让学生观察5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发现5的倍数的个位数字都是0或5,从而得出5的倍数的特征。

(三)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判断题和填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

(四)拓展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找出所有的两位数中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在家中自我检查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
根据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3-34页。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偶数。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探索的意识、概括意识、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的认识,感受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习重点: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学习难点:能根据2、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学习准备:学习单(百数表)、数字卡、课件、计算器。

课前知识链接:自然数的意义;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探索活动(一)”,提问:谁能说一说探索是什么意思?(多方寻求答案;研究的意思)数学中蕴含着许多奥秘,我们要想揭开其中的奥秘,就必须经历猜想、探索、验证的过程。

这节课,我们探索的知识是:2、5的倍数的特征。

(完成板书课题)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探索什么知识?谁来说说。

2、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3 2 34 57 B g 10 11 12 13 :] 15 1$ 17 13 19 20 门 22 23 24 胚 26 27 29 29 30 31 32 33 31 35 36 37 38 40 ■1】 42 43 44 45 -16 17 ■18 ■19 ■50 5] 52 ;3頁 亦 56 57 祁 59 &0 E 1 此 03 64 65 66 67 08 &g 70 7] 72 73 74 75 76 78 79 80 RI S 3 S 4 85 丽 07 丽 丽 50 91 92 93 94 % % 97 9H 100① 、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② 、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③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探索的意识、概括意识、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的认识,感受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年级数学《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教学难点:掌握2和5的倍数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教学准备:小黑板、学具卡片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指名回答)2.练习:从小到大写10个2的倍数,写6个5的倍数。

(学生各自书写,指名汇报结果)3.提问:65是5的倍数吗?78是5的倍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4.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学过之后像65是不是5的倍数,78是不是5的倍数等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二、教学新课1.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

(1)谈话:请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百数表,在这张百数表中,你能从小到大找出5的所有的倍数并像老师这样画上“△”吗?(教师示范在5、10上画“△”)学生各自操作,同桌互相检查。

(2)提问:观察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说给同桌听。

指名回答,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3)谈话:在百数表上找出2的所有的倍数,像老师这样画“o”。

(教师示范在2、4上画“o”)学生各自操作,同桌互相检查。

(4)提问:观察2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说给同桌听。

指名回答,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O。

(5)谈话:我们发现了5的倍数、2的倍数的特征,反过来就可以用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是不是2的倍数(指着板书内容)个位是5或O的数就是一(5的倍数)个位不是5或O的数呢?(就不是5的倍数)现在你能很陕地判断65和78是不是5的倍数了吗?怎样判断?谁来说一下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指名回答)(6)谈话:我说几个数你们看看是不是5的倍数,是不是2的倍数?94 85 73 602.教学偶数和奇数。

(教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是0、2、4、6、8的数,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是0或5的整数。

倍数是指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理解并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精确推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以及理解并把握奇数、偶数的含义,能精确推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过程与方法:让同学在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使同学的探究、推理、概括等力量得到培育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同学得到成功的体验和欢快,并挂念同学建立独立猎取数学学问和解决问题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推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把握奇数和偶数的含义,推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会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工具:课件、百数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铺垫迁移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学的学问。

谁来说一说,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学问生:上节课我们学了因数和倍数。

师:是的,那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又有什么特点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让老师看一看谁上节课学的最棒。

(鼓舞同学举手发言,带动同学参与课堂的乐观性)①在整数除法中,假如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②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③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它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倍数。

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

那我们来做一做下面这道练习题。

看一看同学们对这些学问的应用状况怎么样做一做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
2、5倍数的特征以及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是
2、5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根据所学的因数和倍数知识,运用自己的学号说一句完整的话。

如:我的学号是5,5是30的因数或5是1的倍数。

①同座互说②指名说。

2、游戏:(1)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2)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老师分别将2的倍数学号写在黑板左边,5的倍数学号写在黑板右边。

3、引入: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呢?今天进行研究(板书课题:2、5倍数的特征)。

【反思:设计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学号引入,学习的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确实兴趣浓厚,达到了既激发兴趣,又提供学习素材的目的。


二、探究新知:
(一)2的倍数的特征。

1、观察:左边集合圈里的2的倍数学号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2,4,6,8。

)
2、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口答练习: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3,4,11,14,20,23,24,401,826,740,1000,6431。

4、奇数和偶数
老师指出: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习惯上称它们单数、双数。

5、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

【反思:数学思维的方法一般有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归结演绎等等。

设计这个片断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根据素材,通过自主学习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在实际中老师提问:“2的倍数学号有什么特点?”后,学生说:“2的倍数都是偶数”。

对于这种生成,是我设计中没有预设到的,于是我反问道:“你认为什么样的数是偶数呢?”学生又说“双数就是偶数”,于是我有些急了,不知所以。

我只好进一步明确提问:
“这些学号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这才说到我心中理想的答案:“个位上的数都是0、2、4、6、8等数字”,看来数学课的有些问题不能过于宽泛,要有所指向。

同时设计问题时,还要多想想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多预设几个方案。


【补充设计: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后,我临时补充了一个知识点的自然数分类的教学。

老师提问:自然数有无数个,0、1、2、3、4、5、6、7……说说这些数分别是什么数?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自然数中,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二)5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指右黑板上集合圈: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5的倍数的特征?
2、学生自己动手在课本上找出5的倍数。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

重点指出:个位数字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

【反思:小学数学知识系统性较强,特级老师张兴华大力提倡“为迁移而教”很有道理。

什么是迁移呢?迁移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学科教学之中,先前学习中的知识、技能、积极情感对后继学习产生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否则就是负迁移。

5的倍数教学比较顺利,正是由于有前面2的倍数特征探索,学生较好地实现了学习方法的迁移。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