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及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技巧

2、探究:荆轲刺秦王的意义和社会影响

一、导语设计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最高军事首脑,借以瓦解敌军。对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其实,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人使用过这一“战争手段”了,它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荆轲刺秦王》,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二、温故知新、检测文言知识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三、1、《战国策》简介(幻灯片展示)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或秦汉年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善于用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2)善于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

2、背景简介(幻灯片展示)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为此,太子丹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然而田光已老,无法完成

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保守秘密而自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课文结构分析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形象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得到了栩栩如生的表现。

荆轲刺秦王

开端:行刺缘起发展:行刺准备高潮:廷刺秦王结局:荆轲被斩

五、场景赏析(小组讨论)

1、本文有两个重要的场面描写——“易水送别”与“廷刺秦王”,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易水送别”的描写体现在五个方面:

(1)服饰描写。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2)详略得当。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渲染衬托。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4)时间顺序。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5)借景抒情。“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明确】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四层:

计见秦王(10—12自然段)顾笑武阳(13自然段)

刺杀秦王(14—16自然段)笑骂被杀(18、19自然段)

②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

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六、人物形象分析

1、荆轲是一个刚毅任侠、深谋远虑、沉着勇敢、不畏强暴、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的侠士。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2、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七、拓展训练

同是强秦压境,荆轲毅然选择提剑行刺,烛之武却选择游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以“退秦还是刺秦”为题,写篇小短文。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属于初中刚踏入高中阶段,对高中的学习还是抱有很大的热情。本篇文章是一篇文言文,初中时已初步接触了文言文,所以阅读和翻译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大的问题。由于本文所处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历来对荆轲其人其事的评价褒贬不一,可以根据这一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效果分析:1、学生能基本掌握本课的文言知识,并能熟练阅读。

2、对荆轲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能有比较清楚的掌握

3、对人物的辩证认识还需要后续的补充资料加以充实

教材分析:《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文篇目,记叙的是荆轲刺杀秦王的故事。人物形象刻画细腻生动、非常成功。这样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可读性很强。学生借助于课文下的注释,就可以顺利地阅读全文。但因为这篇文章是高中新教材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