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精选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直不百步耳D.弃甲曳兵而走
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B.弃甲曳兵而走.(跑)
C.养生
..不王者(这样却)..丧死无憾(保养生命) D.然而
3.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
4.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时不我待B.兵不血刃
D.莫衷一是D.自愧弗如
5.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C.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
6.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斧斤以.时入山林D.申之以.孝悌之义
7.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
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
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②④⑥B.①⑦⑩C.③⑥⑧D.④⑤⑨
8.翻译句子
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⑤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笞怒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蕃上疏驳之曰:“二郡之民,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更选清贤奉公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弥息矣。出为豫章太守。迁大鸿胪。会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复征拜议郎,迁光禄勋。时封赏逾制,内宠猥盛,蕃乃上疏谏曰:“近习以非义授邑,左右以无功传赏。又比年收敛,万人饥寒,不聊生活,而采女【注】数千,食肉衣绮。陛下宜采求失得,择从忠善。使褒责诛赏,各有所归。”帝颇纳其言。车驾幸广成校猎。蕃上疏曰:“臣闻人君有事于苑囿,唯仲秋西郊.,顺时讲武,杀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违此,则为肆纵。”书
奏不纳。与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灵帝即位,封蕃高阳乡
候,食邑
..三百户。蕃固让,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蕃与大将军窦武,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帝乳母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大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多行贪虐。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与窦武谋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拔剑叱甫,甫兵不敢近,乃益人围之数十重,遂执蕃。即日害之。宗族、门生、故吏皆斥免禁.锢.。
(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 [注]采女:宫女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遭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B.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C.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D.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征:指高级官员选用属员,与皇帝直接选用名士为官的“辟”同为汉代选官制度。
B. 郊,即郊祀,是古代帝王在国都近郊祭祀天地神灵、为社稷祈福的一种祭祀活动。
C. 食邑,古代君主赐于卿大夫的封地,受封者以赋税为食禄。食邑大小按户数计算。
D. 禁锢,指封建时代统治集团禁止异己做官或者参加政治活动,多因党争而起。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蕃反对讨贼,痛斥官吏暴虐。山贼作乱,公卿力主兴兵征讨,陈蕃严厉驳斥,认为祸根是官吏贪污暴虐,若挑选奉公爱民的官吏,山贼可不战而平。
B. 陈蕃直言规劝,指出桓帝过失。陈蕃批评桓帝逾越礼制,滥赏无功之人;指出桓帝在非祭祀时节游猎,实为放纵无度。但这些谏言并未被皇帝采纳。
C. 陈蕃不贪名位,一心尽忠国事。当陈蕃被晋封高阳乡侯、赏赐封地时,他一再上书推让,最终没有受封;和窦武等任用贤士,给天下之土带来国家太平的希望。
D. 陈蕃嫉恶如仇,事败壮烈赴死。陈蕃憎恨宦官与灵帝乳母勾结,谄媚太后,多行贪虐,与窦武密谋剪除曹节等人;事败后,陈蕃仗剑闯宫,怒叱王甫,被害身亡。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比年收敛,万人饥寒,不聊生活,而采女数千,食肉衣绮。
(2)与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精选练习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D
【解析】A“涂”通“途”,道路。B“无”通“毋”,不要。C“直”通“只”,只是,不过。
2.【答案】 C
【解析】养生:赡养活着的人
3.【答案】D
【解析】其他三项都为名词作动词。鼓,敲鼓。树,种植。衣,穿。D项“谨”是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4.【答案】A
【解析】例句“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未有之也”。A项“时不我待”也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时不待我”。
5.【答案】C
【解析】A项,或,有的人。B项,请,请允许我。D项,颁,通“斑”头发花白。
6.【答案】C
【解析】ABD项的“以”都为“用,凭借”的意思,C项的“以”为“按照”的意思。
7.【答案】B
【解析】①⑦⑩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③④代词。⑤⑨结构助词“的”。
⑥音节助词,无实义。⑧宾语前置局的标志,不译。
8. 【答案】
①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怨恨,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②五亩大小的建宅基地,如果种上了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也能穿上丝织衣服了。
③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
上背着或顶着东西。
④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而是兵器”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⑤大王如果做到不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