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产业结构效益及趋势分析
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9bcdf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2.png)
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沈阳市辽中区作为沈阳市的重要农业产区,设施果蔬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通过对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技术落后、市场推广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推动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品推广、完善市场体系等四项发展对策。
通过对策的实施,能够提高设施果蔬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展望未来,设施果蔬产业在科技、市场、政策等方面都将迎来更多机遇。
对策建议的实施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促进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的健康发展,还能推动整个沈阳市农业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设施果蔬产业、沈阳市辽中区、现状分析、问题、技术创新、布局优化、产品推广、市场体系、发展对策、实施意义、未来发展、关键词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设施果蔬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种植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品质稳定等优势。
作为沈阳市的一个重要农业区域,辽中区的设施果蔬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蔬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高品质化,对设施果蔬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辽中区的设施果蔬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技术水平不高、产业布局不合理、产品推广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等。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设施果蔬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旨在为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分析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全面推动设施果蔬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设施果蔬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该行业的发展瓶颈和挑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推动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品推广和完善市场体系等发展对策,为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转变和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沈阳有发展前景吗
![沈阳有发展前景吗](https://img.taocdn.com/s3/m/0c1c36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e.png)
沈阳有发展前景吗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人文底蕴,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沈阳的发展前景。
首先,沈阳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
多年来,沈阳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了一批知名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推动了沈阳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沈阳已经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钢铁、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沈阳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可以预见,未来沈阳在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具备很大潜力和前景。
其次,沈阳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具备较高的发展优势。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沈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著名的沈阳故宫和沈阳草莓音乐剧大剧院等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沈阳还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心,拥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和涌现了一批文化艺术人才,为沈阳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可以预计,未来沈阳文化旅游产业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再次,沈阳作为中国重要的教育中心,具备较高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优势。
沈阳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包括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
这些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沈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另外,沈阳还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和留学生,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人才聚集地。
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未来沈阳将进一步提升人才吸引力和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综上所述,沈阳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城市,具备较大的发展前景。
经济转型升级、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优良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将为沈阳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产业的不断壮大,相信沈阳未来的发展会更加广阔。
辽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辽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347c5b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4.png)
辽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辽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在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以重工业为主导,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结构。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产业转型的要求,辽宁省产业结构正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将分析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1.1 重工业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导,包括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这些行业在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这些行业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度高,给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不完全相符。
另一方面,重工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面临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
1.2 非物质产业发展滞后相比之下,辽宁省的非物质产业发展滞后。
尽管辽宁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但相关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辽宁省将重工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并忽视了非物质产业的建设。
这导致了非物质产业发展的滞后,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
1.3 产业结构不均衡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不均衡是另一个问题。
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和产业间的差异。
在地区之间,沈阳市、大连市等地相对发达,而鞍山市、丹东市等地的经济相对较弱。
在产业间,重工业相对发达,而现代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不均衡的产业结构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不稳定性。
二、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2.1 加快转型升级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和经济转型的要求,辽宁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重点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在高端制造业方面,辽宁省应注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在现代服务业方面,辽宁省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辽宁省应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供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和环境。
沈阳未来10年发展趋势
![沈阳未来10年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d918b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7.png)
沈阳未来10年发展趋势沈阳作为中国东北的重要城市,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在未来的10年里,沈阳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沈阳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沈阳将继续投入资金和力量改善城市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便利性。
预计未来10年里,沈阳将建设更多的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地铁线路,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系统。
其次,沈阳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沈阳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落户。
未来的10年里,沈阳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提升沈阳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三,沈阳将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未来的10年里,沈阳将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力度,打造更多的文化旅游景点和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同时,沈阳还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个人,提升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和影响力。
第四,沈阳将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沈阳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挑战。
未来的10年里,沈阳将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和能源消耗的优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资源的浪费。
同时,沈阳还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农业,打造绿色生态城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最后,沈阳将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人才流失的问题,沈阳将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打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和生态,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来沈阳发展。
同时,沈阳还将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未来的10年里,沈阳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
这些发展趋势将为沈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助力沈阳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沈阳市产业结构效益及趋势分析
![沈阳市产业结构效益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73477727284b73f2425061.png)
一
d
F
S g
验 ,说 明 方 差 和 变 量 的 显 著 性 都 很 好 。
参数
t
.
12E - O
44 8 5
一 0 0O
— 蝻 51
O 7' 0 3 0 ‘
0∞
- 200 2 2船S -. 3 8 盯8 227
0O 0
较 劳 动 生产 率 及 差 异 指 数 预 测值 2 0 —2 0年沈 阳 市第 一产 业 比较 劳 0 7 O1
B 为 i 业 的比较 劳动 生产 率 ,C 为产 产 值 比重 L表 示劳 动力 比重 ,i( i一 2 3 )
5 2 9 0
58 9 4
利 用 上 述 各 趋 势 方 程 分 别 对 2007 — 21 0 沈 阳市 比较 劳 动生 产率 及 差异 指数 0年 进 行预 测 可 以得 到 结 果见 表 一2。
表 - 0 7 2 1 年 沈 阳市三次 产业 比 2 2 0 - 0 0
劳动 生产 率 及 差异指 数 的判 定 系数 R 2分 别
[ 】 阳作 为振 兴 东北 老 工 业基 地 的核 心 城 1沈
图 一1 沈 阳 市历 年三 次 产 业 比较 劳动 为 0 8 8 . 6 0 7 3 0 6 9 . 1 .0 9 4 . 2 4 ,说 明拟 市 ,应该 根 据 自 身 的资 源 状 况 进 行 产 业 结 生 产 率 及 差 异 指 数 图 合优 度较 高 ,并 且基 本通 过 了 t 检验 和 F检
数见 表 一1
董凤丽 吕 杰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 管理学 院
此项 目获辽宁省博士生访学研究计划项 目资助
新时代沈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新时代沈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a5fcd7f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f.png)
新时代沈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近年来,中国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区别于过去追求速度增长的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强调质量与效益并重,更注重促进创新、提高产业链水平、改善环境等。
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沈阳市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在过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目前却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困境。
本文将围绕沈阳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旨在找到破解困境的途径。
一、沈阳民营经济危机1. 单一产业结构沈阳市目前的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重工业为主,特别是机械制造业和钢铁制造业,它们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这种单一性表明了沈阳现代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2. 企业规模较小沈阳的民营经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企业员工规模小于100人,以小微企业为主,其产值占全市民营经济总产值的60%以上。
这样的小产业规模不利于企业业务的发展,无法带动整个产业链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3. 资金瓶颈资金匮乏是沈阳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大部分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银行贷款利率过高,以及采取市场化借贷难度大,甚至常常会遇到坏账和无现金流的问题。
这些问题困扰大部分小微企业,导致它们无法拓展市场或进行扩大规模的投资。
二、解决方案为了推进沈阳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要推进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发扬工匠精神。
政府可以扶持企业创新,支持现代制造业发展。
同时,政策上要高度重视工匠人才的培育,激发人才的热情,建立一批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工匠训练基地,提高员工专业技能与学习的热情。
2. 支持企业发展政府可以针对企业的融资问题采取一些常规和创新型的措施。
例如,探索可以扩大银行流动性的金融工具,提高对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3. 市场拓展政府可以扶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自主品牌和国际“知名度”。
支持中小企业参展国际性展览会、市场调研、出国拓展业务,并解决企业的文化差异、风险管理等问题。
沈阳食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沈阳食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18f4d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f.png)
沈阳食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沈阳作为中国的典型二线城市,食品行业一直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沈阳的食品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报告将对沈阳食品行业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沈阳食品行业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沈阳食品行业涵盖了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食品销售等多个子行业。
其中,以食品加工为主的企业数量最多,但食品销售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沈阳食品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如下:2.1 品牌意识的提高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要求日益增加,品牌食品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消费者更加愿意选择有知名品牌和优质口碑的食品产品。
因此,沈阳食品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2.2 提倡绿色、有机食品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绿色、有机食品市场需求显著增长。
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的生产过程和原材料选择,对无农药、无激素、无添加剂的食品更有购买欲望。
沈阳食品企业应不断研发和推广绿色、有机食品,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市场份额。
2.3 电商对食品行业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沈阳食品行业的重要销售渠道之一。
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购买各类食品产品,也不受地域限制。
沈阳食品企业应积极拥抱互联网,提升线上销售能力,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3. 沈阳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沈阳食品行业发展迅猛,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问题包括:3.1 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食品行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尽管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加强了监管力度,但仍有少数不法企业和个人存在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和行业的形象。
沈阳食品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自查和自律,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重建消费者的信任。
沈阳将来的发展前景
![沈阳将来的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491955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4.png)
沈阳将来的发展前景摘要沈阳作为辽宁省省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沈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分析沈阳未来的发展前景,从经济、城市规划、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展望沈阳的未来。
1. 经济发展前景沈阳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实力。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沈阳将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
政府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沈阳成为东北地区的创新创业中心。
同时,沈阳还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2. 城市规划和建设为了推动沈阳的城市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重点规划包括城市交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等。
沈阳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交通网络,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
同时,政府还将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治理,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3. 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府将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培育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
同时,政府还将积极引进人才,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支持环境。
预计未来,沈阳将涌现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推动城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 文化旅游业发展沈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具有良好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
政府将加强对文化旅游业的支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同时,沈阳还将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力度,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质。
预计未来,沈阳的文化旅游业将迎来蓬勃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5. 社会服务和民生改善沈阳政府将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改善民生福利。
政府将加大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沈阳发展调研报告
![沈阳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d302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0.png)
沈阳发展调研报告沈阳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沈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沈阳市的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发展潜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沈阳的发展现状1.经济发展:沈阳市GDP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9年达到1.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
制造业产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较高,已形成汽车制造、装备制造、钢铁和石化等产业集群。
2.城市建设:沈阳市城市规划科学,市区交通便利,建成了一批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商业中心。
同时,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和生活品质。
3.人才引进:沈阳市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建设了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团队。
这些人才为沈阳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沈阳的优势与问题1.优势(1)地理优势: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心,交通便利,连接东北各个重要城市和经济区域。
(2)资源优势:沈阳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同时还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
(3)产业基础:沈阳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了发展汽车制造、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
2.问题(1)产业结构矛盾:沈阳市目前仍然以重工业为主导,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
(2)经济转型困难:沈阳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困难,缺乏优势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3)人口流失问题: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沈阳市面临人口外流的困境,青年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沈阳的发展潜力1.政府支持:沈阳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2.人才优势:沈阳聚集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他们在科技创新和企业管理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为沈阳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区位优势:沈阳地处东北地区中心,交通便利,连接东北各个城市和经济区域,为沈阳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沈阳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2400字
![沈阳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2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95edb9dfe4733687f21aa16.png)
沈阳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2400字摘要:当前,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经济增长会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
反过来,合理的产业结构形态对经济增长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方面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关系到要素使用的效率,另一方面关系到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本文以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出发,对沈阳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资源配置一、沈阳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目前,沈阳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并不合理。
下面分析各个产业的具体情况。
1.第一产业占比较低,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
就第一产业而言,其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是较低的,近五年来一直维持在4.8%左右。
再看就业人数,2012年沈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76.5万人,为总就业人数的18%。
在第一产业内部,农业和牧业处于主导地位,这说明沈阳市农业和牧业基础地位比较薄弱,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行业整体素质较低。
2.重化工业结构刚性持续,支柱产业支撑力不强。
就沈阳市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和重工业所占比重来看,重工业占据绝对优势(2004年,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了100%)。
就平均水平来看,重工业占比均在70%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
沈阳市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特征仍在加深,结构刚性仍在继续,而新兴电子、通讯及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相对缓慢,比重较低,无法成为主导力量。
就支柱产业而言,2012年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050.6亿元、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522亿元、软件产业收入突破1020亿、现代建筑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产值也突破1000亿元。
由此可见沈阳支柱产业已有很大规模,但同时我们也该认识到与全国的主要城市相比,沈阳的支柱产业急需加强。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生产性服务业亟待提升。
新时代沈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新时代沈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627b7e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8.png)
新时代沈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挑战,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作为新时代沈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当前的发展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解决的有效路径,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现实困境1.产业结构陈旧沈阳市的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
2.创新能力不足沈阳的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不足,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导致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不强。
3.金融支持不足沈阳的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机构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狭窄。
4.人才短缺沈阳的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人才缺失的问题,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影响了企业创新和发展。
二、破解路径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需要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融资支持、人才引进等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
2.优化产业结构沈阳市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在全面挖掘资源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产业集群。
3.加强创新能力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加大对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引导企业树立自主创新意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完善金融体系政府需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扩大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
5.加强人才培养政府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人才培养。
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576c3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d.png)
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沈阳市辽中区地处中国东北,是辽宁省辖县级市,位于辽宁省中部地区。
辽中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素有“辽中果蔬之乡”之称。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农村产业发展的推动,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沈阳市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现状分析1. 优势资源辽中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宜于果蔬种植。
据统计,辽中区全年平均气温9摄氏度,农田面积近35万亩,适宜发展设施果蔬产业。
辽中区还有部分山区适宜种植水果,如苹果、樱桃、李子等。
2. 产业现状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种植,种植类型多样。
蔬菜主要以番茄、黄瓜、辣椒等为主,水果主要以苹果、樱桃、桃子为主。
这些果蔬品种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需求量,产业规模较大。
3. 技术水平辽中区设施果蔬产业的种植技术水平较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高。
农业部门还为果蔬种植户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了果蔬产业的技术含量。
4.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果蔬产品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特别是在城市,设施果蔬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问题与挑战虽然辽中区果蔬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设施果蔬产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包括设施建设、种植资材、农药肥料等费用。
市场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
设施果蔬产业存在一定的品种单一、规模小、营销不畅等问题。
二、发展对策1. 提高种植品种营养价值果蔬产品的营养价值是消费者选择购买的重要因素。
辽中区农业部门可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推广种植一些高营养价值的果蔬品种,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2. 加强科技支撑加强对设施果蔬产业的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推广先进适用的园艺种植技术。
鼓励种植户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合理利用农药、肥料,确保产品质量。
3. 拓展市场渠道加强果蔬产业的营销网络建设,开拓市场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售范围。
沈阳市产业结构综合效益指数分析
![沈阳市产业结构综合效益指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11fbcc6137ee06eff9182d.png)
,
f ∑ 哪 蔷
( 1 )
其 中 z为结构 综合效 益指数 , : 权数 ,表 示部 门编号 , 为 i n表示部 门总数 。另外 , 和 是 某项技术 进 步
的综合指标 , 它们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 可以简单地是劳动生产率或资金产值率 , 也可以是衡量技术进步作用
的综合 指标 。首先 选择 劳动 资金产值 率指 标综合 考量 活劳 动与物 化劳 动 的消 耗 , 术进 步 的因素 融合 到产 把技
第 3期
董凤 丽等 : 阳市产 业结构 综合 效益指 数 分析 沈
・8 2 9・
正常情况下 , 指标 z以及 z 的值应是大于零的。 ’ 在一段历史时期中, 如果该值上升 , 明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 说 结构的调整对于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好的作用 。如果该值下降, 则反映出结构调整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
( i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W ̄ ) . 孕一 (
i= 1 』 i: I
.
一
上
1・ - T 、T Z’
() 2
∑K ∑L
其 中 z’ 表示 在结 构综 合效 益指 数 中的结构 贡献 , 则反 映 由于技术进 步所 引起 的效益 提 高贡献份 额 。在
收 稿 日期 :00 0~ 5 2 1— 2 1
平缓的倒 U型曲线 ,93 18 年为曲线的顶部 , 以后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 ,0 8 20 年已经降低至 4 6 远低于全 国 . %, 7 1-l 1 %的水平。作为老工业基地 ,其第二产业产值 占国民生产总值 的比重在 17 ~9 9 3 98 18 年期间一直 占到 了
二 、 果 与分 析 结
( ) 阳市 三次产 业 结构 变动趋 势分 析 一 沈
沈阳开发区未来的发展趋势
![沈阳开发区未来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8ba9f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a.png)
沈阳开发区未来的发展趋势
沈阳开发区作为沈阳市的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之一,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结构升级:沈阳开发区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推动经济向高端化发展。
2. 城市建设规划:沈阳开发区将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市规划建设进程,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性,努力打造宜商、宜业、宜居的城市发展环境。
3. 对外开放:沈阳开发区将积极融入国际合作和全球经济发展,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交流,推动跨境贸易、产业合作等方面的开放合作,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和国际化人才。
4. 绿色发展:沈阳开发区将坚决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和环保工作,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沈阳开发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以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设规划、对外开放和绿色发展为主要方向,致力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沈阳工业市场分析
![沈阳工业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df7f8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6.png)
沈阳工业市场分析简介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一座重要工业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工业历史和发展基础。
本文将对沈阳工业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产业结构、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沈阳工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市场规模工业总产值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沈阳工业总产值在过去五年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超过10%,总产值已达到XX亿元。
其中,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行业占据了工业总产值的大部分份额。
就业情况沈阳工业市场是当地重要的就业岗位来源,吸纳了大量本地和外来劳动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沈阳工业市场目前有XX万人在各个工业领域就业,其中有关技术工人和研发人员的需求较大。
产业结构主要产业1.装备制造业:占据了沈阳工业市场中的重要位置,主要生产制造航空发动机、火车车辆等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汽车制造业:沈阳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吸引了一大批汽车制造企业的进驻,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3.钢铁冶金业:沈阳的钢铁冶金产业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当地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兴产业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沈阳工业市场上也涌现出一批新兴产业,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领域等。
这些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沈阳工业市场的新增长点,有望进一步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竞争格局主要竞争对手在沈阳工业市场中,各个产业领域都存在多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如XXX、XXX等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之间在技术实力、市场份额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对当地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沈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沈阳工业市场将进一步朝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未来,沈阳工业市场将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通过对沈阳工业市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沈阳拥有着丰富的工业资源和发展潜力,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格局不断优化。
未来,沈阳工业市场将继续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沈阳装备制造业行业调研报告
![沈阳装备制造业行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172a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e.png)
沈阳装备制造业行业调研报告沈阳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在沈阳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调研并撰写报告。
一、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沈阳市的装备制造业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其中重要的有机床制造、汽车制造、电机制造、机械工程等。
这些细分领域的企业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二、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实力:沈阳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具有一定的实力,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
2.产品质量:沈阳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大部分企业都具有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了ISO9001等国际质量认证。
3.产业链完善:沈阳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相对完善,从零部件生产到成品制造都能够在沈阳实现。
4.市场需求: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企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订单的增长。
三、沈阳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挑战虽然沈阳的装备制造业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1.人才短缺:沈阳的装备制造业人才短缺,高技能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供给不足,影响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2.技术创新不足:沈阳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缺乏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3.资金压力: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投入,但是沈阳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压力,无法获得足够的投资支持。
四、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虽然沈阳的装备制造业面临一些挑战,但是仍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1.市场需求:国内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仍然较大,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创新等方式满足市场需求。
2.技术创新: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3.政策支持:政府一直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可以通过政策利好、资金支持等方式获得政府的支持。
沈阳有何产业发展趋势
![沈阳有何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ecb0c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6.png)
沈阳有何产业发展趋势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东北振兴战略的推进,沈阳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各种产业也在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沈阳的产业发展趋势。
一、装备制造业沈阳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装备制造基地,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
沈阳市拥有多个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如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沈阳机床集团、沈阳化工机械厂等,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产品质量稳定,技术创新能力强。
装备制造业一直以来对沈阳经济的贡献非常大,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中心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二、汽车制造业沈阳拥有丰富的汽车制造资源,是中国东北汽车制造业的核心地区之一。
沈阳市现有一汽轿车、沈阳骏铃、沈阳机车等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和一批零部件配套企业,引进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汽车制造技术和设备。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升级,沈阳的汽车制造业也在迅速发展,将会成为东北地区的汽车生产中心。
三、现代服务业沈阳市正在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着重发展金融、信息、物流、旅游、健康等产业。
沈阳市已经成立了多个金融创新实验区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吸引了一批金融机构和科技服务企业落户沈阳。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沈阳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也在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以软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此外,沈阳市还积极推进物流体系的建设,打造了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
随着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沈阳市的物流产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四、环保和节能产业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沈阳市积极推进环保和节能产业的发展。
沈阳市已经建立了一批环境监测和治理设施,引进了一批环保技术和设备,并鼓励企业加大对环保和节能的投入。
未来,沈阳将继续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环保和节能产业,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沈阳经济发展现状
![沈阳经济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1056f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9.png)
沈阳经济发展现状
沈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截至目前,沈阳已经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首先,沈阳的工业经济发展非常出色。
该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使得沈阳成为了许多重要产业的集聚地。
在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钢铁等领域,沈阳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沈阳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其次,沈阳的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沈阳的商业零售、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沈阳市中心的购物中心、餐饮街和景区每天吸引着大量的消费者和游客,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沈阳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关村软件园等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沈阳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许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这些园区内落户,推动了沈阳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沈阳也积极推动金融、文化创意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
然而,沈阳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仍需要加快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人才引进和培养亟需加强等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沈阳市政
府正在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
总的来说,沈阳经济发展现状相对良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
随着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努力,相信沈阳经济发展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沈阳行业分析
![沈阳行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04ef6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0.png)
沈阳行业分析沈阳是辽宁省省会,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下面对沈阳的行业进行分析:1.装备制造业:沈阳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装备制造企业。
其中,航空装备制造业和工程机械制造业相对较为突出。
沈阳有中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之一沈飞集团,以及一批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如沈阳机床、中联重科等。
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汽车制造业:沈阳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一些知名汽车制造企业。
比如,沈阳汽车工业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企业之一,其旗下拥有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两大品牌。
此外,奔驰、宝马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在沈阳设有生产基地。
沈阳的汽车制造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冶金和钢铁产业:沈阳是中国重要的冶金和钢铁基地之一,拥有一些大型钢铁企业。
辽宁宝钢集团是沈阳的骨干企业之一,其产品出口量在全国居前。
此外,沈阳还有一些中小型钢铁企业,从事钢铁生产和加工。
4.高新技术产业:沈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沈阳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如联想集团、锦州同方、烽火通信等。
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5.物流和仓储业:沈阳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和仓储中心之一。
沈阳有大型的现代化物流园区和仓储基地,为东北地区的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
此外,沈阳还处于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位置,连接着其他城市,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
综上所述,沈阳的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冶金和钢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物流和仓储业在沈阳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些行业为沈阳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沈阳还有其他行业,如石化、建材等,也是沈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省沈阳市的区域经济特点和进展前景分析
![辽宁省沈阳市的区域经济特点和进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e503dc0912a21615792966.png)
课程论文——辽宁省沈阳市的区域经济特点和进展前景分析1.区域特点1.1沈阳概况简介,清朝时称“”,省会,是地域的、、、、、和中心,中国15个之一,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东北),中国,全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
沈阳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素有“东方”的佳誉。
沈阳为副省级市、省会城市,所属辽宁省,管辖9区、3县,代管1市,即大东区、东陵区、和平区、皇姑区、沈河区、铁西区、于洪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法库县、康平县、辽中县,新民市。
沈阳总面积1.3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3495平方千米。
全市户籍常住人口819.3万人,市内五区户籍人口615.4万人。
沈阳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
通过几十年的进展,沈阳的工业门类已达到142个,此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00家,地域生产总值6000多亿元。
依照辽宁省及沈阳市计划,沈阳将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期进一步提升沈阳在国家城市中的地位。
到2020年,沈阳市将达到10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90%,同时全面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竞争力优势明显的重要城市的目标。
1.2自然地理特点沈阳位于中国满洲地域南部,辽宁省中部,以为主,、集中在,、、秀水河等途经境内。
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在-35℃~36℃之间,平均气温8.3℃,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1951年至2020年市区年平均降水量716.2mm, 全年无霜期155~180天。
受阻碍,降水集中在夏日,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冬寒时刻较长,近六个月,降雪较少,最大降雪为2007年3月4日47.0 毫米的;夏日时刻较短,多雨,1973年8月21日曾下过215.5毫米的大暴雨。
春秋两季气温转变迅速,持续时刻短:春天多风,秋季晴朗。
沈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份。
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形由东向西缓缓倾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利用统计数据,计算出沈阳市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指数,并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沈阳市产业结构效益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揭示了沈阳市三次产业间发展不协调,总体产业结构效益不高,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效益 比较劳动生产率 差异指数
区域经济学创始人伊萨德认为,任何区域要得到顺利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部门组合合理、规模比较协调的产业结构。
[1]沈阳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带动辽宁乃至东北振兴的重要增长极。
一、指标设定与数据说明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产业结构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同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
即:
Bi为i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Ci为产值比重,Li表示劳动力比重,i(i=1,2,3)表示各个产业。
结构效益高的产业结构应该是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于1。
[2]
进一步可以构建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S,来反应某区域的总体产业结构效益。
即:
S为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该值越小,说明该区域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越接近于1,其总体产业结构效益也越高。
[3]
本文数据通过查阅《沈阳统计年鉴》获得,主要包括沈阳市1978-2006年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从业人数等。
二、沈阳市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趋势分析
1.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
根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见图-1。
图-1沈阳市历年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图
改革开放之初,产值增加导致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短暂上升,而经过五年的波动,开始表现为下降趋势,其值一直低于1,最高的1984年也只达到了0.7,说明第一产业的结构效益还较低,主要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滞留在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从1978年逐渐趋于1,但1997年以后又远离1,表明第二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较小。
第三产业一直高于1,以1991年为拐点呈现倒U型特征,主要是由于1991年以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产值结构仅占到3 0%左右,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其后,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而使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趋近于1。
总体来讲,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在1984年以后逐年上升,表明了沈阳市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益在逐年下降。
2.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趋势预测。
根据沈阳市历年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未来做出预测。
利用SPSS进行曲线估计,解读多种函数模型的分析结果,在F检验、t检验都能通过的前提下,最佳模型为R2值最大的三次方曲线模型。
即:
其中,
为比较劳动生产率或差异指数的预测值,t为时间序号,t=1,2,3,4……,a,b,c,d为待定参数。
将SPSS统计分析结果代入得出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趋势方程,参数见表-1:
表-1沈阳市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预测模型参数表
通过对回归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回归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其中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818,0.964,0.723,0.649,说明拟合优度较高,并且基本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说明方差和变量的显著性都很好。
利用上述各趋势方程分别对2 0 0 7-2010年沈阳市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进行预测,可以得到结果见表-2。
表-2 2007-2010年沈阳市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指数预测值
2007-2010年沈阳市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将逐渐提高,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还需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条件;第二产业呈进一步上升趋势,说明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将继续下降,应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但由于其生产率水平不高,比较劳动生产率将低于1。
从总体来看,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将呈现下降趋势,产业结构效益将趋于优化,但幅度较慢,预计到2010年仍将高于0.5。
三、结论及建议
沈阳市三次产业间相对地位不协调,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过高,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第三产业现有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将达到饱和。
因此,农业需要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加快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快速流出;第二产业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应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附加价值高的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业,创造新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促使沈阳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协调,优化产业结构效益,在此基础上,加强产业的技术创新核技术协作能力,进而实现产业高度化。
参考文献:
Isard W,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