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劳动力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到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劳动分工。
1)因为某个劳动者的劳动技能都是特定的,一般掌握一种技能,最多几种而已,不可能是全能劳动者;2)每个劳动者只能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甚至只生产一道或几道工序,即单个劳动者的劳动只是社会化大生产劳动的一部分;3)劳动者的生活却需要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
所以,劳动者需要先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力参与大生产劳动换回工资,然后再用工资去交换各种消费品。
4)因此,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者的劳动力自然地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注意,不是整个自然人全部变成商品)。
关键问题是劳动者要拿到足额的工薪(一般要占劳动总价值的六成左右),同时通过社会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这样才能避免遭到剥削。
只要存在剥削(不当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工薪福利就肯定是不足额的。
3、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上的特点:1)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
2)但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计量。
3)可以间接用供养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4)“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77页。
)4、劳动力价值包括:(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2)为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为提高和发展劳动力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此外,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
马克思主义考试,选择题10
844、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内在力量”的标志是正确答案:DA、群众路线B、实事求是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D、勇于自我批评84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正确答案:A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C、全党服从中央D、一切服从大局846、劳动人民取得政权以后首先需要正确答案:CA、进行阶级斗争B、实行按劳分配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D、尽快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847、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所采取的形式是正确答案:AA、国家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C、社会所有制D、个人所有制848、按劳分配的对象是正确答案:CA、社会总产品B、生产资料C、消费资料D、社会财富849、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正确答案:A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85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正确答案:B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实现共产主义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851、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是正确答案:BA、封建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资产阶级革命D、农民起义◎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正确答案:ABCDA、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B、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正确答案:BCDA、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正确答案: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正确答案: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正确答案: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正确答案: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下列各项属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有正确答案:BCDA、地理学的重大发现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正确答案:CD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正确答案:ABCD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正确答案:ABCD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1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正确答案:ABCD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正确答案:ABCDA、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B、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C、防止和反对实用主义D、防止和反对经验主义13、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牢记四个分清,分清正确答案: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14、下列各项属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的有正确答案:ABC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D、掌握各种具体的知识15、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
第二节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一)
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主要内容:本章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主要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分割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规律,阐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教学重点:货币转化为资本,价值增值过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教学难点: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平均利润的形成、资本主义地租等。
关键词: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分配平均利润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自学)第二节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第三节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节资本主义积累和两级分化第二节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P62)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P62)(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什么是货币?什么是资本?例:今天中午,张三吃午餐花了5元钱(3元的肉,1元的饭,1元的素菜)。
这5元是否是资本?今天中午,食堂买菜、煤、开给师傅工钱以及固定资产分摊费等共用了2000元,卖给同学饭菜,营业额收入2500元。
这2000元是否是资本?1、简单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P62)流通的形式不同:商品流通公式:W1——G ——W2资本流通公式:G ——W ——G (起终点、顺序、媒介不同) 流通的目的不同:商品流通:为买而卖,通过买卖行为获得自己需要的不同的使用价值。
(即“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资本流通:为卖而买,通过买卖行为取得更多的货币。
G ’——货币转化为资本■流通的限度不同:商品流通:有限的资本流通:无限的G ——W ——G ’——W ——G ’+△G’…W 1——G ——W 2 W 1——G ——W 2■流通的结果不同(抽掉媒介)商品流通公式:W 1——W 2 资本流通公式:G ——G G ——G’两种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其中G ’=G+△G △G= m 预付货币发生价值增殖——货币转化为资本■流通的限度不同——货币转化为资本结论:一般的货币只不过是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作为资本的货币则在运动中发生了增殖。
马克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力的含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2.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考点延伸】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2.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考点延伸】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的特点,因此,资本家才购买劳动力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3. 所有制和所有权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区别:①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②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律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
3.所有制和所有权的联系:①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所有权;②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马原 第四章 六、劳动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原则,似乎资本运转有实现价值增殖的
使用价值是劳动 资本家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商品,其
,劳动成为创造剩余价值的源
泉,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发生的
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的。 ”
劳动力商价值
价值构成
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2.维持劳动 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六、劳动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何谓“劳动力”
劳动能力 劳动 劳动力是指人的
,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自由人 其一,劳动者是
,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一无所有 其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
,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
必需的物质条件
封建社会后期 资本原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
历史和道德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
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
有区别 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数量和构成是
的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转变成了资本
资本拜物教
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具有隐蔽性。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货币、生产资料、商品等物质
等价交换 魔力 形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按照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劳动2.劳动力3.剩余价值4.必要劳动时间5.剩余劳动时间6.不变资本7.可变资本8.剩余价值率9.绝对剩余价值10.相对剩余价值11.超额剩余价值12.工资13.计时工资14.计件工资15.名义工资16.实际工资二、单项选择题1.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①生产资料②劳动资料③劳动力④货币2.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①资本家手中的纸币②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③价值的代表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①不能从流通中产生②能从流通中产生③不能离开流通产生④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①货币是一般等价物②生产资料可以买卖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形成5.劳动力转化为资本是因为()①它具有使用价值②它是为别人提供的使用价值③它耗费了人类劳动④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6.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①降低劳动的价值②追逐超额剩余价值③获取绝对剩余价值④获取相对剩余价值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①个别资本家首先改进技术的结果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③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延长工作日的结果④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①绝对延长工作日②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③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④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9.资本主义工作日是指()①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②工人全部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③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和全部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④工人生产全部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时间总和10.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是()①生产力决定论②劳动价值论③剩余价值论④人口论11.二战后,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主要是靠()①延长劳动时间②提高劳动强度③压低工人工资④提高劳动生产率12.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①工人的必要劳动②工人的剩余劳动③绝对价值④相对剩余价值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①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③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④工人必要劳动过程和剩余劳动过程的统一14.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的C是()①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②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③工人劳动新创造的价值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15.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①不变资本的比率②可变资本的比率③预付总资本的比率④所费资本的比率16.机器的出现说明了()①剩余价值不再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②机器人能比雇佣工人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③机器人和雇佣工人共同创造剩余价值④雇佣工人的生产效率能够提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17.假定工人劳动力日价值为6元,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2小时,当劳动力日价值下降为3元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①从100%下降至50% ②从100%上升至200%③从100%上升至300% ④从100%上升至400%1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①工人劳动的报酬②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③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④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9.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①供求规律②价值规律③竞争规律④剩余价值规律2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②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③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的矛盾④需求过旺和生产不足的矛盾21.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①表现为劳动的价值②是劳动力的价值③是劳动力的价格④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22.雇佣工人出卖劳动力是()①劳动力所有权的完全放弃②劳动力所有权在一定期限内的放弃③劳动力使用权的完全放弃④劳动力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的让渡23.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①工人工资的高低②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③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④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三、多项选择题1.作为资本货币的流通()①形式是先买后卖②内容是货币与货币相交换③目的是为了交换价值④是无限的⑤反映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①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②劳动者必须是小商品生产者③劳动者有人身自由④劳动力具有价值⑤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3.劳动力的价值包括()①维持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劳动者家属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全面发展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④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⑤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须的教育和训练费用4.劳动力的使用价值()①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②是资本积累的直接源泉③是扩大再生产的直接源泉④是价值的源泉⑤对货币转化为资本有决定意义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重要特点,它能够()①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②转移自身的价值③生产新的使用价值④创造出新价值⑤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更大的价值6.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①劳动属于资本家②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③劳动产品属于资本家④劳动产品由资本家,工人支配⑤劳动产品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所有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能够()①生产出使用价值②再生产出已耗费的原材料价值③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④生产出剩余价值⑤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8.货币()①本身不是资本②作为剥削工人的手段时是资本③作为生产要素时才是资本④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时才是资本⑤作为活劳动的“吸收器”,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是资本9.剩余价值率是()①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②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比③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比④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⑤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10.根据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资本可分为()①不变资本②固定资本③可变资本④流动资本⑤流通资本11.商品流通过程与资本流通过程的区别表现为()①运动的目的不同②运动的限度不同③运动的起点与终点不同④运动过程中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⑤运动过程中的媒介物不同12.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要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就必须()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②降低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降低劳动力价值④提高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⑤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13.固定资本包括()①厂房②机器设备③工具④原材料⑤辅助材料14.决定剩余价值的因素有()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②生产资料数量的多少③工人人数的多少④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⑤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15.超额剩余价值()①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②是个别企业采用新生技术产生的③当新技术普及后就消失④采用更新技术的企业才能获得⑤是暂时的16.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总量的方法有()①增加工人人数②压低工人工资③延长工作日④提高劳动强度⑤提高劳动生产率17.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因为()①它的价值无法确定②它在出卖之前不能独立存在③它不是劳动力的支出④劳动属于资本家而工人无权支配⑤如果说它是商品就违背价值规律或剩余价值规律18.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①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②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③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④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⑤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前提19.考察计时工资必须联系()①工作日长度②工人的实际生活③名义工资④实际工资⑤计件工资20.战后资本主义剥削的新特点主要是()①劳动力构成发生变化②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发生变化③工作日缩短④工人实际生活水平提高⑤工人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改变21.剩余价值率反映着()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②工人创造的价值多少为资本家所占有③所费资本的增殖程度④所用资本的增殖程度⑤工人创造的价值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分配比例22.工人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①生理因素②心理因素③经济因素④资本家的愿望⑤道德和社会因素四、简述题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是什么?2.为什么说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6.简述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答: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现存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并随生产力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便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要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居别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即法律上的自由人。
而是劳动者不用有物质资料,既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自幼得一无所有。
商品二因素以及它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答:商品二因素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之间是矛盾统一体。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4)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它形成价值。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含义。
商品经济:是指在社会分工和发展的条件下,生产资料不同所有经济单位以获取价值为生产的直接目的,并遵循价值相等原则进行不同使用价值交换的社会经济形态。
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量方面。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或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的方式。
(2)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互相联系,表现为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首先,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前提。
其次,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为内在根据的。
再次,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着市场的规模,从而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2014马原毕业重修试题及答案]
12、在生产关系结构中,决定生产关系本质的是( A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 、分配关系C 、交换关系D 、消费关系 1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是( A ) A 、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 B 、有越来越尖锐的发展态势C 、时而存在,时而消失;时而缓和,时而激化D 、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14、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C )A 、利润平均化规律B 、使用价值规律C 、价值规律D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规律 15、商品价值量的多少是由( D )A 、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 、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6、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是( C ) A 、资本主义的人身占有关系 B 、资本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 C 、资本主义的劳动雇佣关系 D 、资本主义的和谐发展关系 17、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 B )A 、用暴力剥夺广大工人B 、用暴力剥夺广大农民的土地C 、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经营者D 、用暴力剥夺小资产阶级 18、商品的两个属性是( D )A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B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 、使用价值和价值 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B )A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 、劳动力成为商品C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20、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力和最高目标是( A )A 、获得剩余价值B 、扩大资本主义积累D 、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他们的基本形态。
答:(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2)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常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常考点)◆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五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五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耿伍群 2013.11.21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2.商品经济是( )。
A.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 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3.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4.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5.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6.价值的实体是( )。
A. 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 D. 社会劳动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8.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 )。
A. 它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B. 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C. 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D.它是为生产者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9.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
A. 使用价值B. 交换价值C. 价值D. 价格10.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 )。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能够成为商品,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社会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如何能成为商品,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劳动力所有者是“自由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2、是他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必须一无所有,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凡是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作为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都是人类抽象劳动的体现。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
而每一种具体商品的使用价值都是不同的,他们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正因为如此,才使商品的交换成为必要。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四章第二节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工 作 日(小时)
0
4
8
4小时 m' = 4小时 = 100%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0
2
4
剩余劳动时间
8
m' = 2小时 = 300%
6小时
必要劳 动时间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是榨取血汗的艺术
进步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为什么剩余价值的产 生既不在流通领域, 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 第一卷中指出“原来的货 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 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 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 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 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 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四)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资本循 环和周转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 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循环
G
W
Pm … P … W´ A
生产阶段(P 资本发挥职能 作用)
G´
购买阶段 (G资本发挥 职能作用)
售卖阶段 (W资本发 挥职能作用)
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 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 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 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3、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不变 资本
资 本
只发生价 值转移
可变 资本
能使价 值增殖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马原35个简答题参考答案
(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真理标准的绝对
性,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只要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
为真理性的认识,就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即使在一定条
件下的实践不能证明某一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但随着
实践的发展,最终一定能判明它是否是真理。实践标准的
不确定性,即真理标准的相对性,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
单击添加文本
1.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第36页)
答: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1)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联结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的前提;二是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的性质和趋势。
? 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18.述是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四)
第⼀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盾⼀、资本主义⽣产关系的产⽣和资本主义⽣产⽅式的形成1、资本主义⽣产关系的产⽣⼀是从⼩商品经济分化出来;⼆是从商⼈和⾼利贷者转化⽽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①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产者与⽣产资料相分离,劳动⼒成为商品;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中的历史过程。
②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是:⼀是⽤暴⼒⼿段剥夺农民的⼟地;⼆是⽤暴⼒⼿段掠夺货币财富。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盾1、商品经济产⽣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的⽽进⾏⽣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的历史条件有两个:⼀是社会分⼯的出现;⼆是⽣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
2、商品的⼆因素和⽣产商品的劳动⼆重性①商品是⽤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两因素是使⽤价值和价值的统⼀,体现⼀定的社会⽣产关系,也就是⼈与⼈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②使⽤价值是指商品的有⽤性。
使⽤价值是商品的价值或者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交换价值和价值第⼀,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差别的⼈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第⼆,交换价值表现为⼀种使⽤价值同另⼀种使⽤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例。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是本质,是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④劳动⼆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产商品的使⽤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者同⼀劳动过程中表现在两个不同的⽅⾯,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①商品的价值和价值量的决定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商品的价值量是部门内部⽣产同类商品的⽣产者在竞争中实现的。
②商品价值量和劳动⽣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
劳动的⽣产率和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成反⽐,和使⽤价值量的变化成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a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b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c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d 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3.商品经济是a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 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 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注意企业B 劳动者资源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D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5.市场经济是A 和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式B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形式C 有国家干预和调节的一种经济形式D 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一种经济形式6.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B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7.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 创造新价值B 创造剩余价值C 创造必要价值D 创造使用价值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A 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对立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D 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对立9.在一切社会里。
社会财富由A 价值构成的B 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C 资本构成的D 货币构成的10.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A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 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体C 商品的出现D 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11.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12.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 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B 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C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 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13.价值的实体是A 具体劳动B 抽象劳动C 私人劳动D 社会劳动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以抽象劳动为尺度B 以私人劳动为尺度C 以剩余劳动为尺度D 以简单劳动为尺度15.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将它是在A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16.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A 世界货币和储藏手段B 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D 价值尺度与及价格标准17.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A 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B 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C 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18.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 剩余价值学说B 生产价格理论C 劳动二重性理论D 劳动力商品理论1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A 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决定的B 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决定的C 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D 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20.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A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全部丧失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C 只会创造出新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D 会创造新价值,并且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21.雇佣劳动者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A 剩余价值B 劳动力价值C 商品的全部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D 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2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23.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A 货币本身就是资本B 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C 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D 只有能增值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24.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 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B 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 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D 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25.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关系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26.在资本主义价值增值过程中A 具体劳动创造出新价值,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B 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价值C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D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27.绝对剩余价值是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2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靠A 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记过B 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C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D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27.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 利润30.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A 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B 资本家的赚钱程度C 固定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31.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B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C 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D 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32.资本技术构成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B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关系C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D 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的比例关系33.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A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B 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C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反映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D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3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C 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 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35.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 价值的创造B 价值的转移C 价值的分配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3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B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C 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D 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3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D 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38.资本主义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A 生产不足的危机B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 买卖脱节的危机39. 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 民法B 宪法C 刑法D 行政法40.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 人民当家作主1.cdccb 6.dddbb 11.dcbda 16.cdccd 21.dadbb cad 31.accdd 36.bccbc二、多项选择题1.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从商品开始,是因为A 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 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普遍采取商品的形式C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D 商品包含者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2.一切商品都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A 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就不会有价值B 没有价值的商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C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3.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 为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4.一般来说,阳光和空气不是商品,但在一些国家,新鲜空气也可以装在特别容器中出售,空气之所以成为商品,根本原因是A 人们不能随便从自然界中得到新鲜空气B 能满足人们对新鲜空气的需要C 把空气净化并装在特别容器中要经过人们的劳动D 新鲜空气的生产以交换为目的5.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A 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B 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C 从商品交换的教程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D 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6.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A 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B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C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 劳动力具有价值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自身的价值8.资本主义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是A 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可以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B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C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D 所有制决定者所有权9.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A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B 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C 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D 为平均利润理论奠定了基础10.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A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 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C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 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11.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共同点是A 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B 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C 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 都提高了剩余价值量12.“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A 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 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C 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 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13.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有A 前者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后者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 前者是商品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差额,后者是劳动力价值下降而增加的剩余价值C 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D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源泉都是工人的剩余劳动14.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在于A 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B 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C 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D 避免再竞争中被淘汰1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由A生产时间B 流通时间C 预付资本的节省D 生产资本的构成16.社会总产品是指A 当年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B 当年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C 生产过程中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价值的总和D 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剩余部分17.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A 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B 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C 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D 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18.资本主义工资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A 工资被看作是全部劳动的报酬B 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C 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D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19.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矛盾有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C 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D 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20. 资本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有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 主权在民C 人民当家作主D 分权制衡1.abcd2.abc3.abd4.bcd5.bcd6.bc7.abc8.bcd9.abcd 10.ac 11.bcd 12.bcd 13.bcd 14.ad 15.abd 16.bcd 17.cd 18.bcd 19.bcd 20.abd三、判断题1.可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马政经之劳动力商品
2020长春市事业单位备考:马政经之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与劳动不相同,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或耗费。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所以,劳动力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其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具体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劳动力的再生产。
(2)延续劳动者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以使劳动者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特点,即它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就是说,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道德精神和风俗习惯的制约。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
其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大于的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之后转化为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秘密所在。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
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专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的⽣产过程(⼀)剩余价值⽣产的前提 (劳动⼒成为商品)1.劳动⼒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 是指⼈的劳动能⼒,是⼈的体⼒和脑⼒的总和。
劳动⼒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劳动者是⾃由⼈,能够把⾃已的劳动⼒当做⾃已的商品来⽀配;第⼆.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由得⼀⽆所有,没有任何实现⾃已的劳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2.劳动⼒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价值。
劳动⼒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本⼈⽣存所必需的⽣活资料的价值;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存所必需的⽣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出的费⽤。
劳动⼒商品的使⽤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商品的使⽤价值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v+m ),⽽且这个新的价值⽐劳动⼒本⾝的价值v 更⼤m(剩余价值)⼯作⽇12⼩时,必要劳动时间1-6⼩时,剩余劳动时间6-12⼩时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劳动⼒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剩余价值的⽣产过程(剩余价值是资本家通过贱买贵卖得来的吗,为什么?)1.资本主义的⽣产过程: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G--W P A P W m' (三)增加剩余价值⽣产的基本⽅法1.绝对剩余价值的⽣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作⽇,从⽽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产剩余价值的⽅法。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100%2.相对剩余价值的⽣产在⼯作⽇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产剩余价值的⽅法。
相对剩余价值⽣产的条件是全社会劳动⽣产率的提⾼。
(四)剩余价值被⽣产出来后,资本主义⽣产就⼀劳永逸了吗?1.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到底说了些什么?(资本积累的含义、原因、实质、结果)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
第二节__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 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2、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 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 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区分为不变 资本与可变资本。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是以等价方式进行的,因 而不能产生价值的增殖。但资本的运动结果却产 生了价值增殖。 因此,所谓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是资本 的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流通中的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价值增 殖;流通以外的生产中,生产者只能创造价值, 不能得到除所创造以外的额外价值。
一、劳动力成为资本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3、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
要解释总公式的矛盾不能只着眼于流通, 也不能脱离流通单纯研究生产,必须将两方面结 合起来。 G—W—G’分为两个阶段: G—W和W—G’ (1)价值增殖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 只能发生在G—W上; (2)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W的价值上,只 能发生在W的使用价值上。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必要劳动时 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增加剩余 价值生产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 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剩余价值:
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体现了资本家剥削 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 不是物,而是在物掩盖下的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期末要点 第四章
第四章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关系: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劳动的二重性及其关系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价值量与价值规律价值的量的规定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商品是用来买卖的劳动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不依附与任何人,因而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来支配;——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
第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以上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所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后果。
劳动力成为商品即雇佣劳动的产生,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表面上看似乎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不平等、不自由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
劳动力所有者出卖的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而是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且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次一次地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