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合集下载

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到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劳动分工。

1)因为某个劳动者的劳动技能都是特定的,一般掌握一种技能,最多几种而已,不可能是全能劳动者;2)每个劳动者只能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甚至只生产一道或几道工序,即单个劳动者的劳动只是社会化大生产劳动的一部分;3)劳动者的生活却需要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

所以,劳动者需要先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力参与大生产劳动换回工资,然后再用工资去交换各种消费品。

4)因此,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者的劳动力自然地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注意,不是整个自然人全部变成商品)。

关键问题是劳动者要拿到足额的工薪(一般要占劳动总价值的六成左右),同时通过社会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这样才能避免遭到剥削。

只要存在剥削(不当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工薪福利就肯定是不足额的。

3、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上的特点:1)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

2)但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计量。

3)可以间接用供养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4)“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77页。

)4、劳动力价值包括:(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2)为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为提高和发展劳动力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此外,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

试述劳动力的含义及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试述劳动力的含义及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试述劳动力的含义及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在从事劳动活动中所具备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被视为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有三个:1.劳动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者必须具备参与市场交易的基本条件,如语言、交通、通讯等;3.劳动者必须拥有自己的劳动力,并能够自主地决定是否将其出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而物质文化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可以满足社会对于物质文化生产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力的买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劳动者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胜任某些工作;其次,劳动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才能够支付生活费用和参与市场竞争;最后,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劳动者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因此,为了促进劳动力的买卖,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市场的监管和信息披露,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利益;最后,我们也需要加强对于劳动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力的买卖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于市场的监管和信息披露、加强对于劳动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措施来促进劳动力的买卖,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二节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一)

第二节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一)

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主要内容:本章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主要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分割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规律,阐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教学重点:货币转化为资本,价值增值过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教学难点: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平均利润的形成、资本主义地租等。

关键词: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分配平均利润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自学)第二节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第三节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节资本主义积累和两级分化第二节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P62)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P62)(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什么是货币?什么是资本?例:今天中午,张三吃午餐花了5元钱(3元的肉,1元的饭,1元的素菜)。

这5元是否是资本?今天中午,食堂买菜、煤、开给师傅工钱以及固定资产分摊费等共用了2000元,卖给同学饭菜,营业额收入2500元。

这2000元是否是资本?1、简单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P62)流通的形式不同:商品流通公式:W1——G ——W2资本流通公式:G ——W ——G (起终点、顺序、媒介不同) 流通的目的不同:商品流通:为买而卖,通过买卖行为获得自己需要的不同的使用价值。

(即“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资本流通:为卖而买,通过买卖行为取得更多的货币。

G ’——货币转化为资本■流通的限度不同:商品流通:有限的资本流通:无限的G ——W ——G ’——W ——G ’+△G’…W 1——G ——W 2 W 1——G ——W 2■流通的结果不同(抽掉媒介)商品流通公式:W 1——W 2 资本流通公式:G ——G G ——G’两种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其中G ’=G+△G △G= m 预付货币发生价值增殖——货币转化为资本■流通的限度不同——货币转化为资本结论:一般的货币只不过是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作为资本的货币则在运动中发生了增殖。

劳动力如何成为商品1..

劳动力如何成为商品1..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特点三(局限性)
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它不理解特殊和一 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 统一,把特定历史条件 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 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 物质范畴混为一谈,从 而具有形而上学性。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所生 需产 要和 动的再 时社生 间会产 必劳 要动 劳力
决定
劳 的动 价力 值商 品
一、资本与雇佣劳动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家幼虫变为蝴蝶”的前提
货币转化为资本
联系的普遍性
1979年,科学家洛伦兹在华盛 顿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中说: “可以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 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 卷风。”
蝴蝶效应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衡量生产 力水平的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客观标志。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 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 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田间劳动
科学研究
工人做工
•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 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 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 产。”“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 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 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具有能动性和 革命性的因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
•马克思说:“自然界没有制 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 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 等等……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 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 化的知识力量。”
=
家 劳 活属动 资所者 料需自 的要己 价的及 值生其三个部分!劳动力的价值?
一是维持工人的生 存所需要的费用
二是维持工人家庭生 存所需要的费用
三是培养工人劳 动能力所需要的 教育和训练费用
一、客观存在的物质世 界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 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 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过程 • 定义 • 定义 • 基本要素:劳动者、劳 • 区分:单纯的价值形成 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 马克思指出:“作为劳 • 特点:其一,工人在资 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 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 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 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 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 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 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 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人力0902班 班 人力
内容构成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内容构成
资本主义所有制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 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 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 无所有, 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 需的物质条件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作用。 作用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 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 资本家延长劳动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 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 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 本对它的需要。 •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 基本上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流动的 基本上有三种形式 过剩人口;第二种是潜伏的过剩人口;第 三种是停滞的过剩人口。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三章 试题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三章 试题

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一、名词解释1.劳动2.劳动力3.剩余价值4.必要劳动时间5.剩余劳动时间6.不变资本7.可变资本8.剩余价值率9.绝对剩余价值10.相对剩余价值11.超额剩余价值12.工资13.计时工资14.计件工资15.名义工资16.实际工资二、单项选择题1.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①生产资料②劳动资料③劳动力④货币2.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①资本家手中的纸币②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③价值的代表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①不能从流通中产生②能从流通中产生③不能离开流通产生④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①货币是一般等价物②生产资料可以买卖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形成5.劳动力转化为资本是因为()①它具有使用价值②它是为别人提供的使用价值③它耗费了人类劳动④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6.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①降低劳动的价值②追逐超额剩余价值③获取绝对剩余价值④获取相对剩余价值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①个别资本家首先改进技术的结果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③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延长工作日的结果④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①绝对延长工作日②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③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④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9.资本主义工作日是指()①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②工人全部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③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和全部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④工人生产全部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时间总和10.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是()①生产力决定论②劳动价值论③剩余价值论④人口论11.二战后,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主要是靠()①延长劳动时间②提高劳动强度③压低工人工资④提高劳动生产率12.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①工人的必要劳动②工人的剩余劳动③绝对价值④相对剩余价值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①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③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④工人必要劳动过程和剩余劳动过程的统一14.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的C是()①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②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③工人劳动新创造的价值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15.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①不变资本的比率②可变资本的比率③预付总资本的比率④所费资本的比率16.机器的出现说明了()①剩余价值不再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②机器人能比雇佣工人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③机器人和雇佣工人共同创造剩余价值④雇佣工人的生产效率能够提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17.假定工人劳动力日价值为6元,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2小时,当劳动力日价值下降为3元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①从100%下降至50% ②从100%上升至200%③从100%上升至300% ④从100%上升至400%1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①工人劳动的报酬②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③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④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9.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①供求规律②价值规律③竞争规律④剩余价值规律2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②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③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的矛盾④需求过旺和生产不足的矛盾21.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①表现为劳动的价值②是劳动力的价值③是劳动力的价格④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22.雇佣工人出卖劳动力是()①劳动力所有权的完全放弃②劳动力所有权在一定期限内的放弃③劳动力使用权的完全放弃④劳动力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的让渡23.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①工人工资的高低②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③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④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三、多项选择题1.作为资本货币的流通()①形式是先买后卖②内容是货币与货币相交换③目的是为了交换价值④是无限的⑤反映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①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②劳动者必须是小商品生产者③劳动者有人身自由④劳动力具有价值⑤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3.劳动力的价值包括()①维持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劳动者家属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全面发展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④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⑤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须的教育和训练费用4.劳动力的使用价值()①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②是资本积累的直接源泉③是扩大再生产的直接源泉④是价值的源泉⑤对货币转化为资本有决定意义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重要特点,它能够()①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②转移自身的价值③生产新的使用价值④创造出新价值⑤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更大的价值6.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①劳动属于资本家②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③劳动产品属于资本家④劳动产品由资本家,工人支配⑤劳动产品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所有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能够()①生产出使用价值②再生产出已耗费的原材料价值③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④生产出剩余价值⑤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8.资本是()①本身不是资本②作为剥削工人的手段时是资本③作为生产要素时才是资本④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时才是资本⑤作为活劳动的“吸收器”,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是资本9.剩余价值率是()①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②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比③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比④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⑤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10.根据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资本可分为()①不变资本②固定资本③可变资本④流动资本⑤流通资本11.商品流通过程与资本流通过程的区别表现为()①运动的目的不同②运动的限度不同③运动的起点与终点不同④运动过程中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⑤运动过程中的媒介物不同12.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要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就必须()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②降低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降低劳动力价值④提高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⑤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13.不变资本包括()①厂房②机器设备③工具④原材料⑤辅助材料14.决定剩余价值的因素有()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②生产资料数量的多少③工人人数的多少④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⑤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15.超额剩余价值()①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②是个别企业采用新生技术产生的③当新技术普及后就消失④采用更新技术的企业才能获得⑤是暂时的16.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总量的方法有()①增加工人人数②压低工人工资③延长工作日④提高劳动强度⑤提高劳动生产率17.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因为()①它的价值无法确定②它在出卖之前不能独立存在③它不是劳动力的支出④劳动属于资本家而工人无权支配⑤如果说它是商品就违背价值规律或剩余价值规律18.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①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②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③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④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⑤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前提19.考察计时工资必须联系()①工作日长度②工人的实际生活③名义工资④实际工资⑤计件工资20.战后资本主义剥削的新特点主要是()①劳动力构成发生变化②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发生变化③工作日缩短④工人实际生活水平提高⑤工人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改变21.剩余价值率反映着()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②工人创造的价值多少为资本家所占有③所费资本的增殖程度④所用资本的增殖程度⑤工人创造的价值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分配比例22.工人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①生理因素②心理因素③经济因素④资本家的愿望⑤道德和社会因素四、填空题1.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五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五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五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耿伍群 2013.11.21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2.商品经济是( )。

A.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 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3.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4.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5.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6.价值的实体是( )。

A. 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 D. 社会劳动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8.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 )。

A. 它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B. 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C. 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D.它是为生产者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9.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

A. 使用价值B. 交换价值C. 价值D. 价格10.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 )。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能够成为商品,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社会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如何能成为商品,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劳动力所有者是“自由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2、是他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必须一无所有,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凡是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作为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都是人类抽象劳动的体现。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

而每一种具体商品的使用价值都是不同的,他们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正因为如此,才使商品的交换成为必要。

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所需条件的若干问题思考

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所需条件的若干问题思考

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所需条件的若干问题思考内容摘要:我们不应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绝对化,应当历史地、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当代一些特殊的劳动者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利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不出卖劳动力,也并不意味着他一定选择不出卖劳动力。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力商品条件劳动力,又称劳动能力,总是存有于活的人体中,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不是在任何社会都能够沦为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劳动力沦为商品的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把劳动力当做商品收买,他就必须能支配它,从而必须就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民主自由的所有者”;第二,“劳动力所有者没可能将收买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有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做商品去收买”。

对于劳动力沦为商品的条件,无法把它绝对化,既无法直观地指出劳动力沦为商品只有这两个基本条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劳动力就不能沦为商品,又无法错误地指出劳动力沦为商品的这两个条件适用于于任何社会。

事实上马克思在阐释资本主义下劳动力最初沦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时,就明确指出了“货币所有者必须在市场上找出做为商品的劳动力,必须存有各种条件”。

马克思表示的就是各种条件,而不只是这两个条件,这为我们稳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沦为商品条件的理论遗留下了非常大的余地。

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者存有人身自由不等同于劳动者就是自己劳动能力的全然所有者,并不意味著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能力具备全然的支配权。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都具有完全的人身自由,而劳动力总是依附于劳动者,所以劳动者有权把自己拥有的劳动力买给自己所选择的任意劳动力购买者。

但是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

资本家出售的不是劳动者本身,出售的就是劳动力,之所以必须出售劳动力是因为资本家看上了劳动力商品存有一种特定的使用价值,能缔造价值且能够缔造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四章第二节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四章第二节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工 作 日(小时)
0
4
8
4小时 m' = 4小时 = 100%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0
2
4
剩余劳动时间
8
m' = 2小时 = 300%
6小时
必要劳 动时间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是榨取血汗的艺术
进步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为什么剩余价值的产 生既不在流通领域, 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 第一卷中指出“原来的货 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 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 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 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 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 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四)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资本循 环和周转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 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循环
G
W
Pm … P … W´ A
生产阶段(P 资本发挥职能 作用)

购买阶段 (G资本发挥 职能作用)
售卖阶段 (W资本发 挥职能作用)
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 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 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 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3、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不变 资本
资 本
只发生价 值转移
可变 资本
能使价 值增殖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马原35个简答题参考答案

马原35个简答题参考答案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真理标准的绝对
性,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只要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
为真理性的认识,就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即使在一定条
件下的实践不能证明某一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但随着
实践的发展,最终一定能判明它是否是真理。实践标准的
不确定性,即真理标准的相对性,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
单击添加文本
1.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第36页)
答: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1)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联结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的前提;二是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的性质和趋势。
? 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18.述是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四章_2劳动力成为商品

第四章_2劳动力成为商品
= 300 100% 300
=100%
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在当代的变化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 资本雇佣劳动,占有剩余价值(利润),反映了资产 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即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 值(利润)被资本所有者无偿占有,并不断用于积累,结 果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富有,劳动者只拿工资不占有剩余价 值,没有积累就没有财产,只能是无产者,因此,在资本 主义经济制度下,必然存在一个少数的资本家阶级与多数 的无产阶级的不平等的对立,这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 调整资本家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的办法: 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剥夺剥夺者”;二是资本家阶级拿 出一部分剩余价值(利润)分给劳动者。
的活动。
一般 商品 生产 过程
劳动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 商品价值的形成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 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 劳动结束后的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例题
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 4小时
劳动力价值 40元 生产资料 布2米
劳动力或劳动适龄人口:
年龄处于适合参加劳动的阶段,作为 生产者统计的人口。 人口学一般以16岁-64岁期间的人口 为劳动适龄人口。中国一般规定男子16 岁-60岁期间、女子16岁-55岁期间的人 口为劳动适龄人口。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联 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 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 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 人口老龄化国家。 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表明,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 881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96%,我们已经接 近老龄化国家;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 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0756万人,其中65 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 7.7%。从数据可以推断,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 口老龄化国家。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四)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四)

第⼀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盾⼀、资本主义⽣产关系的产⽣和资本主义⽣产⽅式的形成1、资本主义⽣产关系的产⽣⼀是从⼩商品经济分化出来;⼆是从商⼈和⾼利贷者转化⽽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①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产者与⽣产资料相分离,劳动⼒成为商品;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中的历史过程。

②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是:⼀是⽤暴⼒⼿段剥夺农民的⼟地;⼆是⽤暴⼒⼿段掠夺货币财富。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盾1、商品经济产⽣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的⽽进⾏⽣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的历史条件有两个:⼀是社会分⼯的出现;⼆是⽣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

2、商品的⼆因素和⽣产商品的劳动⼆重性①商品是⽤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两因素是使⽤价值和价值的统⼀,体现⼀定的社会⽣产关系,也就是⼈与⼈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②使⽤价值是指商品的有⽤性。

使⽤价值是商品的价值或者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交换价值和价值第⼀,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差别的⼈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第⼆,交换价值表现为⼀种使⽤价值同另⼀种使⽤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例。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是本质,是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④劳动⼆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产商品的使⽤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者同⼀劳动过程中表现在两个不同的⽅⾯,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①商品的价值和价值量的决定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商品的价值量是部门内部⽣产同类商品的⽣产者在竞争中实现的。

②商品价值量和劳动⽣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

劳动的⽣产率和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成反⽐,和使⽤价值量的变化成正⽐。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专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的⽣产过程(⼀)剩余价值⽣产的前提 (劳动⼒成为商品)1.劳动⼒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 是指⼈的劳动能⼒,是⼈的体⼒和脑⼒的总和。

劳动⼒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劳动者是⾃由⼈,能够把⾃已的劳动⼒当做⾃已的商品来⽀配;第⼆.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由得⼀⽆所有,没有任何实现⾃已的劳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2.劳动⼒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价值。

劳动⼒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本⼈⽣存所必需的⽣活资料的价值;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存所必需的⽣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出的费⽤。

劳动⼒商品的使⽤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商品的使⽤价值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v+m ),⽽且这个新的价值⽐劳动⼒本⾝的价值v 更⼤m(剩余价值)⼯作⽇12⼩时,必要劳动时间1-6⼩时,剩余劳动时间6-12⼩时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劳动⼒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剩余价值的⽣产过程(剩余价值是资本家通过贱买贵卖得来的吗,为什么?)1.资本主义的⽣产过程: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G--W P A P W m' (三)增加剩余价值⽣产的基本⽅法1.绝对剩余价值的⽣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作⽇,从⽽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产剩余价值的⽅法。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100%2.相对剩余价值的⽣产在⼯作⽇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产剩余价值的⽅法。

相对剩余价值⽣产的条件是全社会劳动⽣产率的提⾼。

(四)剩余价值被⽣产出来后,资本主义⽣产就⼀劳永逸了吗?1.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到底说了些什么?(资本积累的含义、原因、实质、结果)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 引言劳动力的商品化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被视为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其价值由供需关系决定。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 自由劳动自由劳动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前提。

自由劳动是指个体自主选择劳动的权利,而不受强制或奴役的约束。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可以自由选择从事的职业、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并可以与雇主自主协商工资及合同条款。

自由劳动的存在为劳动力的商品化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基础。

3.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决定劳动力价值的重要因素。

供需关系根据劳动力的稀缺程度和需求量形成,从而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劳动力的价值将上升,而当劳动力供过于求时,劳动力的价值将下降。

供需关系的存在使劳动力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受到市场的调节,同时也为劳动力的买卖提供了基本规则。

4. 技能和教育技能和教育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之一。

技能和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者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价值。

拥有高技能和教育背景的劳动者通常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机会,因为他们具备更为稀缺和受市场需求欢迎的技能。

技能和教育的不断提升也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动力和核心要素。

5. 基本劳动权利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还需考虑基本劳动权利的保护。

劳动者享有的基本劳动权利包括工作安全和健康保护、工作时间和休假的约束、平等待遇和公正薪酬等。

这些权利的保护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基础,可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使劳动力市场更加公平和透明。

6. 影响与挑战劳动力成为商品带来了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影响和挑战。

首先,劳动力的商品化加剧了劳动者之间的竞争,使得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和工资下降的风险。

其次,劳动力的商品化加速了劳动过程的标准化和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也产生了劳动过程机械化和劳动者技能匮乏的问题。

此外,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劳动者可能遭受不公平待遇或被剥削。

邱尊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邱尊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属子女所需生活资料价值的变化,从而 最终影响到劳动力的价值。
PPT文档演模板
邱尊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 资本
• 尽管历史、道德因素会影响到劳动力价 值的决定,但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社
会历史时期,劳动力的价值总是相对确 定的,并且有一个最低限度。
PPT文档演模板
邱尊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 资本
PPT文档演模板
邱尊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 资本
• 当然,以上只说明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具 备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不说明危机 必然爆发。
• 因为在资本主义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是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生产比重很 小,交换也局限在狭小范围。
• 所以,当时虽出现买卖脱节、信用关系 破坏,甚至某些商品生产者的破产,但 不会动摇整个社会经济,即不具备经济 危机的现实性。
PPT文档演模板
邱尊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 资本
• 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 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 提,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最重要的、具 有决定意义的前提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邱尊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 资本
第六讲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正如马克思所 说:“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 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 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 的所有者。” (2)劳动者一无所有,即除了出卖 劳动力之外,没有别的谋生之路。
PPT文档演模板
邱尊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 资本
• 既然劳动者个人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 权,再加上劳动者还必须依靠自身的劳 动来谋取生活资料,他就必须把自己的 劳动力当作商品,来随时与别人的商品 相交换,这样劳动力就完全成了商品。

第二节__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二节__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 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2、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 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 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区分为不变 资本与可变资本。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是以等价方式进行的,因 而不能产生价值的增殖。但资本的运动结果却产 生了价值增殖。 因此,所谓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是资本 的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流通中的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价值增 殖;流通以外的生产中,生产者只能创造价值, 不能得到除所创造以外的额外价值。
一、劳动力成为资本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3、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
要解释总公式的矛盾不能只着眼于流通, 也不能脱离流通单纯研究生产,必须将两方面结 合起来。 G—W—G’分为两个阶段: G—W和W—G’ (1)价值增殖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 只能发生在G—W上; (2)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W的价值上,只 能发生在W的使用价值上。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必要劳动时 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增加剩余 价值生产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 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剩余价值:
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体现了资本家剥削 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 不是物,而是在物掩盖下的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期末要点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期末要点 第四章

第四章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关系: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劳动的二重性及其关系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价值量与价值规律价值的量的规定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理论

劳动力商品理论
劳动力商品理论
一、劳动力商品产生的条件 二、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内容 (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三、劳动力商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地位 (一)与价值理论之间的关系 (二)与剩余价值理论之间的关系
一、劳动力商品产生的条件
产生的历史条件: 1、从商品发展的角度看,劳动力商品是产品交 换的普遍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2、从生产力和分工的角度看,劳动力商品是生 产力和分工发展到开始运用机器形成工场手工业 的必然结果。 3、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看,劳动力商品伴随着 资本原始积累而逐步发展起来。如果说在资本原 始积累过程中资本家公开的对雇佣劳动进行剥削, 那么在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却掩盖了对雇佣劳动的 剥削。
直接消费
一般 商品
苹果使用价值 消失 ,价值也 消失 ;

使用价值 消失 ,价值转移到衣服上 .
工业消费
劳动力 劳 商品: 动
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 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创造价值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决定的,劳动力创造比自身更大 的价值是由用劳动力的交换代替劳动或劳动产品的交换决定的。用劳动力 的交换代替了劳动力的使用。劳动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是统一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 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 所生
需产 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 要和 决定 的动 动的再 •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 价力 时社生 间会产 值商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必劳 品 要动 劳力 •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
劳 活家 属 动 资所者 料需自 的要己 价的及 值生其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理论是价值理论的一个具体运用,它 不违背价值理论。 劳动力商品理论通过解决雇佣工人拿什么与资本 家交换的问题,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为剩余 价值理论开辟了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中并在进行生产时就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劳动力成为商品具备两个条件:
一、劳动力所有者是“自由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二、他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必须一无所有,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凡是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作为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都是人类抽象劳动的体现。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

而每一种具体商品的使用价值都是不同的,他们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正因为如此,才使商品的交换成为必要。

扩展资料: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
一、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二、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
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四、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

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