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2.2019
3
1. 1 调节变量的定义
• 1、定义:如果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是变量M 的函数,称M为调节变量。就是说,Y与X的关系 受到第三个变量M的影响。
• 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如性别、种族、学校类 型等) ,也可以是定量的(如年龄、受教育年限、 刺激次数等) ,它影响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 的方向(正或负)和强弱。
• 1、二者的联系:
Y = aX + bM + cXM + e
①
• 对模型①中调节效应的分析主要是估计和检验c。 如果c显著(即H0 :c=0的假设被拒绝) ,说明M 的 调节效应显著。
• 从模型①可以看出, c其实代表了X与M 的交互效 应,所以这里的调节效应就是交互效应。这样,调 节效应与交互效应从统计分析的角度看可以说 是一样的。
指导方案 自变量X
学生个性
学习效果 因变量Y
调节变量M
10.12.2019
6
1. 1 调节变量的定义
• 举例:
例2,学生一般自我概念与某项自我概念(如外貌、体能等)的关 系,受到学生对该项自我概念重视程度的影响:很重视外貌的人, 长相不好会大大降低其一般自我概念;不重视外貌的人,长相不 好对其一般自我概念影响不大,从而对该项自我概念的重视程 度是调节变量。
10.12.2019
4
1. 1 调节变量的定义
• 2、模型:这种有调节变量的模型一般地可以 用图1示意。
图1 调节变量示意图
10.12.2019
5
1. 1 调节变量的定义
• 3、举例:
例1,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指导方案的关系,往往受到学生个性的 影响:一种指导方案对某类学生很有效,对另一类学生却没有效, 从而学生个性是调节变量。
10.12.2019
9
1. 2 调节效应与交互效应
• 2、二者的区别
• 调节效应和交互效应这两个概念不完全一样。
• 在交互效应分析中,两个自变量的地位可以是对 称的,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解释为调节变量;也可 以是不对称的,只要其中有一个起到了调节变量 的作用,交互效应就存在。
• 但在调节效应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调节变量, 是很明确的,在一个确定的模型中两者不能互换。
某项自我概念
自变量X
对
某项自我概念 的重视程度
一般自我概念 因变量Y
10.12.2019
调节变量M
7
1. 1 调节变量的定义
• 4、说明:
• 在做调节效应分析时,通常要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做中心 化变换(即变量减去其均值 )。
• 本文主要考虑最简单常用的调节模型,即假设Y与X 有如 下关系:
Y = aX + bM + cXM + e
10.12.2019
11
1. 2 调节效应与交互效应
•但同样的数据却不能用于下面情况的分析,因为各年级的测试题目不 同,得分没有可比性。
年级 自变量X
性别
数学能力 因变量Y
调节变量M
•因而按调节效应的分析方法,分不同性别做数学能力对年级的回归没 有意义。要做数学能力对年级的回归,应当用同一份试题测试所有年 级的学生。
• 2 中介变量和中介效应
• 2. 1 中介变量的定义 • 2. 2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
• 3 调节变量与中介变量的比较 • 4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分析实例比较
10.12.2019
2
一 调节变量与调节效应分析
• 在本文中,假设我们感兴趣的是因变量(Y)和自 变量(X)的关系。虽然它们之间有时不一定是因 果关系,而可能只是相关关系,但按文献上的习 惯而使用“X 对Y的影响”的说法。虽然也可 以考虑多个自变量的模型,但为了简单明确起见, 本文在理论阐述方面只考虑一个自变量。
10.12.2019
12
1. 3 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 调节效应分析可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 一类是所涉及的变量(因变量、自变量和调节变 量)都是可以直接观测的显变量(observable variable) ;
• 另一类是所涉及的变量中至少有一个是无法直 接观测的潜变量( latent variable) 。
10.12.2019
10
1. 2 调节效应与交互效应
• 3、举例
•例如,要研究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将年级作为调节变量, 这个问题关注的是性别差异,以及性别差异是否会随年级 而变化。
性别 自变量X
年级
数学能力 因变量Y
调节变量M
•如果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获得了各年级学生有代表性的样 本,每个年级各用一份测试题,所得的数据就可以进行上述分析。
10.12.2019
13
1. 3. 1 显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 调节效应分析方法根据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测 量级别(量尺)而定。
• 1、按测量的级别,变量可分为两类:
• 一类是类别变量( categorical variable)
• 包括定类和定序变量。
• 一类是连续变量( continuous variable)
• (1)做Y对X和M 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12。 • (2)做Y对X、M 和XM 的回归得R22 。 • 若R22 显著高于R12,则调节效应显著;或者,做XM
的偏回ຫໍສະໝຸດ Baidu系数检验,若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
①
可以把上式重新写成
Y = bM + ( a + cM ) X + e
• 对于固定的M ,这是Y对X 的直线回归。Y与X 的关系由回归 系数a + cM 来刻画,它是M 的线性函数, c衡量了调节效应 (moderating effect)的大小。
10.12.2019
8
1. 2 调节效应与交互效应
• 包括定距和定比变量。
• 注:定序变量的取值比较多且间隔比较均匀时, 也可以近似作为连续变量处理。
10.12.2019
14
2、显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1
3
4
2
10.12.2019
15
2、显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 说明:
• 1、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类别变量时做方差 分析。
• 2、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连续变量时,用带 有乘积项的回归模型,做层次回归分析
调节效应与中A介CO效MP应ARISONOFMODERATORA NDMEDIATORANDTHEIRAPPLIC ATIONS
的比较和应用
温忠麟1,2 侯杰泰2 张 雷2
10.12.2019
蓬蓬工作室制作
1
目录
• 1 调节变量与调节效应分析
• 1. 1 调节变量的定义 • 1. 2 调节效应与交互效应 • 1. 3 调节效应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