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经验
第二,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剥削阶级被 消灭;
第三,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 的发展(全国工业 总产值1957年比1952年增加 128.3%,平均年增长18%, 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25%, 平均年增长4.5%.) ; 第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进社会进步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 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 丰富的历史经验。
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 工 商 业 的 改 造
创造出从初级到高级的 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 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
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
了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
的剧烈的社会震荡和经
济破坏。
第三、用和平方式 进行改造。
企业、制度的改造
和平改造内容
人 的 改 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第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社 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
逐步过渡的方式。
农 业 社 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及时总结农民的实践 经验,创造出互助组、 初级社、高级社等过 渡形式。
主 义
改 造
状点 合 渡 这 实 况和 农 的 种 践 。生 民 办 逐 证 产的法步明 力特符过,
在手工业改造方面的
手工业
改 造
逐步过渡,不仅保护 和促进了手工业生产 的发展,而且为手工 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毛概3-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 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
民集体所有、按劳付酬, 取消土地分红,具有完
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56年底,加入高级社的农 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社员们利用工余时间评分记分
2.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农民们成群结队报名入社的场面
第二,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政府向农民发放 国家基金贷款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 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依靠贫农、下中农,
团结其他中农,
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
公私合营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 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上海工商界代表荣毅仁 等带着申请书参加公私 合营大会
上海申新纺织 公司实行公私 合营,欢迎公 方代表进厂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社会 主义劳动者
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 郭琳爽在全国政协二 届二次会议上表态: “企业向国营商业看 齐,个人向工人阶级 转化。”
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 针,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引导手工业逐步过渡
第一步: 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步: 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步: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一 九 五 三 年 毛 泽 东 在 武 汉 与 小 商 贩 交 谈
在手工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过程中,党和政 府采取说服教育、示范 和国家帮助的方法,使 他们自愿参加到手工业 合作社中来,从而把手 工业者的私有制改变为 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毛概第四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2. 合作社经济3.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个体经济5.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资本主义因素。
其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主要的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949—1952年人民大众分为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土地改革的完成,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土地革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结论1.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即: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的设想,发展变化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
初步的设想:1.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
第一,关于过渡时间,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阶段,估计大约15年至20年时间。
第二,关于转变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第三,关于过渡步骤和方式,毛泽东的提法是“全线进攻”,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方式是和平地和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义。
∙从1949年到1952年,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我国工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145%,农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48.5%。
毛概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总结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主要内容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1956)第二,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关系: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第三,在文化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土地改革的完成,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土地革命完成后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国外: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土地改革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思考: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然而何时过渡?怎样过渡?(二)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特征第一,在经济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概第三章
毛概论第三章知识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一是工人阶级,二是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三是民族资产阶级。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完成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12月,对总路线形成完整表述,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
当时把工业化称为主体,把三大改造称为两翼(一翼是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一翼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一化”与“三改”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1953年12月,由毛泽东审阅通过的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文件《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提出两点依据:一是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二是我国有极其广大的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毛概_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ppt课件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毛概_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 验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概_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 验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积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积累的丰富经验
❖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 改造同时并举。
❖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毛概_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 验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上的一些失误与 偏差
❖
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 ❖ 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 ❖ 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毛概_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 验
手工业改造的步骤
❖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毛概_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 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化。 ❖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
一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二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对他们不能采取剥夺的办法只能引导说服和教育使其自愿地走合作化的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在此基础上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式。 ❖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改造成为自食其力
版毛概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2、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是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结构,除国营经济外,还有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主要经济成分为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3、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民主革命胜利后,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从国际环境看,中国也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初步的设想: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20年时间。
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毛泽东的提法是“全线进攻”,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方式是和平地和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义。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13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
马恩实现革命转变的理 论构想:在无产阶级 取得政权以后,只有 经过一个过渡时期, 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 义之间的“革命转变 时期”,才能建立起 社会主义制度,这是 马列主义的一个重要 观点。
6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是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 主义的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 性质: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是从属于社会主义 体系的过渡性的社会。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第三仗:粮食大战
陈云在上海周围完成了三道防线的部署,第一道是 杭嘉湖、苏锡常一线现有的存粮,第二道是从江苏、 浙江和安徽急速运粮,第三道由东北、华中、四川 组织抢运。他甚至向中央打报告,准备从国外增购4 亿斤大米。 正月初五一到,粮食交易市场上“红盘”开出,出 乎所有投机商的预料,粮价不涨反跌,而且连续数 日下跌。上海广泛开设国营粮店,持续抛售两亿多 斤大米,投机商不得不跟进抛出,损失前所未见。
毛泽东
3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及主要矛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4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840
1919
1949
1956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建国初期的形势
国民党时期滥发纸币,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极端困难。 对一切愿意为新中国效力的原国民党军政 人员和原官僚资本企业职员,国家一律 “包下来”,使得新政府财政负担过重。 一些资本家趁国家财政经济困难和物资供 应不足,囤积粮食等物资,哄抬物价,牟 取暴利,严重干扰国民经济的恢复。
毛概 第四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如何实现由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并探索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从实践看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
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看一张图片)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2018版毛概第三章
互助组向农业合作社学习, 了解耕牛入股情况。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
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56年底,加入高级社的 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社员们利用工余时间 评分记分
第一步: 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步: 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 正确的阶级政策。
贫农和下中农约占农村人口的 依靠贫农、下中农, 60%到70%,都是党在农村的依靠 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 力量,从而解决了在农村依靠农民 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 大多数和建立无产阶级优势的问题。
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绝对优势)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业者 的个体经济
2018版《毛概》第三章
然
1950年浙江省杭县临平区土
性
改工作队带领农民进行分田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提 出 过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 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
渡 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时
期
建国初期民族资本的构成状况
总
路
线
的
20%
0.1%
70%
自愿 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平等互利。对于入社的耕牛、 互利 土地等生产资料实行合理作价、予以补偿的政策
典型 国家首先把办社积极性较高的贫下中农组织起来,帮助 示范 他们办好一批合作社,吸引农民自愿走合作化道路
国家 国家通过贷款、兴修水利、供应农机具等方式,为合作 帮助 社提供物质援助,帮助合作社克服困难,发展生产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 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我们现在能够而且应该把两种办法结合起来,一方面对 不文明的资本家无情地加以惩治;另一方面对文明的资本家, 对那些肯接受并能实施‘国家资本主义’,能精明干练地组织真正 以产品供应千百万人的大企业而对无产阶级有益的资本家谋求 妥协或向他们实行赎买。”
76%
京津沪等9城市有“五 毒”行为的工商业户
1953-1956年,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国内的 主要矛盾。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民族资产阶级 两面性
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 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民族资产阶级与 工人阶级的矛盾 也具有两重性
毛概第四章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国家 能够加以限制,并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 主义。 —列宁
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 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 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 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 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 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经济。 —毛泽东
抗美援朝
(六)是个过渡社会的原因
1、所有制结构:五种经济成分 •2、阶级结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3、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 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 •4、矛盾的性质: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具有两 重性:阶级利益对立;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 性的一面。
(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不仅有私人资本主义 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先进的生产力,更重要 的是还有处于领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 济,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建立 起来。另外还有合作社经济和个体经济这些先进生产 力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条件 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一)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国际上:第一、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敌视新中国 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包围 第二、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国内: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百废待举。主要表现在: 军事上:解放战争仍在继续; 经济上:财政经济极为困难
毛概3-5章知识整理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原因),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即使中国“稳定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1949至1952,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等,为全面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回忆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一个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利用国家政权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革命性的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确立公有制并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渡时期,这是一切走向共产主义的国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毛概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两翼)
解决生产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 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 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 结合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其实质是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变所有制的问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 义劳动者
• 首先,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教育,经常组织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参加各 种政治实践活动,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前途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认 识。一方面使他们认识到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 面,使他们了解党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 • 其次,本着“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精神,给与资本家及资方人员 以必要的工作安排,使他们逐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再次,在生活上“包到底”,给资本家以高薪。
1955 年,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乐松生,询问 了他生活、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为医药事业多做贡献。同 年,他当选了北京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出任北京市 副市长。 1956 年 1 月 13 日,北京国药业全行业公私 合营,乐松生手捧大红喜报代表北京市工商界人士向毛泽 东报喜。 点评:从案例中可看出,民族资产阶级接受改造中经历了 疑惧、兴奋、较量和服从的过程。 公私合营的消息传来 时,对乐氏家族的震动很大,他们对经营了几百年的老铺, 将要失去所有权,经营统治权和企业利润分配,确实十分 痛惜。乐松生经过反复考虑,认识到:这是大势所趋,人 心所向,历史潮流,不可违背。经过公私合营后 , 企业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销售额也不断上升。 中国共产党采 取的和平赎买政策得到了民族资本家的拥护。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道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毛概专题五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OK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人文社科学院
28
失误和偏差
“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 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 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 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 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 理也很不适当。”
34
讨论
改造与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都是顺应历史发展 的需要,两者的历史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改造是改 革的前提,改革是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 对其遗留问题和缺陷作改正和弥补。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都是社会主义发展 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项目 四马分肥 定息 资本家高薪 共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人文社科学院
支出 13亿 11亿 8亿5千万 32亿5千万
26
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的99%,私 营商业的82.2%分别实现了全行业公私 合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人文社科学院
27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 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 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人文社科学院
35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人文社科学院
36
人文社科学院
24
四马分肥 (全行业公私合营前的利润分配)
毛概课件第4章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wmv
改 造 形 式
初 级 形 式
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1953年底
统购包销
委托经销代销
高 级 形 式
个别行业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4至1955年下半年
1955年冬至1956年
4、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企业、制度的改造
(工人当家作主,全民所有制)
利用、限制、 改造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
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 的历史巨变。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
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一化”和“三改造”的关系
解决生产力 工业化(主 体) 总路线 三大改造 (两翼) 解决生产关系 手 工 业 农 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1)和平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 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 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购买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 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 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 一部分利润。
国家用于“和平赎买”的总金额为32.5亿元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
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
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
(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
毛概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五)社会主义改造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围绕发展
生产力这个中心。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根本的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造是手段, 而不是目的,变革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生 产力的发展。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 心,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最根本的一条经验。
第四章
重点: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点;党在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 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也是三大改造的重 点。
பைடு நூலகம்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社会 主义改造
概
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 始。新中国成立后仅3年,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 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 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新 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提供了历史条件。 1953年6月,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总 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于1956年底成功地完成了生 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进入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20世纪中国 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指导这一社会变革实践的社 会主义改造理论,以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一)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 第二、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到1953年12月,全国参加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户共4790多万 户,占总农户的43%;1954年春,全国已有初级社9.5万 个,到1955年4月,发展到67万个;到1955年秋,全国已 有高级社500多个,入社农户4万多户。1956年底,入社农 户11782.9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农业合作化在 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 第三、改造完成时间: 1956年底,基本完成。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
初级形式 工业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商业中:经销、代销
高级形式—公私合营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
四马分肥
资本家红利20.5%
国家税收34.5%
企业公积金 30%
职工福利15%
定息制度
在分红问题上,国家对私股实行支付固定股息 制度,资本家按照合营时的私股份额每年领取 固定息率5%的“定息”。
3)在方法和步骤上,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实施 “一刀切”,淡化了工业化;
4)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就是国家下达指令计划,社 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起了无所不包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
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 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 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建国初期民族资本的构成状况
20%
0.1%
70%
80%
工业资本比重 500人以上工厂比重 10人以下工厂比重 手工性质的工厂
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 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
土地改革后,部分农民因经 营不善或天灾人祸等再次沦 为赤贫,农村中开始出现贫 富两极分化现象。
再次,在生活上“包到底”,给资本家以高薪。
案例: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记者问: “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荣毅仁很快就答道:“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 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 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因 为我积极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自愿接受改造,在工商界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 主义的工作,我受到了政府的信任和人民的尊重,得到了荣誉和地位。从物质生 活上看,实际上我并没有失去什么,我还是过得很好。”
2018版 毛概 第三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依据♣方法
♣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克思: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剥夺过去的“剥夺者”,使 被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变成人民的财产,可以通过暴力没收和 和平赎买的方式。
♣方法:和平赎买
(2)必要性♣可能性
♣必要性: 1)社会矛盾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民族资本主义的剥削性,破坏性逐渐显现出来。
♣可能性: 1)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2)中共与民资长期保持着良好的统一战线关系;
3)在政治和经济上,私人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有了依赖
(3)政策♣道路
农业合作化促进 了农业生产的发 展,兴修了许多 水利工程,农田 水利基本建设, 这就增强了抵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
基本上保证了城 乡人民对农产品 的需求,也使农 民生活有所改善, 还为国家工业化 积累了资金
2、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针: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由小到大、由低 级到高级的具体三个步骤
♣政策:
对资本主义的政策:利用、限制、改造
对资本家的政策:团结、教育、改造 ♣道路: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4)♣内容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在内容 上包括两个方面: 对企业的、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
企业、制 度的改造
和平改造
人的改造
自食其力的社 会主义劳动者
(5)♣步骤
第一步 初级形式 社会主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 谢谢!
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 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 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1965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 完成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 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恰当。
Hale Waihona Puke 出现这些问题,在知道思想上急 于求成、不够谨慎,在工作方法 上过于简单。 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有认识 上的一些问题。 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 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 解决。
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对他们不能采
取剥夺的办法,只能引导、说服和教育,使 其自愿地走合作化的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 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在此基础上,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农、下中 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 农村阶级政策。这使农业合作化进程有了坚实的阶 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中国 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积累的丰富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
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上的一些失误与 偏差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积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 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 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 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人手,逐步发 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具体来说,手工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 的三个步骤。
手工业改造的步骤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化。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
式。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改造成为自食其力 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