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下蒙古族的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内蒙古的发展史

内蒙古的发展史

Nwei 内蒙古的发展史---------------------------------------------------------------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历史摇篮。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逐渐统一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大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开始向西部蒙古草原迁移。

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子孙氏族分出了乞颜、扎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

当时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儿、翁吉刺、蔑儿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诸部。

13世纪初,蒙古部首领铁木真征服统一了蒙古地区的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1206年铁木真称汗,号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贵族政权——蒙古国。

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部落而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政权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

1211—1260年先后灭西夏和金,版图扩展到中亚、南俄。

忽必烈继汗位后,迁都至燕京(今北京市),并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

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1368年元朝灭亡。

后来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

15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刺部和东部蒙古的鞑靼部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建立了臣属关系。

明未,女真建立后金政权。

636年后金改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后被清朝征服。

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人关统一全国,直到1757年平定准噶尔部落。

至此蒙古族完全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

清朝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在重新调整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主的基础上,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

颁布了以盟旗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诏令,强化和发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

蒙古族发展历程

蒙古族发展历程

蒙古族发展历程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蒙古帝国。

以下是蒙古族发展的主要历程。

1. 古代蒙古帝国:13世纪,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统一
了蒙古草原并向周边地区扩张。

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对欧亚大陆产生了重大影响。

2. 清朝统治:17世纪中叶,满洲人建立了清朝,蒙古地区成
为其辖地之一。

清朝通过设立蒙古王、进行农牧业管理等措施,对蒙古族实行间接统治。

3. 民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后,蒙古地区相继建立了多个
蒙古自治政权,其中以内蒙古自治政府最为重要。

1924年,
内蒙古成立了蒙古自治区,实现了相对自治。

4. 新中国成立后:1947年,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蒙古族委员会,代表蒙古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蒙古族地区成为新中国的一部分。

5. 现代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促进蒙古族地区发展的政策。

加强了教育事业,提高了蒙古族人民的文化水平。

同时,推动了蒙古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

总之,蒙古族从古代的蒙古帝国到现代的自治地区,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蒙古族人民的
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朝对蒙古的政策

清朝对蒙古的政策

清朝对蒙古的政策中国大清帝国对蒙古的政策始于清末初期。

清朝颁布的很多政策,旨在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使蒙古族的领土有序的纳入清朝的统治区域之中。

首先,清朝采取了平息冲突和稳定蒙古族地区的政策。

中央政府严格禁止官员对蒙古族地区发生冲突,禁止蒙古族在中国境内建立自治地区。

此外,清朝还极力促进蒙古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敦促蒙古族向中央政府的统治接受的根本原则。

其次,清朝采取了强化统治的政策。

中央政府采取了依法统治的方式强化对蒙古族地区的管辖,统治者限制蒙古族地区的运动自由,对建立当地共和政权等活动进行封杀。

而且,中央政府在出兵入蒙古族地区之前,要求当地蒙古族人民参军。

此外,清朝还在蒙古族地区实施宗教政策。

清朝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迫使蒙古族接受佛教和传统的中国宗教。

清朝还鼓励佛教的传播,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佛教寺院。

此外,清朝还实施了制度管治的政策。

清朝实施的税收政策,使蒙古族人民受到清朝当局的经济控制,穷折蒙古族的经济发展。

清朝还通过强制实行一定的官方和文化制度,使蒙古族的地位下降,以达到政治目的。

清朝对蒙古族的政策,对蒙古族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阻滞作用,也使清朝在蒙古族地区形成了垄断地位。

此外,清朝的这些政策,虽然改变了蒙古族社会的历史进程,但其严格的政策也扼杀了蒙古族社会发展的脉搏。

从这一点来看,清朝对蒙古族的政策,未能让蒙古族在中国发展变得自由。

总而言之,清朝的政策主要是朝着一个方向进行的,即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使蒙古族服从中央政府的统治,以保持蒙古族地区的稳定。

但是,清朝的这些政策也引发了蒙古族人民的反对,并让蒙古族无法发展自己的社会。

清朝的边疆与少数民族满洲族与蒙古族的特殊地位与文化

清朝的边疆与少数民族满洲族与蒙古族的特殊地位与文化

清朝的边疆与少数民族满洲族与蒙古族的特殊地位与文化在清朝时期,边疆地区对于满洲族和蒙古族具有特殊意义和地位。

这些少数民族作为清朝的统治者,对于边疆的控制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些边疆地区也孕育和继承了满洲族和蒙古族独特的文化传统。

清朝的边疆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是满洲族和蒙古族的传统居住地。

满洲族是清朝的统治阶层,而蒙古族则是与满洲族有亲缘关系的民族。

这两个族群在边疆地区享有特殊的地位和权益。

首先,满洲族和蒙古族作为清朝的统治者,对于边疆地区享有特权。

满洲族自入主中原后,以汉族的衣着、习俗和文化为标准,对于清朝的官员和统治者具有明确的标志性。

满洲族统治者还对边疆地区进行了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布局,以确保其统治的延续和稳定。

其次,满洲族和蒙古族在清朝的边疆地区享有特殊的宗教地位。

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而满洲族信仰东正教,这使得满洲族和蒙古族在宗教上与汉族有所不同。

清朝为了巩固满洲族和蒙古族的统治,也鼓励并保护这些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为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此外,满洲族和蒙古族在边疆地区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发扬。

满洲族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歌舞和习俗,如传统的蓝旗歌舞、满洲袍等;蒙古族则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蒙古包、长调歌谣等。

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满汉统治体系,也鼓励和保护满洲族和蒙古族的文化传统,从而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和谐。

然而,清朝的统治和边疆地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方面,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并不完善,导致一些地区落后于内地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满洲族和蒙古族统治者对于边疆地区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当地民众的需求。

总之,清朝的边疆地区对于满洲族和蒙古族的特殊地位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边疆地区是满洲族和蒙古族繁衍生息和文化传承的地方,也是满洲族和蒙古族作为统治者的执政基地。

在清朝统治下,满洲族和蒙古族的特殊地位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也得以传承和发扬,为中国的多民族和谐共处做出了重要贡献。

元明清时期的蒙古族与中原文化交流

元明清时期的蒙古族与中原文化交流

元明清时期的蒙古族与中原文化交流元明清时期是蒙古族与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蒙古族与中原文化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不仅丰富了蒙古族文化,也对中原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元朝时期的蒙古族与中原文化交流元朝是蒙古族第一次统一中原的时期,也是蒙古族与中原文化交流的起点。

元朝时期,元帝国吸收了大量的中原文化,使得蒙古族与中原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

元朝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蒙古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例如,设立了汉人官学,培养了一大批儒学士人才,加强了蒙古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

与此同时,元朝时期还发生了一系列的蒙古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例如,元朝帝王都穿蒙古传统服饰,宫殿也建有类似于蒙古帐篷的建筑,这些都使得蒙古族的文化影响力得以扩大。

蒙古族的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化也逐渐融入到中原文化中,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明朝时期的蒙古族与中原文化交流明朝时期,蒙古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进一步深化。

在明朝初期,明成祖洪武帝推行了抗蒙政策,严厉限制了蒙古族的政治地位,但他在文化上对蒙古族保持了比较宽容的态度。

洪武帝除了在政治上加以限制外,对蒙古族的文化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和借鉴,丰富了中国文化。

明代的蒙古族与中原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戏曲、绘画和文学方面。

明代戏曲中的元曲,就是蒙古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这些元曲中不仅有蒙古族的英勇豪迈,还融入了中国的古典文化元素,充分展示了蒙古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明朝时期的绘画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明代的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主,而且表现方式更加自由、豪放,体现了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明代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大量受到蒙古族文化启发的题材和形式,以及对蒙古族民间故事的借鉴。

三、清朝时期的蒙古族与中原文化交流清朝时期,蒙古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继续深化。

清朝统一了中国大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王朝。

清朝政权的建立,实质上是蒙古族对中原文化的完全吸收与融合。

内蒙古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内蒙古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内蒙古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引言内蒙古地处我国的北部边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内蒙古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内蒙古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文化繁荣等方面全面探讨内蒙古的辉煌成就。

发展历程1. 秦汉时期的内蒙古•内蒙古在秦汉时期主要是游牧民族的居住地区。

•游牧民族在秦汉时期对内蒙古的开发和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元代的内蒙古•元代时期,内蒙古成为蒙古族的故乡和政治中心。

•元朝在内蒙古建立了许多都城和重要的军事要塞。

3. 清代的内蒙古•清朝时期,内蒙古逐渐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实行“九边制度”。

•清朝积极推动内蒙古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4. 新中国成立后的内蒙古•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于1947年成立,标志着内蒙古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内蒙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经济发展1. 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内蒙古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内蒙古大力开发和利用油气资源,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农牧业的发展•内蒙古是农牧业大省,拥有广阔的农牧业发展空间。

•内蒙古大力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农牧业产品质量。

3. 工业的兴起•内蒙古的工业发展进步明显,特别是在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内蒙古的工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强大动力。

4. 旅游业的繁荣•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内蒙古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全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社会进步1. 教育事业的发展•内蒙古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了基础教育,提高了教育质量。

•内蒙古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2.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内蒙古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了卫生设施和医疗条件。

•内蒙古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边疆治理政策与成效

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边疆治理政策与成效

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边疆治理政策与成效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康乾盛世无疑是一个璀璨的篇章。

这一时期,国家繁荣昌盛,经济发展,而在边疆治理方面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深知边疆的稳定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治理政策,为巩固边疆、促进民族融合以及维护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军事方面,清朝统治者积极加强边疆地区的军事部署。

康熙年间,为了抵御沙俄的侵略,康熙帝亲自指挥了雅克萨之战,成功捍卫了东北地区的领土主权。

此后,清朝在东北设立了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等官职,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军事管理和防御。

在西北,面对准噶尔部的叛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皇帝持续用兵,最终彻底平定了叛乱,巩固了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军事控制,清朝还在新疆设立了伊犁将军,统领当地的军政事务。

在西南地区,清朝实施了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了土司制度,改由朝廷派遣流官进行管理,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的直接控制,也减少了土司之间的纷争和战乱。

经济上,清朝政府注重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在东北地区,鼓励移民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

政府提供种子、农具等物资支持,使得东北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新疆,推广屯田制度,军队和民众共同开垦荒地,不仅保障了当地的粮食供应,还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同时,清朝政府还在边疆地区开展贸易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

例如,在内蒙古地区设立了榷场,汉族商人与蒙古族牧民进行贸易往来,互通有无。

政治方面,清朝实行了一系列因俗而治的政策。

在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度,按照部落划分区域,设立盟长和旗主,既尊重了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又加强了中央对蒙古地区的管理。

在西藏,清朝通过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确立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宗教领袖的册封制度,同时设立驻藏大臣,参与西藏的政务管理,加强了对西藏的政治控制。

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后,设立了府、州、县等行政机构,选派有能力的官员进行治理,确保了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清朝的异族统治与民族融合

清朝的异族统治与民族融合

清朝的异族统治与民族融合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异族建立的王朝,但其异族统治并非一味的压迫与剥削,而是一种以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并长久共存的方式。

在清朝的统治下,蒙古、满洲、汉等多个民族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融合。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清朝的异族统治与民族融合。

首先,清朝的异族统治体现在政治上的统一与包容。

清朝在建立之初,通过蒙古族、满洲族的联姻和招降等手段,巩固对中国的统治。

在政权稳定后,清朝奉行“号令天下,休戚与共”的理念,将不同民族视为同胞。

清朝建立了八旗制度,将满洲族划分为不同旗号,其中包括了蒙古、汉人等族裔,使得不同族裔可以在清朝的政治体系中得到相对平等的地位。

此外,清朝还在地方行政上推行“宣统民意、觐见贵胄、揽事国人”的政策,以让蒙古、汉人等各族群互相了解、和谐相处。

其次,清朝的异族统治体现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与发展。

清朝政府鼓励各族民众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的繁荣。

在农业方面,清朝推行了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得各族农民都能够从事农业生产。

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清朝采取了鼓励外贸和发展工艺品制作的政策,从而吸引了汉人、蒙古族、满洲族等各族裔参与。

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发展,促进了各族裔间的经济交流与融合。

再次,清朝的异族统治体现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共享。

清朝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各族裔之间的文化融合。

清朝皇帝注重文化交流,鼓励各族裔学习汉字、融入汉文化。

同时,清朝也保留了蒙古族、满洲族等民族的传统文化,举行传统节日和庆典,让各族裔都能保留并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上的交流与共享,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与融合。

最后,清朝的异族统治体现在宗教上的包容与尊重。

清朝的统治者尊重各民族的信仰自由,并推崇仁义道德。

清朝君主皇帝尊奉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并尊重蒙古族、满洲族等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

清朝政府鼓励各族裔保留和发展自己的宗教习俗,同时也将汉族的佛教、道教传入各族裔之间。

蒙古帝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蒙古帝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蒙古帝国对科技、文学、艺术 等领域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 献。
02
蒙古帝国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早期交往与战争
蒙古与金朝、西夏的交往
12世纪时,蒙古部落与金朝、西夏等政权有了一定的交往 和联系,为后来的战争和征服奠定了基础。
成吉思汗的征服战争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并发动了对金朝、西 夏等政权的征服战争,最终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农业技术传播
蒙古帝国时期,中国南方地区的农业 技术逐渐向北传播,同时也吸收了一 些北方地区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农业 生产的提高和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矿产资源开发
蒙古帝国时期,中国的矿产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如煤炭、铁矿、铜矿等,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 的物质基础。
矿业技术提升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矿业技术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如采 矿、冶炼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矿业生产的提高和效率提升 。
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03
蒙古族与满族的融合
清朝时期,蒙古族与满族之间的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双方在语言
、文化、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相互影响。
03
蒙古帝国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元朝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行省制度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 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官僚体系
元朝的官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 了世家大族的垄断,使得更多有才 能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任职。
蒙古帝国对道教、伊斯兰教等宗 教采取宽容政策,促进了宗教多
元化。
蒙古帝国时期的哲学思想,如成 吉思汗的“天命所归”观念,影
响了中国哲学发展。
文学艺术风格融合与创新
蒙古族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融入中国 文化,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

《清后期哲里木盟蒙旗财政问题研究》范文

《清后期哲里木盟蒙旗财政问题研究》范文

《清后期哲里木盟蒙旗财政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清朝后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作为清朝的重要行政区域之一,哲里木盟蒙旗地区的财政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清后期哲里木盟蒙旗财政问题的背景、原因及影响,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哲里木盟蒙旗财政问题的背景哲里木盟蒙旗地区位于清朝的北部边疆,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要民族的地区。

在清朝后期,由于战乱、灾害等原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清朝政府的财政政策也对该地区的财政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哲里木盟蒙旗财政问题的原因1. 战争破坏清后期,哲里木盟蒙旗地区经历了多次战争,如鸦片战争、回民起义等,这些战争给该地区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战争导致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生产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了财政收入。

2. 财政政策失误清朝政府的财政政策在哲里木盟蒙旗地区存在失误。

一方面,政府对蒙古族地区的税收政策过于严苛,导致当地人民生活困苦,无法按时缴纳税款。

另一方面,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也存在浪费现象,导致财政赤字严重。

3. 地方官员腐败在清后期,地方官员的腐败问题严重,哲里木盟蒙旗地区也不例外。

一些官员利用职权之便,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导致财政资金流失严重,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困难。

四、哲里木盟蒙旗财政问题的影响1. 社会动荡财政问题导致哲里木盟蒙旗地区的社会动荡。

由于财政困难,当地政府无法及时解决民生问题,导致人民生活困苦,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2. 经济落后财政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哲里木盟蒙旗地区的经济落后。

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当地的生产能力无法得到提高,经济发展缓慢。

同时,由于战争和灾害的影响,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3. 民族关系紧张财政问题还导致了民族关系的紧张。

由于财政困难,当地政府无法满足蒙古族人民的需求,加剧了民族矛盾。

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民族矛盾进行分裂活动,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威胁。

五、解决哲里木盟蒙旗财政问题的对策1. 调整财政政策政府应调整对哲里木盟蒙旗地区的财政政策,减轻当地人民的税收负担,增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

清朝对蒙古的统治

清朝对蒙古的统治

蒙古高原史:清朝对蒙古的统治明代末年,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分。

漠南蒙古有: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札噜特、奈曼、喀尔喀、茂明窍、乌拉待、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

喀尔喀蒙古有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札萨克图汗等部。

漠西蒙古(卫拉特)有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

嫩江流域以南的科尔沁部、嫩江流域以北的内喀尔喀部向努尔哈赤进献驼马。

科尔沁、札噜特,曾多次嫁女给努尔哈齐及其子。

明王朝则拉拢察哈尔部抗衡努尔哈赤。

察哈尔部的林丹(土蛮的曾孙)即大汗位,一度控制喀尔喀五部、征服了土默特和喀喇沁、使鄂尔多斯臣服。

林丹挟持和威胁蒙古各部,诸部不堪其苦,希图借后金力量摆脱其统治,而后金政权则利用此种矛盾,通过威胁利诱和联姻、联盟政策,积极拉拢蒙古各部。

1628年皇太极调遣蒙古土默特、鄂尔多斯、喀尔喀等部兵力,大破察哈尔部;后又集中喀喇沁、奈曼、喀尔喀等部兵力,御驾亲征,占领西喇木伦河和克什克腾,察哈尔部归降者无数。

1632年皇太极再次亲征,兵锋直指察哈尔部主营地呼和浩特市,林丹汗西逃青海。

1634年林丹汗走死青海,其母率部降金。

1635年皇太极俘林丹汗妻子,察哈尔部被征服。

其属喀喇沁、土默特和鄂尔多斯诸部,亦尽皆归附,漠南蒙古为后金所统一。

林丹的儿子额哲在上都被后金追上,只好投降,献出了元顺帝当年带走的传国玉玺。

(秦始皇磨和氏璧制作的传国玺传到后唐时,皇帝怀玺自焚,传国玺就此毁灭,石敬塘依样制作了一个新传国玺。

后晋亡,这枚传国玺入辽。

辽亡,它被抛进桑干河,元世祖时打捞得到。

朱元璋几次派大军入沙漠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得到这枚传国玺。

马合谋从雅本失利手里抢了来,想献给成祖,成祖却不要)。

1636年,漠南蒙古16部49个封建主,承认皇太极为可汗,共奉之为“博克达彻辰汗”尊号。

1687年,沙俄和噶尔丹同时入侵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各部惨败,各部可汗南下投降清朝。

清军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并将之赶出漠北。

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与民族关系

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与民族关系

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与民族关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期间对蒙古地区的治理和民族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蒙古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边疆地区,其地位和地缘关系决定了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方式和民族关系。

本文将探讨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政策和民族关系。

一、蒙古地区的统治方式蒙古地区是清朝边疆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对蒙古地区的有效统治,清朝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清朝设立了蒙古地区的行宫,派驻将领和官员管理蒙古地区的政务。

这些将领和官员负责监督地方行政、军事、财政等方面的事务,并向清朝报告相关情况。

其次,清朝通过建立驻防军队来维护对蒙古地区的统治。

这些军队由汉人和蒙古族混编,既保证了对蒙古地区的军事控制,又有助于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

清朝还派遣监察使巡视蒙古地区,以确保地方治安和统治稳定。

此外,清朝还采取了限制蒙古贵族权力的措施。

由于蒙古地区的特殊地位,一些蒙古贵族享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特权,清朝对此表示了担忧。

为了控制蒙古贵族,清朝采取了分封制度,将蒙古地区分为不同的王国和部落,限制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同时增加了对蒙古地区的控制。

二、蒙古地区的政策清朝对蒙古地区的治理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

最早期的治理政策主要是依赖蒙古贵族的支持,通过与蒙古贵族建立固定的统治关系来维护对蒙古地区的控制。

然而,在清朝后期,由于蒙古贵族的反抗活动以及民族矛盾的加剧,清朝不得不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

清朝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巩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

首先,清朝鼓励汉人向蒙古地区移民,以增加对该地区的控制。

这将汉人视为统治的主体,并试图通过汉人与蒙古族之间的结合来确定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地位。

其次,清朝还推行汉化政策,试图将汉族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到蒙古地区。

清朝推行汉化政策的目的在于增加对蒙古地区的控制和统一,但这也引发了蒙古族民族认同的危机,激化了蒙古地区的民族矛盾。

最后,清朝通过实施军事政策来巩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

清朝统治蒙古的政策

清朝统治蒙古的政策

清朝统治蒙古的政策
清朝统治蒙古的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

总的来说,清朝致力于加强蒙古地区的统治,提高治理效率,增强控制力。

政治方面:清朝将蒙古地区分为内蒙古和外蒙古两部分,内蒙古由直接管辖,设立巴彦浩特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等地方行政单位。

外蒙古则建立附在中国驻蒙古执事大臣馆下属的政务区,直接由清朝派驻行政官员进行管辖。

此外,清朝还实行了宗教,提拔蒙古地区的活佛和喇嘛,增强宗教领袖的管控。

军事方面:清朝在蒙古地区设立了前三旗、后三旗等地方军区,派驻军队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

清朝还成立侍卫、文武卫等特别机构,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导稳定。

经济方面:清朝对蒙古地区进行了经济开发和资源利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清朝还实行了归附,对加入清朝统治的蒙古部落进行赏赐和优待。

文化方面:清朝推广汉文化,普及汉语,鼓励蒙古人学习汉文化。

此外,清朝还禁止蒙古地区的诗歌、歌舞、刺绣等民间文化传统,对当地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压制。

总的来说,清朝统治蒙古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蒙古地区的治理效率,加强了对当地的控制,但对蒙古地区的文化和传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压制。

清朝对东北边疆的管理措施

清朝对东北边疆的管理措施

清朝对东北边疆的管理措施首先,清朝采取了政策安抚的措施。

清朝建立初期,为了稳定边疆,尽快恢复经济和人口资源,采取了一系列优待边疆的政策。

清朝对东北的边疆族群,如满洲、蒙古族和少数民族,给予了特殊待遇,例如实行"藩部轮流边"制度,即将边疆地区分割成不同的藩部,定期轮流派遣满洲、蒙古等族的官员管理边界事务,这样既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又能满足地方官员和族群的利益需求。

其次,清朝采取了军事管辖的措施。

为了保护东北边疆的安全,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了兵站,调集大量军队,以维持边防的稳定。

清朝对东北边疆的军事防御主要由镇守边境的锦州卫和哈尔滨卫等地的兵马统一管理。

此外,清朝还建立了边境防线,修筑长城和边墙,以防止边境的入侵和蛮夷势力的渗透。

此外,清朝还采取了人口迁徙的措施。

为了加强边疆的开发和人口资源的稳定,清朝采取了一系列人口引进政策。

在清朝初期,由于大量的战争和征讨,东北地区的人口减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清朝鼓励内地的农民和商人迁往东北边疆地区,通过减免赋税和提供土地等优惠条件,吸引人口迁徙。

此外,清朝还实行了移民拓荒政策,通过组织农民到东北边疆地区开垦荒地,改善边疆地区的生产力和发展条件。

另外,清朝还采取了文化管理的措施。

为了巩固边疆地区对满洲和蒙古等族群的控制,清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管理措施。

清朝实行了满洲文化推行政策,鼓励满洲族群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从而增强他们对满洲的认同感。

同样地,清朝还在东北边疆地区推行蒙古文化政策,鼓励蒙古族群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巩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

综上所述,清朝对东北边疆的管理措施包括政策安抚、军事管辖、人口迁徙和文化管理等方面的举措。

这些措施既是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又是为了推进东北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繁荣。

这些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边疆地区的发展和统一,也为清朝在东北边疆地区的统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清代对蒙古的治理政策

清代对蒙古的治理政策

清代对蒙古的治理政策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对于蒙古地区的治理政策也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

在清代对蒙古地区的治理中,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既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又兼顾了对蒙古民族的尊重和保护。

首先,清朝对蒙古地区实行了农牧并举的经济政策。

由于蒙古地区草原广阔,适宜养殖业的发展,清廷鼓励蒙古人民养牛、养羊,并推行农牧综合经营的模式。

清朝还大力发展农业,推广种植业在蒙古地区的发展。

这种农牧结合的发展模式为蒙古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畜产品,满足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需求,也增加了清廷的税收收入。

其次,清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来巩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

清廷设立了直隶州、将军府以及蒙古牧地,对蒙古地区进行了行政划分。

同时,清廷还设立了蒙古贝勒和千户等官职,派遣汉族官员管理蒙古地区。

这种行政结构的建立和官职的设立,一方面体现了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管理,另一方面也使得汉族和蒙古族官员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有助于促进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此外,清朝还推行了宗教政策,对蒙古地区的佛教、萨满教等宗教进行了保护和支持。

清廷在蒙古地区建立了喇嘛寺、道观等宗教场所,为蒙古地区的宗教活动提供了场所和条件。

同时,清朝还派遣高僧、道士到蒙古地区传教,促进了佛教和道教的发展。

这种宗教政策的实施,既保护了蒙古地区的宗教信仰自由,又有助于增强蒙古地区和中央政府的联系和认同。

最后,清朝还注重蒙古地区的教育和文化发展。

清廷在蒙古地区设立了学堂、书院等教育机构,为蒙古族民众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清廷重视蒙古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鼓励蒙古人民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保留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清代对蒙古的治理政策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同时也兼顾了对蒙古民族的尊重和保护。

通过农牧并举的经济政策、行政划分和官职设立、宗教和文化政策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清朝有效地巩固了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促进了蒙古地区的发展和与中央政府的互动交流。

清朝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

清朝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

清朝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267年,对于民族政策以及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多个方面来探讨清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和他们的生活状态。

首先,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了较为宽松的民族政策。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清朝以汉族为主导,但却保留了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尊重。

在统治下的各个边疆地区,清朝设立了官员以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保护他们的权益。

此外,清朝还实行了“保护宗教自由”的政策,对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给予了尊重。

这一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在宗教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自由地信仰和传播他们的宗教,这对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正因为清朝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少数民族的权益,导致其政权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清朝通过控制重要职位的任命,限制了少数民族在政治领域的发展。

尽管有一些少数民族能够在清朝的体制内获得官员职位,但他们在官场上常常面临着汉族主导的压力和歧视。

这使得少数民族在政治上难以发挥影响力,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边缘化。

在经济领域,清朝并未对少数民族有过多的限制。

在边疆地区,清朝常常给予少数民族较为宽松的税收政策,鼓励他们参与贸易活动并发展自己的经济。

一些少数民族在清朝统治下取得了经济上的繁荣,如蒙古族的牧业以及藏民族的毛织业。

然而,在内地地区,由于较高的人口密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少数民族在汉族主导的社会中往往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经济上也面临着不平等的待遇。

另一方面,清朝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清朝在统治下的边疆地区设立了许多学校,培养和发展当地的文化,鼓励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形式得以保存和发展,如蒙古族的蒙古音乐和满族的满族书法等。

这一政策为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豪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尽管清朝在民族政策方面有一定的宽松,但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仍然存在许多不公平和不平等。

在统治下的汉族主导社会中,少数民族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汉族人口的挤压和歧视。

清朝的蒙古政策分析

清朝的蒙古政策分析

清朝的蒙古政策分析清朝时期,蒙古地区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都非常重要的地区。

清朝管理蒙古地区的政策一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清朝从宪法和正统到康熙年间,这一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

清朝从建国开始,就将蒙古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之中。

在清朝初期的嘉庆年间,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管理采取了比较简单的方式:即由各地派遣哨岗来进行管理。

当时的政策以治理和安宁为主,重视巩固边疆稳定的重要性。

在清朝晚期的时候,由于蒙古地区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的发展,清朝针对蒙古地区的政策逐渐加强和完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改革土地制度在清朝时期,蒙古地区的土地制度比较特殊,采用了牧区经济特有的草原牧场制度。

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很明显的,当时再加上汉族入侵等因素,导致蒙古地区的生产力减弱,矛盾加剧。

清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了相关的改革。

具体的措施一般是在确定牧场范围的同时,改善草场管理和加强对草场的保护。

清朝还建立了草原县,对牧场进行管理和保护,确保人民可以自由的进行放置和移动,使得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二、推动农耕经济发展为了使蒙古地区的农业生产更加稳定和高效,清朝将蒙古地区的农业生产引入到了中原的农业经济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农耕为主,兼顾畜牧、渔业、手工业等为一体的生产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改善了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还使得人民的福利得以加强。

三、推广夫妻族和遗传传承清朝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广夫妻扎根和以血缘为基础的治理方式,强调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结合和融合,保证了种族之间的和平和谐。

此外,清朝还大力推广蒙古族遗传传承等相关制度,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综上所述,清朝对蒙古地区的治理方式和政策,对维护政治稳定以及推动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在某些方面,当时的政策并没有完全解决蒙古地区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这种政策还是能够满足人民的需求和实现政府的目标的。

清朝康熙年间对蒙古的政策[3]

清朝康熙年间对蒙古的政策[3]

人“对蒙古居民百般欺凌、抢劫掳掠、殴打致死”的残暴行为,激 林、喀喇沁、翁牛特、科尔沁等部,继续巩固与内蒙古的政治联盟。
起了喀尔喀蒙古人民的大规模反抗。然而,由于蒙古准噶尔部 清代的满蒙联姻具有三个特点:(1)其出发点与归宿始终落在建
的封建领主噶尔丹与俄国的戈洛文相勾结,从南北两线对土谢 立和巩固满洲贵族与蒙古王公之间的政治联盟上,以联姻促进
自 1690 年至 1697 年,清政府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斗争,消灭 整顿蒙古草原混乱的社会秩序。通过上述措施巩固了封建国家
了噶尔丹分裂割据势力。在此过程中,清朝在漠北喀尔喀蒙古 的统一。
三部、阿拉善蒙古地区实行了盟旗制度。
5、小结
清朝在入关前,为了扫除后顾之忧,并借助内蒙古的人力、
康熙帝自 1662 年即位至 1722 年病逝,在位 61 年,他在实
【参考文献】
十 九
的上层分子实行联姻。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与内蒙古贵族联姻。
[1]蒋良骐.东华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5.

一方面,清朝皇帝将其公主和皇室的宗女嫁给蒙古王公,如太祖
[2]爱新觉罗 玄烨 .御制文集 七询[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
努尔哈赤时嫁了两名公主等。另一方面,在太祖、太宗、世祖三
喀蒙古也极力推行。1686 年在库伦伯勒齐尔举行会盟时,清政
康熙帝在沙俄、英、日、德等帝国主义列强相继侵华,阴谋瓜
府命将喀尔喀八旗析置为十四旗。1688 年,康熙帝命内蒙古所 分中国之前的一个半世纪,有效地奠定了我国的疆域,维护了多
属科尔沁亲王沙律、喀尔喀达尔汉亲王诺内、台吉多尔济思札卜 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丰功伟绩。但我们也应
[关键词] 康熙皇帝;蒙古;边疆;政策

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研究

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研究

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研究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自古以来过着游牧生活。

游牧经济是蒙古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游牧经济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从蒙古族游牧经济的形成、发展、变迁等方面进行探讨。

蒙古族游牧经济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匈奴时期。

由于地处寒冷的气候和广阔的草原,蒙古族逐渐形成了以游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生存方式。

他们赶着牛羊,逐水草而居,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不仅满足了蒙古族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畜产品和军事资源。

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蒙古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蒙古族的游牧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

在蒙古帝国时期,游牧经济成为蒙古族主要的经济支柱。

大量的牲畜和草场资源为蒙古族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蒙古帝国的战争和征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族游牧经济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清朝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蒙古族不得不出售大量的牲畜和土地。

这一时期,蒙古族游牧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然而,一些蒙古族人民逐渐转向农业生产和商业经营,以适应新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在现代社会,蒙古族游牧经济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的游牧经济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蒙古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传统的游牧经济,并鼓励蒙古族人民发展现代产业,如旅游业、矿业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改变了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蒙古族游牧经济是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从最初的匈奴时期到蒙古帝国时期,再到清朝和现代社会,蒙古族游牧经济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挑战。

然而,它不仅为蒙古族人民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还为该民族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当今社会,蒙古族游牧经济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和发展。

清代蒙古社会制度pdf

清代蒙古社会制度pdf

清代蒙古社会制度
清代蒙古社会制度指的是清朝对蒙古地区和蒙古人民实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政治制度:清朝在蒙古地区设立了盟旗制度,根据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旗和盟两个行政单位。

旗由本旗王公贵族组成,设札萨克(旗长)管理。

一旗或数旗合为一盟,设盟长和副盟长。

此外,清政府还在蒙古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和札萨克制度,分别对土司和札萨克进行管理。

2.经济制度: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屯田制和游牧制相结合的经济制度。

屯田制主要针对汉族移民,通过设立屯田局,分配土地和耕牛等生产资料,鼓励移民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

游牧制则针对蒙古族牧民,规定牧民只能在指定的草场上放牧,并由清朝政府发放牧场使用证。

3.军事制度: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八旗制度,蒙古壮丁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并规定每个蒙古男子都必须加入“蒙古兵户”,承担戍边的义务。

此外,清朝还在蒙古地区设立了军事哨所和边防部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

4.文化制度: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了多种文化政策。

一方面,清朝尊重蒙古族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保护寺庙、佛像等文化遗迹,同时也允许蒙古族人保留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习俗。

另一方面,清朝也积极推广中华文化,教授蒙古族人汉语文字和儒家经典,促进蒙古
族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总的来说,清代蒙古社会制度是清朝为了巩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这些制度既体现了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历史传统,也反映了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策略和管理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统治下蒙古族的经济发展清朝统一全国,蒙古地区较为安定,经过蒙古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蒙古地区与内地经济有所交往,蒙古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畜牧业和农业以及手工业、商业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畜牧业清代,蒙古地区的经济是畜牧业自然经济。

饲养的牲畜主要是驼、马、牛、羊。

牲畜在牧业经济中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是让会物质财富的主要体现。

蒙古劳动牧民过着饥食其肉,渴饮其酪,寒衣其皮,驰驱资其用,无一不取自于牲畜的游牧生活。

设旗编佐。

划分牧地是清代管理牧业的重要措施。

清廷向归附的科尔沁等部落派遣官员,查户口,编牛录,分牧地。

通过行政手段设立旗分,劳动牧民被束缚在牧地上,不能越界放牧、畋猎,也不能随意离开所属旗分,来住驻牧,必须会齐方可移动。

这是调整蒙古原来牧地的一项经济和政治措施。

天聪八年(1634)十月。

清廷派遣大臣赴硕翁科尔,定蒙古牧地疆界。

以此划分满洲八旗与内扎萨克蒙古之间的牧地。

核定各部落户口。

巴林、奈曼、翁牛特、敖汉、四子部落、阿噜科尔沁、扎鲁特等蒙古部落,分定的户口多则二千四百余户,少则八百户,各部落合计有二万五干余户,八旗满洲与蒙古部落有了界限,广大蒙古地区还是通过旗扎萨克管理牧众,因其俗,又加以调整,通过纳实物税的方式,实行对广大劳动牧民的经济剥削。

关于苏鲁克制。

苏鲁克,即指畜群。

这是由富有的牧户和个体的劳苦的牧户游牧形式中分化而出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

据史料记载,早在顺治初年蒙古土默特左翼旗就已实行苏鲁克制。

这种制度由畜群占有者和劳动牧民双方构成。

前者称为放苏鲁克一方,后者为接苏鲁克一方,这是一种特殊的雇佣关系。

其剥削形式是,收取绒毛和奶子、骑用、牛粪等,畜群所繁殖的仔畜归放方。

清朝皇室是最大的放苏鲁克者,今辽宁彰武县,在请代即是清王朝的苏鲁克,让牧民为请廷放牧牛羊。

苏鲁克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富牧苏鲁克,边商苏鲁克,庙仓苏鲁克,还有各级封建官吏和王公贵族苏鲁克。

苏鲁克制的形成和发展.对蒙古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它虽然是有畜者和无畜者双方建立的剥削性质的租佃关系,但对双方多少有利,无畜或少畜者,可以获得一部分仔畜,接苏鲁克一方对仔畜的部分所有权,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接方的经济生活条件,对放苏鲁克一方,也能增加牲畜的总头数。

苏鲁克制,在蒙古广大牧区占有比重很小,劳动牧民为牧主放牧牲畜还是占多数。

在卫拉特蒙古还有一种分群放牧的形式。

卫拉特牧民放牧驼马牛羊,牧主每年从十只母羊中收孳生羊羔三只,驼五年一均齐,十峰驼取孽四峰。

马,三年一均齐,三匹取孳一马。

牛,四年一均齐,十头牛取孳八头。

有多孳者,赏给卫拉特牧人。

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封禁政策,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牧场。

清廷制定的《清会典》、《清会典事例》和《理藩院则例》等官方文件中,明文规定口内居住的旗民人等,不准出边在蒙古地方开垦地亩,违者照例治罪,有些地区虽有开垦,仍有各种规定,或种三年或种五年,耕种期满.退还原主。

如容留民人开垦地亩,照隐匿逃人罪处罚。

对台吉和贫苦牧民实行贩济。

无马或少马的台吉,给牝马,八年后如数交回官牧场,其孳生的马驹归台吉所有;在蒙古重要关口和城镇,如张家口、古北口和山海关以及归化城等地,设仓积贮米石,遇天灾时予以贩济。

康熙年间蒙古苏尼特、四子部落、阿巴噶、察哈尔、巴林、鄂尔多斯和乌喇特及喀尔喀等部落,不同程度的得到赈济。

清代蒙古畜牧业生产水平是低下的,但是牧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生产经验,生产技术和管理有所改进,有些地区打井、搭棚、筑圈、冬贮牧草。

半农半牧地区,农牧业之间,互相接济。

随着牧区商业的出现和发展。

畜产品有了加工和销售,这都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清朝统治集团在保证其赋税收入的前提下,对各级官吏和王公贵族的横征暴敛稍加限制,客观上有利于牧业生产的发展。

畜牧业有所发展,但牲畜头数并无明确统计数字,史料记载、蒙古草原"马、驼、牛、羊遍满山谷"。

在草地行走七、八天,口外牲畜沿途"络绎不绝"。

这些描写未免有些夸张,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畜牧业的发展情况。

清代在蒙古地区没有不少官牧场,饲养大量牲畜。

以供皇室和军队资用。

有养息牧牧厂、上都御马厂、礼部牧厂、太卜寺左右二翼牧厂、大凌河牧厂和达里冈崖牧厂。

牧厂辽阔,仅大青山后牧厂,东西宽三百里。

南北长二百里。

康熙年间.口外马厂牲畜数量马有十万匹,牛六万头,羊二十余万只,雍正初年.太仆寺左右二翼牧厂有马四万匹。

据史料记载,喀尔喀蒙古牧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乾隆中叶,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及所属沙比纳尔的牲畜有四十三万余头(只);道光16年(1836)库伦办事大臣的统计资料记载。

车臣汗部有牲畜43万头(只);土谢图汗部有20余万头(只);扎萨克图汁部有8万余头(只);赛因诺颜部有17万余头(只)。

各官办牧厂没有总管或卿、少卿、寺丞和宽达兰、什群长、颁催等满汉官员。

负责督察管理牧厂。

春季查验骑马驹,稽查孪生、倒毙数目、训练马驹,印烙马匹;秋季验视马匹肥瘠。

定有赏罚制度。

管理人员对孳生马匹数量多者。

分别等分给予奖励。

放牧人员多由蒙古贫民负担。

农业的发展蒙古地区的让会经济主要是畜牧业,农业在这一地区的局部地方早已出现,且有所发展。

蒙古广大地域是牧场,农业区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地区:内蒙古的西部主要是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即土默川平原,河套地区。

内蒙古东部是热河、喀喇沁地区。

喀尔喀蒙古主要是屯田,分布于图拉河流域和科布多、乌兰固木等地。

卫拉特蒙古的农业主要分布在额尔齐斯河流域、乌鲁木齐地区,伊犁地区和巴里坤、珠勒都斯等地。

一是蒙古地区汉族移民增多。

"很早以来蒙古地区就有汉民居住,草原辽阔,土旷人稀,早在天命年间,复州盖州等地的蒙古人,已开始学习谙申(女宜人)、汉人的耕作方法耕种土地了。

后金天聪年间、察哈尔和喀喇沁人开始农耕;康熙朝几次派人到归化"督耕"。

据记载康熙十年(1671)口外始行开垦,此后移民不断涌来,至康熙末年,仅山东一地民人到内蒙古垦地谋生者"多至十万余",雍正间,实行"借地养民"政策,乏食汉民可到口外耕种蒙地。

到了乾嘉时代,东部的喀喇沁等地。

西部的归化城土默特平原,中部古北口外等处,"内地民入前住蒙古耕种者,不下数十万"。

据乾隆十七年(1752)调查。

来喀喇沁左旗的汉族农民百分之八十多是直隶人。

乾隆间喀喇沁中旗有汉佃丁四万二千余人,建成材落一百零三屯。

归绥道属丰镇厅和宁远厅的汉民就有七万七千余户。

有些地区汉民增多,从事耕作"养育鸡豚。

竟成材落,与内地无异"。

二是土地开垦数量增多。

汉族农民赖以农业为生,人口较多,土地渐渐被开垦。

康熙年间,根据内务府的报告,清廷批准在归化城南浑津、黑河设立庄头地十三户,至乾隆三年(1738)十三官庄垦地已达二十万亩。

乾隆八年,归化城土默特二旗有土地七万五干余顷,其中牧地仅有一万余顷,开垦土地面积达六万余顷。

乾隆元年至十八年,宁远一厅开垦土地一百四十一顷,乾隆三十九年,丰镇、宁远二厅垦地已有二万一千五百余顷。

据乾隆六十年统计大青山后熟地和荒地已有四千二百三十顷。

此外,八旗蒙古庄屯土地就有四十余万垧。

三是农作物种类繁多、产量有所增加。

漠南、漠北和漠西蒙古地区,种植着种类繁多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瓜果。

归化城土默特一带农作物有燕麦、糜子、麻、黍、豆和葱、韭菜,喀尔喀蒙古种植大麦和小麦,卫拉特蒙古除大麦、小麦外,还有青稞、稻米、小豆、葱蒜及桃李葡萄,史书记载"百谷园蔬之届。

几乎无物不有"。

由于汉族农民的辛勤劳动?耕作技术的改进,加之土地肥沃,水利灌溉,粮食产量增多,除供蒙古地区外,还可向外调运粮食。

康熙年间,北京所食米粮"自口外来者甚多"。

同一时期,直隶民众乏食,清廷特开山海关之禁,调运蒙古地区粮食"以济关内"。

山西米少价贵,从归化城附近湖滩河朔(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运米至山西,予以接济。

雍正三年(1725)因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年谷丰收,清廷在归化城、土拉库、喜峰口、大青山和黄河口岸等地建仓贮谷。

粮多米贱,归化城一带米粮,由黄河运往内地。

乾隆二十七年统计.内蒙古东部三盟,即哲里木盟十旗存谷十七万余石。

卓索图盟五旗存谷二十五万五千余石;昭乌达盟十一旗存谷十一万八干余石.三盟合计共存谷四十六万余石。

仅归化城所属托克托城存谷就有十三万石。

蒙古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是多种的。

首先是社会的安定,蒙古各部落,特别是内蒙古各部落归附清朝后,战乱减少,农业生产有了较稳定的环境,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内地汉族农民因顺治初年圈地和地主压迫剥削造成贫困破产,离乡背井。

逃到口外谋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其次,蒙古地区也有人要求耕作,喀喇沁三旗蒙人要求内地汉民到该地耕种;第三,蒙古王公贵族为扩大其剥削收入,满足其奢侈生活欲望,招募汉农承租或雇佣,到本旗耕种土地,收取租银。

康熙间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右旗亲王色登敦多布,奏清将克勒和朔等地,给其属下就食人耕地,清廷批准了他的请求,这样少数蒙古牧民开始转牧为农,为农业发展出了力;第四,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挖井、修渠,利用天然河水、雪水。

雍乾时期,内蒙河套开凿昌润渠和惠农渠,伊犁地区开通惠渠,八旗的锡伯营、索伦营、察哈尔营和厄鲁特营,各设有水利设施,以利农田灌溉;第五。

清廷对边外开垦给予一定重视,特别是康雍乾三朝对西部和北部用兵之时,尤为关注。

清廷一方面实行禁垦政策,另一方面十分重视边外的粮食储备。

康熙帝说过:边外积谷。

甚属紧要;他在巡视内蒙古熬汉、奈曼等地时。

主张发展农业,可种百谷。

雍正帝一即位就指出:边外地方辽阔,开垦田亩甚多,京城无业兵丁移驻彼处。

殊为有益。

遂选派熟谙农务的八百兵丁,前往热河、喀喇和屯和桦树沟等地开垦。

归化城都统丹津,提倡农耕,发展农业。

农业的发展使蒙古单一的畜牧业经济发生变化,汉族贫苦农民移驻蒙古地区从事农耕,带来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力,蒙古贫民学习生产技术,这对蒙汉民族生产技术的交流和民族关系改善是有积极意义的。

蒙古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从畜力和肉食以及畜产品等方面,支援农业区,这无疑对农业生产发展是一个促进。

农业发展促进蒙古地区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和牧场的开垦,使蒙古地区主要是内蒙古地区出现了半农半牧的经济结构,清代以来,东到哲盟东部,西达归化城土默特地区,中部卓索图盟等地,牧场先后被开垦。

昭乌达盟的敖汉和乌兰察布盟的乌喇特等部,也都是垦事在先的部落。

牧场的缩小和土地的开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蒙古牧民失去他熟悉的牧业生产,而去经营土地耕作,既不懂农耕技术,也不会把握农时和利用自然气候等条件,从一个牧民逐步过渡到一个农民,需要几代甚至更长的历史过程,这中间牧民经历了痛苦、贫穷和辛酸的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