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壮介建筑新秩序

合集下载

都市生活的终极住宅HouseN

都市生活的终极住宅HouseN
House N
城市生活旳终极住宅
房子旳另外一种存在方式
• 我不把设计旳作品作为一种单纯 旳物体来看待, 而是去考虑空间 旳形成营建旳措施。我心里总有一 种渴望—发明新旳空间。——藤本 壮介
创作关键词
• 在人造环境与大自然旳空间缩与放旳实际体验当中予以藤本许多启示, 尤其是对于(杂体系)之逻辑旳领悟。藤本指出(空间就是一种关系 性),而空间/建筑不也能够看做是依循着局部旳规则与秩序所(长)出 来旳成果吗。而藤本旳一系列作品也清楚地揭示了他在建筑创作领域中 旳崭新座标系,或说建筑旳关键词:
4、House N
House N

深色旳瓦,倾斜旳屋顶,
泛黄旳墙,日本大分县旳住宅
区往往都是一派深沉旳模样,
似乎只有春天旳新绿才干将这
冷静描绘上一抹亮色。但是,
不久前横空出世旳一座“暴露”
旳白色建筑打破了这稳重旳印
象,带来一丝跳跃,三分惊喜,
几许新奇,让人驻足。这是两
个人和一只狗旳家。就在街道
House N依然延续了藤本壮介对于PrimitiveFuture(原始旳将来建筑)旳设计 理念。这一理念探索一种原始旳状态,与人类早期穴居旳生活习性有关,而建筑 则要在体现这一原始生活方式旳同步,发明出某些属于将来旳新东西。在这么旳 一种城市中旳随意旳洞穴式旳房子中,居住者能够更自由、愈加有发明性地使用 并安排空间。不但如此,仅仅经过三个混凝土罩旳设计还大大节省了建造成本, 能够说用最简朴、最自然旳方式实现了小空间旳无限可能性。
House N弱建筑旳概念
• 不能把建筑旳功能强加于人在一样旳空 间里面,有人想要紧密而有人则希望保持距 离这时候旳空间就应该具有“ 可选性“ 。 放弃了建筑中强加于人旳功能界定这种设 计退让行为就叫‘ 弱建筑“ 。House N里 旳人能够呆在里面旳卧室里休息,也能够 坐到最外面旳街边欣赏美景,这种多样化 旳选择显得很人性化。

解读藤本壮介与House N

解读藤本壮介与House N

建筑思潮报告——解读藤本壮介与House N日本建筑师在当今的建筑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是不可小视的,从最早的建筑之父丹下健三到现在刚获得2013年普利兹克奖的伊东丰雄,建筑师在日本人才辈出。

他们“新陈代谢”的思想影响和培养了许多人才,日本人独特的自然观也影响了一代代日本建筑师,他们认为,今天建筑的根本问题是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传统西方世界,建筑强调人的理性,强调征服自然,而日本人自古强调“我”与“自然”的平等,其实更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由于这个思想,日本一代代建筑师都试图创造渗透和流通的空间,因为这样的空间能使室内外,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黑川纪章的“利休灰”思想,妹岛和世的“透明性建筑”还有隈研吾的“消隐性建筑”都是试图将建筑融入环境,融入自然的思想。

作为日本建筑界的后起之秀—藤本壮介通过暧昧空间的创造,也试图将建筑融入城市,融入自然。

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

藤本壮介经常用“原始”形容他的作品。

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

藤本壮介在建筑界主要的理论成就是他对于建筑产生本源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即原始的未来建筑,藤本壮介认为未来的建筑应该回到它产生的起点,即回到人们对建筑的基本需求上,需要从懂人的角度来进行对过去和未来进行自省,建设未来的时候需要考虑过去,这样才能创作与众不同的建筑。

人类最早的居所是巢居和穴居,藤本认为巢居对于人们的居住来说具有很强的便利性,而穴居则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这些原始建筑中,里面没有建筑、家具之分,没有墙。

这是受到类型学的思想,以古代“巢穴”为原型来创造建筑和空间。

藤本壮介暧昧空间的处理方法也是基于这种原始建筑的思想。

而且,藤本壮介本人也学习了柯布西耶的思想,对他很崇敬,所以他的建筑外立面也是使用最简洁原始的白色素混凝土,对这种原始不加修饰的材质也说明藤本壮介对“原始的未来建筑”的执着追求。

藤本的一系列作品也清楚地揭示了他在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崭新座标系,或说建筑的关键词:1、暧昧的秩序2、如同洞窟般、没有意图的场所3、既分离又连结的空间—作为一种距离感的渐层场域4、是住宅同时也像都市般的场域5、当住宅与市街、森林还未分开之前的情境6、居住在暧昧的领域当中从藤本壮介创作的关键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藤本壮介的这些思想其实是对现代建筑或者是一般建筑非黑即白的“二元论”的否定,对于藤本壮介而言,House N可以延伸至一条街、一座城,甚至代表这个无限的世界,“因为整个世界本就是由无限的嵌套组成。

藤本壮介的开放建筑

藤本壮介的开放建筑

ViSTa建筑视界文/图+非亚藤本壮介的开放建筑Sou Fujimotoand His Architecture藤本壮介是目前日本非常引人注目的新生代建筑师,曾获得《建筑评论》大奖、2008 年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2008年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一等奖、2009年“Wallpaper”奖等。

他那种带有前沿色彩的建筑实践和研究,给建筑界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感受。

作为70后建筑师,藤本在上大学之初,是想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于时间与空间有着异乎寻常的解读,他那有关空间与密度随着速度与时间因素而扭曲、变形的论述,以及对于空间的特殊解读方式,让藤本着迷,这种深受物理学影响所产生的空间思维,在藤本后来的建筑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体现。

另一个对藤本影响深远的要素,就是东京这个高度复杂的复合性都市。

相对于藤本故乡北海道那片宽阔的大地,东京这个复杂、充满纠葛的现实环境给藤本带来了震撼,同时也让他发觉了都市这个复杂体系中的无穷魅力,并在这种复杂的空间交叉中,领悟到建筑学内在的潜力和发展可能。

直岛的金属亭子濑户内海直岛码头的建筑,出自于妹岛和世的设计,离码头不远处临近海边的一块空地上,矗立着一个通透的、由白色金属网格构成的亭子,而这个规模不大的亭子,则出自于藤本壮介的设计。

这个亭子看上去其实更像是一个建筑装置,其外形类似一颗向天空伸展的异形钻石。

构成亭子的材料,为白色的金属网格和作为骨架支撑的圆钢,这种常用于左右页图: 藤本壮介是当前日本新一代建筑设计师,尽管身为70后,但他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却非常引人注目,富有奇特的个性和超前的内涵,而他本人常常把自己的作品称为“原始”,还把建筑实践看作是探索世界与人道的方式。

围栏的材料,被藤本壮介拿来作为构造空间装置的媒介。

与艺术家所构造的单纯属于视觉的装置不同,藤本壮介的这个装置具有强烈的建筑感,因此可以把它看做一个纯粹的、通透的建筑。

它有一个进入内部空间的开口,建筑的维护结构除了金属网格外,地面还铺设有类似金属网格的方格地砖;亭子的周边以及基座则铺设了碎石。

建筑类型学视角下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空间操作手法分析

建筑类型学视角下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空间操作手法分析

An Analysis of Japanese Architect Fujimoto's Spatial Manip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al
Typology
作者: 刘海坤[1]
作者机构: [1]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建筑与文化
页码: 90-92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建筑类型学;藤本壮介;空间操作;原型
摘要:日本新生代建筑师在日本建筑文化的全球化输出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
已经不需要贴着日本的标签,对于他们来说关注当下、顺应社会动向、设计出好的作品才是重要的.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生代建筑师的代表,在解决建筑与城市问题时提出了建筑"原
始的未来",城市建筑与森林树木产生了一定的类似性,在建筑类型学的角度,这与新理性主义建筑
师阿尔多·罗西提出的"类似性城市"具有同质性.不同的文化语境催生了建筑师不同的内在建筑思想,国内正面临经济转型,城市与建筑产生的社会问题亟需建筑设计师解决.文章将从类型学的角度着重讨论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实现设计思想的手段及所营造的空间意境,
试图为国内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思路.。

自然艺术视角下藤本壮介设计中的空间营造手法

自然艺术视角下藤本壮介设计中的空间营造手法

自然艺术视角下藤本壮介设计中的空间营造手法作者:王佳叶俊然李女仙来源:《美与时代·上》2024年第07期摘要:本研究深入藤本壮介的建筑设计思想,从“自然艺术”的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其空间营造手法在建筑实践中的体现。

通过对藤本壮介思想来源的追溯,以及原初、堆叠、渐变三个方面的深入探讨,文章旨在揭示其如何借助自然艺术元素,创造出独具魅力和生命力的建筑空间。

以广州市番禺区镜花园为例,深入剖析其设计手法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藤本壮介;自然艺术;空间营造;原初;堆叠;模糊一、藤本壮介设计思想及自然艺术理念(一)藤本壮介设计思想的形成藤本壮介(Sou Fujimoto)1971年出生于北海道,森林般的北海道给了藤本思想启蒙。

1990年从北海道旭川东高等学校毕业后进入东京大学,因为受爱因斯坦的影响,他对时间与空间的论述非常着迷,所以最初选择了物理学,这种着迷也成为他后来从物理学跨界到建筑学的源动力,最终他于1994年从东京大学建筑学毕业。

藤本在进入东京这个复合型都市后,开始怀念北海道那片宽阔的大地,东京这个复杂纠葛的现实环境带给藤本彻底的震撼,同时也让他发觉都市这个复杂体系中的无穷魅力[1]。

藤本的设计思想深刻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和谐共生的观念。

在他的理念中,建筑应当与自然融为一体,而非与之对立[2]。

这一观点在他的设计中得以体现——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致处理和空间布局上的自然主义表达,创造出既满足人类需求又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建筑空间。

(二)藤本壮介的自然艺术理念首先是尊重自然规律和原则。

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而不是与其对立。

他强调建筑的透明性和开放性,以便让自然光和空气流通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发展,建筑逐渐从自然中独立出来,成为自我运行良好的封闭系统,但这样的建筑太过教条、太过机械化,有悖人们对舒适自由的生活状态以及复合的生活空间的追求。

其次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藤本壮介受北海道和东京的生长环境影响,便有了建筑应该取法于自然并最终回归自然的理念。

透明性的建筑——藤本壮介作品的另一种解读

透明性的建筑——藤本壮介作品的另一种解读

2019·01一、研究背景在之前的研究中,对藤本壮介建筑作品研究的文献并不少。

比如傅志前、舒珊的《暧昧秩序的演绎———藤本壮介建筑作品解读》一文中通过对藤本壮介的建筑设计作品进行分析,来展示藤本独特的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李彦伯的《动人的暧昧———浅析藤本壮介的建筑思想》解析了藤本的设计哲学思想以及设计策略,并以此探寻社会文化对建筑师作品的影响;杜小辉、翟炳博的《弱建筑:住在暖昧的空间里———藤本壮介作品解读》多角度地剖析藤本的建筑思想弱建筑的核心内涵。

但目前大多的文献主要偏向于他的建筑思想及理论方面,而探析其建筑作品透明性的相关研究并不多。

对于建筑师作品的解读需要通过表面形式,了解建筑师的思想及其作品的设计过程。

以往对藤本壮介建筑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建筑思想方面。

在本文的研究上,主要依据作品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讨藤本壮介建筑作品中的透明性特征,对理解藤本建筑中所蕴含的设计思想和深层文化背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藤本壮介简介藤本壮介(图1),于1971年出生于北海道,199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是日本新生代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他的建筑理念和作品引起了国际建筑界广泛的关注。

代表作品有Primitive Future House 、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中心、T House 、N House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Tokyo Apartment 、最终木屋等。

他崇尚柯布西耶,并以柯布西耶提出的多米诺系统为出发点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批判性思考。

但其设计思想却与之相悖,强调建筑与人的关系,人与空间的互动以及人在空间中的体验,将人作为创造性的主体对空间进行设计。

扬·盖尔在他的著作中指出:“仅仅创造出让人们进出的空间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人们在空间中活动、流连,并参与广泛的社会及娱乐性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

”也体现出了这一点。

2003年藤本壮介发表的《原始的未来》中提到五点未来建筑的特征:1.作为场所的建筑;2.体现某种局限性的建筑;3.无形化的建筑;4.局部建筑;5.间隔建筑。

藤本壮介

藤本壮介

• 实验困惑——萌芽期
• 原始未来之家(2001 年) • 该方案是藤本在 2001 年所做的概念图。是
关于功能性空间与人类身体行为的初探。 • 这是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空间,建筑整体由板
片堆叠而成,它们之间的间隔均 350mm。 • 藤本将 350mm 设为一个固定模数,他认为
这是身体的万能尺度,175mm 是楼梯踏步高 度,350mm 是椅子高度,700mm 是桌子的 高度。350mm 可以是建筑中的任何一部分, 是楼梯、地板、椅子、桌子,甚至是灯具、 结构或者庭院。空间的使用由居住者自行定 义,让居住者回归原始状态,介入设计,从 而丰富人们的空间体验,发现适合自己的居 住方式,不被生活所固化。
建筑在藤本眼里只是城市空间的延伸而已
作品剖析
• House N
• 探索研究——发展期
• House N(2008 年) • 住宅的界限在哪里?屋外是公共空间,屋内是私密空间,这是众所周知的空间定义,但在藤本看来这只是一个关于层次的问题,而不是私人
或者公共,是对于边界的新认识。 • 直观上,House N是由三个开满洞“盒子”嵌套组成的。里外三层“盒子”和错落不等的开洞让住宅更富于层次感和密度感,并且没有一面
• 探索研究——发展期
• 终结版木屋(2008 年) • 严格来说,它并不能构成一个房子,可以说是一个度假休息室,虽说是不规则的木头堆叠,那是经过非常复杂的数据计算而来的,它没有家
具,没有墙壁,没有屋顶,但你能在里面躲雨,睡觉,玩电脑。
作品剖析
• 探索研究——发展期
• 终结版木屋(2008 年)
木材是万能的
查阅需要系统化的逻辑与秩序,而漫步则需要犹如林中一样的多样性秩序。这是一种存在于自然与人工、秩序与混乱、渺小与巨大、简单与 复杂之间的相对性。”

藤本壮介“HOUSE NA”建筑的空间研究及思考

藤本壮介“HOUSE NA”建筑的空间研究及思考

藤本壮介“HOUSE NA”建筑的空间研究及思考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在安静的东京郊区为一对年轻夫妇设计了一栋概念相当前卫的住宅——House NA,其高透明度对比周遭典型的混凝土日本密集住宅区相当显眼,它以树的概念发展空间。

笔者与小组成员则采用亚克力、木棍等材料通过1:100的图纸比例来重新搭建模型,以此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筑空间的丰富性和发展性。

首先,建筑通体呈透明轻巧质感,材料本身主要以钢结构和透明玻璃组成,不但从视觉上减轻人们的视觉压力,心理上也能夠感觉到轻松。

整个建筑很好的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虽然独特前卫,但并无给人突兀之感。

这种建筑空间放在当下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当中,是有很大启发性的。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精神压力却在逐渐加大,而我们的建筑空间则直接影响我们生活的感受,所以对于新型建筑空间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所有建筑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个单间,一个空间变形、波动、创造的场所。

基于这种认知,建筑的内部空间并没有设置隔墙,在业主有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帘布的方式提供私密性。

这样一来,房子可以被看做一个单独的房间,也可以被看做是多个房间的集合,建筑师将此描述为分离和连贯的统一体。

就像树木的树枝一样,他们之间没有完全的气密性隔离,而是以一种相对关系发生了联系,上边的空间可以听到来自下边的声音,可以从一个树枝跳跃到另外一个树枝上,在不同树枝上的人,可以进行语言交流等等。

使空间变得更为有趣和丰富。

在藤本的建筑设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柯布西耶的影响痕迹—自由渗透的空间和简洁纯净的外观都有着这位建筑大师的影子,但相比柯布西耶更多地从社会和城市的宏观角度考虑建筑的存在方式,藤本壮介的设计则完全是从建筑使用者的视角出发的。

他说:“好的建筑不是说要让所有人都觉得好,而是要让居住在其中的业主或实际使用者能够喜欢,也让其他人在看到的时候能发现建筑所可能拥有的新形式,启发他们对未来的建筑提出新的要求。

”在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贴合业主的实际喜好和需求,是藤本壮介在所有设计中考虑的头等大事。

深度解读走近藤本壮介SouFujimoto(深度好文)

深度解读走近藤本壮介SouFujimoto(深度好文)

深度解读⾛近藤本壮介SouFujimoto(深度好⽂)藤本壮介Sou Fujimoto被誉为⽇本新⽣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以“原始、未来、暧昧”发起⽇常诗学式的⾰命以极具破坏性的原初思维⽅式探索未来居住的可能性重构⼈与⾃然的关系找回⼈类居住的最原初的状态今天,迈丘⼩编就带您深⼊了解他个⼈简介藤本壮介出⽣于1971年,1994年毕业于东京⼤学建筑系,是⽇本新⽣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

他在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团队由15位建筑师、设计师、⼯艺师和研究员组成,同时担任京都⼤学、东京理科⼤学、昭和⼥⼦⼤学的客座讲师。

曾获得《建筑评论》⼤奖,2008⽇本建筑家协会⼤奖,2008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等奖,2009年《Wallpaper》奖。

藤本壮介经常⽤“原始”形容他的作品。

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道的⼀种⽅式。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现实⽣活⾥,藤本壮介并⾮⾃⼩⽴志成为⼀名建筑师。

⼩学毕业时,看到⾼迪的建筑,第⼀次知道建筑设计的⼯作;⼤学选科时,喜欢的物理和科学难度增加,转⽽投奔相关学科。

直到⼤学四年级的那个夏天,当他第⼀次看到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之后,他便意识到建筑是值得⾃⼰⼀⽣追逐的事业。

1994年从东京⼤学⼯学部建筑系毕业后,没有参加⼯作、也没有读研的他,做了六年‘纸上建筑师’。

那时的他,常常独⾃⼀⼈,“当年的⽇常作息就是在中午或下午醒来,吃完“早餐”开始把脑海⾥思索的建筑⽤草图表达出来,画⼀会⼉后便出门在城⾥四处闲逛。

”在⾃⼰的众多作品中,他将2013年的'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视为职业⽣涯的⼀个⾥程碑式作品,在这⼀项⽬中,环境与建筑、建筑与⼈、⼈与空间等等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理念主张藤本壮介表⽰,“影响我最深的不是建筑师,⽽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重⼒场概念,或许是我空间中的⼀个原型吧。

空间因有物体的存在⽽扭曲。

爱因斯坦空间的存在⽅式会是⼀种新的可能性,透过这样的思考也许能够进化到下⼀个阶段。

藤本壮介纽约首作或为住宅综合体

藤本壮介纽约首作或为住宅综合体

2019年第11期
2012年做的最终决算定格于5.75亿欧元,如果算上因此项目产生的其他费用,整个项目花费了7.89亿欧元!每平方米造价高达6575欧元(约合人民币5万元),建造时间从3年延长至10年。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坚信:作为建筑师,最重要的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会得到一座如此伟大的建筑。

2016年10月31日,易北音乐厅终于在开工十年后,用玻璃幕墙上亮起的六个字母,证明他们一开始的热情和浪漫并没有被建筑浪花状的形态打水漂,FERTIG,完成!
2017年1月11日,易北河音乐厅正式开放。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和相关配合的多家事务所以及32家转包商,一共获得了高达1.2亿欧元的设计费,接近总造价的15%。

当然,整个设计团队并不仅是承担建筑设计的工作,还包括前期的策划,后期的评估以及现场的部分监督施工等工作。

(冯凯供稿)
藤本壮介将与业主The Collective合作,在纽约布鲁克林地区设计建造一个住宅综合体。

这将是他在纽约的第一个作品。

建筑高
10层,将包含
440套可出租
的住房,并设
置有公共厨房
与起居区域。

除此之外,设
计还将包含展
览空间、表演
空间、餐厅、酒
吧与健身房。

设计团队将首
次使用红砖作为建筑材料,与周围的建成环境保持和谐。

(李瑜供稿)
藤本壮介纽约首作或为住宅综合体
砖瓦纵横38
墙材网2019.11。

藤本壮介

藤本壮介
藤本壮介
藤本壮介
1971年在北海道出生 199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 (原是学物理,后来专攻建筑) 2000年设立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以来已经获奖无数
巢还是洞——没有意图的场所
原始的未来建筑Primitive Future House 工作室 Atelier House 终极木屋Finalse N时说“身处这座住宅中,渐 渐就会感到其内部与外部的区别并不明显”。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新馆
内蒙古鄂尔多斯100项目 ——9号
2020/4/5
总结
藤本壮介的这些作品无疑地开启了建筑思想的新方向 他从他自身的日常生活体验或是乐趣出发,从而诱发很多深入的思考与发散。 我组认为,由于藤本壮介设计理念的不同,所以作品比起很多大师的作品 要容易理解,而且富有趣味,比较适合阅读跟学习。
原始的未来建筑 Primitive Future House
藤本壮介自己说很受伊东丰雄的仙 台媒体中心的竞赛方案的影响。
“如果说仙台媒体中心解放了柱子中 间的空间的话,那么我可以发现楼板 间的空间”
原始的未来建筑 Primitive Future House
楼板间的空间
工作室 Atelier House
如果说仙台媒体中心解放了柱子中间的空间的话那么我可以发现楼板间的空间原始的未来建筑primitivefuturehouse原始的未来建筑primitivefuturehouse楼板间的空间工作室atelierhouse原始的未来建筑的具现楼板间的空间更加突出终极木屋finalwoodenhouse城市作为住宅住宅作为城市你的房间房子走廊小巷整个房子城市两种体验挺像的东京公寓tokyoapartment20062008tokyo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中心洞与城市住宅理念结合之间嵌套废墟nhouse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新馆蒙古鄂尔多斯100项目之九号手里的小盒子包容它的一所房子一个城市地球宇宙在自然和建筑之间在城市和房子之间

藤本壮介的建筑新秩序

藤本壮介的建筑新秩序

方案分析: Final Wooden House
对于万能模数的质疑
将藤本的模数对比《营造法式》中李诫设计的“变造”的原则,李诫将 “材”分为8等,每等材的截面比例相同都是3:2,只是尺寸不同,这8等材保 证了在模数控制下,工匠营造的建筑物的尺度,空间的开阖具有灵活性和丰富 性。而藤本的只被350mm控制的建筑空间无疑于束缚人的活动的牢笼。
体现在设计方法上
返璞归真,摆脱基于优先权而产生的因果关系的对应分析, 不是对建筑物本身的设计,而是建立一种联系性和可能性。
暧昧空间
简而言之:若离若连的空间,以多重选择的模糊性反 对非黑即白的明确性。
同质空间的并置
建筑=城市 缝隙=公共场所 无目的的含糊产生了空间的丰富性
多层空间的嵌套
有秩序的暧昧
方案分析: House N
原初性建筑
信息 环境
新的单纯 复杂的、无法控制的第三方
建筑根源性的问题
如何单纯地创造出复杂的场所
“未来的森林”
有光 有空间
“像森林一样的建筑应该是介于人工和自然之间的;当我们谈 到云一样的建筑时,立马会想到空气和光,而并不是坚硬的墙 体。而像山一样的建筑可能会在人体和建筑之间创造一种新的 关系。” ————藤本壮介
方案分析: Final Wooden House
终极小木屋(Final Wooden House)位于日本Kumamura,严格来说,它并不能构成一 个房子,可以说是一个度假休息室,虽说是不规则的木头堆叠,那是经过非常复杂的数 据计算而来的,它没有家具,没有墙壁,没有屋顶,但你能在里面躲雨,睡觉,玩电脑。
方案分析: Final Wooden House
新建筑
新建筑体系
方案分析: Final Wooden House

藤本壮介

藤本壮介

“破坏王”藤本壮介文/文/庄清湄图/Iwan Baan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伏萨伊别墅,奠定了建筑由柱子、楼板和楼梯三者组成的基本模式,也是当代建筑师想要努力挑战和超越的。

与刚刚获得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桂冠的伊东丰雄去掉柱子的“破坏”程度相比,日本新锐建筑设计师藤本壮介的作品则更为大胆,他不仅去掉了柱子,还把原本是整块的楼板切割—从这个角度讲,藤本壮介是真正的“破坏王”。

藤本壮介在他设计的“终极木屋”中。

终极木屋是一个4 米×4 米×4 米的立方体,建筑材料是数根35 厘米断面直径的木方。

在这里,你无法将地面、墙体和天棚区别开来,同一个位置既可以理解为地面也可以理解为椅子、天棚或是墙体,楼层平面都是相对的。

穿着三宅一生的褶皱休闲西服,藤本壮介满脸堆笑地走上了演讲台。

细心的人会发现,他的鞋子上沾着泥土。

演讲当天上午,藤本刚考察完山东日照的项目,第二天上午又要飞往伦敦,为其设计的伦敦蛇形画廊2013 年夏季展厅做现场指导。

为了见到这位当代日本最有潜力的新生代建筑师,慕名而来的同济大学师生已经等待了至少一个小时。

2 月底,藤本壮介应文筑国际、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邀请,在上海发表了一场名为“未来建筑”的演讲,并接受了《外滩画报》的专访。

在当今世界建筑的舞台上,日本建筑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继丹下健三、安藤忠雄、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之后,伊东丰雄刚刚又一次摘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桂冠。

而出生于1971 年的藤本壮介,则被视为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更被很多业界人士看作是未来的“大师”。

现年42 岁的他,仅凭借日本国内几个小户型、低造价的项目,就在建筑界引起了极大的冲击和反响。

藤本壮介1994 年进入东京大学建筑系,在求学期间和毕业之后的两年中,他并没有像自己的同学一样,争取一切机会进入有名的建筑事务所实习。

他说:“我也曾经很多次鼓起勇气,想把自己制作的模型送去伊东丰雄事务所,但怎么看都觉得他会骂我。

藤本壮介T-HOUSE

藤本壮介T-HOUSE
藤 本 壯 介
日本新世代建築家,1994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建 築學系的他於1971年在北海道,2000年設立藤 本壯介建築師事務所以來獲獎無數,包括連續 3年奪得Architecture Review Award。代表 作有 伊達的援護寮-04年JIA新人賞,THouse-06年住宅建築賞金賞等等建築,他的建 築設計手法以弱建築和格新外型為主,為近年 名氣急升的建築師,目前擔任京都大學,東京 理科大學等建築設計名門的兼任講師.
基地面積:144.47sqm 建築面積:90.82 sqm 類型:小住宅 居住人數: 4人 結構材料: 木材
日 照 決 定 房 間 分 佈
6:00MP
7:00AP
黑 色 巨 樹 包 裹 , , , ,
經大量計算後的角度, 經大量計算後的角度, 雖沒有門卻不會直接讓空間一面塗白一面留原木色,由中心看過去視線更多樣化也有分割空間效果
因空間分割關係, 因空間分割關係,有開高窗和天窗調節室內光線

藤本壮介建筑新秩序

藤本壮介建筑新秩序

日本新世代建筑家系列之一藤本壮介所提示的建筑新秩序亚洲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助理教授近年来日本建筑师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安藤与伊东的建筑风潮无疑已经席卷全球,不过更值得注意的会是逐渐展露头角而崛起的三十岁代年轻建筑师。

这个新的建筑世代即便也受过建筑学院教育的洗礼,然而从他们的作品当中却能窥见另一种有别于过去重视都市涵构、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

他们勇于搁置学院派教育的包袱、发明出过去所未曾存在的形式,并透过某种原理与规则来进行建筑创作上的探索。

最具代表性的包括藤本壮介、石上纯也,以及受邀参与台湾澳底大地建筑设计案的年轻新秀平田晃久。

作为一系列的追踪报导,本篇首先以藤本壮介一连串惊为天人的创作来解读这个(从状况(context)迈向原理(theorem))的建筑新思维。

199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的藤本壮介于1971年在北海道出生。

2000年设立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以来已经获奖无数,包括连续3年夺得Architecture Review Award。

代表作有(伊达的援护寮)(04年JIA新人赏)、(T House)(06年住宅建筑赏金赏)、(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中心)(08 JIA日本建筑大赏)等等,目前也担任京都大学、东京理科大学等建筑设计名门的兼任讲师。

在上大学之初,藤本原先更想成为爱因斯坦般的物理学者。

由于爱因斯坦对于时间与空间有着异于常人的解读,也曾提到过空间与密度随着速度与时间因素而扭曲变形的论述,因此这份对于空间的特殊解读方式让藤本为之深深着迷。

虽然藤本后来转为专攻建筑,不过这份深受物理学影响所产生的(空间思维)却早就已经体质化在藤本的身上。

另一个对藤本影响深远的是与东京这个高度复杂的复合性都市的接触。

相对于藤本故乡北海道那片宽阔的大地,东京这个复杂纠葛的现实环境带给藤本决定性的震撼,同时也让他发觉都市所这个复杂体系中的无穷魅力。

例如藤本在东京的住处周遭盖了一大堆房子,让来自北海道大自然当中的他感到无比新鲜,并觉得舒适而饶富趣味。

暖昧秩序的演绎——藤本壮介建筑作品解读

暖昧秩序的演绎——藤本壮介建筑作品解读

暖昧秩序的演绎——藤本壮介建筑作品解读
傅志前;舒珊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空间秩序影响和控制着建筑的结构、组织和存在方式.探寻建筑新秩序是新生代建筑师们广泛关注的议题.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基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对物理学的研究以及森林系统的启示,提出具有多重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建筑新
秩序——暧昧秩序.该文结合设计案例深入探讨暧昧秩序的内涵,即有序与无序的共存、单纯性与复杂性的兼容、空间与主体的交互,以期揭示藤本独特的思考过程和
设计手法,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与设计表达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启发.
【总页数】5页(P22-26)
【作者】傅志前;舒珊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6
【相关文献】
1.大秩序与小秩序——柯布西耶与藤本壮介模数理论比较研究 [J], 陈永乐
2.弱建筑:住在暖昧的空间里——藤本壮介作品解读 [J], 杜小辉;翟炳博
3.做森林般设计,给人未知的新鲜感——访日本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藤本壮介[J], 金彦淇;
4.空间的相关性演绎--探讨藤本壮介非线性思维下的弱建筑 [J], 马跃峰;李媛;
5.空间的相关性演绎--探讨藤本壮介非线性思维下的弱建筑 [J], 马跃峰;李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藤本壮介 分析 11251703114 许建武

藤本壮介  分析  11251703114 许建武

案例分析二 Tokyo Apartments
这栋集合住宅位于东京的住宅区内,内部包含了数个居住单 元,每一个单元都由2-3个以(家屋)为造型的房间量体以及 连接它们的阶梯所组成。也就是说一个住户是藉由居室以及居室
之间的都市空间所成立的。走在其它住户的屋顶来移动时、在家
与家的缝隙之间有着意想不到的光线透进来。这栋集合住宅所呈 现的是一个迷你的东京形象,既令人怀念、亦是尚未曾存在于东 京的都市风景。主要的意图在于藉由这样的密度与看似无秩序的 处理,来创造出场所中丰富的多样性。
城市和住宅的缝隙
整个建筑由三个嵌入的层次构成,最外部的壳覆盖整个
的地块,内部的庨园是外部空间。第二个壳是在其保卫
的外部空间中修建的具有局限性的场所。第三个壳是更 小的场所。各个壳之间的空间产生场所的浓淡。
藤本认为,所谓理想的建筑可 以说是类似内部一样的外部空间 ,和类似外部的内部空间,建筑
幵丌是修建内部空间,也丌是修
设计理念
台湾榕树 漂浮的福尔摩沙
分析小结
藤本关亍建筑原初的思考大多出亍原始的建筑形式:洞穴式,如“原初木屋”、通道洞 穴式,如“House O”、树居式,如“House H”等等,戒者是出亍这些形式的组合戒是部 分。他的这些思考的确是为建筑学贡献了新的形式和新的角度,但我幵丌认为这是最为高明 的“建筑的原初”,因为这并不是建筑的最原初。原始的居住形式幵丌代表建筑的原初,因 为建筑已经形成,一些秩序也开始形成,真正的原初应该是在建筑形成之前的。 藤本壮介关亍建筑原初的概念是不日本设计界关亍设计本质的思考是一脉相承的,藤本对 建筑本质的思考让他回到了建筑的原始。他做了很多对亍建筑界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实验,激 发了人们对亍建筑本质的思考。
再来说说建筑本身,在霓虹空间往垂直上发展是必然的,但是 这种坡屋顶往竖向上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抑戒把这样的形 式看成山地式建筑的叠加,只丌过把下一层的屋顶看做是上一层 的房屋建造的山地,只是有2个斱向的坡度的山地。 两层之间的透明的楼梯,既是两个实体的透气部分,丌至亍那 么闷,又是建筑不室外发生联系的地斱,可以看见街道的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新世代建筑家系列之一
藤本壮介所提示的建筑新秩序
亚洲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助理教授
近年来日本建筑师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安藤与伊东的建筑风潮无疑已经席卷全球,不过更值得注意的会是逐渐展露头角而崛起的三十岁代年轻建筑师。

这个新的建筑世代即便也受过建筑学院教育的洗礼,然而从他们的作品当中却能窥见另一种有别于过去重视都市涵构、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

他们勇于搁置学院派教育的包袱、发明出过去所未曾存在的形式,并透过某种原理与规则来进行建筑创作上的探索。

最具代表性的包括藤本壮介、石上纯也,以及受邀参与台湾澳底大地建筑设计案的年轻新秀平田晃久。

作为一系列的追踪报导,本篇首先以藤本壮介一连串惊为天人的创作来解读这个(从状况(context)迈向原理(theorem))的建筑新思维。

199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的藤本壮介于1971年在北海道出生。

2000年设立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以来已经获奖无数,包括连续3年夺得Architecture Review Award。

代表作有(伊达的援护寮)(04年JIA新人赏)、(T House)(06年住宅建筑赏金赏)、(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中心)(08 JIA日本建筑大赏)等等,目前也担任京都大学、东京理科大学等建筑设计名门的兼任讲师。

在上大学之初,藤本原先更想成为爱因斯坦般的物理学者。

由于爱因斯坦对于时间与空间有着异于常人的解读,也曾提到过空间与密度随着速度与时间因素而扭曲变形的论述,因此这份对于空间的特殊解读方式让藤本为之深深着迷。

虽然藤本后来转为专攻建筑,不过这份深受物理学影响所产生的(空间思维)却早就已经体质化在藤本的身上。

另一个对藤本影响深远的是与东京这个高度复杂的复合性都市的接触。

相对于藤本故乡北海道那片宽阔的大地,东京这个复杂纠葛的现实环境带给藤本决定性的震撼,同时也让他发觉都市所这个复杂体系中的无穷魅力。

例如藤本在东京的住处周遭盖了一大堆房子,让来自北海道大自然当中的他感到无比新鲜,并觉得舒适而饶富趣味。

这样的人工环境仿佛就像是自然形成的模样。

在人造环境与大自然的空间缩与放的实际体验当中给予藤本许多启示,特别是对于(复杂体系)之逻辑的领悟。

藤本指出(空间就是一种关系性),而空间/建筑不也可以看做是依循着局部的规则与秩序所(长)出来的结果吗。

而藤本的一系列作品也清楚地揭示了他在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崭新座标系,或说建筑的关键字:
1.暧昧的秩序— Primitive Future House、Atelier House
2.如同洞窟般、没有意图的场所— Primitive Future House、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中心
3.既分离又连结的空间—作为一种距离感的渐层场域— T House、O House、Diagonal walls登别共同住宅
4.是住宅同时也像都市般的场域— N House、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中心、
7/2 house
5.当住家与市街、森林还未分开之前的情境—Tokyo Apartment
6.居住在暧昧的领域当中—N House
Primitive Future House 2001
这是藤本在2001年所做出来的概念模型。

这个阶梯状的无形之形是动手做的途中慢慢去将它整理出来的结果。

感觉上会是个全体都彼此融合在ㄧ起的状态,但却在局部里隐约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这个纸上建筑的经验对藤本的设计方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它是个充满各种可能的空间。

基本上是由每阶35cm的阶梯所组成。

35cm是椅子的高度,35x2=70cm则变成了桌子的高度,而35/2=17.5cm又可以是一般阶梯的高度……,总之使用者就是可以随意使用并想像阶梯各处所具备的功能与意义,这套暧昧的秩序成就了一个「机能随形」的状态。

这个概念模型有着相当独特的崭新造型,但其实也是个既原始又复杂的建筑,是个可以创造出丰富及多样性的有机体系。

Atelier House 2005
这个案子是Primitive Future House的具现。

整个房子是由通常的半层高度所堆叠而成的一栋工作室住宅。

原本单一层次的空间于是被复层化,垂直向度之空间领域感在此被重新定义。

堆叠的层次厚度并不完全相同,有一半符合人体尺度而能那进所有行为,而有一半则是会让动作落入另一个层次的空间里。

这股暧昧的秩序促成了一种错位的关系,而这种错位的关系也创造出了有别于既往的空间造型与视觉上的风景。

T House 2004
从外部来看,就像是一棵黑色巨树被切出一段的表情,业主一家四口便住在这个如同被树皮所包覆的洞里。

内部空间是一个以放射状配置的墙面缓缓区隔出来的连续性单一空间,而这些12mm的薄木合板墙与45mm的角柱,是整个房子的主要结构;墙的一面涂成白的,另一面则是裸露的柱面,并以木材原有的肌理外露。

这些墙的配置角度看似随机,但其实是经过大量的计算研究后决定出来的,为的是不要让各个空间直接暴露于视线之中。

透过不限定各个房间的机能所存在的暧昧性格,使得每一次在室内走动时映入眼里的房间之间的关系都有所改变。

在其中,经由视点的改变,可以发现空间的各个角落看起来很近但其实很远、似乎开放却又狭窄、看似分离但却又相连在一起,个别的居住领域因而带有微妙的关系性。

藉由距离感的塑造而使得住宅内部空间产生无限的变化。

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中心2006
这个治疗中心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建筑量体零散错落的配置状况。

看似混乱的排
列方式其实是经过严谨的平面规划与设计的结果,就如同抽掉了五线谱架构的音符般,其实是由音符与音符透过局部的关系来构成整体的架构所成立的秩序。

错落的量体之间留下了不少缝隙,然而由量体所夹出来的这些原本可能毫无意图的空间反而成了建筑物内部、孩子们活动的最重要场所、编织出了如同介于建筑体与都市之间般的公共领域。

这样的尝试在于提出一种随机而成的建筑造形方法,而这样的造形也意外地形成了特殊的地景。

不具这个作品不仅揭示了一种有别于一般经由明确企图的设计做法,也刻画出了一种非传统的几何学所具有的空间潜力。

7/2 house 2006
这栋房子里包含2个住宅、7个家屋的量体造型、以及9个房间。

然而整体空间的连接却刻意忽略原本的家屋形状。

藉由这样的手法来形塑出有别于原本家屋造型的空间,例如形状为M的房间、形状为N型的房间等等……。

而这个房子的企图在于创造出一种介于有关节相连与完全连续之间而富变化性的空间地景。

在这些家屋形状的连续与不连续、以及错位的重叠配置之间,有了不寻常的空间展现。

House O 2007
这栋周末别墅位于离东京两小时车程远的千叶滨海岩岸地带。

它的主要性格在于它的平面呈树枝状,整体是一个连续性的通透空间。

所有需求的空间都收那在这当中。

为了回应业主对于这栋房子(与海靠近的感觉)的主要要求,透过环绕式场景与连续性的动线的,藤本创造出了(变化的海)。

人们可以藉由在房子中走动来发现海的各种不同表情,每个空间角落都有其和海之间的独特关系,而内在场所亦有着开放的、隐蔽的、对坐相望的、依靠着的等等的特性。

这个如同岩洞般的住宅中于是具备了自然与人造之间的空间特质。

东京公寓Tokyo Apartment 2006-2008 Tokyo, Japan
这栋集合住宅位于东京的住宅区内,内部包含了数个居住单元,每一个单元都由2-3个以(家屋)为造型的房间量体以及连接它们的阶梯所组成。

也就是说一个住户是藉由居室以及居室之间的都市空间所成立的。

走在其它住户的屋顶来移动时、在家与家的缝隙之间有着意想不到的光线透进来。

这栋集合住宅所呈现的是一个迷你的东京形象,既令人怀念、亦是尚未曾存在于东京的都市风景。

主要的意图在于藉由这样的密度与看似无秩序的处理,来创造出场所中丰富的多样性。

Diagonal walls登别共同住宅2006
这栋银发族(含痴呆症患者)之家位于北海道登别市。

沿着主要入口分为两个单元,每一个单元有9个房间,因此可以收容18个老人。

空间主体由一个上下摆动的3x3穿越式大架构组成,整个调性在于创造出一种既连结又分离的空间。

有些部分可以作为起居室与用餐空间,而某些靠近终端的地方因着有墙的围塑而具较为安定的性格。

整个空间的体验在墙与非墙的交替之间持续变化,提供了一个具有变动性格、赋予老人生活刺激性的居住场所。

N-House 2006~
这个房子本身被三个有次序性尺寸的壳渐次包覆其中。

最外面的那层壳包被了整体,创造了一个被包覆的准室内(semi-indoor)庭园。

第二层壳则在有皮层的室外空间里面围出了一个有限的空间。

第三个壳则创造了一个比较小的室内空间。

住户的生活就建立在这整个领域的渐层(gradation of domain)当中。

在这个房子里的生活之所以犹如生活在云间,在于透过领域上的渐层变化来取代原本既有建筑中的特定境界。

重重包覆的空间结构(nested structure)里,内部与外部永远呈现相对性的关系,内部之中还有内部,而外部之外仍有外部。

这栋住宅的企图在于做出一栋无关于空间与形式的建筑,并试图表达出介于房子与街道或都市之间(in between)的丰富性。

藤本壮介的这些作品无疑地开启了21世纪建筑思想的崭新方向,且让我们期待在他所勾勒出的这套建筑新秩序究竟能带领我们迈向什么样的建筑新天地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