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每课一练19(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选择题1.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科学家曾做了下列实验:①切取燕麦胚芽鞘的顶端,按下图所示分别插入云母片;②把A和B分别置于完整的琼脂块上,C 和D分别置于中间分开的琼脂块上;③再把A放在暗处,B、C、D沿箭头方向照光。
若A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相对值为100,则B、C和D的各值如图所示。
下述关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结论,错误的是()A.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 D.背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少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B.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3.将燕麦的胚芽鞘顶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经过一段时间A.向左弯曲B.不弯曲C.向右弯曲D.无规律弯曲4.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5.如右图,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一云母片,从右侧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D.不生长6.下图是燕麦胚芽鞘尖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定量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就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光照引起生长素向下运输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D.光照促进生长素的合成7.根据下图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a > b > c B.c > b > dC.b > a > c D.a = b = c8.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渐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9.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人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图。
高考生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真题练习含答案1.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答案:B解析:要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应另设一组去尖端胚芽鞘并倒置的实验,A错误;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能使胚芽鞘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不能使胚芽鞘弯曲和生长,则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B正确;虽然可以证明是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却没有证明该物质就是吲哚乙酸,C 错误;该实验未提及光源问题,D错误。
2.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答案:A解析: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所以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造成的,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B错误;拜尔的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C错误;该实验能说明生长素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但不能说明生长素不能反过来运输,D错误。
3.根据如图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a>b>c B.c>b>dC.b>a>c D.a=b>c答案:B解析:左图胚芽鞘尖端中间插入玻璃板,使胚芽鞘尖端横向运输受阻,虽然存在单侧光照,尖端下部的生长素分布仍然是均匀的,即a=b;右图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后,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因此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即c>d,因此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关系是:c>a=b>d。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word解析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专题练习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甲~丙是在切去尖端后进行的处理A.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4B.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3C.主枝仍能直立生长的只有丙D.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答案】A【解析】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A、B错误;主枝仍能直立生长的是甲、丙,C错误;丁给以单侧光照,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甲、乙、丙不具有尖端,不能接受单侧光照,因此甲、乙、丙不能向光弯曲,D正确。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A.若探究苗尖端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答案】A3.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属于A.主动运输B.极性运输C.自由扩散D.渗透作用【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说明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4.下图为达尔文进行的某植物向光性研究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结果说明尖端是该植物的感光部位B.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C.省略第⑤组实验,该实验仍可获得确切的实验结论D.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②、③的尖端以下部位生长高度相同【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①②实验说明尖端是该植物的感光部位,A正确;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和发生弯曲的部位,B错误;省略第⑤组实验,则该实验不能获得确切的实验结论,C错误;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②由于没有尖端,不能生长,而③直立生长,D错误。
[来源:学,科,网Z,X,X,K]5.某小组利用同一种植物幼苗进行如下实验,几天后,预测幼苗的茎仍直立生长的是A.ⅠB.Ⅰ和ⅡC.Ⅱ和ⅢD.Ⅰ、Ⅱ和Ⅲ【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装置Ⅰ中幼苗处于暗室中,没有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幼苗将直立生长;装置Ⅱ的右侧上方有单侧光刺激,此时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一侧,背光一侧生长快,从而弯向光源生长;装置Ⅲ的右上方和右下方均有单侧光,因此与装置Ⅱ相同,茎表现为弯向光源生长;而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反而抑制生长,因此向光一侧生长快,使根背光生长,故A正确。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习题

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C、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2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A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B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C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D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3.下列不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A.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B.植物的根向地心方向生长C.含羞草的小叶受触摸合拢D.植物向光生长4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5下列哪项实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6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A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7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的是8.将燕麦胚芽甲(顶端套上锡箔小帽)和乙(自然状态)均置于单侧光下,一段时间后甲直立生长,乙弯向光源生长。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C.胚芽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D.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9.对胚芽鞘A作如图所示的处理,形成胚芽鞘B,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A.Q处向左B.Q处向右C.P处向右D.不弯曲10.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11.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胚芽鞘将()A.向左弯曲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前方弯曲生长D.直立生长不弯曲12.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人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图。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每课一练26(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选择题1.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使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结论,是受到下面试验的启示而得到的: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面左侧,然后置于黑暗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结果是()A.弯向左侧生长 B.弯向右侧生长C.直立向上生长 D.不弯曲也不生长2.下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A.M长得比N长B.N长得比M长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3.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4.下面关于胚芽鞘弯向光源的原理叙述有错误的是()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B.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C.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慢 D.生长素在尖端产生并向下输送5.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2)(3)(5)B.(2)(3)(5)(7)C.(2)(3)(5)(6)(7)D.(2)(3)(5)(6)6.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A放在暗箱中,B放在左侧有孔的暗箱中,C 切去胚芽鞘尖端,D在切去尖端的切面上放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请据图回答:(1)向光弯曲生长的是______。
(2)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_________。
7.从某被子植物体上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选材是()A.老叶 B.幼嫩种子C.果皮 D.成熟种子8.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的西瓜(歪瓜),若切开后,可发现凹侧的种子大部分未发育。
这种现象可解释为()A.种子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B.发育着的种子可以合成大量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C.凹侧见不到阳光,不能形成种子D.由于果实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部分种子不发育9.在生物学的研究过程中,一般经历下列哪一进程?A.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B.进行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C.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10.在胚芽鞘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最可能是由于()A.地心引力作用所致 B.细胞膜上的载体特点所致C.能量多少有关 D.光照方向的影响能力提升11.高等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A.有无特定的分泌腺体 B.是否种类多样性和特异性高C.是否微量高效 D.是否有调控代谢作用1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B.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下端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13.胚芽鞘向光弯曲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14.植物激素是指()A.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B.一定部位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C.细胞合成的有调控代谢活动的活性物质D.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5.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B.温特的实验证明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C.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2.有关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相似处的叙述,哪一种是不正确的A.它们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B.它们都是由专门的腺体产生的C.它们的分泌量都极其微小D.它们都是有机物3.下图表示一棵植株被不透光的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
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
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A.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C.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4.下图为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① ~⑥不含IAA,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琼脂块①②中都有IAA;① >②B.琼脂块③④中都有IAA;③ ≈④C.琼脂块⑤⑥中都有IAA;⑤ ≈⑥D.琼脂块③④中含有的IAA 的量分别与⑤⑥中的相等5.科学家做过如下的试验:(1)把不含生长素的两琼脂小块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2)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形态学下端;(3)把一段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让形态学上端朝下,做与(2)同样的试验(如下图),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接受块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③④⑤⑥中,⑤含生长素最多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C.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生长素含量之和多6.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7.分析下列实验过程,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B.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C.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D.生长素是由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8.如图所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甲;如果固定纸盒,旋转植株,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则甲、乙、丙分别代表A.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B.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9.下图中胚芽鞘Y 发生的情况将是10.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 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锡箔套A. 图中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③⑤B.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 ,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C.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 ,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D. 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 ,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11.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 ,一段时间后 ,会发生的现象是A. 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 ,根向下弯曲生长B. 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 ,根向下弯曲生长C. 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 ,茎向上弯曲生长D. 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 ,茎向下弯曲生长 12.下列四图分别表示四位科学家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所做的实验示意图 关叙述错误的是A. 从甲图可以看出 ,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与尖端有关B. 从乙图可以看出 ,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C. 从丙图可以看出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分布不均匀有关D. 从丁图可以看出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C.向下弯曲D.不弯曲 ,有13.某生物小组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图①所示)。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供参考)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答案D解析温特的实验设计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促进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
2.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生长素不能透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直立向上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不生长答案B解析由于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偏下,不影响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因此,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胚芽鞘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
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答案C解析由实验甲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含生长素,胚芽鞘直立生长,而实验乙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可推知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答案C解析根据生长素的有无和分布是否均匀可以判断:①直立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向光弯曲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光弯曲生长,⑥直立生长。
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④⑥不符合要求。
5.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图。
这个实验能证明() 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B.“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答案B解析本实验是置于黑暗条件下的,所以A、C、D错误。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6.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 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C.分生组织D.机械组织答案C解析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这些部位属于分生组织。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基础达标】1.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向右弯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答案】D【解析】甲图单侧光照,生长素分布均匀,故不弯曲生长;乙图云母片水平插入胚芽鞘尖端以下,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下面,所以乙不能生长, 乙不弯曲;丙图云母片没有完全插入尖端以下,导致左边生长素浓度高,右边没有生长素,所以丙向右弯曲生长。
故D正确。
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答案】B【解析】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故选:B.3.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B.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图一对照实验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感光,感光向光弯曲生长,否则直立生长,A正确;实验二中,无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尖端与下部隔断的胚芽鞘可以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实验三对照实验自变量为尖端所放置的位置,结果胚芽鞘向对侧生长,C正确;实验四缺少空白对照,应设置一组不放置琼脂块的胚芽鞘作为对照,因此不能得出该结论,D错误。
4.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下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无明显变化。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每课一练10(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选择题1.匈牙利学者拜尔(Paal)在1914一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2.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
这一现象说明()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③④⑤3.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4.如右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A.④⑤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④5.对于一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B.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C.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D.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6.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是胚芽鞘将()A、向右弯曲B、向左弯曲C、向前弯曲D、直立生长7.子房发育成果实不可缺少的条件是()A.经过传粉作用B.经过双受精作用C.有生长素供给D.有种子的发育8.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2)(3)(5)B.(2)(3)(5)(7)C.(2)(3)(5)(6)(7)D.(2)(3)(5)(6)9.植物激素是指()A、活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B、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C、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D、细胞合成的具有调控代谢功能的物质10.下面关于胚芽鞘弯向光源的原理叙述有错误的是()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B.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C.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慢 D.生长素在尖端产生并向下输送11.匈牙利学者拜尔(Paal)在1914一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
高二生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第3章第1节·基础训练·1. 下图为几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
试分析各组实验的结论(①~⑦),将编号填在适当的括号中。
图注:1.不透光罩;2.切去尖端;3.不透水云母片;4.不透光锡纸小帽;5.不透光锡纸;6.琼脂块;7.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①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是具有尖端的缘故。
②胚芽鞘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
③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④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⑤生长素的化学本是吲哚乙酸。
⑥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
⑦胚芽鞘尖端可能向下传递了某种物质。
答案:A. ③ B. ① C. ⑦ D. ④ E. ⑥解析:上图每组实验均有一对照项,找出了导致每组中两项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即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A组实验的条件一项在暗处,一项照单侧光,则可得出结论是③;B组中一项切去尖端,一项不切尖端,则可得出结论是①;从C组实验可以推测不透水的云母片阻挡了某种物质的扩散而使胚芽鞘不能向光生长,所以结论为⑦;D组实验分别将胚芽鞘尖端和尖端下部遮光,造成生长状况不同,证明了结论④;E组实验则证实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所以结论为⑥。
2. 飞行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上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的生长方向分别是()A.下、上B.下、下C.水平、上D.水平、水平答案:D解析:太空处于失重状态,重力对于生长素没有影响,原来什么状态,若干天后仍然什么状态。
3. 扦插带芽的枝条容易成活,因为()A.芽能发育成茎叶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C.芽能产生生长素D.芽能供应生根所需的营养答案:C解析: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扦插带芽的枝条,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形态学下端切口处生根,枝条容易成活。
4. 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答案:C解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以及感受光刺激的部位都在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要运输到尖端下部的伸长区起作用。
完整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B.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有相似的效应D.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2.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 )。
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④施用2,4D清除田间杂草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3.1913年,生物学家BoysenJensen用燕麦胚芽鞘做了下面的实验(如图)。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①显示云母片可以阻止胚芽鞘顶端制造的生长素往下运送B.琼脂不会阻止胚芽鞘顶端制造的生长素往下运送C.图①②结果显示生长素会向背光面移动,造成生长差异的弯曲D.假若将图④的琼脂改换成云母片,结果仍然有向光弯曲的现象4.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
正确的结果是( )。
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是由于 ( )。
A.植物对地心引力发生的反应B.植物处于黑暗中C.植物处于强光下D.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缘故6.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的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P点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时,茎生长受到抑制.曲线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D.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时,该植物的茎生长受到抑制7.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 )。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8.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分别放在下表五种物质的溶液中泡24 h,然后种植。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2飞行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上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方向是…(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C.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3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盒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
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4比较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 )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在体内含量较少 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5下图中曲线Ⅲ表示茎伸长生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如果同样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A.IB.ⅡC.ⅣD.V6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可以………………( ) 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表明插枝的死活7匈牙利学者帕尔(Paal)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下图)。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8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
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9(多选)如下图A、B、C、D、E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10把燕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培养,盒壁上穿一个小孔透过阳光,几天后幼苗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以锡箔小帽,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下部裹以锡箔,露出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不弯向光源,几乎不生长。
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生长素的发现》基础知识检测及练习题【基础知识】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2. 植物激素是由产生,能从______ ____运送到_____ 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
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
3.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合成原料:。
4. 生长素在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的部分,如等处。
5.生长素只能从(方向)向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我们把这种运输叫。
6.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练习题】1.植物显示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引起()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解B.向光一侧细胞死亡C.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从而造成向光弯曲D.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背光一侧,从而造成向光弯曲2.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2)(3)C.(2)(3)(5)(6)(7)D.(2)(3)(5)(6)3.下图示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
图中弯向光源的是锡箔套云母片A.甲、乙B.乙、丙C.甲、丁D.丙、丁4.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
枝条及位置如右图。
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处理甲图中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B .处理乙图中A 端,能在乙图中的B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C .处理乙图中的B 端,能在乙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D .处理甲图中的B 端,能在甲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5.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A 温度B 湿度C 空气D 阳光6.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对燕麦胚芽鞘如下图处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
(完整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答案D解析温特的实验设计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促进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
2.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生长素不能透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直立向上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不生长答案B解析由于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偏下,不影响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因此,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胚芽鞘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
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答案C解析由实验甲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含生长素,胚芽鞘直立生长,而实验乙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可推知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答案C解析根据生长素的有无和分布是否均匀可以判断:①直立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向光弯曲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光弯曲生长,⑥直立生长。
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④⑥不符合要求。
5.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图。
这个实验能证明()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B.“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答案B解析本实验是置于黑暗条件下的,所以A、C、D错误。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6.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 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C.分生组织D.机械组织答案C解析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这些部位属于分生组织。
40道生长素的发现、运输试题和解析

40道生长素的发现、运输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共35小题)1.下列关于科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家分离出致使水稻植株患苗病的物质,该物质是细胞分裂素B.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具有向光性,该现象是由赤霉素分布不均所致C.史料记载用小便浸黄泥封树枝则生根,现已从人尿中分离出IAAD.史料记载木瓜释放的“气”可去除未熟红柿涩味,现推测其为脱落酸2.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D.胚芽鞘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实验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实验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实验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4.某研究小组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B.实验中“对照组”插条处理溶液可能是蒸馏水C.结果显示等浓度的IBA对生根促进作用比NAA强D.结果表明NAA、IBA对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5.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枝条,均分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表:0 10﹣1510﹣1410﹣1310﹣1210﹣112,4﹣D浓度(mol/L)生根平均值 2.0 3.8 7.2 9.4 15.1 20.3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促进桂花枝条生根的2,4﹣D最适浓度是10﹣11 mol/L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枝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枝条生根有抑制作用D.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枝条生根的作用相同6.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7.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杆插生根的最适NAA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3,3.5,4,4.5,5,5.5,6的NAA溶液9份(浓度单位为10﹣8mmol•L﹣1);②将90根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组,并将每组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③1d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10d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对上述实验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浓度,无关变量有枝条长度及生长状况,实验温度等B.实验中最好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长枝条,并去除枝条上的侧芽C.本实验中同浓度处理枝条属于重复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本实验可以“每组扦插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作为测量指标8.图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实验的相关操作和结果统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4﹣D浓度(mol/L)0 10﹣1210﹣1110﹣1010﹣910﹣8生根平均值(mm)8.0 9.4 15.1 20.3 17.3 7.3A.实验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范围B.图中5号烧杯中应移除1mL溶液;6号烧杯应只加入9mL清水C.表中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扦插枝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9.分析下列各图,正确的是()A.图甲由于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B.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所以外侧生长得快C.图丙中若固定光源,暗箱及植株整个装置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幼苗将弯向小窗D.图丁中放M的胚芽鞘向一侧弯曲,而放N的不弯曲10.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图1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的实验方法,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应该相等B.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C.若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则可以提出以下假设: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的分解D.若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则可以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基因的转录,从而翻译出更多的生长素11.将一株植物水平放置,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B.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茎弯曲向上生长C.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弯曲向上生长D.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弯曲向下生长12.如图一所示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情况,图二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图三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反应分别依次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13.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14.实验表明,IAA的短距离运输以细胞到细胞的方式进行,且输入与输出细胞的载体不同,其中输出与PIN蛋白相关.PIN蛋白会通过胞吐(依赖于生长素应答因子ARF)输出IAA,图2为部分作用机理.据图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A.从图1可知,IAA的运输只能从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B.IAA、AUX/IAA与TIR 1蛋白结合,促进IAA输出C.虽然IAA输入与输出细胞的载体不同,但均消耗ATPD.TPL与AUX/IAA蛋白结合物含量升高,有助于IAA的输出15.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如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A.B.C.D.16.在太空和地球上利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d>a>b>c,④生长最快B.生长素浓度:a>c=d>b,①生长最快C.生长素浓度:a>d>c=b,②③生长快D.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长势基本相同17.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C.若A代表燕麦胚芽鞘,a为单侧光,则b、c可分别代表生长素在尖端下部横向运输和向光弯曲生长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18.关于下面四个图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图1实验验证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B.图2如探究蚕豆幼苗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用②和④两个装置进行实验C.图3幼苗横置后,根的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D.图4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19.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A.①④⑥ B.②④⑧ C.③⑤⑥ D.②⑤⑦20.某小组研究光对同一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某同学预测幼苗几天后的生长可能情况如图乙.请你判断:几天后,实验装置Ⅰ~Ⅲ中幼苗的正确形态依次是()A.(4)(1)(5) B.(4)(2)(5) C.(4)(1)(3) D.(1)(5)(3)21.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A.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为b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bC.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22.某学者曾做过如图a所示的实验,在天竺葵的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分别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水和14C﹣葡萄糖,待充分作用后,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运输养分的效应B.加水是作为实验对照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运输养分有关D.放射性葡萄糖分布不均匀是受单侧光的影响23.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若电机以低速匀速旋转,一星期后胚芽鞘能够发生弯曲的是()A.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B.胚芽鞘下部用锡箔纸遮住C.在胚芽鞘尖端插入云母片(不透水)D.胚芽鞘放在一侧开有一小窗的暗箱内24.对某植物的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处理,胚芽鞘中数据是一定时间后所测得的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3H﹣IAA百分比含量.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单侧光能引起IAA的极性运输B.IAA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C.IAA横向运输的方式很可能是自由扩散D.IAA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25.图甲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单侧光照使甲图中背光侧生长素接近丙图中D浓度B.乙图中生长素对2处与3处的生长都是起抑制作用C.甲、乙两图中植物的生长情况,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结果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生长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26.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形成甲图所示的“顶端弯钩”.科学家为研究该现象产生的机理,在无土、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处理,得到如图乙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B.“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无关C.茉莉素拮抗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D.土壤压力、光照等环境因子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27.豌豆种子刚萌发时,只有一根主茎;切除主茎顶端,常会长出甲、乙两个侧枝(图①).若将甲的顶芽切除后,甲、乙的侧芽均无明显生长(图②);若同时切除甲、乙的顶芽,其侧芽均明显生长(图③).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幼苗主茎的顶端对侧枝的生长没有影响B.图①中甲乙枝的侧芽IAA浓度大于顶芽C.乙侧枝顶芽产生的IAA能运到甲的侧芽D.图②中甲的侧芽因缺乏IAA而无法生长28.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如图表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B.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②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①C.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④部位较少D.①生长迅速且④生长较②快体现了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29.科研人员研究单侧光、一定浓度的Ca2十、La3十(钙通道阻断剂)对吊兰根生长的影响,相关处理及结果如下:组别处理结果弯曲度IAA浓度/(mg•g﹣1FW)a/°光Ca2+La2+向光侧背光侧1 ﹣﹣﹣0 299.5 300.22 +﹣﹣71.3 178.6 416.33 ++﹣82.4 143.3 444.44 +﹣+0 276.6 276.5 注:“+”施加处理、“﹣”不施加处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单侧光主要通过降解吊兰根向光侧的IAA而影响其生长B.浓度越高的IAA促进吊兰根细胞生长作用越强C.Ca2+对吊兰根背光弯曲生长的影响程度比单侧光强D.单侧光影响吊兰根背光弯曲生长需Ca2+参与30.玉米胚芽鞘尖端1~2mm处是产生IAA的地方,而尖端5mm处及其以下是IAA分布的地方.为了研究单侧光下生长素向光侧分布少的原因,科学家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快上,进行如下实验.(c\d\e\f用云母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块下方的数字表示收集到的IAA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玉米胚芽鞘尖端产生的IAA能向下运输,IAA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尖端5mm处及其以下部位B.图a和b说明单侧光并没有破坏向光侧的生长素C.图c和d说明云母片能阻碍生长素的运输D.玉米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少的原因是单侧光使其侧向运输到背光侧31.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32.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做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生长角度最大的是()A.A B.B C.C D.D33.在植物向光性的研究中,有以下几个重要发现:(1)黄素(flavin)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光谱和植物向光性的作用光谱很相似,(2)在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被抑制的突变株中,仍然有向光性反应,(3)碘化钾和苯乙酸等淬灭剂能使黄素的光致激发淬灭,但不能使类胡萝卜素的光致激发淬灭.植物在经碘化钾等淬灭剂人工处理后,丧失其向光性反应,但是其向重力性基本不受影响.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最合理的结论是()A.刺激植物产生向光性反应的是紫外光B.向光性反应不灵敏的植物中存在过量的碘化钾C.黄素是植物向光性反应中的光受体D.类胡萝卜素是植物的向光性反应中的光受体34.某小组研究光对同一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预测:几天后,实验装置Ⅰ~Ⅲ中幼苗的正确形态可能是()A.(1) B.(2) C.(3) D.(4)35.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现有一种植物幼苗,为了探究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将其直立生长的胚芽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并用单侧光照射,如图.下列结果及判断正确的是()①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②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③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④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二.解答题(共5小题)36.植物激素科研人员在黑暗环境中培养水平放置的豌豆种子,获得图1所示豌豆幼苗,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背地(向上)生长的影响.(1)豌豆幼苗中合成IAA的部位主要是幼苗的.(2)实验一:切取幼苗的AB段(上胚轴),检测发现P侧的IAA浓度较高,推测该侧细胞的生长较快,(从细胞水平可用测量并对比这种变化)导致上胚轴向上弯曲,表现出背地性,此现象(能/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3)实验二:将若干幼苗分为两组,每一组切取AB段并纵剖为P侧和D侧两部分,将其中一组B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另一组A端插入.6h后分别测定两组不接触14C﹣IAA溶液一端的14C﹣IAA相对浓度,结果如图2.A端插入和B端插入结果相比较,说明,并且侧运输能力较强.(4)实验三:制备切去P侧或D侧3mm的AB段,将它们的A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插入深度不超过3mm),6h后检测B端14C﹣IAA含量,得到图3所示数据.由实验数据判断,P侧和D侧对IAA的运输能力(相同/不同),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运输.37.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实验探究的问题.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1)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2)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3)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4)实验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5)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多选)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38.当萌发水稻种子的根长至6mm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用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IAA)的琼脂片贴在根尖表面的一侧,进行光照或黑暗处理,24小时后,记录处理后根尖的弯曲度,结果如下表.处理方式弯曲度/0备注单侧光照39.6 负向光性生长对贴有琼脂片的一侧照光43.7 负向光性生长加剧黑暗0 垂直生长黑暗(贴有5mg/LIAA的琼脂片)41.3 向含有IAA的琼脂片方向生长黑暗(贴有1mg/LIAA的琼脂片)37.5 向含有IAA的琼脂片方向生长请回答问题(1)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主要是由植物体的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植物体全身,相对集中分布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作用的有机物.(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萌发的种子与下部的水面之间有一定距离,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便于、.(3)黑暗条件下,根尖的弯曲度随琼脂片中IAA浓度的而增大;据此推测单侧光照条件下,根尖负向光性生长的原因是.(4)上述实验说明,根尖的生长方向受到、的调控.(5)为了进一步验证根尖向背光侧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引起的,还需用锋利的刀片将根尖剖开,测定的生长素含量,预期结果为.39.将豌豆的幼苗水平放置,它的根会向下弯曲.若将根冠全部或部分切去,实验过程及现象如表:图示处理方式一段时间后弯曲情况根冠不切除(对照)向下弯曲63°根冠全切除向上弯曲1°根冠下半部分切除向上弯曲4°根冠上半部分切除向下弯曲31°请回答相关问题:(1)依实验现象可知,决定根向重力性的部位是;(2)根冠产生的物质是生长(填“促进剂”、“抑制剂”);(3)一般认为,根冠也会产生生长素,且根冠中的造粉体(内含有淀粉粒)与重力响应有关,因为它们比较重,会在细胞中下沉.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进行了后续实验:将一小片金属薄片插入根中(如图),试推测可能产生的结果:图示处理方式结果预测不去根冠(金属薄片插入根下部)向下弯曲不去根冠(金属薄片插入根上部)①去掉全部根冠②③在此实验中,必须保持在(光照、黑暗)条件下进行.④请尝试解释自然状态下,根水平放置时会向重力方向弯曲的原因:造粉体使生长素运至根的近地侧,.40.设计实验:探究根向地性形成的原因.材料:琼脂小块,云母片,小刀,镊子,直尺,量角器,培养瓶,MS培养基,同期发育的水平和垂直放置的拟南芥根尖切段若干.实验预处理:(见图1)取水平放置培养的相同的切段多组,琼脂①收集根尖切段远地侧生长素,琼脂②收集近地侧生长素.实验设计图解如图2:(根尖中已经除掉了生长素)(1)MS培养基与动物细胞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分析说明MS培养基中是否需要添加生长素?.(2)该实验中的因变量是测定,若三组都只在左侧放置一个琼脂块,则实验的因变量可改为测定.(3)甲组测定的是侧生长素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乙组琼脂块为,丙组琼脂块为.(4)若实验结论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则实验结果是.40道生长素的发现、运输试题及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5小题)1.【解答】解:A、科学家分离出致使水稻植株患苗病的物质,该物质是赤霉菌,A错误;B、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具有向光性,该现象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B错误;C、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植物生长素,C正确;D、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木瓜释放的“气”为乙烯,D错误.故选:C.2.【解答】解:A、图1中,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胚芽鞘都应向光弯曲生长,但实验组胚芽鞘直立生长,说明单侧光并没有将生长素分解,而是盖玻片阻挡了生长素的转移,使胚芽鞘直立生长,所以由图1可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发生转移,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A错误;B、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发生转移,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 <A=B<D,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B错误;C、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C错误;D、由图1、图2分析可知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D正确.故选:D.3.【解答】解: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实验,A正确;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③④进行实验,B错误;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实验,C错误;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D错误.故选A.4.【解答】解:A、不同种类的生长素类似物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为自变量,A正确;B、实验中对照组一般为蒸馏水,B正确;C、据图分析,TBA对插条生根促进作用比NAA强,C正确;D、小组探究的三个浓度均促进了月季插条生根,并未出现高浓度抑制生长现象,D错误.故选:D.5.【解答】解:A、从表格分析可知,没有体现2,4﹣D 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不能确定最适浓度,A错误;B、表中可以看出,以2,4﹣D溶液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B正确;C、表中没有浓度能体现2,4﹣D 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C错误;D、题中没有涉及有关生长素的实验,不能说明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相同,D错误.故选:B.6.【解答】解:A、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这样才能大致确定促进生根和抑制生根的浓度范围,A错误;B、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B正确;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C正确;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D正确;故选:A.7.【解答】解:A、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浓度,无关变量有枝条长度及生长状况,实验温度等,A正确;B、实验中最好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长枝条,但是不能去除枝条上的侧芽,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利于生根,B错误;。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D答案促进切去尖端的胚温特的实验设计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解析芽鞘弯曲生长。
,从右边用光照射,).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生长素不能透过2 ) ( 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直立向上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C .不生长D 答案B背光侧的因此,由于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偏下,解析不影响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胚芽鞘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
( 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 答案C而胚芽鞘直立生长,由实验甲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含生长素,解析可推知生长实验乙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A .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B .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C .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D 答案C③②不生长不弯曲,根据生长素的有无和分布是否均匀可以判断:①直立生长,解析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⑥直立生长。
④直立生长,⑤向光弯曲生长,向光弯曲生长,进行对照;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量原则,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④⑥不符合要求。
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图。
这5 )(个实验能证明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B.“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B答案错误。
C、D、解析本实验是置于黑暗条件下的,所以A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知识点二)( 6.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B .保护组织A.营养组织C.机械组织D .分生组织答案C这些部位属于分生组解析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幼嫩的芽、织。
(完整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B.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有相似的效应D.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2.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 ).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④施用2,4D清除田间杂草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3.1913年,生物学家BoysenJensen用燕麦胚芽鞘做了下面的实验(如图)。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显示云母片可以阻止胚芽鞘顶端制造的生长素往下运送B.琼脂不会阻止胚芽鞘顶端制造的生长素往下运送C.图①②结果显示生长素会向背光面移动,造成生长差异的弯曲D.假若将图④的琼脂改换成云母片,结果仍然有向光弯曲的现象4.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
正确的结果是( )。
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是由于()。
A.植物对地心引力发生的反应B.植物处于黑暗中C.植物处于强光下D.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缘故6.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的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P点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时,茎生长受到抑制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时,该植物的茎生长受到抑制7.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8.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分别放在下表五种物质的溶液中泡24 h,然后种植.比较植株上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实验观察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处理雄花雌花比值(雄花∶雌花)水(对照)21.1 3.8 5.6赤霉素/(102 mg•L-1) 4.7 4。
高中生物每日一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解析64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是达尔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示意图,图甲为实验方案,图乙为实验结果。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单侧光B.1号与2号装置的光源位置、孔径大小都是无关变量C.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D.由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参考答案】B1.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是极性运输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2.如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3.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重力使得生长素分布不均②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③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④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⑤根近地一侧生长快⑥茎近地一侧生长快A.①②③⑤B.①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⑥1.【答案】B【解析】分析实验过程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放置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的琼脂块中是否含有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因变量是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放置琼脂快后的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而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从而说明胚芽鞘朝对侧弯曲生长的刺激来源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所以B正确;本实验中没有进行单侧光照射,因此不能得出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的结论,也不能得出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A、D错误;本实验没有对尖端产生的物质进行分离提取和分析鉴定,因此也无法判断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探究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根据图示完成达尔文实验相关问题,然后阅读教材,对照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1)①与②对比,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有关。
(2)③和④对比,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而不是尖端以下的。
(3)达尔文的猜测: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
面比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呢?
(1)鲍森·詹森实验
①实验现象:A胚芽鞘;B胚芽鞘。
②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③从对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角度分析,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形成单一变量,无法排除“琼
脂片也可能会导致胚芽鞘生长”的结论。
(2)拜尔实验
①实验现象:将尖端切下,放到胚芽鞘一侧时,胚芽鞘总是生长。
②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造成的。
③该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排除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④拜尔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无法证明尖端是否产生某种物质。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温特重新设计了下列实验,据图回答:
(1)实验组是B,对照组是。
A与B对照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产生的某种物
质。
(2)设置A 组的目的是排除 本身的化学物质对胚芽鞘的影响。
(3)实验结论: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 。
(4)由温特的实验结论可以推测单侧光的作用可能是改变生长素的分布,使生长素在 侧分布的多。
(5)在其他科学家的努力下,人们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它的化学名称是 (如图)。
4.根据上述实验建立植物激素的概念
(1)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 部位运送到 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 。
(2)人工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也具有类似于生长素的效果,如2,4-D , 植物激素。
5.胚芽鞘的四个重要部位
(1)生长素产生部位 ;
(2)生长素发挥作用部位—— ; (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 (4)弯曲生长的部位—— 。
6.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分析
(1)内因: 的分布不均匀。
外因:单侧光照射。
(2)过程解释
a 、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是 (均匀的、不均匀的),且与有无光照 (有关、无关)。
b 、 感受到单侧光刺激,在尖端 生长素进行横向运输,即从 侧向 侧运输。
c 、因此,尖端下面一段接受到的生 长素不均匀, 侧多, 侧少,所以 侧生长快, 侧生长慢,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7 a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b .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c .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d .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
e .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f .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等 探究点二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生长素的合成
(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合成过程: 酸――→经一系列反应
生长素。
2.生长素的运输
(1)某同学欲通过实验得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
能倒转过来运输”的结论,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a组能证明生长素能从运输,b组能证明运输。
②a与b两组的对照类型为相互对照。
(2)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使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的同时,在尖端产生一定程度的
横向运输;同理,横放的植物,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观察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A、B中属于极性运输的是,属于横向运输的是。
练习
1、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箭头表示单侧光)()。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2.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A.(2)(3)(5)B.(2)(3)(5)(7)
C.(2)(3)(5)(6)(7)D.(2)(3)(5)(6)
3.如图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4.如图所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甲;如果固定纸盒,旋转植株,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则甲、乙、丙分别代表()
5.如图将胚芽鞘X 尖端以下切取PQ 一段后倒放构成胚芽鞘Y ,右侧光照,胚芽鞘Y 的弯曲情况将是 ( )
6、如图所示,①②③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④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射的实验。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③中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 B .①中胚芽鞘直立生长,②③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C .④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 .④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①能则生长;②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①若均匀则直立生长;②若不均匀则弯曲生长。
常见类型有:
类别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遮盖类
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弯曲生长
暗箱类
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小孔)弯曲生长
插入类
①向右弯曲生长;②直立生长;③向光弯曲生
长;④向光弯曲生长 移植类
① 直立生长; ② 向左弯曲生长;
③ ③④中IAA 的含量a =b +c ,b >c
旋转类
① 直立生长;
② 向光弯曲生长; ③ 向小孔弯曲生长; 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