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发展
中国孝文化
念,“孝”对于汉代社会影响很大。汉人认为,能孝者“善继人之志,善 述人之事”;“常为孝者,以常有天下”,这代表当时人的普通看法。《孝经》被
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重要的政治统治思想和意识形态来源,也是全社会通 行的教科书。孝成为重要的统治方法,对于儒家来说,“忠”就体现在“孝”里面 ,“国”不过是“家”的放大形式,家国同构的宗法格局造就了忠孝一体的伦理思 想。“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正是忠孝一体观念的反映。
一、孝文化的历史演变
• 孝文化的内涵
• 孝文化的历史进程 • 孝文化历史演进的原因
孝文化的内涵
孝文化是指一切有关孝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的总和。“中国 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 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孝在中国 传统教育中上也具有根源和核心地位。 孝文化观念与实践对中国国民性也发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
对革命时期)的孝
(2)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孝 (3)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的孝
孝文化的历史演进原因分析
• • • • 孝文化演进的经济根源 孝文化演进的文化根基 孝文化演进的政治根源 孝文化的教化传承
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古代孝文化的典型案例
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 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 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 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 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 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 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 “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中国古代孝文化演进的原因探析
中国古代孝文化演进的原因探析[摘要]中国古代孝文化的地位之高及内涵的异化和丰富,在世界上极为罕见。
这是由中国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孝治天下”的施行以及大力度的教化传承等原因共同促成了中国孝文化长期演进,历久不衰的演进。
[关键词]孝文化孝文化演进原因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内容之一,它长期演进,历久不衰是由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文化环境等方面决定的。
一、生产方式是演进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恩格斯也说过:“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伸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
”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类型,也决定了该社会的思想状况、伦理道德等。
因此,子代与父辈的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理所当然的由物质生产方式决定。
中国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的,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他们年复一年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活动范围相对狭小。
长年累月的定居生活造就了先民极强的安土重迁观念。
人们的习惯于“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
这种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时空观念得不到足够的拓展。
于是,返诸外而求之于内,先民的意识触须就更多地伸向自己的圈子内,这样使以孝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文化基因是演进的特殊原因农业文明国家众多,为什么独有中国孝观念特别发达呢?恪守传统与祖先崇拜现象在世界各民族文明之初也都存在,为什么只有中国发展出完备的孝道体系呢?全人类普遍具有的亲亲之情,为什么独独在中国被抽象、提升为孝道,并经过漫长曲折的历史演进发展为内容丰富、影响力极大的孝文化呢?这是因为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中国极富特色的文化基因,即中国农耕经济的血缘性决定。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
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当代,我们不能对其作简单的二元对立分析,而要从孝文化的历史与内涵中重新审视其当代价值。
孝作为一种社会意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
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
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
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既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
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观点,“仁”是众德之总,而“孝弟”则又被视为众德之源、之总的“本”,其地位在整个传统理论中升到了核心,同时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关于中国孝文化的发展过程,孝道予以当代人的启示意义和对和谐中国的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关于中国孝文化的发展过程,孝道予以当代人的启示意义和对和谐中国的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关于中国孝文化的发展过程,孝道予以当代人的启示意义和对和谐中国的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20世纪的先秦孝道研究主要是在传统叙事史学的框架下完成的。
由于叙事史学的从业者把“复原”历史作为自己事业的最高追求,因而主张对历史事物的具体发生、发展、结束等情形做尽可能细致真实的描述。
在这种研究思路的指导下,学者们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进行着关于先秦孝道起源、演变以及衰落过程的描述;偶尔他们也会换一个角度,于是在我们眼前涌现出关于儒、道、法、墨等家及其代表人物孝道思想的各种不同版本。
实际上,正是这些繁简各异、真实程度不等的叙事史著作构成了20世纪先秦孝道研究的主体。
不容否认,读者能够从这些叙述中发现一些有益的历史信息,然而这种以叙事见长的历史作品却不能给我们以更多的教益。
究其原因,无非是由于叙事史只着眼于具体历史事物的“实证”,而对于揭示这些事物背后的一般性规律了无兴趣。
这种陈陈相因的做法已引起人们的警觉,有学者就指出理论与方法的滞后成为制约目前孝道研究的桎梏,“史学方面的断代的对具体问题的实证分析,涌现了一批水平较高的论文,但仅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5)“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比喻准确反映出研究者受传统史学理论影响,在孝道研究中往往勤于就事论事,而疏于理论概括的真实状况。
历史学家曾一度标榜自己的学问是“科学”,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呢?美国人类学家怀特指出:“科学并不仅仅是事实和公式的汇集,它是处理经验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
‘科学’一词可以被适当地用作为动词:人们在从事科学活动,即根据一定的假设和使用某些技巧去处理经验。
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
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
古代孝道文化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完善的,它对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如下:
1. 西周时期:孝道观念开始确立,祭祀祖先的制度促进了孝道文化的发展。
2. 儒家经典:《孝经》等儒家经典的出现,将孝道提升到了哲学和伦理道德的高度,强调“百善孝为先”,孝成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的核心。
3. 政治文化:孝道文化不仅是一种家庭伦理,还与政治文化紧密结合,如忠君爱国被视为孝的延伸,体现了家国一体的思想。
4. 养老文明: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养老文明的核心,它保证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精神慰藉,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 心理情感:孝道文化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6. 当代价值:在现代社会,孝道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是连接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纽带,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
同时,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和适应孝道文化,使之与时俱进,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问题。
总的来说,古代孝道文化是一个伴随社会发展而不断进化的文化体系,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并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古时候,孝悌是立足之道,做人之本,一个人不懂孝道之义,不懂孝悌之礼,会为世人不耻。
因此,在千古之训中,圣人曾把孝悌奉为万善之首,三字经上说:“首孝悌,次谨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约束和规范人们的举止行为,三字经中也为后人树立了孝悌的榜样与楷模,“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的典故,在千百年来也教育和影响了许多人。
但也影响不了所有的人,如今琢磨起这个千年古训,虽然它对人伦关系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有点陈旧与愚腐。
古代的黄香在寒冷的冬天,为了不让父母睡凉被窝,自己先脱衣为父母暖被,孔融在四岁时与哥哥一起分梨吃,因为自己年龄小,把一个大个的梨让给哥哥,认为哥哥大应该吃个大梨。
因而被古人传为佳话。
因为象黄香与孔融这样年幼孩子的举动,一般孩子做不到,才被圣人赞扬并推崇为楷模,从而教育人们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虽然这是个小事,但正常的孩子是很难做到的,一般的情况,在寒冷的冬天,怕孩子受凉,总是大人们先钻被窝,暖热了才让孩子们进被窝,这是正常的现象,慈善的父母不会让年幼的孩子为自己暖被窝,而不懂事的孩子因为被窝凉而会哭闹着不脱衣服,黄香九岁懂得孝道,主动为父母暖席,也是稀有的,才被圣人推崇和后人效法,如果说起尊老爱幼,这黄香九岁为父母暖被窝也未必值得提倡,也许古时候,人们的观念所致,妇女四十岁还生孩子,当孩子九岁时,母亲已年愈半百,为父母暖被也说得过去,因为古时候人活七十古来稀,五十多岁的妇女也算得上老年人,孩子为母亲暖个被窝也属孝心,但做为九岁的孩子,为父母温席,大人们也有点于心不忍。
孩子们也大可不必这样,真正的儒家思想不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如今更是这样,大多数的家庭都就是独生子女,最多也不过两个孩子,二十岁成婚生子,孩子九岁时,父母正是三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身弱体健的时候,自己身上的火力远远少于了年幼的孩子,再加之孩子太少,任性,谁也不忍心使孩子为自己冷被窝,城市里存有了暖气,煤炉,空调的不说道,就是那偏远的山区,滞后的农村,高纬度的寒带地区,再热,父母也不能使孩子们给自己暖热被窝再睡觉,而往往就是自己先把被窝暖热再使孩子回去睡觉。
浅谈汉代孝文化的发展
浅谈汉代孝文化的发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汉代置孝悌、三老行教化,举孝廉以入仕,颁布养老令、高年赐王杖,奖励孝子,推动《孝经》传播,大兴孝治。
标榜以“孝”治天下,形成了汉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典型特征。
以往学者多从孝廉选任和人才教育的视角加以论述,其说甚是。
但是,关于孝治在律令中的体现以及孝对政治社会的影响,笔者认为尚有余议可论,以求教于方家。
一、以仕宦为途径,营造“孝治”舆论环境儒家重视人伦,对孝悌在政治中的作用有着独到的见解,《论语·学而》中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儒家的这一论断在汉代被发展成为“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
显然,将“孝亲”与“忠君”巧妙地联系起来,孝子与忠臣等同视之。
全面整合忠、孝二者的伦理关系,进而形成“以孝求忠,由孝劝忠,移孝作忠”的伦理体系。
推行孝治最大限度地弥合了“孝亲”与“忠君”之间的矛盾。
在保障孝亲者入仕方面推行了多项举措:其一,颁布律法,保障官吏“孝亲”。
汉代法律规定官吏居丧服孝,是一项重要制度。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案例二十一中简180-181:“律曰:诸有县官事,而父母若妻死者,归宁卅日;大父母、同产十五日。
”108根据简文,县吏为父母或妻居丧的期限为30日,为祖父母、兄弟姊妹居丧的期限为15日。
这条律文使官吏居丧合法化,表明统治者对吏民居丧以示孝亲的行为予以肯定,更为日后奉行孝治、追究官吏不履行居丧义务提供了法理依据。
又《二年律令·置吏律》简217:“吏及宦皇帝者、中从骑,岁予告六十日;它内官,卌日。
吏官去家二千里以上者,二岁壹归,予告八十日。
”38根据简文,官吏每年法定休假为60天,内官为40天,离家远隔两千里以上仕宦每两年有一次探亲假,为80天。
休假探亲是与家人团聚,探望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则更显弥足珍贵。
中西方孝文化之比较
中西方孝文化之比较百善孝为先。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提倡要尊老爱幼,善待老人的国家。
而在西方文化中,老年人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对于老年人抱有一种不欢迎甚至讨厌的态度。
分析比较其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对于中西方孝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安定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中国孝文化;西方孝文化;比较一、中国孝文化发展概况孝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大致经历了孝行、孝德、孝道、孝治四个阶段。
夏商时期,有关孝行的记载,则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晚期的舜。
根据记载,舜在幼年的时候丧子,后母又带来一子。
舜的父母与弟弟性格怪戾、偏激,他们多次加害于舜,欲除之而后快。
但是舜依然孝心不变,用真诚的孝行使家庭归于和谐。
西周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孝对于每个人而言,是人人必须具备的品德。
整个社会都在歌颂孝,从后来传下来的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
《诗经》中歌颂孝行的文章,风、雅、颂屡见不鲜。
如《周颂·载见》说“率见昭考,以孝以享”,像这样的很多种铭文,在青铜器上都有记载。
东周时期,孝文化因为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礼乐制度崩坏,为了权与利,子女可以杀死自己的父亲,弟弟可以斩杀自己的兄长,毫无人伦可言。
就是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人们对孝却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对于孝进行了反复的讨论、交流,最终形成为一种理论,是成为“孝道”。
汉魏和以后历朝,孝文化始于汉初,在魏晋时期得到了强化,在唐宋时期已经比较成熟,并一直延续到明清。
在汉代时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学,《孝经》成为全社会最基础的读物。
魏晋南北朝时是《孝经》倡行于全社会,几乎所有人都在学习。
唐朝是孝治的成熟时代,而唐以后的朝代,在更大、更深的领域推广之。
到了明清时期,又出现了新的规定与政策。
为了鼓励整个大家族在一块居住,凡在一块居住达三五世以上,政府授予“义门”称号。
对于奉孝老人者,还给予褒奖。
二、西方孝文化发展概况西方文化大都以基督教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圣经》是研究西方孝文化的法宝,道德规则也是出自于此。
古时的孝文化
古时的孝文化1. 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
孝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和社会。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时的孝文化,介绍其起源、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
2. 孝道的起源孝道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先秦时期。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并将其列为人伦之首。
孔子认为,孝道是维系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他强调孝道的同时,也提及了其他的伦理观念,如仁、义、礼等。
3. 孝文化的发展自孔子时代起,孝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并在后世得到进一步发展。
明代的思想家朱熹在他的《家礼》中详细阐述了孝道的内容和实践方式。
他认为,孝为人伦之本,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此外,朱熹强调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顺,还包括对祖先的尊敬和对子女的教育。
清代文学家郭璞在他的《百善孝经》中进一步探讨了孝道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他将孝行列为“组织社会秩序的根本准则”,强调了孝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4. 孝道的实践在古代中国,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实践孝道。
首先是对父母的孝敬和顺从。
子女要尽力满足父母的需求,并遵从父母的意愿。
尤其是在父母年迈的时候,子女们要尽力照料和敬重父母。
其次是对祖先的敬仰和祭祀。
古代中国人认为,祖先是家族的守护神,因此在特定的节日和仪式上,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另外,孝道还包括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
父母要传承孝道的价值观念给下一代,并教导他们遵守家规和社会规范。
传统的教育方法包括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和示范行为。
5. 孝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古代中国的孝文化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孝道加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通过尊敬和孝顺父母,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情感联系,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共同发展。
其次,孝文化也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孝道的引领下,人们尊重家长、尊敬长辈,并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
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最后,孝文化激励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传统文化论文:孝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创新
传统文化论文:孝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创新摘要:“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人伦道德的基石,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在当今社会,传统的“孝文化”如何适应社会的新发展,如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要解决这一课题,就必须探寻孝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而走孝文化的创新之路,使传统的孝文化继续发展并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文化、创新血缘亲情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特性。
但是唯有中国把“孝”作为“德之本”,并且在孝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孝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和多数发达国家一样,已迈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孝文化能否为解决日益突出的代际矛盾提供有益的参考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孝文化的发展历程谈起。
一、古代孝文化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们祖先用来占卜记事而刻写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
在甲古文中,“孝”的最初写法是“老”字和“考”字,虽然孝包含善事父母之意,但更偏重对已故祖先的敬仰和崇拜。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将孝的起源推至传说中的舜,称“舜年二十以孝闻”。
事实上,明确提出“孝”的概念,并把孝作为基本伦理道德标准是在西周时期。
夏商两代,由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不长,所以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原始氏族遗风。
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从表面看,这只不过是普通的王位更替,但其引起的社会震荡却远不止此。
为巩固新生的西周政权,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文化变革措施,特别是通过确立宗法等级制和实行封邦建国的方法,削弱各地的氏族势力,从而改造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中国从此进入宗法社会,而正是宗法制为古代“孝”文化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发展的条件,“孝”的意义逐渐丰富起来。
《孝经》是先秦时期一部最早的理论化、规范化的论孝著作。
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十三经之一的《孝经》,从各种角度更为细致地阐述了孝的意义。
国内孝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国内孝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国内孝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孝文化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趋势是“变革性”的。
年轻一代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个人发展,对于传统孝
道观念的依从程度相对较低,而更加注重亲情和家庭关系的平等和和谐,同时也会注重对父母的关怀和照顾。
2.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孝道的理解也在不断进步。
孝文化的传统观念逐渐转变为注重情感交流和尊重个体需求的新型孝文化观念,认为尊重及关心父母的意愿和需求,与父母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才是真正的孝顺。
3.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许多年轻人可能无法长时间陪伴父母。
因此,孝文化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更加强调关心和照顾父母的方式多样化。
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父母保持联系,同时也会更加注重经济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关怀。
4.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孝文化的发展还与社会政策和制度有关。
例如,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孝敬父母的行为,包括相应的奖励和福利政策。
这些政策和制度的建立为孝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变化,孝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传统观念逐渐转变为注重个体情感表达和尊重,同时也更加强调关
怀和照顾父母的多样化方式。
不过,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孝文化仍然需要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中国孝文化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探究中国孝文化的演变及其时代要求思政班2012300160006 孙晓晖“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孝”已成为我们民族最高的道德准则,其内涵也逐渐丰富,已演变成了中国特有的孝文化。
孝文化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的时代,给与了人们不同的道德要求。
探究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变化从而总结其时代要求,对中国的道德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阶段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历程根据其作用及在各社会的形态可总结为五个阶段,即产生阶段,完善阶段,僵化阶段,近代变革阶段以及现代新发展阶段。
先秦时期是孝文化的形成与确立时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这样的句子:“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这表明了“孝”最初的含义,即人们为了生活的安定和谐而进行的尊宗敬祖的祭祀活动。
到了殷商和西周时期,社会的生产力极大发展,孝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变革。
人们在生产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孝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上天的敬仰与祭祀,还增添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以及“奉养父母”这样新的含义。
由于祭祀上天是贵族特权,而传宗接代与奉养父母却是平民可以做到的,所以“祭祀”这一内容在孝德中逐渐退化,使得奉养父母的观念成为后世孝德的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其中对孝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莫属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紧紧围绕“奉养父母”这一核心内涵,极大地发展了孝文化的内容。
从其“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话语中可以了解到,孔子已将“孝”看作是儒家理论理论核心“仁”的根本,足以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也因此,“孝”完成了从宗教到道德的转化,成为了对所有人的普遍要求,成为了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后来曾子孟子等儒家大师都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如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的观点。
孝文化的演变与传承
孝文化的演变与传承汪艳成余利辉“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
流传数百年的“24孝”故事正是中国孝文化的集中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4孝”,人们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新“24孝”行动标准与旧“24孝”形成对比,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
孝,是我国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
它一直是我们的祖先极力提倡而推崇的,即使是在反封建口号提出了100多年的今天,我们还为之津津乐道,还在寻找“孝”之根源,制定“孝”之标准。
作为延传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孝”有其自身的内涵,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如《孝经》,再如《二十四孝图》。
孝道作为维系和促进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仍然应该发扬光大。
这也是今天有关方面推出并大力推广、宣传新“24孝”的愿望与目的。
“24孝”已走过了600多年。
“24孝”的故事成为系列最初起源于元代,出自学者郭居敬编录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该诗选由历代24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结集而成。
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又称《二十四孝图》,其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郭居敬所列孝子榜样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从时间上看,有虞、周、汉、魏、晋、唐、宋;从层次地位上看,有帝王、大夫、书生、百姓;从年龄上看,有老者、成人、儿童;从内容上看,有至贫孝亲的、有危难救亲的、有显贵孝亲的。
由于故事性强,经常被用作儿童启蒙的读物。
其中,“啮指痛心”、“卧冰求鲤”、“孝感动天”等故事脍炙人口。
“24孝”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
以后又有人刊行《女二十四孝图》等,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多年的流传过程中,“24孝”故事产生了不同的版本。
甘肃境内清理发掘的宋金时期的墓葬中就有砖雕或彩绘的“24孝”人物故事,计30个。
孝道的传承及现代价值
孝道的传承及现代价值作者:任小娟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22期摘;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观念。
他为个体言行提供了伦理规范,在个人素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挖掘和弘扬传统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文化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许多传统美德,其中占重要地位的就是孝文化。
但“孝”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孝文化也随之发生改变并日渐丰富。
一、孝文化的历史变迁(一)“孝”观念的形成和确立关于“孝”文化的起源,学者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是殷商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非常重视祭祀的作用,崇拜的鬼神虽然有很多,但更多的是对祖先神的崇拜。
他们认为“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希望通过祈福来表达对先祖的思念、获得先祖的庇佑,这时的“孝”主要指祭祀先祖。
(二)“孝”观念的兴盛和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孝的含义发生了改变,既包含了祭祀祖宗以表达哀思、寻求庇佑之意,又新增了“善事父母”的含义。
《尚书·酒诰》记载:“妹土嗣而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可见,当时人们的关注点已由过去的先祖变为现世的父母。
又如,《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
唐殷在《文字源流浅说》中解释:“像‘子’用头承老人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
”这是对“孝”最直接的阐述,孝的基本含义由此得来。
(三)“孝”文化的政治化到了汉代,“孝”的含义进一步扩大,衍生出了“忠君爱国”之义。
“孝”由个人、家庭上升到了国家政治层面。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纲五常”。
此外,在政治制度上,“孝”成了选拔官员的一个基本标准,兴“举孝廉”,察举善事父母、做事廉正的人做官。
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以孝治天下”成了封建君王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
孝道文化内容
孝道文化内容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父母的尊敬、孝敬和关爱。
孝道一词起源于古代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
孝道文化通过对孝的理念、实践和影响等方面的探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家庭伦理、社会秩序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1. 孝的定义在孝道文化中,孝被定义为尊敬父母、孝顺长辈、关心家庭的行为。
孝道强调尊敬长辈,尊重家族伦理,将孝行视为人伦之首要。
在孝道中,孝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家庭伦理的基石,是家族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2. 孝道的理念孝道的理念贯穿于儒家思想,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之言,表达了孝道的根本思想。
儒家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认为孝道是社会秩序和个体成就的基础。
通过孝道,人们能够培养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孝道的实践在孝道文化中,孝的实践表现为尊重父母、敬老爱幼、关心家庭。
这包括对父母的尊重和顺从,关爱兄弟姐妹,尽力维系亲情。
孝道还强调对老人的关怀和尊重,认为老人在家庭中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值得尊崇。
此外,孝道亦要求子女应该关心弱势群体,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4. 孝道的影响孝道文化在中国社会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
在家庭中,孝道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培养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形成健康的家庭价值观。
在社会中,孝道有助于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国家层面,孝道文化强调个体与社会、国家的紧密联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5. 当代孝道的发展在当代社会,孝道文化依然具有深厚的影响力,但其表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结构和家庭模式的多样化,孝道的实践方式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传统的孝道观念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既注重传统家庭伦理,又注重个体发展和社会责任的现代孝道。
6. 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孝道文化在传承中不仅保持着其传统的核心价值,同时也在面对社会变革和文化冲击时进行了创新。
中国孝道的文化背景与实践方式
中国孝道的文化背景与实践方式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一直被推崇为“天下至德”,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孔子论述“孝”开始,到今天“家国情怀”被提倡,孝道一直被奉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孝道被深入人心,融入到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并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
中国孝道的文化背景中国孝道的文化背景可以追溯到周朝。
在早期的周天子制度中,天子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天子统治下的人民同样需要表现出忠诚和孝顺。
孝道的观念从层层家庭羁绊中不断延伸,并逐渐被社会所认同。
孟子在《孝经》中传颂孝道,儒家学派对孝道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阐述,并提倡“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体系,孝道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需要得到尊重和践行。
随着时代的变迁,孝道的文化背景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唐代的玄宗皇帝与母亲韦后的故事等等。
但不变的是,中国人一直坚持“孝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话题”,这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中国孝道的实践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孝道的实践方式也随之改变,但孝顺父母的本质却一直没有改变。
尊敬父母。
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家庭中的权威,母亲则是家庭中的核心。
尊重父母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也是孝道最基本的要求。
尊重表现在积极听取父母意见的同时,不能和父母争执,不能对父母发脾气,这样才能彰显孝顺之道。
照顾父母。
除了尊重以外,照顾父母也是孝顺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顺不仅限于物质上的供养,还包括精神上的关怀。
孩子们要时时刻刻关注父母的生活和健康情况,经常回家看看父母,与父母沟通,牵挂在心。
父母教导的继承。
传统家庭制度,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要求孝子顺孙在父母的教导下成长,同时也要在学习生活中时刻谨记父母的谴责或嘉许,对现实问题如此,精神理念也并不例外。
为了让父母安心老年,孝子顺孙始终要自我要求,勤奋努力,成为对父母和社会都有用的人。
总体来说,孝道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生活中无法替代的重要精神纽带。
中国孝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孝文化发展历程概述中国的孝文化是一种重视尊重长辈、父母亲、以及社会道德的传统文化。
它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简要介绍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历程。
1、古代孝文化起步在古代中国,孝文化起步于“慎独之心”和“养老之功”思想。
在《孟子》中,“慎独之心”就被提出,诸如“孝悌之事,先得于慎独之心”就是此意。
至于“养老之功”,就表示子女应当照顾自己的父母,曾一度被认为是“大孝”的最高境界。
2、儒家思想的强化儒家思想也成为孝文化的重要支柱之一。
孔子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意味着,子女应该尽自己的全力照顾父母亲。
在接下来的几百年,儒家的思想持续强化,孝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孝文化的重要性再次得到了提升。
中国的皇帝们把孝文化的思想与王朝的合法性相结合,强调国家和父母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照顾父母是照顾国家的责任,而孝顺则是民众顺服其统治的必要的素质。
4、现代转型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教育体系和家庭生活中的孝文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制度里,孝顺父母通常意味着长期照顾父母,即使子女与父母住在不同城市,也要经常回家探望。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使得这种传统越来越难以执行。
总的来说,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
今天,尽管国家和大学仍然有“孝敬父母”的传统,但很多人把孝顺定义为照顾父母的同时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尽可能与他们深入交流。
无论如何,孝文化仍然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是代表着中国传统价值的精神财富。
国内孝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国内孝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国内的孝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孝文化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社会的精神纽带。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减少了。
与此同时,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核心家庭逐渐减少,许多人选择独自生活或与伴侣共同生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拉大了。
这种变化使得传统的孝文化逐渐淡化,人们对孝敬父母的意识也逐渐减弱。
然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家庭价值和情感的重视也在不断提升。
尽管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但人们对于亲情的需求从未改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孝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国内孝文化的发展趋势是注重情感交流和关心关爱。
尽管物质条件改善了,但人们对于家人的关心和关爱仍然非常重要。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人们更加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他们更加注重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尽量抽出时间陪伴父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国内孝文化的现状是注重行动和实际帮助。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实际行动,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例如,他们会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尽力为父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种实际行动不仅仅是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环境。
国内孝文化的发展趋势还包括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内孝文化已经开始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人们更加注重为父母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国内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注重情感交流和关心关爱的趋势,同时也注重行动和实际帮助,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虽然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孝文化依然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情感交流的桥梁,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
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
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过程如下:
1、在虞、夏、殷、商时代,孝尚未上升到理论层面,更没有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处于散在的、自发的孝行状态,是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初期。
2、进入西周以后,孝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个人行为,而是人人都必须具备的美德。
推行孝行,是周人施行德政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进入孝德的发展阶段。
3、到了东周,孝发展到了孝道阶段。
春秋乱世,礼坏乐崩,但在这乱象四起的时代,人们对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在反复论述、研讨的基础上将孝提升到理论层面,成为道。
这一时期的关键人物是孔子,孝道形成的标志性成果是《孝经》的出现。
4、汉魏及以后历朝,为孝治阶段。
孝治,即将孝道转化为治国的基本理念,孝治始于汉初,强化于魏晋,成熟于唐宋,贯穿至明清。
近十年中国大陆孝文化研究综述
近十年中国大陆孝文化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至今仍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孝文化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十年中国大陆孝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分析孝文化研究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以期为孝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在近十年的孝文化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历史文献、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对孝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内容涵盖了孝文化的内涵、功能、传承方式、现代价值等多个方面。
随着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孝文化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趋势。
通过梳理近十年中国大陆孝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本文发现,孝文化研究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显著提升。
然而,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因此,本文在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孝文化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期推动孝文化研究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二、孝文化历史演变孝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其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丰富。
近十年来,中国大陆对孝文化历史演变的研究日益深入,不仅梳理了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还深入探讨了孝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变化和社会功能。
早期孝文化的形成与儒家思想的兴起紧密相连。
儒家经典《孝经》的出现,标志着孝文化从一种自然情感上升为一种道德规范和社会制度。
在汉代,孝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孝行被纳入法律范畴,成为评价个人品德和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
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孝文化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哲学内涵和道德要求。
理学家们强调孝道是为人之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在这一时期,孝文化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孝行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孝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和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文化的发展
瓦店二中肖德光
2015.01.03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文化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乃至整个华夏民族。
中国人把孝视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国家安康之本,同时也是人类延续之本。
孝,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观念产生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孝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母权制度向父权制度过渡的时期。
由于血缘关系的明确和私有制的产生,为了感恩父母及长辈的生育抚养,表达崇敬和哀思之情,日久天长便产生了“追孝”、“孝享”、“孝祀”的观念。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句,充分说明了孝的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孝”字最初见于殷商卜辞。
在甲骨文中,孝字的上部是个老人弯腰弓背,而孝字的下部是个孩子伸出双手托着老人作服侍状。
《尔雅·释训》中将“孝”解释为“善父母为孝”。
《说文解字》对孝作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善事父母就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
孝最初仅限于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并无社会规范的意义。
其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善事父母。
国家出现以后,仅限于血缘家庭的崇敬祖先、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
(二)理论化
到了西周时期,孝的这种原始意义逐渐告别了朦胧与淡薄,趋于明显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即“人多力量大”。
反映在意识形态的孝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人们对自然、神鬼的认识趋于理性化,人们对先祖的祭祀活动由繁趋简。
家庭形态的确立使得赡养父母成为家庭血亲关系间最基本的义务,善事父母成为当时孝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孔子从人性出发,以家庭为单位,紧紧围绕善事父母这一核心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深刻内容,提出了“仁”的思想。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可他又将“孝”。
作为“仁”之本,可见其对“孝”的推崇。
孔子十分重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提倡在父母跟前尽孝,强调“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提倡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孝才是最主要的。
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体现对父母
活着的孝养之心。
孔子完成了孝从宗教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的转化。
曾子将孔子的观点发扬光大,从理性的高度认为“孝”是人类道德之源,并把“孝”的内容个体化。
他说“孝子之亲,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又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对孔子、曾子的“孝”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孟子把孔子、曾子所提倡的人们对于自己父母的爱推及他人,明显带有博思,经历代儒家大师的不断完善“,孝”观念已经系统化、理论化。
其主要成果是《孝经》,其产生标志着“孝”文化的形成。
此后儒家文化中的孝悌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并居于整个封建社会的一切道德规范的基础和首位,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思想工具。
(三)政治化
到了汉代,“以孝治天下”孝开始走上政治舞台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成为了中国封建家长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汉代大儒董仲舒对儒学孝文化进一步拓展,使孝与忠开始接轨,如果说先秦儒学中的“孝”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和关怀,那么董仲舒所宣称的“孝”则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的爱和关怀。
他没有以“父慈”作为前提,只是单方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义务,从而将“孝”文化极端化。
他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三纲”学说,确定了父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妇卑的伦理关系,孝开始直接服从于“父为子纲”、间接服务于“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道德规范。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者把家庭孝悌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
从汉惠帝开始,凡民能养父母、着力耕耘者,皆可以担任国家的下层官吏。
这是“孝道”政治化的开始。
汉代皇帝巡幸各地。
常有表彰孝悌的事情。
汉惠帝以后的汉朝皇帝都以“孝”为谥号,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孝昭等。
《孝经》一书在汉代受到了特别的重视。
后汉时天下诵读《孝经》,以《孝经》进行教化,统治阶级以“孝治天下”为指导思想。
从汉以后历代统治者或思想家则自觉地把孝文化作为封建政治统治的精神基础。
(四)异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改朝换代较频繁,虽然儒家思想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对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孝的冲击并不大。
孝文化并未因战乱而遭受破坏。
但与两汉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以孝治天下”产生了不小的变异。
“孝”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鼓吹和宣扬,统治者也重视研究《孝经》和传播“孝”,孝成为一种统治国家的权术,封建统治者从方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孝也成了他们禁锢人民思想、麻痹人民的意识法宝。
他们通过宣扬一些违背基本人伦道德的范例与行孝的“楷模”,如“郭巨埋儿”“唐媳乳母”“卧冰求鲤”等来使人们效仿,使人对封建伦理绝对服从。
这种对孝文化的异化表现在“孝感”和“孝义”的提出。
所谓“孝感”是说人之大孝,可以感动上天,降福于身;不孝,则会受到鬼神的惩罚。
传统孝道认为,孝敬父母,奉养父母之人,才是顺天有德之人。
在此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推崇“孝感天地”的迷信奉养行为,认为孝亲之情会感天动地。
从《魏书·孝感传》开始,人为地编造出大量“孝感”一类的故事被载入“正史”,并广为流传。
也出现了诸如《白话百孝图》里关于舜的“鸟耘兽耕”感人故事、盂宗为母“哭竹生笋”的愚昧行为、明代彭有源“割肝救母”、南齐庾黔娄“尝粪验病”等不人道的行为。
另外也有以孝为先。
为了一己之私而忘却天下之公的异化现象。
(五)走向极致
唐宋元明清时期“移孝于忠”,孝文化走向极致。
这时的孝则被更多地解释为“忠君尊王”。
统治者更加强调“臣忠”和“子孝”,而很少谈到“君明”和“父慈”,甚至提出了“父为子纲”,“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等愚忠愚孝的绝对化的原则。
孝道一经统治阶级提倡,很快就从敬老养老变成了维护封建伦理之纲纪。
正因为“忠君尊王”之“孝”有那么多的诱惑力,统治阶级一方面教化民众尊行忠孝道德,另一方面将臣民对君主的义务绝对化,而君主却不因此而承担任何责任。
“二十四孝”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并出现多种版本,既是孝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也是孝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
从《孝经》到“二十四孝”,孝的根本内容都是要求子孙对父母祖辈的教令绝对听命服从,孝文化走向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愚昧化。
孝文化走向极致,被融入政治运行的系统。
总结:从原始社会末期的“追孝”、“享孝”、“养孝”,到早期儒家质朴理智的“父慈子孝”、“孝敬”,再到魏晋南北朝的“孝感”、“孝义”,最后到宋元明清的“移孝于忠”,这是孝观念产生及演变的几个重要阶段。
孝观念的这种演变不仅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也集中反映了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孝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对于当代人的生活也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孝文化发展的探究,有助于我们当代人认清孝的本质与作用,也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为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打下坚实的现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