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导致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导致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
2009-11-18 19:58:21| 分类:教育论坛|举报|字号订阅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教育的进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教育的不平等显现越发显著。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教育不平等现状出发,试图透过现象寻求背后的真正原因和实质,从而发现导致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最后提出消除教育不平等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公平,制度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管子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重视教育工作,就深明教育是长久之计。数千年来,教育制度历经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无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
在欣慰着教育成果的同时,我们更要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有悖于教育发展的不良现象,并加以解决。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逐步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而社会的和谐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却依靠人民的思想观念,而人的思维来源于学习和实践,如果每个人都必须亲历才能获得思维那么社会就无法进步,所以说大多数的思想都来源于借鉴千人的智慧,这就需要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
教育的不平等现象在我国表现尤为严重,例如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教育的不平等,富人子女与穷人子女的教育不平等,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平等;知识
教育、能力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不平等。从教育制度因素出发分析这些不平等的现象及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一方面,教育是一门关系国计民生、国富民强的学科,其理论研究来源于教育实践,通过对我国教育不平等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形成新的教育学理论,并指导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教育的不平等直接或间接地剥夺了部分人受到公平教育的权力,使教育事业不能形成“和谐”的局面,从而给部分人带来了损失,给社会埋下一定的隐患,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承人的潜力无法得以全面挖掘与发挥,这将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因素,中国教育的不平等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制度上消除不平等显现势在必行。
二、中国的教育不平等现状
(一)教育不平等的定义
“平等”通常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受到相等的待遇,没有专断的特权。“教育平等”即人们在教育方面受到相同、公平的待遇,反之,“教育不平等”即人们在教育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歧视或不公平待遇。
当然,教育平等并不一味要求绝对平均和完全相等,而是要求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出身和职业的人给予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
(二)中国教育不平等现象
中国的教育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形式的问题。下面列举出比较突出的集中教育不平等现象。
1、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不平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同城市教育相比存在着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农村学生数量上远远超过城市,然而农村
教育经费及其短缺,平均水远远低于城市。另一方面,优秀的年轻教师大都选择到城市工作而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农村落户,因此导致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年龄等的不合理。
2、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不平等。按道理讲,既然都是为培养优秀人才为目的,那么所有的学校都应同样地以教育人才为目标。然而“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这样的提法和做法颇令人费解。“重点”是区别于“一般”和“普通”的。重点学校的拥有普通学校无法比拟的硬件资源和教师力量,正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才蛊惑着家长们趋之若鹜,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进所谓的重点学校。这又造成了教育的另一种不平等,即家庭社会地位高、经济背景好的学生能够选择“好学校”,而社会地位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到“差学校”。
3、后进生与优等生教育不平等。不同的孩子先天的智力状况不相等,有的孩子确实聪明,而有的孩子也的确反应迟钝一点。但是大多数人智力相差无几,影响他们一生的往往是后天教育。如果教育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优秀的社会接班人。然而在很多学校,学习差的学生就被冠以“差生”的称号,成为老师批评和同学戏弄的对象,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和伤害;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被老师宠爱,被同学追捧,甚至还被老师开小灶,额外地学习更多的新知识。这就产生了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成绩好的更好,成绩差的更差。
4、传统教育与国际教育不平等。所谓传统教育,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简称,时下亦称为“国学”。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诸多古典文献凝结了古人卓越的智慧,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虽然也有封建文化的糟粕,但更多的是值得传承和延续的财富。然而国学教育却被忽视了,国外学校在学习《孙子兵法》、《天工开物》、《论语》的时候,我们的天之骄子却在背单词,而且从小学三年级一直背到博士阶段,这不能不说是极具讽刺性的现象。此外,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三个月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样的广告,却难以找到“从《史记》探寻
历史的真实”这样的字眼。试问,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一生中用到外语的机会有多少,而脱离传统文化的可能又有多少?我们从答案中显然可以看到传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不平等。
5、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不平等。1999年以来,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出台,使得全国的家长们再次把目光投向普通高中,导致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而中专、技校、中职等职业学校招生严重不足。同时不少学生和家长直接把考上大学与找到好工作、拥有美好未来直接画上等号。根据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来看,一方面是应试教育或升学教育直接影响下,使教育不以就业为导向,而是以学历为导向。
6、知识、素质和能力教育不平等。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更要该是学习个人修养素质、锻炼各种能力的场所。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必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无用人才,这个教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因此提出了素质教育,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在新世纪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高素质人才的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体系。但目前我国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发展仍然不平等,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仍然落后于知识教育。
三、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
当前,中国教育制度中的不平等正深刻而广泛的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要想彻底消除不平等现象,还给人们一个公平的教育,必须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教育不平等是由区域性经济差异、教育资源配置差异、阶层差异以及其他因素等造成,归根结底中国教育的不平等现象是制度不公平所致,如重点学校制度、教育资源分配制度、考试与选拔制度等。此外,中国教育制度的不公平还包括更广泛、更深入的内容,在本文不一一探讨。
(一)重点学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