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金属》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目标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金属》一单元。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金属;2.了解金属的一些常见特征;3.掌握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1.认识金属;2.理解金属的一些特性;3.通过案例学习了解金属的应用。
2.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什么是金属,识别常见金属材料;2.理解金属的一些常见特征,如导电导热、可塑性等;3.了解金属的应用,如建筑、交通、机械等方面。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用纸片团成一个球,并向学生展示。
请学生猜测这个球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引导学生思考格式不同材料的特点,如硬度、可塑性、耐磨性等。
2. 新知讲解(20分钟)1.什么是金属?(1)向学生讲解金属的定义,以便他们明白什么是金属。
自由电子将不同的金属原子结合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物质,称为金属。
(2)向学生展示几种常见的金属,并讲解其特点和用途。
2.金属的特性(1)导电导热以铜为例,向学生讲解铜的导电和导热能力。
这是为什么手机屏幕上的触控笔都是金属制成的原因之一。
(2)可塑性讲解金属的可塑性,如金属可以制成各种形状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3)耐腐蚀性用铁丝和铜丝做实验,比较其耐腐蚀性的区别。
3.金属的应用领域(1)建筑用例子向学生介绍金属在建筑中的应用:如钢材、合金等。
(2)交通介绍金属在交通方面的应用:如车身、发动机、轮胎等。
3. 练习(20分钟)1.给学生发放工作纸,要求在上面写出认识的不同金属及其用途。
2.分组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内,用金属做出一个简单的模型,尽可能多地体现金属的特点。
4. 总结回顾(10分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案例学习,学生们对金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了解到金属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并对不懂的内容询问。
三、教学评价1. 知识对接1.金属的分类和常见金属材料及其用途;2.金属的性质特点及其应用。
2. 能力提升1.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自由的表达;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制作模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金属》优秀教案
14.金属【教材分析】《金属》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三课。
本单元四课是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的。
本课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一、研讨身边的物品哪些是用金属制成的。
日常生活中利用金属制成的物品很多,教学可以从身边有哪些金属制品入手,然后再组织学生研讨:为什么要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它们有哪些特征?二、探究金属的性质。
从两个维度进行:1.金属的共同性质。
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
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金属的共同性质,有光泽、导热性、延展性。
2.金属的不同之处。
动手探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金属的不同之处,不同的金属硬度不同,不同的金属质量不同。
三、探究物品用不同金属制作的原因。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表上信息,作出选择,并解释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明白金属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四、了解金属的更多的特点。
列举一些合金制品,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很多的金属制品不是由某一种金属制成的。
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对金属有所认识,在生活中也使用过金属制品,知道金属的触感和色泽,可以判断出哪些是金属哪些不是。
但是对于金属有哪些具体的性质,以及为什么要用这种金属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
对于合金,学生们也只是在生活中听到过,并不理解什么是合金。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常见金属的共同性质。
2.知道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
科学探究:1.能够利用多种感官观察金属的特征。
2.能够利用简单工具探究金属的性质。
科学态度:1.了解选择金属材料时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人类为了使金属材料更加符合需求,创造出了合金。
【教学重点】探究金属的性质【教学难点】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决定不同金属的用途【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小学科学《金属》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金属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金属使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知道金属使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
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实施;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难点:金属的性能。
三、教学准备导线、小灯泡、电池、木筷子、铁筷子、铁钉、木筷子、铁筷子、热水、榔头、铜片、易拉罐易拉罐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对于“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还记忆犹新吧!我们今天来重温一下当时的场景,请看视频!式还记忆犹新吧!我们今天来重温一下当时的场景,请看视频!播放视频:《大阅兵》《大阅兵》看过这段阅兵式后,你是否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是否被强大的国防装备所折服?那你知道吗?这些装备都是由一些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属》这节内容吧。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属》这节内容吧。
板书课题:金属板书课题:金属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是材料应用的发展史,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
你知道为什么铁器比青铜器发展的要晚吗?请看视频。
视频。
播放视频:《为什么先有青铜时代后有铁器时代》《为什么先有青铜时代后有铁器时代》在100多年前,人们又发现和利用了铝。
这些金属材料的应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这些金属材料可分为纯金属和合金两种。
发展。
这些金属材料可分为纯金属和合金两种。
(二)我们来研究金属有什么特点金属有什么特点呢?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金属制品呢?谁能举例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金属制品呢?谁能举例说一说?2.这么多的金属制品,你觉得为什么这些物品用金属来做而不用别的材料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金属除了坚硬还有哪些特性?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金属除了坚硬还有哪些特性?(1)能导电:(看到电线)真的吗?出示小灯泡,如果想让这个小灯泡亮起来,是不是就必须有电呀?电在电池里(出示电池),这是一根金属芯的电线,如果我用这根电线将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灯泡连起来,负极和小灯泡连起来,小灯泡亮了就能证明金属导电,小灯泡亮了就能证明金属导电,小灯泡亮了就能证明金属导电,如果小灯泡不亮就证明金如果小灯泡不亮就证明金属是不能导电的。
小学科学第4课金属教案
小学科学第4课金属教案第一部分:引入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是一类物质,掌握金属的一般特性;2. 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金属及其用途;3. 学会简单的实验,观察金属的性质。
教学重点:了解金属的一般特性及常见的金属。
教学难点: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金属及其用途。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图片,小实验用具。
学生准备:教科书,铁、铝、锌等金属块。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金属样品(铁、铜、铝、锌等),然后询问学生:“你们见过这些金属吗?你们了解金属是什么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回答问题。
Step 2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金属是一类物质,具有特定的性质和用途。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常见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并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Step 3 探究(3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验证金属的性质。
实验1:导电性实验1. 教师将一根金属导线的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将另一端连接电池的负极。
2. 教师让学生用另一根金属导线的一端触碰带电的金属导线的另一端。
3. 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2:导热性实验1. 教师准备两块不锈钢片和一块木板。
2. 把一块不锈钢片放在木板上,另一块放在水中。
3. 教师在两块不锈钢片中间用火点燃一根蜡烛。
4. 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
Step 4 归纳(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并归纳整理出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等特性。
Step 5 拓展(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金属,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用途,如铁用于制造铁器、铝用于制造飞机和罐头等。
Step 6 小结(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并提醒学生记得铁、铝、锌等金属的特点及其常见用途。
第二部分:讲义金属及其性质1. 金属是一类物质,具有许多特点。
(1)导电性:金属能够传递电流,常用于制造电线、电器等。
(2)导热性:金属能够快速传递热量,常用于制造散热器等。
(3)延展性:金属可以拉长、弯曲而不破裂,常用于制造金属丝等。
三年级科学金属教案
三年级科学金属教案三年级科学金属教案三年级科学金属教案【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金属的种类,了解不同金属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金属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各种类型的金属段,实验用的相关材料。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也是本单元的一个次级研究主题,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金属这一类物质的共同性质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为什么使用该种金属的问题来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金属的性质部分是本课最重要的活动内容,要求学生逐一进行操作和观察,以揭示金属的共同性质。
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先动脑再动手,知而后行,才是科学的研究。
学习科学是为了服务于生活中,所以在了解了金属的性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启发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讲述:在我们生活中的常见材料,除了我们前面认识和研究的纸和布外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和研究一种材料:金属。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了解身边的金属制品。
1、谈话:我们周围许多物体都是金属制成的,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金属制作它们?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4、讲述:用金属制作的物品有厨房用具、高压电线、奖杯、常用工具等,因为它们比较耐用、可以导电、有光泽、锐利,所以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
用金属来制作是利用了金属的一些特性,如坚固耐用、坚硬锐利等,那金属的性质究竟有哪些呢,我们接下来研究研究。
(二)、研究金属的性质。
1、研究金属的光泽度。
(1)、选择铁钉、粗铝丝、粗铜丝等材料;(2)、用砂纸摩擦它们表面;(3)、比一比,摸一摸,说说有什么发现。
(变光亮,有热度)(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5)、总结:摩擦变亮、摩擦生热。
2、研究金属的导热性。
(1)、把铝勺、塑料棒、木筷放在热水里,过3分钟后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塑料棒有一点热,木筷没有感觉,铝勺很烫)。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金属》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金属》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金属教材版本: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学科领域:科学知识结构:了解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特性学习重点:探究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对金属的认识和兴趣学习难点:区分不同的金属材料,分析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性质;•掌握高温熔化和延展性较强的金属材料的特性;•掌握各种金属的应用领域。
2.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金属材料的应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并通过学习认识到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金属分类:金、银、铁、铜、锡、铝、钢、锌等,讲解各种金属的特性和应用领域;•第二部分: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性质;•第三部分: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方法本次课程将采用“读、讲、展、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所掌握的知识点;接着,用图表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金属的特性;然后,通过展览和实验的形式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记忆和感受;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金属的应用。
四、教学设计1.自主学习环节(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介绍金属的内容,了解金属的分类以及重要性。
2.讲解环节(15分钟)通过PPT呈现金属分类和各种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在讲解铜、铁和钢时,着重强调它们的应用领域,并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
3.展示环节(20分钟)在课堂周边搜集各种金属材料,让学生观察和摸索金属的特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4.实验环节(2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螺丝和钉子的多次钻穿实验,掌握延展性较强的金属材料的特性。
5.运用环节(2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种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进行汇报和分享,还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寻觅和探索。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深入研讨金属的重要性与应用前景
五年级上学期,学生将学习有关金属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应用。
教师需要设计一组教学计划,让学生深入了解金属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五年级科学《金属》的教学计划。
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介绍金属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教师可以使用PPT来呈现金属的分类、成分、物理和化学性质等重要信息。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金属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互动和交流。
通过问答形式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老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体,展示有关金属的实验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金属性质的独特之处,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一些应用,例如制造日用品、建筑结构、交通工具、电子设备等领域,指导学生探讨金属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教学学生在教室内完成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金属的性质。
前期,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用品中的各种金属,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应用领域和物理表现,培养学生对金属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可以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金属实验,从实践的角度了解深入金属。
例如:钢球的滚动实验,通过比较钢球和其他金属的滚动情况,从实验中分析金属的力学性质;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实验,可以将各种金属加热和通电,并观察和比较不同金属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金属的腐蚀实验,学生可以观察有关涂层的腐蚀,了解金属受到干扰的情况;金属的加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金属的加工和成型过程。
三、社区教育参观活动社区教育是学生认知和实践的重要环节。
对于五年级科学课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现场学习,以了解金属在社区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经验。
例如,学生可以参观金属加工公司、工业园区或建筑施工现场,了解不同金属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表现。
参与这样的参观,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金属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且通过现场实践进一步认识金属的生态环保、生产效率、质量效应等方面的经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金属》优秀教案
17.金属【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1.能提出探究金属特点的大致思路,能运用对比的方法探究金属,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进行研究活动,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金属特点的过程和结果。
2.知道金属有不同的特点,通过观察、对比、操作实验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金属知识的了解。
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了解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需要灵活选择运用多种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知道金属是可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和用途.【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在探究金属特点的活动中能灵活从不同方面选择运用不同的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金属的各种特点。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有关金属的课件、资料、放大镜、铁、铜、铝棒、塑料棒、玻璃棒、木棒、锤子、木板、烧杯、实验记录单等。
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金属制品、砂纸、小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教师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一些物品,谁愿意把你收集到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它可以用来做什么?2.学生全班展示和交流收集的金属制品及作用。
3.谈话:同学们,教师也想把收集的一些金属制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教师出示几件金属小物品并一一说明金属制品的用途。
谈话:老师还收集到了一些金属制品的图片。
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
4.揭示教学内容,板书课题。
同学们,刚才见识了这么多金属制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金属的王国,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非常普通的——金属。
(板书:17金属)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谈话: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这么多的金属制品,让我们知道了金属的种类繁多并且用途之广,那么对于金属,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呢?2.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教师归纳小结:同学们,大家想研究金属的特点、金属的来源、金属有哪些、有什么作用等这些问题。
(教师随机板书)伟大的科学家总是善于提出问题,你们能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已经向科学家迈出了关键一步,我们要想研究金属的特点,你知道哪些观察研究的方法呢?3.学生自主交流。
《金属》参考教案
14.金属【教材分析】《金属》这一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带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的第三课内容。
在二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材料》一单元中,已经对材料进行了初步的辨别和分类,对不同的材料也进行了简单地观察和研究。
以之前学习的经验作为基础,本课对金属这一材料进行更深入的观察研究。
本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首先发现生活中金属材料的应用;探究金属的共性;探究金属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的用途。
【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主体是三年级下册的学生。
知识储备方面,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先前的学习也帮助学生储备了一些关于材料的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能力方面,观察记录的本领在低年段的课堂上已经基本掌握,也有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而本节课难点综合考虑金属各方面特性,即对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目标,学生能力较为薄弱,需要教师格外关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金属的共性,如具有金属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
2.知道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硬度、轻重等。
3. 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选择金属材料是要综合考虑金属的各方面特点。
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探究发现金属的共同特点。
2.能探究金属的不同特征,并根据金属的不同特征分析去用途。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金属的性质。
2.体会到要认识一个物体要从多方面全面的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够在全面了解金属各方面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金属的不同用途。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究金属的性质。
【教学难点】综合考虑金属各方面性质分析其不同的用途。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木棒、塑料棒、铜棒、铁棒、铝棒、锤子、砂纸、热水、烧杯、锤子、天平、相同大小的铜块、铁块、铝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对材料世界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研究一种材料——金属。
同学们对金属了解吗我们教室里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2.学生思考并列举教室中的金属制品。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了解金属的性质与分类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了解金属的性质与分类一、课程中考点本节课是以“金属”的性质及分类为核心,重点介绍金属的概念、特征、分类、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们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能够更深入了解金属的性质特点,为以后学习化学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金属的概念、特征、分类、利用等方面的内容,了解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用途。
(2)能力目标:掌握金属的基本性质,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3)情感目标:让学生热爱科学,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1)认识金属的概念特征和性质;(2)学习金属的分类方法;(3)认识金属的利用。
四、教学难点(1)掌握金属分类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金属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热身:课前导入(5分钟)从学生身边的金属材料出发,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金属材料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这些金属是如何产生的,又有着怎样的用途。
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思考和探究。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理论讲解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概念及种类,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金属密度、熔点、化学性质等特性,加深他们对金属的认识。
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根据所给出的金属样本进行密度、电性能等特性的测试,探究不同金属的物理性质。
3.互动交流通过组织学生类比感性体验、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思考“金属是如何应用于我们环境和生活中的?”,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探究金属的应用领域。
(三)课堂练习(10分钟)开展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检验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
练习内容可以是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样化的形式。
(四)课后拓展(5分钟)推荐学生自行查找、收集有关金属的资料,带回家后整理,通过小组或个人的分享形式再次直观地展现出来。
六、教学手段黑板、PPT、金属样本、实验仪器及试剂、幻灯片等。
七、教学环节安排1.课前导入(5分钟)2.讲解金属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利用(10分钟)3.实验操作(15分钟)4.课堂互动交流(10分钟)5.课堂练习(10分钟)6.课后拓展(5分钟)八、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听从反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形式多样的测试能力训练,课后家庭自主拓展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课堂效果评估,从而达到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学设计设计1.认识常有金属的种类,认识不一样金属的性质。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经过实验研究不一样金属的性质。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1、叙述:在我们生活中的常有资料,除了我们前面认识和研究的纸和布外还有好多,今日我们就再来认识和研究一种资料:金属。
(板书课题)(1)、认识身旁的金属制品。
1、讲话:我们四周很多物体都是金属制成的,同学们认真想想我们四周有哪些物件是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何用金属制作它们?2、学生疏组议论,沟通。
3、报告本组的议论结果。
4、叙述:用金属制作的物件有厨房器具、高压电线、奖杯、常用工具等,由于它们比较耐用、能够导电、有光彩、锋利,因此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
用金属来制作是利用了金属的一些特征,如牢固耐用、坚硬锋利等,那金属的性质终究有哪些呢,我们接下来研究研究。
1、研究金属的光彩度。
(1)、选择铁钉、粗铝丝、粗铜丝等资料;(2)、用砂纸摩擦它们表面;(3)、比一比,摸一摸,谈谈有什么发现。
(变光明,有热度)(4)、学生疏组实验,报告。
(5)、总结:摩擦变亮、摩擦生热。
2、研究金属的导热性。
(1)、把铝勺、塑料棒、木筷放在热水里,过 3 分钟后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塑料棒有一点热,木筷没有感觉,铝勺很烫)。
(2)、学生疏组实验,报告。
(3)、总结:铝勺导热快。
3、研究金属的延展性。
(1)裁剪一段 5 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上;(2)用铁锤敲打它,把圆形敲成扁形的;(3)用尺子量一量,有什么变化?(变宽、变长)(4)、学生疏组实验,报告。
(5)、总结:金属在遇到外界压力时,形状能够发生变化,拥有向外扩散的延展性。
总结金属的性质。
(1)、发问:经过以上的实验活动,我们知道金属有哪些性质?(2)、学生疏组议论、沟通。
(3)、总结:轻重、硬度、延展性、导热性。
(4)、叙述:金属的性质还好多,我们在此后的学习研究中会逐渐学习到。
1、讲话:想想,依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联合书籍的资料,假如要制作锅、易拉罐、金饰,你会选择哪一种金属?为何?2、学生疏组议论,报告。
《金属》教学设计
《金属》教学设计《金属》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金属晶体的模型及性质的一般特点。
2.使学生理解金属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3.较为系统地掌握化学键和晶体的几种类型及其特点。
二、学习重点:金属晶体的模型;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金属晶体结构模型。
四、学习过程[投影]选一位同学的家庭作业(以表格形式比较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要求全体同学对照分析各自作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
然后投影一张正确的表格。
表一: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比较[教师诱导]从上述金属的应用来看,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呢? [展示金属实物]展示的金属实物有金属导线(铜或铝)、铁丝、镀铜金属片等,并将铁丝随意弯曲,引导观察铜的金属光泽。
叙述应用部分包括电工架设金属高压电线,家用铁锅炒菜,锻压机把钢锭压成钢板等。
[学生分组讨论]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 一、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教师诱启]前面我们知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有着不同的物理性质特点,且分别由它们的晶体结构所决定,那么金属的这些共同性质是否也是由金属的结构所决定呢?[板书] 第二节金属晶体[flash动画] 点击“金属晶体内部结构”条目,让学生看金属晶体内容组成微粒内容为,然后再听画外音兼字幕。
再点击“金属晶体内部结构”内部画面左上角“内部结构”条目,让学生看几种常见金属晶体空间构型。
硬球一个一个地堆积给同学观察,成形后再旋转让同学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且拆散、堆积给学生分析。
[画外音兼有字幕]金属(除汞外)在常温下一般都是固体。
通过X射线进行研究发现,在金属中,金属原子好像许多硬球一层层紧密地堆积着,每一个金属原子周围有许多相同的金属原子围绕着,[设疑]金属中堆积的就是中性原子吗?[阅读并讨论]金属中由于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比较少,金属原子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变成金属离子,在金属内部结构中,实际上按一定规律紧密堆积的是带正电荷的金属阳离子。
小学科学14《金属》(教案)
小学科学14《金属》(教案)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铁器到金首饰,金属制品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我们介绍金属的性质、制取方法以及用途。
本教案将详细讲解小学科学14《金属》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金属的基本认知和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特点和性质;2. 了解金属的常见制取方法;3. 探索金属的用途和作用;4.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铁、铜、铝和锡等常见金属样本;玻璃试管、酒精灯、火柴;2. ppt或黑板课件准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金属制品的图片或样本,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你能想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有哪些?你知道金属具有什么特点吗?步骤二:了解金属的特性(15分钟)1. 通过展示金属样本,让学生观察、摸索、聆听金属的外观、触感和声音,引导学生描述金属的特性,如光泽、导电、导热、坚硬等。
2. 讲解金属的特点:金属是一种有光泽的物质,可以传导电和热,而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韧性。
3. 展示温度效应:将导电性较好的金属,如铜条放在冰块上感受一下,然后放在手心中,观察学生感受到的温度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导热性。
步骤三:了解金属的制取方法(20分钟)1. 通过图片或实物介绍金属的制取方法,包括矿石提炼和熔炼两种常见方法。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采矿和冶炼的基本过程。
2. 多媒体展示矿石提炼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金属的制取过程。
步骤四:金属的用途和作用(20分钟)1.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金属,列举出该金属的常见用途和作用。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例如:铜用于电线、金属制品、合金等领域,铝用于飞机、汽车、包装等领域。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让其他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见解。
步骤五:实验探索(2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实验探索,如使用针状铝片和试管中的溴水进行反应,观察铝片在溴水中的变化。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基本特性,包括颜色、硬度、延展性、传热性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金属的基本特性。
2.教学难点:金属的延展性和传热性。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铜、铝、铁、银等金属样品,金属与非金属对比样品。
2.实验器材:天平、砝码、显微镜、加热器、实验桌等。
3.教学课件、视频等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品,如钥匙、硬币、餐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2.学生回答:它们都是金属。
3.教师追问:那你们知道金属有哪些特性吗?(二)探究金属的基本特性1.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一份金属样品和一份非金属样品。
2.学生观察并比较金属与非金属的外观、硬度、延展性等。
(1)金属的颜色: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呈红色,金呈黄色。
(2)金属的硬度:金属一般比较硬,但铝较软。
(三)实验探究金属的传热性1.教师将金属样品放在加热器上加热,观察金属的颜色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用金属和非金属样品进行传热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四)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展示一些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建筑、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
2.学生讨论:金属的哪些特性使其在这些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学生回答:金属的硬度、延展性、传热性等特性使其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2.学生回答:金属的基本特性有颜色、硬度、延展性、传热性等,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领域。
(六)课后作业1.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金属物品,找出它们的应用领域,并记录下来。
2.下节课分享观察结果。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探究金属的基本特性1.教师发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手中的金属和非金属样品在视觉上有什么不同吗?”2.学生回答:“金属看起来更光滑,有光泽。
”3.教师追问:“那我们怎么区分金属和非金属的硬度呢?”4.学生回答:“我们可以用金属和非金属互相刻画,看是否留下痕迹。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金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及其用途。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了解金属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硬度等性质。
3.学生能够培养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及其用途。
2.难点:通过实验了解金属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硬度等性质。
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分类及常见金属的性质。
2.金属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硬度实验。
四、教学过程A. 导入(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图示,介绍金属的优缺点、分类、应用等基本概念。
B. 学习(25分钟)1. 金属的分类及常见金属的性质(15分钟)讲解并呈现常见金属的性质及应用,包括铁、铜、铝、锌、锡、铅、金、银等。
要求学生理解各金属的性质,如硬度、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等,并通过图示加深印象。
2. 金属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硬度实验(10分钟)讲解实验流程,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操作规范。
导电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电流表、电烙铁等工具实验,热导性实验要求学生使用热导仪器实验,延展性和硬度实验则让学生进行手工操作。
C. 拓展(10分钟)1.扩展金属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性质和应用。
2.让学生思考金属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金属来服务人类。
D. 总结(5分钟)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探讨如何更好地学习金属知识,如何探究科学问题。
五、教具和媒体1.电流表、电烙铁、热导仪器等实验工具。
2.幻灯片、图示、模型等教学媒体。
六、作业1.回答金属分类及性质的小测验。
2.思考金属的应用,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展板,展示各自的发现。
七、教学评估1.通过小测验、展板等途径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测评。
2.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了解学生实验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金属》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金属》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锻性、有光泽和重量大等。
2.认识铁、铜、铝和锌等常见的金属及其用途。
3.掌握金属的分类方法,了解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区别。
4.学会如何使用金属的特性制作简单的小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1.听之以耳,熟之以手:如何将学生了解到一些数字和名称的背后是一种实际应用。
2.如何让学生理解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三、教学内容1. 金属的基本性质•电的通路•热的传递•金属的延展性、可锻性和重量大•光泽2. 常见金属的认识及其用途•铁、铜、铝、锌、金、银等•制作各种物品,如电线、铅笔芯、铜器等3. 金属的分类•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区别4. 利用金属的特性制作工具•利用金属的延展性和可锻性制作小盘子、小勺子、小钩子等•体验制作的乐趣四、教学方法1.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分类整理金属工具、金属物品等,制作好预备课件。
2.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搭习作桥梁,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体验金属的延展性和可锻性。
4.在实践探究中加深学生对金属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金属物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它们,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之处。
在学生熟悉的情况下,引入金属的分类及特性,这样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2. 学生探究利用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金属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性,这样让他们对金属的性质更为深入的了解,进而引导他们开始讨论为什么这些金属物品有这些特点。
3. 教师讲解讲解金属的分类方式,包括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
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金属的应用,例如铜可以制成各种铜器,锌可以用来防腐,金可以制作项链等。
4. 实践制作让学生利用金属的特性制作一些小玩具或小工具,比如定向电线,小铅笔刀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经验。
5. 总结归纳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再次了解金属的特性和分类方式,并通过小活动感受到制作的乐趣。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金属》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金属》教学设计【课题】:金属【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教学目标】:1.能针对探究金属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问题作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3.知道金属是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获取真知。
难点:知道金属是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铜丝、铁钉、铝丝、铜勺、铝勺、木棒、砂纸、电池、导线、铁锤等。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金属小物品3—5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列举生活中所见的金属制品,思考这些制品属于金属中的什么材料?出示课件:铝锅、铝合金门、铝梯、铁大门、铁桌椅等物品。
学生讨论。
指名汇报。
教师小结:金属与我们的关系相当地密切,这节课我们将针对金属展开探究(教师板书课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针对金属进行质疑并提出问题。
关于金属你想明白什么问题?生1:金属有什么特点?生2:金属有什么作用?生3:金属是怎样来的?……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多,我们先来研究金属的特点。
2.探究金属的特点。
活动一:探究金属有哪些特点?(1)提出问题:你认为金属有哪些特点?(2)学生猜测。
生1:金属能传热。
生2:金属能导电。
生3:金属具有延展性。
生4:金属具有光泽性。
……(3)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呢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
(5)汇报一组:我组探究的是金属能传热。
方法是:①用火烤或加热金属的其中一端,一段时间后,触摸该金属的其它部位也觉着热,烤或加热的时间越长,触摸该金属的其它部位越觉得热或烫。
《金属》教学设计(精选3篇)
《金属》教学设计(精选3篇)《金属》篇1教学目标:1、能够进行探究金属性质的研究2、知道金属有光泽、易传热、具有延展性的特点3、了解常见的金属性质,知道性质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也考虑价格、资源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它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难点:探究金属具有延展性,即能变形。
课时安排:一课时活动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一些金属片,如铁钉、易拉罐(铝的),粗铜丝,砂纸、铁锤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金属制品1、出示常见金属制品,说说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要用这个做?2、学生交流,师相机板书:铁、铜、不锈钢……3、师:像铜、铝、铁等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金属”。
(出示课题)4、你知道我们这个教室里哪些东西也是金属做的?5、金属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厨房用具、常用工具、高雅电线、交通工具、金银首饰等,哪一个方面都少不了金属。
6、过渡:金属到底有哪些特殊的本领使得它的用途如此广泛并深受人们喜爱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金属。
二、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1、老师出示研究材料及工具,认识实验器材:砂纸、榔头、小刀……2、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做完以后,你能更好地发现金属的一些性质。
你准备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做实验呢?小组讨论一下。
3、交流:可以用砂纸摩擦金属表面,看一看。
用力弯曲金属,或用榔头敲打金属。
用小刀割金属。
把金属放在热水里,过一会再拿出来摸一摸。
……4、学生分别取出三种金属:铁丝、铜丝、铝丝,开始探究。
5、师巡视指导,特别提醒注意安全,并随时纠正不正确的实验方法。
6、实验后小组内交流实验现象,回报收获,并推选一人把组内的成功填写在黑板上。
金属的共同性质:7、全班看板书,说说异同。
8、小结:金属的质地一般比较坚硬、有光泽、容易导热、具有延展性、经敲打后比较容易变形。
(师补充:金属还具有导电性质)9、谈话:金属还具有其它一些很重要的性质,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了解到。
三、金属的区别与不同用途1、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探究发现了金属有很多共同之处,其实不同金属之间各方面的性能也是有差别的。
小学科学《金属》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金属》教学设计一、实物导入教师出示:铝锅、钥匙、铁钉、铁勺、易拉罐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大家常用的物品,大家看一下,你们认识吗,这是什么,那这是什么,这个呢?生:锅、铁钉、菜勺。
师:没想到大家都认识,那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吗,这个是什么材料制成的?那这个?这个呢?(此时板书:铜、铁、铝)师:大家都太厉害了,那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对,都是金属,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一下:金属,板书课题:4、金属【或者:像铜、铝、铁等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金属”。
(出示课题并板书)】师:这么有趣的课堂吸引了两个小朋友,想跟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PPT 出示佩琪乔治自我介绍)二、探究金属的性质佩琪是个爱提问的孩子哦,当佩琪出现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哦。
瞧,佩琪来了。
(PPT 翻页直接提问)1、复习前面所学的观察方法(ppt 出示)(1)研究石头:看一看(颜色、纹理)、摸一摸(光滑或者不光滑)、敲一敲(坚硬)、两块石头对比(划一划)(2)研究布料:看一看(颜色)、摸一摸(空隙大小)、拉一拉(弹性)、棉布丝绸化纤吸水性(3)研究塑料:玻璃与塑料瓶子:掂一掂(轻重)、捏一捏(软硬)、倒入热水(变形或者不变形)、塑料袋和布袋(透水或者不透水)2.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课桌上有许多的物品,你们都认识吗?师:先数一数有几种?师:展示实验物品(铜条、铁条、铝条、小锤子、铁砧)师:材料老师给大家准备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金属,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讨论)学生汇报交流老师板书:看一看,摸一摸,浸一浸,敲一敲看一看(1)颜色不同,铁、铝是银白色,铜是紫红色。
师:还能看出什么来呢?在灯光下铜铁铝与筷子、粉笔作比较,铜铁铝发亮,它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金属光泽,那么我们又发现了铜铁铝的一个特点,他们都具有金属光泽。
【板书:看一看具有金属光泽】(2)摸一摸把铜条、铝条、铁条、木条放到注满热水的保温壶里,让孩子摸上端,说出感受,讲解导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金属使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实施;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金属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难点:金属的性能。
三、教学准备
导线、小灯泡、电池、木筷子、铁筷子、铁钉、木筷子、铁筷子、热水、榔头、铜片、易拉罐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对于“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还记忆犹新吧!我们今天来重温一下当时的场景,请看视频!
播放视频:《大阅兵》
看过这段阅兵式后,你是否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是否被强大的国防装备所折服?那你知道吗?这些装备都是由一些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属》这节内容吧。
板书课题:金属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是材料应用的发展史,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
你知道为什么铁器比青铜器发展的要晚吗?请看视频。
播放视频:《为什么先有青铜时代后有铁器时代》
在100多年前,人们又发现和利用了铝。
这些金属材料的应用促进了社会的
发展。
这些金属材料可分为纯金属和合金两种。
(二)我们来研究金属有什么特点
金属有什么特点呢?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金属制品呢?谁能举例说一说?
2.这么多的金属制品,你觉得为什么这些物品用金属来做而不用别的材料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金属除了坚硬还有哪些特性?
(1)能导电:(看到电线)真的吗?出示小灯泡,如果想让这个小灯泡亮起来,是不是就必须有电呀?电在电池里(出示电池),这是一根金属芯的电线,如果我用这根电线将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灯泡连起来,小灯泡亮了就能证明金属导电,如果小灯泡不亮就证明金属是不能导电的。
(2)易导热:老师这里有一根木筷子和铁筷子,同时放到热水里,你觉得谁传热快?怎么判断呢?(过一会儿,用手摸上端)
(3)有光泽。
摸一摸、看一看你手里的铁钉,或联系你的生活经验,金属还有什么特性?
(4)延展性:其实金属还有一个特性大家比较难发现,老师这里有一根金属棒,先看看没敲打之前,金属棒的形状是怎样的?(圆柱形)
现在我用榔头敲打这跟金属。
大家看,它怎么了?(扁了,薄了)
是啊,我们把金属可以拉成丝或打成薄片的特性叫做延展性。
3.利用金属的这些特性,人们把金属加工成了各种物品。
【播放视频】《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三)金属从哪里来
同学们回家进行了“金属从哪里来”的资料搜集,你们说一说金属从哪里来呢?
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金属的来历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金属矿石提炼而成;第二种是通过回收废弃旧金属重新加工而成。
教师出示课件。
将废旧金属运送到“废旧金属加工厂”进行冶炼,重新加工成金属。
所以说,金属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再生材料。
饮料罐的故事
1.出示饮料罐,了解饮料罐。
2.了解饮料罐的制作过程,是利用金属的什么性质做成的?(延展性)
(四)哪些地方用到金属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物品是金属制成的?
锁、椅子、电视、电灯……
那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金属制成的呢?
火车、汽车、轮船、锅、勺、铲子、洗衣机、电冰箱……
(五)课堂练习
1.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
2.用金属铁做成锅,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
3.用金属铜做成电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
4.用金属铝做成饮料罐,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
答案:1.√ 2.√ 3.√ 4.×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的收获可真多,虽然金属是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但我国金属资源比较缺乏,仅钢材使用量今年就突破4亿吨,所以我们要学会节约。
节约要从小事做起,课下请同学们准备一个收集筒,回收废旧金属物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好吗?
板书
金属
金属材料:纯金属、合金
金属的重要物理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金属从哪来:金属矿石提炼、废旧金属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