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

合集下载

《牛顿第二定律》一等奖说课稿

《牛顿第二定律》一等奖说课稿

《牛顿第二定律》一等奖说课稿1、《牛顿第二定律》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动力学又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它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所以,牛顿第二定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为了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认识自然、和谐,本节之前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使学生对第一定律的认识得到强化;启下,即是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定性地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本节教材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借助电脑通过实验分析,再进行归纳后总结出定量描述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关系的牛顿第二定律。

由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是我们认识客观规律的重要方法。

由于本实验涉及到三个变量:a、m、F,因此我们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先确定物体的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确定力,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在以后学习气体的状态变化规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金属导体的电阻等内容中都用到了这一方法。

控制变量法也是我们研究自然、社会问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一列表法和图象法,了解图象法处理数据的优点:直观、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的概念),及图象的变换,从a-m图(曲线)变到a-1/m图(直线),在验证玻-马定律中也用了这种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如何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

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以实验为基础,经过测量、论证、归纳总结出结论并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物理规律的简单美。

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地进行了演示实验和用电脑对数据进行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牛顿第二定律-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牛顿第二定律-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牛顿运动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是必修1第4章的牛顿第二定律之后的一节应用型习题课,应该充分体现出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价值。

学生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前提下,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同时突出物理知识在汽车行驶安全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行车行驶中的安全教育。

这节课将设计4个讨论题,要学生研究为什么要保持车距为什么不要酒后开车为什么不要超速等问题,结合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均可得到合理解释。

教学过程中不单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能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并通过题目反馈到汽车安全行驶中2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习惯: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实际的态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关爱生命。

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实验品质,关爱生命。

文明行车三、重点和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难点:汽车安全行驶常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学生观看汽车行驶视频,初步了解不安全因素。

老师:同学们刚才观看视频之后有何感想学生:惊心动魄,车祸,……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惨厉的车祸学生:超速,酒驾,疲劳驾驶,超载……老师:你能应用学习过的方法来解释这些因素造成了悲剧的发生吗好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些问题2 新课内容讨论一:质量为8⨯103千克的汽车,在水平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汽车的牵引力为⨯104N,所受阻力为⨯103N.求:汽车前进时的加速度学生讨论:首先讨论好的学生上黑板展示,点评。

思考:如果汽车的质量增加,加速度会怎样讨论二:质量为8⨯103千克的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关闭发动机,在⨯103N的制动力下滑行,求:汽车前进时的加速度和滑行的距离学生讨论:首先讨论好的学生上黑板展示,点评。

高中物理学案-牛顿第二定律(市一等奖)

高中物理学案-牛顿第二定律(市一等奖)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含义。

【学习重点】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2.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学习难点】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学习过程】一、知识详解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ma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1)F=ma中的F为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

(2)F=ma中的m,当对哪个物体受力分析,就是哪个物体的质量,当对一个系统(几个物体组成一个系统)做受力分析时,如果F是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则m是系统的合质量。

(3)F=ma中的 F与a有瞬时对应关系, F变a则变,F大小变,a则大小变,F方向变a也方向变。

(4)F=ma中的 F与a有矢量对应关系, a的方向一定与F的方向相同。

(5)F=ma中,可根据力的独立性原理求某个力产生的加速度,也可以求某一个方向合外力的加速度。

(6)F=ma中,F的单位是牛顿,m的单位是千克,a的单位是米/秒2.(7)F=ma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2.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均可以产生一个加速度,而物体的合加速度为多个加速度的矢量之和。

3.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与质量的关系的过程中,应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这是研究一个量与几个量关系常用的方法。

二、例题推荐【例1】如图4.2-1(A),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 )图像和速率-时间(v-t )图像。

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 、高度为h 。

(取重力加速度g=9.8m/s 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现给滑块A 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 的v-t 图线如图4.2-1(b )图所示。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演示教学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演示教学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它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即加速度与它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物体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况且此定律是联系运动学与力学的桥梁,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对力学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是在上节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关键是通过实例分析强化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有关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第二节实验课: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对a m F三者关系都有了初步了解,并且总结出了相关规律,所以对本节理论课内容做好了铺垫,对掌握本节内容具有重要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2、理解数学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4、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上节课实验结论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推理能力情感与态度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2、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1、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理解2、理解k=1时,F=ma教学方法和程序:探讨、归纳、数字化实验、讯飞多媒体辅助互动等。

具体步骤是:创设物理情景→回顾与思考→数字化演示实验→总结规律→讯飞多媒体辅助互动。

教学过程:教学事件顺序教学任务及实现途径教师活动预测学生活动事件1 复习上节内容的基础上,建立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结构体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向学生提问:回忆上节实验探究课内容,我们研究了哪几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公式反应他们之间的关系回忆、同学间展开讨论、最后举手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a =F 合m 或F 合=ma说明:①a =F m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②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③m =F a 中m 与F 、a 无关1.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矢量性 ②因果性 ③瞬时性 ④同体性 ⑤独立性 ⑥局限性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备用习题:1.如图所示,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动,滑到顶点后又返回斜面底端.试分析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解析:在物体向上滑动的过程中,物体运动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摩擦力作用,其沿斜面的合力平行于斜面向下,所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是平行斜面向下的,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在物体向下滑动的过程中,物体运动也是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平行斜面向上,其沿斜面的合力仍然是平行于斜面向下,但合力的大小比上滑时小,所以物体将平行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要比上滑时小.由此可以看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由物体受到的外力决定的,而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仅与受到的外力有关,而且还与物体开始运动时所处的状态有关.2.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行驶,在车厢上悬挂的摆球相对小车静止,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所示.问小车的加速度多大,方向怎样?解析:解法一: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左下图所示.由图可知,F 合=mg tan θ.所以加速度a =F 合m =g tan θ,水平向左.解法二: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右上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sin θ=ma ①F c os θ-mg =0②由①②得a =g tan θ方向水平向左.答案:g tan θ 方向水平向左备课资料一、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的区别学好物理离不开数学,但不能把物理公式当作数学公式来理解,这是因为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之间有许多本质上的区别.1.数学公式只表示数量大小间的关系,很少涉及各量间单位;物理量不但有大小,还有单位,因而物理公式不仅表示各量的数量关系,而且还包含单位关系.例如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就可知,1 N =1 kg·m/s 2.2.许多物理公式,不仅表示各量间的大小关系,而且表示它们间的方向关系,例如根据F =ma 可知,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忽视这一点,就会犯错误.3.数学中的函数关系是从具体的客观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像y =f (x ),它不与某个具体的物理过程相联系,所以在y与x之间没有确定的因果关系,写作y=f(x)时,x是原因,y是结果,通过公式变形,可以找出上式的反函数x=φ(y),在反函数中y是原因,x是结果.可见,由于公式形式的变化,因果关系也随之改变;物理公式是与某个物理过程相联系的,它反映了该过程中的物理量之间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ma中的F、m、a三个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由物理运动状态变化过程本身决定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a=Fm,F=ma,m=Fa),F、m都是原因,a 是结果,由此可见,物理公式中,各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不能随意颠倒的.在学习物理时,要注意搞清物理公式中各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不能把物理公式单纯当成数学公式去理解.二、谈谈定律与定理、定则物理学中的重要规律,如牛顿第三定律、以后要学习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等,都是通过实验得出或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而像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及以后要学习的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则是由理论推导得出的.知道了为什么有些规律叫某某定律,而另一些叫某某定理,对我们学习物理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为物理定律都有实验事实背景,因此我们在掌握物理定律时,要特别注重定律得来的实验过程,注重过程,不但使我们掌握了物理知识,而且也感悟了探求知识的方法;而在学习物理定理时,则要注意该定理是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规律推出的,从而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注重物理知识的特点,你的学习定会事半功倍!三、牛顿牛顿(1642—1727年),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在伽利略被隔离软禁死去那年的圣诞节——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于英国离伦敦不远的林肯郡沃斯索普村一农户家中.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他是一个多病而又腼腆的孩子.1661年入剑桥三一学院学数学,当时并未显示出有过人之处.1665年疫病流行使剑桥大学关闭,牛顿回乡间住了18个月,直到开学.这18个月是牛顿一生最有收获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孕育了他一生学术成就的基础思想.牛顿一生中对科学事业作出的贡献,遍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先后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发展了开普勒等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初步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解释了潮汐现象,预言了地球不是正球体;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1666年用三棱镜分析日光,发现日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从而确定了光谱分析的基础.1675年,他观察到了著名的牛顿环现象,为光的干涉提供了实验事实.1704年,在《光学》一书中阐述了光现象和光的本性,提出了光的微粒说.牛顿因发明望远镜而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87年牛顿出版了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独立建立了微积分学的基础和牛顿二项式定理,开创了数学史上的新纪元.动力学的研究开始于伽利略,牛顿继承了伽利略的工作,使经典力学发展到一个成熟阶段,后来总结出了运动定律.1696年牛顿被任命为伦敦造纸厂监督,1705年被授予爵士称号.在最后25年里,一直未作出任何重要发现.1727年3月20日深夜,牛顿在伦敦逝世.后人为了表示对牛顿卓越功绩的尊敬,把经典力学叫做牛顿力学.。

高中物理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市一等奖】

高中物理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市一等奖】

4.3《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平板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2.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难点:牛顿单位的定义,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分两个阶段:【自主学习】、【问题探究】课时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先登录优教云平台,点击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请拿出学习任务单,先看学习目标,然后根据自学指导,完成本节课的自主学习。

课时二:【问题探究】通过上节课的自主学习,我们基本解决了牛顿第二定律知识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将自学问题进行一下梳理。

1.控制变量法当物体的质量m 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a 与力F 成正比当物体所受的力F 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a 与质量m成正比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① F = k ma k 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②在国际单位制中,k=1, F = ma③ F = ma或a= F / m 中,F 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即F合= ma或a= F合/ m加速度a 的方向与合外力F合的方向相同3、牛顿的定义:1牛顿=1千克·米/秒21N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就是1N。

整理1分钟从观看微课提交上来的问题和预习检测题的答对率情况来看,同学们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解题思路仍不是很清楚,因此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板书: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我们先来分析三个判断:板书:矢量性、瞬时性、同体性现在我们对牛顿第二定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重点解决:板书: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步骤学生登录优教云互动探究小组探究拍照上传点击一个组的,让学生说,完成后再让其它组补充。

牛顿第二定律示范课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牛顿第二定律示范课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巩固练习:
(1)从牛顿第二定律懂得,无论如何小的力都能够使物体 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力提一种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 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答案)
(2)下面的哪些说法不对?为什么? A. 物体所受的和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B. 物体所受的和外力越大, 速度越大。 C.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步减小。 物体的速度逐步减小。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加速度大小不变, 若方向发生变化时,合外力方向也必然变化。D错误。
D.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一定受恒力的作用。 (答案)
(1)答:没有矛盾,由于公式F=ma看,F合为 合外力,无论如何小的力都能够是物体产生加 速度,这个力应是合外力。现用力提一很重的 物体时,物体仍然静止,阐明合外力为零。由 受力分析可知F+N-mg=0。
F N
G=mg
(2)答: B、C、D说法不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 的合外力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而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无 关。因此,B错误,物体做匀加速运动阐明加速度方向与速 度方向一至。当合外力减小但方向不变时,加速度减小但方 向也不变,因此物体仍然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C错误。
(乙)
由大量的实验表明:对于质量相等的物体 来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它上面的力 成正比。 用数学式子表达就是:
a甲/a乙=F甲/F乙
或者:
aF
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如右图:小车的质量都为500克,砝 码的质量为100克。小盘的质量能够 无视,让小车在绳子的恒定拉力下做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从打点记时器打出的纸带得到如下表数据: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 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似。

牛顿第二定律优秀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优秀教案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在上节课探究的基础上能正确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②能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③学会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在上节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出具体的、实用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主要使用逻辑推理方法。

②通过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到逻辑推理的具体过程与方法,体会到逻辑推理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设计思路在学生已有的实验结论的基础上,探究出牛顿第二定律,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由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探究结论(F 、m 、a 的关系)2.探究结论如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mFa ,F=kma 3.探究最简单的表达式F=ma4.通过各种实例探究,理解牛顿第二定律5.探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例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难点1.重点: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2.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资源 笔记本电脑、投影仪临界问题3-2-3所示,斜面是光滑的,一个质量是的小球用细绳吊在倾角为53o的斜面顶端.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当斜面以8m/s 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求绳子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2.如图2所示,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 和B ,物体A 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已知物体A 的质量为m ,物体A 和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t an θ),滑轮的摩擦不计,要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求物体B 质量的取值范围.3.如图1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个木块A 、B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光滑的水平面运动,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求使A 与B 一起运动时的水平力F 的范围。

超重失重如图3-2-2所示,质量为m 的人站在放置在升降机中的体重秤上,求;(1)当升降机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多少?(2)当升降机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时,体重计的示数为多少?(3)当升降机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时,体重计的示数为多少?(4)当升降机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下降时,体重计的示数为多少?(5)当升降机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上升时,体重计的示数为多少?图3-2-3图2 BF60°图1A整体隔离1.如图3-2-4所示,m 和M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则M 和m 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2、如图3-3-8所示,容器置于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时,容器顶面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容器,顶部有竖直侧壁,有一小球与右端竖直侧壁恰好接触.今让系统从静止开始下滑,容器质量为M ,小球质量为m ,所有摩擦不计.求m 对M 侧壁压力的大小.3、有5个质量均为m 的相同木块,并列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如下图所示。

《3.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3.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牛顿第二定律》学案【教学课题】牛顿第二定律【学习任务】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归纳,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含义。

初步理解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牛顿第二定律难点:1、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理解2、理解k=1时,F=ma【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表达式2、理解数学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4、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以实验数据结果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分析、研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复习回忆】回忆探究实验的结论:a与F、m的关系【探究过程】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结合数学知识推出F=kma.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小组合作】(1)如图,用一个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已知F=10N,m=5kg,求物体的加速度。

有人说a=2m/s2对吗?为什么?(2)如图:用脚踢足球,当足球离开脚后的瞬间,足球的加速度方向如何?(不计空气的阻力)(3)关于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就越大B.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量就越大—C.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就越快—D.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4)如图:一辆质量为M的平板车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放在小车上(小球和平板车相对静止),现施加一外力F在平板车上,则平板车这一瞬间的加速度是多少?【小结提升】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几点理解:。

高中物理教案-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市一等奖】

高中物理教案-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市一等奖】

第四章第二节
介绍方法:1.已知外力求内力---------- 先整体后分隔
2.已知内力求外力---------- 先分隔后整体
进一步强化训练,做到触类旁通。

让学生在能够做到有效学习,有效使用解题方法和强化相关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例题讲解:叠
1.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质量均为m,A、B间动摩擦因素为μ,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保持相对静止无摩擦力B.A受向右摩擦力
C.A受摩擦力为F/2 D.A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 A
B F
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 拉着三个物体A 、B 、C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运动.现在中间物体上固定一小物体,且拉力不变,那么中间物体两端绳的拉力大小T a 和T b 的
变化情况是 ( ) A .T a 增大,T b 减小 B .T a 增大,T b 增大 C .T a 减小,T b 增大 D .T a 减小,T b 减小
8.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材料做成的物体A 、B 放在不光滑的斜面上,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 推A ,使A 、B 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A 物体对B 物体的弹力为多少如果不加力F ,则物体B 受几个力已知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 、 m B .和F
F
T a
T b A
C B
A
B
F。

4.3牛顿第二定律[徐进娟]【市一等奖】优质课

4.3牛顿第二定律[徐进娟]【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该标准不仅要使学生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更不能忽略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课以必修1教材为依据,通过定律的探求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常用方法。

所以本节课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更应知道定律是如何得出的。

定义力的单位“牛顿”使得k=l,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形式F=ma。

使用简捷的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特征之一,但应知道它所对应的文字内容和意义。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即理解各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避免重公式、轻文字的现象。

数学语言可以简明地表达物理规律,使其形式完善、便于记忆,但它不能替代文字表述,更不能涵盖与它关联的运动和力的复杂多变的情况,否则就会将活的规律变为死的公式。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学情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简单完美,记住并不难。

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学生来说是较困难的。

这一难点在本课中可以通过定律的辨析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加以深化和突破,另外,还有待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2)若在4秒末撤去拉力,求物体滑行时间。
解:2) 4秒后 竖直方向 FN-mg=0 水平方向-f=ma′
a ′= -1.0(m/S2) 由△V=at t= △ v/a=6.0(s)
自主合作2
2: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
• 例题2: 一辆质量为1.0×103kg旳小汽车,正以 10m/s旳速度行驶,目前让它在12.5m旳距离内匀 减速地停下来,求所需旳阻力。
2kg,在水平方向受到5.0N旳拉力,物体跟水 平面旳滑动摩擦力是2.0N。 • 1)求物体在4.0秒末旳速度; • 2)若在4秒末撤去拉力,求物体滑行时间。
解题思绪: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作为桥梁,求加速度
精讲突破1
例题1 一种静止在水平面上旳物体,质量是 2kg,在水平方向受到5.0N旳拉力,物体跟水 平面旳滑动摩擦力是2.0N。
1)求物体在4.0秒末旳速度;
解:1)前4秒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列方程: 水平方向 F-f=ma a=1.5(m/s2) 由vt=v0+at: vt=6(m/s)
精讲突破1
例题1 一种静止在水平面上旳物体,质量是 2kg,在水平方向受到5.0N旳拉力,物体跟水 平面旳滑动摩擦力是2.0N。
4.5 牛顿第二定律旳应用
温故知新
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速位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
文字表述: 公式:
一、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旳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旳受力情况,求物体旳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旳运动情况,求物体旳受力情况。
自主合作1
1: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 • 例题1 一种静止在水平面上旳物体,质量是
检测反馈
一木箱(m=2kg)沿一粗糙斜面匀加 速下滑,初速度为零,5s内下25m, 斜面倾角300, 求(1)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它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即加速度与它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物体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况且此定律是联系运动学与力学的桥梁,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对力学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是在上节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关键是通过实例分析强化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有关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第二节实验课: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对a?m?F三者关系都有了初步了解,并且总结出了相关规律,所以对本节理论课内容做好了铺垫,对掌握本节内容具有重要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2、理解数学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4、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上节课实验结论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推理能力情感与态度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2、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1、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理解2、理解k=1时,F=ma教学方法和程序:探讨、归纳、数字化实验、讯飞多媒体辅助互动等。

具体步骤是:创设物理情景→回顾与思考→数字化演示实验→总结规律→讯飞多媒体辅助互动。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a =F 合m或F 合=ma 说明:①a =F m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②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③m =F a中m 与F 、a 无关1.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矢量性 ②因果性 ③瞬时性 ④同体性 ⑤独立性⑥局限性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备用习题:1.如图所示,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动,滑到顶点后又返回斜面底端.试分析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解析:在物体向上滑动的过程中,物体运动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摩擦力作用,其沿斜面的合力平行于斜面向下,所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是平行斜面向下的,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在物体向下滑动的过程中,物体运动也是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平行斜面向上,其沿斜面的合力仍然是平行于斜面向下,但合力的大小比上滑时小,所以物体将平行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要比上滑时小.由此可以看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由物体受到的外力决定的,而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仅与受到的外力有关,而且还与物体开始运动时所处的状态有关.2.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行驶,在车厢上悬挂的摆球相对小车静止,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所示.问小车的加速度多大,方向怎样?解析:解法一: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左下图所示.由图可知,F 合=mg tan θ.所以加速度a =F 合m=g tan θ,水平向左. 解法二: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右上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sin θ=ma ①F cos θ-mg =0②由①②得a =g tan θ方向水平向左.答案:g tan θ 方向水平向左 备课资料一、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的区别学好物理离不开数学,但不能把物理公式当作数学公式来理解,这是因为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之间有许多本质上的区别.1.数学公式只表示数量大小间的关系,很少涉及各量间单位;物理量不但有大小,还有单位,因而物理公式不仅表示各量的数量关系,而且还包含单位关系.例如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就可知,1 N =1kg·m/s 2.2.许多物理公式,不仅表示各量间的大小关系,而且表示它们间的方向关系,例如根据F =ma 可知,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忽视这一点,就会犯错误.3.数学中的函数关系是从具体的客观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像y =f (x ),它不与某个具体的物理过程相联系,所以在y 与x 之间没有确定的因果关系,写作y =f (x )时,x 是原因,y 是结果,通过公式变形,可以找出上式的反函数x =φ(y ),在反函数中y 是原因,x 是结果.可见,由于公式形式的变化,因果关系也随之改变;物理公式是与某个物理过程相联系的,它反映了该过程中的物理量之间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ma 中的F 、m 、a 三个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由物理运动状态变化过程本身决定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a =F m ,F =ma ,m =F a),F 、m 都是原因,a 是结果,由此可见,物理公式中,各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不能随意颠倒的.在学习物理时,要注意搞清物理公式中各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不能把物理公式单纯当成数学公式去理解.二、谈谈定律与定理、定则物理学中的重要规律,如牛顿第三定律、以后要学习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等,都是通过实验得出或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而像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及以后要学习的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则是由理论推导得出的.知道了为什么有些规律叫某某定律,而另一些叫某某定理,对我们学习物理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为物理定律都有实验事实背景,因此我们在掌握物理定律时,要特别注重定律得来的实验过程,注重过程,不但使我们掌握了物理知识,而且也感悟了探求知识的方法;而在学习物理定理时,则要注意该定理是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规律推出的,从而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注重物理知识的特点,你的学习定会事半功倍!三、牛顿牛顿(1642—1727年),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在伽利略被隔离软禁死去那年的圣诞节——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于英国离伦敦不远的林肯郡沃斯索普村一农户家中.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他是一个多病而又腼腆的孩子.1661年入剑桥三一学院学数学,当时并未显示出有过人之处.1665年疫病流行使剑桥大学关闭,牛顿回乡间住了18个月,直到开学.这18个月是牛顿一生最有收获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孕育了他一生学术成就的基础思想.牛顿一生中对科学事业作出的贡献,遍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先后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发展了开普勒等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初步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解释了潮汐现象,预言了地球不是正球体;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1666年用三棱镜分析日光,发现日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从而确定了光谱分析的基础.1675年,他观察到了着名的牛顿环现象,为光的干涉提供了实验事实.1704年,在《光学》一书中阐述了光现象和光的本性,提出了光的微粒说.牛顿因发明望远镜而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87年牛顿出版了巨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独立建立了微积分学的基础和牛顿二项式定理,开创了数学史上的新纪元.动力学的研究开始于伽利略,牛顿继承了伽利略的工作,使经典力学发展到一个成熟阶段,后来总结出了运动定律.1696年牛顿被任命为伦敦造纸厂监督,1705年被授予爵士称号.在最后25年里,一直未作出任何重要发现.1727年3月20日深夜,牛顿在伦敦逝世.后人为了表示对牛顿卓越功绩的尊敬,把经典力学叫做牛顿力学.。

《牛顿第二定律》获奖教学设计(可打印修改)

《牛顿第二定律》获奖教学设计(可打印修改)


原理
1、怎样测量加速度
2、指导学生做实验
2、加速度跟力的关系…….
3、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
4、作出 a---F 及 a---- 图 像…….
1、通过定律的探求 过程,渗透物理学 研究方法,是整个 物理教学的重要内 容和任务。本节内 容即为一典型探求 过程:运用控制变 量、实验归纳的方 法研究三个变量的 关系。
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 教学方法 鉴于高一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和直观性。兴趣正在从直观—因果—概括
设想
认识转化,本节课采用定性的感受实验和定量的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教
法及诱思探究教学摸式。
教学手段 实验探究为主要手段
学 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认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及分析归纳的方法
a、F、M 的关系有什么想法? 的下落,
实验 形成良好的探究动
3、用磁铁吸质量较大的物体 机。为控制变量的
和质量较小的物体
提出创设条件
探究活动 例举生活中质量相同作用力不 学生举例
1 实验设 同加速度好像不同的例子

例举生活中质量不同同作用力

相同加速度好像不同的例子
讨论
1、通过提供学生 熟悉的事例,把物 理学习和学生的现 实生活联系起来, 达到启发学生回忆 已有知识,激发学 习兴趣和求知欲
总结对比 1、通过以上的探究得出什 1、总结规律
么规律?
2、思考规律
2、物体在
多个力的作用下又会如何?
布置作业
学生课外活动
设计一个验证 a、F、M 关 系的实验 观察生活中和牛二律相联系 的现象并尝试解释生活现象
1 培养学生自己总结 知识的能力和表述 知识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它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即加速度与它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物体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况且此定律是联系运动学与力学的桥梁,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对力学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是在上节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关键是通过实例分析强化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第二节实验课: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对a m F三者关系都有了初步了解,并且总结出了相关规律,所以对本节理论课内容做好了铺垫,对掌握本节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
2、理解数学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上节课实验结论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
2、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
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1、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理解
2、理解k=1时,F=ma
教学方法和程序:探讨、归纳、数字化实验、讯飞多媒体辅助互动等。

具体步骤是:创设物理情景→回顾与思考→数字化演示实验→总结规律→讯飞多媒体辅助互动。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a =F 合m 或F 合=ma
说明:①a =F m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②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③m =F a 中m 与F 、a 无关
1.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矢量性 ②因果性 ③瞬时性 ④同体性 ⑤独立性 ⑥局限性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备用习题:
1.如图所示,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动,滑到顶点后又返回斜面底端.试分析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解析:在物体向上滑动的过程中,物体运动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摩
擦力作用,其沿斜面的合力平行于斜面向下,所以物体运动的加速
度方向是平行斜面向下的,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在物体向下滑动的过程中,物体运动也是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平行斜面向上,其沿斜面的合力仍然是平行于斜面向下,但合力的大小比上滑时小,所以物体将平行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要比上滑时小.由此可以看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由物体受到的外力决定的,而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仅与受到的外力有关,而且还与物体开始运动时所处的状态有关.
2.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行驶,在车厢上悬挂的摆球相对小
车静止,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所示.问小车的加速度多大,
方向怎样?
解析:解法一: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左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F 合=mg tan θ.
所以加速度a =F 合
m =g tan θ,水平向左.
解法二: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右上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sin θ=ma ①
F c os θ-mg =0②
由①②得a =g tan θ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g tan θ 方向水平向左
备课资料
一、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的区别
学好物理离不开数学,但不能把物理公式当作数学公式来理解,这是因为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之间有许多本质上的区别.
1.数学公式只表示数量大小间的关系,很少涉及各量间单位;物理量不但有大小,还有单位,因而物理公式不仅表示各量的数量关系,而且还包含单位关系.例如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就可知,1 N =1 kg·m/s 2.
2.许多物理公式,不仅表示各量间的大小关系,而且表示它们间的方向关系,例如根据F =ma 可知,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忽视这一点,就会犯错误.
3.数学中的函数关系是从具体的客观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像y =f (x ),它不与某个具体
的物理过程相联系,所以在y与x之间没有确定的因果关系,写作y=f(x)时,x是原因,y是结果,通过公式变形,可以找出上式的反函数x=φ(y),在反函数中y是原因,x是结果.可见,由于公式形式的变化,因果关系也随之改变;物理公式是与某个物理过程相联系的,它反映了该过程中的物理量之间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ma中的F、m、a三个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由物理运动状态变化过程本身决定的,牛顿第
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a=F
m,F=ma,m=F
a),F、m都是原因,a 是结果,由此可见,物理公式中,各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不能随意颠倒的.
在学习物理时,要注意搞清物理公式中各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不能把物理公式单纯当成数学公式去理解.
二、谈谈定律与定理、定则
物理学中的重要规律,如牛顿第三定律、以后要学习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等,都是通过实验得出或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而像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及以后要学习的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则是由理论推导得出的.
知道了为什么有些规律叫某某定律,而另一些叫某某定理,对我们学习物理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为物理定律都有实验事实背景,因此我们在掌握物理定律时,要特别注重定律得来的实验过程,注重过程,不但使我们掌握了物理知识,而且也感悟了探求知识的方法;而在学习物理定理时,则要注意该定理是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规律推出的,从而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注重物理知识的特点,你的学习定会事半功倍!
三、牛顿
牛顿(1642—1727年),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在伽利略被隔离软禁死去那年的圣诞节——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于英国离伦敦不远的林肯郡沃斯索普村一农户家中.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他是一个多病而又腼腆的孩子.1661年入剑桥三一学院学数学,当时并未显示出有过人之处.
1665年疫病流行使剑桥大学关闭,牛顿回乡间住了18个月,直到开学.这18个月是牛顿一生最有收获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孕育了他一生学术成就的基础思想.
牛顿一生中对科学事业作出的贡献,遍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先后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发展了开普勒等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初步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解释了潮汐现象,预言了地球不是正球体;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1666年用三棱镜分析日光,发现日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从而确定了光谱分析的基础.1675年,他观察到了著名的牛顿环现象,为光的干涉提供了实验事实.1704年,在《光学》一书中阐述了光现象和光的本性,提出了光的微粒说.牛顿因发明望远镜而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687年牛顿出版了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独立建立了微积分学的基础和牛顿二项式定理,开创了数学史上的新纪元.
动力学的研究开始于伽利略,牛顿继承了伽利略的工作,使经典力学发展到一个成熟阶段,后来总结出了运动定律.
1696年牛顿被任命为伦敦造纸厂监督,1705年被授予爵士称号.在最后25年里,一直未作出任何重要发现.
1727年3月20日深夜,牛顿在伦敦逝世.
后人为了表示对牛顿卓越功绩的尊敬,把经典力学叫做牛顿力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