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69bda7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0.png)
答:这说明了环 境影响生物的 生存。
01
02
温度对生物的 1 影响
2
大雁南飞 蛇要冬眠
水域的污染 对生物生 活的影响
水中动物死亡
浮游生物过度繁 殖
非生物因素
(光、水、温度、 空气、土壤等)
探究二:何为生 态因素、生物因 素和非生物因素?
1
生态因素
2
3
4
5
6
(影响某种生物 生活的其
他生物。)
生物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 物形态、生理、 分布的各种因素 称为生态因素。)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
的观点。
第二节 生物与 环境的相互影响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
学习目标
01 02
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 的适应现象
探究问题一:
金鱼、仙人掌 分别生活在什 么环境中?如 果把它们的生 活环境对调, 结果会怎么? 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
答:生物不仅受非生 物因素的影响,还受 生物因素的影响。
探究三:观察课本第 16页图片及下面的图 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寄居蟹
狮子捕食斑马
01
什么是生物因素?
02
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之间 的相互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讨论:你能从 日常生活中找 到生物适应环 境的例子吗?
01 叶 02 茎 03 根 04 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 05 非常发达,吸收深处水分。 06 绿色肥厚,储存大量的水,且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
活动:探究温 度对霉菌生活
的影响
条件
温暖
低温
方法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 结扎袋口,将实验装 置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 结扎袋口,将实验装 置放在低温环境里。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知识清单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8ab5379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e.png)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知识清单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适应环境的特征和行为。
1、形态结构适应许多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例如,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其叶片退化成刺,减少水分的散失;北极熊拥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层,以抵御寒冷的极地气候。
2、生理适应生物的生理功能也会适应环境的变化。
比如,骆驼能够在长时间不喝水的情况下生存,是因为它的肾脏能够高效地浓缩尿液,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的排出。
3、行为适应动物的行为也常常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候鸟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以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
有些动物在冬季会冬眠,降低身体的代谢率,以度过食物匮乏的时期。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1、改变土壤性质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肥力。
2、影响气候森林可以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大面积的森林砍伐会导致局部气候变得干燥,降雨量减少。
3、改变水的分布一些植物的根系能够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而过度放牧可能导致草原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沙漠化,影响水资源的分布。
4、对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例如,食草动物的数量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而植物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食草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物质基础,但同时也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施加了各种限制和选择压力。
1、非生物因素的影响(1)温度温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有些生物能够在极寒的环境中生存,而有些则只能在温暖的环境中存活。
(2)光照光照的强度、时间和波长都会影响生物的生理和行为。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而动物的昼夜节律也受到光照的调节。
(3)水分水分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
干旱地区的生物往往具有特殊的保水机制,而水生生物则适应了水中的生活环境。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1)(北师大版)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1)(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44267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3.png)
其它因素对霉菌生长也有影响吗? ☆ 请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霉菌的知识,说
出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温度、湿度、PH值等。
请同学们举出其它非生物因素影响的例子!
1、光照可以使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 2、光照可以使动物的习性受到影响,如朝蝇暮蚊等; 3、土壤条件的差异可使牵牛花开出不同的色彩; 4、受风力和温度的影响,山顶和山脚的植物形态差别较大。
将视察到的结果填写到下表中
天数
单位(天)
序号
一二 三 四 五 六
塑料袋1 潮湿
塑料袋2
干燥
五、得出结论 潮湿处的面包容易长出霉菌。 六、表达交流
讨论与交流 1、第一个实验开始时实验用的食品材料为什么要在 空气中暴露20-30分钟? 2、通过这次实验,你认为家中的一些常用食品(如 馒头、面包、大米等),应该如何保存? 探究创新 (1)不同的食品长霉菌的情况不同,如果探究不同 食品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请你设计实验解决这个问题。 (2)食品中防腐剂的作用是什么?请你查阅资料, 了解有关食品防腐剂的相关知识。
A.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 B.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 C.狼的数量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 D.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
4、西双版纳密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这
主要和下列哪项有关?(C )
A.土壤和空气
B.阳光和温度
C.水分和温度
D.水分和土壤
5、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
素是(C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
2、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 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 留一点儿间隙”(如右图)。从生物学角度分 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
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05b80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b.png)
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学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调节。
生态学生物主要指各类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自然界的某个或某些生境中生活和繁衍。
环境则包含着生物所处的地理空间、气候、土壤质量、水资源等要素。
生态学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调节,对于维持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学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 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能够固定土壤,保持水源的稳定。
植物还能够改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为其他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境。
2. 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动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成,调节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数量。
同时,动物还能够通过种子传播、花粉传播等方式影响植物的分布和繁衍。
3.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微生物在土壤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的循环和生物的繁殖。
微生物还能够抵御有害微生物的侵袭,保持土壤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二、环境对生态学生物的影响1. 气候对生物的影响气候是影响生物分布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于不同类型的生物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例如,沙漠地带的植物通常对干旱有较强的耐受能力。
2. 土壤质量对生物的影响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优质的土壤富含养分并具备良好的保水能力,有利于植物生长;而贫瘠的土壤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条件。
3. 水资源对生物的影响水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
水资源的丰缺直接影响着物种的分布和数量。
例如,水资源丰富的湖泊和河流地区往往拥有较为复杂和丰富的生物群落。
三、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的相互调节1. 生物适应策略生态学生物通过进化和适应,形成了多种适应策略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热带雨林中的植物们通过繁茂的树冠和生长快速的特点来抢夺阳光资源,以适应高温多雨的环境。
2. 生物反馈机制生态学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反馈机制。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a83e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d.png)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 生物的生态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根据其特定的生态位和功能,逐渐适应并占据不同的生态环境。
例如,沙漠中的仙人掌通过长棍状的外形和多肉的内部结构储存水分,以适应干旱的气候条件。
而水下生活的鱼类则通过鳃呼吸和鳞片保护身体,适应水中的生存。
2. 遗传适应与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体现在形态与功能上,还表现在基因水平的遗传适应与进化中。
具有更适应环境的个体通过自然选择获得繁殖和生存的优势,将其适应性特征传递给后代。
例如,北极熊的白色皮毛使其更好地融入雪地环境,提高了狩猎的成功率。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生活资源的影响环境中的水、食物、光线等资源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
水源的稀缺或质量的污染对陆生动物和水生生物都会造成威胁。
食物链的中断或缺乏也将导致物种的灭绝。
光线的强弱和周期性变化,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昼夜节律。
2. 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湿度、气压、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也对生物体的生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极端高温或严寒条件下,很多动植物无法生存。
夏季进入冬眠或冬季合群悬挂的候鸟则能适应气候变化。
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1. 生物的生态位与生态系统生态位是生物在其所处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角色和地位。
不同生物通过分工和互利共生的关系形成生态系统的稳定。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而动物的排泄物又为植物提供营养。
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之一。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不同种类的生物相互制约,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然而,目前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破坏和物种灭绝威胁着生态平衡。
结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命存在与演化的基石。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7bbdac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d.png)
请阅读P1419的内容;完成预习*指导:
1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生态生因态素因包素括
和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 、土壤 、温度 、 湿度 等多种因素。
3、生物因素主要是指 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
4、在 生物 因素和 非生物 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 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B.修改实验数据
C.重新进行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4B澳洲考拉;又称树袋熊,白天休息,晚间出来觅食
影响考拉这种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A 空气 B.阳光 C.温度 D.水分
(A)5、在天空中,越是高处,鸟的种类和数量就越
少。决定此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氧气
B.温度 C.阳光
D.水分
(C)6、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湿度,这说明:
A 落叶A 树和针叶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落叶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落叶树比针叶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D.落叶树与针叶树进行着生存斗争
9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
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
A
A 相同的条件
B.不同的条件
C.相对的条件
D.相似的条件
10、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 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说出其中的道 理吗 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培养皿②和③的条件有什么不同?比较②和③, 说明温度对霉菌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你能对这句诗描 述的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人间和“山寺”的温度不同;导致桃树开花的时 间不同 说明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分别揭示什么生物现象? 前者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影响 后者说明了生物对环境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c637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9.png)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多样性。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起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之一是温度。
温度对生物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可以加快生物体内的代谢和化学反应速度,从而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相反,温度的降低会减缓生物的代谢速率,使其处于休眠状态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另一个环境因素是湿度。
湿度对生物的适应和存活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植物和动物对湿度要求较高,它们需要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
相反,一些生物对干燥的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这些适应不同湿度环境的生物种类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此外,光强度、气候、土壤类型等也都是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某些植物对光的强度和周期有着严格的需求,这决定了它们生长和繁殖的地理分布。
气候的变化会改变生物的分布范围和生态位。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植物的营养和生长起到重要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是生物对环境的改变和转化。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净化空气,并在土壤中通过根系释放有机物质,改善土壤质量。
动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对生态系统起着重要调控作用,维持了生物群落的稳定。
此外,生物还影响了环境的物质循环。
生物通过进食、代谢、排泄等过程参与了氮、碳、磷等元素的循环。
植物通过吸收和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调节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影响了全球气候变化。
此外,生物还可以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最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表现在生物的适应和进化过程中。
环境的变化和不断的选择压力促使生物进化出适应环境的生存策略和形态特征。
这其中包括了生物的形态、行为、生理和分子水平的适应性进化。
综上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人们了解和保护自然界的基础。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91d657cc22bcd127ff0c56.png)
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该当如何?少年时取其丰,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 不必有。
世间的许多事情都如此。当你刻意追求时,它就像一只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摒去表面的凡尘杂念,为了社会,为了他人,专心致于一项事 情时候,那意外的收获已在悄悄地问候你。 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爱因斯坦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园,去看电影,这都是夸奖孩子最适当的方式。——张石平
1.对于生长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D ) A.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B.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青蛙
2.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
影响海洋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
A.阳光 D.温度 C.气体 D.盐度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9.生态因素包括__生__物__因_素__和_非__生__物__因_素__。 10.非生物因素包括___水__分_、__阳__光___ 、__空__气_ 、_温__度__等 多种因素,你能说出生活中生物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例 子吗? 11.生物因素是指__生__物__彼__此__之_间__的__相__互__影__响_,它包括 _同__种__生__物__和_不__同_种__生__物__的相互影响,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3.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直接 因素是( C )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5a88a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d.png)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彩的过程。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既包括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也包括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在地球上形成了生态系统,维持着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气候和气温气候和气温对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和气温条件下,生物的适应能力和分布范围都会发生变化。
例如,极地地区寒冷的气候使得只有适应极寒环境的生物能够生存,而热带地区高温的气候则适宜热带植物和动物的生长。
2. 土壤和水质土壤和水质的性质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水体可以提供不同的养分和生境条件,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发展。
例如,酸性土壤适宜松鼠等一些酸性环境下的生物生活,而碱性土壤则适合一些喜碱植物的生长。
3. 生物多样性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其中,一些物种通过食物链的关系控制其他物种的数量,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如果生物多样性下降,会导致一些物种数量过多或过少,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 物种的适应性和演化生物通过对环境的适应和演化来增加自身的生存竞争力。
环境的变化会促使一些物种发生适应性的变异,进而逐渐形成新的物种。
例如,长颈鹿演化出长颈部分是为了更好地获取高处的食物,这正是环境对物种的一种选择。
2. 生物的栖息地改变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它们对栖息地的改变上。
生物为了适应和满足自身生存需求,会改变其栖息地的特征。
例如,蚂蚁会筑巢、修道,这些行为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和水分分布,进而影响了其他生物在该地区的生存条件。
3.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
这对维持地球大气中的气候和氧气含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净化空气,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总结: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篇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9a0e1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2.png)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一篇: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了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环境提供了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物则通过自身的繁衍和进化对环境产生影响和改变。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空气质量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引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而环境中的氧气则是生命必需的基本元素。
空气的污染不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同时也危及着其他的生物。
2.水质对生物的影响。
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的好坏对所有生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水中的污染物,如细菌、病毒和化学物质,不仅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且还危及着人类的健康。
3.温度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不同的生物对温度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而环境的温度对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作为自然界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活动对于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1.植物的作用。
植物为自然环境提供了氧气、二氧化碳的转换,并能够吸收金属离子等物质,使得土壤得到净化和改良。
2.动物的作用。
动物在食物链和生态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同时,它们还能够通过屏障、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等方式,保护并改善环境。
三、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生物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这个过程中,生物通过各种性质和特点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1.适应性。
生物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异、自我进化和适应,从中获得更多的营养和生命空间。
2.协同共生。
生物在与环境的相处中发展了协同共生的关系,互相依存、互惠互利,从而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3.相互依赖。
生物依赖着环境,环境同样也依赖着生物。
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两个环节共同组成的。
总之,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个转换成恒另一个,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构成了自然界最稳定、最合理的科学体系。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13368f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6d.png)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是指生命体,而环境是指周围的自然、社会和文化条件。
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关系,互相影响、制约和适应。
首先来看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生物通过它在环境中生存、繁殖、生长和发展。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灌木、草地、树木等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当人类过度砍伐树木、污染水源时,面临的问题就是环境的严重崩溃和生态系统的灾难性破坏。
2. 生物对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的浓度有显著影响。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环境空气质量。
3. 同时,生物在在环境中的代谢活动也可能产生污染。
例如,动物、人类等生物的排泄物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污染环境,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等问题。
其次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环境的变化不仅影响着生物的行为和生理特征,同样也能够引导生物的进化和适应。
生物的适应性,是指它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和对生态变化的迎合能力。
1. 适应性和进化:适应性能力是生物生存的核心能力,也是生命体与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差异的关键因素。
在环境的挑战下,生物会产生适应性转化,使其适应环境变化。
例如,南极洲上的企鹅必须应对崎岖的地形、极寒的气候等多种逆境,才能适应极地的生活环境。
2.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变异性。
在环境的挑战下,生物的多样性能力将使其存活的机会更大,并促进生态系统的均衡。
例如奥林匹亚国家公园内的动植物数量很多,每种物种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和适应策略。
综上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永恒不变的相互关系,它们彼此依赖,互相作用,共同进化,创造出了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环境问题,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期达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完美协调,并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课件详解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课件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6fb86b9d15abe23482f4dd9.png)
探究问题三:
观察课本第16页图片及下面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寄居蟹
狮子捕食斑马
答:生物不仅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还受生物因素的影响。
讨论: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例:仙人球适于生活干旱的环境。)
茎 绿色肥厚,储存大
量的水,且代替叶
进行光合作用。
叶 退化成刺, 可以减少水的散失
3. 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 发达, 一直到 明清时 代,在 技术条 件完备 且有需 求的 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
•
4.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 样性决 定了以 民族为 载体的 文化的 多样性 ,这种 文化的 多样性 也意味 着各民 族文化 的差异 。
5.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平衡 的维护 就是要 维护其 生物物 种的多 样性, 所以维 护社会 和谐的 基础也 就是文 化的多 样性。
(第一课时)
探究问题一:
金鱼、仙人掌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如果把它们 的生活环境对调,结果会怎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金鱼生活在水中,仙人掌生活在陆地上,如果二者 对调,其结果都会死亡。这说明了环境影响生物的生 存。
观察下列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答:温度)
蛇大要雁冬南眠飞
观察下列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答:水域的污染)
12.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 的阳光 ,它蕴 涵着一 种神奇 的力量 ,可以 使人世 间所有 的烦恼 都焕然 冰释。
6.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b8c60f581b6bd97f19ea5c.png)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环境。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环境。生物的生存离不 环境 开环境,要受环境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也 开环境,要受环境影响,生物适应环境, 能影响环境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 态 因 素
温度、 非生物因素 (光、水、温度、 空气、土壤等) 空气、土壤等)
同种:互助、 同种:互助、斗争
(生物彼此之间
生物因素
相互影响。) 相互影响。)
不同种:捕食、竞争、 不同种:捕食、竞争、 寄生、 寄生、共生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 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 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是普遍的。有拟态、保护色、 是普遍的。有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等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拟态
警戒色
警戒色水的散失
根
绿色肥厚, 绿色肥厚,储存大 量的水, 量的水,且代替叶 进行光合作用。 进行光合作用。
非常发达,吸收 非常发达, 深处水分。 深处水分。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在炎热缺水的荒 漠中生活的骆驼, 漠中生活的骆驼,尿 液非常少, 液非常少,当体温升 高到46℃时才会出汗。 高到46℃时才会出汗。 46℃时才会出汗
随堂练习: 九、随堂练习:
1、生态因素包括__和__。 生态因素包括__和 __ 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 2、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 、 、__等多种因素 等多种因素, __ 、__等多种因素,你能说出生活中生 物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例子吗? 物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例子吗? 生物因素是指______, ______,它包 3、生物因素是指______,它包 ___和___的相互影响 的相互影响, 括___和___的相互影响,你能举出一 些例子吗? 些例子吗? 在一个繁殖季节里, 4、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 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 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 境的适应? 境的适应?
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共38张ppt)
![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4d0131bd64783e08122b02.png)
A.池塘中的所有水草
B.池塘中所有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
2.某地因为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 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 其主要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D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3.在“草→鼠→鹰”这个食物链中, 如果鹰被大量捕杀,则鼠的数量会( D ) A.增加 C.先少后多 B.减少 D.先多后少
水族箱
4.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因为 它大体上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具有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具有一定的自 动调节能力。
凯巴伯森林的狼和鹿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 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 间嬉戏。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 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 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 算。 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 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 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 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 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了六千多 只。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 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产者—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
生态系 统的组 成
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 温度等
1.生产者
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光合细菌 和化能合成细菌。 生产者能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并把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到有机 物中。 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养活自 己,还能为动物提供食物。
想一想
在上述食物网中,假如蛇的数量大量 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 生怎样的变化? 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 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 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 的变化。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c85c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0.png)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是指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过程。
生物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样,环境也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不仅是生物演化的基础,也是维持生物个体和物种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首先,生物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来维持其生命活动。
生物通过摄食、呼吸、排泄等方式,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进行物质交换。
例如,动物通过摄食获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水和阳光,合成有机物和氧气。
同时,生物也通过排泄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与环境中的物质进行交换,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有些生物还能通过与环境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特定的化学变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细菌能够分解海洋中的有机物质,对海洋中的碳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次,生物与环境进行能量转化,使生物能够执行其生命活动。
能量是维持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键。
生物通过与环境中的能量进行转换,使其能够进行生长、移动、繁殖等生命活动。
最常见的能量转化方式是通过食物链传递。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被食草动物摄食后,能量转化为动物体内的化学能。
随后被捕食动物摄食,再次转化为其体内的能量。
能量的转化使得生物能够在环境中获得所需的能量,并进行生命活动。
此外,生物还通过与环境进行信息传递来感知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生物拥有感知和响应环境的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通过感知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生物能够感知到环境的变化,并对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植物能够感知到寒冷的温度和光照不足,通过产生冬眠物质和调节光合作用的速率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动物也能够感知到环境中的食物、捕食者和天气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
信息的传递和感知使得生物能够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加生存的机会。
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密切的过程。
生物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环境也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总结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4d5dd9852458fb760b5634.png)
• 4.互惠互利/互利共生(不同种):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 竞争(不同种):小麦和杂草 毒、菟丝子
寄生(不同种):冬虫夏草、病
• 5.绿色植物能降低温度、增大湿度,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 6.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肾”。
三个知识点:
非生物因素:阳光、水、空气、
1.生态因素 土壤、温度、湿度
同种生物:互助、种内斗争
生
物
与
小 结
环 境 的
相
互
影
响
几个概念
• 环境: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
•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
• 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 1.“大鱼吃小鱼”属于捕食或斗争的生物关系。
• 2.春兰秋菊、海拔植被分布的影响因素分别为阳光和温度。
• 3.候鸟迁徙和鱼群索饵洄游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生物因素 (种内)
不同生物:互惠互利(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 (种间)
2.生物的适应:拟态、护色、警戒色
3.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利:蚯蚓改良土壤 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弊:蝗虫啃食庄稼 人类工业生产排放废气
生物与环 境是统一有机 整体,保护环 境就是保护人 类自身。
谢 谢 欣 赏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66e3e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9.png)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对,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生命之树的茁壮生长。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被考察,其中环境因素也会对生物产生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它们可以通过控制土壤、空气和水质,改变景观及生态系统,等等。
而这些都会对环境有着深远影响。
首先,根据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的性质,生物的分布和数量可以对环境条件造成影响。
例如,树木对气候的影响,森林照射率的改变以及气温和土壤水分的调节,都会对地区的气候和植被产生影响。
其次,生物还参与了许多可持续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所以生物密度的变化还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最后,生物对大气、水和土壤中的环境因子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生物可以通过调节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植物根系等作用,影响土壤的营养和肥力;而且,栖息在内陆水域或海洋中或生活在富含生命的水流中的生物也能影响周围环境中的水体温度、化学性质、细菌浓度和营养水平。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除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外,环境也会直接影响生物的健康生存情况。
例如,气温、湿度、光照条件等可以在多个层面影响生物的生存条件、繁殖、数量和分布。
气温是最基本的一个环境因子,可以影响生物的一切行为,尤其是对温带和极地生物影响最为显著。
水生生物的温度容忍范围可能很窄,因此很容易受到水温变化的影响。
光照时间和强度也是生物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它不仅影响新陈代谢速率及生物的行为,还影响它们的繁殖能力。
例如,照射较少的区域存活的植物将会细长、搜寻更多光线、停留时间短,或不种植。
环境水分对生物的生存也至关重要。
饮食、生长、繁殖和其它生物行为都依赖于这个因素的存在。
大气中的水分也会在一些生物体上造成影响。
水分的缺乏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繁殖等,而高水分会导致疾病、繁殖失调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1)列举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列举环境中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列举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列举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尝试学习“提出问题”“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实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了解环境对生物界和人类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难点:
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三、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节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
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分两个课时来进行教学。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谈话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可以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对结果的处理方法。
五、学习方法:
通过课外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课堂上对图片的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课前准备:
教师: (1)指导兴趣小组课前一周开始用馒头培养霉菌。
(2)制作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1)兴趣小组课前一周开始用馒头培养霉菌。
(2)收集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有关资料。
附表1、“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现象观察记录表
附表2、实测记录表:
时间: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