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笔记

合集下载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简答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简答

第一章1、试述生长速率对细菌个体大小及其组分的影响。

答:生长速率对细菌个体大小的影响:生长培养基越丰富,细菌生长速率加快,其细胞的个子也越大,在同一种培养基内改变温度也会影响生长速率,但对细胞个子大小几乎没有影响。

快速生长经过一个细胞周期后达到新的平衡。

生长速率越快,细胞大小的差异也越大。

生长速率对细菌组分的影响: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生长速率的增加而下降。

一般来说,细菌生长越快,其个体越大,含RNA越多,其中大部分是核糖体。

生长速率随核糖体含量线性地增加。

在快速生长的细胞中RNA含量可以达到细胞的30%,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也随生长速率的提高而增加,但程度低一些,因此以细胞质量衡量,DNA 含量是减少的,细胞的外壳厚度通常不变,胞壁和质膜在整个细胞中的比例随细胞个体的增大而减少。

第二章1、试述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生化机制。

答:微生物分解纤维素通过酶的作用。

1)纤维二糖水解酶,从纤维素链的非还原性末端降解得纤维二糖;2)外葡聚糖酶,从纤维素链的非还原性末端降解得葡萄糖;3)纤维二糖酶,将纤维二糖水解成葡萄糖;4)内葡聚糖酶,将长链聚合物水解成寡聚糖。

纤维素降解得第一个产物是纤维二糖,此产物在胞内可由纤维二糖磷酸酶转化为葡萄糖和葡萄糖-1-磷酸酯。

2、有的微生物能在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试阐述它怎样利用乙酸来合成己糖和戊糖。

答:乙酸可以在转酰基酶催化下形成乙酰CoA,乙酰CoA参与到乙醛酸循环中可以合成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沿糖原异生途径即逆EMP可以合成己糖。

糖原异生途径的甘油-3磷酸和葡萄糖-6-磷酸又可以参与到磷酸戊糖循环中,合成戊糖。

3、腐胺(丁二胺)在细胞内是如何形成的?在细胞内有何生理意义?如何起作用?答:腐胺可通过精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体鸟氨酸或直接由精氨酸合成。

有外源精氨酸供应时,细胞内由鸟氨酸合成腐胺的方式占优势。

如供给细胞精氨酸,细胞中精氨酸的合成作用立即停止,并启动由精氨酸合成多胺系统。

微生物学教程笔记

微生物学教程笔记

微生物学教程笔记在我那堆满各种书籍和资料的书桌一角,躺着一本略显陈旧但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微生物学教程。

每次翻开它,都仿佛打开了一个微缩的奇妙世界,里面充满了无数肉眼看不见却又无比活跃的小生命。

还记得最初接触微生物学的时候,完全是出于好奇。

那时候,我总在想,那些小小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么就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呢?于是,我满怀期待地翻开了这本教程。

第一章讲的是微生物的分类。

什么细菌啦、真菌啦、病毒啦,还有那些奇奇怪怪名字的微生物,让我眼花缭乱。

就说细菌吧,有的是球状的,像个小球球;有的是杆状的,像根小木棍;还有的是螺旋状的,就像拧在一起的麻花。

而且它们的大小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小得可怜,非得用超级厉害的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讲到真菌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平日里吃的蘑菇。

原来蘑菇只是真菌中的一部分,还有好多好多其他的种类呢。

有些真菌能酿酒,有些能制作美味的酱料,可有些却会让食物发霉变质。

这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呐!病毒就更神奇了。

它们简直就是“超级小捣蛋鬼”,自己不能独立生存,非得找个寄主细胞才能活下去。

而且它们还特别会变异,搞得科学家们都得时刻紧盯着它们的变化,生怕它们闹出什么大麻烦。

在学习微生物的结构时,我算是彻底被震撼到了。

就拿细菌来说,别看它小,结构却一点也不简单。

它有细胞壁,就像给细菌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还有细胞膜,像是一个控制进出的“小保安”;细胞质里面更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细胞器,就像一个小小的工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种生命活动。

而且,细菌还有一种叫鞭毛的东西,这就像是它们的“小尾巴”,能帮助它们自由自在地游动。

讲到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那场面简直就是一场微观世界的狂欢。

微生物们生长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啊,条件适宜的时候,它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地分裂、繁殖。

一会儿的功夫,就能从寥寥几个变成密密麻麻的一大群。

而且它们繁殖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一分为二,有的是出芽生殖,还有的直接产生孢子,随风飘散,到处安家。

华东理工微生物-笔记

华东理工微生物-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部分:本章要点(本章只有少数名词解释的考点)(一) 什么是微生物(二) 微生物的主要类型和特点(三) 微生物学的地位、任务及分科(四)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五) 二十一世纪微生物学的展望(六) 微生物学研究方法本章重点掌握微生物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应用, 微生物学的发展概况及前沿。

第二部分:复习笔记一、什么是微生物(名词解释考点)(一)定义:传统定义: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一般小于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现代定义:一般是指绝大多数凭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或看清,以及少数能直接通过肉眼看见的单细胞、多细胞和无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二)类群:1.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2.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3.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三)特点:小(个体微小)µ m(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n m(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简(构造简单)单细胞微生物简单多细胞非细胞(即“分子生物”)低(进化地位低)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1mm=103µ m=106 nm=107Ǻ分辨率:肉眼:0.1mm;显微镜:0.2 µ m;电子显微镜:10 Ǻ二、为什么要学习微生物1.微生物无处不在2.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也有害。

因此,发掘、利用、改造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和改造有害微生物3.最终目的: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细菌数亿/g土壤,土壤中的细菌总重量估计为: 10034 × 10 12吨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皮肤表面: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 亿个每个喷嚏的飞沫含4500-150000个细菌福:1、微生物在许多重要产品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面包、奶酪、啤酒、抗生素、疫苗、维生素、酶等重要产品的生产.2、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帮助消化、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生理屏障3、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有了它们才使得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循环.4、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美妙的前景也是微生物对人类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发酵名解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发酵名解

第一章微生物的生长调节分化:是生物的细胞形态和功能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由一般变为特殊的现象。

细胞周期:指细胞的一系列可鉴别的周而复始的生长运动。

泡囊:是一种由单层膜包裹的细胞器,可看做是溶酶体复合物或内膜复合物的一部分,由高尔基体或内质网的特定部位释放,再输送到生长点与质膜结合。

其功能主要有:运输可将细胞壁拆开或扩建的各种酶,运输新的细胞壁成分,运输合成质膜的材料。

菌丝生长单位:可用菌丝总长度和菌丝分枝数目表示,即菌丝生长单位=菌丝总长度/菌丝分枝数目。

向自性:指一种确保同类菌丝高效覆盖固体培养基的机制,包括菌对聚集于环境中的负向化性反应,和对氧或其他营养要素的正向化性反应。

向化性:指一种以化学物质为刺激源的向性。

生长得率:假定所利用的基质与生成的细胞之间的固定化学计量关系。

第二章微生物的基础代谢发酵:广义上说,有机化合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分解代谢总称为发酵,而狭义将发酵定义为不涉及光和呼吸链,不用氧或氮作电子受体的生物化学反应。

能量偶合作用:指一种能量上可行的反应推动另一种能量上不可行的反应进行的过程。

能荷:可用ATP、ADP、AMP之间的比例表示,即能荷=(ATP+0.5ADP)/(ATP+ADP+AMP)。

水解作用(过程):将聚合物链切成基本组分的酶促过程,称为水解作用(过程),其相应的酶称为水解酶。

补给反应/回补作用(糖代谢中的补给反应):为了让TCA循环能够持续进行,补充因合成前体需要而从TCA循环中抽出的五碳或二碳二羧酸等中间体的反应。

第三章代谢调节和代谢工程共价修饰:指蛋白质分子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与一化学基团共价连接或解开,使其活性发生变化的作用。

变构效应:指一种小分子物质与一种蛋白质分子发生的可逆的相互作用,导致该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这种蛋白质与第三种分子的相互作用。

安慰诱导物:能引起诱导作用的化合物称为诱导物,可以是基质、可以是基质的衍生物,甚至可以是产物,酶基质的结构类似物是出色的诱导物,但其不能作为基质被酶转化,这类诱导物称为安慰诱导物。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微生物2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微生物2
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细胞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能独立生 长繁殖,是一个高度有组织的生命系统 细胞结构使得生命系统与周围环境分开 细胞膜为渗透屏障,控制物质的流进和 流出 细胞壁保护细胞免于遭受渗透冲击而导 致细胞崩解

表面附属物(suface appendages) 鞭毛(flagella) 菌毛(fimbriae) 性毛(sex pili) 荚膜(capsules)
有荚膜的菌大多为致病菌 有荚膜 菌落为光滑型 致病 无荚膜 菌落为粗糙型 不致病

细胞壁:在细胞最外层、多孔性的、具 有一定屏障作用,水和某些化学物质可 以通过,但对大分子物质有阻拦作用 功能: 化学组成:骨架——肽聚糖 胞壁间质——磷壁酸 脂多糖

直接连接
甘氨酸5 聚体
Peptidoglycan cross link
类脂A:为一种糖磷脂,由N乙酰匍糖胺双糖、磷酸与多种 长链脂肪酸组成,它是细菌内 毒素的主要成分。
Lipopolysaccharide structure
脂多糖的特点
类脂A是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负电荷强,吸附钙、镁离子 O-侧链决定细菌表面抗原 噬菌体的吸附受体

古细菌
颗粒状内含物
气泡
储藏物
羧酶体
碳源及能源类
氮源类
磷源类
聚-β -羟基丁酸 硫粒
藻青素
异染粒
糖原
①异染粒(metachromatic granule) :
概念:是普遍存在的贮藏物, 大小为0.5—1μ m ,主要成 分是多聚偏磷酸盐的聚合物, 分子呈线状,嗜碱性强,用 美兰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 红色,与菌体其他部位不同, 故称异染粒。 功能:贮存磷元素和能量, 降低渗透压。 含异染粒的细菌种类:棒状 杆菌和某些芽孢杆菌等.

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生微生物学基础实验讲义

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生微生物学基础实验讲义

第一部分基础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尤其是油镜的使用2. 熟悉几种常用微生物的个体形态3. 熟悉典型微生物的菌落形态并加以区分二、实验原理1. 显微镜的使用单个微生物是肉眼观察不到的,即使用高倍镜大多数细菌仍观察不清,故需用油镜观察。

在用油镜观察时,必须将油镜头浸入香柏油中。

香柏油的折光率为1.51-1.52,与玻璃片的折光率1.52相近,因此在物镜(玻璃)与标本片(玻璃)之间加入香柏油可避免光线从一个介质(玻璃)进入到另一折光率不同的介质(空气)而引起的散射。

2. 微生物的形态微生物种类繁多,根据它们的主要形态分为细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四大类群。

微生物个体微小,要识别它们,一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个体形态,二是直接用肉眼观察其菌落形态(群体形态)。

细菌的个体形态一般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放线菌是丝状菌,菌丝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孢子丝形态有螺旋状和分枝状两种,霉菌也是丝状菌,但个体较大,有的有假根、足细胞、青霉穗等,酵母菌则一般呈椭圆形,有些在特殊条件下能形成假丝。

菌落是由某一微生物的单个细胞或孢子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落。

菌落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细胞形态结构在群体上的反映。

每一类微生物都有其各自的细胞形态,因而其菌落形态也各异。

观察微生物菌落,首先要区别细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四大类群的菌落。

细菌的菌落多生于培养基的表面,较小、光滑或粗糙、干燥或湿润,多具臭味,易被挑起。

霉菌菌丝分枝很多,相互交错形成菌丝体,其表面形成孢子层,菌落大多数呈绒毛状或棉絮状,不易被挑起,多具霉味。

放线菌菌丝形状与霉菌相似,因存在基内菌丝,故和霉菌一样与培养基结合牢固,不易被挑起,菌落较小,表面呈紧密的线状或粉状。

不少放线菌具特殊的土腥味。

酵母菌的菌落类似于细菌,因无菌丝组织而易被挑起,但菌落一般比细菌大、厚且透明度较差,乳白色,有酒香味。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细菌:狭义上指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且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广义上指所有原核生物。

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后,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形渗透敏感细胞。

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的圆球形原生质体。

(中)间体:是一种由细胞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内部充满着层状和管状的泡囊。

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栓菌”试验:设法将单毛菌鞭毛的游离段用相应抗体牢固的拴在载玻片上,在光镜下观察该细胞的行为,发现该菌只能在载玻片上不停打转而未作伸缩性“挥动”,肯定了“旋转论”的正确性。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会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正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群肉眼可见、有一定形状和结构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基内菌丝:长在培养基内的放线菌菌丝,菌丝无分隔,可产生多种水溶性、脂肪性色素,是培养基着色,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的功能。

异形胞:是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的形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数量少且不定,位于细胞链的中间或末端。

静息孢子:是一种长在细胞链中间或末端,形大、色深、壁厚的休眠细胞,含有丰富的贮藏物,能抵御外界不良环境。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真核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生物。

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都是属于真核生物类的微生物,故称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微生物学学习笔记

微生物学学习笔记

微生物学学习笔记一、原核微生物1、特征:无核膜包裹的双链环状DNA(一些结合类组蛋白H-NS、HU、Fis、IHF等);缺乏单位膜分割包围的细胞器;核糖体为70S型。

2、分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3、构造(1)、细胞壁1)、革兰氏阳性菌:90%肽聚糖(25~40层)和10%磷壁酸,一般无脂质和蛋白质。

肽聚糖(黏肽、胞壁质、黏质复合物),真细菌细胞壁特有。

单体组成:双糖单位(β-1,4-糖苷键)、四肽尾(L型与D型交替、第三肽必须有两个氨基以形成肽桥)、肽桥磷壁酸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分类:壁磷壁酸、膜磷壁酸(跨越肽聚糖层并与细胞膜交联)。

功能:提高细胞周围Mg2+浓度;贮藏磷元素;增强致病菌对宿主粘连;特异表面抗原;噬菌体特异吸附受体;调节自溶素活力。

2)、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少(1~2层),机械强度弱。

四肽尾第三个氨基为特有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

没有肽桥,单体间靠第四个氨基酸的羧基和第三个氨基酸氨基相连。

外膜(磷脂、脂蛋白和脂多糖:决定表面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吸附Mg2+、Ca2+;内毒素的物质基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噬菌体的吸附受体磷脂和脂蛋白。

)外膜蛋白、周质空间/壁膜间隙(周质蛋白:水解蛋白、结合蛋白、受体蛋白、合成酶类)项目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度层次肽聚糖厚度磷壁酸外膜(LPS)孔蛋白脂蛋白周质空间溶质通透性厚(20-80nm)1厚有无无无无或窄强薄(8-11nm)2薄无有有有有弱肽聚糖四肽尾中Lys四肽尾中m-DAPGly五肽等短桥有无有无有无细胞细胞硬度产芽孢鞭毛基体硬有的产2个环较软不产4个环对理化因子抗性对机械力青霉素、磺胺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阴离子去污剂碱性染料溶菌酶处理后抗性强敏感较抗敏感敏感形成原生质体抗性弱较抗敏感较抗较抗形成球状体其他产毒素以外毒素为主以内毒素为主3)、抗酸细菌:特有分歧菌酸,化学组成为支链羟基脂质。

4)、缺壁细菌:L型细菌:自发突变形成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简答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简答

第一章1、试述生长速率对细菌个体大小及其组分的影响。

答:生长速率对细菌个体大小的影响:生长培养基越丰富,细菌生长速率加快,其细胞的个子也越大,在同一种培养基内改变温度也会影响生长速率,但对细胞个子大小几乎没有影响。

快速生长经过一个细胞周期后达到新的平衡。

生长速率越快,细胞大小的差异也越大。

生长速率对细菌组分的影响: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生长速率的增加而下降。

一般来说,细菌生长越快,其个体越大,含RNA越多,其中大部分是核糖体。

生长速率随核糖体含量线性地增加。

在快速生长的细胞中RNA含量可以达到细胞的30%,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也随生长速率的提高而增加,但程度低一些,因此以细胞质量衡量,DNA 含量是减少的,细胞的外壳厚度通常不变,胞壁和质膜在整个细胞中的比例随细胞个体的增大而减少。

第二章1、试述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生化机制。

答:微生物分解纤维素通过酶的作用。

1)纤维二糖水解酶,从纤维素链的非还原性末端降解得纤维二糖;2)外葡聚糖酶,从纤维素链的非还原性末端降解得葡萄糖;3)纤维二糖酶,将纤维二糖水解成葡萄糖;4)内葡聚糖酶,将长链聚合物水解成寡聚糖。

纤维素降解得第一个产物是纤维二糖,此产物在胞内可由纤维二糖磷酸酶转化为葡萄糖和葡萄糖-1-磷酸酯。

2、有的微生物能在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试阐述它怎样利用乙酸来合成己糖和戊糖。

答:乙酸可以在转酰基酶催化下形成乙酰CoA,乙酰CoA参与到乙醛酸循环中可以合成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沿糖原异生途径即逆EMP可以合成己糖。

糖原异生途径的甘油-3磷酸和葡萄糖-6-磷酸又可以参与到磷酸戊糖循环中,合成戊糖。

3、腐胺(丁二胺)在细胞内是如何形成的?在细胞内有何生理意义?如何起作用?答:腐胺可通过精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体鸟氨酸或直接由精氨酸合成。

有外源精氨酸供应时,细胞内由鸟氨酸合成腐胺的方式占优势。

如供给细胞精氨酸,细胞中精氨酸的合成作用立即停止,并启动由精氨酸合成多胺系统。

微生物学课堂笔记

微生物学课堂笔记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巴斯德的工作:∙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免疫学——预防接种∙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等∙柯赫的工作(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配制培养基∙流动蒸汽灭菌∙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柯赫原则:1 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2 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4 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个体小、结构简、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级界宽、变异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

个体小、∙杆菌的平均长度:2 微米;∙1500个杆菌首尾相连= 一粒芝麻的长度;∙10-100亿个细菌加起来重量 =1毫克∙面积/体积比:人 = 1,大肠杆菌 = 30万;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微生物的其它很多属性都和这一特点密切相关。

结构简、无细胞结构(病毒);单细胞;简单多细胞;胃口大、消耗自身重量2000倍食物的时间:大肠杆菌:1小时;人:500年(按400斤/年计算)食谱广、微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食谱之广是动植物完全无法相比的!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角蛋白、石油、甲醇、甲烷、天然气、塑料、酚类、氰化物、各种有机物均可被微生物作为粮食。

繁殖快、一头500 kg的食用公牛,24小时生产 0.5 kg蛋白质,而同样重量的酵母菌,以质量较次的糖液(如糖蜜)和氨水为原料,24小时可以生产 50000 kg优质蛋白质。

易培养、很多细菌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人工培养!在自然界中(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生存有大量的微生物!分析表明,微生物占地球生物总量的60%!分布广、人迹可到之处,微生物的分布必然很多,而人迹不到的地方,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数十公里的高空(最高为离地85公里,须用火箭采样);几千米的地下;强酸、强碱、高热的极端环境;常年封冻的冰川;种类多、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多;微生物的种数“多”;虽然目前已定种的微生物只有大约10万种,远较动植物为少,但一般认为目前为人类所发现的微生物还不到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

华东理工大学804微生物学大纲,2020年精心标注考试重点版

华东理工大学804微生物学大纲,2020年精心标注考试重点版

华东理工大学804微生物2020考试大纲(华理X学长整理)一、微生物学部分(配套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1、微生物学概述1.1 微生物学的定义1.2. 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类群1.3.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1.4. 微生物学的应用2、原核生物2.1. 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以及与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2.2 原核生物的形态、细胞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2.3.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2.4. 古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的特点2.5企鹅鹅鹅:一四意八舞六舞酒八武,古生菌几乎每年必考!3、真核微生物3.1.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3.2.真菌的主要类群(酵母菌、霉菌、蕈菌)及其个体形态、菌落形态和繁殖方式4、病毒和亚病毒4.1. 病毒的基本特点、化学组成、结构、大小。

4.2. 病毒的分类、宿主范围和形态。

4.3. 噬菌体的复制和一步生长曲线4.4. 温和噬菌体及其细菌的溶原性4.5. 亚病毒的定义。

亚病毒包括的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的特性。

4.6. 目前国内外在主要病毒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进展5、微生物营养、代谢和生长5.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营养及其微生物的营养类型5.2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5.3培养基的定义、种类及其应用5.4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次生代谢5.5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5.6 代谢调控与工业发酵5.7 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及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5.8 微生物生长测定及微生物的生长规律5.9有害微生物的控制6、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6.1.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6.2. 微生物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6.3.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6.4. 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6.5.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6.6. 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及功能基因组7、微生物生态学7.1. 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7.2. 自然界中微生物分布及菌种资源开发7.3. 了解目前已知的极端生命条件。

7.4.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7.5.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7.6.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7.7. 16S rRNA等基因在分子微生物生态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方法。

微生物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微生物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微生物学本章节学习重点: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学概念、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分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本章节学习重点:掌握或熟悉细菌的基本形态、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的特征与功能;熟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及繁殖方式、人工培养方法以及与细菌鉴别和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

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及核质。

2、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比较细胞壁结构显著不同,导致G+菌与G-菌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很大差异细胞壁的功能:维持细菌的外形,对细菌起保护作用;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具抗原性等。

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有选择性通透作用,与细胞壁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膜上有多种呼吸酶,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

膜上有多种合成酶,参与生物合成过程。

细菌细胞膜可以形成特有的结构。

荚膜的特点及功能:定义:细胞壁外一层透明黏液状物质。

化学成分: 多数:多糖少数:多肽观察:特殊染色法、墨汁负染法;功能:(1)抗干燥作用:贮留水分(2)形成生物膜: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之间粘连,也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膜(3)抗吞噬作用:能保护细菌免受溶菌酶、补体、抗体、抗菌药物等有害物质的损伤,保护细菌抵抗宿主细胞的吞噬与消化作用,从而成为侵袭力的组成之一。

(4)荚膜抗原:分型依据。

鞭毛的特点及功能:定义:某些细菌菌体表面附着有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化学成分:蛋白质观察:染色加粗法;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法;功能:运动器官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可以通过其鞭毛的运动穿过小肠粘液层,到达细胞表面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抗原性,可帮助鉴别细菌菌毛的特点及功能:定义:多数革兰阴性菌及少数革兰阳性菌的菌体表面有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特征:菌毛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菌毛蛋白)种类: 普通菌毛性菌毛普通菌毛(ordinary pilus)特点:数目多:可达百余根细:直径仅为3~8nm,长0.2~2μm。

微生物学笔记范文

微生物学笔记范文

微生物学笔记范文二、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赖氨酸发酵、肌苷酸(IMP)的生产。

●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

●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生理学手段,细胞膜缺损突变。

Chap.7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概念:●个体生长:细胞原生质总量的增加。

●繁殖:微生物生长而产生新的子代。

●生长(群体生长):微生物群体数量和重量的增加。

§.1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一、研究M生长繁殖的意义:1、生长繁殖是M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生长繁殖情况可作为M生理、生化和遗传研究的重要指标。

2、生产实践:M的应用(菌体~酵母/产物合成)、致病菌/霉腐二、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测生长量和计繁殖数(一)测生长量:适用一切M1.测体积2.称干重3.间接法:比浊法、生理指标法(测含N,/C,/P/DNA等)二)计繁殖数:(适用:单细胞M/丝状M的孢子) 1、直接法:血球计数板法2、间接法:(活菌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cfu)●最大可能数量法(MPN法)§2、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一、细菌的同步生长与同步培养1、同步生长:群体中所有的个体细胞处于同样的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的状态。

2、同步培养:细胞群体中每个个体都处于同步生长状态的培养方法。

4、同步培养方法①诱导法:变换温度、光脉冲、营养供应②选择法:Helmstetter-cummings的膜洗脱技术③同步培养方法的选择视M种类和研究目的: a.生理学研究中,选择法优于诱导法。

b.诱导法,常用来研究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机制等。

二、典型生长曲线(growth curve)定义:描述单细胞M群体规律性生长的曲线。

1.延滞期(Lag phase)特点:生长速率为0,细胞数目不增加,但个体产生变化。

缩短缩短延滞期的措施:①取对数期接种龄的种子接种。

②加大接种量,缩短延滞期(10%接种量)③接种到营养丰富的天然培养基(种子/发酵培养基成分尽量相近)。

微生物学教程笔记精编

微生物学教程笔记精编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笔记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教程》上课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包括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属于真核生物的真菌(包括藻状菌纲、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半知菌纲);以及属于非细胞结构的病毒。

微生物学的任务:利用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变有害为有利。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疾病、物质的霉变、工农业生产、生态。

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第一阶段--推测期;第二阶段--观察期;第三阶段--生理期;第四阶段--分子生物学时期。

1944 年,Avery 证明遗传的物质基础为DNA;1953 年,Watson & Crick DNA 双螺旋结构;1961 年,Jacob&Monod 操纵子学说;1972 年,Berg Boyer & Cohen DNA 克隆技术;1982 年,Prusiner 发现朊病毒;1985 年Saiki PCR 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1997 年,Wilmut 克隆羊20 世纪以核酸研究为核心:50 年代双螺旋结构;60 年代操纵子学说;70 年代DNA 重组;80 年代PCR 技术;90 年代DNA 测序。

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提前5 年完成,现由结构向功能转移(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ics))。

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

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蛋白质组学(proteome),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模式生物:背景清楚、基因组小、便于测定和分析、可从中获取经验改进技术方法。

第三节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古代对微生物学的认识与利用:酿酒,轮作,种痘。

微生物学简况:见课本7-8 页。

第二章微生物形态与结构Ⅰ原核微生物第一节细菌细菌的形态和大小: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大小:以微米为度量单位。

最新微生物学笔记

最新微生物学笔记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考试大纲本《微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微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和分类、微生物生理和代谢、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免疫学及微生物生物技术等。

要求考生对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有较深的了解;系统掌握微生物的系统分类、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实验技术;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1.微生物学定义2.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类群3.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重要事件和人物4.微生物的重要作用(二)原核生物1.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2.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3.原核生物的分类与鉴定4.原核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三)真核微生物1.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2.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3.真菌的主要类群:酵母菌、霉菌、蕈菌(四)病毒和亚病毒1.病毒和亚病毒的特点和定义2.病毒的分类和命名3.病毒的宿主范围4.病毒的培养和纯化5.病毒的复制6.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7.重要病毒生物学特性及研究方法(五)微生物生理和代谢1. 微生物的营养和繁殖2. 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及测定3.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4.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5.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6. 次生代谢7. 合成代谢途径举例8. 代谢调控与工业发酵(六)微生物生态学1. 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2. 自然界中微生物分布及生境多样性3.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4.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5.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6.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七)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1.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2. 质粒及转座因子3. 微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4. 微生物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5.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6. 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7.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8. 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及功能基因组(八)传染与免疫1.传染的概念2.非特异性免疫3.特异性免疫4.免疫学的实际意义(九)实验设计1.微生物的分离、鉴定2.获得特定的微生物基因或代谢产物3.利用所知功能的微生物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二、考试要求(一)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1. 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和相关学科。

微生物学第1章绪论笔记

微生物学第1章绪论笔记

微生物学第1章绪论笔记第一篇:微生物学第1章绪论笔记第1章绪论定义: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统称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微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关键环节,自然界物质的分解主要靠其来完成,一些重要元素循环需其参与概体内微生物是人和动物健康的保证,可帮助消化、可供必须营养物质、组成生物体的生理屏障微生物可可供很多有用的物质,如有机酸、酶、各种药物、疫苗、面包、啤酒、酱等等述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离不开微生物各种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多由微生物引起;食物的腐败、衣物家具等的发霉史前期:越距今8000年前-1676年,在朦胧中应用微生物微初创期:1676-1861年,列文虎克第一次观察到微生物,处于形态描述阶段生奠基期建立了一系列微生物学研究必须的方法和技术;开创寻找病原微生物的黄金时期;把微生物学物1861-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了生理学研究的水平;否认自然发生学说;微生物以一门独立学科形成,学1897 但主要以应用性分子学科色素存在;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思想方法开展研究的代表人物:微生物学奠基人法国的巴斯德(L.Pasteur);细菌学的奠基人德国的科赫(R.Koch)发发展期微生物学发展进入了生物生化水平,发现了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展1897-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1953 代表人物:德国人E.Buchner发现酵母菌无细胞制剂将蔗糖转化为酒精,对葡糖糖进行酒精发酵标志:1929年Flemming发现青霉素,开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时期成熟期1953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水平,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一系列独特的实验技术推动生命科学至今各领域的飞速发展,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促进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J.Watson和F.Crick于1953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巴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酸的腐败德免疫学--预防接种,发现疾病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开创寻找病原微生物新时代发明巴斯德消毒法,杀死有害微生物细菌培养方法的建立:土豆切面→营养明胶→营养琼脂(平皿)科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赫流动蒸汽灭菌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即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的病原体的基本原则:在每一相同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而健康的动物没有;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成这种微生物来研究内容: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规律及其应用发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将全面展开展势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学研究将获得长足发展微生物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将更加受到重视与其他学科实现更广泛的交叉,获得新的发展微生物产业将呈现全新的局面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绪论习题绪论【知识要点】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微生物学笔记

微生物学笔记

微生物学笔记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2、微生物的共性3、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四、微生物学科发展推动了人类进步五、微生物学及其分科类群:原核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什么就是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1、)●个体微小(<0.1mm),借助显微镜观察形体;●结构直观:直观多细胞,单细胞或非胞●低等:演化地位高。

二、微生物的共性1、体积小,表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性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一定体积的物体,划分成越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的总表面积越大,表面积/体积比值越大。

●优点:提供更多非常大的稀释面,排出面和互换面。

●体积小、表面积小就是微生物其它四个共性的基础2、稀释多、转变慢●原因:表面积/体积比值小●例举:乳糖发酵细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3、生长旺、繁殖快●原因:稀释多、转变慢●简述:大肠杆菌●利弊:有益--工业发酵、理论研究材料培养;有害--病原微生物、霉腐微生物4、适应性强、易变异●适应环境弱原因:体积小、表面积小;有效率的新陈代谢调控机制(诱导酶)●极端微生物(extrememicroorganism)●易变异原因:结构简单、单倍体、巨大交换面●利弊:有益---育种(青霉素),有害---耐药性5、分布广、种类多●分布广:土壤、空气、海洋、人体肠道●种类多:(1)微生物的生理新陈代谢类型多(2)新陈代谢产物种类多样(3)微生物的种数多●种类多:(1)微生物的生理新陈代谢类型多微生物特有:分解天然气、石油、纤维素、木质素能力;多种新增产能方式:细菌光合作用、嗜盐菌紫膜光合作用、王念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各种厌氧菌的新增产能途径生物固氮促进作用;合成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维生素等)能力;对复杂有机物的生物转化能力(甾体化合物等);分解氰、酚、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的能力独有的产卵方式(病毒、类病毒、肮病毒的激活、细胞分裂)2)新陈代谢产物种类多样含氮代谢产物:氨基酸、核苷酸类糖类贱气性新陈代谢产物:酒精、乳酸、甘油、丙酮丁醇;糖类不好气性新陈代谢产物: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微生物多糖:黄原胶、右旋糖苷;微生物酶类:蛋白酶、淀粉酶、酯肪酶、工具酶;--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生物碱3)微生物的种类多●目前比较确实的微生物种数大约10万种,随着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研究工作的深入,新种、新属、新科、新纲陆续被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包括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属于真核生物的真菌(包括藻状菌纲、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半知菌纲);以及属于非细胞结构的病毒。

微生物学的任务:利用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变有害为有利。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疾病、物质的霉变、工农业生产、生态。

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第一阶段--推测期;第二阶段--观察期;第三阶段--生理期;第四阶段--分子生物学时期。

1944 年,Avery 证明遗传的物质基础为DNA;1953 年,Watson & Crick DNA 双螺旋结构; 1961 年,Jacob& Monod 操纵子学说;1972 年,Berg Boyer & Cohen DNA 克隆技术; 1982 年,Prusiner 发现朊病毒;1985 年Saiki PCR 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 1997 年,Wilmut 克隆羊20 世纪以核酸研究为核心:50 年代双螺旋结构;60 年代操纵子学说;70 年代DNA 重组; 80 年代PCR 技术;90 年代DNA 测序。

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提前5 年完成,现由结构向功能转移(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ics))。

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

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蛋白质组学(proteome),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模式生物:背景清楚、基因组小、便于测定和分析、可从中获取经验改进技术方法。

第三节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古代对微生物学的认识与利用:酿酒,轮作,种痘。

微生物学简况:见课本7-8 页。

第二章微生物形态与结构Ⅰ原核微生物第一节细菌细菌的形态和大小: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大小:以微米为度量单位。

细菌-原生质膜(plasma membrance)、原生质体(protoplast)、原生质。

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细胞壁(cell wall)在细胞最外层、多孔性的、具有一定屏障作用,水和某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但对大分子物质有阻拦作用。

功能:韧性、弹性。

化学组成:肽聚糖。

1 G+菌G-菌核糖体(ribosome)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教程》上课讲义 G+菌与G -菌的细胞壁结构内壁层(2-3nm 肽聚糖层) 外壁层(8-10nm 脂多糖层) 细胞壁为一层(20~80nm 厚的肽聚糖层)脂多糖:O-侧链(具有抗原性)———核心———脂质(内毒素的毒性中心) G+菌与G -菌的细胞壁组成与结构比较菌性质G+菌G-肽聚糖含量少(10%) 多(40~90%) 直接连接通过五肽连接链连接方式氨基酸组成D-Glu-NH2 D-Glu DAP L-Lys 有无脂多糖有无脂蛋白无有垣酸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原生质体和球形体原生质体(protoplast):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后,所留下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菌形成。

脆弱,高渗溶液球形体: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一般由革兰氏阴性菌所形成。

细胞膜(cellmembrane) 紧贴在细胞壁内侧的一层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

功能:主要为控制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进出细胞。

组成:磷脂蛋白质。

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间体(mesosome) 拟线粒体细胞质(cytoplasm) 被细胞膜包围着的除核质体外的一切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可总称为细胞质。

主要成分:核糖体、贮藏物、各种酶类、中间代谢物、无饥盐、载色体和质粒等,少数细菌还存在羧化体、伴孢晶体或气泡等构造。

65%为核糖核酸,35%为蛋白质。

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原核生物70S,真核生物80S。

2 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s)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教程》上课讲义一类有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颗粒。

在营养过剩时,聚合成各种贮藏颗粒,在营养缺乏时又被分解利用。

气泡(gas vacuoles) 存在于许多光能营养型、无鞭毛运动水生细菌中的泡囊状内含物,内中充满气体。

外由仅2nm 厚的蛋白质膜所包围,具有调节细胞比重,以使其漂浮在合适水层中的作用,借以获取光能、氧和营养物质。

核质体(nuclear body) 又称拟核,指原核生物所持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是细胞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质粒(plasemid) 核外基因(细胞质基因)。

质粒的特性:1.环状双链小分子片段;2.决定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3.独立自我复制,可转移,能携带一定的遗传信息;4.可自行消失。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荚膜(capsule)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存在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

包括微荚膜(<200nm);荚膜(200nm);粘液层(无明显界面);菌胶团(几个菌共有的)。

荚膜的主要成分:多糖。

荚膜的功能:1.保护细菌(致病菌)免受白细胞的吞噬;2.菌体外的贮存物。

有荚膜的菌大多为致病菌;有荚膜菌落为光滑型致病;无荚膜菌落为粗糙型不致病。

通过负染色法可观察到鞭毛(flegellum)和菌毛(pilus , fimbria) 鞭毛:长在细菌的体表,着生在细胞膜上的长丝状、曲波的附属物。

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运动的支点在细胞壁上。

成分:为蛋白质。

结构:鞭毛丝,鞭毛钩,基体。

观察:显微镜,半固体穿刺。

分类:单端鞭毛菌、端生丛毛菌、两端鞭毛菌、周毛菌。

鞭毛的位置和数目具有细菌分类鉴定的意义。

菌毛:性菌毛,普通菌毛。

3 芽孢(endospore spore) 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spore-companioned crystal)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教程》上课讲义产芽孢的菌有两类:好气:Bacillus (枯草芽孢杆菌属);厌气:Clostridium(梭状芽孢杆菌属)。

定义: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臂、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芽孢形成过程①束状染色质形成;②细胞膜内陷,细胞发生不对称分裂,其中小体积部分即为前芽孢(forespore);③前芽孢的双层隔壁形成,这时抗辐射性提高;④在上述两层隔壁间充填芽孢肽聚糖后,合成DPA,累积钙离子,开始形成皮层,折光率增高;⑤芽孢衣合成结束;⑥皮层合成完成,芽孢成熟,抗热性出现;⑦芽孢囊裂解,芽孢游离。

特性:含水量低,耐热,含DPA-Ca。

几种位置和形状:如何观察:在形成芽孢的同时,在芽孢旁形成的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为有毒蛋白质,一般一个细菌产生一个,作为生物农药。

例: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细菌的群体形态菌落(colony):将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有时为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菌落就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菌落特征: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

单菌落表面特征群体效应细菌的繁殖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只是营养细胞的分裂或营养菌丝分化而形成同种新个体的过程。

裂殖(横分裂法):同型,异型。

繁殖的过程: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分裂;横隔壁的形成;子细胞的分离。

4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教程》上课讲义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处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但更接近细菌。

G-菌特点:具有细胞壁,不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细胞内寄生,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支原体(Mycoplasma) 介于细菌和立克次氏体之间,是原核生物中最小的,具有致病性。

50-60 年代称为PPLO 特点:无细胞壁,可通过细菌滤器;能在人工培养基但条件苛刻(需补充血清);菌落形态似荷包蛋。

衣原体(Chlamydia) 介于立克次氏体和病毒之间。

以前将衣原体归于病毒,沙眼衣原体特点:具有细胞壁,但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细胞内寄生(能量寄生)。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病毒的比较比较项目细胞构造含核酸类型DNA和RNA DNA 和RNA DNA 和RNA DNA 和RNA 核糖体细胞壁细胞膜繁殖时个体完整性大分子合成能力产ATP 系统氧化谷氨酰胺能力对抑制细菌抗生素的反应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无有有有无有有有有(含肽聚糖)有(不含肽聚糖) 无无有(无甾醇)有(含甾醇)无有(无甾醇)不保持保持保持保持无无有有无无有有无无有有敏感(对抑制细胞有抗性敏感壁合成者例外) 敏感(青霉素例外)第三章微生物的形态与构造Ⅱ真核微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nuclear region)的裸露DNA 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

其中除少数属古生菌外,多数的原核生物都是真细菌。

真核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是属于真核生物类的微生物,故称为真核微生物(eukaryotic micro-organisms)。

第一节酵母菌(yeast) 存在的地方:含糖量较高的偏酸性环境(如果园),利用烃类的酵母菌可在油田或煤油厂附近分离到。

用途:理论研究;工业生产:食品工业(馒头发酵酿酒),制药业(提取核苷酸),作为菌体蛋白;有害的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口腔溃疡),表皮癣菌属(足癣)细胞的形态构造:形态:卵圆形,假丝状。

大小:比细菌大约十倍6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教程》上课讲义构造:细胞壁:葡聚糖(glucan),甘露聚糖(mannan);细胞膜:甾醇;细胞核:真核(如涂片好能看到的黑点即为细胞核)。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芽殖(主要方式),芽裂(产生横隔壁,较少见),裂殖(二分分裂)。

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过程:质配→ 核配→减数分裂(核配形成的双倍体可单独存在,因为双倍体的酵母菌生活力强,所以工业生产上的酵母菌一般为二倍体。

) 减数分裂包括二次细胞分裂和一次核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菌落特征:易挑起,乳白色,湿润,粘稠,比细菌的菌落大而且厚,酒香味。

第二节丝状真菌——霉菌(mold) 营养来源:主要为糖类和少量氮、矿物盐类,极易在含糖的食品(饼干、面堡、各种谷物和水果)上生长。

用途:工业上;理论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