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3篇典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原题附优秀范文+点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三3篇典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原题附优秀范文+点评
第1篇任务驱动型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近日,清华大学推出新规:从2017级开始,清华大学学生必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特殊情况除外)。

规定一出,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清华大学这不仅延续了90多年前的老校规,而且游泳锻炼效果好,同时也是一种危急生存技能,是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好办法; 也有人认为运动项目应该多样化,此规定强制“学生会游泳”过于苛刻,可能会扼杀人才。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清华新规,鄙陋笑煞人
段1
很多人读过一个西方小故事:乘客说不懂音乐、不懂哲学生命的意义就没了,船夫说不会游泳现在生命就没了。

不知道制定清华此新规和赞成清华此新规的人会不会、是不是在这故事里获得了圣旨?但是,也有国学大师的清华不知道荀子说的“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吗?当年钱钟书数学不及格清华尚不拒之,现在学生游泳达不到要求就不能毕业,真是清华观念进步、水平提升了?无独有偶,前几年一大学花巨资建高尔夫球场,理由是高尔夫球技能是高端人士的通行证!
点评
用一个恰当的小故事与材料内容做对照,生动、有趣,又借势提表露了自己的看法。

引用《劝学》中的句子体现了对课文的活学活用。

问句的使用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而答案不言自明。

段2、3
清华大学是中国顶尖大学,这样的大学该着眼于什么自不待言。

游泳是生存技能,煮饭也是生存技能吧?清华是不是还要加条新规:不会煮饭也不能毕业?我对清华当年招收邓亚萍的做法十分赞赏。

但是因为乒乓球在中国重要是不是就要规定清华学生乒乓球不能达到要求就不能毕业呢?
这几年黑天鹅事件很多,这也影响了清华?或者清华也来跟一次潮——用一个不走心的新规让人们再惊愕一次?
点评
针对新规颁布的理由加以类比批驳,是对方的观点暴露出逻辑错误,观点犀利。

段4
老校规、老规矩不是继承的理由。

早期北大师生作风多有封建官僚的陋习。

以包容著称的蔡元培对这些“老”没有继承。

中国古代家庭礼法中的男尊女卑、无条件的权利和服从等老规矩在现代社会被丢弃彰显的是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而不是不继承。

已有专家指出,古代的启蒙读本不适合作为继承国学的基础,但是我们一些出版社和教育机构就拿着“老规”把人们拉回古代,降低到古代。

点评
针对新规的另一个理由进行批驳。

蔡元培先生的例子恰到好处。

对“老规矩”的反思体现出作者的思辨能力。

段5
以前我们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在我们还强调己所欲,慎施于人。

人的精力有限,人的能力有差异,人的爱好有不同,因而人学什么,不学什么,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大多不可拿“有效果”“有用”来强制。

葛剑雄现在还不用手机,他落后吗?南方学生不学游泳也不错,北方学生生来怕水学也不易;少年未学,成年方学,是古人所说的时过而难成。

李白斗酒诗百篇,可以要求有病的杜甫也必须做“饮者”吗?宋徽宗喜欢绘画可以要求朝臣也必须绘画吗?他艺而失位,艺而衰国的经历不值得警惕吗?老实说,我也反对现在全国一窝蜂的发展足球,这不是足球的盛事,更不是国家的长远之计。

相反,整治足球中的假、黑倒是必须的、急迫的,这至少让足球会少些病,不会速亡。

点评
驳倒对立观点之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先破后立,文章节奏很好。

而丰富的例子,简约的叙述,使文章散文化,有力而优美。

段6、7
我喜欢颜宁教授,她的经历成就于学生有鼓励,于国家有贡献。

我喜欢叶嘉莹教授,她身体力行地继承诗教,以诗词的魅力而不是以行政的规定来继承传统中的精华。

希望清华此新规不执行,就如特朗普的“禁穆令”不执行。

点评
结尾以对两位教授的仰慕来表达对清华新规的反对,委婉却有力。

行文过程中锋芒毕露,结尾却趋于藏锋,批驳却不过分斥责,温柔敦厚。

总评
文章自然洒脱,“破”“立”之间游刃有余。

犀利的类比论证表现出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流畅的语言如一位优秀的辩手,毫无勉强应试的滞涩。

只有平时多多写作,才能行云流水地表达观点;只有平时多多思考,才能拥有洞明世事的真知灼见。

(张帆老师点评)
第2篇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无良商家最害怕的时候,但过后制假贩假又死灰复燃。

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一旦“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

于是出现了职业打假者,他们知假买假,通过摸查确定目标,大量买进后索赔。

对于职业打假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职业打假是一个大家利器,有人将其视为投机行为。

对此,你怎么看?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作文,选好角度,确定利益,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职业打假非坏事
段1
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无良商家最担心的时刻。

不过,有没有方法让这种担心转变成常态?职业打假可以说是一个利器。

然而在近几年,关于职业打假人的争议可不少,比如指责这类群体把打假做成了生意。

但我认为:职业打假非坏事。

点评
开篇引入材料,说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观点明确。

段2
职业打假作为职业,缘起于惩罚性赔偿机制的确立。

2014年实行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一旦“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这个赔偿力度就变成了“退一赔三”。

惩罚性赔偿机制的确立,可以视作对消费者的赋权,但也正是因为要进行倍数赔偿,使得很多人涌入到“牟利大军”中。

点评
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意义,分析“职业打假”的基础。

段3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职业打假视作投机行为,问题是这种投机行为在不在允许范围内,这就要算一下成本和收益了。

首先是成本,主要产生了几种情况:一种是敲诈勒索,比如发现问题直接给企业施压,让对方花钱消灾;一种是恶意打假,比如有一些职业打假人私藏货品等过期,然后向商家索赔;再有就是大家熟悉的知假买假,通过摸查确定目的物,大量买进然后索赔。

其中,前两类投机行为直接涉及到诈骗。

再看收益,消费者虽然具有追偿的权利,但在与商家周旋、甚至提起诉讼的过程中,依然需要承担比较高的成本,这使得消费者相对比较弱势。

就目前造假情况来看,由职业打假人充当市场清道夫,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可能远远大于社会成本。

点评
辩证看待职业打假,就目前来看,利大于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职业打假,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段4
有人可能觉得,造假产生职业打假就像酒驾产生钓鱼执法,有“反向激励”之嫌。

这其实是混淆了两回事,后者涉及程序正当性问题,而前者则完全适用于结果导向,可以用收益和成本来算问题。

况且,职业打假人也有投资风险,一旦投入百万而索赔不了,得自己吞苦果子。

所以,尽管职业打假更多出于“牟利”而非“生活自用”,但站在效用最大化的角度上,应该赋予他们和普通消费者一样的权利。

至于是不是恶意打假的问题,有没有勒索敲诈的倾向,完全可以交由司法裁决去判断,做到这一点也并不难。

点评
这一段弥补观点中的漏洞。

不管你支不支持职业打假,你的观点都天然存在着漏洞,能否在行文中弥补漏洞,是考查作者思维能力强弱的关键。

段5
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中,不少代表和委员都提到了打假问题,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

在打假问题上形成强有力的长效机制很重要,其中法律监管与执行应该是基本保障,但如果要做到打假常态化,充分调动消费者自己的积极性、能动性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赋予消费者“退一赔三”权利是第一步,那么明确打假人也享有这项权利才更符合现实需要。

点评
提及“两会”显示出作者关心时事的当代中学生应有的品质,是个亮点,并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段6
在当前,职业打假人还不到退场的时候,在未来,也应该意识到让职业打假人赚钱其实并非坏事。

点评
结尾重申自己观点,并保持议论语言的严谨,“不到退场的时候”“并非坏事”,这样的句子值得借鉴。

总评
这个作文题目具有较高的难度,其中也包含了立意上的陷阱。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问题的焦点:是否赞成职业打假。

如果只议论制假贩假的害处就跑题了。

文章的脉络是:
1、亮出观点:有保留地支持职业打假
2、为什么会有职业打假人
3、职业打假的存在利大于弊
4、打假要成为常态,目前还需要职业打假的正向意义
(张帆老师点评)
第3篇任务驱动型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推出“最佳公益行动”评选活动,下列三项公益行动被推荐参加评选:
(1)医院附近的饭店倡议来店就餐的顾客自愿购买“爱心饭菜”,并将“爱心饭菜”的菜单贴在墙上,家庭贫困的患者或家属可根据需要取下幕单领取免费食物。

“墙上的餐桌”既为助人者提供了方便,也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

(2)某公益组织制作了主题为“动物也是易碎品”的绘本书,书中绘有十几种已经灭绝动物的卡通图象,这些动物共用一个易碎品标志形状的鼻子,巧妙而有趣地传递出“动物也是易碎品”的公益概念。

(3)网友通过QQ群和微信群发起了“众筹扶贫”公益行动,在网上雅送贫困山区出产的绿色农副产品。

这项公益行动让更多的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也让城市居民能够买到放心食材,实现了双赢(众筹:即大众筹资,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


上述三项公益行动,你认为哪一项可以当选“最佳”?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趣”的公益才最佳
段1
在经历长期的蛰伏之后,伴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浸润,国人的公益意识也日益苏醒。

某报所推出的“最佳公益活动”就是一次非常好的普及之举。

在我看来,第二项活动最有新意,因为它借助新颖的形式,巧妙地向社会大众传递了主办者的公益理念.
点评
开篇引入材料,亮出自己的选择。

国人“公益意识”的提出使文章一开始就具有现实意义。

段2、3
首先,让公益变得“有趣”,是为了冲击传统公益文化的“无趣”。

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善好施、仁爱善良的民族,所谓“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上天有好生之德”即是如此。

但中华民族又是一个“苦大仇深”的民族,我们自古至今,有着无尽的悲情。

太厚重的文化,以至于中国的公益活动宣传,也总喜欢以“苦肉计”、“打悲情牌”来唤起民众的同情心,来吸引民众参加公益。

宣传“希望工程”,就配上那位可怜的大眼睛姑娘的图片;宣传动物保护,就必然是小猴子遇害后猴妈妈悲戚的面容…沉重的“道德压迫”简直要使这个民族窒息。

因而,材料中的创意,不由得使人眼前一亮﹣﹣“一个易碎品标志形状的鼻子”,看过之后,在会心一笑之余,悄然进入我们心灵的是对动物生存处境的担忧,是对“保护濒危动物刻不容缓”的高度理解和认同。

既然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点评
分析角度很有新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常见的宣传材料中看到了问题。

段4、5
其次,让公益变得“有趣”,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们早就进入到了“读图时代”。

铺天盖地的图片、视频信息令人目不暇接,直观形象的表意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尤其对于宣传活动最重要的受众﹣﹣青少年而言,新颖、有趣、轻松、富有亲和力是公益宣传成功的“杀手锏”。

目前几乎所有的宣传机构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攻陷大众。

在此背景下,我们的公益宣传也该放下身居“道德神殿”的高高在上的架子,努力以“亲民”的姿态来迎合民众,获取认同。

所以,上述公益组织应该是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时代汹涌的潮流,得风气之先,积极应对,灵活变通。

他们的创意之举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深切认同和积极回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点评
具有建设性的分析,给人务实的感觉。

严肃的问题也可以借助活泼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接受。

解决问题的幽默优于呆板的严肃。

段6
我们不能否认从事公益是一种善举,我们呼吁并且期盼全社会的公益事业蓬勃发展。

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材料中的一和三项公益活动亮点纷呈,让人忍不住要为之叫好。

然而,在我看来,“叫好”还要“叫座”。

只有像第二项活动一样,瞄准对象,紧扣时代,以“有趣”的方式做好宣传,才能在公益活动中脱颖而出,斩获最佳。

点评
同时肯定另外两项公益活动,弥补漏洞,重申自己观点,顺势结尾。

总评
作者选择了一个最难的角度来写,却写得四两拨千斤,两端论述形成递进:先说合理性,再说必要性,逻辑清晰自然。

对传统公益宣传特点的分析可称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