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评课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的评课标准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它不排斥课程体系承担的、社会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但实现了价值转型,把人的发展视为语文课程的价值根本。而课程价值的转型必然引起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及评价标准的转变。因此,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亦应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作出合理的调整。

一、教学目标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 的课程价值取向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新课标指出,我们的语文课程不但要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积累,也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换言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堂好的语文课既要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即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因为这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学不好,掌握不了,就没有终身学习的后劲,就难以继续学习,就失去了终身发展的条件;同时又要重视它的人文性,感受语文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情感道德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二者偏颇任何一方,都不是好的语文课。

二、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过程和方法

新课程重视知识与能力,更重视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过程与方法。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让学生充分地触摸语言、体味语言和感悟语言,在实践中积累语言,培养丰富的语感;同时,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充分地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训练,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精读、略读等读书方法。这也许并不能使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受到锻炼,语感得到丰富,开阔了视野,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对学生学会学习,培养生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汉语具有音乐的节奏美且内涵丰富,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精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和兴趣都是积极情感,有助于语文认知操作过程的进行。学生一旦深深爱上我们的汉民族语言,有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就会像向往幸福一样,渴望在语文课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教师理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哲理启发,又有艺术感染,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是新课标的要求。创新就要打破陈规,有所突破,凸现个性。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不可强求学生有统一认识,用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而要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堂好的语文课中,“对话式”教学方式应有充分体现。

“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要求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挥、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互动、互惠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式”教学是以“平等交往”、“自由对话”为原则,将师生、生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强调师生互动的一种教学活动。克林伯格说过:“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泛意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在“对话式”语文教学中师生都是对话主体,这种教学是一种师生间思维上相互转向、心灵上相互回应的教学;是一种开放、自由探究的理性思维碰撞,也是对话主体共同参与寻求真知灼见,并在此过程中启动、延伸睿智的教学。“对话式”的语文教学通过创造性的语文感知活动,达成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理解,并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达成对自己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借助创造性、生成性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建构”的特征,使学生由被动的受问者转变为主动发问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自主探究者、发现者。教师不应是知识的呈现者、课堂上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创设平等自由、互相合作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概括、分析、推论、假设等思维活动,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动态的信息交流中,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多向互动,进而使师生达到共识、共享与共进的境界。

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艺术要得到充分显现。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保障。据调查,学生心目中的好课是语文老师态度和蔼可亲,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教师有风度,有个性,语言幽默风趣;多才多艺等。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就像一个艺术家,他从事教学,犹如琴师操琴一样,他和缓地拨动学生思想上、情感上的琴弦,刺激之、安抚之、兴奋之、策动之、激励之。这样的教师组织各种教学活动都能左右逢源,方法灵活,节奏明快,似是随心所欲,实为匠心独运。学生在这种课堂里的感受,是智慧的启迪,是感情的愉悦,是美的享受,似风和日丽行云流水,轻松愉快而收获极大。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艺术应得到充分显现。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具有上述六个方面的特征。然而,正如俗话所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样,一堂好的语文课也无统一标准。但毋庸置疑的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是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并秉持其价

值取向的语文课。对此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明晰思路,集思广益,进而实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王旻霞,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