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以腐植化系数衡量植物残体对土壤 有机质形成量贡献的大小。
单位重量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 留碳的分数,称为腐植化系数。
农田土壤中有机物料的腐植化系数
有机物料 稻杆
稻根
绿肥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江南地区 0.15-0.26 0.20(27) 0.33-0.51 0.42(27) 0.16-0.37 0.24(33)
C/N比大约为10:12:1
(二)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腐植酸的核心组成份是芳香族化合物, 此外还有氨基酸、多肽及碳水化合物。
---富里酸含羧基比胡敏酸多,所以酸性较 强。
---富里酸的分子比胡敏酸小,结构较简单。
Flaig的胡敏酸模型
Stevenson的胡敏酸模型
Schnitzer和Khan的富里酸模型
土壤条件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而影 响有机质的转化.
1、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 ---在适当湿润而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好气
微生物活动强烈,有机质进行好气分解, 分解速度快,矿化率高,中间产物累积 少,释放出的矿质养分多,但腐植化系 数低,不利于腐植质的累积。
---当湿度过大,通气条件不良,有机质以 嫌气分解为主,分解速度慢,矿化率低, 有机质分解不完全,容易累积中间产物, 对作物有毒害作用,腐植化系数高,有 利于腐植质的累积。
第三节、 土壤腐植质
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合 成的一类分子量很大的、结构复杂的有 机化合物,称为腐植质。
腐植质是由多种有机化合物混合而成的 混合物,而不时单一的化合物。
腐植质的主体是腐植酸,约占腐植质的 85%-90%。

腐植质
胡敏酸
富里酸
腐植物质 胡敏素
、(85-90%)
土壤氮素 土壤磷素 土壤钾素
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除C,H, O主要来自大气之外,其余元素主要靠土 壤供应,包括: 大量元素:N,P,K,Ca,Mg,S 微量元素:Fe,Mn,Cu,Zn,Mo,B
所谓土壤养分,就是指这些主要靠土壤 提供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土壤养分的存在形态
水溶态:溶解于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有效性很 高,很容易被作物吸收。
(一)糖类的分解
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葡萄糖
酒精
醋酸 CO2+H2O (好气分解)
丁酸
甲烷 + CO2 (嫌气分解)
(二)单宁、脂肪、木质素的 分解

脂肪

甘油 脂肪酸
按碳水化合物分解
单宁和木质素的分解比脂肪更慢。
(三)含N有机化合物的分解
包括蛋白质、氨基酸、核酸、酰胺、有 机碱、尿素、腐植质等;
3、高海拔土壤高于低海拔土壤
山地草甸土>黄壤>红壤>紫色土>石灰土 >赤红壤>潮土>盐土>风沙土>
4、粘质土壤高于砂质土壤
红壤性水稻土的统计结果表明,不同质 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有明显差异:
粘土>粘壤土>壤质粘土>砂质粘壤土>砂 壤土>壤质砂土
5、熟化度高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侵蚀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1、有机质的年矿化量(Y) =表土有机质总量*矿化率
有机质的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 耗的土壤有机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 分率。
2、进入土壤的有机物形成的腐植质量(X) =有机物添加量*腐植化系数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包括从土壤外所有 来源进入土壤的有机质的量。
若:Y=X Y<X Y>X
平衡 累积 亏损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般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在5%以下; 对土壤肥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与; 性质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包括: ---植物残体; ---动物残体; ---微生物的残体; ---有机肥料; ---有机废物; 其中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是最主要的来源。
2、有机物组成 糖、淀粉、蛋白质>半纤维素>纤维素、 木质素、脂肪、腊质
不同有机成分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
有机残体的C/N比 C/N~25:1时,最有利于有机残体的分解 C/N<25:1时,分解过程会释放部分N供
植物吸收;
C/N>25:1时,微生物会与植物争夺有效N
(二)土壤环境条件
第四节 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贡献
一、提供植物营养 (一)提供碳素营养
有机质分解释放CO2,释放到大气; 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少量CO2。
(二)提供矿质营养
---植物吸收的N, 2/3来自土壤,其中8097%存在于有机质中。
---有机质分解释放出各种大量或微量元素, 各种元素的比例更符合植物的需要。
二、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华南地区 0.19-0.43 0.24(10) 0.32-0.51 0.38(8) 0.16-0.33 0.23(32)
三、影响有机物转化的条件
有机残体的组成与状态 土壤环境条件
(一)有机残体的组成与状态
1、物理状态 多汁、幼嫩的植物残体比干枯、老化的
植物残体容易分解;
粉碎的植物残体比未粉碎的容易分解。
1、有机态 2、无机态
有机态氮
是土壤氮素的主要形态,约占土壤全氮 量的95%以上;
按溶解度和水解的难易程度有可以分为 三种:
(1)水溶性有机态N:〈5%,易水解称为 速效N;
(2)水解性有机N:50-70%,可以被酸、 碱、酶水解成为可溶性或无机态N。
(3)非水解性有机N:〉30%,不溶于水, 也不能被酸、碱、酶水解。
4、土壤质地 质地通过影响土壤的通气状况而影响有 机质的分解。
---砂质土中有机质好气分解旺盛,分解迅 速;
---粘质土中有机质分解速度较砂质土慢。
其他因素:
---土壤溶液盐分浓度高于0.2%时,有机质 分解受阻;
---有毒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也会阻碍有机 质的分解。
土壤分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一、土壤有机质来源物的组成 分
植物残体含水量一般在60-90%; 干物质中,90%以上为C,H,O三元素,N和
灰分元素约占8%; 植物残体的有机化合物包括: ---碳水化合物,约占干物质的60%; ---脂肪、腊质、鞣酸等,1-8%; ---木质素:10-30%; ---蛋白质:1-15%;
2、温度状况
---有机质在0°C时就开始有微弱分解,从 0°C到35°C,有机质分解作用逐渐增 强;
---温度进一步升高,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 有机质分解也减慢。
---当温度高于35°C,有机质可能发生纯 化学的氧化分解作用。
3、酸碱度
大多数细菌最适合的pH范围是6.5-7.5, 放线菌略高,真菌略低。过酸或过碱 (>8.5, <5.5)都不利于有机质的分解。
三、土壤有机质的管理
大部分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仍然偏低; 近年来,偏施化肥,少用有机肥的现象
严重; 因此,有机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土
壤有机质储量。
土壤有机质管理的主要措施
1、大力发展绿肥 冬季绿肥、水生绿肥、果茶园套种绿肥
2、提倡秸杆还田
3、开辟其他有机肥源 家禽畜粪便、人粪尿等
第六章 土壤养分
---合成过程(腐植化过程):形成更复杂 的有机物质(腐植质)的过程。
一、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是在各种微生物的作 用下进行的,不同的有机组分,由不同 的微生物起主要分解作用。在不同的条 件下,分解的速度和产物不同。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一些纯化 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质的过程。
含N有机物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 水解、氨化、硝化等过程,最后转化成 无机N素。
(四)含硫有机物的分解
主要是含硫蛋白质; 含S有机物
含S氨基酸 H2S
S
H2SO4(好气条件)
H2S累积(嫌气条件)
(五)含磷有机物的分解
包括蛋白质、核酸、磷脂、植素、腐植 质等;
分解后可以释放出无机磷。
---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改善通透性; ---加深土色,提高土壤吸热能力,增温。
四、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
---有机质分解产生有机酸,有机酸通过络 合作用和溶解作用而提高土壤养分的有 效性。
第五节、 土壤有机质的平衡及管 理
一、土壤有机质的平衡 土壤有机质的平衡取决于有机质的添加 量和有机质的矿化量。
Schulten的胡敏酸低(3)聚物分 子的优化3D结构模型
Schulten的胡敏酸低(10)聚物 分子的优化3D结构模型
(三)电性及阳离子吸附能力
---腐植酸分子上有许多功能团,主要的有 羟基、酚羟基、醇羟基等。这些基团的 解离,是负(正)电荷的主要来源。
---腐植质的负电荷属于可变电荷,CEC在 200-500cmol/kg之间,比无机胶体大。
(一)土壤有机N的矿化作用
包括氨基化、氨化和硝化等三个步骤。 以蛋白质为例:
(1)氨基化作用:蛋白质水解成为肽,最 后变为氨基酸的过程。
(2)氨化作用:氨基酸进一步分解成为 NH3的过程。
(3)硝化作用:氨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 菌的作用下,氧化成为硝酸的过程。
(二)土壤的脱N作用
指土壤氮素从土壤中损失的过程,包括 反硝化作用、硝酸盐的淋失、氨的挥发 等过程。
无机态N
一般只占土壤全N的1-2%,最多不超过58%。
主要是NH4+,NO3-,可以直接被作物吸 收利用
(二)含量
土壤全N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显著的相关性, 全N一般占有机质含量的5%左右。
除少数土壤外,我国大部分土壤全N含量 大都在0.2%以下。
二、土壤氮素的转化
三种主要转化过程: --有机N的矿化作用; --脱N作用; --氮素的固定作用。
(四)溶解性
---胡敏酸不溶解于水,但其钾、钠、铵盐 可以溶于水。
---富里酸的水溶性比胡敏酸高的多。
(五)稳定性
稳定性高,不易被分解。 胡敏酸的稳定性高于富里酸。 耕作会大大降低腐植酸的稳定性,加速
其分解。
(六)颜色
腐植酸整体呈黑色; 胡敏酸呈褐色,胡敏素为黑色,富里酸
为黄色。
交换态:被吸附于土壤胶体上的养分离子,有 效性高。
缓效态:存在于某些矿物中,如固定于矿物中 的K,有效性较低。
难溶态:存在于土壤矿物中的养分,难溶解, 难被利用,基本无效。
有机态:主要存在于有机质和微生物中的养分, 经过转化以后,才能被吸收。
第一节、土壤氮素
一、土壤氮素的形态和含量 (一)形态
---腐植质有极强的吸水能力,可以大大提 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腐植质的CEC是粘粒的2-3倍,可以明显 提高土壤吸附阳离子的能力。
---通过基团上H+离子的解离或吸附,可以 缓冲土壤酸碱性的变化。
三、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腐植质的粘结力大于砂粒,小于粘粒, 因此可以改善砂土或粘土的粘结性及耕 性。
二、福建土壤有机质状况
1、林地土壤>水田土壤>农地土壤
林地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4.28±1.57% 水田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2.76±0.38% 农地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1.59±0.57%
2、山区土壤高于平原土壤
建阳、龙岩、三明三市土壤有机质平均 含量为3.94±1.40%;
莆田、厦门、泉州三市土壤有机质平均 含量为2.11±0.48%。
多糖类
简单化合物 氨基酸
(10-15%)
多糖醛酸苷
一、土壤腐植质的分离、提取与组分
土壤(去除有机残体)
用0.1MNaOH提取,过滤
黑色溶液
用HCl调节到pH2
胡敏素残渣
溶液-富里酸
沉淀-胡敏酸
二、土壤腐植质的组成与性质
(一)元素组成 ---腐植质主要由C、H、O、N、S、P等元 素组成,最多的是C和C。还含有少量Ca, Mg,Fe,Si等灰分元素。 ---腐植质的C:N:P:S大致为100-120:10:1:1,
二、土壤有机质的存在形态
土壤有机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未分解或半分解的植物残体组织,严格
地说,这些只能算土壤有机质的原料; ---土壤腐植质
第二节、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 转化
有机质在土壤中经历各种复杂的转化, 可以归纳为两个方向:
-wenku.baidu.com-分解过程(矿质化过程):复杂有机物 分解为简单的物质,最后形成CO2,H2O 和无机盐;
二、土壤有机质的腐植质化过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 一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质的 过程。
腐植质是由土壤有机物质(或原有的腐植质) 的有机分解产物重新合成而成的。其形成是一 个复杂的、多途径的过程。
目前关于腐植质形成的主要学说有四:糖-胺缩 合学说、多酚学说、起源于木质素的多酚学说、 木质素学说。这几种途径在土壤中可能都存在, 但在不同条件下的重要性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