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16《大自然的语言》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16《大自然的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d92989d425c52cc58ad6be14.png)
教学难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点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媒 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保证原创精品 已受版权保护
一、导入(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 画。) 导语: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
精读6—10自然 段,使学生更深 入理解因素的含 义,为后面理解 四个因素的排列 顺序打基础。 训练学生能依据 关键词语来理清 各层次之间的主 次关系 使学生理解由主 到次以及先空间 后时间的逻辑顺 序,体会运用逻 辑顺序的好处
教学 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保证原创精品 已受版权保护(板书)描述物象 象作出解释逻辑
推究原因
顺序
阐明意义 本质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
的局部。1自由读6--10自然段,回顾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 个因素
2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举手回答解说这些因素。
3质疑提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差异这个因素放在第一 个来讲?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 整? 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并回答
理解由现象到本 质的逻辑顺序, 及采用这种顺序 的好处。
自由读6—10自然 段 理解物候现象的 各个因素,举手 回答解说这些因 素 学生思考,讨论 并回答
理解由主到次以 及由空间到时间 转换的逻辑顺 序。体会连接性 词语使用的好 处,体会文段层 次井然的特点。
通过比较辨析, 使学生理解四部 分内容之间的内 在,并理解由现 象到本质的逻辑 顺序。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1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c01455945fbfc77da369b14b.png)
2、把标题改作《一门丰产的科学— —物候学》,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大自然的语言”用了拟 人手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3、第7—10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 序?文中的顺序能否打乱?为什
么?
不能。
这里运用了逻辑顺序。作者把决定物候 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 小,依次排列。
六、积累运用 ,写作迁移: 要求:
1、用一句话写出季节特 征或景色特点;
2、语言准确生动。
果园里的苹果熟了, 果实累累.远远望去,一 个个苹果像一个个小红 灯笼,多好看呀!
1
2
3
4
七、 你是生活
的有心人吗?你知 道多少谚语?说来 听听.
古诗中的物候知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草长莺飞 百花盛开
烈日炎炎
金黄一片
白 雪 皑 皑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春夏 秋冬
一年有四季, 四季景不同。
秋枫 冬 梅
春柳 夏荷
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智者, 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 节变化的种种消息。
竺可桢
•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 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
3.掌握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重点字词
2.掌握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销声匿迹:原指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衰草连天:遍地是衰草。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 美好景象。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3144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9.png)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人格化,把“物 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新颖有趣,吸引读者, 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条分缕析理顺序 面向整篇
(1—3)
由四季变化引出物候和物 候学
描述物候现象
(4—5)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作出科学解释
现象
(6—10) 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字音字形
翩( piān )然 销声匿( nì)迹 草长莺(yīng)飞 风雪载( zài )途
孕( yùn )育
簌簌( sù )
萌(méng)发
农谚( yàn )
衰(shuāi)草连天 连翘 (qiáo )
物候( hòu )
悬殊( shū )
课下注释: 1.翩然 2.销声匿迹
3.载途 4.次第
筛选信息知内容
、 列数字 、 作诠释 、画图表 。
5.说明顺序包括: 空间顺序 、 时间顺序 、 逻辑顺序 。
认识说明文
1、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为某一具体事物。
例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2、事理说明文 ——针对某一道理阐释说明。
例如:《大自然的语言》
认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的说明文, 叫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 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 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它的主要目的。
本质 (11—12)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 阐述研究意义
条分缕析理顺序 聚焦局部
影响物候现象 来临的因素
首先,纬度的差异 第二,经度的差异 第三,物候的差异 此外,古今的差异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f931c1a1c7aa00b52acb90.png)
(qiào) 翘尾巴
自学检测(三):请你解释下面的词语
• 翩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 • 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 载途: 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 次第: 一个接一个。 • 萌发: 种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 • 周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学习目标
• 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什么是物 候学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能正确判断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品味文章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 语言特点; • 培养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求知精 神。
作者简介:
作者:竺可桢:是我国现代卓越的 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 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 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学做出了 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 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 组织者。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 及物候知识。他的《物候学》、《中 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论文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仍然走在 学术界的前面。竺可桢在一生中,勇 攀高峰,不仅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 为我国物候学增添了光彩。他的功绩 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怀 念和学习的。
初读课文 自主完成
快速阅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 文章说明的内容: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81f9e1f524ccbff12184e4.png)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高下 差异
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而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而不适宜。
古今 差异
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乔 木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经度对物候的影 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 连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 响
古代三月的长 城
现代三月的长 城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 只要你观察思考,随处可以发现:
粹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古 代
龟背潮,下雨兆。
农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谚 泥鳅静,天气睛。 选 粹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 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 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 古称“日北至” 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 冬已经到了。
抢答题:
一、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 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就是物候学。
下定义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 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 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 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4af491d4d8d15abe234e5c.png)
观测 (guān) 播种 (zhŏng) 道观 (guà n) 耕种 (zhò ng)
) 差劲 (chà 参差 (cī)
(luò ) 落叶 (chā) 差异 丢三落四 (là ) 差遣 (chāi) 落枕 (là o)
次 第:一个挨一个地。 孕 育: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 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 躲藏起来不露面。这里指消失了鸣
课文第一部分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 象说起,有如展示一幅四季风景图, 精彩动人,使人对物候知识产生了浓 厚兴趣。 运用描写,拟人的笔法,生动 形象深入浅出说明科学知识,是科普 说明文常用的手法。
二.研究课文第二部分
物候研究有什么重要性?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
举列子 物候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应用在农事动比 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是按照什么 顺序来安排的 ? 纬度、经度、高下、古今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主 次
2、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研究 生物的生命活动 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 科学。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 的物候知识:
• • • • “清明前,开秧田”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龟背潮,下雨兆。
•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 馒头云,天气晴。
物候学 重要性
空间
时间
逻 辑 顺 序
意义
方 法
举例,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列数字,引用 生动形象
语言: 优美典雅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 方式,以说明事物或阐释事理为主 要内容,他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 类型特点、功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含 义、原理、关系、演变等。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f1c8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a.png)
大自然语言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解读大自然语言,了解生物多样 性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生物多样性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利用大自然语言指导生态系统恢复和 重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应对气候变化
大自然语言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 气候变化,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
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是模仿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创 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如模仿蜂巢结构 的建筑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承重性能。
仿生材料
通过模仿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 的新型材料,如模仿贝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具有高强度 和轻量化的特点。
05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种类
01
生物语言
动植物通过声音、行为、化学信号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和交流,如鸟鸣、虫鸣、动物求偶行为等。
03
02
非生物语言
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等现象,以及地震、火山喷 发等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通过非生物语言传递信息的 方式。
人为语言
人类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和传播自 然界的信息,成为大自然语言的一种扩展形式。
种子传播
吸引传粉昆虫
植物释放芳香气味吸引蜜蜂、蝴蝶等传粉昆 虫,促进繁殖。
某些植物的果实散发出诱人气味,吸引动物 食用并帮助传播种子。
02
01
植物间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地下根系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实现植物间的相互合作或竞争。
04
03
气味语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A
维持生态平衡
气味语言在食物链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捕食 者和猎物之间保持平衡。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07b8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f.png)
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常见、众所周知
生动性
2.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
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
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缓慢、难以察觉
作者别具匠心地把大自然的变化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 让读者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想要探索它,要有科 学的精神,掌握科学的方法,以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学习目标 1. 体会文章说明方法; 2. 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一、体会文章说明方法
体会文章说明方法
复习旧知:上学期学习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画图表、 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分类别
体会文章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 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 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 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 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比较文段:
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春夏秋冬,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赏析文章语言特色
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课文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 明于描写之中,用词生动、简洁,句式短小,更显活泼。 本段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思想感情。
作用:(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为下文写大自然的语言作铺垫; (3)增强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bec610650e52ea54189808.png)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纬度;经度的பைடு நூலகம்异是影响物候 的第二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 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 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 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 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 农业发展。
刚才我们分析了1、2段,课文第一段 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 文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本文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语 言”——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 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 幅美妙的四季图。
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 春 夏 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炎热
孕育果实
拓展延伸
1、搜集谚语,寻找大自然的语言。 2、背诵第1、2自然段。 3、从下边词语中任选五个写一段话。 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翩然归来 风雨载途 物候观测 差异
学习目标
• 1、能用课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概 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 的语言。 • 3、了解物候现象,学会在生活中 运用物候知识。
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是 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 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自 然科学、地理学等方面的造 诣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 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 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 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 不开的。
•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 义? •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 些? •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这 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8张PPT)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1b6c5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1.png)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 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 候学”。
草木萌发 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 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 用在农业生产上。
重点词语
【次第】依次。 【翩然】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 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衰草连天】文中指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花香鸟语】花飘着清香,鸟唱着歌儿。形容大自然明媚 动人的美好风光。 【草长莺飞】绿草茂密,黄鹂飞舞。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
古今因素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 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 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 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
初读课文
通读课文,说说课文能分成几部分, 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3)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 (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 (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问题探究
精读课文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5.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5.](https://img.taocdn.com/s3/m/1ecc027a783e0912a3162a06.png)
此外,古今的差 异
56
介绍这四个因素的先后顺 序可以改变吗?为什么?
不可以。
因为本身就排了序,这是按影响的 大小、主次来排列的 ;同时也是按 从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安排的。
57
第四段内容:
研究物候学的意 义
58
课文思路图:
大自然告诉我们季节 农 事 物候、物候学 据以安排 物候对于
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首先,纬度
衰草连天 鬓毛衰 连翘
qiá o
cuī
qià o
翘尾巴
18
chā
差异
chà
chāi
差遣
差劲
参差
19
cī
ɡuān
观测
道观
ɡuàn
播种
zhǒnɡ
耕种
zhònɡ
20
luò
落叶 là 落枕 丢三落四
là o
21
ménɡ yù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萌发 孕育
piān
翩然 簌簌
22
sù sù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23
nì
zà i
大自然的语言
1
你知道这是什 么季节吗
2
3
4
5
6
7
8
9
10
11
学习目标
12
一、概括内容要点
二、准确、生动、简洁 的说明语言
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3
自读要求
14
一、识记 字词 二、根据课后练习第 一题,找出有关起止 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15
你做对了吗?
16
给下列字注音
17
shuāi
第一段到第三段的思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课件(21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课件(21张)](https://img.taocdn.com/s3/m/945025918762caaedd33d4f5.png)
四、拓展练习: 刚刚学农归来,同 学们对收花生印象深刻。
(一)请你判断:下列诗句哪个预示 是收获花生的季节?说明理由。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4. 小荷才露尖尖角,已有蜻蜓立上头。
(二)以下材料哪些是物候现象?说 明理由。
1. 猪衔草,寒潮到。 2.二月闻杜鹃,春耕不可迟。 3.燕子低飞要下雨。 4.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三)下面的材料,你认为放到原文 什么位置比较合适?说明理由。
江西赣州被誉为“世界橙乡”。 当 地各种气候灾害时有发生,给脐橙生产 造成较大考验。为改变果农“靠天吃饭” 的状况,江西省气象部门在赣南脐橙主 产区设立了50多个物候监测站,收集物 候观测数据,及时反馈给果农。果农利 用这些物候观测数据,提前做好应对准 备,从而大大提高了脐橙的产量。
练习:请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解释下 面这首诗中的现象为什么与同一时期的江 南截然不同?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到了五月,西北地区的祁连山仍然白雪皑皑, 没有鲜花,只有天寒地冻。虽然传来吹奏 《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 色。)
地处西北边塞的祁连山五月积雪覆盖,无杨 柳与花草(材料中的现象),因为此地不仅 海拔很高,而且比江南纬度高,海拔高的地 方物候来临的迟,维度高的地方物候来临的 迟(课文中的知识),所以会呈现出截然不 同的景象(结果)。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种
的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三、归纳方法
审清问题,明确要求; 速读课文,锁定区域;
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68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68页](https://img.taocdn.com/s3/m/303dc40331126edb6f1a1063.png)
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68 页
竺可桢
根据草木生长的特定季节命名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草长莺飞百花盛开春天夏天冬天秋天
“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通过草木昆虫呈现出不同的情景,我们可以
清楚的了解季节的变换更替,能够据此来安排农事活动,自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息。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
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从1917 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竺可桢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
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 年到1974 年2 月6 日的日记,共计38 年37 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 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
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1,说明方法常见的有: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
2,说明顺序:。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242a4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a.png)
三外语文组
以父母心 育智慧人
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物候学》是竺可桢 多年研究的结晶。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 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 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 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
三外语文组
以父母心 育智慧人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之间存 在的关联,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 言”,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 物候。
由直观的自然现象到抽象的概念——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逻辑顺序)
三外语文组
以父母心 育智慧人
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孕育(yùn) 连翘(qiào) 衰草连天(suāi) B.翩然(piān) 海棠(táng) 销声匿迹(nì) C.悬殊(shū) 次第(chì) 草长莺飞(yīng) D.萌发(méng) 农谚(yàn) 簌簌落下(shù)
三外语文组
以父母心 育智慧人
文章结构 (1—3) 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4—5)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6—10)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1—12)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外语文组
以父母心 育智慧人
课文解读
默读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三外语文组
பைடு நூலகம்
以父母心 育智慧人
词语解释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年年如是:每年都像这样。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草木繁盛、莺歌燕舞的景象。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b0bc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6.png)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大自然是我们的恩师,是我们生命中最伟大的导师。
她以她独特的方式与我们沟通,以她美丽的自然景观、多样的生物种类以及丰富的生态系统讲述着属于她自己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与快乐,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美丽而复杂的世界。
一、景色如画的自然风景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她以她独特的笔触将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描绘成美轮美奂的画卷。
从蔚蓝的天空到茫茫的大海,从巍峨的群山到翠绿的森林,每一幅画都展示着大自然的精湛技艺和无穷魅力。
置身其中,我们仿佛穿行在大自然的画廊,欣赏着她为我们所创造的惊世杰作。
二、奇妙多样的生物世界大自然是一个拥有无数神奇生物的舞台,每个物种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外貌和行为。
无论是炫目的孔雀开屏,还是灵活的猎豹奔跑,都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与多样。
这些生物以自己的方式与我们互动,展示出生命力的强大和多样性的美丽。
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观察和了解它们,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所有的生物都相互依存、相互关联。
每个物种在这个系统中都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食物链的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稳定与平衡的生态圈。
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水和空气等生存所需的基础物质,也是我们身心健康与社会繁荣的根基。
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四、大自然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我们是生命的守护者,应该珍爱并保护这个脆弱而宝贵的家园。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大自然的语言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延续下去。
作为人类,大自然是我们的启迪者和引导者。
她以她特有的语言与我们对话,并带领我们领略她的美景和奇迹。
我们应该虚心聆听和学习,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翩 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 农 谚: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
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阅读课文,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侯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①纬度的差异
主要
空间
②经度的差异
③高下的差异
④古今的差异
次要 时间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 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 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等。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
么好处?
描述物候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阐述研究意义
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
yùn 孕育
piān 翩然
qiáo 连翘
nì 销声匿迹
shuāi 衰草连天
zài 风雨载途
二、记一记
次 第: 一个挨一个地。
孕 育: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 簌: 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 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风雪载途: 风雪遍地。载途,有遍地的意思。
5、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
的
意 义
由主到次
理清说明顺序,探究说明技巧。
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即按照时 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即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由远到近, 由外到内等;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由
风雪载(zài)途: 风雪满路。
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周,绕一圈。 草长莺飞: 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次第: 一个挨一个地。
1、说明的对象 2、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分类别 列数字 作比较
常见的有: 画图表 下定义 作诠释 打比方 摹状貌 引用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郭沫若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 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能告诉我们人类什么呢?
秋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夏
冬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春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布谷鸟来
孕育果实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物候及影响物候的因素。 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 3、理清说明的顺序。
春
摹状貌
夏
冬
秋
三 个
第2段举了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
布谷鸟—唱歌
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 大自然的语言。
举例子、引用
第4、5段说明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
作者介绍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 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 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 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我国现代物 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 作分不开的。
原指不公开的说话,不公开露面, 销声匿迹: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销:消失。匿:隐藏。 衰草连天: 遍地是衰草。
列数字
候 现
烟台要到立夏。
作比较
象 来 临
高下
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差异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
的 因
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
素
古今
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
差异
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
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如: “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 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 歌——”
重新拟一开头,与原文作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 达效果: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 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 同气候的关系。
1.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
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大自然的语言
1.积累物候学的知识,了解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 的特点。 3.学习本文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作者介绍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 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 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 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
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文
内容: 介绍知识
物候学
结构:
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 具体 物候 抽Leabharlann 物候学空间纬度 经度
主
高下
时间 古今 次
重要性
逻 辑
顺
序
意义
用物候现象解释诗人这句感叹。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用在农业生产上。
北京
1962年 1961年 1960年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第6—10段说明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纬度 差异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说 明 决
经度 差异
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 要迟一个星期。
举例子
定 物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
三、探究文章 说明顺序
纵观全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描述物候现象
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逻
辑
顺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序
阐述研究意义
本质
四、研读文章 品味语言
重点分析第一、二自然段的语言,说说如何体
现了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典雅的特点?
冬
衰草连天 秋
春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大自然的语言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布谷鸟来
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 改为“物候与物候学”?
用了拟人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 兴趣。改后是专业术语,没有吸引力。
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写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物候。
黄黄的的过过程程; 如“簌簌地落下来”,“簌簌”摹摹拟拟风风吹吹落落叶叶的的声声音音,,
使使人人感感到到秋秋天天的的肃肃杀杀; 如“风雪载途”,“载”恰恰当当地地描描写写了了风风雪雪飘飘落落的的程程
度度 。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赋予了人的 思想感情,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竺可桢在20世纪30年代就 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1963年,他结合我国实际,系 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 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利用物 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编纂了 《物候学》一书。本文就是根 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 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 —物候学》一文改写的。
一、探究标题 生动形象
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 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 处?
不好。 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侯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切 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
二、划分段落 理清脉络
请为文章划分部分,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描写 拟人
生动
夏
孕育果实
描写生动形象,用词典雅、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 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准确确地地反反映映了了
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 如“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贴贴切切地地表表现现了了花花开开的
次的序次,序渲,染渲了染春了天春的天气的息气息; 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确切切地地表表达达了了叶叶子子枯枯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现代三月的长城 古代三月的长城
第11-12段说明的是什么内容?
研
究
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物
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
3、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候
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