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云舫成都望江楼崇丽阁楹联
四川江津望江楼崇丽阁长联欣赏
四川江津望江楼崇丽阁长联欣赏.
此联共二百一十二字,比大观楼长联还多三十二字,是我国现存古对联中少见的长联之一,为清末钟云舫所书,当年江津钟云
舫因揭发贪官而被害入狱,题此联摅愤,为都院岑西林侦得,扬清激浊,公道获申,对联悬于江楼,益为众所传诵,木朽矣,特为重镌,使后贤知有此掌做焉.以下是对联的正文.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祗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
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钜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如长歌短赋,抛散些闲愁闲恨,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
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望江楼长联原文和解释?
望江楼长联原文和解释?崇丽阁有两幅对联全国闻名,称得上是对联中的精品。
其中一幅对联长达212个字,以景达情,说古论今,全联一气呵成,气吞山河。
此联出自清代长联怪杰钟云舫之手,他曾在江津的临江楼撰写了长达1612个字的长联,至今也是全国第一长联。
据说,当时钟云舫因告发贪官,反而被打入监牢,特撰此长联,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
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
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
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
对此茫茫,百感交集。
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
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下联: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
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
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洒些幽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
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此联是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为崇丽阁所撰,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魏传统将军补书。
此联上下共212字.上联意思是说,登上高高的望江楼,统览远近河山,江山如此多娇。
唐代的李德裕、宋代的范成大在茂州修建的筹边楼,正可使骚人墨客到此楼上吊古。
薛涛春闺苦短,负心的元稹只留下枇杷巷深,寂寞难度,如今空留香坟一座。
而今天那些寻花问蝶之流,贪恋于醉生梦死之中,不禁让人振臂高呼,问这半江明月,究竟是谁家所有?下联的意思是说,千百年来,蜀中局势风云变换,上演出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呼唤出英雄不断。
卧龙岗上的诸葛亮,殒没于落凤坡的庞士元,氐族英雄李雄,井底之蛙的公孙述,一时间铁马金戈驰骋疆场,一时间又银笙玉笛醉生梦死,都似过眼云烟。
倒不如自个长歌短赋,以消愁解恨,沐受这大好风光。
想不到自己却怀才不遇,天地之大,竞无容身之地,孙悟空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且向高楼俯首而看,哪一块云,是属于我的天空?崇丽阁还有一副奇联,据说是清代的一位江南才子,一天登上望江楼,看到沿江景色美不胜收,一时兴起,写下了上联,顿时称绝,于是沉醉于上联的意景里,下联怎么也写不称意,只得报憾将上联书于望江楼上。
天下第一长联简介
天下第一长联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长联,首推昆明大观楼长联。
此联为清代乾隆年间道士孙髯(1701-1775)所作,共180字。
从字数看,清人钟云舫所作成都望江楼崇丽阁长联有212字,四川灌县青城山长联有394字,张之洞所撰屈原汀妃祠长联有1400字,都比昆明大观楼联长,更有钟云舫所题的江津临江楼长联达1612字,大概是真正在字数上的天下第一长联了。
但这些长联在思想内容、意景交融、格对技巧、音韵顿挫上皆不及昆明大观楼长联自然、精当,故大观楼长联雄据天下第一长联之美称。
此联上对写景、下对咏史,上对当属登楼远眺、喜观胜景而得,下对当属举怀之际、感古怀今之作,全联气势磅礴、构思博大,既有景的赞美,也有史的悲叹,据称当年孙道士把酒临风、一气呵成,真可谓泼墨震长空!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题昆明大观楼孙髯(1701-1775)字髯翁,号颐庵,是康乾之际昆明的寒士。
幼年目睹科举考试的黑暗,愤然不再参与考试。
他没有任一官半职,却关心国计民生,寻求根除昆明水患的良方。
他虽是个诗赋名家,却不局限在艺术天地,还时时关心百姓的疾苦,为他们呼吁减租免税。
他生活清苦,晚年不得不靠算命生活,时常断炊,但他坚毅乐观,傲然不屈,喜种梅,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
【注释】(1)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广五百余里。
”(2)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3)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
(4)翥:飞举。
(5)灵仪:指昆明西面的鸡碧山。
他是最牛长联作者,1612字,被誉为联圣!
他是最牛长联作者,1612字,被誉为联圣!查看对联知识技巧钟耘舫(1847-1911),重庆江津高牙人,清代秀才,著名楹联家,中国第一长联作者,被誉为'联圣'。
钟耘舫学识渊博,遍览经史百家之书,工诗文词曲,尤擅对联,为人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因此名声卓著。
他还曾在县城设馆授学20余年,讲授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法语。
成都锦江望江楼光绪年间,江津县令朱锡藩专横贪婪。
钟耘舫撰写对联予以嘲讽,传遍城乡。
朱对他恨之入骨,欲加迫害,他远走成都避祸,创作成都锦江望江楼联,一时传诵四川,至今仍然高悬。
成都望江楼崇丽阁楹联1903年,他被构陷入狱,关押在成都待质所,前后两年。
在狱中创作了《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该联1612字,为中国第一长联。
这副楹联气势恢宏,惨淡经营,对仗工稳,用典贴切,享誉当时。
后有人怜其才,为他辩冤,才得以恢复自由。
中国第一长联当代学者常治国谈到钟耘舫时曾说:“我国文化史上书对有王右军,画圣有吴道子,茶圣有陆羽,诗圣有杜甫,联之有圣,非钟云舫夫子莫属!”又说他“老不忘民族兴亡,是陆放翁气象;写百姓疾苦,是杜工部心眼;忧国忧民,吐坎坷人生,有三闾大夫旨趣;驰骋想象,精鹜八极,有李青莲韵致。
傲骨刚肠,直言破立,千载文人笔调,至此为雄”。
钟耘舫《联集》一窥篆隶知秦汉;半向尘埃拾宝珍。
——题四川江津某笔砚店一纬须为嫠妇恤;半生常与布衣交。
——题四川江津某棉织铺五夜啾啁鸣促织;几行疏密认梭花。
——题四川江津某棉织铺可有余粮支旱潦;好将颗粒念王孙。
——题四川江津某米店半张莫使轻才士;五色还教重校书。
——题四川江津某纸厂吏治牧羊夸猛虎;军家捕鼠养馋猫。
——自题春联果腹自当怜饿莩;终身何取弃糟糠。
——题四川江津某米店国伤才属戕心患;民病终需刮骨疗。
——题四川江津某医馆神清只可须眉肖;世面原来傀儡多。
——题四川江津某泥塑铺涂鸦辨出真书妙;铜雀搜来古砚多。
——题四川江津某笔砚店虚心原具冲风力;瘦骨犹怀向日心。
成都人间第一长联
成都的人间第一长联,是清人钟耘舫所作的成都望江楼崇丽阁长联。
这副长联共有1612字,被誉为“人间第一长联”。
在字数上,它超过了昆明大观楼长联、四川灌县青城山长联以及张之洞所撰的屈原汀妃祠长联,是真正的在字数上的天下第一长联。
钟耘舫学识渊博,遍览经史百家之书,工诗文词曲,尤擅对联,为人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因此名声卓著。
他还曾在县城设馆授学20余年,讲授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法语。
这副长联的创作背景与钟耘舫的个人经历有关。
在光绪年间,江津县令朱锡藩专横贪婪。
钟耘舫撰写对联予以嘲讽,传遍城乡。
朱对他恨之入骨,欲加迫害,他远走成都避祸,创作了这副成都锦江望江楼联,一时传诵四川,至今仍然高悬。
这副长联在思想内容、意景交融、格对技巧、音韵顿挫上皆不及昆明大观楼长联自然、精当,故大观楼长联雄据天下第一长联之美称。
然而,这副长联也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它展现了钟耘舫的学识和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成都人间第一长联的资料、文献,或者咨询当地文史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中国十大长联珍藏版
中国十大长联珍藏版1、昆明滇池大观楼对联,清代孙髯翁所作,180字昆明市西南郊的大观楼前,悬挂着一幅长达180字的著名长联。
此联为清代孙髯翁所作,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号称天下第一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蛇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许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作者孙髯翁,生卒不详,名髯,髯翁乃其字,陕西三原人。
喜习诗文,敏于纪咏,年轻时候就“名重一时”。
因生活穷困,晚年寄迹昆明圆通山咒蛟台卜卦为生。
后应苏氏之情,到弥勒县授徒,门墙桃李,一时称盛。
今留下著述多种,而以大观楼长联最负胜名。
康熙三十五年(1696),大观楼建成,孙路经此处,见大多数文人墨客前往吟诗作赋,为清朝歌功颂德,甚为气愤,傲然写下这一幅一百八十字的长联。
上联写滇池风物,视野及其开阔;下联写云南历史,追溯直达汉唐。
内容上它完全否定了包括清朝在内的整个封建王朝。
艺术上首创一边写景,一边叙事,一边抒情;情,景,事,互相交融的格调,排句用典也极具规模,为后世写长联者提供借鉴。
此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文辞优美,全联集为一体,一气呵成,通达流畅。
后来有不少仿此联写者,至今不下数百幅,然并没一幅可以与此联相比。
可以如此说,孙髯翁的此幅对联,是中国对联的一个高峰。
2、贵阳市甲秀楼长联206字,清代刘玉山作作者刘蕴良,字玉山,贵州安顺人,清同治年间进士,著有《壶隐斋楹联类编》。
刘玉山所作甲秀楼长联共206字,号称天下第二长联。
上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
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
一幅对联顶一篇长文,最长的把人看哭了
一幅对联顶一篇长文,最长的把人看哭了一幅对联顶一篇长文,最长的把人看哭了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景,下联论史,情景交融,古今会合,浑成一体,气魄之大,无与伦比。
大观楼长联是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所作。
孙髯(1685-1774),字髯翁,祖籍陕西三原,生于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岁(1685)。
因其父在云南任武官,随父寓居昆明。
孙髯博学多识,乾隆年间,曾为昆明滇池大观楼题楹一幅,计180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被后人尊称为联圣。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赞道:“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大观楼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滨,在今昆明大观楼公园内。
园林初辟于明代。
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楼前悬挂孙髯长联为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书写刊刻,至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
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1866)所建,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
浙江嘉兴鸳鸯湖烟雨楼长联“湖山点缀,量来玉尺如何?漫品题,几回搁笔。
曾记碧崖绝顶,看波澜壮阔,太湖无边?停桡渐北斗斜横,趁凉月从三万六千顷苍茫湖水摇归,生憎鸟难渡?为饶游兴,白袷宁抛,还思暮暮朝朝,向断桥问柳寻花能再。
最是撩人西子,偏画眉深浅入时,早匡庐失真面,恨铅华误了倾国,强自宽,也悔浓抹非宜,天然唯羡鸳鸯,湖畔喜留香梦稳;楼阁玲珑,卷起朱帘最好!破功夫,半日凭栏,管甚沧海成田,尽想象空蒙,层楼更上?远树迷南朝兴废,任晓风把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吹散,愁煞燕双飞?知否昨宵,绿章轻奏?要乞丝丝缕缕,将孤馆离情别绪牵牢?却怪作态东皇,竟故意阴晴错注?寓高处不胜寒,罔蓑笠载得扁舟,欲坐待,又怕黄昏有约,到此未逢烟雨,楼头闲话夕阳残?”此联层层铺叙,情景交融,颇有诗词韵味。
崇丽阁长联的原文及注解解读
崇丽阁长联,也被称为“望江楼长联”,是清代才子钟云
舫所撰,挂在四川成都望江楼崇丽阁上。
该长联被誉为“天
下第一长联”,全文共162字,对仗工整,意境深远,非常
著名。
以下是对崇丽阁长联的原文及注解解读:
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里;聚天
下诗人,并许多才子,考终古兴亡,此即是登楼望乡国处矣。
下联:今日是何年,龙潜虎蟠,断碑犹记简王篇;当时正
属谁家,楼台亭阁,大半为风月而磨穿。
注解解读:
上联描述的是站在崇丽阁上远眺的景色,近处的江水、远
处的山峦尽收眼底,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同时,这里也是诗人墨客们吟咏、抒发情感的好地方,他们在这里
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这里也是一处登高望远、怀古思今的
好地方,可以引发人们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思。
下联则是借用“龙潜虎蟠”这一典故来形容成都的险要地
势和悠久历史。
这里的“简王篇”指的是明代蜀王建文帝的
诗篇,他曾在这里写下了一篇名为《简王篇》的诗作。
而
“楼台亭阁,大半为风月而磨穿”则形容了岁月无情,很多
建筑物都在风月中磨损、消磨。
整副长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抒发了人文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
成都崇丽阁长联
成都崇丽阁长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
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
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
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四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风,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
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些闲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
嗟余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
且向危梯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清﹚钟云舫。
中国10大长对联
中国10大长对联1、昆明滇池大观楼对联,清代孙髯翁所作,180字昆明市西南郊的大观楼前,悬挂着一幅长达180字的著名长联。
为清代孙髯翁所作,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号称天下第一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蛇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许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作者孙髯翁,生卒不详,名髯,髯翁乃其字,陕西三原人。
喜习诗文,敏于纪咏,年轻时候就“名重一时”。
因生活穷困,晚年寄迹昆明圆通山咒蛟台卜卦为生。
后应苏氏之情,到弥勒县授徒,门墙桃李,一时称盛。
今留下著述多种,而以大观楼长联最负胜名。
康熙三十五年(1696),大观楼建成,孙路经此处,见大多数文人墨客前往吟诗作赋,为清朝歌功颂德,甚为气愤,傲然写下这一幅一百八十字的长联。
上联写滇池风物,视野及其开阔;下联写云南历史,追溯直达汉唐。
内容上它完全否定了包括清朝在内的整个封建王朝。
艺术上首创一边写景,一边叙事,一边抒情;情,景,事,互相交融的格调,排句用典也极具规模,为后世写长联者提供借鉴。
此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文辞优美,全联集为一体,一气呵成,通达流畅。
后来有不少仿此联写者,至今不下数百幅,然并没一幅可以与此联相比。
可以如此说,孙髯翁的此幅对联,是中国对联的一个高峰。
2、贵阳市甲秀楼长联206字,清代刘玉山作作者刘蕴良,字玉山,贵州安顺人,清同治年间进士,著有《壶隐斋楹联类编》。
刘玉山所作甲秀楼长联共206字,号称天下第二长联。
上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
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钟耘舫不愧“长联王”(上)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钟耘舫不愧“长联王”(上)钟耘舫不愧“长联王”(上)四川江津(今属重庆),古称江州。
地处泸州、之间,控涪陵、合川之冲,素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而著称于世,闻名天下。
清道光年间,一位名不见经传、事不见史册的“奇人”就诞生在这里。
他就是“对联才子”、“江津才子”、“长联圣手”、“长联王”钟耘舫(1847—?)。
钟耘舫又名钟祖。
之所以说他是个“奇人”,是因为他人奇、诗奇、对联更奇。
他自称“铁汉”,号“铮铮居士”。
他一生怀才不遇,人生道路坎坷,曾因文字切中时弊,揭发贪官污吏而入狱。
他“性情真挚,一生不作欺人语”,“为人豪爽倜傥,性刚简而不能谀”,“一副傲骨直刺贪官酷吏、秽气邪风”,“与人多直言不讳”。
他最爱阅读笔记杂书,对“经典”著作兴趣甚少。
他写的文章光华璀璨,不落俗套。
更为难得的是他最喜欢编撰联语,尤擅长联。
他毕生创作了1850余副对联,无不脍炙人口。
他晚年撰写的212 字的成都望江楼崇丽阁长联闻名遐迩;长达1612字的四川江津临江楼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他的整个生命,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的联笔锐不可当,尽扫绮丽粉饰之风,构思卓然不群,不愧为奇横盖世之作,其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无不与对联息息相关:他因联而扬名,因联而落第,因联而结百年之好,因联而罹祸,最后亦因联而终,有《振振堂文集》为证。
钟耘舫年幼时,尽管家里很穷,但他父亲还是把他送进一间离家不远的塾馆念书。
塾师姓董,原是道光初年的大学士,因触犯朝廷当权者而隐居于江津,并常以当地先贤、曾辅助孔明诸葛亮治蜀的名士、蜀汉大司马董和自比,对其清廉洁己推崇备至。
每当授课之时,总免不了抨击时政,以吐心中不快。
有一天,董先生正给众学童讲《张中丞传后叙》。
之后,塾师问:“他有一句我时时讲起的名言,众学童可曾记得?”学生们听得正入神,老师的突然发问,竟无一人立即回答出来,唯独钟耘舫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朗声答道:“杜老夫子言:‘我得志饶君子不饶小人’!”塾师喜不可言,又向学童们突然发问:“杜老夫子之言极是,尔等又何以对君子与小人?”众学童忍不住窃窃私语,有的说,君子可敬,小人可畏;有的则言,君子可饶,小人亦不可不饶;还有的人议论说,孰为君子,孰为小人,实难分明……此刻,钟耘舫欲言又止。
望江楼长联欣赏
濯锦楼
濯锦楼
薛涛 塑像
• 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唐朝中期著名 政治家、诗人。在唐文宗和唐武宗开两度为相, 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 两次为相共计7年3个月。 。 • 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初贬荆南, 次贬潮州;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贬崖州 (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区大林乡附近)司户,次 年正月抵达。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十二月十 日(850年1月26日)卒于贬所,终年63岁;李德 裕逝后10年被追封为太子少保、卫国公,赠尚书 左仆射。
• 始乱终弃 • 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名句 的是才子元稹。我要说的是以元稹为原型的《莺莺传》, 与王实甫改写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喜剧不同,这是一出元 稹始乱终弃的悲剧,更让人不齿的是,元稹还在文章里为 自己开脱。他说莺莺是尤物,不祸害自己,定祸害别人。 我只有克服自己的感情,跟她断绝关系。 • 莺莺并没有挽救自己注定成灰的爱情,她知道自己一 着不慎,满盘皆输,不该抱枕而去,以至再不能光明正大 做人妻,但她没有露出恨意,甚至去信,嘱元稹好好生活, 不用牵挂她。 • 这是一种悲凉的清醒,她愿赌服输,另嫁他人,终身 不再见张生,她看着自己的爱情成了废墟,掩埋了这些, 淡出了。倒是元稹还很无耻地追忆着,因为这个女子没有 纠缠他,很安静地走开了。有一些类似于张爱玲对胡兰成 的态度。 • 无论是封建社会的唐朝,还是公元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同居对于女子始终弊大于益,除非一开始就不想要结果, 否则,最好还是不要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与一个男 子演绎现代版西厢记。
名联欣赏:名胜楹联(四川成都名胜:望江楼)
名联欣赏:名胜楹联(四川成都名胜:望江楼)望江楼公园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
名胜联,多用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名胜甲天下。
古今名人来到这些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往往触景生情,兴致大发,欣然命笔,题写楹联。
楹联是中国名胜古迹里最直观的文化现象。
名胜古迹楹联,或镌刻于亭台楼阁,或分贴于寺庙祠墓……以抒发兴致和情怀,他们留下的那些立意深远的楹联佳作,不但为山水增色,美化了环境,又是游人吊古凭史的场所,既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又得到了大自然的享受,所以历来所称道传颂。
名胜联就创作手法而言,可分为写景、咏史、叙事、抒情、议论等。
清代钟云舫题望江楼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九眼桥锦江南岸,因有唐代女诗人薛涛遗址而闻名。
主要建筑有望江楼(崇丽阁)、濯锦楼、吟诗楼、五云仙馆、枇杷门巷、薛涛井、浣笺亭、流杯池和泉香榭等。
这些古建筑分别是明、清时期,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先后建起来的。
民国时始辟望江楼公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影常迷径;波光欲上楼。
佚名集唐代李绪诗句题望江楼。
望江楼是成都望江楼公园主要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本名“崇丽阁”,取晋人左思《蜀都赋》中的名句“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而命名。
因楼位于锦江边,又名“望江楼”纵目上层楼,看云树万家,桑麻千里;骋怀临胜地,正清江南汇,雪岭西来。
当代叶夔生题望江楼阁势峥嵘,我来更上一层,览尽锦江春色峨眉秀;人文炳蔚,天将迭兴后起,有如升庵大节子渊才。
当代恩浩题望江楼夕阳红到枇杷,阅古今过客词人,苔荒洪度千年井;春水绿生杨柳,触多少离怀别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近代林思进题望江楼西汉文章蜀擅长,数遥遥千载名流,更有何人摛墨妙;南条水道江为大,看滚滚百川放海,都从此地溯源头。
清代戴宾周题望江楼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妙联集锦
天下第一联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长联,首推昆明大观楼长联。
此联为清代干隆年间道士孙髯(1701-1775)所作,共180字。
从字数看,清人钟云舫所作成都望江楼崇丽阁长联有212字,四川灌县青城山长联有394字,张之洞所撰屈原汀妃祠长联有1400字,都比昆明大观楼联长,更有钟云舫所题的江津临江楼长联达1612字,大概是真正在字数上的天下第一长联了。
但这些长联在思想内容、意景交融、格对技巧、音韵顿挫上皆不及昆明大观楼长联自然、精当,故大观楼长联雄据天下第一长联之美称,请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篙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幸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风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简注与简介]滇池: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大湖,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但每年缩小1平方公里),骧(xiāng):马抬头快跑。
翥(zhù):鸟飞。
神骏、灵仪、蜿蜓、篙素:滇池四周山名。
此联上对写景、下对咏史,上对当属登楼远眺、喜观胜景而得,下对当属举怀之际、感古怀今之作,全联气势磅礴、构思博大,既有景的赞美,也有史的悲叹,据称当年孙道士把酒临风、一气呵成,真可谓泼墨震长空!联成之后,很快誉满天下,也引出一些故事和仿作,可略提一二如下。
道光年间,阮元官镇昆明,认为此联有讽清廷之嫌,故擅改为: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凭栏向远,喜茫茫波浪无边。
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此倚盘龙,南驯定象。
高人韵士。
惜抛流水光阴。
趁蟹屿螺洲,衬将起一苍崖翠壁;更萍天苇地,早收回薄雾残霞。
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鸥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成都望江楼楹联
成都望江楼楹联成都望江楼门坊,又名崇丽阁------此女校书旧日枇杷门巷为古天府第一郊外公园望江楼门坊------一水绕当门,滚滚浪分岷岭雪双扉开对阁,熙熙人乐锦楼春谢家驹题吟诗楼------古今来不少美人,问她瘦燕肥环,几个红颜成薄幸天地间尽多韵事,对此名笺旨酒,半江明月放酣歌何绍基题吟诗楼------花笺茗盌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林思进题吟诗楼------夕阳红到枇杷,阅古今过客词人,苔荒洪度千年井春水绿生杨柳,触多少离愁别绪,门泊东吴万里船顾复初题濯锦楼------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顾复初题濯锦楼------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佳兴此登楼余存珍题濯锦楼------杖策喜重来,看风涛滚滚,流不尽云影波光,天外更昂头,岂徒览南浦清江、西山白雪临轩空四顾,怅今古茫茫,历多少佳人才子,蜀中堪屈指,复何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张霖题濯锦楼------铁板唱大江东去金沙汇岷水西来濯锦楼------我为百花生,乘兴重游,听丝管锦城,依旧风云齐入半楼更一层上,纵横千里,觉河山春光,从来天地异常新陶亮生题濯锦楼------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漪澜,系客垂杨歌小雅元相诗篇,韦公奏牍,总是关心则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续离骚濯锦楼------层楼高百尺,到最上头放开眼界,直看我玉垒浮云,锦江春色往事越千年,是真才子自有胸怀,那管他儒臣持笔,诗史题吟马维祺题濯锦楼------比筹边楼图画如何,爽气西来,万里风尘销雪岭想海心亭烟波无恙,彩云南望,十年乡梦绕滇池濯锦楼------据蜀国上游,峻极于天,云影纵横当窗出增锦江丽气,下临无地,波光浩渺抱城来黄炳焜题濯锦楼------乐籍中亦有传人,花笺价重,茗盌香浓,节度久无闻,请看万里桥边,只剩校书遗迹在草堂外别开生面,杨柳楼新,枇杷巷古,微之具真识,试颂七言碑什,也随给事始名传濯锦楼------返棹东来,看风景一新,从前碧玉深藏,仙客晚吟诗卷处凭栏北顾,正斗躔相映,定有朱衣暗点,何人先夺锦标归濯锦楼------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李绪题崇丽阁------花影常迷径波光欲上楼戴宾周题崇丽阁------西汉文章蜀擅长,数遥遥千载名流,更有何人摛墨妙南条水道江为大,看滚滚百川放海,都从此地溯源头恩浩题崇丽阁------阁势峥嵘,我来更上一层,览尽锦江春色峨眉秀人文炳蔚,天将迭兴后起,有如升庵大节子渊才叶夔生题崇丽阁------纵目上层楼,看云树万家,桑麻千里骋怀临胜地,正清江南汇,雪岭西来马长卿题崇丽阁------斯楼为蜀国关键,慨兵燹倾颓,人物凋谢,数十年满目荒凉,遗风顿竭,溯渊云墨妙、李杜才奇、轼辙名高,久经宇宙山川,沧桑千古此地是锦江要会,爱舟樯上下,烟浪萦回,几多士同心结构,胜地重开,想石室英储、岷峨秀毓,江汉灵炳,且看栋梁桢干,砥柱中流逸叟题崇丽阁------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瞩高瞻,则见玉垒云开,峨眉月朗,夔门日射,剑阁烟消,郁郁葱葱,助全蜀山川钟灵毓秀临井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辞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川俊杰播美扬修崇丽阁------多难此登楼,看他千寻涌浪,百尺波涛,问谁砥柱中流,澄清再见悲秋常作客,对此四野桑麻,万家烟火,使我凭栏俯视,忧乐关怀李榕题崇丽阁------开阁集群英,问琴台绝调,卜肆高踪,采石狂歌,射洪感遇,古贤哲几许风流?忽揽起儋耳逐臣,哀牢戍客,乡邦直道尚依然。
长联欣赏:对联大师钟云舫与他的长联
长联欣赏:对联大师钟云舫与他的长联长联欣赏:对联大师钟云舫与他的长联钟云舫(1847 -1911年),字祖芬,四川东道重庆府江津县人(今重庆市江津区),清道光27年丁未(1847年)8月初九生于江津高牙乡青草碚,卒于宣统3年辛亥岁(1911年)正月30日,享年64岁,葬于江津油溪灯草坪。
他是中国楹联史上尤为杰出的“楹联大师”。
钟云舫于同治6年丁卯岁入学,发府案第一,随食饩(经“童试三考”,取得第一名成为秀才。
食饩:指明清时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
亦即成为廪生。
)。
因家贫,迁居津邑南门,经姻亲阙采章敦请,在阙氏祠设馆授徒,历时二十余年。
清同治9年庚午岁(1870年)参加乡试。
同治12年(1873年)“补廪”,“补廪”后因家境贫寒,又因恪守伦孝道,奉养卧病的祖母、父亲长达十多年,因而耽误功名。
光绪8年壬午岁(1882年),曾再次到成都参加乡试,均因文章不入当时试官俗眼而未得高中,然其文才却始终未被埋没。
钟云舫自幼好学,于授馆之余,更是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天文地舆之学,科学技术之道,言之娓婉动人。
由于生计艰难,在授馆之余,钟云舫不得不卖文为生,常为人书写寿文、行状。
每逢岁节、开张、婚丧嫁娶,则为人书写对联。
所撰对联自出心裁,即事成章,从无抄袭之弊;嘻笑怒骂,皆成文章;通俗易懂,故名震津邑。
钟云舫为人“性情真挚,平生不作欺人语”、“性好侠”、“博于交”、“刚简则不能谀”、“与人直言不讳”(《江津县志》)。
他自称硬汉,又号铮铮居士,嫉恶如仇,鄙视贪官污吏,绝不趋炎附势。
因此怀才不遇,潦倒一生。
钟云舫生性豪侠,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疾恶如仇,故常以诗文对联予以鞭挞、讽刺。
清光绪20年(1894年)前后,江津县令朱锡蕃狎妓嫖娼,却在遗爱祠留下“政绩”。
钟云舫愤愤不平,作《题莲塘》、《有见》诗嘲讽其品行不端。
朱锡藩恼羞成怒,革去云舫廪银,关闭了他执教多年的塾馆,还欲革除其功名。
钟云舫为避祸被迫流落成都,有家难归,遂撰成《锦城江楼联》(即《望江楼长联》,见附记一),一时不胫而走,闻名遐迩,是当时名震全川的杰作。
成都宗丽阁对联解释
成都宗丽阁对联解释
成都宗丽阁是一座历史古迹建筑,对联是其门楼上所悬挂的对联。
对联的解释如下:
上联:橙壁橙梁橙隐隐建筑形象与橙色墙壁、橙色梁架相呼应,橙色隐约透出一种古朴的美感。
下联:水廊水阁水盈盈建筑周围环绕着水廊和水阁,水面清澈,水光晶莹,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橙壁橙梁橙隐隐,水廊水阁水盈盈这对联通过橙色和水的形象表达出了成都宗丽阁古老、古朴、沉稳而又清新的特点。
同时,也突出了宗丽阁建筑周边环境优美的特点。
很抱歉,我之前的回答有误。
我找不到关于成都宗丽阁的确切资料和它的对联。
请您再确认一下宗丽阁的相关信息,或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以便我能够给出更准确的解释。
非常抱歉对于成都宗丽阁的资料依然没有找到确切的说明,也找不到与宗丽阁相关的对联内容。
或许宗丽阁没有特定的对联悬挂或被记录,对联可能只是普通的装饰元素,并不具有特别的含义。
如果您对宗丽阁有更多的背景资料或者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告诉我,我将尽力为您提供帮助。
四川成都崇丽阁长联及译文
四川成都崇丽阁长联及译文
四川成都崇丽阁长联:
南韵西来峰巅雅,千年祖庙醒狮吼。
锦江天下风情美,美食佳酿令人流。
樱花怒放春满城,青城遗韵尽风流。
繁华古都风华再现,天府之国闻名遥。
译文:
在南方的诗意与西方的雄浑交汇融合之处,矗立着一座千年古刹,它深邃的历史文化和遗存的狮子文化不断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滔滔锦江穿城而过,沿岸的风景无不展示着成都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独特;品尝美食佳酿,仿佛慢慢沉淀在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之中;樱花盛开的季节里,漫步在城市的各处,无不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而青城山的山川秀丽和古朴的建筑风貌,则让游人不禁沉醉其中。
这座融合了现代与传统、开放与纯粹的城市,在繁华的现代化步伐中,依然能保持着它的独特韵味,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瞩目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云舫成都望江楼崇丽阁楹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操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露。
时而诗人吊古,时而夕猛士筹边。
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
对此茫茫,百端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
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属谁家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
倒不若长歌短赋,批撒些闲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
且向危梯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葱岭:指川北江油、平武之间的龙门山。
白河:即白水江,源出四川松潘,至广元西南汇入嘉陵江。
丹景:山名,在川西。
青衣:青衣江,源出四川宝兴,至乐山入大渡河。
诗人:李白、杜甫、陈子昂等。
猛士:唐李德裕,曾建筹边楼。
花蕊:后蜀孟昶妃费氏,人称花蕊夫人。
枇杷:指薛涛故居。
香坟:薛涛墓。
岗上龙:诸葛亮。
坡前凤:庞统。
关下虎:北魏李崇。
井底蛙:公孙述。
乾坤套:传说中仙人的宝袋,此指阴谋圈套
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
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
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
对此茫茫,百感交集。
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
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下联: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
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
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洒些幽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
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
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
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
对此茫茫,百感交集。
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
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下联: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
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
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洒些幽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
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葱岭:指川北江油、平武之间的龙门山。
白河:即白水江,源出四川松潘,至广元西南汇入嘉陵江。
丹景:山名,在川西。
青衣:青衣江,源出四川宝兴,至乐山入大渡河。
诗人:李白、杜甫、陈子昂等。
猛士:唐李德裕,曾建筹边楼。
花蕊:后蜀孟昶妃费氏,人称花蕊夫人。
枇杷:指薛涛故居。
香坟:薛涛墓。
岗上龙:诸葛亮。
坡前凤:庞统。
关下虎:北魏李崇。
井底蛙:公孙述。
乾坤套:传说中仙人的宝袋,此指阴谋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