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哲学和科学

合集下载

如何看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文

如何看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文

如何看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文篇一哲学和科学,就像是住在同一栋楼里的两个邻居,有时候互相串门,有时候又各自关起门来干自己的事儿。

这两者的关系啊,可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事儿呢。

咱先说说科学吧。

科学就像是一个特别务实的工匠,整天忙着摆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比如说物理学家,就像一群执着的侦探,在微观的粒子世界或者浩瀚的宇宙中寻找规律。

他们做实验、收集数据,一切都讲究证据确凿。

化学呢,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把各种元素变来变去,组合出各种各样新奇的物质。

生物学家则像是大自然的记录者和守护者,研究着那些鲜活的生命。

那哲学呢?哲学有点像一个爱瞎琢磨的老头儿,坐在摇椅上,看着天空就开始想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什么是存在?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听起来就很玄乎。

哲学不怎么关心那些具体的事实,更多的是对概念、意义之类的东西进行深度挖掘。

不过呢,这俩邻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科学有时候会跑到哲学那儿去借点思想的火花。

就像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他的思考肯定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现象本身,可能还受到了哲学中关于时空观念的启发。

也许他在某个深夜,对着星空,脑海里突然闪过哲学家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争论,然后才有了新的灵感。

反过来,哲学也常常从科学那里获取素材。

比如现代哲学讨论意识的问题,就不能不考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

如果哲学完全脱离了科学的发现,就像在空中建楼阁,早晚得塌。

但是啊,有时候它们也会闹别扭。

科学家可能会觉得哲学家就是在纸上谈兵,说的话都没什么实际用处。

哲学家呢,可能会觉得科学家太功利,只知道埋头苦干,不懂思考深层次的意义。

我觉得这就有点像两个小孩在斗气。

其实啊,他们都忽略了彼此的价值。

科学要是没有哲学的引导,可能就会像一艘没有航向的船,虽然开得很快,但不知道要开到哪里去。

而哲学要是没有科学的支持,就像是一个没有根基的幻想家,想法再美好,也难以落地。

所以说,哲学和科学就应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咱们可不能厚此薄彼,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篇二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啊,这可真是个超级复杂的事儿,就像一团乱麻,我都有点头疼该怎么捋清楚它。

大卫·休谟的哲学思想理论

大卫·休谟的哲学思想理论

大卫·休谟的哲学思想理论大卫·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人性论》(1739)、《人类理解研究》(1748)、《道德原则研究》(1752)和《宗教的自然史》(1757)。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1大卫·休谟以‘人性’或人的求知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探索和解答人心活动的本质、种类、起源、内容、原则、因果问题作为内容,以实验推理作为方法,以贡献出一幅人类心理的地图,贯通秉持真确事理和新奇说法的各派哲学、摧毁保护迷信的荒谬哲学的基础作为梦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哲学活动,在约翰·洛克和乔治·巴克莱创立的经验论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经验怀疑主义的哲学理论大厦。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休谟把洛克和巴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它的逻辑终局。

○2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自从有形而上学以来,对于这一科学的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比休谟所给与的打击更为致命。

○3我通过阅读和研究休谟的哲学著作发现,休谟哲学具有内容全面、思想深刻、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优点,也具有概念模糊不清、观点自相矛盾、理论不能自洽的缺陷。

康德和罗素对休谟哲学的评判不符合休谟哲学的实际。

一、休谟哲学著作中的重要概念1、人性(humanity)休谟哲学著作中的‘人性’概念是指什么?休谟哲学著作中的‘人性’概念是指同各门科学和哲学具有种属关系、分为知性和情感两个种类、具有彰显事物和产生知识的能力、被称为一切事物和知识的原因、来源或本体的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

休谟在《人性论》中说:“人性是一切科学的首都或心脏,研究人性是哲学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任何重要问题的解决关键,无不包括在关于人性的科学中间,在我们没有熟悉这门科学之前,任何问题都不能得到确实地解决。

”○4哲学是以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为对象的认识思维活动,科学是以分科的事物为对象的认识思维活动。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主义(scientism)《韦伯斯特国际新英语词典》中对“科学主义”解释为:“一种主张科学的方法应该推广应用到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内的所有领域的观点,是一种坚信只有这些方法才能有效地用来获取知识的信念。

”1在哲学上,科学主义是指由于科学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对科学的工具价值和科学原则的无限扩张,以至视科学为万能。

“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是一种将科学当作信仰的立场,它将科学的有限原则推广为普遍有效,认为它能解决一切领域的一切问题;同时,科学主义作为信仰,它又被预设为普遍真理,是不容出错的永恒的理论”。

2在古代和中世纪,人文和科学本来就是并蒂莲,在文艺复兴时期昌盛的人文主义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知识,从而成为近代科学的助产士;而科学的问世和蓬勃发展也为人文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物质资源。

18世纪以来,经典科学的羽翼日益丰满,科学主义随之相伴而生。

科学主义固然有助于提高科学的威望,促进科学的建制化,但是它的过分张扬和强势“中轴”地位,客观上对人文主义构成某种挤压。

加之人文主义既未摆脱先天的贵族式的夜郎自大,又盲目沉溺于对科学的无知,从而导致两种文化分道扬镳,造成人类文化发展的失衡。

作为近代唯物主义和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指出“为要钻入自然的内部和深处,必须使概念和原理都是通过一条更为确实和更有保障的道路从事物引申而得;必须替智力的动作引进一个更好和更准确的方法”3。

培根不仅引入归纳和实验方法,而且引入而对自然、剖析自然的世界观,打开人类分解自然的窗口。

尽管在西方文化传统尤其是基督教传统中,人类不同于自然、高于自然早已成为固见,但正是培根指出了从现实上提高人类力量的方法,自然在人而前彻底成为“对象”,失去了与人的情感依赖关系。

认为自然可以与人类彻底剥离,完全成为工具和对象,这是近代实验科学得以发展的哲学根据。

随着近代科学的确立和近代科学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基于近代科学而发展起来的技术应用和工业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种以对于科学及其方法的确信,对科学的文化及其传统的热情为基础的意识形态逐渐形成,这就是被称之为科学主义的思潮。

耶鲁大学人性的哲学与科学观后感

耶鲁大学人性的哲学与科学观后感

耶鲁大学人性的哲学与科学观后感人类的内心是一个充满谜团的领域,几千年来,众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在努力揭示人性的本质。

作为一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探索人类内心的学府,耶鲁大学授课的人性的哲学和科学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

我们从各个角度分析人类行为,并试图建立起一个准确的人性模型。

哲学家试图通过思考和推理来揭示人性的真相,而科学家则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读人类行为的规律。

首先,我对哲学家们对人性的思考印象深刻。

他们认为,人类是一个有着无限潜能的存在,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道德感和良善之心。

他们通过思辨和观察来寻找人类行为背后的本质原因。

例如,柏拉图提出了“理性”和“欲望”两个部分构成的人性模型,他认为人类内心的理性部分应该主导欲望部分,才能达到完善的境地。

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而幸福的实现需要我们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这些哲学家的思考启迪了我对人性的认识,让我明白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道德的重要性。

然而,单靠哲学思辨往往难以达到客观的结论。

正是因此,科学家们的实证研究对我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通过实验和观察,他们试图寻找人类行为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举个例子,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著名实验揭示了人类在权威面前的顺从心理,而斯坦福监狱实验则展示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深远影响。

这些实证研究告诉我,人性并非完全由内在的道德感和良善构成,而是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同时,课程中也探讨了人性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我们学习了中国和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人性观念,发现了其中的共通之处和差异。

这使我意识到,人性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与此同时,人性的研究也引发了我对伦理道德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许多伦理难题,如人工智能的道德责任以及基因编辑的伦理考量等。

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我开始思考什么是人类的本质,我们如何在不违背人性的前提下,推动科技的发展。

科学的人性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

科学的人性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

科学的人性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作者:周前程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04期[摘要]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本己的。

科学的人性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哲学基础。

在对人性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人性[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4-0009-03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6•25”讲话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党的十七大又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写入大会的决议,因此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从政治哲学的意义上来看,把科学发展观所主张的“以人为本”仅限于对“人”作数量上的概括,或仅认为“人”包括不同的阶层和团体,这是不够的,还没有把握这一科学思想的全部。

只有把科学发展观放在人性的地基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科学性”,才能真正把握其理论实质。

换句话说,科学的人性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一对人性的看法,是我们应当做什么和怎样做的依据,因而对人性的认识必然反映在各个人的不同生活方式和各种政治经济制度之中。

“人性作为意义和价值基础,对人类世界的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人本身的创造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

人必须了解自己存在的真相,理解人性,才可能更好地生存于社会并改造人类社会。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已说明,人们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来适应环境和生存,选择什么样文化价值系统作为自己的生活向导,本质上是和他们如何认识自己以及认识的水准相一致的。

”[1]因此,科学地把握人性对人类社会生活至关重要。

王海明认为,“所谓人性,说到底,也就是一切人与生俱来、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

从词源来看,人性也是人生而固有的东西”。

[2]可见,他所说的人性乃是人的天赋本性,而不是指人的社会性。

《天文学史》中亚当·斯密的科学方法

《天文学史》中亚当·斯密的科学方法

《科学文化评论》第17卷第6期(2020) : 19 - 31 19科学与人文《天文学史》中亚当•斯密的科学方法赵泽铭摘要斯密《天文学史》中有三个与科学观相关的问题:科学研究的动因、天文 学体系的评价以及天文学体系的演变。

斯密在《天文学史》中使用了最佳说明推 理的科学方法,将科学研究的动因归于名义上的“想象力”,实质为人类的逻辑 和推理能力;斯密对天文学体系的评价需检验其与经验和逻辑的符合程度;斯密 对天文学体系的变化的认识和库恩具有相似性。

斯密通过对天文学体系的演化进 行分析,构建了一种将哲学和科学相结合的思想体系,作为斯密在休谟之后关于 “人性”的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亚当•斯密天文学史最佳说明推理想象力范式中图分类号N09文献标识码A一从自然哲学中提取道德哲学推理规则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主要以其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而为 人知晓,但是斯密对学术界的贡献不止于此。

除了经济学之外,斯密还涉猎自然 哲学、道德哲学、伦理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数学、文学等多个不同的学科领 域。

尤其是他的青年时期作品《天文学史》更是构成了斯密的思想基础,贯穿他 的整个学术生涯m。

斯密的经济学体系本质上和他对天文学体系的思考存在一致收稿日期:2020-1丨-23作者简介:赵泽铭,1995年生,辽宁锦州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西方科学史研究。

Em ail:***********************020《科学文化评论》第17卷第6期(2020)性。

斯密认为天文学史上各体系在效果上是对经验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而斯密的 经济学体系指向经济现象。

方法论层面上,斯密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和天文学体系 的构建都符合牛顿主义的特征,用尽可能少的理论描述尽可能多的现象。

此外,斯密的经济学体系和天文学史上的体系一样,都运用了数学工具对现象进行拟合 和分析。

方法论层面上,斯密和此前的天文学家们探索现象背后的理论的过程都 采用了最佳解释推理(丨BE)的模式。

探究人性的方法有哪些例子

探究人性的方法有哪些例子

探究人性的方法有哪些例子探究人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文学、实验研究等。

以下是对于人性探究的一些例子:1. 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它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探究人性。

例如,心理学家可以利用实验设计来研究人们的观念、行为和个体差异。

通过进行实验、观察和统计分析,心理学家可以深入了解人们的思维过程、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从而揭示人性的一些本质特征。

2. 哲学思辨方法:哲学是一种探讨人类存在和真理的学科,它通过思辨的方式来探究人性。

例如,哲学家可以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人是什么?人有自由意志吗?”,来引发人们思考自身的本质和存在意义。

哲学思辨方法强调对人性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深度的思辨,通过辩证的方式揭示人的本性和存在实质。

3. 社会学观察方法: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和社会交往的学科,它可以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法来探究人性。

社会学家可以通过田野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观察和记录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互动模式。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研究,社会学家可以揭示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规律和动机,从而理解人性的一些本质特征。

4. 文学刻画方法:文学作品常常通过描写人物和情节来探索人性。

作家可以通过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从而展示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文学作品往往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对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5. 没頭学派实践方法:没头学派是一种通过身体实践来探究人性和存在的哲学思潮。

它强调通过身体的感觉和直觉来体验和认识自我和他人。

没头学派主张通过身体的运动、表演、冥想等实践活动,来触发人的潜意识和直觉,进而洞察人性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在实际研究和探究中,以上方法往往是相互交叉和互补的。

心理学和社会学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对人性进行精细的实证研究;哲学和文学可以通过思辨和创作来揭示人性的深层次问题;而实践活动则通过身体的感觉和体验来直接触发人性的本能和直觉。

三体主题理解

三体主题理解

三体主题理解《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系列,被广大读者誉为中国科幻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小说中,刘慈欣描绘了外星文明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对抗,同时也探讨了一系列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社会问题。

下面将从科学哲学、人性与道德以及社会政治角度对三体主题进行解读。

一、科学哲学《三体》以科学为基础,探讨了一系列科学哲学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三体”这一外星文明的存在。

小说中描写了“三体”星系中的文明发展历程,以及他们与人类的互动。

这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外星文明是否存在。

小说中的“三体”文明虽然对人类构成威胁,却也提供了对人类文明的检验和启发。

这引发了人们对于外星文明是否友好和可理解的思考。

在小说中,还讨论了人类的科学方法和科学进步的重要性。

例如,在长时间无法解决“三体”问题之前,叶文洁的微信命名实验就让人类科学家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对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刘慈欣通过小说中改造物理定律、问题求解和科学家与政府之间的争议等情节进行了探讨。

二、人性与道德《三体》还深入探讨了人类的本性以及人类在面对外来威胁时的道德选择。

小说中描绘了人类社会对“三体”文明的各种态度,从欢迎到抵制,再到合作和抗争。

这表明了人类在面对陌生事物时的矛盾和复杂心态。

小说同时也展示了人性的善与恶。

例如,当面临末日危机时,一些人选择背叛人类,为“三体”效忠,而另一些人则选择坚守人类价值观,保护人类文明。

这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的本质和人类道德观念的思考。

小说中,刘慈欣也通过人类对待外星文明的态度,探讨了宽容、合作和互相理解等价值观念对于社会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三、社会政治《三体》涉及了人类社会和政治系统的变迁。

小说中描绘了从文化大革命到宇宙时代的社会变革,以及人类社会对外来文明的应对过程。

小说中,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对科学研究的打击成为故事的背景之一。

这使得人们对于政治体制、权力斗争和知识分子处境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小说中,政府与科学家、政治决策与科学决策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人文思想知识点总结

人文思想知识点总结

人文思想知识点总结人文思想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生活、价值、宗教、道德、政治等方面的问题所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

人文思想的研究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等多个领域,它们对于人类的自我认知、社会进步和文化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对人文思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人文思想的开端,包括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等,对于西方哲学、科学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与物质的对立,认为理念是真实的本质;亚里士多德则主张从经验中归纳出普适的法则,强调人的实践和幸福。

2. 汉唐哲学:在中国,儒家、道家和墨家等思想在两汉和唐代达到了鼎盛,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思想注重人伦关系和礼制,提倡仁爱和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自由,追求心灵的安宁和自我的解脱;墨家倡导兼爱、非攻和公平,提出“兼爱非攻”的道德原则。

3. 宗教思想:宗教思想在人文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各宗教体系对于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和人的生命意义有着各自独特的解读。

例如,基督教强调爱的普及和救赎;伊斯兰教主张个人的虔诚和奉献;佛教强调悟道和人的苦难。

4. 文学与艺术:文学与艺术是人文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对于人类的审美情感和世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和艺术作品通过描绘人性、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探索了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5. 科学与理性:科学与理性思维在人文思想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伽利略提出了观测、实验和数学分析的科学方法,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理性主义哲学,奠定了现代科学的理论基础。

6.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性的人文思想,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影响了20世纪的政治和社会运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7.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成为人文思想的重要议题。

人性理论的抽象与具体

人性理论的抽象与具体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人性理论的抽象与具体张 宏内容提要 人性理论是人学乃至整个哲学的理论内核。

抽象人性论脱离人的现实存在和社会发展,脱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把诸如理性、语言、意志、情欲、利己等共性特征作为人的永恒不变的人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和人。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抽象人性论的批判并非全盘抛弃,而是尽可能借鉴和吸收其合理的因素。

人性的理论抽象只有上升为理论具体才是深刻和全面的,才能有效地指导解决人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人性论应符合以下四点要求:一、具体人性论中揭示的人性不是单一的规定,而是多种规定性的有机统一;二、具体人性论把结构方法和历史方法结合起来,从共时性和历时性展示人性的丰富具体内容;三、具体人性论要结合具体社会机制、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客观环境来揭示人的活动;四、具体人性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揭示人性的内涵及外延,这种揭示同人的存在、需要、理想、价值的分析在内容上相互溶合。

人性理论是人学乃至整个哲学的理论内核,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批判了抽象的人性论,开辟了从抽象的人走向现实、具体的人的道路,确立了研究人性和人的活动规律的理论出发点。

社会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要求深化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人学学科。

而要建立科学的具体人性论就需要说明:抽象人性论同具体人性论在研究思路和内容体系上的区别;怎样借鉴西方人性论的合理内容和分析方法;抽象人性论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关系;人性的科学抽象如何上升为具体等问题。

一 人的现象及其人性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人性理论是一篇非常难作的文章。

抽象人性论脱离了人的现实存在和社会发展,脱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着眼于人同动物的区别对人性加以抽象,它通过静态的、共时性的比较和归纳,找到了诸如理性、语言、意志、情欲、利己等共性特征,并把这种抽象的规定绝对化,当成永恒不变的人性,以此作为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和根本动因解释社会和人,从不变的人性中引伸出社会关系及其规律。

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李芳明摘要: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对“哲学是什么”的不懈探问, 在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中, 几乎总是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表明, 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形态建构具有前提性和规导性的意义;而反过来, 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为切人点, 也为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关键词西方哲学科学问题史对于“哲学是什么” , 即哲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理论特质和理论旨趣的不懈探问, 换言之, 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 是西方哲学在其历史演进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哲学观的创新, 也是西方哲学历史演进中理论形态更新和理论转向的基本前导因素和推动力;而在思考“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 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追问“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 对后一问题的追问和思考成为哲学家进人前一问题和思考前一问题的切人点, 并在理路的展开过程中相互交织;那么何以会如此呢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何以会成为一个问题它何以会成为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个非常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该问题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的自我理解、理论定位和理论建构具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该问题是否以及如何内在地规范和制约着康德以来的西方主要哲学范型的构想、更替及其理论特质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研究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时就进人了我们的视野;一、问题的历史发生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作为一个问题凸显出来, 这一点始于康德;那么,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为什么直到康德才成为一个问题呢原因在于哲学与科学之关系要成为一个问题, 没有较为成熟的哲学与科学形态, 没有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 没有作为一门不同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科学或学科的哲学观念, 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在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历史发展中, 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和明确区分, 恰恰是从康德开始的;在康德以前, “哲学”与“科学”的概念虽早已出现, “哲学”与“科学”的理论特性等虽然也被系统地探究过, 但是, 在此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理论阐发和理解中, “哲学”一直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 它指称的是各门科学的总体:与此相联系,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心目中, 并不存在区别于各门具体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实际上, 我们只有从康德以来的作为一门独立于各门具体科学的学科的哲学观念出发, 回溯看待此前西方“哲学”作为科学知识之总体的历史发展, 才可能谈论康德以前的西方哲学, 才可能研究此前的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康德在观念层面对哲学与科学的明确区分, 是“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化的逻辑前提;而反过来, 我们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的历史发生的探究, 又是以康德对哲学与科学的区分及其理解为基点的.那么,康德又是如何来理解哲学的呢;在康德看来, 哲学即形而卜学. 这样, 哲学与科学的分化及其观念层面的明确区分, 实质上就是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分化和区分因此, 我们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间题”的听史发生的追问就转变成“形而上学与科学”之关系何以会讨康德成为一个句题的回溯式探究而这一回溯式的探究引领我们走间希猎‘哲学” ,因为在希腊, 形而上学与科学皆有其确定的历史形态和观念表达.在希腊的知识探求和理论思考的过程中, “哲学”与“科学”也是逐渐地才获得较为确定的理论内涵和理论规定的“哲学”一词获得它的概念严肃性和明确的所指是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始的, 这一点是中外西方哲学史研究界的一个共识, 如文德尔班就曾说:“在苏格拉底以后的文献中, 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中, ‘哲学’一词获得了明确的意义”.同时, 也正是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探究中, 希腊思想家才第一次对科学知识的本性、科学知识可能性的根据等问题进行了自觉而有系统的反思和论述, 并形成了明确的科学知识观.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解中, 科学知识是绝对性的理论认识, 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真理;与此相联系, 科学认识的对象也应该是恒存的和不变化的, 因而, 处在流变之中的可感世界并不是科学认识的对象, 科学认识的对象只能是恒存的理念世界;而且, 对理念世界的认识乃是哲学的职分;至于数学, 在柏拉图看来, 它虽致力于认识绝对的理念世界, 但是, 数学研究必须借助可见的图形和假设, 没有彻底割断与可感世界之间的联系, 因而, 它还算不上是完满的科学;这样, 就只有哲学才是最为纯粹和严格的科学了;在这里我们看到, 不管后来的哲学研究者如何理解和定位哲学与柏拉图之间的渊源关系, 但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来说, 哲学即科学,而不是与科学不同的另外一门学科;紧随其后, 亚里士多德对科学之理论特性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他认为, 科学包括思辨科学、实践科学和创制科学;但在所有科学门类之中,只有思辨科学才是严格和纯粹意义上的科学, 原因在于: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研究就是探求事物如此这般存在的原因和本质;而原因或本质主要指“形式”虽存在于变化着的事物之中, 但它本身却是不变化的;这样, 科学研究实质上就是在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意义上去领悟事物的存在;据此, 创制科学和实践科学就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了, 科学就其本质而言即指思辨科学;思辨科学包括形而上学、广义物理学和数学, 而思辨科学的总体也就是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哲学;但亚里士多德毕竟已明确地把“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科学即形而上学与物理学、数学区分开来了;这里的问题是, 虽然亚里士多德把形而上学与其他科学区分开来了, 但是, 就其作为科学而言, 形而上学与物理学、数学并无本质的差异, 换言之, 形而上学与科学尚处于根本的统一性之中;那么,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为什么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科学被包括在科学总体之中, 而未出现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分化呢原因在希腊科学的本质特性之中;我们知道, 在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表述中, 科学研究的乃是事物如此这般存在的原因, 是事物为什么如此这般, 而不是事物怎样存在;从这样的希腊科学观出发, 感性经验在希腊科学和近代科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存在着本质差异的;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 感性经验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样态如何, 而科学则致力于探究和揭示事物何以是这样的;在此, 感性经验及事物的存在样态作为科学力图解释的内容而被先行容纳于科学之中, 因而不存在经验反驳科学理论的可能性;而解释又是通过对事物的本原或本质的理智领悟和理性思辨来实现的;希腊科学与经验之间的这种特有联结方式及希腊科学本身的思辨特性, 使它无法与形而上学在本质上相区别;而且, 希腊科学对事物如此这般存在的原因的终极性探求, 也必然使希腊科学走向形而上学, 对此, 伽达默尔曾说:“当希腊科学扩展的同时, 作为理性神学的形而上学也从这种科学中产生出来;”所以, 形而上学或理性神学是希腊科学探究的必然结果和逻辑归宿, 是其内在的构成部分;希腊哲学之后的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其产生和发展根源于对宗教信仰进行理性解说和合理化的需要, 而这种对信仰所进行的理性说明和论证所借助的概念架构和理论资源则是希腊哲学;与此相联系, 中世纪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以及对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关系的把握, 大致上依然未突破希腊哲学对此的界说和规定;中世纪最为重要的基督教哲学家托马斯一阿奎那就曾明确地指出, 哲学乃思辨科学的总体, 它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和数学;形而上学与科学之间的本质统一性这一状况, 在随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依然未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但是, 文艺复兴时期各种新旧思想和理论的相互激荡最终产生的近代科学及其研究方法,对于瓦解形而上学与科学之关系的希腊式理解, 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换言之, 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分化, 形而上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化, 正是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科学与希腊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 近代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感性的现象世界,它试图把握的是事物实际上是怎样的, 事物的存在样态具有什么样的确定性联系和规律;其次, 近代科学具有经验的特性, 即经验观察和科学实验是判定科学理论正确性的依据;因此,总是存在经验反驳科学理论的可能性;再次, 在近代科学的自我理解中, 科学理论被理解为具有或然性的理论假设或有限制的确定性知识;最后, 近代科学强调数学在理论建构中的前提性和基础性作用;近代科学的所有这些特征都明显地使其区别于形而上学和康德以来的哲学;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虽已在事实层面使形而上学与科学区别开来, 并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的问题化埋下了伏笔, 但这一结果在观念层面的自觉乃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这一分化过程是在两个向度上展开的:一方面, 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 各门具体科学逐渐脱离哲学的母体而获得其独立地位;另一方面, 在作为科学知识之总体的哲学内部, 近代大陆唯理论对形而上学在科学知识总体中的基础性地位的强调, 与近代英国经验论对形而上学之科学性的批判和质疑, 从正反两方面使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分化及两者之关系的问题化成为可能;在我们所说的康德之前的近代哲学中, “哲学”依然被规定为科学知识的总体, 但在唯理论哲学家对学科划分及其关系的表述中, 形而上学被明确赋予了在科学知识总体中的基础性地位;这一点笛卡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典性的表述, 他说:“哲学好像一棵树, 树根是形而上学, 树干是物理学, 从树干上生出的树枝是其他一切学问, 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 即医学、机械学和道德学;”在这里, 笛卡尔为此后形而上学之学科定位和对其理论特性的理解, 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隐喻, 形而上学是科学之树的树根;作为树根, 它把汲取自大地的养料供给树干和树枝, 而树干和树枝正是依赖树根的存在和奉献才得到伸展和成长;笛卡尔对形而上学的如是理解和定位, 是被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所分享了的;近代经验论哲学家虽然同样把哲学看作科学知识的总体, 但并未在科学知识总体中给形而上学留下一个位置;相反, 在经验论的基础上批判形而上学, 质疑形而上学之可能性和科学性, 是其基本理论取向, 其中洛克和休漠的批判和分析尤为重要;洛克第一次使经验论达到系统化的高度, 休漠则把经验论逻辑地推展到彻底否定形而上学的结局;休漠以异常明快的断然态度表达了这一拒斥形而上学的立场:“我们如果在手里拿起一本书来, 例如神学书或经院哲学书, 那我们就可以问, 其中包含数和量方面的任何抽象推论吗没有;其中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推论吗没有;那么, 我们就可以把它投在烈火里, 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别的, 只有诡辩和幻想”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以及近代唯理论的形而上学, 正是通过对存在、神、实体等的思辨建立起来的, 所以, 依据休漠的理论, 形而上学理应被拒斥这样, 唯理论对形而上学的基础地位的凸显和近代经验论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否定, 不仅促成了形而上学与科学的观念层面的分化和区分, 而且也使得后来的形而上学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科学性的形而上学是可能的吗如果可能, 它又如何使自身与科学相区别而这正是康德为之弹精竭虑的问题;二、在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中定位自身不管是近代唯理论对形而上学在科学知识总体中的基础地位的确认和强调, 还是近代经验论对形而上学之科学性的质疑和批判, 都使得形而上学与科学之间的本质差异日益凸显, 并使得形而上学与科学的观念层面的分化不可避免:而形而上学与科学的近代分化正是哲学与科学的分化得以实现的历史途径, 因为当康德第一次把哲学与科学明确区分开来, 并自觉探求独立于各门具体科学的哲学存在的合理样态时, 他把哲学确立为科学性的形而上学;但是, 康德所做出的这一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异常重要的抉择, 却同时使得哲学面临着一系列很难对付的前提性问题;近代科学的发展以及来自科学内部的对形而上学的拒斥, 近代经验论对形而上学之可能性和科学性的质疑, 都已经说明形而上学不是一门近代实证科学意义上的科学,也不可能成为与各门具体科学相并列的一门科学, 而是与其有着本质差异的;这样, 本质上区别于各门具体科学的哲学, 如果试图成为形而上学的后继者, 那么它就必须说明和论证形而上学与科学之间的区别, 辨析和厘定形而上学的探究领域, 指出形而上学的科学性何在, 以及论证形而上学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当然, 对形而上学传统的接续和改造只是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寻求自我理解和自我定位的一条道路而已, 这一选择的反面就是拒斥形而上学;同时,哲学与科学近代分化的历史情境也内在地蕴含着这种理论取向的可能性;这一理论取向的直接思想资源就是, 近代经验论对“人类理智的研究”或休漠所说的“人性科学”在科学知识总体中的前提性和基础性地位的确认和强调;但是, 自觉而又系统地探究这一“人性科学”的思想家, 特别是休漠又明确地把“人性科学”看作一门经验科学, 强调它与近代科学本质上的一致性;对人性科学的经验特性的强调, 只能使人性科学成为经验心理学;而作为经验心理学, 人性科学应该被看作科学总体的一部分, 而不是本质上区别科学的哲学;所以, 为了建立一门既非形而上学, 又非隶属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独立的哲学学科, 哲学家们还必须寻求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这两种哲学构想的不同路径和方式以其对待形而上学的态度相区别,并构成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的两种基本范型;前者以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哲学为代表, 它大致可以被看作对西方古典形而上学传统的接续、改造和内在转化;后者则以分析哲学为代表;但不管是哲学构想的哪一种路径, 都必须在科学面前对哲学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进行辩护和论证, 这不仅是由哲学与科学近代分化的历史情境所决定的, 也是康德以来西方主流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两种哲学范型的构想, 都起始于力图建立既非隶属科学, 又非与具体科学相并列的一门科学, 而是本质上区别于科学, 同时又具有科学性的独立的哲学学科;虽然后来的有些哲学家放弃了哲学对于科学性的要求, 但是, 科学依然是哲学辨明自身之理论特质和理论地位的基本参照系;所以, 辨析和说明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换言之, 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的追问和思考, 就成为阐发哲学这门特殊科学或学科的理论特性, 成为论证哲学存在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合理性的基本框架和理论进路;康德哲学就异常明显地体现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对哲学的自我理解的制导和规范作用;关于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 康德认为它是人类理性自身, 而这一规定虽使形而上学与以现象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相区别, 但却并不能使形而上学与休漠所说的以经验研究为特征的“人性科学”相区别, 所以, 康德进一步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类的纯粹理性;关于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在研究方式和性质上的差异, 康德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根据经验, 并要接受经验的检验;相反, 形而上学则不依赖经验, 形而上学是对人类纯粹理性的概念架构和原理所进行的先验研究;形而上学知识是概念知识, 形而上学思维是概念分析和理性演绎;而自然科学知识虽也包含概念, 但其概念却同时是可经验的和可数学化的;但以上这些区分依然无法说明形而上学与数学的区别, 因为康德认为数学知识也是来源于人类的纯粹理性, 并且是一种先验知识;为了进一步说明形而上学之独立性, 康德认为“数学知识乃是理性从构造概念所得的知识” ;所谓“构造概念” , 是指数学概念可以在纯粹直观中转化为表象或形式, 而数学知识正是借助这种对概念的直观构想而获得的;与此相反, 形而上学的概念则是不可能进行直观构造的, 因而形而上学知识能得自对概念的先验分析和演绎;通过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区别分析, 康德说明了形而上学的学科特性, 而对形而上学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论证, 则是通过对形而上学与科学的联系的分析来展开的;首先, 康德对理论理性的批判和考察, 对纯粹数学和自然科学之“何以可能”的探究, 为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提供了辩护和论证;其次, 内在的自然形而上学的建构则为科学营造了先验的理性根据和理论基础;第三, 超验的道德形而上学探求人类理性之终极目的, 以人的理性的生存为其旨归, 而科学知识之运用理应服从人类理性之终极目的, 所以, 道德形而上学在对科学知识之理性引导和目的规范中有其价值;康德之后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同样也是在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中来思考和说明哲学的理论特质的;他像康德一样认为哲学是关于理性自身的科学, 哲学考察纯粹理性或思维的基本要素、原理及其运用;但与康德不同, 黑格尔认为理性是世界的灵魂和共性,世界在他看来因而也是一个理性的体系;这样, 哲学作为理性之自我展开和自我完成的体系,同时也就成为关于世界之内在必然性和规律的整体性揭示和展现;那么, 这样理解的哲学又如何与以世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区别呢黑格尔对此的的回答是:首先, 诸门科学各自只能以世界的某部分或某环节为对象, 而且, 诸门科学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 所以, 诸门科学也把握和认识不了作为理性体系的世界;相反,哲学不仅能够认识世界的总体,而且能够在必然性的意义上完备地揭示世界的本质;其次,科学研究以经验为依据, 以知性的反思方式为特征, 割裂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 因此, 科学知识还尚未达到必然性的高度;相反,哲学的辩证思辨则契合于世界本身的必然性和逻辑发展;所以, 在黑格尔的理解中, 科学乃是一种尚待被扬弃的低级而又有缺陷的知识,而只有哲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和绝对的知识;关于黑格尔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以上理解, 哈贝马斯曾经评论道:“因为哲学强调自己是真正的科学, 所以哲学与科学间的关系, 根本没有得到讨论;于是, 在黑格尔那儿形成了一种不幸的误解, 似乎理性的反思对抽象的知性思维提出的要求, 就是用一种始终代表着无所不包的科学的哲学去夺取独立自主的科学的权利;”在我们看来, 黑格尔并没有把握近代科学的实质, 而他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理解无疑也是误人歧途的;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的探求是胡塞尔哲学研究和理论创构的基本目的和原动力之一, 而这反过来也不可避免地使胡塞尔面对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一点, 胡塞尔自己是有着明确的认识的, 在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一文中, 胡塞尔一开始就提出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他说:“哲学与自然科学及精神科学的关系问题有哲学工作本质上联系于自然与人类精神, 它所独有的哲学因素是否要求根本上新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是否反过来又要求根本上独特的目标和方法作为结果, 哲学工作是否将我们带人一个新的维度, 它是否在与关于自然与人类精神的经验科学同等的水平上行使职能”从胡塞尔此处对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理解和规定来看, 这一问题的思考明显地是服从于哲学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定位的;而胡塞尔对作为哲学的纯粹现象学这门全新科学的本质规定性的说明,正是从它与科学的本质区别人手和展开的;在他看来, 科学即指经验科学, 它包括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 它以自然或精神的经验事实世界为研究对象;与此不同, 先验现象学则以纯粹意识为研究对象, 它揭示以纯粹意识为根据的纯粹现象之本质、结构及其可能的必然联系和规律;所谓纯粹现象、本质等,就其实质而言乃是非实在的观念性存在;胡塞尔说:“纯粹现象学不是根据事实的实存, 而是根据纯粹的可能性和规律来研究纯粹意识及其现象的王国;”与研究对象方面的差异相联系, 胡塞尔认为纯粹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也有别于科学的经验方法, 而是一种先验的方法;这里的问题是:这样被构想的作为严格科学的纯粹现象学何以是可能的因为胡塞尔自己也认为对于处在自然态度下的人们来说, 纯粹现象和纯粹意识乃是一个无形的、尚未存在的领域;为了论证这门特殊科学之可能性, 为了建构它, 胡塞尔发明了现象学方法;但是, 现象学方法是否能保证纯粹现象学的可能性和独立性, 则是有疑问的;反过来, 胡塞尔对欧洲科学危机的现象学哲学反思, 则向我们展示了纯粹现象学与科学的应有本质联系, 从而也为现象学哲学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辩护;在他看来, 纯粹现象学是科学的理论基础, 而欧洲科学危机的实质就在于科学对其基础的遗忘, 在于对生活世界的遮蔽, 在于对现象学哲学所致力于展现和拯救的理性主义和意义的背离;所以, 克服欧洲科学危机的出路在于在现象学哲学的基础上重新理解和规范科学;与以上三位哲学家不同, 海德格尔并不把科学性看作哲学存在之合理性的根据, 在他看来, 哲学根本就不是科学;但是, 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与“科技之问”依然是在广义的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框架。

人们如何理解人性和人的本性?

人们如何理解人性和人的本性?

人们如何理解人性和人的本性?
在人类历史上,人性和人的本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不同的文化、国家、宗教、哲学以及科学领域对人性和人的本性都做出了不同的解
释和探讨。

那么,人们如何理解人性和人的本性呢?
一、人性的多元性
人性通常是用来描述人的本质、特征和品质的。

但是,不同的文化、
宗教和哲学都对人性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
人性本善;而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性是复杂的,包括道德、智力、欲望和情感等多个方面。

二、人的本性是固定的还是可塑的?
人的本性是指人天生所拥有的品质和特点,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等
方面。

然而,对于人的本性固定与否的看法却不尽相同。

有些科学家
认为,人的本性是基本固定的,不能通过后天因素进行改变。

而另一
些科学家则认为,人的本性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环境和体验进行塑
造与改变。

三、涉及的科学领域
对于人性、人的本性的讨论涉及到多个科学领域,比如哲学、心理学、
社会学、人类学等等。

每个学科都对这一话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四、人性和人的本性对人类的意义
对于人性和人的本性的了解,不仅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同时也对我们对人类的未来、对我们对世界的未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通过对人的本性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社会稳定和人类幸福。

总之,人们理解人性和人的本性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中进行深入探讨。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严格意义上讲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可证伪性科学是对世界具体规律的认识,而哲学是对世界整体规律的把握.科学是需要通过实践证明的,只有经过实践证明才能成为科学,而哲学是不需要实践证明,也无法通过实践证明的1.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世界观包含人生观,价值观。

它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二者对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

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3)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

哲学是科学的最高境界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科学就是为了做到这一点哲学是科学的总结和抽象。

哲学主要研究信仰问题,科学主要研究可以证明的事实或规律。

科学中也有一些用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直接证明的理论和猜想,他们就是科学假设,既非哲学也非哲学。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是一切科学之根本!哲学起初是所有学问的总汇,近代科学是从哲学的母体里逐渐分娩出来的一个孩子。

近代以来,随着知识的积累越来越丰富,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细致,才出现许多具体的学科。

哲学逐渐放弃对这些具体学科研究的领域,退而成为专门探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但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并没有隔断,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至今仍然引导着具体科学的发展。

同时,各个具体科学不断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成为哲学发展的养料。

回答者:城市无产者 - 魔法学徒一级 12-19 11:40爱因斯坦说:"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哲学是?"我忘记了呀,宗教、艺术、哲学、科学、技术是人类文化的几个主要范畴,早期人类只有宗教,后来有的人不信宗教了,自己开始反思人生和自然等,创立一些学说,也就是哲学的开始,再后来,到了近代,人变的现实起来,开始研究眼前有形的东西,开始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这个世界了,这就是科学。

哲学通论第五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哲学通论第五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第五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一、科学主义的概念解析“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在现代哲学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两个概念。

人们普遍认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是现代哲学中双峰对峙的两大哲学思潮,并以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演化趋向来描述和预测哲学的跨世纪走向。

因此,在对哲学及其派别斗争的理解中,探讨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我们首先辨析“科学主义”这个概念。

所谓“科学主义”,主要是指近代以来,特别是指世纪中叶以来逐步盛行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

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及其广泛的技术应用,使一些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精确”的科学是伟大的,而“思辨”的哲学是渺小的;只有忽视甚至侮辱传统的哲学,才能使科学从“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只有用实证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造哲学,才能使哲学从传统的“形而上学”变成“科学的哲学”。

由此可见,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关于哲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的理解,“拒斥”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把哲学变成科学的“副产品”。

正因如此,有的学者明确地指出,“科学主义”是一个“贬义词”,“反对把自然科学看作文化中价值最高部分的哲学家把。

他们所反对的看法称为‘科学主义’,加以贬斥”为了具体地理解“科学主义”,我们需要分析“科学主义”与“科学哲学”、“分析哲学”“、基础主义”以及“科学精神”的关系。

首先,我们分析“科学主义”与“科学哲学”的关系。

“科学主义”与现代西方的“科学哲学”具有十分密切的复杂关系,但“科学哲学”并不就是“科学主义”。

有的学者曾经指出“:事实上,人们是在不同意义上使用词组‘科学哲学’的。

总的说来,对这个词组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解释。

广义上说,即就其本来的涵义来说,‘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学科,是有关科学的哲学。

换句话说,科学哲学是指研究一个领域或一个部门的哲学,这个领域或部门就是科学。

科学哲学对科学的方方面面作哲学分析。

人性论导读

人性论导读

第克的定义为:“Whatsoever the Mind perceives in itself, or is the immediate object of Perception, Thought or Understanding”(Essay II, viii. 8).] 1.b)我们的经验(experience)完全由知觉组 成。知觉是我们意识的内容。所有知觉或者是 印象或者是观念。 1.c)印象和观点的区别:force,liveliness,or vivacity.
休谟《人性论》导读
基本内容
观念论(第一章):人类认知的资源。 因果关系和概然推断(第三章):获得 经验知识的方式 外在世界和自我信念(第四章):休谟 式的怀疑主义下的认知活动。
引论
1,当前哲学和科学的各种体系大都缺乏坚实 的基础。 2,基础的虚弱引起许多争论得不到真正的解 决。争论的结果依赖于诡辩性的修辞手段。 3,对于深奥的形而上学产生厌恶是可以理解 的。但获得真理需要付出精力。 4,哲学研究最终要回到人性。彻底了解人性 对科学和自然宗教的发展帮助巨大。 5,逻辑学、道德学、批评学和政治学与人性 联系更紧密。
5,第一原则的证明:印象和观念之间存在着 因果关系。 5.a) 第一个证明是: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之间 存在着恒常的结合,而且印象优先于观念,所 以是前者是后者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5.b)第二个证明是:印象的官能出现障碍而无 法产生印象是,同样无法产生观念。这个证明 使用了实验方法。
6,一个矛盾的现象 这种例子极为特殊和稀少吗?我们可以在从圆 弧和近似直线的椭圆弧度中缺少某一特定弧度 的印象,但仍然有能力通过想像产生该弧度的 观念。我们可以没有尝过某一种甜度的酒,但 通过想像产生该甜度的观念。也就是说,休谟 的例子不是单独的例子。但问题是这些例子是 否能够推翻经验原则。在休谟后面运用经验原 则论证各种问题的时候,这里提到的例子从来 没有影响过他的论证。

十大哲学思想总结

十大哲学思想总结

十大哲学思想总结哲学是一门涉及人类思维、存在和价值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思考生活中的大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

下面是对十大哲学思想的一个总结,说明它们的核心理念和对世界的影响。

1. 柏拉图主义:提倡追求真理和智慧,相信宇宙是由理念和形式构成的。

这个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广泛影响,深刻影响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形成。

2. 亚里士多德主义:注重理性和实证,强调通过观察和实证来获得知识。

他的思想对科学方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被视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3. 笛卡尔的怀疑论:提出质疑一切的思维实验,以找到无可置疑的真理。

他的“我思故我在”成为现代哲学的基石,并对科学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康德的唯理论:强调人类理性的局限性,认为无法通过感官经验来了解世界的本质。

他的“先天悟性”概念对德国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5. 尼采的超人理论:主张超越传统道德观念,追求个体的力量和创造力。

他的思想对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6.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提出讯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进而对传统哲学、语言和文化进行批判。

他的思想对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7. 孟子的孟子学派: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道德自律,认为通过修养可以追求完美。

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8. 笛西的实用主义:强调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解决问题,认为真理和价值是通过实际应用产生的。

他的思想对现代美国哲学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9. 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和社会的结构对人类思维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对社会科学、经济学和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他的思想对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十大哲学思想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不同学派和思想流派,每个思想都对哲学和人类思维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们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本质、人类的存在和意义,并为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思考和策略。

哲学和心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和心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与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哲学就是以世界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与规律、确立系统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基本任务的一般科学,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与表现形式。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与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哲学与心理学就是二门不同的学科,但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心理学就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所以要想学好心理学也还要有点哲学思维。

哲学就是寻求信念的,所用方法不就是科学方法,心理学有部分就是科学方法。

哲学与心理学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24怎样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在整个世界心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瞧法。

正确认识与处理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有人认为,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就是由于摆脱了哲学的羁绊,崇尚自然科学的实验验证。

其实这就是一种误解。

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理学家从事研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哲学的一定影响。

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实质而言,就是源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融合。

从研究对象瞧,心理学研究的客体就是人。

人就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主体。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感情、意志与个性特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

究竟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鸣。

有学者指出,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不可分地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因而心理学者从事研究就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哲学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之所以就是科学的,具有真理性,乃就是因为它在客观上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实验也就是一种实践,但仅就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实践,还有更广泛性的实践特别就是社会实践对于各种研究实验类的与思辨类的进行检验。

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的心理学研究,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真理性。

正确的哲学比科学技术资本主义更重要读后感

正确的哲学比科学技术资本主义更重要读后感

正确的哲学比科学技术资本主义更重要读后感篇一正确的哲学比科学技术资本主义更重要读后感读完“正确的哲学比科学技术资本主义更重要”这一观点,我脑子里那叫一个乱啊!也许,这真的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事儿。

一开始,我觉得科学技术多牛啊!瞧瞧现在的手机、电脑,那可都是科技的成果。

没有科技,咱能这么方便地生活?但又一想,好像也不对,科技是带来了便利,可它也带来了一堆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啥的。

再说资本主义,好像能让人赚钱,追求自己的利益。

可这玩意儿是不是太自私了?为了钱,有些人啥事儿都干得出来。

那哲学呢?一开始我觉得哲学这东西太玄乎,不实用。

可仔细想想,哲学好像是在教我们怎么思考,怎么看待这个世界。

它能让我们不那么盲目地跟着科技和资本主义跑,也许能让我们更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啥。

我觉得吧,科学技术就像一把锋利的刀,能帮我们砍开很多难题,但要是用不好,也能伤着自己。

资本主义呢,可能就像个诱人的糖果,看着好看,吃多了可能会蛀牙。

而哲学,也许是那个教我们怎么正确拿刀、怎么不被糖果诱惑的智慧老头。

但这就意味着哲学就一定比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重要吗?我也说不准。

可能在某些时候,哲学能救我们于迷茫之中;但在另一些时候,没有科技和资本主义,我们的生活也没法进步。

哎呀,越想越复杂,我这脑子都快转不过来了!不过,这也让我明白了,思考这些大问题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篇二正确的哲学比科学技术资本主义更重要读后感哇塞,当我看到“正确的哲学比科学技术资本主义更重要”这个观点时,我整个人都懵了!这是啥呀?科学技术,那可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的东西啊!从电灯电话到飞机火箭,哪一样不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没有科学技术,我们还在黑暗中摸索呢!难道这还不重要?资本主义,虽说有它的毛病,但也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让经济发展起来了呀!可哲学呢?一开始我真觉得它有点虚头巴脑的。

不过后来我琢磨了琢磨,也许它还真有点门道。

哲学就像是人生的导航仪,能让我们在复杂的世界里不迷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的哲学和科学(2013-01-29 21:13:43)转载▼第一节课程介绍一涉及到的课程哲学伦理(三大理论:效用主义义务论美德伦理学)政治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政治科学行为经济学文学二主题1幸福繁荣2行为道德和不道德3政治结构正当性组织三方法论共同点为什么四例子、1柏拉图斯特方页码1the ring of Ghges 盖吉斯之戒格劳孔结论人们按正义行事,遵循社会的道德,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不这样做的力量。

遵守道德规则只是因为害怕社会的惩罚,而不是因为这样做对他们有任何价值2(1)改变电车轨道撞死一人或五人(2)推胖子下去救五人(3)分割一人以救五人(4)遇到熊前面的人闪开(5)将后面的人推向前对这些反应的差异牵涉到的是道德因素还是心理因素3设定计划却不能遵守承诺拖延症方案(1)有一个带动的环境(2)限制自己接近诱惑源(3)设定行为自动机制什么样的存在既能在思考下设定计划,又能不按照计划来行事思考地承诺和非思考地对环境特征做出反应策略(1)增强思考承诺的相对效用(2)减少暂时性诱惑的吸引也能将拖延症应用到社会侧面上五课堂要求:阅读课堂讨论两篇小论文期末考试第二节盖吉斯之戒:道德和伪善按道德行事的动机以及对周围的人是否会按照道德行事?行使道德是因为道德本身?还是要表现出某种特定方式?柏拉图政治世家思想知识框架苏格拉底基本事物的本性普遍观念坚信的观点政治变革有原则的牺牲格劳拉行使道德是因为好的声誉或认为这么做是对的表象和本质的差异事物3种价值1本身具有价值 2 工具价值(钱) 3 两者兼有(健康学问视力)正义属于哪一类?按照正义和按照看起来的正义行使正义应用想象实验将行为和后果分离如果得到的声誉相反,是否还会按照正义行事?道德正直和伪善分配给自己积极任务抑或分配给别人积极任务?人们为自己道德行为打分。

抛硬币对自己表现出道德,而不是真正按道德行事镜子认为自己被注视,而表现出道德政治如何构建,才能形成镜子,眼睛一样的效果,才能按照社会规则的标准行事,为社会提供稳定性,从而促进人类繁荣,这牵涉到同理心同情心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有一个关于"盖吉斯之戒"的故事。

缘由是在讨论道德、人性的时候,柏拉图假设的论敌,为了表明,如果没有社会的监督,所谓的道德圣人和龌蹉小人在道德行为上将表现一致,给柏拉图讲了这个故事。

故事梗概如下:有一个牧羊人叫盖吉斯,在一次放牧中看到天上劈下的惊雷在地上打出了一个大窟窿。

他发现窟窿里有一匹铜马,铜马里面是一个木乃伊,手上有一个金戒指。

他取下金戒指戴在手上。

牧羊人们有每年一次向国王汇报牧羊情况的习惯,他们在篝火旁商议今年派谁作为代表。

盖吉斯无意之中转动了手上的戒指,惊奇地发现自己隐身了,然后他再次转动了一下戒指,自己又现形了。

他毛遂自荐,踏上了去王宫的道路。

结果,凭借盖吉斯之环,盖吉斯引诱了皇后,与其合谋杀害了人民爱戴的国王。

柏拉图的论敌试说明,倘若圣人拥有这个戒指,他的行为将和小人无异,引申义为,倘若你可以没有代价的做坏事,你将做不道德的事情。

柏拉图难以反驳,最后不了了之。

但是在儒家学说中就有一条对君子的要求可以用来反驳这个观点。

《大学》的三纲八目,八目中的诚意是修身的根本。

在传的部分,具体解释了什么是诚意。

诚意就是慎独。

君子慎独。

《四书集注》解释独就是只有你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处境。

诚意就要做到无论他人是否在场都要言行一致合乎道德规范。

也就是《论语》中讲的,"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

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已矣。

''"。

忠,简言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就是先自律然后推已及人。

一个是消极意义的,一个是积极意义的。

一以贯之就是前后一致,不随意变更。

实则和康德的绝对命令相通。

一以贯之某种意义上可以翻译为康德绝对命令的第一种表述,使你的准则成为一条普遍原则。

所以儒学和康德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可以融通。

由此,人若诚其意,实其意,使他的意志实实在在,就能够行为贯彻一致。

避免盖吉斯之环的这种情形。

另外,意是人之所发。

意如果理解为意志的话,又通康德的善良意志,就是实践理性,秉持道德律。

而八条目在诚意之前是格物致知。

致知要先格物。

致知的致就是推到极点,致知就是把知识穷尽,要穷尽知识就要格物。

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中的理。

如果不格物致知,就无法诚意。

我想暗含的理解是不是,求学求知很艰辛,如果知求得全面,那么这个人的意志力恐怕也得到了训练。

如果学习往往半途而废,这个人肯定没有什么意志力,自然无法诚意、实意。

也难怪,往往说一个学生品学兼优,在实际中只考察学,以此为标准,而不充分关注行。

论道德伪善--对人性的一种剖析2013-01-18 04:04:31| 分类:转载---- 修灵|字号订阅作者:寇彧,徐华女关键词:道德伪善自我欺骗道德原则和谐社会1 什么是道德伪善1.1道德个体为什么会不按道德原则行事?道德教育的基本假设是道德正直(moral integrity)假设[1],即道德原则能够驱动道德行为,一旦人们将道德原则内化,便会做出与道德原则相一致的行为。

事实果真如此吗?人类的道德灾难(如纳粹大屠杀)和日常的道德失灵(moral failure)使得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的恶行都是穷凶极恶者所为吗?具有道德价值观的个体为什么能以违背其道德原则的方式行事?社会心理学曾对此做出过两种解释。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如果个体的行为不受其道德原则约束的话,就说明他向榜样学得不充分或学得不正确,也可能榜样不是好榜样。

社会影响理论认为,权威的命令或从众压力等情境因素能够导致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违反道德原则的行为。

心理学家Batson[2]认为,以上两种对道德失灵的解释都有合理之处,但即使将这两种解释结合起来也不够充分。

他重视对道德动机的研究,并发现人们具有实施"道德伪善(moral hypocrisy)"的动机,即在自己和他人"面前"表现得道德,但只要有可能,就会躲避真正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时所付出的"代价"。

1.2 人为什么要做道德伪善者?显然,道德伪善能给个体带来好处。

道德伪善者不仅能够通过自私的行为获得实际利益,而且能够通过被他人或自己视为道德正直者而获得社会性的或心理上的奖励,并同时躲避社会的和自我的责罚。

弗洛伊德认为,社会反复对人们灌输道德原则,其实是在通过使人们从道德行为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而实现抑制其自私冲动的目的。

然而,尽管道德规范会约束人们的行为,但人们仍然具有随心所欲的冲动,因而常常会进行道德伪装,表现得道德只是在对他人和自己"做秀",这是个不错的两全方式。

1.3 道德伪善为什么能够存在?从道德原则的角度分析,它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这使其能够超越自我利益、群体利益、亲属关系和朋友关系,适用于所有情境下的所有人。

然而,道德原则越普遍越抽象,就越容易使人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进行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解释。

合理化解释可以使人们以合理的和社会可接受的方式为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辩护,从而用一种"自我"既能接受、"超我"又能宽恕的解释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

这就解释了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为什么拥有清晰的道德标准,但在自己的行为表现上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的原因。

此外,道德原则的作用更多是反应性的(reactive),较少是前摄性的(proactive)[2],也就是说,人们经常在事后使用道德原则对行为做出评判或解释,但较少用它来发起道德行为。

从个体的角度分析,如果个体要获得"我是道德的"这种自我肯定,同时躲避"伪善"带来的自我惩罚,那么他就必须对自己表现得道德,即进行自我欺骗。

社会生物学家Trivers(见Batson,1999)指出,自我欺骗可能已经发展成一种个体进化的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它不仅能够避免人们知觉到自利行为和道德标准之间的矛盾,而且能够使道德伪装更容易欺骗别人。

例如,文革时某些红卫兵打着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号迫害知识分子,他们可以通过自我欺骗将自己视为道德的,而且与那些承认自己不道德的人相比,他们更容易被其他人感觉为道德的。

Baumeister和Newman[3](1990)将被伪善所驱动的个体称为"直觉的律师(intuitive lawyer)",他们选择性地收集证据(选择性认知),并从中得到一个预先确定的结论。

"直觉的律师"的思维过程就是在进行自我欺骗。

2 揭露道德伪善的实验研究Batson认为,"道德伪善"这个看似只能进行哲学思辨的问题,其实能够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检验。

他通过在道德两难情境中观察人们的行为,间接推断其终极目标(动机是目标导向的),看它是支持道德原则还是在道德表象的掩饰下追求自我利益来对道德伪善进行研究。

Batson 在实验室创设了一个利益冲突情境,让被试独自给自己和另一个人分配任务,任务包括积极任务(有奖励/无惩罚)和中性任务(无奖惩/任务枯燥)两种,实验者让被试先报告什么是道德的任务分配行为,然后报告自己的任务分配结果,再在7点量表上评价自己分配任务的道德性,从而揭示道德伪善效应。

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研究者将模糊性引入了道德表象与道德真实的联结之中。

2.1 三项揭开道德伪善面具的实验研究Batson[1](1997)最初用3个实验证明了道德伪善动机的存在。

实验1,共有20名被试。

研究者不给被试提供任何有关道德标准的暗示,这时95%的被试(19人)认为给对方分配积极任务是道德的。

但现实的结果却显示,只有20%的被试(4人)按照他们认同的道德标准去做,给对方真实地分配了积极任务。

实验2,共有20名被试。

研究者给被试提供有关道德标准的暗示("多数人认为分配任务的道德方式是两人有平等的被分到积极任务的机会,例如使用抛硬币等随机方法做出决定"),并给每个被试提供一枚硬币。

这时有一半被试报告,会选择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任务分配。

但实际上,其中只有10%的被试(1人)给对方分配了积极任务,如果按照抛硬币的结果,这些被试中应该有50%的人给对方分配积极任务,另50%给自己分配积极任务。

研究结果表明,对道德责任感的测量与选择抛硬币的行为正相关,却与任务分配的道德行为没有相关。

实验3,共有40名被试。

这时由实验者来分配任务,而被试有接受或不接受被分配给的任务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