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 《林学》复习提纲

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 《林学》复习提纲

《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森林更新调查多采用标准地和小样方的调查方法。

2.在同龄林实行皆伐作业和一定轮伐期的前提下,能持续地每年提供一定数量木材的森林称为法正林。

3.有林地是指连续面积大于0.067公顷、郁闭度0.20以上、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

4.森林调查中,坡向按9个方位记载,分别是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无坡向。

5.林地划分小班中,最显著的差异按照树种不同进行区划,其次按照立地质量、森林起源和经营目的的不同,划分不不同的小班。

6.我国林地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2种形式。

7.需要凭证运输的木材包括原木、锯材、竹材、木片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其他木材。

8.年森林采伐限额是立木蓄积,而不是伐倒木材积。

二、单项选择题。

(A )1.下列树种中,哪一组树种可以划分为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

A核桃、山茱萸B 猕猴桃、牡丹C栓皮栎、刺槐D油松、葡萄(D )2.风景林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供欣赏和审美,游客要支付门票费用。

请判断风景林属于哪一个林种。

A 防护林B 用材林C 经济林D 特种用途林,中(C)3.江河周围森林是国家公益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判断下列两组江河中,哪-组属于界江、界河。

A 绥芬河、海河B 珠江、雅鲁藏布江C 鸭绿江、黑龙江D伊犁河、澜沧江(C)4.国家对森林实行分类经营,这是我国林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构想。

公益林和商品林各自遵循各自的导向和规律,被划作公益林的那一部分森林是以哪个方面为导向划分的。

A 价值导向B经济导向C 生态导向D 社会导向(B )5.栾川县为保护伊河和清河两岸森林,区划了国家公益林,对于维护全县国土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乡镇中,划入清河国家级公益林区的是哪两个乡镇。

A 潭头镇、合峪镇B 冷水镇、叫河镇C 陶湾镇、石庙镇D白土镇、狮子庙镇(B)6.“3S”系统是GIS、RS、GPS的简称,请判断GIS是下列中那个个系统。

《森林经理学》考试大纲

《森林经理学》考试大纲

《森林经理学》考试大纲编写日期:2013 年 9月 10日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森林经理学是林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必修专业课。

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和全球森林资源的概况,掌握森林资源区划、调查等项工作的常用方法和技术,并能够运用森林评价、森林成熟、森林经营和调整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森林资源的结构、功能和生长动态,确定采伐和收获调整的方案,编写简要的经营计划和资源信息的统计和管理,使学生成为中高级森林经营和管理的专业人才提供支撑。

二、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 绪论教学内容:(1) 森林经理学概念和内涵。

(2) 森林经理学主要内容,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发展趋势和目的。

(3) 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进程和未来趋势。

基本要求:理解森林经理学概念和定义,了解在现阶段其定义中的主要内涵;及在森林资源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中,森林经理学的作用。

掌握森林经理学内容的主要方面,在现实生产和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了解与测树学、生态学、森林培育学和营林学的关系,在林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国内外森林经理的发展状况,不同尺度空间森林经营的目标。

了解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产生的原因,主要的过程;掌握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的主要进程和指标体系,及主要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类型、特点和应用条件。

第2章. 森林资源教学内容:(1) 国内外森林资源的概念、标准、作用和效益。

(2) 全球和世界主要国家森林资源的概况、分布、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3) 中国森林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类型划分。

(4) 中国森林资源主要的结构和特点。

基本要求:掌握森林资源的概念的分类,了解不同国家的标准,社会对森林的需求变化,森林效益的分类等。

宏观地了解全球的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分布,主要国家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与我国森林资源比较的差异等。

掌握中国森林资源的现状,主要包括森林类型划分、分布条件、森林的分布地域、林业用地的种类。

掌握森林资源的各种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含年龄、龄级和龄组的划分标准)、树种或树种组结构、权属结构、蓄积结构、直径结构等;各种结构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调整改善的方法等。

森林经营管理考试

森林经营管理考试

概念1.森林经营资源管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可称为森林经营管理,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的总称。

2.森林成熟:森林成熟是指森林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的状态。

达到这一状态时的年龄称为森林成熟龄。

3.森林永续利用:森林永续利用是指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

4.自然成熟:当树木或林分从衰老到开始枯萎阶段时的状态,成为自然成熟。

达此状态的年龄称为自然成熟龄,它是以林木生理上自然衰老的现象为标准的,所以也称生理成熟龄。

5.轮伐期:轮伐期是一种生产经营周期,它表示林木经过正常的生长发育到达可以采伐利用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6.森林区划:森林区划是对森林资源进行空间秩序的合理安排,是针对调查规划、行政管理、资源经营管理以及组织林业生产措施的需要而进行的,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7.林种区:林种区就是在林业局或林场的范围内,在地域上一般相连接,经营方向相同,林种相同,以林班线为境界的地域范围。

8.经营类型:经营类型就是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经营目的相同,需要采取相同的经营措施和相同的林学技术计算方法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单位。

9.林业生产条件:生产条件,就是影响林业生产发展的一些客观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过去的林业生产活动情况等。

10.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方案主要是指林业局或林场等经营单位的规划设计,它是在一定的林业生产条件和对森林资源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林业方针政策,为一个林业局或林场拟定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具体措施的施业计划。

11.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监测是指对林木资源及其他森林资源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实现森林资源调查的实时化、自动化、是宏观上作为时间函数的森林数量、质量、消长趋势和生产力的评价调查,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的基础性工作。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考试大纲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考试大纲

《森林经营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测树学部分》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按教育部的有关要求,为了让考生比较详细地了解掌握有关考试的内容及信息、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核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1.基本测树因子与测定工具2.树干形状与一般求积式3.伐倒木的近似求积式与区分求积式4.形数与形率5.单株立木材积的测定6.枝条、树皮及薪材材积的测定掌握树干形状的基本理论,伐倒木区分求积式,形数与形率,理解立木材积的测定方法,了解枝条、树皮及薪材的测定。

第二章林分调查1.林分调查因子2.标准地调查熟练掌握地位级、地位指数、平均直径、平均高、郁闭度、疏密度等调查因子,及标准地调查方法,理解出材级、树种组成、权属等基本概念。

第三章林分结构1.林分直径结构2.林分直径分布拟合方法3.林分树高结构4.形数、形率及材积结构重点掌握林分直径结构规律及其拟合法,理解林分树高结构规律,了解形数、形率及材积结构。

第四章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1.立地质量及其评价方法2.地位指数表和地位级表的编制3.林分密度和林分生长4.单木竞争指标5.林分密度控制掌握立地质量及其评价方法、地位级表与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方法,理解密度与林分生长的关系。

了解单木竞争指标的概念。

第五章林分蓄积量测定1.标准木法2.材积表法3.3P样木法4.标准表法和实验形数法5.目测法本章是比较重要的考核内容,要重点掌握。

特别是标准木法、材积表法、标准表法和实验形数法测算林分蓄积量。

理解目测法的依据,掌握目测的基本技能。

第六章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1.伐倒木材种划分和材种材积测定2.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3.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掌握材种划分及出材的概念,理解出材率表的编制方法、应用及局限性。

第七章树木生长量的测定1.树木年龄的测定2.树木生长量3.树木生长方程4.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关系5.树木生长率6.树木生长量的测定7.树干解析重点掌握生长量、生长率的各种概念及数学表述,熟悉树干解析的技术过程,理解树木生长方程及推导过程,了解树木年龄等测定方法。

森林经理(考试必备资料)

森林经理(考试必备资料)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经营管理):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1.森林经营类型(作业级):在划分了林种区后,还需要根据小班特点,将它们分别归类组织起来,采取相同的经营目的和经营利用措施,这种组织起来的单位,叫做…2.龄级法:为确保森林永续利用,龄级结构的调整是关键,根据林分现状以中期规划为主,通过比较现有林和法正林的龄级分配,分期调整森林结构是有效方法,基于这种想法计算和确定各分期森林采伐量计划的森林收获调整法,称为…2.森林经营方案:是在一定的林业生产条件和对森林资源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林业方针政策,为一个林业局或林场拟定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具体经营措施。

3.森林经营管理的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4.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内容:A调查森林资源状况B森林资源分析和评价C森林经营决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D森林资源信息管理5.森林经营管理的目的:对现实森林进行合理经营、科学管理,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永续利用。

6.可持续发展(SD):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7.指标体系涉及的内容主要有:A)生物多样性保护B)森林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维护C)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维护D)水土资源的保持E)森林对全球碳循环贡献的保持F)满足社会需求的多种经济效益G)相关的法规、政策、体制8.森林永续利用也称为森林永续收获或森林永续作业等。

9.森林永续利用3个阶段主要特征:A)从人类最早的含有永续经营思想雏形到18世纪中期,是永续利用的第一阶段。

林业人的永续思想开始产生,并不断地加强,但没有完整的思想和理论B)滴2阶段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永续利用的思想、理论和经营方法逐步完善,形成完整的体系,但主要是木材的永续利用C)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永续利用由单纯的木材生产发展为森林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

2024林业考研大纲

2024林业考研大纲

2024林业考研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大纲是针对林业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而制定,旨在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于林业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旨在选拔具备林业学科基本素养、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

三、考试科目与分值分配
1. 林业基础知识(30分)
2. 森林生态学(30分)
3. 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30分)
4.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20分)
四、考试形式与时长
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时长:180分钟。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1. 林业基础知识
(1)考试内容:林业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2)考试要求:考生应掌握林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了解我国林业的现状和趋势。

2. 森林生态学
(1)考试内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平衡。

(2)考试要求:考生应掌握森林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森林生态平衡的维护措施。

3. 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
(1)考试内容:森林培育技术、林分经营与可持续经营。

(2)考试要求:考生应了解森林培育的基本技术,掌握林分经营的方法和可持续经营的理念。

4.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1)考试内容: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

(2)考试要求:考生应了解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措施。

六、试卷结构
1. 选择题:50%
2. 填空题:20%
3. 简答题:20%
4. 论述题:10%。

西南林业大学710《森林经理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西南林业大学710《森林经理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森林经理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的内容结构森林经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100%四、试卷的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 20%填空题 10%判断题 10%简答、论述题 40%计算题 20%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一、考试主要内容1.森林经理的概念和准则2.森林资源3.森林区划4.森林调查5.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6.森林收获调整7.森林资源评价8.森林经营类型与模式9.森林经营方案10. 森林经营决策方法与技术二、考试要求1. 掌握森林经理的概念、准则和发展阶段和趋势。

2. 掌握森林资源的概念的分类,中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森林资源的各种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含年龄、龄级和龄组的划分标准)、树种或树种组结构、权属结构、蓄积结构、直径结构等;各种结构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调整改善的方法等。

了解全球的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分布,主要国家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与我国森林资源比较的差异等。

3.掌握森林区划系统,能够针对国有林、集体林和其他所有制森林不同的区划原理和方法。

从最大到最小的森林资源经营单位中,重点掌握森林区划的条件、方法,特别是林班、小班(或细班)的区划的原理和方法。

熟练掌握林种区、经营类型、小班经营法的定义和内涵,重点掌握其划分的依据和条件,并了解各自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了解森林区划、林业区划、经济区化、自然区划、行政区划的概念和关系,以及我国林业区划的作用,区划系统和现实状况明确森林区划的作用。

4. 掌握森林调查的基本概念,了解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掌握森林经理调查的概念、内容、方法、技术与成果,重点掌握小班调查和专业调查的内容、方法。

了解中国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用途,建立调查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一类调查的方法、技术标准、二类调查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林业生产条件调查;了解森林多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经济植物、水资源、放牧资源、野生动植物等的调查方法、内容和统计分析。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试题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试题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试题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本题 15 分,每小题 3 分)1. 小班2. 工艺成熟3.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4. 择伐周期5. 小班经营法二、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有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号码,直接填写到每题的括号内(不抄题)。

(本题15分,每小题1分)1.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其中林木条件含有林木树种结构、()、径级结构、蓄积结构和生长量条件。

⑴交通条件⑵社会条件⑶年龄结构⑷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2.()在 1826 年提出了法正林理论。

⑴ J.C.K. Gayer ⑵ G.L. Hartig ⑶ Endres ⑷ J.C. Hundeshagen3. 处于法正状态的某云杉林经营类型,最老龄级的蓄积量为 12 万 m 3 ,轮伐期为 100 年,则其法正生长量为()。

⑴ 1200 万 m 3 ⑵ 24 万 m 3 ⑶ 12 万 m 3 ⑷ 120 万 m 34. 森林的主伐方式分为()。

⑴皆伐、间伐、择伐和渐伐⑵乔林、矮林、中林和预备伐⑶皆伐、择伐、下种伐和间伐⑷皆伐、择伐和渐伐5. 从 1994 年开始,我国进行第 5 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五五清查),到 1998 年全部完成调查任务。

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是()。

⑴ 12.1% ⑵ 20.3% ⑶ 16.55% ⑷ 37.5%6. 近自然林业起源于()。

1898 年()第一个提出了接近自然林业的理论,其经营的目标为()。

⑴英国, ANW ,同龄林⑵德国, Gayer ,混交林—异龄林—复层林⑶日本,冈奇文彬,混交林—异龄林—复层林⑷美国, Gayer ,异龄林—复层林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对森林多种功能的研究日趋成熟,主要目的是如何认识和协调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正确理解森林既是公益事业又是产业关系和布局,从理论上大体将森林分类经营分为()四派。

⑴经济派、政治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⑵经济派、生态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⑶利用派、生态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⑷经济派、无公害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8. 检查法是异龄林调整的一种方法,是由法国林学家 A. Gurnard 于 1878 年创立,后由瑞士林学家 H. Biolley 多年实践。

森林资源管理学(2749)自学考试大纲

森林资源管理学(2749)自学考试大纲

森林资源管理学(2749)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是林学专业最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学习森林区划、调查、评价、森林生长与收获、经营决策、森林控制调整、林业规划设计与资源监测等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该课程的特点是林学专业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最佳体现,它需要多方面基础和专业知识,涉及面广、知识应用能力强,对专业基础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一定的数学、林学、气象、生态、计算机、统计等方面的基础。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该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必须在掌握必备的专业和相关知识后才能学习好该门课程。

其任务是掌握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决策,林业规划设计等,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理论依据。

在林业中发挥协调生态、技术和经济,制定经营目标、组织经营的作用,是林学专业的龙头学科。

在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重大战略的改革开放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学科肩负着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历史任务.(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系统性地掌握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与原则,掌握森林区划、森林调查、森林评价、经营周期、收获调整、经营方案的编制、森林经营管理决策、森林资源监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等理论、方法和技术。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涉及的专业基础课很多,有数理统计及其应用、林业系统工程学、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林业气象学、种苗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计测学等理论与技术基础。

适用于林学、森林生态学等专业。

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有较强的要求,森林计测学是其基础课程,是林学专业的龙头学科;本专业的专业课有数理统计及其应用、林业系统工程学、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林业气象学、种苗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计测学,在基本技能上与这些课程有直接关系,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系统地提高综合运用林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并将其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

森林经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森林经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森林经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试题及答案1、森林经理答案: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生长与效益评价、结构调整、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2、森林资源答案:能够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集合称为森林资源。

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3、森林区划答案:是针对林业生产地域辽阔,林区面积较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在地域上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以便合理经营。

4、小班答案:林班的面积仍很大,其土地状况和林分特征仍有较大的差别。

为了便于调查规划和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必须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出不同的地段(林地或非林地等) ,这样的地段(林地)称为小班。

5、森林经理调查答案: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

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也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

每10年开展一次调查。

6、轮伐期答案: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内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可以再次采伐成熟林分的间隔时间7、工艺成熟答案: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 通过皆伐) 目的材种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8、森林收获调整答案:通过采伐(收获)与更新,将现实不合理的森林结构调整到合理的森林结构9、森林经营方案答案:是森林经营主体(林业局、林场和股份制公司等)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简言之,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以森林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科学地组织森林经营的规划设计。

10、小班经营法答案:就是以小班为总体,设计独立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措施体系的方法。

小班经营法是在林种区内,直接以小班为单位,或合并类似小班为总体单位来组织经营,经营目的和措施也是一致的。

11、森林调查答案:也称森林资源调查,是对用于林业的土地进行其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的调查,主要有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经营历史、经营条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调查。

森林管理体系基础考试大纲

森林管理体系基础考试大纲

中 国 认 证 认 可 协 会森林管理体系基础考试大纲第1版文件编号:CCAA-TR-116-01:2021发布日期:2021年 3 月 2 日 实施日期:2021年4月1日森林管理体系基础考试大纲(第1版)1.总则本大纲依据CCAA《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制定,适用于拟向CCAA申请注册森林管理体系审核员实习级别的人员。

2.考试要求2.1考试科目申请注册森林管理体系审核员实习级别的人员,需通过“森林管理体系基础”科目考试。

2.2考试方式“森林管理体系基础”科目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试题由CCAA统一编制,考试时间1.5小时。

2.3考试频次及地点考试原则上每年组织2次, CCAA在考前40天发布报名通知,申请人可在每次考试设立的考点范围内选择报名并参加考试。

“森林管理体系基础”科目考试的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70分(含)以上为合格。

2.6考试结果发布CCAA将在考试结束后45天(遇法定节日顺延)内发布考试结果,申请人可在CCAA官方指定渠道查询考试成绩。

3.考试内容3.1森林管理体系标准a)了解森林认证组别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发展概况;b)理解GB/T 28951、GB/T 28952、GB/T 39358、LY/T 2275、LY/T2279、LY/T 2239、LY/T 2277、LY/T 2602等标准的术语;c)了解GB/T 28951、GB/T 28952、GB/T 39358、LY/T 2275、LY/T2279、LY/T 2239、LY/T 2277、LY/T 2602等标准的内容、要求和认证流程。

3.2森林管理领域专业知识a)了解造林、抚育、采伐等主要森林经营环节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b)了解林产品原料采购、仓储、加工、销售等主要流程及其关键控制点的基本理论和林产品生产加工相关技术规范;c)了解野生动物饲养的设施设备、饲养投入品、动物健康、繁育利用、安全管理等关键要素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考试大纲
课程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要从考核知识点、学习要求和有关考试的具体问题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全面加以把握。

其中,考核知识点是主体。

1.试卷分数和难易比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各章都是考试范围。

在试卷中分章控制的分数比例原则是:第一、第二章共25%;第三章10%;第四章30 %;第五至六章30% ;第七章5% 。

在试卷中对能力层次要求控制的分数比例原则是:识记20%;领会35%;简单应用25%;综合应用20%。

此外,能力层次与难易程度不是一个概念,因而利用练习题配卷时,各能力层次中还应搭配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

本课程试卷中包括10%的实际问题分析。

2.考试题型及分值比例
本课程考试题型,原则上可选用名词解释题(15%)、单项选择题(10%)、多项选择题(10%)、简答题(12%)和综合论述题(30%)、计算分析题(23%)等六种类型。

3.其他
(1) 考试形式和时间: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形式;120 分钟完卷。

(2) 评分制度和及格线: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60 分为及格线。

(3) 综合成绩判定:平时成绩占5%:课程设计占5~10%;课程论文占10%;教学实习占20%;期末考试占55~60%。

4.考核知识点
考核知识点是对课程知识体系在广度上的概括。

根据本课程的特殊性来说,其知识广度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是指建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的方法和技能体系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方法,是指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分析和解决所研究的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活动这一特殊矛盾运动的方法论,以及具体的技术方法。

本课程的基本技能,是指运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的基本方法,正确有效地开展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技能。

每一章的学习内容辅导基本概括了各章的考核知识点。

学习方法指导
1.要正确使用考试大纲、教材和参考读物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除考试大纲和推荐教材外( 教学用书) ,学生亦可根据自身情况学习与教材相关的参考书。

其中:教材和考试大纲是辅导自学、考试、命制试题和配制试卷的依据;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全面研读教材,并沿着教学过程和辅导资料的思路突破重、难点,同时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最后通过考练习题型进行自测,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要注重从内在逻辑关系上来掌握知识体系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几乎涉及了林学专业的各门学科内容,知识面广,实践性强,是林学专业综合性最强的上层学科。

本课程知识结构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

有鉴于此;学习时,必须首先抓住知识体系,把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统一在逻辑系统内,循序渐进,纵横联系,全面系统地加以消化和掌握,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个别结论、概念和术语。

3.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是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强的学科。

因此,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都应高度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以致用。

以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去分析研究,从而使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考核的内容覆盖面广,试卷题型较多,题量也较大,只有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废弃猜题、押题的作法,融会贯通知识体系,紧密联系实际,才可能使考试达到理想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