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干群关系的调研(刘书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基层干群关系的调研
泾河镇纪委、监察室
基层干部长期处在农村工作一线,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干群关系问题则是基层干部所面对客观现实问题。深刻认识和把握基层干群关系的作用地位、目前存在问题、形成原因以及今后的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开创新时期农村工作新局面,实现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干群关系在基层农村工作中的作用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保证”。(一)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才能取得实效。古人云:“百姓与之则兴,百姓非之则危,百姓悖之则亡”。基层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只有和谐的干群关系,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才能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二)和谐的干群关系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稳定的大局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共同维护。实践证明广大农民群众气顺、干群关系融洽,才能有利于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才能有利于农村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才能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三)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规定,这些政策规定最初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是老百姓是否满意,干
群关系是否和谐,以此为来检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二、当前基层干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各项措施的实施到位,基层干群关系得到了不断的改善,推进了农村改革和发展。但由于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干群关系方面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地方:一是存在着互不相融的现象。一方面由于一些群众的维权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方面由于个别基层干部思想意识、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时有群众通过人民来信向上级反映基层干部的问题,甚至是通过上访、集访、越级访向上级反映诉求,还有的是通过拒交政策性规费抗衡,矛盾比较尖税,关系互不相融,干群关系表现为对立态势。二是存在着内心不满的现象。一些群众只是道听途说基层干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思想上将信将疑,内心里持怀疑态度,虽未公开反对对立,但却表现出不信任、不支持的态度,干群关系表现为暗淡态势。三是存在着事不关已的现象。一些群众既不说干部好,也不说干部坏;既没有反对意见,但对干部也没有亲和力,干群关系表现为平行互不相关态势。
三、当前基层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根源
事出有因,分析归纳起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个体素质不高是导致不和谐干群关系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动机不正,意识上没有群众。存在着“三观”的现象,一是就业观,认为当个基层干部如同进工厂就业一样,拿份工资养家湖口;二是地位观,一些同志认为自己当上干部地位提高了,
高人一等,把自己临驾于百姓之上;三是发财观,认为升官意味着有权,有权就可以发财。动机就是为了自己。(二)自律意识不强,利益上背离了群众。一些同志没有职务千方百计谋职务,谋了职务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利益,平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一见好处就上,一有机会就钻,一遇难题就让。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三)群众观念淡泊,感情上偏离了群众。一些同志认为职务是自己奋斗来的,是上级给予的,与群众无关,因而感情上、态度上偏离了群众,忘记了自己是从群众中来,忘记了职务是群众给予的,因而出现了群众呼声充耳不闻,群众困难视而不见。(四)工作方法简单,位置上高于群众。少数同志认为自己是个干部,群众就得服从,不听群众解释,不让群众讲话,不顾群众感受,不了解群众实际,武断下结论,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群众,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是导致不和谐干群关系的重要原因。
基层组织是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其战斗力凝聚力高低间接影响着干群关系。目前在一些地方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率先垂范做得不够。首先是怕接触矛盾。个别基层组织的“一把手”,遇到一些较复杂的矛盾总是在回避矛盾,让其他一般干部去协调处理,给其他同志做出了不好的样子。其次是怕到一线接触群众,尤其是怕接触对自己工作有意见的群众,其他同志也在效仿。再次是要求身边同志做到的,自己却未做到,身边同志嘴上不讲,却暗中跟着学习。二是驾驭全局能力不强,主要是驾驭不住一班人,一班人不仅是思想精力分散,工作精力也分散,无心做群众工作,却无办法和对策去改变。驾驭不住
重点工作,重点工作重点抓凸现不出来,显得平平淡淡、苍白无力。三是责任、考核不够明确。分工虽明确,但责任不够明确,做好做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不追究任何责任,年终考核你好我好大家好,长期下去埋头苦干的同志也就丧失了工作信心。四是班子成员合力不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协调不够。核心合力形不成,群众合理诉求久拖不决。五是工资收入水平较低,一些同志由于工资不高,往往通过其他途径来增加自己收入,没有精力考虑群众利益;一些同志千方百计通过不正当手段来增加收入,经济上损害了群众利益;还有一些村由于债务重,年终不能及时兑现一年的工资,情绪上冷淡了群众利益。
任用、教育、监管不够是导致不和谐干群关系的根本原因。一是选拔任用时,未能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由于基层后备干部匮乏,在选人时往往只注重某些方面的工作能力,而忽视了德的因素。二是教育培训引导得不够,从宏观上讲,目前还没有针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和方案,从微观上讲,新上任的基层干部用见面谈话代替教育培训,一些同志能将谈话铭记在心,不断用谈话来警示提醒自己。而一些同志根本就未听进去,谈话一结束,脑子里空空如也,开展工作时,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去进行,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时有偏离轨道,甚至在偏离的轨道上越走越远。三是监督管理不够。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原有的监管机制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存在着监管主体不明朗,责任不明确,监管内容不全面,时效不及时的现象,以至于让一些同志钻了空子,做出了一些违纪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