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合集下载

第7课1 第七课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第7课1 第七课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目标1、民族平等的依据、含义、表现。

(理解)2、民族团结的含义、重要性。

(理解+识记)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重要性。

(理解)4、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理解)教学重难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导入新课听民族之歌《爱我中华》,思考:你从这首歌曲中看出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2、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授新课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思考:为什么被称为少数民族,是不是因为他们对祖国的作用小?教师小结点评:1、为什么说我们伟大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1)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2)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3)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4)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2、我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首要原则请思考:民族平等在生活中有何具体表现?(学生看课件图片资料归纳回答)教师归纳:a、民族平等体现在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b、民族平等还体现各族人民都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辨析:民族平等意味着消灭一切差别。

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讨论:加强民族团结有什么重要性?(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①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②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证;④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练一练】1、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则兴,民族分裂则败。

”这句话表明A、民族团结是国家兴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B、我国民族关系融洽,不可能出现民族分裂C、民族关系的原则符合我国民族关系的状况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民族团结2、当前,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这是因为()A、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C、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D、维护民族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实施西部大开发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讨论回答)试举例说明国家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尊重各民族的平等 权利:包括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平等
反对民族歧视和压 迫:禁止任何形式 的民族歧视和压迫 行为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 荣:推动各民族在 经济、文化等领域 的共同发展
增进民族团结:加 强各民族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促进民 族团结与和谐
添加标题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与合作,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国家繁荣稳定和长治久
安。
促进各民族经济 共同发展
推动各民族文化 交流互鉴
保障各民族平等 权利
推动各民族共同 参与国家建设
添加标题
西部大开发:通过政 策扶持、资金投入、 人才引进等方式,促 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 的全面发展,实现各
民族共同繁荣。
添加标题
精准扶贫:针对贫困地 区和贫困人口,采取精 准扶贫政策,通过产业 扶持、教育支持、医疗 救助等方式,帮助贫困 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各
西藏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实践
01 定义:共同繁荣原则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
领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进
步。
02
重要性:共同繁荣原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体现 了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精神,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 团结原则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实践经验 ● 坚持平等原则:在处理民族关系中要坚持平等原则,尊重各民族的差异和特点,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 加强交流合作:各民族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 推动经济发展:要注重推动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合作和交流,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身份平等,才能平等对话,做事才有商有量,不是一方压一方。

两个平等的人或是团体,才能相互团结,组成团队,才能各尽所能。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思考
西藏2019年经济增速超过了广东,但在经济总量 上二者差距很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缩小差距?
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
①含义 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②原因 法律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理论依据: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现实依据: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俄罗斯与车臣的战争
材料一:车臣战争,是指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联邦和其下属的车臣共和国分离分子之 间爆发的两次战争。车臣战争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民族因素。从1991年开始的车臣战争, 给俄罗斯带来了近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成千上万的难民。战后车臣的恐怖活动依然 频繁。
材料二:原苏联共有130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占50%左右,苏联长期推行大民族 主义,过分宣传俄罗斯民族,忽视少数民族的特点和利益,人为地加速推进民族同化 过程,致使民族关系十分紧张,严重挫伤了各族人民的感情,为日后的社会动荡、经 济和社会发展停滞、衰退埋下了隐患。
素养目标
1.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提升对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 2.通过本框学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科学精 神。(科学精神) 3.通过分析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增强法治意识。(法治意识
) 4.通过分析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升对社会政治生活的 公共参与素养。(公共参与)
3.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及形成原因
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练一练
1.新中国能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 义新型的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B、我国已经彻底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别 C、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 国 D、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
2.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是 ①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②民族平等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 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 铁路网。青藏铁路的开通 ①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 ②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 ③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我国要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 族共同繁荣,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 ①国家要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②经济发达地区要积极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地 区发展经济和文化 ③国家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企业生产经营的 管理 ④少数民族地区要自力更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2012高考江苏卷17) 2011年9月,有 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再次成功举 行。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 的395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 6700多人,各民族兄弟 姐妹实现了更好的 交流和融合。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 系的基本原则是( ) A.和睦相处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一律平等 D.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第三届开始已确认 各少数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
参加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在投票
思考:保证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民

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对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作为汉族学生,你的态度 是:
应坚持尊重的态度。因为它是涉及民族关系的敏感问题。
(2)如果有人片面强调民族特点,忽视国家整体利益,甚至 制造民族纠纷,作为少数民族学生,你会:
这是一种民族主义思想,是错误的。我们应 当同故意制造民族纠纷和民族分裂主义行为作斗争,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贡献。
提要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自主预习:
1、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民族平等的内涵? 3、民族团结的意义? 4、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5、三项原则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一、民族平等
1、民族平等原则的内涵 2、思考探究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 一律平等。”但国家在某些政策上向少数民族倾 斜,例如,现在的高考制度中,少数民族考生可 以在高考成绩中有5—20分的优惠。 这是否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试说明理由。
C
• 3、近年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发生大规模流 血冲突,造成几百人死亡,给中东和平进程蒙 上了一层阴影。而我国总体来说却民族团 结、社会安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这说明 A.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符合我国国情 B.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 D.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和 宗教政策
平等还客观存在。
• 材料一
• 材料二
我国民族已经形成了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 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 面。社会主义现代化是56个民族的现代化,中 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是56个民族的伟大振兴。 2011年4月10日,新疆喀什疏勒县迎来了山东 钢铁集团喀什钢铁产业升级项目,及香妃湖花 卉庄园项等47个项目的同时开工。据悉,新一 轮的山东援疆项目共有117个,总投资258亿 元,将拉动当地1.5万人就业。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简版)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简版)
第七课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 总称为中华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 集权国家——秦朝。汉朝继承秦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家更加强大,经过秦朝的开创、汉朝的巩固与发展,中 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此奠定。 汉朝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发展和巩固了秦汉“大一 统”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各个朝代的中央政权既有汉 族建立的,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 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 发展的主流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P.76)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P.77重点)
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P.77)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P78--
P79)
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 少数民族 聚居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是我国基本民族政策,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地位:

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
限 时:5 分 钟 默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完成学案的预习 内容部分 1、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什么;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3、三大原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我们如何巩固这种新型的民族关系;
1、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的统一领导为前提
2.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划分和自治机关:

高二政治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优秀教案范文3篇

高二政治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优秀教案范文3篇

高二政治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优秀教案范文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二政治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优秀教案范文3篇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政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课程说课稿》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高二政治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优秀教案范文3篇一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框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第三章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1、民族平等的原则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

民族平等,使之各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相互交往中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

平等,包括民族平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17、18实际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提出来的。

这个口号作为当时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面旗帜,在反对封建主阶级的专制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在客观上曾经起过进步作用。

但是,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口号,又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当资产阶级实现了自己的阶级统治以后,马上就去压迫其他民族了。

无产阶级的民族平等是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是在对资产阶级平等口号加以本质改造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民族平等的口号注入了真实的、彻底革命的内容,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民族平等的含义是:第一,主张和坚持一切民族的平等。

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有任何特权。

从一个国家来说,要求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从世界范围而言,要求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平等;民族无论先进与落后一律平等;聚居和散居一律平等。

第二、要求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即各民族在经挤、政治,文化、教育、语言文字等一切方面有平等权利;一方面,要求禁止任何民族享有特权:另一方面,要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并帮助其实现.·第三、民族平等的前提是消灭阶级,首先是消灭剥削阶级。

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民族压迫源于阶级压迫,消灭剥削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根本前提。

民族之间的真正的平等,只有在消灭剥削阶级以后才能实现。

正如列宁所说的“要求平等的真正意义只能是要求消灭阶级.”第四、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落后民族得到发展,逐步达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课件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课件
平。
文化交流
和谐的民族关系能够促进各民 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
了解和尊重。
国家形象
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助于树立良 好的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声誉

如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坚持平等原则
尊重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权利,消除民 族歧视和偏见,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推动文化交流
鼓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多样
民族关系的和谐有助于保护和 传承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促进 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增强国家凝聚力
和谐的民族关系能够增强各民 族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提
高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和谐的民族关系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01
02
03
04
社会稳定
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减少民 族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稳定
和安全。
经济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够推 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
教育传承方式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式,将民族文化 传递给下一代。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方 式。
现代传媒传承方式
通过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将民族文化传递 给更广泛的人群。这种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 优点,但也可能导致文化失真和同质化。
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01
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相互理解、尊 重和合作,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和平。
3
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文化多样性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 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
传统传承方式
通过口传心授、家族传承等方式,将民族文化传递给下一 代。这种方式在某些文化中仍然存在,但已经逐渐减少。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新疆、西藏各族人民与沙俄、 英国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顽强斗 争,给予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在南疆,各族人民与英法侵略者 展开了殊死搏斗,粉碎了侵略者 侵占领土的阴谋。生活在台湾的 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在一起,同日 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 斗争,“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 不愿拱手而让台”,表现了台湾 各族人民抗日救国、保卫家园的 决心。
3、思考:三项原则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4、巩固民族关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为什么能形成新型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 阶级根源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 民族平等
2 民族团结
②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 望所在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④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 B. ①③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④
D. ①④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傣 族
阿昌族
基诺族
瑶 族
布朗族
怒 族
哈尼族
白 族
德昂族
满 族
苗 族
拉祜族
水 族
独龙族
傈僳族
佤 族
景颇族
布依族
彝 族
纳西族
普米族
水族
我国的民族概况
(1)我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它们一起 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2.20多年来,中国内地西藏班共为西藏培养1 万余名合格毕业生,他们已经成为西藏建设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适当少于当地人
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人口特 别少的民族至少也应有一名代表。
辨析: 民族平等意味着消灭一切差别。
注意: 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 过长期的努力初步消除。 但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不能消 除,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 仰。 例:青海省政府出台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 理办法,强调要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
(2)意义: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练习】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则兴,民族 分裂则败。”这句话表明( ) A.民族团结是国家兴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B.我国民族关系融洽,不可能出现民族分裂 C.民族关系的原则符合我国民族关系的状况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民族团 结
我国第五版人民币所有面额的票面上都印有汉族,以及 蒙古、维吾尔、藏、壮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字。
文化方面平等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 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在同一少数民 族人口不到当地总人口15%时,少数民族每
残害藏民的刑具
人皮
路死街头
带手脚镣的西藏农 奴
达孜县塔杰乡翻身农奴在焚烧 农奴主高利贷、人身依附等文 契。他们烧掉的不仅仅是一些 帐本契约,更是一个旧制度, 旧时代。(1959年摄)
我国改掉少数民族带反犬旁等歧视性称谓
• 过去,中国涉及少数民族称谓,以带反犬旁为主 特征,如徭,原来写成“猺”,壮,原来写成 “獞”,侗,原来写成“獠”,彝(俚)写作 “猡猡”或“猩狸”,回民的回也要加个反犬旁, 写成“(犭回)”。此外,还有称谓带虫鸟偏旁 的称谓。 • 1939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经过调查,发现西南 少数民族使用虫兽偏旁之命名的字有50个,后来 进一步摸查,到修订字表时增至66个。最糟的还 有更加侮辱性的称谓如“狗头猺”等。 • 北狄、南蛮、东夷、西戎是过去中国(中原华夏 族)对其他族人的总称谓,并且都含蔑视之意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材分析】本框题是思想政治必修②政治生活模块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本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领域的体现,是学习民族问题的起点,对学习下一框民族制度有铺垫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民族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另外,本课涉及一些学生已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这些都为本框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

但这这些知识都是比较浅显,不能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再展示一些图片,播放相关录像等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深入学习本课。

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2、明确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要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树立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创设多种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2、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自主学习】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个少数民族。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陆续走上了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逐步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坚持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坚持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坚持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2.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5)我国坚持以、和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6)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和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课堂学习重点】1.我国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现状:从根本上说,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但历史形成和遗留的民族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别依然存在,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保障;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创了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新道路,并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赋予了民族平等的革命性内容,成为人类平等思想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归纳起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各民族都有平等的地位;第二,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三,各民族都应该平等地履行相同的义务;第四,无产阶级民族平等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级。

马克思主义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主张各民族的真诚团结。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经济的日趋国际化,由于封建割据和民族壁垒的清除,客观上为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国际团结提供了条件,而各民族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及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人民共同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各民族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实行团结。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具有丰富的内容:第一,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团结;第二,各民族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团结;第三,在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人民在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真诚团结。

马克思主义不仅主张和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而且坚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各种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这是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它包括:第一,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第二,坚持各民族在各个方面的共同繁荣;第三,坚持在国家帮助和先进民族支援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共同繁荣。

马克思主义关于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互为条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民族平等是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民族之间的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团结,也不可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而民族团结则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保证,也是民族平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共同繁荣的途径,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和加强民族团结的目的和物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院民族理论课程论文题目论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姓名所在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得分论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摘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基本保证,因而也是我国诸多民族政策中的核心政策。

关键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一、中国共产党则始终民族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创了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新道路,并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平各民族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平等的思想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

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由于社会地位而不能够受到同等对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商品交换的普遍化,逐渐出现了平等的观念。

这种平等观念代表了人类对于自身权利的一种探索和追求。

民族平等的口号,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过程中,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京城与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直接相关,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民族国家因此成为实现民族统一与强大,保障每个公民的安全和利益的主体,从而也成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必要条件。

资产阶级通过提出民族平等的政治口号发挥了舆论支持的独特作用,即强化了民族的认同,又把同一民族的成员聚集在自己的旗帜下,有利于民族国家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人把各民族无产阶级平等联合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区、区域自治的地区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认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施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平等、团结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马克思主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因为;第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基于其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承认各民族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第二,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何共同繁荣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是与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完全一致的。

第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事业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只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事业中,逐渐消除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才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

面对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60年。

60年来,民族团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天,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

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团结就是力量。

民族团结形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极大地影响着综合国力。

在综合国力构成中,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固然属于重要因素,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没有民族团结所凝聚的力量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

60年来,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60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与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产生的巨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动力来自全国各族人民。

只有各民族大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才能确保各族人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使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竞相迸发其能量,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真正变为现实。

经过60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同奋斗。

民族团结是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现在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

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就必须在全社会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稳定,紧急就会发展;民族关系恶化,国家的统一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就会受到破坏。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

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也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的帮助和社会各方面献计出力。

三、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国人民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视民族团结为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多年来,中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在中国,每一个公民的命运都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连接,每一个公民都有坚决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坚定自觉地为建设国家贡献力量。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信,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在中国,民族团结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同一少数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就是要求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助合作,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我国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地区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今天,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历史性飞跃。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56个民族始终同心同德,紧密团结,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

这些成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重大成果,也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功。

多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消除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②刘先照,《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