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朱自清的《春》是优美的抒情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出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内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B.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绘了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 表现了老舍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往情深C. 《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D.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答案】D【解析】D项“天净沙”应该是曲牌名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朱自清的散文《春》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等五幅图景富于诗意和情感还带有对春的思考和哲理这种哲理又是融汇在全文里面与写景抒情交融着十分自然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C. 《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D. 《天净沙·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之情【答案】C【解析】C项“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错《雨的四季》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出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六一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C.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D.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答案】B【解析】B项“号六一居士”表述有误李白号青莲居士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B.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C. 春天到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答案】C【解析】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故选C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雨的四季》和《春》的作者分别是刘湛秋和朱自清B.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西汉末年政治家诗歌有《长歌行》《龟虽寿》C. 刘义庆北朝文学家编有《世说新语》古人称“令郎”“赐教”是谦辞D. 马致远是宋代的诗人《天净沙》是词牌名【答案】A【解析】B项有误曹操是东汉末年政治家诗歌有《短歌行》《龟虽寿》C项有误刘义庆南朝文学家古人称“令郎”“赐教”是敬辞D项有误马致远是元代的诗人《天净沙》是曲牌名故选A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B.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C. 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D.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古人也常在上面铸刻文字用来记录功绩或勉励自己【答案】C【解析】C项“战国末期”错误应为“春秋末期”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B. 《老山界》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 《土地的誓言》这一标题应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D.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用对话表现人物形象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不可不学” 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大有所益”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答案】D【解析】D项“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错误《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催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匮退B. 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C.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剑“哧”地播进碧波之中D. 铭记历史、面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章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答案】B【解析】A项“催枯拉朽”应写作“摧枯拉朽” “匮退”应写作“溃退”C项“眼花瞭乱”应写作“眼花缭乱” “剑”应写作“箭” “播”应写作“插”D项“面怀”应写作“缅怀” “章显”应写作“彰显”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9.(1)《庄子·天运》“四时迭起()万物循生”9.(2)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9.(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qún yǐ pái yá()9.(4)这是一张摆脱世俗wū huì()的脸他为获得这张脸得到很多也失去很多【答案】(1)dié qǐ【解析】(1)“迭起”应读作“dié qǐ”【答案】(2)lán【解析】(2)“谰”应读作“lán”【答案】(3)群蚁排衙【解析】(3)“qún yǐ pái yá”应写作“群蚁排衙”【答案】(4)污秽【解析】(4)“wū huì”应写作“污秽”10.(1)_______________ 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10.(2)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_______ (朱熹《春日》)10.(3)少小离乡老大回 _______________ (贺知章《回乡偶书》)10.(4)_______________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答案】(1)胜日寻芳泗水滨【解析】(1)注意“泗”“滨”的正确书写【答案】(2)万紫千红总是春【解析】(2)注意“紫”的正确写法【答案】(3)乡音无改鬓毛衰【解析】(3)注意“鬓”“衰”的正确书写【答案】(4)儿童相见不相识【解析】(4)注意“童”的正确书写11.(1)海内存知己 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1.(2)________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1.(3)万籁此都寂 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1.(4)______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11.(5)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1.(6)________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11.(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涯若比邻【解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涯”“蒸”“磬”“贱”等字词的书写【答案】(2)气蒸云梦泽【解析】略【答案】(3)但余钟磬音【解析】略【答案】(4)黄发垂髫【解析】略【答案】(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略【答案】(6)浮云游子意【解析】略【答案】(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略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①不以疾也疾 _______________②犹望见此物犹 _______________12.(2)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2.(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色如人负刀牵牛12.(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__ 【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 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__ 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__描写12.(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①快, ②还【解析】(1)①句意没有这么快疾快②句意还能看到这块奇岩犹还【答案】C【解析】(2)A项介词于这里是“在”的意思/连词与“非”连用如果不是B项形容词极高的/动词消失C项连词即使D项连词因此、所以/形容词原来的故选C【答案】(3)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②形状就像人背着刀牵着牛【解析】(3)①荣茂盛良甚很②色形状负背【答案】(4)湍急, 纡回(深), 侧面【解析】(4)阅读两文【甲】文中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突出了路程的长与时间的短突出了水的湍急【乙】文中写“朝发黄牛暮宿黄牛” 则突出了路程的短与时间的长结合“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可知突出了水的纡回这两句均是通过借行程所用时间来突出水的特点属于侧面描写【答案】(5)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解析】(5)阅读两文可知【甲】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乙】文先写了山的形状又写了黄牛滩水的湍急与纡回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据此作答即可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为什么第④段说壶口瀑布“浓缩了一个世界”?13.(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13.(3)说说第⑤段画线句中“齐齐”“切”“寸寸”“剁”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13.(4)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13.(5)纵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展示一处风景名胜吗?【答案】(1)小小的壶口瀑布兼有水的各种形态兼容人的各种情感象征各种人性这里的世界即指客观世界也指人的情感世界【解析】(1)从第④段对水的描写以及“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答案】(2)比喻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飞毯”“钢板” 生动地写出了河水的凝重、猛烈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气势【解析】(2)首先要点明修辞手法比喻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飞毯”“钢板” 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说明其表现的黄河壮阔的气势【答案】(3)“齐齐”“切”“寸寸”“剁”准确地表达了黄河河水对河床硬石的冲击程度之强从而表现出黄河水坚定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坚忍不拔的精神【解析】(3)运用叠词“齐齐”“寸寸”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运用动词“切”“剁”准确地表达了黄河河水对河床硬石的冲击程度之强从而表现出黄河水坚定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坚忍不拔的精神【答案】(4)环境描写以静衬动用“青冷的灰”“寂寂的蓝”衬托壶口瀑布奔腾激越、令人震撼的气势【解析】(4)此句运用了环境描写这是对“静”一面的描写这是以静写动的手法或以静衬动的写法目的是为了突出“动”的一面也就是用“静”来反衬壶口瀑布奔腾激越、令人震撼的一面首先要点明描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的具体作用【答案】(5)黄河的性格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勇于反抗、奋力抗争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的民族精神【解析】(5)通读全文抓文章关键句子“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进行理解归纳即可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4.(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14.(2)请结合第一单元所学课文及人物谈谈你对“天下国家”的看法【答案】(1)示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析】(1)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平时名人名言的积累明确主题“爱国”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答案】(2)示例爱国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将爱国情怀牢记心中第一单元学了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邓稼先身上强烈的爱国精神在时时激励着我们【解析】(2)在本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杰出人物有邓稼先、杨振宁、闻一多、鲁迅等任选自己最熟悉的一篇课文或一位人物讲述关于“他”的爱国故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第1课《春》课后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春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对下列词性的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A.他马上吩咐小王倒水。
(“马上”是副词)B.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
(“到”是介词)C.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经成功的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因为”是连词)D.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嗡嗡”是形容词)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卖弄”一词,在文中是贬义。
B.“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此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C.“精神、秋天、东面、我们”都是名词,“扩大、增加、忘记、能够”都是动词。
D.古人称谓有敬辞和谦辞的区别,如令堂、垂爱、寒舍、高寿等都属于敬辞类。
3.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眨⋅眼(zhǎ) B.应和⋅(hè)C.酝酿⋅(rǎng) D.涨⋅起来(zhǎng)4. 与“呼朋引伴”中“引”字同义的一项是()A.引经据典B.引而不发C.引吭高歌D.引人入胜二、填空题5. 《春》是一篇________(体裁)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
现代散文家、________、________。
他的散文,清醒而真挚,被称为“________”,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2)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都可以借口yǒu lì kě yuán()。
(3)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shēn 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积累应用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1)莺歌,燕舞,花红,草绿,山lǎng rùn( )起来,水欣然起来,天地一片清明。
(2)绚烂的灯光将鸟巢hōng tuō( )得更加绚烂辉煌。
(3)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 ),斗志昂扬。
(4)夜晚,沉浸在美好春光中的鸟儿收起了liáo( )亮的歌声,飞回窠( )巢,变得静mò( )了,唯有一抹清越的琴音应和( )着低低的虫鸣飘向夜空。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老人技艺超群,不到一会儿的就做出了一件漂亮的泥塑作品。
②叫喊声,嬉闹声,着潺潺的流水声,使得夏天的田野更加热闹了。
③在学校日常管理上,我们强调组织纪律性并不反对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们还要保护这种个性。
A.功夫附和反之B.工夫应和相反C.工夫附和反之D.功夫应和相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雨后,繁花嫩叶....上犹自带着水珠,在阳光下晶晶闪亮,煞是喜人。
B.四月里,槐花开了,散发出阵阵清香,蜂蝶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
C.爸爸今天要参加叔叔的婚礼,一番穿戴后,西装笔挺,皮鞋锃亮,很是花枝招展....。
D.“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抓住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4.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
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C.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D.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5.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01课《春》 (原卷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四清”作业及教学设计(部编版)
第01课《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涨.潮(zhǎng)酝踉.(niàng)B.黄晕.(yùn)混.杂(hǔn)斗笠.(lì)C.支撑.(chēng)薄.烟(bó)笼.罩(lǒng)D.嘹.亮(liáo)蓑.衣(suō)应和.(hé)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发髻宽敞蓑衣翁翁地B.单单风筝嘹亮赶趟儿C.黄晕空灵地毯欣欣然D.秀气澄清水藻密密地3.春光明媚,万物复苏。
小语在春日踏青后,写下一段描写春天的文段与同学们分享,请你赏读并完成相关练习。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rùn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抖sǒu,展现出一派篷勃盎然的生机。
春在河畔,碧波荡漾,鱼虾畅游,阳光、水波交相辉映。
春在天空,鸟声应和.,宛转悦耳,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
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如此美景,令人陶醉。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湿rùn( )抖sǒu( )应和.( )酝酿.(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4)语段依次描绘了田畴春意、、、果园春色四幅图景。
4.朱自清的《春》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得文章语言非常精彩,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请仿照文中的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
(200字左右)【课文片段在线】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写法分析】写作时,恰当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能使文章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
《春》同步练习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课《春》同步检测及答案(时间:3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5分)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 )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cuì()的hóu()咙,唱出wǎn()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亮地响。
2.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5分)A.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B.朗润(明朗润泽)C.卖弄(向别人讨好)D.宛转(形容歌声抑扬动听)3.下面一段话的顺序已被打乱,如将其还原,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5分)①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③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②①4.课文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比较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和括号中的词,你觉得哪个用得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5分)(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长)出来。
(2)蜜蜂嗡嗡地闹.(叫)着。
(3)(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吹)着你。
5.下列句子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在后面的括号中写出所用的修辞手法。
(20分)(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二、课内语段阅读“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七年级语文上册 1《春》随堂练2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1.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2.重点突破(1)文章描绘了哪几幅图?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提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绘景先总写后分写;分写时由远而近,由大而小。
(2)文章结尾的三个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哪些特点?提示:第一句象征着勃发的生机,突出了春天的“新”。
第二句象征着春天的婀娜多姿,突出了春天的“美”。
第三句象征青春的活力,突出了春天的“力”。
3.考点链接比喻比喻,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由“本体”(抽象、深奥的事物)、“喻体”(用来作比的较具体、浅显的事物)和比喻词(暗喻没有)构成。
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但两者之间又必须有某种相似之处。
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赏析是考试中常出现的考点。
【典型例题】“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和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密,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技法点睛】比喻的作用:(1)用比喻描绘事物: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
(2)用比喻讲道理:使道理通俗易懂,易于理解。
答题格式: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细致地描绘出了)……,表现(表达)了……。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3。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涨.水(zhǎng) 酝酿.(niàng) 蓑.衣(suō)嘹.亮(liáo) 抖擞.(sǒu) 黄晕.(yùn)窠.巢(kē) 应和.(hè) 卖弄.(nòng)2.下面句子用括号中的哪个词更有表现力呢?请填在横线上。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课时练习 【含答案】
《春》课时练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áng)卖弄(nong)曲子(qǔ)B.烘托(hōng)黄晕( yùn )抖擞(sǒu)C.婉转(zhuǎn)应和(hé)嘹亮( liáo)D.朗润(rùn)清脆(cuì)摇曳(zhuà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呼朋引伴(招引) B.欣欣然(的样子)C.一年之计 (打算) D.应和(和谐)3.对本文结尾的三个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个比喻是表现春天生命的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给人以希望。
B、第二个比喻是描写春天给人带来美的想象力。
C、第三个比喻是强调春天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D、这三个比喻生动地揭示了春天的个性“新”、“美”、“力”,热情洋溢地赞美了春天。
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热烈的追求。
4.按原文填空。
(1)在描绘春草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的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之多、分布之广。
(2)作者用比喻句赞颂春天,突出了其新、美、力的特征,这三个比喻句是: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5.请从下边的文字中分别找出写各种感觉的句子(把句子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1课《春》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一、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 “扬州人”。
1923 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 的 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本研读第一部分(1) 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第二部分(2-7)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偷偷地”“钻” 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
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7、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甜” 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
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第1课《春》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1课《春》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1 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巩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g) 抖擞(sǒu) 涨价(zhǎnɡ)B.黄晕(yùn) 喉咙(hòu) 烘托(hōnɡ)C.蓑衣(suō) 应和(hè) 窠巢(kē)D.朗润(yùn) 抚摸(fǔ) 卖弄(nonɡ)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烘托风筝欣欣然沁人心脾B.簿烟蝴蝶捉迷藏心旷神怡C.健壮胳膊协奏曲谈笑风声D.筋骨渲泄软绵绵蓬勃生机3.读课文《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用“别恼”一词的作用是( )A.劝别人不要生雨的气。
B.写出江南春雨的特点。
C.表现将要把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传达给读者。
D.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
4.读课文《春》,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
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
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5.根据拼音写汉字。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lǎnɡ rùn起来了,水zhǎnɡ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舒活舒活筋骨,dǒusǒudǒusǒu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ɡōnɡfu,有的是希望。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7.文学常识填空。
《春》是一篇(体裁),,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春》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春》阅读练习题盼春部分1.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答:反复、拟人,盼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喜悦之情。
2.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答:统领全文。
春草图部分3.“偷偷地”与“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答:这两个次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的感觉,使草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4.第三段为什么要写人的活动?这与中心内容有关系么?为什么?答:揭示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有,这是对春草的侧面描写,用来衬托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的可爱。
5.春草图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草的?答:草的质地、色泽、生命力、长势等方面。
春花图部分6.第四段中哪些句子是作者的想象?答: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7.结合文章,说说“赶趟儿”的意思?答:争先恐后的开花。
8.春花图按怎样的顺序来描绘春花的?能体现这种写景顺序的词语是哪些?答: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树上--花下--遍地。
9.作者在描绘春花时,还写了蜜蜂、蝴蝶,其作用是什么?答:化静为动,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小蝴蝶的飞舞衬托春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
10.比较“春草图”、“春花图”两段写法上的异同?答: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而“春花图”除此之外还运用了联想手法,虚实结合。
11.文中“闹”字换成“叫”字可不可以?为什么?答:不可以,“叫”只写除了声音内,而“闹”字不但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一派喧嚣沸腾的景象。
12.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拟人,回环。
形象得写出了春天百花竞相开放的景象。
13.选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答:形象地写出了野花在春风吹动下迎风摇摆的样子。
春风图部分14.第一句话体现了春风什么特点?答:温暖、轻柔、亲切。
15.作者描写春风时,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分别突出了春风什么特点?答:触觉--柔和,嗅觉--芳香,视觉和听觉--和悦。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春》同步练习及答案附课文知识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春》同步练习及答案附课文知识点一、选择题1. 《春》一文的作者是谁?A. 老舍B. 朱自清C. 茅盾D. 冰心2. 下列哪项不是《春》中描述的画面?A. 春风图B. 春雨图C. 春雪图D. 春花图3.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小草的生命力?A. 偷偷B. 钻C. 嫩嫩D. 绿绿4.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在《春》中主要描绘了什么?A. 春天的风B. 夏天的雨C. 秋天的叶D. 冬天的雪5. 下列对《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描绘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B. 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C. 暗示人们要勤奋努力D. 体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6.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句话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 拟人、排比B. 比喻、夸张C. 拟人、对偶D. 比喻、排比7. 《春》中“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这句话表达了什么?A. 鸟儿对春天的喜爱B. 鸟儿对人类的恐惧C. 鸟儿对繁殖的期待D. 鸟儿对食物的渴望8. 下列哪项最能概括《春》这篇文章的主旨?A. 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B. 讲述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C. 表达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D. 倡导人们要珍惜春天的时光二、填空题1. 《春》的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
2. 《春》中描写春花竞相开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春》中描写春风和煦、芳香四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春》中写鸟鸣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春》中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 《春 》学练考(含答案)
1 春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追溯背景)《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之间。
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1.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宛.转( ) 酝酿..( ) 抖擞.( ) 披簑.( ) 窠.巢( ) 喉.咙( ) 涨⎩⎪⎨⎪⎧ (涨潮) (涨红) 晕⎩⎪⎨⎪⎧ (黄晕) (晕倒)薄⎩⎪⎨⎪⎧ (薄暮)(薄脆) (薄荷) 和⎩⎪⎨⎪⎧ (应和) (和稀泥) (和平)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iáo( )亮 静mò( )h ōn ɡ( )托 卖non ɡ( )⎩⎪⎨⎪⎧zhǎ( )眼广fàn ( ) ⎩⎪⎨⎪⎧滋rùn ( )rùn ( )年 ⎩⎪⎨⎪⎧蝴dié( )影dié( )间dié( ) ⎩⎪⎨⎪⎧斗lì( )哭qì( )座wèi ( )3.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朗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卖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宛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第一单元四时的魅力1春01 积累运用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涨.水(zhǎng) 酝酿.(niàng) 窠.巢(kē)嘹.亮(liáo) 抖擞.(sǒu) 黄晕.(yù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2)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句中比喻姿态优美。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解析:应将引号里的逗号移到引号外。
)4.请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排比、拟人)(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5.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 视觉角度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 听觉角度 )②踏花归来马蹄香.( 嗅觉角度 )(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
(80字之内)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语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1.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全文围绕一个“______”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开头部分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中间部分是描写美好的春景画面;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______”“______”“______”,深化了主旨。
二、现代文阅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批注①: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批注②:______]……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批注③:______]3.给文章加批注,是读书的好方法。
请你仿照第一段后的批注,结合你对语段的理解,给第二段和第三段加上恰当的批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 《春 》学练考(含答案)
1 春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追溯背景)《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之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出积极进取的精神.1.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宛.转( ) 酝酿..( ) 抖擞.( ) 披簑.( ) 窠.巢( ) 喉.咙( ) 涨⎩⎪⎨⎪⎧ (涨潮) (涨红) 晕⎩⎪⎨⎪⎧ (黄晕) (晕倒)薄⎩⎪⎨⎪⎧ (薄暮)(薄脆) (薄荷) 和⎩⎪⎨⎪⎧ (应和) (和稀泥) (和平)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liáo( )亮 静mò( )h ōn ɡ( )托 卖non ɡ( )⎩⎪⎨⎪⎧zhǎ( )眼广fàn ( ) ⎩⎪⎨⎪⎧滋rùn ( )rùn ( )年 ⎩⎪⎨⎪⎧蝴dié( )影dié( )间dié( ) ⎩⎪⎨⎪⎧斗lì( )哭qì( )座wèi ( )3.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1)朗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卖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宛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6)________:呼唤朋友,招引同伴.(7)________: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8)_________:欢欢喜喜的样子.(9)________:昏黄,不明亮.(10)________:振作.(11)________:(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4.按要求填空.(1)文中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仔细阅读课文第三至六段,体会写景的妙处,完成下面的表格. 景物图景物特征写景角度(或顺序) 写法修辞方法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6.第二段描绘春景,与第三至七段在描写角度上有什么不同?7.作者在描写春天的景物时,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8.文章结尾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春天,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有什么深刻含义?,主 旨归纳)本文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结 构图示) 春⎩⎪⎪⎪⎨⎪⎪⎪⎧⎭⎪⎪⎪⎬⎪⎪⎪⎫盼春——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绘春⎩⎪⎨⎪⎧春草图(报春)春花图(争春)春风图(唱春)春雨图(润春)迎春图(迎春)赞春⎩⎪⎨⎪⎧⎭⎪⎬⎪⎫娃娃——新姑娘——美青年——力比喻生机活力希望(写作特色)调动感官,多角度描写春风本来是无形、无味、无声,看不到、摸不着的,而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变得有形、有味、有声.“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的和煦、温暖,赋予春风以人的感情.“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不仅强化了春的氛围,也与上面草、花的描写自然地连接起来.春风还把鸟儿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朵.作者从多角度描写了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描写得形象、生动.(即兴练笔)9.请结合你阅读时的收获,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类文推荐)燃烧的木棉梁惠娣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的头饰.满树盛开的木棉花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我每次到图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的思念之情.开头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自己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了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钱”,不仅是诗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寄诗的用意,自己急需友人的慰勉,渴望和友人畅叙.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木棉花如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天水烹茶,饶有风味.那样的山居生活令我无限向往.⑦我爱木棉花,爱它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当我看到那一朵朵盛开的木棉花,心中不禁燃起火一样的热情.我想,我们也要像木棉花一样,要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才无悔这一生.(选自《教育导报》2015年3月28日),考题展示)10.贯穿选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2分)11.简略分析下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的样子.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12.文章引用古人有关木棉花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13.简略说说木棉花可贵的精神及其给我们的人生启迪.(2分)__课时作业(一)__[1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g)抖擞.(sǒu)清脆.(cuì)B.黄晕.(yùn) 宛.转(wán) 散.步(sǎn)C.嫩.叶(nèn) 应和.(hè) 窠.巢(kē)D.朗润.(yùn) 抚.摸(fǔ) 卖弄.(nonɡ)2.下面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山朗闰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B.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燎亮地响.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D.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3.选词填空.(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______(A.长B.冒C.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______(A.触摸B.抚摸C.轻抚)着你.(3)春天像______(A.健康B.健壮C.强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班级图书角的书籍资源能否共享,是班级图书角良好运作的关键.B.泉州山川毓秀,人文鼎盛,哺育出无数英才俊杰,素有“海滨邹鲁”.C.在“相约油菜花节,分享成长之美”活动期间,家长和学生会聚一堂,共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开放周启动仪式.D.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把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树立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6.“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去寻觅春的芳踪.(1)[品春韵] 春联为春天增添了喜庆气氛和文化韵味,有一种对联叫“集句联”,是从名人诗文中分别选取两个句子,组成一副对联.有人用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作为上联,下列诗句作为下联恰当的一项是()A.杨柳阴阴细雨晴(唐·武元衡)B.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C.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耒)D.云想衣裳花想容(唐·李白)(2)[描春色] 请联系全诗,仿照画线的诗句,将下面这首小诗补充完整.春天的色彩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洁白的头巾上闪烁着纯真与无邪湛蓝的眼眸里透露出憧憬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阅读课文第五、六段,回答问题.7.第五段文字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第六段中“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一句仅仅是写树叶、小草的颜色吗?为什么?9.结合上下文,说说“密密地斜织着”一句中的“斜织”一词好在哪里.(类文链接)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苏醒的春梦澈①冬日的冰雪已经慢慢地褪尽,风也不是那么刺骨了,大地也开始有了星星点点的绿了,知道春天已经悄然走近我们的身边.②冬眠了一季的青蛙,开始了昨日的喧嚣;睡了一冬的种子,开始抽出点点嫩芽.于是,树梢挂满了宛如翡翠的新芽,大地也是一片嫩绿,还有蛙声的伴奏,好像在上演一曲春的交响乐.③传达春天到来的讯号应该很多,但是,没有哪个能与春风相比吧.是它将春天带到了这个世界.当春天的跫音踏响的时候,它已经早早地拂过我们每个人那被冬天冷冻过的脸颊.它清冷但不凛冽,它温和但不燥热.它总是轻轻地吹来,慢慢地摇曳着树枝,悄悄地吹拂着大地,催生种子快快发芽,让大地重新焕发青春.它总是那样轻柔地吹过你的面庞,好像一个姑娘亲吻着你的脸颊.④说到春风,就不得不说春雨了.春天的雨总是那么轻那么柔,不似夏雨的急,秋雨的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随风一起来,进入夜的最深处;夹在春风里,去滋润大地,唤醒万物.但是,有时它也会发小脾气,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雨伞上溅起朵朵水花.一阵风吹来,点点雨滴打在薄薄的衣服上,也会弄湿衣裳;而且,也会让人有种冰凉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春寒料峭”吧.⑤说到春天,我想最不能遗漏的一样东西就是花了,它应该是春天最重要的代表.你走在路上,看到树枝上开满了鲜花,白的、粉红的、深红的……各种颜色的花儿竞相开放,心里肯定有说不出的愉悦,一种快乐的感觉涌上心头.你会感叹:春天已经来了.是啊,春天来了.在这样的季节,如果约几个好友到公园或者郊外去散步,那就更舒服了.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还可以唠唠家常,交流一下工作经验,最重要的是能很好地放松心情.不过,要是能够带上一壶茶就更好了,在走累的时候可以坐下来,一起分享香茗.一边品茶,一边看风景,将是多么惬意啊!如果,这时忽然飘来点点春雨,是不是更好呢?还是会感觉扫兴?不用想得太多,雨中的春色会别有一番风味.漫步在雨中,尽情欣赏这另一种春景,应与晴天时的大有不同.怒放的花儿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着,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傲气了,活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自己的脸,美丽极了.不过,在雨中赏景,可没有那么好了,这可是要冒着会得感冒的风险的,也许就是会付出这么一点代价.尽管如此,眼睛已经大饱眼福了,心情也变得更加舒畅了,还有什么不值得欣赏的.⑥“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春天就是好.春天到了,人们也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忙碌.“上班族”退去了冬日里沉重的步伐,换上了轻快而敏捷的步子,在马路上往来穿梭,脸上也是带着花儿似的微笑,全然没有了冬天的冷峻.我想,在这个时候最忙的应该是农民.他们在冬日里就已经在盼望着春天早日到来,好让他们春耕播种.他们是一下也不想空闲,只想默默地做着农事,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是,他们从不说累、不嫌苦、不怕烦,还认为这是应该做的,收成好就是硬道理.他们把种子播下去,只盼望着秋天有个好的收获,多么简单,多么纯真啊!春天播种下希望,秋天就应该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付出了,就会有回报.⑦春天来了,她正在慢慢地睁开她蒙眬的双眼,渐渐地苏醒,大地也在悄悄地演奏着和谐的春之交响曲.(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0.本文与朱自清的《春》都写到了具有春天特征的几幅画面,请写出来.(2分)11.“冬日的冰雪已经慢慢地...褪尽,风也不是那么刺骨了,大地也开始有了星星点点....的绿了”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2.说说作者笔下的春风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13.文中的农民是怎样的一种人?作者对他们有着怎样的情感?(4分)教师详答【听课手册】1.wǎn yùnniànɡsǒu zheng kēhóu zhǎnɡzhànɡyùn yūn bóbáo bòhèhuòhé2.嘹默烘弄眨泛润闰蝶碟谍笠泣位3.(1)明亮滋润.(2)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3)炫耀.(4)形容声音抑扬动听.(5)赶趟儿(6)呼朋引伴(7)花枝招展(8)欣欣然(9)黄晕(10)抖擞(11)应和4.(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5.景物图景物特征写景角度(或顺序)写法修辞方法春草图嫩、绿、多、软由物到人正侧面相结合拟人春花图多、艳、甜由高到低虚实结合比喻、拟人、排比春风图和煦轻柔、清新悦耳触觉、听觉、视觉、嗅觉衬托比喻、拟人春雨图密、细、亮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动静结合比喻、排比6.第二段着眼于整个春天的景象,而后面几段则分别重点抓住一种景物来写.它们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7.[解析] 理解作者的感情,可以先找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然后加以体会作答.[答案] 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憧憬未来、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8.三个比喻分别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深刻含义:三个比喻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在春天里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9.示例:操场南面有一排大树,枯黄的树叶纷纷地从树上飘下来,落在干燥的地面上.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只只美丽的金翅蝴蝶翩翩飞舞.此时,大地妈妈敞开她宽阔的胸怀,像是在拥抱归来的孩子,落叶回到大地妈妈的怀里,甜蜜地笑着.10.[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感情线索.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关键句子,如“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我爱木棉花”,还有对木棉花的细致描绘,都可以看出作者对木棉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答案] 对木棉花的赞美和喜爱.(意对即可)11.[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品析与鉴赏.主要从该词的本义和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等方面入手.“肆无忌惮”指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此处贬词褒用,写出了木棉花的无拘无束,也写出了作者对木棉花的喜爱之情.[答案] ①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木棉花的灿烂热烈、无拘无束;②贬词褒用,流露出了作者对木棉花的喜爱之情.(意对即可)12.[解析] 本题考查引用诗句的作用.大量古诗句的引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文学色彩;同时也突出了木棉花的灿烂、美丽,给人一种美好的意境.[答案] ①增加散文的文学色彩;②进一步突出木棉花的灿烂、美丽,表达出对木棉花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3.精神: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启迪:我们应当像木棉花一样,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无悔人生.【作业手册】1.[解析] C A项,“酿”应读“niàng”;B项,“宛”应读“wǎn”,“散”应读“sàn”;D项,“润”应读“rùn”.2.[解析] C A项,“朗闰”应为“朗润”;B项,“燎亮”应为“嘹亮”;D项,“功夫”应为“工夫”.3.(1)C(2)B(3)B4.[解析] C A项,两面对一面,应将“能否”删去;B项,“素有‘海滨邹鲁’”后面缺少了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之称”;D 项,搭配不当,“树立”不能与“意志”搭配.5.[解析] D A项,顿号应改为逗号;B项,第一个逗号应改为冒号;C项,第一个逗号应在引号外.6.(1)D(2)示例:翠绿的衣裙间展现出青春与美丽7.[解析] 此题考查文段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从对春风的和暖与清新的特点的描写中思考作者的情感.[答案] 作者借写春风的和暖与清新赞美了春天,写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8.[解析] 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写树叶和小草的颜色是为了写春雨,属于侧面描写.[答案] 不仅仅是写树叶和小草的颜色;因为这一句还侧面写出了春雨对树、草等自然万物的洗涤、滋润.9.[解析] 此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能力.要考虑细雨“斜”的原因——春风使然,“织”字与“像细丝”相照应.[答案] 上文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含蓄地写了春风;“织”字与“像细丝”的比喻相照应,生动形象.10.[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熟读文章第③~⑥段,概括段落主要内容,可以迅速得出答案.[答案] 春风图;春雨图;春花图;春归人勤图.1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解题时要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加以理解.可以由果溯因,根据所给句子,找出原文有关语句,再对它们分类、整理、归纳.做题时牢牢记住“答案不在我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答案] 不能.“慢慢地”说明冬日冰雪的褪尽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不是突然变化;“星星点点”是说绿得不多,不是大片大片的.这些都展现了一个初春的景象,切合题目中的“苏醒”,去掉后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12.清冷但不凛冽,温和但不燥热.13.他们有着美好的愿望,乐于奉献,不怕累、不怕苦、不怕烦,简单纯真,有着坚定的信念.作者对他们有着敬佩和赞美之情.。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语文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初中语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 《朝花夕拾》这本小说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都在回忆儿时那些充满温情和童趣的往事。
D. 《观沧海》一诗的“观”字统领全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答案】C【解析】C项,《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史铁生,散文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非同常人的经历和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气质。
B.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与《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是唐代两位诗人的唱和之作。
酬,以诗相答的意思;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C. 我国被称为“丝绸之国”,古人对丝织品的称谓有多种,如“半匹红绡一丈绫”中的“绡”“绫”,“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绮”。
D.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谥号“昌黎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号“文正”。
【答案】D【解析】D项,韩愈,谥号“文”,“昌黎先生”是韩愈的自称。
3.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第5课时主题阅读《春》(一)-学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学习任务单————————核心任务:主题阅读《春》(一)————————学习目标1. 进一步学习朗读的重音和停连,读出情景交融之美。
2. 梳理行文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之美。
3. 概括景物特点,联想想象文章的意境之美。
学习资源《春》、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任务一:梳理、积累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同学们,回忆你们学过的关于春天的古诗,选一首你认为最能表现春天特点的诗背诵给同学听,好吗?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绝句[宋]志南和尚古木阴中系短篷,仗藜扶我过桥东。
1《春》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一课《春》同步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清脆.(cuì)酝酿.(liàng)喉.咙(hóu)卖弄.(nòng)B.黄晕.(yùn)嘹.亮(liáo)宛.转(wán)散.步(sǎ)C.嫩.叶(nèn)应和.(hè)安巢.(cháo)窠.巢(kē)D.迷藏.(cáng)眨.眼(zhǎ)朗润.(yùn)水涨.(zhǎng)【答案】C【详解】A.酿niàng;B.宛wǎn;散sàn;D.润rùn;故选C。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馈赠束缚诡计多端咄咄怪事B. 嘹亮吓唬扼腕叹息莺歌燕舞C 浏览巍峨怒不可遏失魂落魄D 贿赂木筏十拿九稳篷头垢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D项书写有误:“篷头垢面”应写作“蓬头垢面”。
3.下面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B.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宣告..了中华民族“贫贱不能移”的气节。
C. 春光如此好,我们不要辜负它,周末有空就扶老携幼、呼朋引伴....一起去踏春赏花吧。
D. 黯淡无趣留给冬天,你要花枝招展....迎接春天!【答案】B【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地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B项的词语使用有误,“宣告”是“宣布”的意思,用在此处不恰当。
应将“宣告”改为“弘扬”或“彰显”。
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的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同步练习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涨.潮(zhǎng)酝踉.(niàng)B.黄晕.(yùn)混.杂(hǔn)斗笠.(lì)C.支撑.(chēng)薄.烟(bó)笼.罩(lǒng)D.嘹.亮(liáo)蓑.衣(suō)应和.(hé)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发髻宽敞蓑衣翁翁地B.单单风筝嘹亮赶趟儿C.黄晕空灵地毯欣欣然D.秀气澄清水藻密密地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鸟儿将窠巢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清脆的喉咙,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着。
A.搭展示诵附和B.筑摆弄叫混合C.建炫耀哼搅拌D.安卖弄唱应和4.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5.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布置毕业晚会的场地,班长安排了七八个同学将桌椅摆放在教室的四周。
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利,还是埋下了隐患呢?D.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较以往版本的教材,提高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除了12本必读名著之外,还推荐了《猎人笔记》《长征》《寂静的春天》《围城》《简•爱》等自读名著。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B.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
C.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
D.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8.“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的含义是()A.春天迟迟不来,人们盼望了很久才到。
B.春天善解人意,人们盼望着盼望着就到了。
C.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表达了盼春的急切心情。
D.东风是春天的先行官,东风到了,春天随后也就到了。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从体裁上看,《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主要通过盼春、绘春、颂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C.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运用抒情和说明的表达方式,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D.“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0.对《春》结尾的三个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个比喻是表现春天生命的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给人以希望。
B.第二个比喻是描写春天给人带来美的想象力。
C.第三个比喻是强调春天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D.这三个比喻生动地揭示了春天的个性“新”、“美”、“力”,热情洋溢地赞美了春天。
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热烈的追求。
二、语言表达例句:春天像刚落地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春》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2.结合加点词,鉴赏分析下面的两个句子。
(1)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13.选文第一段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14.结合全文说说,除了春花、春雨,作者还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三月的薄唇①整个春天里,一向觉得,最迷人的还是春三月。
②像一位女子,轻启了她的朱唇:柔软、红艳、醇香,还有一份淡淡的迷茫,一份默默的怀想。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似柳,柳似风,一个劲地“软”。
④那“杨柳风”,就该是三月的风了。
三月的风,不凉不热,不呛不硬,轻轻的,浅浅的,柔柔的。
风,吹过水面,水面就荡起层层细浅的波纹,如一个人儿,淡淡地浅笑;风,吹过山坡,山坡就皴出绿意茵茵,似是为谁铺展了一片温柔的情怀;风,吹过枝头,枝头就绽放花儿朵朵,似是大地举起了华灯万盏;风,吹到一只鸟儿的身上,鸟儿会在天空,划出优美的孤线;风,吹上人的脸庞,宛如一双柔软的手轻轻抚过,那份温情与和煦,直让人心荡神驰。
⑥早晨,一起床,推开窗户,一场春雨,正淅淅沥沥地落着。
举首望天,天空的云,只是浅浅的,绝对没有那种黑云压顶的郁闷感。
雨,落得不大,不是那种粗暴的狂风骤雨,细密、缠绵,仿佛是裹带着万般柔情,人的心中,有一种小溪流淌般的愉悦感;空气里,荡着浅薄的水汽,一阵阵地,抚慰着人的脸颊,滑滑的,有一种丝绸的质感。
看看庭院,地面是湿湿的,但那种湿,丝毫没有黏稠感,那是一种酥软的润湿,“春雨如酥”,或许就是这种效果。
细细看去,墙角的小草,刚刚钻出地面,嫩嫩的绿,像点点繁星,逼人眼目;庭院中的树木,被细雨滋润着,树皮发着明亮的光泽。
一树桃花,正开着,那种薄薄的白,是如此娇嫩,不敢太近,怕呵出的气息,会弹破了它的脆弱。
⑦那雨,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一切,淅淅沥沥地落着,总是那样细,那样柔,那样情意流转,用它轻柔的情愫,润湿这三月的薄唇。
⑧若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你站立村头,抬头望山,你就能感受到,三月的春山,该是怎样的春意迷蒙,像美人浅浅的眼眉儿。
⑨山,就在近处,并不渺茫。
不过,山高,你得抬头望山。
山上的树,还没有全绿,只是零零星星地发出些嫩芽,所以,山,依旧疏朗,给人一种明净、通透的感觉。
但疏朗中点缀着的那些点点的绿,就给山增加了盎然的生气。
你静静地望着,迷离中,仿佛那绿色,正在缓慢地生长,一簇簇,一团团,很快就朦胧了整个山头。
那,就是生机。
也许,大地轻翕一下它的嘴唇,春山,就焕发出一派明媚。
⑩太阳已经升起,金灿灿的阳光,照满山坡。
你能看到山坡上那些清浅的绿。
青草,还是一簇簇的,还不能蔓延成片,更不能绿满天涯。
那一簇簇的嫩草,也许只有在阳光下才能看得清楚,远看,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光点,斑斑驳驳地铺在那儿。
虽然浅,虽然薄,可,就是绿,就是亮,有一份耀人眼目的灿然,也许,那是只有春草才有的色彩。
⑪“草色遥看近却无”,大概就是这般情味。
⑫看看村头,几株桃树,立在那儿。
树皮光滑而明净,散着殷殷的光泽;打着花苞儿的桃花透着浅浅薄薄的红,像是女人的唇。
⑬不,是三月的薄唇:柔柔,肉肉,软软。
(有删改)15.文章主要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16.作者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春风的?有什么作用?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墙角的小草,刚刚钻出地面,嫩嫩的绿,像点点繁星,逼人眼目。
18.你怎样理解“三月的薄唇”这个题目?参考答案:1.C【详解】A.酝踉.(niàng)——酝酿;B.混.杂(hǔn)——hùn;D.应和.(hé)——hè;故选C。
2.A【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翁翁地——嗡嗡地;故选A。
3.D【详解】搭:把柔软的东西放在可以支架的东西上;建:建筑;建造;筑:建造,修盖;安:定居;在此形容将鸟儿生活的的小巢安在树上,应用“安”字;展示:展现,显示,摆出来让人看;摆弄:指任人支配,摆布;卖弄,炫耀;炫耀:泛指夸耀;亦指刻意向他人展现自己认可的事物,从而获得别人的赞美与羡慕;卖弄:夸耀、显露本事;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在此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态,形容鸟儿显露自己清脆的喉咙,应用“卖弄”一词;诵: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叫:鸣叫;哼:轻声随口地唱;唱:歌唱,吟咏;在此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态,形容鸟儿唱着曲子,应用“唱”字;附和:指对别人的言行因赞同而表示应和、追随,也指随和别人的言行;大多用于贬义;混合:搀合,合在一起;搅拌:用手或器械在混合物中转动;应和:应声唱和;在此形容鸟儿彼此应声唱和,应用“应和”一词;故选D。
4.D【详解】D.判断错误,修辞方法应该是反问。
故选D。
5.C【详解】C.“吹面不寒杨柳风,”中逗号应在引号外。
故选C。
6.B【详解】B项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把“像牛毛”后与“像花针”后的两个顿号改为逗号即可。
逗号、顿号,看起来都表示句子的停顿,很容易混淆,如何区别它们,我们应从句子内部关系去分析。
这里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自然用逗号。
【点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
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 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
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7.B【详解】A.两面对一面,可改为“关键是能否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C.搭配不当,可改为“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改善”。
D.缺少主语,可把“在……后”删掉。
故选B。
8.C【详解】C正确,“盼望着,盼望着”运用反复修辞手法,“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以此来表达了盼春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