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唐凤(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1)摘要立足新课标,以“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新课的教学为例,从教学设计思路的确定、教学内容与实施、设计意图等方面,探讨新课标指导下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要点。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基因染色体教学设计高中生物学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基因在染色体上”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的内容。
教材按照生物学发展历程展现了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一个阶段:遗传学家萨顿在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提出了实验证据,现代分子生物学提出了观察证据。
教材编排上,本节位于遗传因子的发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之后,是联系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重要枢纽,在“遗传与进化”的知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3妙用扑克牌模拟雌雄配子在做“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一节的实验中,可用扑克牌模拟雌雄配子。
做这个实验时,教师通常是用纸箱或小桶模拟动植物生殖器官,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模拟雌雄配子。
但是,这样做有以下缺点:①纸箱或小桶开口较大,学生容易看到其中小球的颜色,取球时易存在指向性。
取出的小球重新放回纸箱时,不容易混匀。
因此,取出同一颜色球的概率较大。
这样会违背本实验随机性的要求;②纸箱或小桶口较大,学生容易不小心将其打翻,满教室找球,操作时手忙脚乱,严重浪费课堂时间[3];③若将纸箱、小桶口改小或者要求学生闭眼抓取,工作量会加大或小球容易掉落,课堂秩序难以维持;④纸箱或小桶占用空间较大,难以实现每组学生都参与实验的目标。
若改为用扑克牌,则可以克服以上的缺点。
操作步骤可设计为:将扑克牌分为两叠,分别代表雌性配子和雄性配子,两叠的数量可以不同,但是要保证每一叠中红颜色和黑颜色的张数相同即可,代表等位基因进入配子的概率相等'学生在模拟实验时,将扑克牌背面朝上,分别从两叠扑克牌中取出一张,记录颜色,共有3种组合:红色+红色,红色+黑色,黑色+黑色,代表DD,Dd,dd,然后分别统计3种组合发生的概率' 利用扑克牌模拟此实验的好处是:扑克牌背面朝上,学生随机抽取,将取完的扑克牌放回时,重新将对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本节课重点关注了“类比推理”“假说一演绎”两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科学研究中勇于质疑、严谨推理的态度。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生物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当你学好生物就会发现,电视剧和广告中也充满了生物的奥秘,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分离定律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自由组合定律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2、基因在染色体上:①萨顿假说;②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伴性遗传:①类型及应用第3章基因的本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DNA分子的结构(双螺旋)3、DNA的复制:①半保留复制实验证据;②DNA分子的复制过程4、基因是有遗传物质的DNA片段第4章基因的表达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①RNA的组成与分类;②转录;③翻译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中心法则;②控制途径;③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染色体变异:①结构变异;②数目变异3、人类遗传病:①常见类型;②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③人类基因组计划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7章现在生物进化理论1、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2、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②隔离和物种形成③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区别:精卵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1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4.1DNA复制、转录与翻译4.2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5.1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变异)、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区别5.2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5.3“遗传病发病率”与“遗传方式”的调查5.4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所测染色体分析5.5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5.6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6.1育种方式的选择6.2几种育种方式7.1共同进化的类型与实例7.2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7.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启动子、终止子与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常见几种酶学好生物的几个小方法1首先,我们需要端正心态,不能再拿得过且过、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对待生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遗传与进化目录致教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材分析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传密码的破译(选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教材分析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案例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材分析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
本章内容将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分离定律。
3.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能力方面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章是本册书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本章题图创设的画面很容易把学习者带入140多年前的意境中:在书写着孟德尔数学计算手迹的底图上,叠加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年轻时的肖像,古旧的淡黄底色,无形中给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凝重。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在哪里?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是什么? 基因的本质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 、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P (亲本) 互交 反交F 1(子一代) 纯合子、杂合子F 2(子二代) 分离比为3:13.解释体现在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 F 1是否产生两种比例为1:1的配子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1. 亲组合重组合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1.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 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 D 佝偻病一、减数分裂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评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评课稿1. 引言本评课稿旨在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材中的《遗传与进化》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进行评价,分析该课程在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教材内容分析《遗传与进化》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是高中生物必修2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介绍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组成和分布。
主要内容包括:• 2.1 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介绍了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染色体的组成,包括染色体的核心部分-染色质,以及染色体上的基因。
• 2.2 基因的分布与排序:讲解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方式,包括单基因和多基因的排列方式,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
• 2.3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变异:探讨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变异形式,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以及变异对遗传的影响。
3. 教学目标分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理解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方式和排序规律;•掌握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变异形式和对遗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这些教学目标,学生将能够在遗传和进化的领域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重要性和变异对遗传的影响。
4. 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4.1 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结构和染色体突变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和变异的思考和讨论。
• 4.2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使用图示、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方式。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 4.3 合作学习: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或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教学反馈分析根据教学反馈,本课程存在以下优点和不足:5.1 优点•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学生可以明确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电子课本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电子课本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电子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 必修遗传与进化》科学家访谈我赞叹生命的美丽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二受精作用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科学家的故事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
第3节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DNA的复制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科学·技术·社会DNA指纹技术
第4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科学前沿生物信息学
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染色体变异
第3节人类遗传病
科学·技术·社会基因治疗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化石标本的制作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P:AA×aa↓杂交↓杂交F1:高茎豌豆F1:Aa↓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AA Aa aa3 :1 1 :2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
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7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5)画出一个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和一个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
3.连线下列伴性遗传病的分类及特点 实例 ①外耳道多毛症 类型 a.伴X隐性遗传 特点 Ⅰ.世代遗传,女患者多
②红绿色盲
③抗维生素D 佝偻病
b.伴X显性遗传
c.伴Y遗传
Ⅱ.交叉遗传,男患者多
Ⅲ.只有男患者
答案 ①—c—Ⅲ ②—a—Ⅱ ③—b—Ⅰ
考点二►►伴性遗传
知 识 链 接
1.概念 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 性染色体 相关联的遗传方式。 性别
2.实例:红绿色盲
(1)子代XBXb个体中XB来自 母亲 ,Xb来自 父亲 。 (2)子代XBY个体中XB来自 母亲 ,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交叉遗传 。 是 (3)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 点是 隔代遗传 。 (4)在男女发病率方面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一定比X染色体短小吗?
提示 不是
命 题 突 破
1.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 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Z 整合
核心考点
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
知 识 链 接
1.萨顿假说 染色体 假说内容:基因是由 基因在 染色体 上。 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
【公开课】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题:《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与解读【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要求”是:“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本模块“学业要求”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及变化。
【课标解读】本节按照科学史的顺序进行编排。
科学家对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研究,是从寻找基因的物质实体,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相似现象开始的。
教材首先介绍萨顿基于上述相似现象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教材从四个方面归纳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这是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假说的理论依据。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 基因与染色体体都属于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中的核心概念。
在必修二第一章中已经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了深入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了充分的掌握.在第二章的第一节教材介绍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变化有了- -定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说必修二教材前面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的介绍已经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首先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推理,充分理解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的平行关系,从而得出萨顿假说的内容。
其次了解相关科学史,在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假说演绎法,充分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
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后面如伴性遗传、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等相关内容的学习。
可以说本节内容既是必修二前面内容的总结,也是后面相关内容的开端和基础。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对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画遗传图解、假说演绎法和减数分裂已经掌握,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由于本节内容较为枯燥,而且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可能在开始进行思维探究的时候学生会出现思维发散的现象,对问题的思考不够聚焦,因此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预设,做好知识铺垫,降低理解难度,保证教学效果的顺利达成。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第2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
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新人教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高考总复习: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结合两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与性别相关联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总是比X染色体短小 C.位于Ⅱ同源区中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表现均一致 D.正常情况下,位于Ⅰ、Ⅲ非同源区中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可能有其等位基因
解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有些生物如果蝇,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B 错误;位于Ⅱ同源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并不总是一致,如XaXa与XaYA 的后代女性为隐性性状,男性为显性性状,C错误;正常情况下,位于Ⅰ非同源区 中的基因,在女性的体细胞中可能有等位基因,而Y染色体只存在男性中,故在Y 染色体的Ⅲ非同源区中的基因,在男性体细胞中不可能有其等位基因,D错误。
新人教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高考总复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1.萨顿推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
系。
(√)
2.果蝇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
3.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
为伴性遗传。
[典例1]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
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 定患病
考法(二) 考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2022·衡水检测)摩尔根验证“白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
《基因在染色体上》说课稿
《基因在染色体上》说课稿《基因在染色体上》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二章第二节,表面上看本节要说明的是“基因在哪里?”的问题,其根本是要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减数分裂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紧密相连,而减数分裂又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
2.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①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②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⑵能力目标: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⑶情感目标: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②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2)教学难点 :①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②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二、说教法列表比较法、引导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学法以引导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并辅以讲授法,指导读书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思考以下问题,导入新课1、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分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可产生多少种配子?2、一个体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最多可产生多少种配子?要求:学生画图示,并说出理论依据。
分析染色体和基因有没有共同之处?(猜测出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二)萨顿假说1、学生阅读课本P27,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行为染色体的行为体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成对成对配子中的存在形式成单成单在体细胞中的来源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的组合方式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传递中的性质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保持稳定性类比: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具有平行关系2、小组合作学习P28“思考与讨论”: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并解释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当学生将基因标注在染色体上之后,会发现不管是F1还是F2代,结果与前面孟德尔所做的实验是完全一致的。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
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果蝇(果 蝇是昆虫纲双翅目的一种小型蝇类,体长3 -4mm,在制醋和腐烂水果的地方可以看 到。)
果蝇作为遗传研究材料的优点:
①个体小,易饲养,繁殖快。 ②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
③具有多对易于区分且稳定
遗传的相对性状。
野生果蝇的红眼基因纯合 白眼雄果蝇
染色体上的结论。 从孟德尔理论的怀疑者成为孟德尔理论坚定的支持者。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摩尔根等人的设想可以合理地解释实验现象。但是判断一种设想或 假说是否正确,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现象是不够的,还应运用假说-演 绎法,预测另外设计的实验结果,再通过实验来检验。
1.你能运用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他们的解释
——果蝇的杂交实验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
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假说②: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红眼来自白眼P♀ × ♂
P
红眼雌果蝇
XWXW ×
白眼雄果蝇
XwY
F1
红眼
♀♂
自由交配
F1
XWXw
红眼雌
× XWY
红眼雄
F2
XWXW
红雌
XWXw
红雌
XWY XwY
红雄 白雄
F2 ♀
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 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一、萨顿的假说
常见问题
1.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和萨顿假说的提出所使用的方法相同吗?
不相同。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萨顿推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法。
2. 萨顿经过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究竟是 否是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教材分析
《基因在染色体上》是人教版《生物必修②〈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沿着遗传学史的发展顺序,在第1章人们是如何发现遗传因子的存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遗传因子,即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
因此,第1章和本章的第1节是本节学习的基础。
该节的内容包括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三部分,新教材中的这些生物知识是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服务的,是重新演绎当年科学家探究过程。
本节提出“类比推理”方法,是对“假说演绎法”科学方法的进一步培养,是对提出正确的“假说”的一种具体指导,对培养学生的提出假说能力很有帮助。
摩尔根实验证据是验证“类比推理”假说,同时摩尔根实验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解决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围绕“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究过程,精心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究。
(2)引导学生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画出孟德尔定律遗传图,运用基因和染色体概念解释孟德尔规律。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画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经思考和讨论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
(2)针对摩尔根研究,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归纳,进而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
六、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答,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解。
2、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七、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一栏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画含一对同源染色体、二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
引导,利用挂图或板画更正。
据图示表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引导、肯定、鼓励。
引出并介绍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
介绍萨顿其人及其假说,提示假说是需要证明的。
利用板书介绍摩尔根的研究。
依实验现象写出遗传图解。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作答。
(如果学生的学习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如下问题进行分析解释)。
1、根据哪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出果蝇的显性性状?为什么?
2、果蝇的白眼性状遗传有什么特点?是否与性别有关?
3、如果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用字母W表示,而且它位于X染色体上,你能用基因W和X染色体写出摩尔根的两组果蝇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吗?
4、如果你是摩尔根,你将如何解释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
5、需要设计一个测交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吗?为什么?如何设计?
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成果。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引导、帮助、肯定。
引导、帮助学生总结。
(三)小结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研究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获得了与萨顿假说相似的发现;通过对摩尔根实验的剖析和解释,确认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所学的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对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做了解释;通过画减数分裂图,写遗传图解巩固以前所学。
(四)作业布置
教材P31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的假说
1、萨顿的推论
2、内容
3、类比推理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果蝇杂交实验
2、果蝇杂交实验分析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