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x

合集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4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4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4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能力目标】能够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学会与朋友之间建立健康的友谊。

【知识目标】能区别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于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哪些行为和做法会损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难点】如何建立健康的友谊三、教学方法活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朋友》,导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好朋友推介会过渡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我们来开一个好朋友推介会,请同学们参照教材第10页的两个案例,把各自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

案例1:我和王兵、杜南是好朋友。

我们都喜欢踢足球,也很谈得来。

王兵的球踢得特别好,我很佩服他,也从他那儿学会了很多踢球的技巧。

杜南很实在,我很喜欢他。

案例2:有一天,大家都做完作业回家了,我被几道数学题难住了。

正在发愁时,孙蕾走过来,耐心地给我讲解,她一直陪我做完作业才和我一起回家。

从此,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我的朋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忆并讲述自己与好朋友之间难忘的故事。

2、我心目中的朋友过渡语: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请同学们来谈一谈。

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交流教材第11页的小诗及对各种物品的理解和看法。

然后,让学生谈一谈在自己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并说明原因。

鼓励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3、让友谊之树长青过渡语: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一颗友谊树。

有些行为滋润着友谊树茁壮成长,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我们的友谊树,请同学们谈一谈侵蚀友谊树的行为有哪些?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选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把侵蚀友谊树的行为填写在友谊树上的相应位置。

4、真正的`朋友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三页“朋友”的寓言故事,请同学们思考:(1)胖子和瘦子的友谊为什么经不起考验?(2)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吗?(3)你对“朋友”这个词有什么新的看法?同学们思考、发言。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品德和社会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行为规范。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

5.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1.品德教育–了解什么是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习尊重、友善、诚实等基本品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2.社会教育–了解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结构–学习社会人际交往技巧和社会礼仪–了解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学习如何正确处理社会问题和矛盾–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环保意识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通过模拟情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品德与社会行为规范。

2.互动讨论: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意见。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观察实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5.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社交场合中的各种情境,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品德教育1.导入:通过发问激发学生思考,引出品德教育的话题。

2.概念解释:通过讲解和举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品德。

3.品德培养: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展示良好品德的重要性和影响。

4.品德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5.课堂总结:通过概括和归纳,总结品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第二课时:社会教育1.导入:通过展示社会新闻和图片,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2.社会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家庭、学校、社区等。

3.社会规则:通过游戏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的原则。

4.社会交往: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习社会交往技巧和社会礼仪。

5.环保意识:通过观察实践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0篇)

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0篇)

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0篇)《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健康、饮食、作息、休闲娱乐好习惯的内容能力目标: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来评判自己家的各种生活习惯。

情感目标:能够分析好习惯和坏习惯,并能扬长避短。

教学重点:学会过健康的生活,远离不健康和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分析好习惯和坏习惯,并能扬长避短。

教学准备:师生查找有关各种生活习惯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一个文明的家庭不仅要在生活中讲究礼节,而且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家庭文明的表现。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养成生活好习惯。

二、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好习惯。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好习惯呢?2、指名同学回答。

师:有的同学一下觉得无从说起,那好,书中给大家一个提示我们一起来看看。

3、仔细阅读第40页的图片想想从哪些方面谈及生活好习惯。

师:那我们同学再想想在这方面还有那些表现呢?教师小结:良好的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

其实有些习惯与我们同学有密切相关的各种习惯,如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

4、请大家结合实际,将自己在生活习惯中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填在书上。

三、谈自己家的生活习惯师:有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自己很难意识到,即使意识到也不容易改正,这就需要我们家人诚恳地和蔼地给对方指出来,逐渐地帮助他改正。

四、布置作业: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请同学们组织你的家人开个家庭协商会,大家共同把家庭成员每个人身上的不好习惯找出来,并提出改进意见,要注意谈话的语气、要多呵护少批评。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将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填在书上。

学生谈自己家的生活习惯。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让爱永远住我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互敬互爱。

能力目标:能和家庭里的成员之间沟通,并且能互爱。

情感目标:热爱家庭尊重父母。

教学重点:能和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并能相亲相爱。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品德”与“社会”的定义和含义•掌握“公民意识”、“道德感”、“法制观念”等概念•了解一些社会问题,如环保、道德沦丧等•发展阅读、写作、思考等语言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品德观•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和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和演讲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精神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品德与社会•“品德”和“社会”的定义和含义•品德与社会的关系第二章品德观•公民意识、道德感、法制观念的概念和内涵•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与品德观有关的问题第三章社会问题•生态环保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道德沦丧现象的表现和影响•乱象之下的社会问题与法律制度三、教学方法1. 实行任务型教学本次教学重视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阅读文献、参观实践、小组讨论、演讲等方式进行探究、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学科和综合技能。

2. 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自主讨论,增强学生互相倾听、理解、谅解、宽容的能力。

学生们可以在互相支持和讨论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励自己进一步学习和完善,也可以在互相教授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

3. 实施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引入情境元素,为学生创设能模拟真实场景的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掌握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技能。

比如,在讨论环保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了解环境状况,以及身边环保问题的解决方式,有共同地体验与参与。

四、教学评价1. 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调研学生们将根据教师的设定,围绕品德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写作、演讲,同时,可以吸取大量的素材。

学生还可向社会各界寻求信息和意见,了解社会科学研究、信息采集等重要方面的技巧。

2. 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期间对学生能力及表现的评价学生们的表现将被教师贴在黑板上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记录和归纳学生的得失,并进行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第一章:人与环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实践环保行动。

1.2 教学内容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行动实践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行动实践,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学生理解度评估: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实践行动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实践情况。

第二章:人际交往与沟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

2.2 教学内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沟通技巧与方法团队合作与协作社交礼仪与尊重他人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沟通技巧与方法。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实践沟通技巧。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团队合作经验和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学生理解度评估: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实践行动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的运用情况。

第三章:自我认识与成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

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实现自我成长。

3.2 教学内容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面对困难与挑战制定目标与计划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目标设定法:教授学生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实现自我成长。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 (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 (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能够:1.了解什么是品德与社会教育;2.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社交礼仪;3.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1.什么是品德与社会教育;2.道德规范和社交礼仪;3.品德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为了顺利进行本次课程,教师需要做以下准备:1.教具:投影仪、课件、纸笔等;2.教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教材;3.卡片:写有不同价值观的卡片,供学生讨论使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学习品德与社会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一些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实际应用。

步骤二:讲解道德规范和社交礼仪教师通过课件和实际示范,向学生讲解一些常见的道德规范和社交礼仪,例如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尊敬师长等。

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规范和礼仪。

步骤三: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写有不同价值观的卡片。

学生们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讨论每种价值观的优点和缺点,并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

教师可以在讨论结束后邀请一些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由。

步骤四:品德观念和价值观在学生已经了解了道德规范和不同价值观后,教师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品德观念和价值观,例如诚实、宽容、勇敢等。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些正面的例子,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追求这些品德观念和价值观。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新认识和体会。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针对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1.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2.书面作业:布置一篇关于品德与社会教育的作文,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口头回答问题: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范文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范文

这次教学设计的主题是《品德与社会》,本教学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教学目标分析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什么是品德,品德与社会的关系,品德素质的重要性及其在人生中的作用。

同时,学生也将掌握一些重要的品德素质,如诚实、宽容、勇敢、尊重等。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德的含义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2)品德素质的构成。

(3)诚实、宽容、勇敢、谦虚、尊重等品德素质的培养方法。

2.教学方法(1)情境启发法通过情境、故事、图片等启发学生思考品德问题,激发学生对品德的认识和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判断能力,从中挖掘出品德素质的要素,激发学生对品德素质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改进意识。

(3)活动法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学生体验品德素质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品德素质的培养。

三、教学流程设计1.导入通过谈论、提问、故事等方式,启发学生对品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2. 基础知识教学对品德的概念、构成、作用等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和说明。

3. 互动式教学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讨论、小组合作等各种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品德与社会的关系,品德素质的重要性及其在人生中的作用。

4.策略指导教学针对品德素质的培养在不同方面所采用的不同策略进行指导和分析,如情绪管理、自我克服、专注力培养等。

5. 策略实践教学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进行策略实化,并引导学生根据实践情况进行反思和调整。

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评估学生对品德概念、品德素质的理解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

通过评价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并为下一步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什么是品德,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认识社会,知道社会的基本组成,理解社会的重要性;3.认识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系,掌握相应的行为方式和规范;4.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服务意识;5.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品德与社会,掌握品德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社会基本组成。

2.学习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相应的行为方式和规范。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内容:(1)品德教育的基本概念(2)社会基本组成的认识:如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3)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4)相应的行为方式和规范(5)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培养2.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了解品德教育的意义和内容。

(2)PBL教学法:通过项目驱动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品德教育和社会的知识。

(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家庭、学校、社会的角色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和规范。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一张“好品德”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品德。

(2)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好品德”的概念,并向学生介绍品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2.展示环节(1)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等方式,了解社会的基本组成以及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组成部分。

(2)引导学生分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3.实践环节(1)针对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

让学生感受家庭、学校、社会的角色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和规范。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4.反思环节(1)针对本课学习的内容,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堂反思。

(2)教师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牢记好品德的重要性,遵守相应的行为方式和规范,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9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9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9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本课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2、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能够自信地学习、自信地做事,体会因进步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3、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还包含着老师、家长和朋友的帮助,从而知道感激他人。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通过让学生填写一年级的试卷,帮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2、通过让学生对比现在和以前的作品、作业以及其他的个人资料,感受到自己是在不断进步的。

3、通过教师、家长的鼓励,使学习较差的学生也明白自己在这几年的学习当中也在不断进步。

4、在第一、第二环节的基础上,开展“登上进步快车”的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去寻找自己的进步之处,树立自信心,体验进步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5、开展“叠幸运星,存放愿望瓶”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对未来有哪些期盼,使学生确定努力的方向,并为此而不断地努力。

〖实施过程〗(一)展开活动,揭示主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试卷,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教师发试卷,学生拿到试卷后开始做题。

)师:大家做得真快呀!同桌之间交换一下试卷,互相订正,看看大家的成绩如何。

(订正答案,统计成绩。

)(实物投影出示:一位学生在一年级时答的同样的试卷。

)师:咱们再看看她现在做的这份卷子。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显示两份卷子)师:同样一份卷子却是两种结果,这是为什么?生:因为她现在学的知识多了。

生:因为她长大了!生:她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了!生:同一年级相比,她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师生互动,深化主题师:进步可真大!其实,每个同学的。

身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不信,你们拿出你以前的作品来比一比吧!(学生拿出以前和现在的学习作品进行对比,然后全班交流,通过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的对比作品。

)(三)教师、家长的鼓励师:这么多同学都有了进步,老师祝贺你们。

咱们班的班主任,对咱们更加了解,你们想不想听听她怎么说?(播放录音:老师说的都是班里较差学生的进步。

《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和规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2. 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人群交往,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社会角色——家庭中的我教学内容:家庭成员的角色与责任,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校园生活中的我教学内容:学生角色的规范,与老师和同学的良好交往。

3. 第三课时:公共场所的我教学内容: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文明礼貌的行为表现。

4. 第四课时:与陌生人交往教学内容: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自我保护意识。

5. 第五课时:合作与团结教学内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社会角色和规范。

2.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他们的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

3.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品德与社会》教材。

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包含案例、图片、视频等素材。

3. 情景道具:用于模拟实践的教具和道具。

4. 作业模板:用于布置课后作业的模板。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家庭中的我:通过观看家庭生活短视频,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引导他们分享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和感受,培养家庭责任感。

2. 校园生活中的我: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校园生活中的场景,如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引导学生学会文明交往,尊重他人。

3. 公共场所的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公共场所的规则,如图书馆、电影院等,进行情景模拟,检验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和文明行为的表现。

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教案

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教案

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教案【导言】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品格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板块化、情景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宽容、尊重、感恩等品质,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品德观念。

下面我们结合小学的特点,设计一堂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价值观。

【课程名称】:尊老爱幼,做合格公民【适用对象】:小学生【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感恩社会的意识;2.培养学生爱老敬老、爱幼助幼的品德;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复习“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导入本节课的话题:“尊老爱幼,做合格公民”。

**二、讲解(15分钟)**1.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老人和幼儿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2.讲解尊老爱幼的含义,比如:尊老是对前辈的尊重和孝心,爱幼是对弱小者的关爱和帮助。

3.讲解做合格公民的意义,即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

**三、活动设计(3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幅画面,表现尊老爱幼的场景。

2.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情景下的尊老爱幼行为,如帮助老人过马路、照顾幼儿等。

3.团队合作:让学生一起完成一项任务,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尊老爱幼的重要性和做合格公民的责任。

2.让学生自我评价,检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不尊老爱幼的行为,提出改进意见。

【作业布置】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尊老爱幼的感想和体会;2.让学生在家里、学校或社区中,做一次尊老爱幼的实践活动,并写下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doc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doc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1、看图说意。

2、评选班级“最佳衣着奖”3、小表演:公共场合屮的礼节、礼仪。

(按不同的公共场合,如餐厅、公共汽车、酒店、公园等分成四组,分别带JL不同的头饰。

)4、情景设置。

5、请同学们根据教材22页设置的情景,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6、向同学们介绍身边的小数民族的习惯和生活习俗。

7、做手抄报: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较认真领会并参与活动,懂得了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知道屮西方在礼仪、礼节丄的不同,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课题做个受欢迎的人课型新课教时2学标教目1、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知道屮西方在礼仪、礼节上的不同,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

3、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重点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难点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导入二、问题解决, 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一、检讨会1、大家互相说说彼此都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2、共同讨论如何改止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并订立一份家庭公约,人手一份,彼此监督。

三、故事续编小花的爷爷今年已经70多岁了,一直都有吸烟的习惯。

家里人不知说过多少次,要爷爷少吸一点,可爷爷少吸一点, 可爷爷就是不听,说口己都吸了那么多年了,长期形成的习惯怎样可能改变呢?今天小花听了老师讲吸烟的危害后,下决心要改变爷爷的怀习惯。

回到家后,她就把爷爷的烟偷偷地藏了起来,爷爷到处找不到,非常生气。

这时候,小花会怎么做呢?四、讨论:小学生该不该玩电子游戏?如何告别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觉学生思想转化了,变得更乖更听话了。

我们班基本杜绝了玩电子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

教案《品德与社会》

教案《品德与社会》

教案《品德与社会》第一章:遵守规则1.1 学习目标: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学校和社区规则1.2 教学内容:社会规则的定义和作用学校和社区规则的例子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方法1.3 教学活动:1. 导入:讨论社会规则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规则对社会的意义。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学校和社区中的规则,分享遵守规则的体会和挑战。

3. 案例分析:分析违反规则的案例,讨论其后果和对社会的影响。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增强实践能力。

1.4 作业与评估:评估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情况的观察和反馈。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学习目标: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2.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定义和意义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方法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2.3 教学活动:1. 导入:讨论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尊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挑战。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场景,增强实践能力。

2.4 作业与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倾听和理解能力的表现。

第三章:负责任的行为3.1 学习目标:了解负责任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学会承担责任和处理后果3.2 教学内容:负责任的行为的定义和作用承担责任和处理后果的方法培养责任感和自律能力的技巧3.3 教学活动:1. 导入:讨论负责任的行为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负责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承担责任和处理后果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挑战。

3. 案例分析:分析不负责任的行为的案例,讨论其后果和对社会的影响。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承担责任和处理后果的场景,增强实践能力。

3.4 作业与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承担责任和处理后果的能力的表现。

第四章:合作与团队精神4.1 学习目标:理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4.2 教学内容: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定义和作用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方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技巧4.3 教学活动:1. 导入:讨论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对团队的影响。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品德与社会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在四年级下册的教学中,品德与社会课程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自我认知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教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一、课程目标:1.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培养互助、关爱、宽容的品质;2. 帮助学生了解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合中的行为规范和礼仪,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4.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其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启发式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2. 案例分析: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和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 讨论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4. 观摩体验:参观社会机构、参与公益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四、教学活动设计:1. 进行“友爱互助”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分享友谊故事并展开互助活动;2. 举办礼仪培训课程,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3.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社会机构、参与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和参与感;4. 进行“感恩父母”教育活动,让学生写感恩信给父母,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5. 举办情绪管理工作坊,教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表达情感,并进行情景模拟练习。

五、评估方式:1.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考试,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行为举止,了解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3. 调查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评估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4. 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评估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4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4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4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

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

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学习有苦也有乐,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成功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放弃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准备:每个同学找出这两年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布置成长回顾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能干。

那么,这两年多的学习中,大家学会了些什么呢?二、学文明理1.请同学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板书课题:我学会了)(1)看课文P26-27插图,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重点请同学说说做凉拌菜的过程。

表演一下买文具。

)(2)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我们进行“成语接龙”比赛,看谁接得最快最好?(3)太精彩太紧张了,我们唱一首歌来轻松一下。

(4)教师小结: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

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2.看课文P28-29的插图,学生介绍:(1)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2)你是怎样坚持学会的?(3)你认为是什么使你成功的?把你学习成功的经验介绍给我们,让我们学习学习。

(板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4)成功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5)成功的快乐只有谁才能得到?(6)教师小结:学习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苦也有乐。

只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三、教学延伸1.我们来看王楠、马琳、李菊、白杨等等乒乓球名将登台领奖的图片。

2.讨论一下:谁能说说这些名将为什么能夺冠?(勤奋、不怕艰苦、不怕失败等)3.大家谈谈:他们是怎样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等)四、深化导行1.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2.交流交流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0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0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0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快乐其实很简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个主题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的第四课。

本单元是从心灵上净化学生,让学生用心去体会美好品质、美好心灵,学会宽恕他人、体谅他人、尊重他人、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学会与人分享快乐,体会生活中的种种快乐。

本课学习通过游戏、活动和快乐体验一步一步、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快乐的含义,感受快乐的心情,并领悟快乐的本质。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11岁多,已经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小个体了,认识了不少的同学、朋友、亲戚,学会了与人交往,能自主开展小型活动,解决一定的实践问题。

具有调查了解、发现思考的能力了。

无忧的孩子他们的脸上应该挂着纯真的笑容,但是有不少孩子的笑容蒙上了阴云,部分留守儿童隔代抚养或亲戚寄养,性格孤僻消极,不善与人交流;有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拈轻怕重,爱攀比,不能很好与大人沟通,不会体验生活的乐趣,也不会体会学习生活,群体生活的快乐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体会生活中的快乐,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理念。

二、情感与态度: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懂得快乐就是帮人一把,从而真正领悟“给予是快乐的”。

三、行为与习惯… …:1、在帮助他人中体会快乐,并乐于与人分享快乐。

2、调整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养成感恩和助人为乐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快乐,知道什么是快乐,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通过学习懂得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帮助他人。

教学过程活动一:发现快乐1、播放歌曲《如果快乐你就拍拍手》,同学们让我们边唱边跳吧。

2、同学们感觉到开心、快乐吗?3、是啊,校运会我们班男子接力获得了第一名我们感到快乐,每周星期一宣布我们班获得劳动红旗我们感到快乐。

板书:快乐其实很简单。

活动二:“快乐调查”汇报—————在采访中获知人人都有自己的快乐。

2023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

2023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

2023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一、本年级情况分析:本年级共有学生三百多人,在以前的学习及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在本期的教学活动中,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2.能力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2.拓展教学空间。

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课程安排:第一单元温暖的家 8课时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 15课时第三单元生活中的你、我、他 11课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2〖本课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认识合作的条件,初步掌握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初步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课题生活中的快
年级五年教材版本人教版乐
设计人闫树波教龄34任教年级五年
教材分析学生分析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对快乐的感受和认识,学会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感知
生活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缺少快乐的学生
引导学生找出缺少快乐的原因,用同学快乐的感受感染和启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教学设计
思想
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教学目标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交流,讨论
教学策略与
方法
教学资源同学们学习生活中快乐的事例
合作,交流,体验
教法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感受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
些让我们快乐的事?学生交流
活动一多变的情绪
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
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下面大家组内互说
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心情故
事,
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一讲一周内
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
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什
班里讲述
么事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
又是怎样的?
活动二快乐驿站
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表演自己
学生表演感受快乐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学会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
从平常的生活中感悟生
2、让学生给自己的实际说说快乐的
活的快乐,成为一名健康情绪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快乐的人。

活动三找录快乐
小组交流
1、引导学生寻找快乐
2、发“快乐卡片”记录
学生讨论
自己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并说说以
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生活中的快乐
多变的情绪高兴 -----开心
不高兴 -----烦恼
板书设计
本节课通过学生交流感受,寻找快乐,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相互启发,相互碰撞,学生一定能不断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水平。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