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杂种优势利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900—1908年:
East & Shull培育 玉米自交系,利用
×
自交系培育单交种。
单交种
2)1910-1915年:农民不愿意进行玉米自交和 杂交,杂交玉米工作未继续进行。
3) 1916-1918年: Jones提出培育 双交种,为杂交 种生产开辟了新 途径。
×
×
单 交
×
单 交


双交种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 二、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 三、杂种优势的利用成就
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种优势(heterosis):两个或几个遗传性 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 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 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
4. 杂种优势指数
杂交种某一性状平均值与双亲同一性状 平均值的比值
杂种优势指数(%)=-----F--1------×100 MP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将杂种优势归为四类:
超亲优势 中亲优势 部分优势 负向中亲优势 负向部分优势 负向超亲优势
F1>HP MP<F1<HP LP<F1<MP F1<LP
二、 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Chapter 10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第二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征 第三节 作物繁殖方式与杂种优势利用 第四节 自交系的选育 第五节 配合力及其测定 第六节 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和杂交制种技术
1.有关杂种优势利用的记载。
最早有关骡子的记载,在《吕氏春秋· 爱士》:“赵简子有白骡,而甚爱之” 。
有关骡子杂种优势的记载在
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中有文 字描述“ …马复驴所生骡者,形 容壮大,弥复胜马…”。
马骡 驴骡
2.蚕的杂种优势利用
1637年《天工开物》中有关 养蚕业杂种势利用的记载: “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 幻出嘉种,此一异也” 。
①自交系的花粉量大,散粉畅 ②自交系自身产量高 ③自交系雌雄花期协调,结实性好
二、自交系选育过程
1.选育自交系的原始材料
①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 ②各类杂交种 品种或品种间杂交种选育的自交系—一环系 自交系间杂交种选育的自交系—二环系 ③综合品种和人工合成群体
2. 选育自交系的过程
S0
种植原始材料,选择30至
MP
2. 超亲优势
杂种一代某一性状平均值超过高值亲本同一性 状平均值的百分率
F1-HP 正向超亲优势(%)=-------------×100
HP
负向超亲优势(%)=---F--1---L--P----×100 LP
3. 超标优势
杂种一代某一性状的平均值超过当地推 广品种同一性状值的百分率
超标优势(%)=---F--1---C--K----×100 CK
2. 利用理化因素杀雄制种 物理因素杀雄:温度 化学因素杀雄:GENESIS EK
3.利用标志性状制种 用某一显性或隐性性状作标志,区别真假 杂种,不需要去雄。
具体做法:给父本转育一个苗期出现的显 性标志性状或给母本转育一个苗期出现的 隐性标志性状。间苗时 ,拔掉具有隐性性 状的幼苗。
彭泽1号 × 芽黄
长绒棉4293 正常绿苗
芽黄 正常绿苗 自交 杂交种
4. 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 自交不亲和系 × 自交亲和系 杂交种
自交不亲和系互为父母本
自交不亲和系 × 自交不亲和系


杂交种
杂交种
(1)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方法: ①人工剥蕾授粉 ②花期盐水喷雾 ③利用自交不亲和保持系
自交不亲和系 × 自交不亲和保持系
1. 品种间杂交种 2. 自交系间杂交种 3. 品种-自交系间杂交种 4. 雄性不育杂交种 5. 自交不亲和性杂交种 6. 种间亚种间杂交种
单交种 三交种 双交种 综合杂交种
1. 品种间杂交种
特点:育种程序简单,F1表现不整齐, 杂种优势低于自交系间杂交种。
2. 自交系间杂交种
特点:育种程序复杂,所需时间长,杂交 种生长整齐,优势明显。
三、杂种优势的利用成就
农业的“曼哈顿工程” 世界:据Duvick最近估计,由于推广杂交玉米、
高梁和水稻,每年增产粮食8000万吨,相当于每 年扩大种植面积2800万公顷。
中国:建国50年来,我国杂交玉米占我国玉
米面积的85%,杂交水稻占50%,杂交油菜占 30%,近20年中,利用杂种优势已为我国增产 粮食8亿吨以上。
单交种 性状整齐,增产幅度大, 三交种 产量低于单交种,制种产量高 双交种 产量低于单交种,制种产量高 综合杂交种 连续用多代,不需年年制种
3. 品种-自交系间杂交种(顶交种) 产量和整齐度不如自交系间杂交种
4. 雄性不育杂交种
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
三系杂交种
水稻 、高粱
中国杂交水稻早期种植情况

1976 1980 1985
面积(万亩)
水稻 杂交稻 %
54326 201.6 0.39 50817 7183.1 14.13 47757 12628 26.44
亩产(公斤)
水稻
231.5 275.5 351.9
杂交稻 增产
280.0 48.5 353.1 77.6 431.5 79.6
4)1920-1925年:双交 种Burr-Leammg在新 英格兰推广。
5) 1920—1925:Henry A. Wallace 培育出杂交种 Copper Cross , 于1924年获得Iowa玉米产量试验金奖。
* 美国玉米杂交种种植情况
1933 Iowa 1% Kansas Texas Kentucky USA 0.1%
自1976年~2000年已经累积增产稻谷3.6亿吨, 相当于扩大了近6000万公顷的水稻种植面积。
第二节 杂种优势表现特征
一、杂种优势的度量 二、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
一、杂种优势的度量
1.平均优势(中亲优势)
杂种一代某一性状的平均值超过双亲同一 性状平均值的百分率
F1-MP 平均优势(%)=-------------×100
3.测定配合力的方法
(1) 共同测验种法: 顶交法 多系测交法
如果被测系少,采取人工套袋杂交的办法。 如果被测系多,采用一父(测验种)多母(被测系) 隔离区法。
第六节 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和杂交制种技术
一、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 二、杂交种的类别 三、杂交制种技术
一、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
1. 人工去雄制种 采用人工去雄制种,作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花器较大,易于人工去雄 ②人工杂交一朵花,能得到数量较多的种子 ③种植杂交种时用种量少。
1.杂种优势是普遍的生物现象 2.杂种优势是复杂的生物现象 杂种优势大小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①与作物的种类和繁殖方式有关 ②与亲本性状的差异和纯度有关
3. 杂种优势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营养型 生殖型 适应型
4. 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衰退
第三节 作物繁殖方式与杂种优势利用
一、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原则 二、不同繁殖方式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总产(亿公斤)
水稻 杂交稻 %
1258.1 1399.1 1680.4
5.9 253.7 18.13 545.8 32.48
中国杂交水稻近年来种植情况
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533.33万公顷,约占水 稻总面积的50%,产量占水稻总产近60%。
4.杂交小麦研究简史
CIMMYT杂交小麦田
1)1934年: 发现小麦具有杂种优势
50株,人工套袋自交
S1
综合性状良好的植株,继
续套袋自交
S2
通过4-6代连续选株自交,就
可以育成自交系。
自交系选育过程应注意:
自交的过程中要对农艺性状进行选择; 在一定时期测定配合力;
自交 自交系选育过程: 选择
配合力测定
三、自交系的改良
在自交系存在个别缺点时,对自交系进 一步改良,多采用回交改良方法。
1938 3%
1942 1947 1959 98%
75% 24% 5% 75%
94.9 %
2 .杂交高梁研究简史
1)1948年:美国Stephens用“矮生黄迈罗”
与“得克萨斯黑壳卡佛尔”作正反交,发现并 育成了质-核互作型的雄性不育系。 2)1953年:已获得了几个康拜因卡佛尔雄性不 育株系(CK60A,即后来繁殖的Tx3197A)。
可育
不育
2)1951年:木原 均将普通小麦的细 胞核导入尾形山羊 草的细胞质中产生 了雄性不育性。
3)1962年:以提莫菲维小麦为与普
通小麦Bison(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 获得T型细胞质不育系和保持系。
保持系
4)同年(1962)
利用提莫菲维的恢 复基因育成普通小 麦Marquis恢复系, 实现了三系配套。

×
优 质 晚 熟
早 熟 优 质
种间杂交种
心叶烟草( Nicotiana glutinosa)
4.杂种优势


概念的提出 德



Mendel (1865)在豌豆杂交试验中,首 先提出杂种活力(Hybrid vigor)术语。
Shull在1908年:提出杂种优势概念。
二、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
1 .杂交玉米研究简史
一、 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原则
1.选配强优势组合 2.提高两亲的纯合性 3.采用简易的制种技术
二、不同繁殖方式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特点
1. 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 ①利用杂种优势的方式主要是品种间杂交 ②去雄困难
2. 异花授粉作物 要经过连续多代自交、分离、选择,育 成纯合的、性状优良的自交系,配制自 交系间杂交种。
• 1906年日本的外山龟太郎提倡在蚕业生产上推广应 用杂交一代(F1),并大面积的应用。
• 我国在本世纪20年代开始普及杂交一代蚕种,现在 我国生产上应用的桑蚕品种均为杂交一代蚕种。
3.烟草的杂 种优势利用
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 早
德国学者
Kolreuter (1761 -1766)报道烟草 种间杂交种具有 杂种优势
杂交的品种、杂交种、自交系、 不育系、恢复系等称为测验种。 测交种:测交所产生的杂种。
1. 测验种的选择
①根据测定的目的选择测验种 ②测验种本身的配合力最好是中等的 ③测验种与被测系是不同来源的
2. 配合力测定的时期
早代测定 S1-S2 中代测定 S3-S4 晚代测定 S5-S6
S0 S1 S2 S3 S4 ×测验种 S5 测交种 S6
自交不亲和系
(2)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交种的方式 单交种 自交不亲和系×自交亲和系
单交种
三交种 自交不亲和系A×自交不亲和保持系B
F1×自交亲和系C 三交种
5. 利用雄性不育性制种
(1)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简称质不育 (2)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简称核不育
(3)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二、 杂交种的类别
3. 无性繁殖作物
进行有性杂交后,从杂种一代中选择优 良单株进行无性繁殖。
第四节 自交系的选育
一、对自交系的基本要求 二、自交系选育过程 三、自交系的改良
自交系:经过多代人工强制自交和 单株选择育成的基因型纯合、性状 相对整齐一致的稳定群体。
一、对自交系的基本要求
1.基因型纯合,表现整齐一致 2.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3.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 4.与繁殖制种有关的性状优良
第五节 配合力及其测定
一、 配合力的概念 二、 配合力的测定
一、配合力的概念
配合力:亲本对杂种后代某个性状产生 的影响。
一般配合力:某个亲本在一系列杂交组 合中,对杂种后代某个性状产生的平均 影响。
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亲本杂交,亲本 对杂交种某一性状的影响。
二、配合力的测定
测交:测定亲本配合力的杂交 测验种:在测定配合力时,用来与被测系
不育系 恢复系
5)1974年,第一个
CMS杂交种在生产上 应用(US)
6)1980年开始,化学杀雄剂研究。
乙烯利 WL84811(Shell) SC2053 (Shell) Genesis( Mensanto)
CMS/Rf CHA
简单 经济 有效
解决制种问题的 核心是产生雄性 不育的方法
两系法(光温敏 不育)
3)1954年:育成
3197A不育系,并实 现了三系配套。
矮 秆 杂 交 高 粱
高 秆 杂 交 高 粱
4)20世纪50年代后期
美国已基本上普及了高粱 杂交 种,产量提高了百分 之二十至五十。
3. 杂交水稻研究简史
1)1958年:日本胜尾清育成藤坂5号不育系 2)1966年:日本新城长友,育成65A不育系 3)1966年:袁隆平报道发现雄性不育株 4)1970年:李必湖发现野败不育株 5)1972年:中国,珍汕97A不育系 6)1973年:中国发现IR24恢复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