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
参考教材:桑标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
郭亨杰主编《童年期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
2、掌握心理发展的内涵
3、了解有关童年期儿童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发展与流派
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前言: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1、小学上学放学时都有一大群家长接送,连到了三、四年级还是这样;
2、双休日小孩大都反映不开心,原因之一是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外,家长还要加码,还要学钢琴、学美术、学书法,比平时负担还要重,压力很大。

还有家里没有小伙伴玩,邻里之间很少来往等;
3、小学生不少表现为怯懦、孤独、不和群、不关心别人等。

她发问:1、小学是就近入学,上学放学连这点距离都不敢独来独往,将来怎么自立?
2、从小不和群,不关心别人,将来怎么融入社会?
她说:我相信你们以前肯定不是这样的,一定是独身子女之后出现的教育现象。

这是心理素质上出现的新问题。

童年时代,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黄金驿站。

怎样应对未来世界,牵动着所有与此相关的人的心。

第一节儿童教育与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性质
科学求真,心理学的真就是心理的真实状态是什么。

(一)研究心理事实:是什么
(二)研究心理规律:为什么
(三)研究心理机制:怎么样
(四)研究心理本质:源头、过程、方向
(五)研究心理学知识的应用
1、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途径:营销心理学如何应用营销实践
2、心理学应用的研究途径:用韦伯定律制定营销策略
二、儿童教育需要心理学
儿童教育同样要求真。

为了教育儿童,首先就该了解他们。

中外教育史表明,人们为了认识儿童心理的特点,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无论是在欧洲
的中世纪,还是我国的封建社会,那时候对儿童的心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把儿童当作是处于社会边缘的。

未发展好的成年人来对待。

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儿童没有任何地位,在教育中也毫不考虑儿童的
特点,严重地摧残了儿童身心的发展。

直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些进步的教育家才提出“顺自然,展个性”的口号,要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从而促进了儿童心理的研究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这一学科的全部知识证明,我们必须承认儿童的心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儿童有他自己独特的观察、思维和情感的方式,有他自身的规律。

小学儿童是整个儿童期中十分重要的阶段。

它的年龄跨度大(从6、7——11、12岁),心理发展的变化大。

初入学的小学儿童在很大程度上保存着幼儿后期的心理特点,而临近小学毕业的儿童已接近青春期。

在此期间,小学儿童的生理、心理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因此,小学儿童的心理有着特殊性,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小学儿童来讲,由于各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教育条件与所掌握的经验不同,表现出来的认识风格、个性特点、道德品质、行为特征也是不同的。

有的儿童热情爽朗、乐于助人;有的儿童则心胸狭隘、待人冷淡。

有的学生思路敏捷、口齿流利;有的儿童反应迟钝,谈吐嗫嚅。

有的儿童擅长写作;有的则爱好歌舞……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首先是人学。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能力、禀赋、习气,就没有教育。

”所以,教师只有根据儿童心理的特点来进行教育和教学,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是否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区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

从这一点出发,我
们可以说,传统教育过分地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了教育对象本身的特点,因而采用“填鸭式”、“满堂灌”,只顾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的自然状况,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

而现代教育则要考虑到儿童本身的特点,并且要利用关于个人心理特点和关于个人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我们在教育改革中要特别注重这一点。

正确地理解儿童,理解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下面即是与儿童教育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从中可以看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价值: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3、儿童的性别心理
4、儿童的人际交往
5、儿童的情绪表达与调节
6、儿童的道德行为
7、儿童的认知特点
8、儿童的智力
9、儿童中的学习困难者
10、儿童的言语能力
三、儿童教育实践促进了心理学的研究
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儿童的教育也会随时出现新问题,遇见新情况,这又促
使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请看以下课题就能说明这一点:
1、关于独生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
2、关于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心理影响及教育对策的研究
……
第二节心理发展概述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一门科学。

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此,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狭义: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也即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科学。

一、心理的个体发展
(一)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发展”是一个应用得十分广泛的概念。

在发展心理中,也是有多种含义。

一般是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

在此含义上,与“生长”为同一语,严格说,仍有区别。

区分:发展生长成熟
发展尤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

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和神经结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有序发生、不可逆转并带有普遍性的。

生长通常指生理方面,对人类来说,生长是从卵子受精开始,直至个体或组织衰亡为止的持续过程。

成熟是指随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与变化。

包括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成熟。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

它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1、心理活动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
2、心理活动从无意性为主到有意性为主;
3、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
4、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逐步稳定。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基本规律)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心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有阶段的连续过程。

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发展的前后阶段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先前发展是后来发展的基础,而后来发展是先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心理发展进入高级水平后,原先发展水平并不是简单地消亡,而是被高一级水平所包容和整合。

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积累、逐步过度的过程。

在量变期间,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稳定,而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
引起心理的质变。

不同的质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来标志,所以又称着“年龄阶段”。

2、发展的定向性
心理发展的定向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指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

第二,指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如,头尾规律和近远规律。

3、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

心理发展的两个加速期是:一周岁前和青春期,其他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缓。

第二,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例如,儿童掌握语言的速度是神速的,而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却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培育。

4、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通常,一个身心正常的儿童,其心理的发展总是符合发展的总趋势的。

但在发展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和发展的最终水平上,又都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

例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开窍较晚。

正是由于这些差别,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类世界。

5、发展的关键期
人的探究行为、攻击性行为、音乐学习、人际关系的建立等,经早期学习更为有效。

二、毕生发展观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一生的经验对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
3、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4、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三、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要点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认为一个人出生后心理的发展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岁)
4、潜伏期(6—11岁)
5、两性期(12—20岁)
(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所指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
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
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
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
(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因素理论
皮亚杰认为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1、成熟
2、自然经验
3、社会经验
4、平衡化
(四)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指出,必须区分两种机能:一种是靠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的心理机能;另一种是由历史发展结果,即以精神生产工具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

他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机能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心理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3、形成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五)陈鹤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若干观点
(六)朱智贤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若干观点
朱智贤从唯物辩证法出发,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理论观点,又叫做四条基本规律:
1、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3、关于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4、关于儿童心理的发展阶段问题
第三节童年期发展心理学
一、童年期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一)研究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模式
(二)研究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三)研究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研究促进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
二、童年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教育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二)研究设计的类型
1、横向研究(横段研究)
2、纵向研究(追踪研究)
3、跨文化研究(交叉文化研究)
(三)基本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问卷法
5、访谈法
6、各案法
三、童年期发展心理学的学习
总结:
作业:
1、解释概念:
心理的发展心理的毕生发展心理发展模式心理年龄特征
2、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3、请举例说明儿童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认识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并明白每种发展基础对心理发展的制约作用;
2、了解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利弊是多少。

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身体的发展
(一)身体发展状况
身高和体重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是标志着内部器官及骨骼的发育。

(二)儿童身体发展对其心理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1、正常儿童的体格与其个性间存在着虽小但有意义的相关性
2、儿童身体成熟的早晚,也会引起父母和同年龄儿童的关注,其所面对的不同社会
心理环境影响着儿童的情绪、兴趣、能力和社会交往。

二、脑的发展
(一)脑重的增加
(二)脑发育成熟的顺序
(三)脑皮质结构的复杂化
三、遗传
(一)染色体、DNA、基因
1、染色体是由遗传物质DNA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基因是个体遗传中最基本的单位。

是构成染色体的DNA中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

3、基因组指的是23对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包括一个有机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二)遗传因素状况对心理发展的制约
1、遗传是发展的基础
2、儿童对环境做出反应的何种程度,取决于基因的潜在影响
3、正常的遗传状况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正常的基础,反之,则会造成极坏后果。

第二节儿童心理发展的动作基础
一、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动作发展的顺序
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大到小),从无意到有意。

(二)动作技能的掌握
幼儿期是儿童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期。

其动作发展状况见表2—1,图2—1、2—2。

(三)男女儿童动作发展的差异
二、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儿童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神经系统生理成熟的制约。

如何看待儿童动作发展过程中成熟和学习或训练的关系?
三、动作发展水平的心理意义
1、儿童早期,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水平。

2、动作的发展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
(1)有助于认知的发展
(2)有利于积极情绪的发展
(3)与个性发展密切相关
(4)制约着儿童的同伴交往
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基础
一、胎期环境
1、母亲的营养
2、尼古丁、酒精的影响
3、母亲服药
4、母亲的年龄
5、母亲的情绪
6、分娩状况(早产、难产)
二、社会环境
(一)家庭
1、家庭的物质环境
2、家庭情绪气氛
3、家庭教养方式
4、家庭结构
(二)学校
1、教师
2、儿童的同年龄团体,包括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三、传媒
传统的媒介和网络。

四、文化背景
结语:
作业:感悟人生的发展。

(文体不限)第三章童年期的性别角色
教学目标:1、掌握性别定型了几个基本概念,理解定型化的相关理论
2、了解童年期的性别差异,理解影响性别差异的诸因素
3、掌握童年期性意向的发展与教育
教学重点:童年期性别差异与性意向
教学难点:性别角色认同、性别身份的确认等概念之间的差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查阅文献法
教学过程:
男女有别,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常识。

人在其孕育成的那一刻起,染色体的构造就决定了他的性别。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异又被社会赋予了不同的特性。

那么,男孩与女孩究竟有何不同呢?又是怎样使他们不同的?这种不同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又起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第一节性别的定型化
一、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性别
性别,是根据人的性生哩特征而划分的“男性”或“女性”两大类别。

从生理构造来说,人类细胞核的46条染色体中有两条是性染色体,它决定了人类性器官的分化。

一旦性腺形成,它就开始分泌性激素。

男性性腺睾丸分泌的激素称为睾丸酮,女性卵巢分泌的是雌激素和孕激素。

循环系统成熟后,血液将性激素携往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各处。

如果性腺分泌睾丸酮,大脑便向男性方向分化,如果没有睾丸酮,大脑便向女性方向分化,所以,人的性染色体、性激素和大脑机能的差异构成了男女性别生理上的基本差异。

在人类文化中,通常将不同年龄段的男性与女性称为男婴与女婴、男童—女童、男孩—女孩、少男—少女、小伙子—大姑娘…,这都是对人类性别的不同称谓。

(二)性别角色
所谓性别角色,是社会按照人的性别而分配给人的社会行为模式。

它体现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的期望。

性别角色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划分。

每个社会对男性和女性都会提出种种不同的要求,形成了一整套男女性别必须遵循的性别模式。

它要求男性和女性的言谈举止和行为表现都要符合其规定。

否则,将回受到社会的排斥。

这也就是人人常说的性别刻板印象。

在人类的大多数文化传统中,男性是“养家糊口的人”,而女性则是“家庭主妇”。

人们常说“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必须在工作上公共领域中控制环境,(男人要有自己的事业),而且被看
作决断的、理性的、逻辑的、有能力的、擅长解决问题的并且对物质和现象世界充满兴趣。

而另一方面,女性则必须在家庭的私人领域中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贤内助),被看作是富有同情心、温柔的、得体的、能够意识到他人的感情并且对人关注点感性趣。

因此,为了成为“真正的”女性或男性,个体必须发展与他的性别相关的典型特征并且避免那些相反的特征。

这对男性来说特别重要。

可以说,避免女性化是男性化的重要方面之一。

男性必须完全远离“娘娘腔”,具有“男子气”。

随着社会本身的变革与发展,许多女性有工作而男性在参与照顾儿童。

但刻板化的观点仍然存在。

工作的妇女仍然被认为对于F运转和照顾儿童负有责任,即使她们的工作与男性一样要求很多,正如一位男孩所说:“我知道女性的位置不再(局限)在家中,但是至少她应该使家庭保持清洁。


性别角色虽不一定能提供相关个体的准确信息,作为类别,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从环境中接收的大量信息。

如果一个物体或个人能够被分派到一个类型中,那么我们就能够利用该类的知识来帮助自己应付环境。

因此,当我们第一次遇到莫人时,我们会首先注意到他是男性还是女性。

一旦被分派到莫一类,我们就能够利用性别角色来告知自己从一个人身上期待发生什么。

并且预测他或她可能的行为和对我们会做出的反应。

性别角色也提供了一种“文化标准”,来帮助个体判断在一定的环境中他人和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因此,当我们遇到莫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时,性别角色则开始发生作用。

一旦我们充分地了解了他人,则更少会受到影响。

最后,性别角色能够为社会化过程提供“指导方针”,因而非常重要。

它使人可和他人了解,应该教给儿童什么使他们能够学会正确的性别行为。

生物学的性别是扮演社会性性别角色的基础,但个体能否扮演好适合自己性别的角色,这与个体对性别和性别角色的认识及意愿有关。

(三)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
儿童的性别角色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是随着儿童成长,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最终使儿童掌握一定性别角色规范,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

这就是认同。

性别认同则是我们认同中最为重要和基本的方面。

性别认同:P53
性别角色认同:P53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的过程,也即性别定型化的过程。

二、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一)性别恒长性的发展
1、性别恒长性的内涵
2、发展阶段
3、发展线路
(二)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性别期待是个体对性别角色应有的活动、兴趣和行为方面的期待,它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3岁时,认识刻板
5岁时,认识到性别的心理表现
童年期,认识深化,且灵活,并对自己的角色定型加以反省与修正。

(三)性别偏爱的变化
性别偏爱是个体对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偏爱倾向。

性别偏向一致性,但并不总是如此。

虽然男孩更加喜欢男子气的活动,并对此类活动有兴趣,但女孩并不一定就喜欢女子气的活动,接受男子气的个性特征。

在小学期间尤其如此。

比如:用IT量表测定美国女孩和日本儿童,及日常观察都能说明这一现象。

原因:可能与社会上男子更受尊重有关。

(四)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对符合自身性别特点的角色行为的采纳和选择。

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主要表现在活动、兴趣和选择同伴方面。

儿童行为很早就显示出性别类型。

到了小孩子阶段,性别角色行为的分化情况更加突出。

三、性别定型化的理论
用简单的话描述,性别认同是指我们对自己作为女性或男性,女孩或男孩的内在意识。

但我们是怎样形成这种意识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尽管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研究,但仍没有完全理解。

同时,这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主要的焦点是关于女性和男性是“自然而然地”以不同的方式行动,还是文化规定了恰当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规范。

尽管一些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都认为男性和女性是“天生”以不同的方式行动,但大多数社会科学家的观点是,虽然性(作为男性或女性)毫无疑问是一个生物的特征,但性别是社会建构的。

他们这样认为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公认的恰当的女性和男性行为会随着时间改变,而在个体遵从文化规定的规范方面也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因此,尽管个体一生下来就能辨别是男还是女,但是是社会使他们成为男性或女性的。

不过,性别认同一旦形成,则会作为内部监控来指导个体的选择和行为。

个体选择他的正确的行为方式。

此外,我们需要认识到,性别认同既是固定的也是灵活的。

个体内部对自身作为女人或男人的意识一般是固定的,但是被认为正确的行为能够而且常常随着时间改变。

人们通常认为,以下三大因素会影响性别认同的形成:
1、生物因素:它将个体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

2、社会和文化因素:它提供了与性别有关的正确文化规范,并且通过社会化过
程进行传授。

3、个体的选择:个体并不是社会化过程的被动接受者,他们积极参与建构并作出个人的选择。

具体的理论假设有以下几种: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性别格式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心理人类学理论
第二节童年期的性别差异
一、童年期性别差异的形成与表现
(一)身体和动作方面
女性本来不是一个脆弱的性别。

(二)认知和学习方面
1、男女性认知差异变化的年龄倾向
(1)从年龄期起,女性智力优于男性,但青春期下降。

男性渐优于女性,但青春期后减弱。

(2)男性智力发展分布上智愚两端较多,而女性分布较均匀。

但总体上平衡。

从学习成绩和事业成就上都可以看出。

原因:与男女两性生理发育的差异有关。

女性发育一般比男性早1-2年,脑的成熟也相对较早。

智力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使女孩在小学阶段学习比男孩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