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综述(一)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用来解释人们在制定和执行行为计划时的心理过程。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经过计划和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冲动行为。
在计划行为理论中,人们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评估行为的可能结果,然后再做出决定。
首先,计划行为理论强调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在制定行为计划时,人们会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就会更有可能执行计划。
因此,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加人们执行计划的可能性。
其次,计划行为理论还强调人们对行为结果的期望。
如果人们相信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积极的结果,他们就更有可能执行计划。
相反,如果他们认为行为结果会是消极的,就会减少执行计划的可能性。
因此,积极的行为结果期望可以促进人们执行计划。
另外,计划行为理论还考虑了人们的行为意图。
人们的行为意图是指他们打算执行某项行为的程度。
如果人们对某项行为有强烈
的意图,就会更有可能执行计划。
因此,提高人们对行为的意图可以增加他们执行计划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经过计划和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冲动行为。
在制定和执行行为计划时,人们会考虑自己的自我效能感、行为结果期望和行为意图。
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是否执行计划,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积极的行为结果期望和行为意图来促进人们执行计划。
这对于个人的自我管理和组织的行为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综述(一)
浅谈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综述(一)论文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意向论文摘要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意向决定行为,而意向由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中的一者或两者或共同所决定。
本文试图阐释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及其发展。
计划行为理论(TPB)是由理性行动理论仃RA)一计划行为理论的早期版本一发展而来。
TPB认为意向(执行某种行为的动机)由个人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PBC)所决定,且PBC也能直接影响到行为。
TPB认为一个人的态度越积极、主体规范和PBC越强,则执行某种行为的意向越强,也就越可能最终执行某种行为。
1.增加的PBC维度为了解释并预测个体行为发生与否的原因,Fishbein1975年提出理性行动理论。
TRA认为直接导致行为的因素是行为的意向,而行为意向又受态度和主体规范二者的影响。
TRA的关键维度是行为的意向、态度和主体规范。
由于TRA并不能完全解释或预测某些实际行为,Ajzen 在1985年提出改进模式—在TRA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一称为计划行为理论。
PBC是TPB中的重要变量,包括:感知到的控制能力;感知到的困难程度。
PBC在社会认知模式中被广泛应用于预测健康的行为。
增加PBC变量是基于PBC不需用完全的意志控制预测行为的基本原理,而且PBC可以解释为何意向并不总能预测行为。
Ajzen(1991)提出PBC与行为间有直接的关系,这更符合已取得的资料数据。
因此,Ajzen就提出当行为意向对行为只有很小的方差解释率时,PBC就应能独立预测行为。
TPB中的PBC既能影响意向又能影响行为。
Ajzen(1991)指出态度、主体规范和PBC对意向的预测力的相对重要性因行为和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比如说,当态度或主体规范具有较大影响的情况下,PBC对意向的预测力便较弱。
因此,Ajzen在1991年便指出PBC与意向之间关系的程度取决于行为的类型与情况的性质。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第一篇:计划行为理论概述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制定行为意向与行为关系的一种理论模型,它认为人的行为受到意向与行为间的相互影响,人们会根据自己的计划和意向来决定是否采取行动。
具体而言,行为的产生是由行为意向直接或间接地决定。
行为意向是指一个人想要或者准备做某件事情的内心状态,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主观先验概率,它由个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识量等因素组成。
而行为则包含实际动作和行为的结果。
计划行为理论还认为,人们的行为意向和行为是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的,比如环境和他人行为等因素。
因此,计划行为理论强调有意识的意向形成是行动的一个关键因素,意向的形成可以促进行动的实现。
同时,计划行为理论也指出,行为意向的强度是影响行为实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行为意向越强,行动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结构包括三个要素:态度、规范、控制信念,这三个要素可以相互影响,进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态度是指对行为对象的总体倾向性评价,主观规范是指周围人对个人行为的期望以及个人对他人期望的重视程度和满意度,控制信念是指影响行为实现的知识和信念。
这三个要素共同影响一个人的意向和行为,进而影响行为的实现。
总之,计划行为理论是一个行为意向和行为之间关系的模型,它提出了三个主要要素:态度、规范、控制信念,并阐述了它们与行为的关系。
同时,该理论也指出多个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和他人行为,使行为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对行为的实现产生影响。
第二篇: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进展计划行为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其中,对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行为意向和行为之间关系的检验。
这方面的研究表明,意向和行为之间确实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且意向是预测行为发生的重要变量。
二是控制信念对行为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发现,控制信念可以影响个体是否执行计划,也就是说,控制信念可以影响行为的实现。
在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进展中,其中一个领域是对行为意向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健康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及应用1计划行为理论的来源与发展理性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是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TPB)的前身[1-3]。
理性行动理论可追溯到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 of Multi attribute Attitude)[4]。
该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
后来,Fishbein和Ajzen发展了多属性态度理论,提出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1, 5, 6]。
理性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它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
由于理性行为理论假定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严重制约了理论的广泛应用,因此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Ajzen1985年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初步提出计划行为理论。
1991年Ajzen发表的《计划行为理论》,标志着计划行为理论的成熟。
自理性行动理论提出后,计划行为理论到今天差不多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30年间,历经不断的修正、丰富、质疑和完善,计划行为理论逐步坚实地成长壮大起来,不仅为国际社会心理学界,也为整个心理学界的众多研究者所验证和接受。
作为一种成功地预测和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型,今天,计划行为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人类生活的众多领域。
绝大多数研究证明,该理论能更好地了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意图及自我效能和控制感,并显著地提高人们的具体态度对行为的解释力[7]。
2 计划行为理论的要素2.1、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亦即指由个人对此特定行为的评价经过概念化之后所形成的态度,所以态度的组成成份经常被视为个人对此行为结果的显著信念的函数[8]。
2.2、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是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亦即在预测他人的行为时,那些对个人的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sali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对于个人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大小。
关于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看计划行为理论(1)
关于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看计划行为理论(1)论文摘要: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动态变化。
本文从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的内部机制、理论变量的发展问题以及运用该理论进行行为干预的关键要点,希望能给研究计划行为理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主客体相互作用认识结构1.引言计划行为理论是Ajzen于1991年正式提出的社会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不能只由态度来解释和预测,而是取决于其意向和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的前因变量又包括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此理论不仅涉及到行为意向这个内在的心理准备状态,同时还加入了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对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力。
该理论模型在国内外已被广泛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大多数研究结果的支持,但同时也受到了不少研究结果的挑战,遭到不少学者的质疑。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作为认识形成的基础的认识结构和探索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心理机制问题,而计划行为理论中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等其实也是一种认识结构,就是皮亚杰理论中的“图式”,所以我们可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计划行为理论中的主要变量。
计划行为理论研究态度、行为规范等变量对行为发生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而人们不断做出或改变各种行为决策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识论也称“相互作用论”,因为它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质和量的变化,能够很好的解释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动态变化。
因此,本文简述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去研究计划行为理论,希望能够加深我们对一些计划行为理论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理解。
《2024年行为决策理论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决策理论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决策理论是研究人类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体系。
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和认知心理学的快速发展,行为决策理论逐渐成为决策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综述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行为决策理论概述行为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过程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多种心理和行为因素的影响。
该理论强调人的认知、情感、动机等因素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许多与经典决策理论不同的观点和模型。
三、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内容1. 描述性决策与规范性决策:描述性决策关注实际决策者的行为特点,如启发式、偏好反转等;规范性决策则强调理想的、理性的决策模式。
2. 认知偏差与心理账户:研究决策者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出现的认知偏差,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心理现象,以及心理账户对决策的影响。
3. 情绪与决策:探讨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如情绪对风险偏好的影响、情绪对判断的干扰等。
4. 框架效应与参照点依赖:研究决策者如何根据问题的表述方式(即框架)和参照点来调整决策,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决策结果。
四、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方法1.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来模拟实际决策情境,观察和记录被试的决策行为。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实际决策者的决策数据,分析其决策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 案例分析法:对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涉及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
4. 跨学科研究方法:如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以更全面地探讨行为决策问题。
五、行为决策理论的应用领域行为决策理论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金融投资、企业管理、公共政策制定等。
在金融投资领域,行为决策理论有助于解释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和市场异常现象;在企业管理领域,行为决策理论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效率和效果;在公共政策制定领域,行为决策理论有助于制定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政策。
六、行为决策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未来研究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深入探讨认知、情感、动机等心理因素在决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_完善与应用
文章编号:1006-8309(2012)01-0077-05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J20100014)作者简介:张锦(1954-),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电话)132********(电子信箱)ji-nusa2000@sina.com 。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张锦1,郑全全2(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摘要:本文试图按照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前身理性行为理论的发展轨迹,从该理论的形成,完善到全面提高这三个阶段,回顾和揭示了一个成功的行为预测理论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本文强调,计划行为理论是针对在应用实践中所显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与缺陷,进而自身进行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计划行为理论具有一定的教益。
另外,本文还对我国近20年的有关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同时指出了其局限和发展远景。
关键词: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情感处理模型;行为控制中图分类号:B849;C93文献标识码:A1引言如果从计划行为理论的前身———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的问世算起,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到今天差不多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30年间,历经不断的修正、丰富、质疑和完善,计划行为理论逐步坚实地成长壮大起来,不仅为国际社会心理学界,也为整个心理学界的众多研究者所验证和接受。
作为一种成功地预测和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型,今天,计划行为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人类生活的众多领域。
绝大多数研究证明,该理论能更好地了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意图及其自我效能和控制感,并显著地提高人们的具体态度对行为的解释力[1]。
2计划行为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1计划行为理论的形成和不断修正阶段(1980-1990)早在198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Fishbein 和I.Ajzen 就假设,个体通常是颇为理性的,可以系统地利用自己能得到的信息,所以,人们是在决定参与或不参与一个特定的行为之前就考虑到其行动的影响[2]。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的内涵、发展历程、应用及其在实践中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自其诞生以来,便在社会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背景、核心要素、研究进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系统的述评。
我们将回顾计划行为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揭示其理论背景和研究脉络。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计划行为理论的核心要素,包括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并解析它们如何共同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过程。
我们还将关注计划行为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环境保护、消费行为、健康行为等,并评估其在实践中的效果。
在评述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进展时,我们将重点关注其理论模型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实证研究的最新成果。
我们也将探讨计划行为理论面临的挑战和争议,如理论的局限性、跨文化适用性等问题。
我们将展望未来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个体的行为决策过程也愈发复杂。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计划行为理论,以适应新的社会实践和研究需求。
我们期待通过本文的述评,能够为计划行为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历程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源于社会心理学领域,自其诞生以来,在预测和解释人类行为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
该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Fishbein和Ajzen在1975年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理性行为理论假设个体行为是由其意向直接决定的,而意向则受到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理性行为理论在解释某些受外部条件限制或受个人意志力影响较小的行为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Ajzen在1985年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该理论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关键要素——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PBC)。
简述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述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1. 引言1.1 概述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是两种对人类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的心理学理论。
这两个理论都试图解释人们在做出决策时的推动因素,并提供了一种框架来预测人们将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1.2 目的本文旨在简述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重点介绍它们各自的基础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相互之间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这两个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从而有助于我们预测和引导人们的行为。
1.3 结构接下来,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合理行为理论及其主要观点,并阐明该理论的基础原则。
然后,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介绍计划行为理论以及其主要观点和假设。
紧接着,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对这两个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性。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个结构,我们希望能够全面而清晰地介绍这两个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人类行为背后心理机制的视角。
2. 合理行为理论2.1 主要观点合理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简称TRA)是由社会心理学家马丁·菲舍比恩(Martin Fishbein)和伊戈尔·艾休克编制的一种社会认知模型。
该理论主要观点将人的行为决策视作受到个体态度和主观规范影响的结果。
根据合理行为理论,一个人对于某个特定行为的态度以及他们所处社会环境中参照群体对该行为的看法,将共同决定他们是否愿意执行这一行为。
具体而言,合理行为理论提出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个体态度:个体对于特定行为的态度包括他们对该行为的评价以及期望该行为产生的结果。
个体态度可以被分解成认知组成部分(相信某种情境下采取这样的行为是有益处),以及情感组成部分(个体对于采取这样的行为感到愉悦或不愉快)。
《2024年行为决策理论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决策理论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决策理论是现代决策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及认知规律,以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法。
本文将对行为决策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综述,包括其发展历程、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二、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历程行为决策理论起源于20世纪中叶,其发展经历了经典决策理论、期望效用理论、前景理论等阶段。
经典决策理论主要关注决策过程的逻辑性,重视最优决策方案的寻找;期望效用理论在经典决策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不确定性的因素,但依然依赖于理性的假设;直到前景理论的出现,行为决策理论开始重视决策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及行为因素,对决策结果的解释更加符合实际。
三、行为决策理论的基本原理行为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过程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多种心理、情感及行为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认知偏差、情感反应、动机和目标等。
在决策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习惯和偏好来选择行动方案,而非完全依据理性分析的结果。
因此,行为决策理论强调在考虑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决策者的心理、情感及行为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四、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方法行为决策理论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
实验法通过设计特定的实验环境,观察和记录被试者的行为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和行为规律;观察法则是通过观察实际情境中人们的决策行为,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规律;案例分析法则是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和结论。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行为决策理论的不断发展。
五、行为决策理论的实践应用行为决策理论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企业管理中,行为决策理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制定更为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金融领域,行为金融学将行为决策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和投资决策中,解释了市场异常现象和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因素;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行为决策理论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公众的需求和偏好,制定更为合理的政策措施。
计划行为理论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2):315~32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315计划行为理论述评段文婷 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摘 要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并被证实能显著提高研究对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文章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概述,包括理论的提出、内涵、测量方法以及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并指出了理论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意向,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
分类号 B849:C911 引言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定义是研究态度的科学。
在早期的态度研究中,态度决定个体行为是不容置疑的观点,然而1934年LaPiere 在对美国旅店和餐馆是否接待亚洲人(当时美国对亚洲人的歧视很严重)的调查中发现,店主们的态度与他们的实际行为并不一致[1]。
随后社会心理学领域掀起了研究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热潮。
1969年Wicker 在其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综述性研究中指出态度不能预测行为,并且认为社会心理学基本上可以摒弃态度这个概念[2]。
Wicker 的这一观点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投身到致力于提高态度对行为预测力的研究行列中。
目前该领域已经发展出一些整合的行为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
计划行为理论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一般决策过程的理论。
在国外计划行为理论广受社会行为研究者们的青睐,它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并且绝大多数研究证实它能显著提高研究对行为的解释力与预测力。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介绍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介绍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用于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
该理论由Ajzen在1985年提出,并在1991年进行了扩展和修订。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意向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前因,而行为意向则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行为的评价,包括对其结果和价值的判断。
个体对某一行为的态度越积极,其行为意向就越强烈。
主观规范是指个体认为重要他人或社会对其行为的期望和压力。
当个体认为重要他人或社会对其行为的期望越高时,其行为意向就越强烈。
感知行为控制是指个体对执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感知,包括对行为难易程度的判断和控制能力的评估。
个体对行为控制能力的感知越强,其行为意向就越强烈。
计划行为理论在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选择某些行为,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意向。
然而,计划行为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该理论主要关注个体行为意向的形成过程,而忽视了行为发生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如情境因素、情绪因素等。
计划行为理论在预测行为方面的准确性受到质疑,因为行为意向并不总是能够准确预测行为的发生。
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计划行为理论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理论框架,它为我们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和改变个体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来的影响,以更全面地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自1985年由Ajzen提出以来,已经在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的行为意向是其行为发生的直接前因,而行为意向则受到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行为的评价,包括对其结果和价值的判断。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计划行为理论概述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
TPB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
[1]计划行为理论的提出计划行为理论是由Icek Ajzen(1988,1991)提出的。
是Ajzen和Fishbein(1975,1980)共同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继承者,因为Ajzen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并不是百分百地出于自愿,而是处在控制之下,因此,他將TRA予以擴充,增加了一项对自我“行为控制认知”(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的新概念,从而发展成为新的行为理论研究模式——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2]计划行为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1)非个人意志完全控制的行为不仅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还受执行行为的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在实际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2)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实际控制条件的状况,因此它可作为实际控制条件的替代测量指标,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如下图虚线所示),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知觉行为控制的真实程度;(3)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决定行为意向的3个主要变量,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行为意向就越大,反之就越小;(4)个体拥有大量有关行为的信念,但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只有相当少量的行为信念能被获取,这些可获取的信念也叫突显信念,它们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认知与情绪基础;(5)个人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如人格、智力、经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通过影响行为信念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并最终影响行为意向和行为:(6)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从概念上可完全区分开来,但有时它们可能拥有共同的信念基础,因此它们既彼此独立,又两两相关。
浅谈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综述
浅谈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综述论文关键词打算行为理论感知到得行为操纵力意向论文摘要打算行为理论认为意向决定行为,而意向由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到得行为操纵力中得一者或两者或共同所决定.本文试图阐释打算行为理论得结构及其进展.打算行为理论(tpb)是由理性行动理论仃ra)一打算行为理论得早期版本一进展而来.tpb认为意向(执行某种行为得动机)由个人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到得行为操纵力((pbc)所决定,且pbc也能直截了当妨碍到行为.tpb认为一个人得态度越积极、主体规范和pbc 越强,则执行某种行为得意向越强,也就越可能最终执行某种行为.1增加得pbc维度为了解释并预测个体行为发生与否得缘故,fishbein 1975年提出理性行动理论.tra认为直截了当导致行为得因素是行为得意向,而行为意向又受态度和主体规范二者得妨碍.tra得关键维度是行为得意向、态度和主体规范.由于tra并不能完全解释或预测某些实际行为,ajzen 在1985年提出改进模式—在tra得基础上增加了感知到得行为操纵力-一称为打算行为理论.pbc是tpb中得重要变量,包括:感知到得操纵能力;感知到得困难程度.pbc在社会认知模式中被广泛应用于预测健康得行为.WwwcOm增加pbc变量是基于pbc不需用完全得意志操纵预测行为得差不多原理,而且pbc能够解释为何意向并不总能预测行为.ajzen(1991)提出pbc与行为间有直截了当得关系,这更符合已取得得资料数据.因此,ajzen就提出当行为意向对行为只有非常小得方差解释率时,pbc就应能独立预测行为.tpb中得pbc既能妨碍意向又能妨碍行为.ajzen ( 1991)指出态度、主体规范和pbc对意向得预测力得相对重要性因行为和情况得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讲,当态度或主体规范具有较大妨碍得情况下,pbc对意向得预测力便较弱.因此,ajzen在1991年便指出pbc 与意向之间关系得程度取决于行为得类型与情况得性质.pbc其概念和测量是tpb理论里最受争议得.armitage证明了pbc对预测行为有其独特得贡献,能直截了当和间接妨碍行为;但也有一些元分析指出tpb几乎没增加tra对行为得方差解释率.近期许多研究运用因素分析指出pbc结构内部有两个本质不同得项目群,即自我效能和操纵感.trafimow等人提出在行为领域中能非常好地区分自我效能和操纵感项目群,因为自我效能在预测意向和行为方面上比操纵感要好.然而,现在rhodes提出将上述项目群区分成对操纵得独特测量并不能成立,而且可能还会导致理论化得退步.他们提出感知技能、资源、机会也许是更好得pbc组成成分.2其它组成成分21行为意向行为意向表明一个人执行某种特定行为得动机,反映出一个人情愿付出多大努力、花费多少时刻去执行某种行为,猎被认为能激发动机因素从而能妨碍行为(ajzen,1991).sutton对tpb进行得元分析研究表明,态度、主体规范pbc对行为意向得解释率达到40一50%,但意向和pbc对行为得解释率仅在19一38%之间.因此gollwitze认为,行为发生之前有两个时期,一是运筹时期,个体会考虑自己得行为目标,如今形成得意向称之为目标意向;二是执行时期,个体将依照形成得目标意向决定何时、何地、怎么样执行打算,即执行意向.执行意向是目标意向与行为之间得中介变量.有研究证了这一假设,只是关于该假设得实证性研究较少.而terry等人发觉意向与pbc有显著得交互效应.22态度行为意向得强弱受个人因素得妨碍,即一个人对执行某种行为得态度得妨碍.态度是tpb 里最没有争议得一个结构,只是rhodes等人2006年得研究提出态度中得情感性态度和工具性态度两者在测量领域和对运动行为得预测妨碍两方面基本上不同得结构.所以,这项研究针对得只是运动行为,有待进一步得研究. 23主体规范妨碍行为意向强弱得社会因素即主体规范,指个体感受到他人对他执行或不执行某项行为得期望,也能够看成是否服从他人愿望得社会压力得整体感知.主体规范得形成取决于规范信念.然而许多研究发觉主体规范对预测意向得效果最差.对此最可能得解释是主体规范本身得测量方式,大部分研究者运用得基本上单项目测量量表,而不是应用可靠得多重项目测量量表.妨碍意向形成得社会因素实际上包含了两种规范,一是指令性规范,指得是对个体重要得人认为个体应该执行某种行为.二是示范性规范指得是对个体重要得人自己确实是如此做得.有人证实指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在他们得测量领域上是不同得结构(rhodes等人2006 ) .rivi,和sheeran认为,tpb中得主体规范实际上是一种指令性规范,它反映得是个体感受到得社会压力.有研究指出指令性规范因子不能非常好得预测行为.一些研究发觉增加示范性规范能够增加对行为得预测力rivis和sheeran关于示范性规范得元分析结果表明,示范性规范与意向之间得相关r = 0144,在操纵态度、主体规范曲令性规范)和自我效能之后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将示范性规范纳人回归方程能够增加5%得意向得方差解释率,而且示范性规范得预测作用仅次于态度,强于指令性规范和自我效能.3下pb得缺陷非常多项元分析研究支持tpb理论,但这些元分析在其范围及取样等上各有所缺陷.ajzen 对tpb进行得元分析发觉态度、主体规范和pbc三者与意向得平均多重相关r=071,以及意向和pbc对预测行为得平均多重相关r=051,但这项元分析数据有限;godin得元分析发觉pbc对预测意向和行为均有12%左右得方差贡献率,但godin只考虑得健康得行为,且其报告值仅来源于报告相关数据得研究,而只报告显著发觉得倾向也许会使报告值变大.4 tpb在中国得运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tpb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得应用,经多项研究等证实tpb是能较好地预测行为得.而刘泽文等人认为,中国人得态度对意向得解释力低于主体规范对意向得解释力,所以这是有着深远历史因素得.只是我们至少能够了解应用tpb不能盲目照搬外国得研究经验及成果,而要从中国实际动身.。
简述计划行为理论
简述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是指一个人在做出某种行为之前,会先制定一个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行动。
这个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
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领域,计划行为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解释人们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决策过程。
首先,计划行为理论强调了个体的主观意向对行为的影响。
根据该理论,一个人对某种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会影响他们是否制定并执行相关的计划。
态度指的是个体对某种行为的好恶程度,主观规范指的是个体认为周围人对该行为的期望,知觉行为控制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控制该行为的信念。
这三个因素会共同影响一个人是否制定并实施某个行为计划。
其次,计划行为理论还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
根据该理论,一个人制定了明确的行为计划后,会更有可能实施该计划。
而且,计划的具体性和可行性会影响计划的执行效果。
一个具体、可行的计划会增加个体的执行意向,从而增加行为的实施可能性。
因此,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计划对行为的实施至关重要。
最后,计划行为理论还强调了行为的自我调节作用。
根据该理论,一个人在制定并实施行为计划的过程中,会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
如果发现计划与实际行为存在偏差,个体会对计划进行修正,以使行为更加符合预期。
这种自我调节的过程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实施计划,提高行为的执行效果。
综上所述,计划行为理论是一种解释个体行为动机和行为决策过程的重要理论。
它强调了个体的主观意向、计划的重要性和行为的自我调节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该理论指导个体制定行为计划,提高行为的执行效果。
同时,也可以根据该理论设计行为干预措施,帮助个体更好地实施行为计划,达成预期目标。
因此,计划行为理论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变量内涵的新发展论文
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变量内涵的新发展论文第一篇: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变量内涵的新发展论文摘要: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很有影响力的理论,在国外应用广泛,而在国内的研究相对很少,文章简要地介绍了计划行为理论及近几年来对该理论变量内涵的新发展。
关键词: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意向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发展比较成熟并且很有影响力的理论,是解释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如何共同作用于人的行为意向,进而作用于实际行为的过程。
计划行为理论在国外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与健康行为、运动及休闲行为、社会与学习行为等。
1.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简介计划行为理论(Ajzen1991)是由理性行为理论(Fishbein&A—jzen1980)发展而来的,理性行为理论假设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Ajzen考虑到人们的某些行为是不完全受意志控制的,同时还受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于是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这一变量’并正式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
1.1TPB结构模型TPB认为目标行为直接由行为意向引导,行为意向表明一个人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动机。
行为意向可以由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来预测,其中知觉行为控制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行为。
1.2TPB主要变量的涵义态度是指个人对于表现特定行为的正面的或负面的评价。
基于期望一价值理论(Fishbein&Ajzen1975),目标行为的态度是由个人的行为信念和结果评价两个成分所构成。
主观规范是指个人在表现某一特定行为时,参考群体和社会的压力对个人行为决策的影响,参考群体通常指对个人重要的他人或团体。
主观态度是由个人的规范信念和顺从动机两个成分所构成。
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欲表现某一特定行为时所考虑的促进或阻碍执行这一行为的因素,或欲表现该行为时所知觉到的难易程度。
知觉行为控制是由控制信念和控制因素的知觉强度两个成分所构成。
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模型中,行为意向是行为的最佳预测指标,行为意向是指个体欲从事特定行为的倾向,由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共同决定,它们对行为意向的决定程度随着研究的目标行为的不同而不同。
浅谈计划行为理论(TPB)在消费行为意向研究中的应用
浅谈计划行为理论(TPB)在消费行为意向研究中的应用浅谈计划行为理论(TPB)在消费行为意向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摘要:计划行为理论(TPB)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着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
文章以TPB为出发点,对其在消费行为意向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并对具体应用进行介绍,最后对其应用进行评价。
论文关键词:TPB;消费行为意向;应用当今买方市场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激发消费者的欲望,以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得以生存和发展。
因而研究消费者购买意向对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消费意向反映了市场潜在的消费行为,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调整发展方向提供了思考,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参考价值。
随着营销学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消费者消费行为意向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并开始借用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消费意向进行预测,计划行为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1计划行为理论概述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着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并被证实能显着提高研究对行为的预测力和解释力。
1991年Ajzen正式提出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的产生直接取决于行为意向,行为意向表明一个人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动机,反映出一个人愿意付出多大努力、花费多少时间去执行某种行为。
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而行为意向又反过来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
消费者计划行为理论总共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消费者的消费意向,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如何采取消费行为;第二个层次是影响消费意向的因素,包括: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行为态度,ATT)、他人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看法(社会规范,SN);消费者对自身控制消费行为程度的判断(知觉行为控制,PBC)。
这三个因素与消费意向呈正相关,消费者对产品态度越积极、他人对消费行为越鼓励、消费者越趋向于判断自己可以控制针对该产品的消费行为,其购买该产品的意向就越强烈。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本文旨在探讨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历程、完善与应用,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该理论指导个人和组织的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
该理论认为,个人行为受到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
其中,态度是指个人对行为的喜好程度,主观规范是指个人在采取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感知行为控制是指个人感知到完成行为的难易程度。
计划行为理论最初由Fishbein和Ajzen于1975年提出,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已成为行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框架。
该理论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健康行为、环境行为、组织行为等。
随着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健康行为:计划行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和预测健康行为,如体育锻炼、饮食、吸烟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了解个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健康行为的普及率和持久性。
环境行为:计划行为理论也被用于研究环境友好型行为的形成与改变,如节能减排、环保购物等。
通过探讨个人对环境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引导环境行为。
组织行为:计划行为理论在组织行为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员工工作绩效方面,研究者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态度、组织规范和任务难度等,为员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资源,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案例或经验分享,说明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案例一:某公司为了鼓励员工参加健康体检,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措施。
然而,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对于那些对健康没有足够重视的员工来说,这些奖励可能无法有效地促进体检参与率。
因此,公司需要从态度方面着手,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培训、提供健康咨询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加体检参与率。
案例二:一位环保组织的工作人员想要推动社区居民采取环保购物行为,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他需要重点居民对环保的态度和对组织的主观规范。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
张锦;郑全全
【期刊名称】《人类工效学》
【年(卷),期】2012(018)001
【摘要】本文试图按照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前身理性行为理论的发展轨迹,从该理论的形成,完善到全面提高这三个阶段,回顾和揭示了一个成功的行为预测理论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成熟.本文强调,计划行为理论是针对在应用实践中所显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与缺陷,进而自身进行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计划行为理论具有一定的教益.另外,本文还对我国近20年的有关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同时指出了其局限和发展远景.
【总页数】5页(P77-81)
【作者】张锦;郑全全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9;C93
【相关文献】
1.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J], 阳先荣;李红浪
2.应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中国的移动支付发展 [J], 赵艳丽;张云华
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理论阐释 [J], 魏佳佳
4.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乡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保康县的田野调查为例 [J], 马凯榕;李子萌;余谦
5.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乡村旅游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意愿研究 [J], 吴利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综述(一)
论文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意向
论文摘要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意向决定行为,而意向由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中的一者或两者或共同所决定。
本文试图阐释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及其发展。
计划行为理论(TPB)是由理性行动理论仃RA)一计划行为理论的早期版本一发展而来。
TPB认为意向(执行某种行为的动机)由个人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PBC)所决定,且PBC也能直接影响到行为。
TPB认为一个人的态度越积极、主体规范和PBC越强,则执行某种行为的意向越强,也就越可能最终执行某种行为。
1.增加的PBC维度
为了解释并预测个体行为发生与否的原因,Fishbein1975年提出理性行动理论。
TRA认为直接导致行为的因素是行为的意向,而行为意向又受态度和主体规范二者的影响。
TRA的关键维度是行为的意向、态度和主体规范。
由于TRA并不能完全解释或预测某些实际行为,Ajzen 在1985年提出改进模式—在TRA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一称为计划行为理论。
PBC是TPB中的重要变量,包括:感知到的控制能力;感知到的困难程度。
PBC在社会认知模式中被广泛应用于预测健康的行为。
增加PBC变量是基于PBC不需用完全的意志控制预测行为的基本原理,而且PBC可以解释为何意向并不总能预测行为。
Ajzen(1991)提出PBC与行为间有直接的关系,这更符合已取得的资料数据。
因此,Ajzen就提出当行为意向对行为只有很小的方差解释率时,PBC就应能独立预测行为。
TPB中的PBC既能影响意向又能影响行为。
Ajzen(1991)指出态度、主体规范和PBC对意向的预测力的相对重要性因行为和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比如说,当态度或主体规范具有较大影响的情况下,PBC对意向的预测力便较弱。
因此,Ajzen在1991年便指出PBC与意向之间关系的程度取决于行为的类型与情况的性质。
PBC其概念和测量是TPB理论里最受争议的。
Armitage证明了PBC对预测行为有其独特的贡献,能直接和间接影响行为;但也有一些元分析指出TPB几乎没增加TRA对行为的方差解释率。
近期许多研究运用因素分析指出PBC结构内部有两个本质不同的项目群,即自我效能和控制感。
Trafimow等人提出在行为领域中能很好地区分自我效能和控制感项目群,因为自我效能在预测意向和行为方面上比控制感要好。
然而,现在Rhodes提出将上述项目群区分成对控制的独特测量并不能成立,而且可能还会导致理论化的退步。
他们提出感知技能、资源、机会也许是更好的PBC组成成分。
2其它组成成分
2.1行为意向
行为意向表明一个人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动机,反映出一个人愿意付出多大努力、花费多少时间去执行某种行为,猎被认为能激发动机因素从而能影响行为(Ajzen,1991)。
Sutton对TPB进行的元分析研究表明,态度、主体规范.PBC对行为意向的解释率达到40一50%,但意向和PBC对行为的解释率仅在19一38%之间。
因此Gollwitze认为,行为发生之前有两个阶段,一是运筹阶段,个体会思考自己的行为目标,此时形成的意向称之为目标意向;二是执行阶段,个体将根据形成的目标意向决定何时、何地、怎样执行计划,即执行意向。
执行意向是目标意向与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
有研究证了这一假设,不过关于该假设的实证性研究较少。
而Terry等人发现意向与PBC有显著的交互效应。
2.2态度
行为意向的强弱受个人因素的影响,即一个人对执行某种行为的态度的影响。
态度是TPB 里最没有争议的一个结构,不过Rhodes等人2006年的研究提出态度中的情感性态度和工具性态度两者在测量领域和对运动行为的预测影响两方面都是不同的结构。
当然,这项研究针对的只是运动行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