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七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路径

(试行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

一、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瘟黄(TCD编码:BNG0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ICD-10编码:B16.908,909)。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997),和《病毒性肝炎辨证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200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功能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联合制订的《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协作组制定的“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瘀黄证

脾虚瘀黄证

寒湿困脾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协作组制定的“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

2.在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性肝病基础上,重叠或未重叠感染甲型

肝炎病毒(HAV)、戊型肝炎病毒(HEV)及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所致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可以进入本路径。

3. 其他类型的肝衰竭:包括自身免疫性、代谢性、药物性、酒精性、中毒性、寄生虫性和其他全身性疾病(如休克等)及急性妊娠脂肪肝、纤维淤胆性肝炎、肝小静脉闭塞结合征等导致的肝衰竭;合并原发性肝癌、抗HIV阳性者及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等)和精神病等影响疗效评价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脂、血糖;

(2)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3)血清内毒素定量、血氨定量;

(4)血清电解质;

(5)血清肝炎病毒病原学检测、HBVDNA定量;

(6)血清甲胎蛋白(AFP);

(7)心电图、腹部B超、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细菌培养、 MCV等其他非嗜肝病毒学检查、甲状腺功能、抗核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CT或MRI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瘀黄证:祛湿解毒、凉血化瘀。

(2)脾虚瘀黄证:健脾温阳,解毒化瘀。

(3)寒湿困脾证:温阳化湿,补脾益肾。

2.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 特色疗法

(1)结肠灌洗和中药保留灌肠

(2)腹水消敷剂外敷脐部

4.其他疗法

5.内科基础治疗

6.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乏力、纳差、腹胀、出血倾向等症状明显好转,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2)黄疸、腹水等体征明显改善。

(3)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总胆红素(TBil)降至正常值上限5倍以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或国际标准比值(INR)<1.6。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出现Ⅲ期及以上肝性脑病、严重感染(包括感染性休克、深部真菌感染、2个部位以上感染、二重感染等)、Ⅰ型肝肾综合征等者,或2周内出现死亡,或自动出院者,或出现消化道大出血,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4.治疗过程中,出现或并发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意外、胰腺炎、肺栓塞)等,或发现合并有原发性肝癌或其他肿瘤者,退出本路径。

5.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瘟黄病(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瘟黄病(慢加亚急性肝衰竭)(TCD编码:BNG020、ICD-10 编码:B16.908,90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肝厥(肝性脑病)中医临床路径

(试行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Ⅱ期及以下的肝性脑病住院患者。

一、肝厥(肝性脑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厥(TCD编码:BNG1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性脑病(ICD-10编码:K72.90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肝厥(肝性脑病)协作组制定的“肝厥(肝性脑病)中医诊疗方案”。

肝厥(肝性脑病)临床常见证候:

痰浊内蕴,气滞血瘀证

浊气上逆,内扰神明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肝厥(肝性脑病)协作组制定的“肝厥(肝性脑病)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肝厥(肝性脑病)。

2.患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厥(Ⅱ期及以下肝性脑病)的患者。

2.患者出现意识改变、智能检测及诱发电位三项之一异常或三项均异常者,肝功能TBIL<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功能PTA>50%,NH

<3倍正常值上限,可

3

进入本路径。

≥3倍正常值上

3.肝功能TBIL≥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功能PTA≤50%,NH

3

限之一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