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版
《咬文嚼字》发布2013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发布2013十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3e97db0fb7360b4c2e3f6477.png)
此 前 通报 的3 批2 2 起典 型案 件 中 ,违 纪 者无 一 被 “ 点 名 ” ,而 中纪 委 此 次通 报 的 案 件 中 ,所 有 当 事 人 均 被点 名 ,并 且公 布 了处罚 结果 。过去 通报 违纪 案 件 ,对涉 事 的党 员干 部存 有过 多的 “ 体 恤 ”之 心 ,只 说 职 务 这 样 做 的弊端 不 言而 喻 ,对于 一些 做官 做油 了 的人 来说 ,不点 名正 好装 糊涂 ,这阵 风过 了就 依然 故 我 。这一 次 ,中央纪 委不 再 为 “ 情 面 ”所 牵绊 ,谁 的 问题 谁实 名 负责 ,显 示 了整饬 干部 作 风 的强硬 姿态 , 对 涉 事官 员 的触 动和 警醒 不可 同 日而语 。除 了点名 之 外 ,本次 通 报还 点破 了一 些官 场 的 “ 潜 规 则 ”。这 些 不 可 言宣 的 东西 ,对 官员 来说 是攫 利 和享 受之 道 ,却 使 国帑和 民财 蒙受 了重大损失 。 对 于官 员来 说 ,公 款吃 喝或 者旅游 ,都属 于 “ 不
揣腰包 的腐败” 。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或者影响力 , 自家 享受 ,别人埋单 ,构成狡猾 的贪 占。在通报 的1 0 起案件 中 ,也有 “ 落 了腰 包 的腐 败 ” :有 的单 位挪 用科研 经 费 ,科研资金被转化为个人福利 ;有 的官员大办女儿婚 宴收取礼金 ,以 “ 礼 尚往来 ”为名行捞钱之实 。在 习焉 不察的某种宽容语境 中,上述吃点 、喝点 、玩点 、拿点 的事早 已见怪不怪 ,只有数额 巨大 、情节荒诞 的腐败大 案才会引起关注 。可事实上 ,正是这些看似小事 的吃喝 玩拿消解 了规则 的刚性 ,败坏 了干部 的作风 ,养成 了贪 婪的心态 ,造就 了巨大 的窟窿 。所有严重 的腐败都是从 轻度腐败 出发 的,尝到 了损公肥私 的甜头便有可能犯下 不可饶恕 的罪行 。当初级腐败者 的胆子通过一次攫取小 利逐渐变大时 ,他们也就走 上了无 法收手 的不归路 。 官员 来 游 ,下 级接 待 ;公务 出 国 ,家属 随行 ;科 研经费 ,挪做他用 ;官员嫁女 ,大肆 收礼 ……对这些 隐 藏着猫腻 的怪现象 ,该来一次正本清源 的大扫除 了。反 “ 四风 ”,反 的是形式主义 、官僚 主义 、享乐主义和奢 靡之风 ,实为破除这些潜规则 的对症下药之举 。如果能 抓住现在 的有利时机 ,一举将多年 的沉疴 除去 ,可谓善
《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 (2008—2021)
![《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 (2008—2021)](https://img.taocdn.com/s3/m/57f8e76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b.png)
0 2
二、新常态
0 3
三、打虎拍 蝇
0 4
四、断崖式
0 6
六、断舍离
0 5
五、你懂的
七、失联 八、神器
九、高大上 十、萌萌哒
二、光盘
一、中国梦
三、倒逼
四、逆袭 五、微××
六、大V 七、女汉子
九、奇葩
八、土豪
十、**
一、正能量 二、元芳,你怎么看?
三、舌尖上 四、躺着也中枪
0 1
五、高富帅
0 2
六、中国式
0 3
七、压力山 大
0 4
八、赞
0 5
九、最美
0 6
十、接地气
一、亲 二、伤不起
三、hold住 四、我反正信了
0 1
五、坑爹
0 2
六、卖萌
0 3
七、吐槽
0 4
八、气场
0 6
十、忐忑
0 5
九、悲催
0 1
一、给力
0 2
二、神马都 是浮云
0 3
三、围脖
0 4
四、围观
0 6
六、拼爹
0 5
代活力
在“十大流行 2
语”中感悟 2019年
3 “十大流行语”
彰显网络文明 在提升
4 每个流行语都
坦露了时代秘 密
5 2013热词,为
中国力量 “**”
作者介绍
这是《《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 (2008—2021)》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 (2008—2021)》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 录。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这些字你用对了吗?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这些字你用对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6008b606650e52ea55189865.png)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这些字你用对了吗?是“脱离欧盟”不是“脱离欧洲”;是“凭借”不是“凭藉”;是“绅士”不是“绅仕”;是“黏豆包”不是“粘豆包”……继“2016年十大流行语”后,12月21日《咬文嚼字》编辑部颁布“2016年十大语文差错”榜单。
编辑部表示,本次评选的标准为:1、典型性,重点关注语文运用中使用频率高、出错频率高的典型差错。
2、新闻性,重点关注出现在重大新闻、热点事件报道中以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错。
3、广泛性:差错类型全面。
语言文字及文史百科等各类差错兼顾,街头店招、广告、说明,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等全方位考虑。
一、航天新闻报道中的读音错误:“载人飞行”的“载”误读为z i。
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完成一系列载人飞行任务后,顺利返航着陆。
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是迄今为止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在报道相关新闻时,一些媒体的播音员把“载人飞行”的“载”读作了z i。
“载”是个多音字,既可读z i也可读z i。
读z i,意思是装乘、携带;读z i,意思是记载、刊登。
“载人飞行”即飞行器承载人的飞行,其“载”应读作z i而不是z i。
二、经济新闻报道中的用词错误:“一篮子货币”误为“一揽子货币”。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简称SDR)的一篮子货币。
不少媒体在报道这则新闻时,将“一篮子货币”说成了“一揽子货币”。
货币篮子(Currency basket)或称一篮子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设定汇率时作为参考而选择一组外币,入选者在组合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以该外币在本国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为基准,是由多种货币按不同的比重所构成的货币组合。
“一揽子”指对各种事物不加选择地包揽在一起,如一揽子计划、一揽子交易等等。
“一篮子货币”中的货币恰恰需要精心选择,不能“一揽子”都进来。
三、美国总统大选报道中的量词混淆:“任”误为“届”。
《咬文嚼字》发布2015年度流行语
![《咬文嚼字》发布2015年度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00a4a17267ec102de3bd8945.png)
《咬文嚼字》发布2015年度流行语作者: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6年第02期2015年12月15日,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杂志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
其中,上榜的词语有“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和“主要看气质”。
《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指出,2015年上榜的流行语具有明显的“网络特色”。
据介绍,此次评选依据的是“流行、创新、文明”三大原则,这也令一些流行度较高的语词因不符合此标准而未能入选。
例如,“然并卵”就被认为“不够文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被认为来源不清,而“城会玩”则被认为隐含歧视因素。
年度热词中的中国镜像每逢年关,热词评选的结果就会如期而至。
不管你同意与否,赞同与否,在这个利益高度一致的时代,你不可避免地会被身边的一切所影响。
一个简单的流行语,却浓缩着更多的深意,深度概括着某种社会现象。
或许你不是网红,也不是剁手党,更不是创客,然而你却在追求获得感,也在为颜值不高而苦恼,更在互联网+的时代汹涌而来之际,为你还处于落后状态而忧心。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你无法置若罔闻、置身事外,你必须去接受一种新鲜的事物,在感受别人的生活方式之后,去进行自我思考,因为热词所表达的就是现实的中国,而你也正经历着这样现实的生活。
只有当你去不断地适应社会,你才会有真正的获得感,也才有真正的幸福感。
年末岁尾,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必须履行的程序。
热词尽管在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期望,对幸福的追求。
每个人都是生命的共同体,我们总结热词,就是在盘点我们的生活;我们解读热词,就是在更好地解读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关注热词,其实就是在一场文化活动中,找到我们最基本的共识,并由此凝聚向前的力量。
年度流行语应该更接地气《咬文嚼字》遵循岁末惯例发布的“2015年十大流行语”,又一次勾起了人们对于这一年的各种记忆、各种感受,也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这个年年评选的榜单的各种争论。
2011年度十大流行语
![2011年度十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3b0acb10a76e58fafbb00305.png)
2011年度十大流行语读书学习12-25 18162011年度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杂志社昨天发布2011年度十大流行语。
走红于“淘宝体”的“亲”位居十大流行语首位。
一、亲“亲”是“亲爱的”的简称。
几年前,“亲”曾在某些群体的小范围中露面;随后进入淘宝网交易平台,人们称之为“淘宝体”。
跟“亲爱的”相比较,“亲”显得简洁,也屏蔽了“爱”字的暧昧色彩,亲切感却有增无减。
二、伤不起 2011年“伤不起”的火爆和一篇题为“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有关。
随着该帖大热,“伤不起”成了热词,“×××,你伤不起啊”也成了热门句式。
三、Hold住今年8月台湾地区一档综艺节目中,女大学生谢依霖以夸张另类的造型、英汉混杂的台词、扭捏怪诞的举止亮相,陈说在一个时尚场合如何处变不惊,“hold住”整个场面。
“hold 住”便是掌控住、保持住、管住、抓住之类的意思。
四、我反正信了“7·23”温甬线重特大事故抢救过程中,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曾回答“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此后,“我反正信了”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有三第一,真信,如铁道部那位新闻发言人所说的;第二,说反话,真不信;第三,无厘头的搞笑,指自己说的压根就是一个笑话。
五、坑爹“坑爹”的字面义便是“欺骗老子”。
“坑爹”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愤慨。
在流传中,“坑爹”还常用于责备、批评或讽刺、挖苦。
六、卖萌“卖萌”的“萌”,是从日语中借过来的。
“萌”进入汉语以后,有了可爱、性感、讨人喜欢的新义项。
“卖萌”的意思是装可爱、扮嫩、撒娇,一般具有调侃色彩。
七、吐槽来源于日语,台湾将其译成了“吐槽”,后引申指给人难堪、抬扛、掀老底、拆台。
当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揭人家老底——批评别人;二是揭自己老底——表述心声。
八、气场“气场”本指环绕在人体周围的能量场,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整体状态,包括健康、心理及修为等等。
本年度的新闻人物报道,流行拿“气场”说事。
盘点2011最火的十大网络流行语
![盘点2011最火的十大网络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40400a084a7302768e9939b9.png)
一:坑爹流行指数:★★★★★坑爹出自中文配音版《搞笑漫画日和》贴纸一话,“坑爹”意指与本人意愿有很大出入,有欺骗的意思,又包含了微微的“不给力”的意思成分。
多用于善意地讽刺、嘲笑或吐槽。
“坑爹”也可以是指“坑我”,因为现在爹的意思也可以是“我”的意思。
比如,“哥只是个传说”,其中的“哥”,就是指自己。
流行语二:亲流行指数:★★★★★亲!!熬夜不好噢!亲!包邮噢!以上对话方式常见于淘宝的卖家与买家交流之中,由于说话方式亲切易懂,“亲”这种称呼以及交流方式迅速的蔓延到网民的日常交流之中,从此再没有人称呼“你”,而统统改口为“亲”!流行语流行语三:伤不起有木有流行指数:★★★★★★咆哮体最早起源于豆瓣网。
豆瓣网的景涛同好组最为出名。
他们奉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表情夸张,以咆哮姿态出现的电视演员马景涛为教主。
现在无论是在QQ、MSN聊天里还是在论坛中已经随处可见俯拾皆是,专家认为咆哮有利于减压有木有!随时随地可以咆哮起来的人你伤不起啊!伤不起!流行语四:肿么了流行指数:★★★★当你的朋友问你肿么了的时候,千万别以为他在问你是不是肿了,更不是问你被谁打肿了。
肿么了=怎么了;问“你肿么了?”,就是“你怎么了?”同样道理,“肿么回事”的意思就是“怎么回事?”这种带有90后色彩的词语也是一夜之间红遍互联网。
当你想表达疑问的语气时,说“怎么回事”可就太out了!“肿么了”不但朗朗上口还带有几分可爱调皮,换言之,实在是很“萌”啊!流行语五:卖萌流行指数:★★★★★萌在动漫中指一种使人从脑海里一闪而过的不夹带其余杂质美好的感情喜爱、欣赏、使人感到愉快等心情的形象。
卖萌,就是刻意展现自己的“萌”。
详细地说就是知道自己很萌的情况下,再故意展示自己,为了显示自己的萌。
“萌”可以简单解释为可爱,是动漫用语,之后加个“卖”字表示行为。
意思是制作方、角色用刻意做出萌的样子来讨好观众。
一般可以理解为:装可爱,刻意出现一些可爱的动作、言语等。
2016-2020年流行词的词法研究--以《咬文嚼字》的“十大流行语”为中心
![2016-2020年流行词的词法研究--以《咬文嚼字》的“十大流行语”为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556515f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d.png)
文化长廊
称”或“缩合”。 英语中 ,一般是提取几个词的首字母 ,便于发音和读
写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可以缩略为“NASA”。
现代汉语中 ,“扫除文盲”可以缩略为“扫盲”。 在 32 个流行词中 ,属于缩略方式构词的有 :官宣、双循 环、996、杠精。 “官宣”,是“官方宣布”的缩略。 “双循环”原意是两种循环 ,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 格局”的缩略形式。 “996”,是“早上 9 点上班,晚上 9 点下班,每周工作 6 天” 的一种工作制度的缩略形式。 “杠精”是“抬杠成精”的缩略形式。 3.4 截短(clipping) 截短法就是将比较长的词缩减为短的词 ,一般表现为 截取原词中的部分词使用。有一部分的缩减词由于误用或 者俚语表达 ,使用普遍之后逐渐固定下来 ,词汇化后有发展 为一个完整的新词的趋势。 英语中 ,“pianoforte”现在一般写为“piano”。 在 32 个流行词中,属于截短方式构词的有:“尬”“飒”。 “尬”的原词是“尴尬”,是一个双音节的连绵词 ,本是一 个语素 ,我国台湾地区出现“尬舞”一词 ,原是“斗、比”的意 思 ,但引入大陆之后 ,将其理解为“尴尬”的意思 ,并且已经 可以单独成为语素组合了 ,如“尬聊”等新词语。 “飒”本是一个黏着语素 ,“飒飒”“飒然”形容风声 ,“飒 爽”是形容豪迈而矫健。现在流行使用的“飒”,多用于指帅 气潇洒的人。 3.5 名祖(Words from Names) 名祖法是根据名字来创造新词的方法。Fromkin 等提 到[4“] 名祖指根据专有名词而创造的新词 ,这也是语言借以 扩大词汇的许多创造性手段之一”。这种造词方法需要对人 名有一定的熟知度或者有持续的使用后才能得以普遍使用。 例如 :英语中的“sandwich”(三明治)一词 ,是以人物三 明治伯爵的名字命名的 ;汉语中 ,“杜康”一词是酒的代称 , 就是来源于善于酿酒的杜康这一历史人物。 在 32 个流行词中 ,属于名祖法造词的有“葛优躺”这一 词。葛优在《我爱我家》中饰演的人物瘫坐在沙发的经典形 象被用于表情包 ,从而引起流行 ,人们便把懒散的坐姿形象 地称为“葛优躺”。 3.6 外来词(Borrowings or Loan Words) 外来词也叫借词 ,是指从外族的语言中借来的词。从 外国或本国其他民族语言中传来的词在引入时 ,一般采用 音 译 、意 译 、音 意 兼 译 、音 译 加 语 素 的 方 法 。 意 译 法 是 用 中 国固有的语素按照现代汉语的构词方式构成 ,因此不能算 作外来词。 英语中,例如“Kung fu”是音译了中国的“功夫”。 中 国 从 古 代 开 始 就 已 经 出 现 外 来 词 了 ,比 如“狮 子” “佛”等 ,进入近现代以后 ,随着与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 ,外 来词的比重越来越大。
yx____十大网络流行语解读
![yx____十大网络流行语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3e401d533d4b14e85246871.png)
解读我们经常上网的人,对网络流行语还是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根据《咬文嚼字》编辑部评出的2011年“十大流行语”,所作的简单解读。
PPS制作:Pingyu Yang音乐:IlluminationE-mail文化传播网1)亲:是“亲爱的”的简称,用作名词和形容词。
与英语的dear和darling相对应。
现在“亲”进入了淘宝网的交易平台:“亲,快来抢购哦!”“亲,包邮哦!”于是“亲,×××”风行起来,人们称之为“淘宝体”。
跟“亲爱的”相比较,“亲”显得简洁,也屏蔽了“爱”字的暧昧色彩,亲切感却有增无减。
2)伤不起:2011年“伤不起”火爆起来,和网络上的一篇题为“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有关。
这个帖子历数学习法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种种无奈,并且几乎每句话都以“啊”结尾,人称“咆哮体”。
随着该帖大热,“伤不起”成了热词,“×××,你伤不起啊”也成了热门句式。
3)Hold住:台湾中天电视的综艺节目中,女大学生谢依霖以夸张另类的造型、英汉混杂的台词、扭捏怪诞的举止亮相,陈说在一个时尚场合如何处变不惊,提醒自己不能慌乱,要“hold住”整个场面。
引起巨大的反响,于是“hold住”迅即成为海峡两岸的流行语。
Hold指掌控、把握、维持,“hold住”便是掌控住、保持住、管住、抓住之类的意思。
4)我反正信了:2011年7月23日,在温州附近发生一起两列动车追尾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说:把车头埋于地下是为了便于抢救,“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他的话立即引来一片质疑。
此后,“我反正信了”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有三:第一,真信,第二,说反话,真不信,第三,无厘头的搞笑。
5)坑爹:在北方某些方言中,“坑”有欺骗、欺诈的意思,“爹”指老子,即父亲。
“坑爹”的字面义便是“欺骗老子”。
连老子都敢欺骗,胆子也忒大了。
“坑爹”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愤慨。
在流传中,“坑爹”还常用于责备、批评或讽刺、挖苦。
2011年度网络流行语
![2011年度网络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5c7f6aef551810a6f5248673.png)
2011网络流行新词汇集锦1、给力;2、我爸是李刚;3、恨爹不成刚;4、神马都是浮云;5、非常艰难的决定;6、羡慕嫉妒恨;7、亚克西;8、上墙(微博);9、菲警;10、我勒个去11、穿越;12、伤不起;13、hold住;14、不解释;15、你懂的;16、悲催;17、小清新;18、撑腰体;19、吐槽;20、此处省略一万字;21、丹丹体;22、你妹;23、你见,或者不见;24、有木有;25、伤不起;26、尼玛;27、坑爹;28、蛋疼、乳酸;29、杯具;30、神马都是浮云;31、擦;32、HOLD住;33、X美美;34、拼爹;35、凡客体;36、羊羔体;37、淘宝体;38、凤姐;39、犀利哥;40、小月月;41、大衣哥2011年互联网十大热词榜榜单排名依次是:HOLD住、乔布斯、高铁、地沟油、校车、郭美美、伤不起、PM2.5、谣盐、占领华尔街。
2011网络流行语集锦1、一个灰常艰难的决定。
2、亲!快点下单哦!3、此处省略N个字……4、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5、神马都是浮云6、小月月是浮云7、我爸是李刚!8、我女儿彭帅!9、我孙子智美!10、讨厌你,没道理!11、不要迷恋哥,嫂子有来电提醒12、不要迷恋姐,会让你留鼻血13、百度一下你知道!14、哥们,让一下,你挡着我的手机信号了。
15、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把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16、每个成功的奥特曼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挨打的小怪兽17、人生啊,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18、再牛的肖邦,也弹不出老子的悲伤1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20、看广告看的好好的,怎么突然蹦出个电视剧21、管他黑猫白猫,不被逮住都是好老鼠22、西门大官人和金莲儿很真挚的爱情23、只有一个人愿意等,另一个人才愿意出现24、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so easy!!!真想有个步步高打火机,拿着教科书,哪里不会点哪里!!!25、有的人穿着棉毛裤,他已经冻死了;有的人穿着黑*丝*袜,她还活着... 爱一个人的全部,包括她的棉毛裤2012央视春晚流行语集锦1,穿越穿越,征服一切。
最全2011网络流行语
![最全2011网络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6e392b70f242336c1eb95e11.png)
2011十大网络流行语1、此处省略一万字意思是:想说但又说不出口,大家都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就省略了。
出自2011春晚赵本山小品《同桌的你》,王小利饰演的大成子在给桂琴的信中第一次出现是―我多么想跟你说一句话,此处省略三个字,― 后来就接着在小树林的情节中出现了此处省略27个字,后来又出现此处省略78个字,在最后赵本山拿出纸笔,要写信个老同桌,说:―就写个名字,此处省略1万字‖ 自此,此处省略N个字不得不说是迅速流传,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示例:老婆我想给你说句话,此处省略三个字2、丹丹体2011年1月17日,宋丹丹发表微博,向潘石屹发问:―长安街南边那么好的位置,你盖了那么一**难看极了的廉价楼(建外SOHO),把北京的景色毁得够呛,你后悔吗今天?‖―XX,我就是个XX,没多少钱,我请你XX,别再XX 了,真的,求你了!‖看似有些无厘头的造句,却已经在微博上―红‖透了半边天,而这一切还起源于宋丹丹的微博。
示例:校长,我就是个教书的,没多少钱,我请你喝稀饭,别搞工资改革了,真的,求你了!3、你妹―你妹‖是一个网络上经常出现的词语。
别人对你说你妹其实只是一句口头上的问候。
是幽默的词语。
―你妹‖是许多的网友喜欢说的词语。
大多数说―你妹‖是不包含恶意的。
一种处于褒贬之间的词,最开始的意思是代替对方母亲,后来慢慢转化成诙谐幽默的用语。
一般来说,―你妹‖通常用于强调对话者所说的某个词语,在其之后添加―你妹‖二字会显得亲切不庸俗,不然如果用通俗说法―你母亲‖ (你懂的),就会有种强烈的讽刺攻击感。
你妹这词来自国内某ACG论坛。
一般网络上用你妹都不会包含贬义色彩,因为如果真的对骂是不会用你妹这种幽默性词语,一般都会直接问候对方亲人,效果十分显著。
示例:看你妹。
去你妹的。
好你妹。
萌你妹。
4、你见,或者不见...自《非诚勿扰2》上映后,片中李香山女儿深情演绎的这首诗在网站被疯狂转载,这首诗歌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作者为扎西拉姆·多多,该诗出自其2007年创作的作品集《疑似风月》。
中高考作文禁用网络流行语让人“伤不起”
![中高考作文禁用网络流行语让人“伤不起”](https://img.taocdn.com/s3/m/949520c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0.png)
中高考作文禁用网络流行语让人“伤不起”李 虹(江苏常熟市赵市中学 江苏 常熟 215518)一则消息让广大考生“伤不起”教育部《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中,明确要求“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
这意味着那些网络语言等还不被认定的语言都不能用了。
前日笔者参加2013年苏州中考语文解读会议时也被明确告知让学生不要在作文中采用网络流行语。
除了广大考生伤不起,这样的决定让“秦皇汉武”情何以堪?让五亿网民情何以堪?让《人民日报》情何以堪?让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情何以堪?一、汉语一直很“OPEN”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沟通的工具,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随着社会进步,新鲜事物不断涌现,语言必然会产生新词来表达这些新事物。
我们的先人在面对汉语新词汇出现时常常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
古代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称为“皇帝”,以彰显自己的尊贵。
于是,“皇帝”一词开始流行了。
西汉以前,中国不产葡萄。
葡萄是由汉朝张骞在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时从波斯引进的。
很快,水果之王在中国广泛种植,“葡萄”就成为了流行词。
十月革命的炮响,也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等热门词汇。
所以,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上网”“冲浪”“菜鸟”“抢沙发”“发伊妹儿”必然进入我们的现代汉语。
当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①就像“左司马”“左尹”等词从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中消失一样,不少网络词语尤其所谓“火星文”可能成为汉语里的“流星”。
既然汉语词汇可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笔者认为面对新鲜的网络热词,我们应当批判接受从而丰富中华文化内涵。
汉语一直很“OPEN”,开放的中国有大胸怀、大智慧,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更加宽容大度。
二、当今社会谁不懂“偷菜”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称,截至2012年12月底,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中国网民数达到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普及率为42.1%,2012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0.5小时。
探析网络流行语“卖萌”
![探析网络流行语“卖萌”](https://img.taocdn.com/s3/m/3099c19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a.png)
融媒研究 H於H第3卷第21期探析网络流行语“卖萌”刘琳進燕(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摘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卖萌”“丑萌”等由“萌”衍生而来的网络流行语。
以“卖萌”为例,随着使用率的 提高,其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渐由网络用语扩展到媒体书面用语。
本文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在介绍汉语“萌”与曰语“萌之”的本义、新义与用法的基础上,试论网络流行语“卖萌”一词的用法、实际使用情况及流行原因等。
关键词:“萌”;“萌之”;“卖萌”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1-0048-02—、引言“卖萌”是《咬文嚼字》公布的2011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
用百度进行搜索,发现与该词相关的信息多达6000多万条,同时,该词频繁出现在各大有影响力的报刊中,流行范围甚 广。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兴盛,加之日本ACG(动漫游戏)文化的发展,众多日本流行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入我国并 广泛流行开来,“卖萌”的“萌”即其中之一。
事实上,汉语的“萌”与日语的“萌尤”均是自古已有的 词语,意义和用法也比较固定。
20世纪90年代,“萌文”的词义 首先在日本发生了延展,经过十数年的发展与传播,“萌尤”毫无悬念地入选2005年度日本流行语大赏。
汉语“萌”的新义 来源于日语“萌丈”,并且新义的“萌”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催 生出“卖萌”“萌萌哒”“丑萌”等汉语新词。
本文在考察汉语 “萌”与日语“萌;I”各自的本义与新义的基础上,分析“卖萌”的词义、用法以及得以流行的原因。
二、 汉语“萌”与日语“萌;I”的本义与用法“萌”字在汉语中自古已有,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草木芽也”,可见古汉语中的“萌”可以用作 名词。
《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明者原见于未萌”,“萌”指事 物的发端和开始。
此外草木萌动”的“萌”指草木发芽,同时 也引申出开始、产生等意义。
而日语的“萌文”为动词“萌丈的第一连用形。
网络流行语“拿捏”的词义演变探析
![网络流行语“拿捏”的词义演变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b9ee7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b.png)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3, 11(9), 4018-4025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ml https:///10.12677/ml.2023.119540网络流行语“拿捏”的词义演变探析高倩琳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23年7月17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7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1日摘 要12月26日,《咬文嚼字》期刊发布了2022年“十大流行语”,其中,“拿捏”一词频繁出现在在各大社交平台上。
经语料考察,该词的现有释义远远多于《现代汉语词典》所列,在不同阶段衍生出了不同新义。
本文将“拿捏”一词的演变分为古代(明清时期)、现代(1957年~2017年)、流行(2018年~2022年)三个阶段,在演变过程中,该词的使用频率逐步增加,语义特征整体也发生了变化:由古代的[+故意] [+贬义],经历现代汉语的过渡、转变,进入流行语后变为[+乐意] [+褒义] [+高程度义]。
通过对该词不同时期的义项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了解该词各义项之间的关联、演变路径,从而更好地探究其从较低词频变为网络高频词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拿捏”,词义演变,流行语An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Network Catchword “Nanie”Qianlin Gao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Received: Jul. 17th , 2023; accepted: Sep. 7th , 2023; published: Sep. 21st, 2023AbstractOn December 26th, the journal “Excessive Wording” published the “Top 10 Popular Words” for 2022, among which the term “nanie” frequently appears on variou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ccording to corpus analysis, the existing definitions of this word are far more than those listed in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and different new meanings have been derived at different stages. This article divides the evolution of the term “nanie” into three stages: ancient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odern (1957~2017), and popular (2018~2022). Dur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the frequency of use of the高倩琳word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overall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also changed: from the ancient [+connotative] [+derogatory], through the 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it en-tered the popular language and became [+willing] [+commendatory] [+high-level meaning]. By sort-ing and analyzing the meanings of the term “nanie” in different periods, we can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and evolution path between the various meanings of the word, thereby better exploring its evolution process from low word frequency to network high-frequency words.Keywords“Nanie”, Evolution of Word Meanings, Catchword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12月26日,《咬文嚼字》期刊发布了2022年“十大流行语”[1],其中,“拿捏”一词频繁出现在在各大社交平台上。
《咬文嚼字》杂志 流行语
![《咬文嚼字》杂志 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284f3c2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c.png)
《咬文嚼字》杂志流行语《咬文嚼字》与流行语:那些有趣的语言现象嘿,你知道吗?咱们每天说的话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东西呢。
就像《咬文嚼字》这本杂志,专门跟文字较劲儿,就像一个超级严格的老师,盯着每个字、每个词的用法。
还有那些流行语,就像一阵一阵的风,吹过我们的生活,有时候让人大笑,有时候又让人觉得特别酷。
我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聊天。
小明突然说了一句“奥利给”。
哇,这可把我们都吸引住了。
我们就问他:“这啥意思呀?”小明就特得意地说:“这就是加油、给力的意思呗。
”当时我就想,这流行语可真奇妙,就这么几个字,能表达出这么有力量的感觉。
就好像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密码,懂的人一听就觉得亲切又兴奋。
再说说《咬文嚼字》杂志吧。
我家里有几本呢,有时候我翻一翻,就觉得那些编辑们可真厉害。
他们就像文字世界里的侦探,寻找着那些用错字、用错词的“小坏蛋”。
比如说“莘莘学子”的“莘莘”,很多人会写错。
要是让那些编辑们看到写错的,估计他们会急得跳脚,就像厨师看到有人把菜炒得乱七八糟一样。
有一回,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也提到了《咬文嚼字》。
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可不能小看这些字词啊。
就像建房子,字词就是砖头,如果砖头都没放对,房子怎么能牢固呢?”我们都点头称是。
然后老师又说起了流行语。
老师说:“流行语啊,就像流行歌曲,一段时间很火,但是有些可能就像烟花,一闪而过。
可是有些流行语也能留下来,变成我们语言里的经典呢。
”我觉得老师说得太对了。
你看,像“给力”这个流行语,现在我们还经常用呢。
它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在我们的语言土壤里扎根了。
这和《咬文嚼字》又有啥关系呢?其实关系大着呢。
《咬文嚼字》就像一个筛子,把那些好的、有价值的流行语筛选出来,然后告诉大家:“看,这个流行语虽然新,但是它符合我们的语言规范,可以留下来哦。
”我和我的同学们也经常讨论流行语。
有个同学说:“那些特别奇怪的流行语,就像外星人的语言,我都听不懂。
”另一个同学就反驳说:“那才有趣呢,就像探索新的星球一样,去了解新的流行语多酷啊。
十大流行语的语言变异探析——以《咬文嚼字》2014-2018年十大流行语为例
![十大流行语的语言变异探析——以《咬文嚼字》2014-2018年十大流行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f41627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e.png)
[基金项目]湖南省财政厅科技专项项目“高校合作教育雅思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研究”;2019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原型范畴理论下网络流行语的变异研究”(项目编号:CX20190534);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人际功能视域下湖南方言的语用研究”(项目编号:19C0488)。
[作者简介]黄钰涵(1995-),女,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岳好平(1968-),女,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和国际教育研究。
十大流行语的语言变异探析———以《咬文嚼字》2014-2018年十大流行语为例黄钰涵1,岳好平1,吕倩2(1.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100)[摘 要]网络快速运转,流行语日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作为互联网中的语言之一,流行语存在大量的变体。
本文以《咬文嚼字》2014-2018年十大流行语为语料,分析其来源,再从语言变异角度探究其语音、语义、语法三大变异,结果发现,语音、语义、语法三方面的变异主要体现在对语音的谐音化、语义的映射和新解以及名词、动词的形容词化。
[关键词]语言变异;语音;语义;语法[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5823(2020)04 0037 02 [收稿日期]2019-11-19 自2008年以来,《咬文嚼字》每年都会评出“十大流行语”。
随着网络各大平台的快速发展,流行语数量的快速繁衍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
不少学者对《咬文嚼字》中的十大流行语进行研究。
部分学者从整体出发,将十大流行语整合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十大流行语的同一性;部分学者从部分出发,以具体某一个或某一年十大流行语为对象,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王婷[1]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着手从整体出发探究十大流行语的构建意义;李娟[2]基于模因论从整体出发对近五年十大流行语进行了分析,探析了其模因的来源;岳好平[3]基于模因论从部分出发具体分析了流行语“确认过眼神”的积极和消极的语用功能。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出炉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出炉](https://img.taocdn.com/s3/m/532c19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5.png)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出炉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出炉啦!
这十大流行语可有意思啦!每一个都好像带着一股魔力,能瞬间抓住咱们的心。
比如说“yyds”,这简单的几个字母,却能表达出那种超级崇拜和喜爱的感觉。
不管是对喜欢的明星,还是对超棒的美食,一句“yyds”就全概括啦!
还有“绝绝子”,是不是听起来就很俏皮?当咱们看到特别厉害、特别惊艳的东西,喊出“绝绝子”,那种兴奋劲儿一下子就出来了。
“躺平”这个词也很火呢。
有时候工作累了,生活压力大了,就想“躺平”一会儿,啥也不管,好好放松放松。
“破防”也是流行语之一哟!可能是一部感人的电影,或者是朋友一句贴心的话,一下子就让咱们的心理防线崩塌,感动得稀里哗啦。
“内卷”这个词可就有点让人头疼啦,感觉大家都在拼命努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有时候真希望能少点“内卷”,多些轻松和自在。
“元宇宙”听起来就特别科幻,充满了未来感,让人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双减”那可是和咱们的孩子们息息相关,希望孩子们能在更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野性消费”是不是让你想起了那些热血沸腾的购物时刻?就是那种不管不顾,只想买买买的冲动。
“社交牛逼症”和“社交恐惧症”这一对,可真是把人们在社交中的两种极端状态形容得淋漓尽致。
怎么样,朋友们,这十大流行语是不是都很有趣?它们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调味剂,让交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说不定咱们自己平时也没少用呢!。
浅析《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浅析《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cdd791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b.png)
浅析《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是一档以解析汉字之美、梳理语言之规、传播文化之乐为宗旨的电视节目,自从开播以来备受观众的喜爱。
在每一期节目中,主持人以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解析了各种汉字的由来、结构和用法,让观众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够感受到语言之美。
而在多个节目中,《咬文嚼字》还会评选出当下最流行的十大流行语,这些流行语既反映了当下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又延续了语言的生命力。
接下来,我们就来浅析一下《咬文嚼字》节目中的“十大流行语”。
第一位的流行语是“双11”。
在当下的消费社会中,“双11”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购物节。
每年的11月11日,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推出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购物。
这个数字“11”在国人心中的理解是“单身”的象征,因此“双11”成为了单身人士“自己买自己送”的节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11”已经不仅仅是单身人士的购物节,也成为了每个人都能参与的盛大购物狂欢节。
第二位的流行语是“996”。
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工作状态,即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工作时间呈现出9点到晚上9点的规律。
这种工作状态被认为是非常辛苦和极具挑战性的,因此“996”也成为了描述工作辛苦的一个词语。
而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这个词语逐渐进入了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了形容人们生活、工作状况的一个词语,比较贴切地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工作状态。
第三位的流行语是“脱单”。
这个词语来源于网络用语,意思是单身男女找到了另一半,摆脱了单身的状态。
在当下的社会中,“脱单”成为了很多单身男女们的共同心愿,因此这个词语也成为了流行语。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爱情观念的改变,“脱单”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吸引着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第四位的流行语是“996.icu”。
这个词语同样来源于中国互联网行业,指的是在996工作状态下,有可能会进入“ICU”(重症监护室)的状态。
这是一种讽刺性的用语,暗示了“996”工作状态对于身心健康的伤害和风险。
第5课《孔乙己》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5课《孔乙己》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835530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1.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选择读音都正确的一项()A.阔绰.(chuò)羼.(càn)水活泼.(pō)B.荤.(yūn)素暂.(zàn)时蒲.(pú)包C.荐.(jiàn)头舀.(yǎo)水间.(jiàn)或D.步骤.(zòu)绽.(zhàn)开门槛.(kǎn)2.对“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孔乙己虽然贫苦潦倒,却嗜酒如命,不加节制。
B.说明孔乙己是个读书人,身份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C.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却以读书人自居,迂腐可笑。
D.说明孔乙己生活悠闲,喜爱喝酒穿长衫,气质不凡。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1)只有穿长衫的,才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2)孔乙己便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住。
(4)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去了。
A.踱涨罩走B.走羞罩走C.走涨盖爬D.踱羞罩爬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健康饮食,一要保证食物多样性,营养均衡;二要适当摄入粗粮和果蔬。
B.春天到了,这些花呀,草呀,风呀……等都在天地间自由地奔放着生命。
C.谈到如何有效提高自己薄弱学科的成绩?小黄认为自己已有周详的计划。
D.“不。
”他蹲下身来,仔细看看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观看谷爱凌的短片,使我们明白自律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删去“通过”或“使”。
B.“双减”政策不仅有利于国家多样型人才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减轻学生家长的焦虑。
将“不仅”改为“不但”。
C.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召开,全国各地掀起抢购吉祥物冰墩墩。
结尾加“的热潮”。
D.广大市民要掌握节水方法,树立节水观念,养成节水习惯。
将“掌握节水方法”与“树立节水观念”互换位置。
2008-2020《咬文嚼字》历年十大流行语
![2008-2020《咬文嚼字》历年十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ff4176fefad6195f302ba69c.png)
《咬文嚼字》历年十大流行语
2006年起,《咬文嚼字》持续举办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语文差错”评选。创刊人郝铭鉴表示,评选“十大流行语”是为了肯定 语言生活当中的创造性成果,而评选“十大语文差错”,是因为在人们语言生活中存在不规范、不正确、不健康的东西,编辑部要对 它及时地制止。哪怕一个小刊物力量有限,但总要有人发出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版
一、亲“亲”是“亲爱的”的简称。
“亲爱的”是一百多年前为了翻译西方语言而“新”造的,用作名词和形容词,大体上跟英语的dear和darling相对应。
几年前,“亲”曾在某些群体的小范围中露面;随后进入淘宝网的交易平台:“亲,快来抢购哦!”“亲,包邮哦!”于是“亲,×××”风行起来,人们称之为“淘宝体”。
跟“亲爱的”相比较,“亲”显得简洁,也屏蔽了“爱”字的暧昧色彩,亲切感却有增无减。
二、伤不起最初在校内网上以文章标题的形式出现,如“这样的×××你伤不起”,被称为“校内体”,影响并不大。
2011年“伤不起”火爆起来,和网络上的一篇题为“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有关。
这个帖子历数学习法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种种无奈,并且几乎每句话都以“啊”结尾,后面还有一个接一个的感叹号,人称“咆哮体”。
随着该帖大热,“伤不起”成了热词,“×××,你伤不起啊”也成了热门句式。
三、Hold住2011年8月9日台湾中天电视综合台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女大学生谢依霖以夸张另类的造型、英汉混杂的台词、扭捏怪诞的举止亮相,陈说在一个时尚场合如何处变不惊,提醒自己不能慌乱,要“hold住”整个场面。
7分钟的节目引起巨大的反响,于是“hold住”迅即成为海峡两岸的流行语。
Hold指掌控、把握、维持,“hold住”便是掌控住、保持住、管住、抓住之类的意思。
四、我反正信了2011年7月23日,在温州附近发生一起两列动车追尾的重特大交通事故,40人遇难,191人受伤。
抢救中有关人员曾把一辆车的车头掩埋于地下。
有媒体记者询问原因,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回答:现场有一个泥塘,影响施救工作,把车头埋于其中是为了便于抢救,“至于你信不信,(停顿)我反正信了”。
他的话立即引来一片质疑。
此后,“我反正信了”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有三:第一,真信,如铁道部那位新闻发言人所说的;第二,说反话,真不信,如“房价是百姓可以接受的,我反正信了”;第三,无厘头的搞笑,指自己说的压根就是一个笑话,如“奥巴马是中国人,我反正信了”。
五、坑爹“坑爹”原是詈语,即骂人的话。
在北方某些方言中,“坑”有欺骗、欺诈的意思,“爹”指老子,即父亲。
“坑爹”的字面义便是“欺骗老子”。
连老子都敢欺骗,胆子也忒大了。
“坑爹”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愤慨。
在流传中,“坑爹”还常用于责备、批评或讽刺、挖苦。
如果说话人是女性,有时会把“坑爹”调整为“坑娘”。
六、卖萌“卖萌”的“萌”,是从日语中借过来的。
日本的动漫爱好者用“萌”形容非常喜好的事物,特别是动漫中的美少女。
“萌”进入汉语以后,有了可爱、性感、讨人喜欢的新义项。
可以说“萌少女”“萌女郎”等。
“卖萌”的“卖”,不是出卖,而是显摆、展露。
“卖萌”的意思是装可爱、扮嫩、撒娇,一般具有调侃色彩。
七、吐槽来源于日语,指漫才(类似于中国的相声)里的“突っ込み”(类似相声的捧哏)。
台湾把“突っ込み”译成了“吐槽”,后引申指给人难堪、抬扛、
掀老底、拆台,多用于嘲笑、讥讽、抱怨,甚至谩骂。
当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揭人家老底——批评别人;二是揭自己老底——表述心声。
八、气场“气场”本指环绕在人体周围的能量场,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整体状态,包括健康、心理及修为等等。
美国心灵励志大师皮克·菲尔著有一本谈比尔·盖茨、奥巴马等世界名人超凡魅力的书,此书引进中国后书名被译成了“气场”。
“气场”于是流行开来,指由气质、学识、修养等等的综合表现而形成的超凡魅力。
具有强大“气场”的人必定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本年度的新闻人物报道,流行拿“气场”说事。
九、悲催“悲催”是个形容词,形容失意、伤心、难过、哀痛、丧失信心等,由短语“悲惨得催人泪下”缩略而成。
从短语的字面上看,似乎“悲”的程度很高;其实不完全如此,常常带有或多或少的调侃或宣泄的意味。
可以说“很悲催”“悲催的是”“悲催啊悲催”“悲催的一天”等。
活跃在网络上,有三种写法,即悲催、悲摧、悲衰(“衰”读作cuī)。
当下在报刊上流行,写法渐趋一致,都写作“悲催”。
十、忐忑龚琳娜演唱的《忐忑》风靡一时。
这首歌没有明确的意思,全是让人听不明白的“咳咿呀咿呦……”,但在演唱者眉飞色舞、幽默搞怪的夸张表演下,广大听众为之着迷。
《忐忑》被人们戏称为“神曲”,从年过花甲的老太太到年仅几岁的小弟弟都竞相模仿着歌唱,连大牌歌星王菲也不例外。
“忐忑”这个词于是火了起来,用法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本来是形容词,当下又演变出动词(如“忐忑了整整一天”)、名词(如“结束忐忑”)的用法来。
有人说,这是“神曲”提振了“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