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国际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国际物流管理》课程教案大纲年月日第一部分课程教案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在国际物流中,通过适当控制和科学组织,促进物资或商品的合理流动,使国际间物资或商品的流动路线最佳、流通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效益最大。

在教案过程中,有关的知识体系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做出要求。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一般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教案应强调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各章教案内容及教案要求第一章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建议学时)一、教案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物流系统基本概念;描述国际物流业务运作流程图;描述国际物流管理人员工作关系图。

二、教案内容与要求㈠重点掌握、国际物流系统内涵()物流系统要素()物流系统的分类()物流系统基本模式()物流系统的目标()物流系统结构及其关系、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模式国际物流业务运作流程图㈢了解国际物流管理人员工作关系图第二章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建议学时)一、教案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基本概念;描述国际货物仓储管理岗位操作流程;描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运作管理程序。

二、教案内容与要求㈠重点掌握国际货物仓储业务运作管理程序㈡一般掌握国际货物仓储管理岗位操作流程㈢了解国际货物仓储业务简述第三章国际货物报检报关业务管理实务(建议学时)一、教案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基本概念;描述国际货物仓储管理岗位操作流程;描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运作管理程序。

二、教案内容与要求㈠重点掌握国际货物报检业务基本程序国际货物报关业务基本程序㈡一般掌握国际货物报检报关管理岗位操作流程㈢了解国际货物报检报关简述第四章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管理实务(建议学时)一、教案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国际海运代理业务、国际陆运代理业务、国际空运代理业务、国际多式联运业务、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基本概念;描述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管理岗位操作流程。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节 国际陆路运输 1. 主要内容:铁路货物运输基本知识;国际铁路货物联运;中国内 地对香港地区的铁路货物运输;国际公路货物运输。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铁路线路的概念;铁路运输的特点;国际铁路 货物运输的分类;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概念;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办理的 业务种类;整车、零担、大吨位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进出口货物的程 序;国际铁路联运货物运费的计算。
第三节 出入境运输工具、集装箱的检验检疫
1. 主要内容:出入境运输工具的检验检疫、出入境集装箱的检验检 疫。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集装箱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集装箱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无。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讲授法介绍各知识点,中间结合课堂讨论进行分析。
二、课程简介 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
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 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 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通 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管理发展现状、物流特 征、物流系统、配送以及物流管理、IT物流的关系、物流今后发展趋势 等,并要求学生在掌握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初步解决企业物流 配送网络优化和物流管理的方案设计。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 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 主要内容:介绍《海牙规则》、《汉堡规则》、《维斯比规则》 的基本情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牙规则》、《汉堡规则》、《维斯比规 则》制定背景、基本内容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海牙规则》、《汉堡规则》、 《维斯比规则》的基本内容。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国际物流》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辅修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管理发展现状、物流特征、物流系统、配送以及物流管理、IT物流的关系、物流今后发展趋势等,并要求学生在掌握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初步解决企业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和物流管理的方案设计。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本课程的对进出口单证、报关和堆场等模块处理加强学生对国际物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满足各职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基础,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导课程为《经济学》《管理学》《电子商务》《物流学概论》,为后面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物流业务、国际货物运输方式、国际物流的空间格局、国际贸易口岸、国际物流信息系统、非贸易国际物流、国际物流网络系统、国际物流中心与仓储包装、国际物流发展展望。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培养国际物流运作的能力和进行企业国际物流动作的战略选择。

(三)素质目标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运用会计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教学项目(二)实习实训项目四、教学评价1、考核项目: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应用。

2、考核方式:考查。

3、成绩评定:考试课程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其中,平时成绩(40%):出情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活动情况。

期末考试(60%):理论知识测试。

五、建议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International Logistics 课程代码: 092041)一、前言1.课程性质国际物流,即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双语课。

是从事国际贸易、跨国经营及国际运输等相关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课程。

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物流理论和操作实务,熟悉国际物流的运作规则和组织方法等。

3.使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全日制本学生。

4.基本教学要求通过双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物流理论、组织方法和运作规则,了解发达国家国际物流的特点、模式和最新进展;并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学习、英文文献阅读讲解、课后训练等方式的组织,培养学生从事国际物流相关工作的国际视野和必要的英语读写能力。

5.要求先修课程《物流管理概论》、《大学英语四级》。

二、教学内容第一篇国际物流导论Part 1 overview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Chapter1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ogistics教学要求:掌握国际物流的含义和任务,了解国际物流的产生和发展背景,重点理解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不同。

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一、国际物流的分类二、国际物流的定义三、国际物流的任务第二节国际物流的兴起背景及其特点一、国际物流的兴起背景二、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不同思考题:1.什么是国际物流及其任务?2.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章国际物流中的政府影响Chapter 2 Government Influences o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教学要求:了解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受政府干预的原因及其表现,增进对国际物流复杂性的理解。

国际物流实践教学大纲(2篇)

国际物流实践教学大纲(2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国际物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本大纲旨在指导教师进行国际物流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国际物流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国际物流领域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流程;(2)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使学生熟悉国际物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国际物流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进行国际物流业务操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进行国际物流项目管理的能力;(4)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4)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国际物流基本概念及流程(1)国际物流的定义和分类;(2)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3)国际物流的运作模式。

2. 国际物流组织与管理(1)国际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2)国际物流企业的管理职能;(3)国际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3. 国际物流运输方式及工具(1)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多式联运等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2)国际物流运输工具的类型及性能;(3)国际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4. 国际物流仓储与配送(1)国际物流仓储的基本原理及操作;(2)国际物流配送中心的类型及功能;(3)国际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

5. 国际物流信息管理(1)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2)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3)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6. 国际物流法律法规与标准(1)国际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国际物流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3)国际物流行业标准及认证。

7. 国际物流案例分析(1)典型国际物流案例的介绍;(2)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3)案例分析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梁军执笔人:王兴华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经济学院课程名称:国际物流课程编号:203018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Logistics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总学时:54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18学分:3开设专业:贸易经济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203004)、报关实务(203013)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贸易经济专业专业方向限选课,本课程主要让学生学习国内外物流管理发展现状、物流特征、物流系统、配送以及物流管理、IT物流的关系、物流今后发展趋势等,并在学习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解决企业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和物流管理的方案设计。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了解国际贸易术语及国际贸易惯例、全球化采购、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配送、国际运输方式、我国主要口岸及港口、世界主要港口、国际展览与展品物流、发达国家国际物流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海外国际物流服务提供商、国际物流服务中的中介商。

2.理解外贸运输货物的保险、其他国际物流相关的涉外保险、进出口商品的检验、进出口动植物检疫及卫生检疫、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国际物流标准化、信息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企业国际物流动作的战略选择。

3.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物流单证管理、报关程序、进出口货物通关的程序、全球卫星定位及通讯系统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国际邮政物流。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节国际物流的概念1. 熟悉国际物流的特点和分类2. 掌握国际物流的含义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1. 了解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2. 熟悉全球化的概念3. 掌握节点、连线的含义第三节国际物流法律法规简介1. 了解《海牙规则》、《汉堡规则》、《维斯比规则》制定背景2. 熟悉《海牙规则》、《汉堡规则》、《维斯比规则》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1. 熟悉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第一节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1. 熟悉国际贸易的含义与分类;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220123课程名称:国际物流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Logistics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2018级物流管理_佛山校区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管理学、物流学导论、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二、课程简介国际物流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物流管理专业很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知识点,知识面比较广。

不仅仅包括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整体管理流程以及方案的设计。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出现在国际物流中,比如逆向物流管理、保税物流和国际物流金融、国际物流方案的设计等。

这些特征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如何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s a comprehensive course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which involves lots of knowledge points of logistics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s and specialized courses,which includ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the process of system management and the project design.The meanwhile,the new theory and methods have appear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development,such as reverse logistics,bonded logistics,international logistics fina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roject design and so on.These characteristics increase the teaching difficulty.It’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从企业全球化物流运作的观念出发,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国际物流的整体管理流程,提升国际物流各环节的运作能力及整体国际物流方案的运作能力。

国际物流课程教案

国际物流课程教案

国际物流课程教案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1.1 课程介绍解释国际物流的定义和重要性概述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和环节1.2 国际物流的定义和重要性讨论国际物流的定义和范围探讨国际物流在现代全球化经济中的重要性1.3 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和环节描述货物的运输、仓储、清关、配送等基本流程解释各个环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第二章:国际运输方式2.1 海运介绍海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探讨海运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2.2 空运介绍空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探讨空运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2.3 其他运输方式介绍铁路、公路、内河等运输方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探讨这些运输方式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和限制第三章:国际物流单证3.1 基本单证介绍国际物流中常用的基本单证,如发票、装箱单、提单等解释各个单证的作用和填写要求3.2 信用证介绍信用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解释信用证的条款和操作流程3.3 电子单证探讨电子单证的定义和应用介绍电子单证的使用方法和优势第四章:国际物流定价和成本4.1 定价方式解释国际物流中常见的定价方式,如固定价格、变动价格等探讨定价方式对物流成本的影响4.2 物流成本计算介绍国际物流成本的构成和计算方法分析物流成本对企业和供应链的影响4.3 成本控制和优化探讨物流成本控制和优化的策略和方法分析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物流效率第五章:国际物流风险与管理5.1 物流风险概述讨论物流风险的定义和分类解释物流风险对供应链的影响5.2 物流风险管理介绍物流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探讨如何识别、评估和控制物流风险5.3 物流保险介绍物流保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解释物流保险的条款和理赔流程第六章:供应链管理6.1 供应链管理概述解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2 供应链策略与流程探讨供应链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描述供应链流程的优化和协调6.3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介绍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和评价的方法分析合作伙伴关系对供应链性能的影响第七章:国际物流信息系统7.1 国际物流信息系统概述解释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概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关键功能和技术7.2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探讨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流程描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7.3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介绍物流领域常用的信息技术,如EDI、GPS、RFID等分析信息技术对国际物流效率的提升作用第八章:物流合同与争议解决8.1 国际物流合同概述解释物流合同的定义和重要性概述物流合同的基本条款和内容8.2 物流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探讨物流合同的签订流程和注意事项描述物流合同的履行和监控方法8.3 物流争议解决介绍物流争议解决的常见方法和途径分析不同争议解决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第九章:环境保护与绿色物流9.1 环境保护与国际物流讨论环境保护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和挑战概述物流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9.2 绿色物流策略与实践探讨绿色物流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描述绿色物流在包装、运输、仓储等方面的实践方法9.3 环保法规与标准介绍国际物流领域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分析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的意义和影响第十章:未来趋势与创新10.1 全球化与供应链重组探讨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和挑战分析供应链重组的趋势和策略10.2 创新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介绍物联网、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应用分析这些技术对国际物流效率和成本的影响10.3 未来国际物流的发展方向探讨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分析企业如何应对未来国际物流的挑战和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际物流的定义和重要性:理解国际物流在全球化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它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

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

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国际物流的含义;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一、国际物流的含义二、国际物流的特征三、国际物流的分类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第四节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小结:理解国际物流的概念很重要,是国际物流管理的基础。

国际物流课程教案

国际物流课程教案

国际物流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国际物流1.2 课程性质:专业课1.3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流程、方式及管理,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模块一:国际物流概述2.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和作用。

2.1.2 教学内容:国际物流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作用及其在跨国贸易中的地位。

2.2 教学模块二:国际物流流程2.2.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包括货物运输、报关、仓储、配送等环节。

2.2.2 教学内容: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及相互关系。

2.3 教学模块三:国际物流方式2.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各种国际物流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3.2 教学内容:海运、空运、陆运、多式联运等国际物流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4 教学模块四:国际物流管理2.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国际物流合同、单证、成本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4.2 教学内容:国际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国际物流合同的签订与管理、国际物流单证的种类与操作、国际物流成本管理及风险防范。

2.5 教学模块五:新兴国际物流趋势2.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新兴国际物流趋势及其对国际物流行业的影响。

2.5.2 教学内容:电子商务与国际物流、全球物流与国际供应链、绿色物流与国际物流可持续发展等新兴趋势。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流程、方式和管理知识。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操作的具体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国际物流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案例分析报告等,占总评的40%。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邢伟执笔人:王成飞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管理学院课程名称:国际物流课程编号:183014英文名称:Winternational Logistics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总学时: 51 理论学时: 51 实验学时:学分:3开设专业:物流管理先修课程:物流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限选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国际物流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日趋成熟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国际物流的发展及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国际物流系统与网络、国际物流服务与管理等。

使学生掌握国际物流主要功能的业务运作和国际物流主要形式的业务流程和作业技能。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国际物流主要功能的业务运作:采购、包装、仓储、流通加工、装卸搬运、货物的报检与通关、运输与保险安排;2.掌握国际物流主要形式(铁路联运物流、海运物流、空运物流、多式联运物流)的业务流程和作业技能。

3.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运用国际物流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国际物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在国际物流中,通过适当控制和科学组织,促进物资或商品的合理流动,使国际间物资或商品的流动路线最佳、流通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效益最大。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1章导论1.1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1.2国际物流的特点、分类与基本形式1.3国际物流的发展理解物流与国际物流的含义;了解物流国际化的背景及国际物流的形式与特点;了解国际物流的发展过程与趋势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国际物流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

第2章国际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网络2.1国际物流系统的构成与运作模式2.2国际物流结点2.3国际物流结点:口岸与港口2.4国际物流结点:自由贸易区、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2.5国际物流结点:国际物流中心与国际物流园区2.6国际物流网络及其构建仓储运营组织与方法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各构成要素;了解国际物流系统的基本运作模式;了解各类国际物流结点(包括口岸、港口、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物流园区)的功能;掌握国际物流的流动路径。

国际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物流管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授课对象:专业名称先修课程:物流学概论、管理学、国际贸易实务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趋势。

掌握国际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功能和运作流程。

熟悉国际物流中的运输方式、仓储管理、货物包装、装卸搬运等环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以及国际物流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物流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具备制定国际物流运输方案、仓储规划和物流成本控制的能力。

能够进行国际物流业务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具备一定的物流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物流管理意识。

树立学生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内容1、国际物流概述国际物流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区别与联系2、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国际物流系统的功能和运作流程国际物流系统的优化与整合3、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方式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国际贸易术语与国际物流费用的计算4、国际物流运输国际海洋运输海洋运输的特点、经营方式和运费计算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的操作流程国际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的特点和优势国际铁路联运的组织和运作国际航空运输航空运输的特点和分类航空货运的业务流程和运价计算国际公路运输和内河运输公路运输和内河运输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相关运输业务的操作流程国际多式联运多式联运的概念、特点和组织形式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和义务5、国际物流仓储国际物流仓储的功能和类型仓库的布局与设计库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保税仓库和保税区的运作6、国际物流货物包装与装卸搬运国际物流货物包装的作用、类型和要求货物包装的标志和标识装卸搬运的设备和方法装卸搬运的合理化和安全管理7、国际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物流信息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国际物流信息的跟踪与监控8、国际物流成本管理国际物流成本的构成和分类国际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步骤国际物流成本控制的策略和途径9、国际物流法律法规国际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国际物流中的争议解决和法律风险防范10、国际物流企业管理国际物流企业的类型和经营模式国际物流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市场营销国际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评估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国际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知识。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国际物流二、设计学时:56三、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是研究国际运输过程中的物流的经营管理,即研究国际物流生产管理的具体操作的一门学科,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四、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经济和法律两个侧面研究、分析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确保国际物流的安全和正常进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国际物流和货运代理的经营管理方法,以提高运输质量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本课程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国际物流理论与政策,要多联系种种实际和国际物流发展现状,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不脱离中国实际和国际物流发展状况;(二)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有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六、学时分配表七、课程的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概述教学要求:(1)学习和把握国际物流的概念、作用和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及相关术语;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业务范围与作用。

(2)了解和把握国际货运代理人的选择方法,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的识别,相关“业务链接”等程序性知识;能用所学实务知识规范“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识别”的相关技能活动。

(3)运用所学“国际物流实务”的理论与实务知识研究相关案例,培养和提高在特定业务情境下分析解决问题与决策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1)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作用和特点;(2)了解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3)掌握国际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及相关术语;(4)熟练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业务范围与作用;教学建议:本章内容概念性术语的特别多,建议引用实际案例来解释。

第二章国际物流运作教学要求:(1)了解和把握国际物流运作系统,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与应用,国际贸易方式的选择,报关业务,报检业务,国际货运代理责任险,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相关“业务链接”等程序性知识;(2)能用所学实务知识规范“国际贸易各个环节操作”的相关技能活动。

《国际物流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管理》教学大纲International Logistics大纲名称:《国际物流实务/International Logistics》教学大纲适用范围: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四年制本科学时: 48学分:3内容:一、编写说明(1)课程的性质:国际物流实务是为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2)任务:国际物流实务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员掌握国际物流基本业务流程及国际物流的信息支持系统、国际物流标准化的方法、以及仓储工作的基本环节和商品保管方法,达到具有从事国际物流基本业务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3)基本要求:本门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等;掌握国际物流基本业务流程、活动特点和运行方式,以及国际物流管理,并能够独立完成国际物流管理和相关业务活动。

(5)先修课程:物流管理及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课程。

(6)教学方法、要求及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理论讲授与课堂综合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以课外练习,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像、图形的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核标准: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方式进行考核,百分制计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国际物流绪论(3学时)[基本知识点]国际物流的特点、系统和网络[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的形成和类型,理解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掌握国际物流的特点、系统和网络。

[重点难点]重点是国际物流的特点、系统和网络,难点是国际物流网络构建。

[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物流概念和形成一、国际物流含义二、国际物流形成的原因第二节国际物流的分类和特点一、国际物流的分类二、国际物流的特点第三节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一、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二、物流的高运作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第四节国际物流系统一、运输子系统二、仓储子系统三、装卸与搬运子系统四、物流加工子系统五、商品检验子系统六、商品包装子系统七、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八、国际物流系统模式第五节国际物流网络一、国际物流网络概念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三、建立和完善国际物流系统网络应注意的问题四、对我国国际物流网络和理化建议[练习题]1,分析国际物流形成的原因2,分析国际物流的分类和特点3,简述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主要区别4,国际物流体系有哪几部分构成?简要说明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制订人:戴宗群教研室主任:戴宗群主任日期:2006年6月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课程编号:062005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3】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
【4】先修课程:《进出口实务(一)》
【5】后续课程:《进出口实务(二)》
【6】总学时:42学时
【7】总学分:3学分
第二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国际物流是一门新兴学科,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日益迅猛,国际货运代理在国际物流的运作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相关业务以及理论的学习研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促进物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通过科学、合理的货运代理业务,使物的流通在跨越国界的过程中,做到流通方向最合理、流通的时空最恰当、流通的成本最经济、流通的效率最高、流通创造的效益最大,并且由此可以促进世界经济协调发展,改善国际、地区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交流,使国际经济格局得到良性发展。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在介绍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围绕货运代理如何配合国际物流的运作,阐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商检、报关、国际货运代理如何配合国际物流运作等,介绍了国际贸易口岸的基本知识,国际物流的分布状况,详细说明了国际物流的货物运输方式、货运代理的租船业务、国际物流仓储包装等业务过程;
同时通过网络环境的上机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出口单证的种类及制作。

本课程注重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知识的实用性与操作性。

【2】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为考查课,共42学时,3学分,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就是在不同国家之间展开的商务活动中,与商品移动相关的运输、配送、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管理。

第二节国际物流的狭义理解
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隔离和时间距离,对物资(商品)进行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贸易或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即实现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贷款,而买方接受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的贸易对流条件
第三节国际物流的特点
一、物流成本较高
二、物流环境存在差异,环境适应性要求高,风险也大
三、物流系统范围更广,需要国际服务业的支持
四、必须有国际信息系统的支持
五、需要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
六、国际物流标准化的要求较高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
(2)一般掌握:国际物流的狭义理解
(3)了解:国际物流的特点
第二章国际物流的发展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二战以前
二、二站以后
三、60年代
四、70年代
五、80年代
六、90年代
第二节国际物流发展趋势
一、高质量
二、高效率
三、高水平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2)一般掌握:国际物流发展趋势的各个内容理解
(3)了解:近年来国际物流的发展
第三章国际物流管理在各国的发展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日本
一、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
二、日本物流管理的特点
三、日本物流管理达到的五种效果
第二节美国
一、美国的发展现状
二、美国第三方物流模式—物流市场化运作
第三节英国
一、在许多行业与客户进行全球合作,提供全委托式物流服务
二、利用客户建造的物流设施,输出管理技术和人员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及其特点
(2)一般掌握:日本物流的效果及其美国物流的发展
(3)了解:英国物流的发展特点
第四章国外物流基本经验给上海带来有益的启示
1. 教学内容:
一、市政府重视现代物流产业的统筹规划
二、上海物流产业发展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三、启动上海物流产业以第三方物流为切入点
四、要大力提高上海物流产业高新技术应用水平
五、大力开拓为客户提供日益便捷的物流增值服务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前三点启示
(2)一般掌握:第四点启示
(3)了解:第五点启示
第五章国际商务与国际物流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商务
第二节国际商务与国际物流
一、国际商务产生的同时,国际物流也产生了
二、国际物流水平的提高,促进国际商务的迅速增长
第三节国际商务环境的变化对物流业的促进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物流全球化(量、域)
二、信息技术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需要物流支撑
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国际间的合作
五、理论工作者及国际相关组织的推动作用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商务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2)一般掌握:国际商务的理解
(3)了解:国际商务对国际物流的影响
第六章国际物流运输管理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运输概念
一、概念
二、基本功能
第二节国际物流运输的特点
一、政策性强
二、路线长,环节多
三、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多变
四、时间性强
五、风险大
第三节物流运输的方式分类
一、水上运输
二、陆上运输
三、铁路运输
四、航空运输
五、管道运输
六、邮政运输
第四节国际物流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
一、运输成本
二、运行速度
三、物流的特点与性质
四、货物数量
五、物流的基础设施条件
第五节国际物流运输的管理
一、预计设备能力
二、决定收费标准
三、跟踪货物流向
四、熟悉规章制度
五、安排索赔处理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物流运输的概念及其特点(2)一般掌握:国际物流运输分类及其分类的原则(3)了解:国际物流运输的管理
第七章国际物流保管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保管职能
一、编制储存计划
二、签定保管合同
三、安排物品入库
四、做好保管工作
五、完成出库作业
六、处理保管事故
第二节国际保管的仓库分类
一、按仓库的职能分
二、按仓库的存储商品的性能和技术设备分
三、按仓库的管理体制分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物流保管的职能
(2)一般掌握:各种职能的理解
(3)了解:国际保管的仓库分类
第八章非贸易物品的国际物流
1. 教学内容:
一、军火
二、展览
三、邮政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军火的内容
(2)一般掌握:展览的内容
(3)了解:邮政的内容
第九章信息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1.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条码技术
二、自动分拣系统
三、自动存取系统
四、自动收费系统
第二节信息与通讯技术结合
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二、Internet
第三节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一、数据仓库
二、自动配货系统
三、城市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系统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
(2)一般掌握:信息与通讯技术结合
(3)了解:职能化技术的应用
第十章国际物流研究的新动向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环境问题和绿色物流的研究
第二节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运输系统对全球物流产生的影响第三节物流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对环境问题和绿色物流的研究
(2)一般掌握: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运输系统对全球物流产生的影响(3)了解:物流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部分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选用
[1]《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张清杜扬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1]《国际物流学》唐渊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
[2]《国际贸易案例精选》邹丽华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
[3]《国际贸易实务》余世明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