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实用版)目录1.引言2.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3.设计项目概述4.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5.计算结果与分析6.结论正文1.引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混凝土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混凝土结构设计能力。

本课程设计主要涉及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的设计与计算。

2.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构造要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格式编写计算书,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步骤严谨。

3.设计项目概述本次设计项目为一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梁、板、柱等构件。

设计要求根据给定的荷载和材料性能参数,计算各构件的内力、变形和配筋等。

4.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计算、梁的弯矩计算、板的内力计算、柱的内力计算、梁柱节点处的内力计算等。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规范选用适当的材料性能参数;(2)考虑荷载的长期作用和短期作用;(3)计算过程中要遵循静力平衡原理,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计算结果与分析根据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梁、板、柱等构件的内力、变形和配筋等。

计算结果表明,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在分析过程中,发现部分构件的内力分布不够均匀,可通过调整截面尺寸、材料性能参数或荷载分布等措施进行优化。

6.结论通过对本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的编写,加深了对混凝土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设计能力和计算技巧。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1.设计背景与任务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结合钢筋等辅助材料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一种工程技术。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算书的编写,学生需要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规范要求,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设计内容(1)结构设计基础计算:包括对给定场地和使用要求进行分析,确定设计载荷和组合,计算各个结构单元的自重、活载和地震力等。

(2)结构设计参数计算:包括计算结构的截面尺寸、配筋率、拱曲半径等参数。

(3)钢筋柱设计计算:根据所给定的设计条件和截面形状,计算柱的配筋率、受压区高度、破坏形态等。

(4)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计算:根据所给定的设计条件、截面形状和施工要求,计算梁的截面尺寸、受力状态、预应力钢筋张拉力和锚固长度等。

(5)沉降计算:根据土壤特性和结构载荷,计算基础沉降、地表沉降和结构沉降,并评价其对结构的影响。

(6)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包括砼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等。

3.计算书编写要点(1)引言:概述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思路。

(2)计算方法:详细介绍课程设计中所用到的计算方法、公式和规范,包括结构力学计算、截面力学计算和材料力学计算等。

(3)计算过程:按照设计任务的顺序,逐步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并附上详细的计算步骤和图表。

(4)结果分析与讨论: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讨论设计参数、材料选型和结构稳定性等问题。

(5)结论与建议:总结计算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的设计改进和优化建议。

4.设计案例以一平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设计计算,包括主梁、柱和基础的计算。

根据所给定的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结构荷载、设计参数和构造形式,并编写计算书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5.设计要求(1)计算书需详细、清晰、准确地描述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以便读者理解和复制。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11土木工程(专升本)姓名:学号:完成日期: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2)可变荷载:Pk=6.0 kN/m2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时,取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2.1m ,l02/l01=6.6/2.1=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6~550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三、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0.65kN/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0.1*25=2.5kN/m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0.020*17=0.34kN/m2小计: 3.49 kN/m2取3.5 kN/m2板的活荷载标准值:60.0kN/m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因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所以取1.3。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摘要:一、引言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1.强度原则2.刚度原则3.稳定性原则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方法1.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四、设计实例分析1.设计背景及要求2.设计计算过程3.结果分析与讨论五、结论正文:一、引言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建筑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等特点。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进行探讨,以期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1.强度原则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强度原则是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设计时应根据工程所承受的荷载及环境条件,合理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刚度原则刚度原则是保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受力状况。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刚度要求,以减小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稳定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是保证结构在各种受力条件下具有稳定的承载能力。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失稳现象,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方法1.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主要包括强度计算、刚度计算和稳定性计算。

其中,强度计算主要依据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和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进行;刚度计算主要依据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钢筋的弹性模量进行;稳定性计算主要依据结构的失稳系数进行。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主要包括预应力钢筋的强度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

其中,预应力钢筋的强度计算主要依据钢筋的抗拉强度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的强度计算主要依据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和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进行;刚度计算主要依据预应力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进行。

四、设计实例分析1.设计背景及要求某工程需要设计一座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主要荷载为竖向荷载,根据工程要求,需要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设计计算。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关键信息项1、课程设计的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2、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要求3、提交时间4、评分标准5、知识产权归属6、违规处理方式11 课程设计的名称本课程设计的名称为“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11 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要求1111 结构选型与布置需详细阐述所选用的混凝土结构形式、构件尺寸、梁柱布置等,并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分析。

1112 荷载计算准确计算恒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各类荷载,并说明荷载取值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1113 内力分析采用合适的结构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1114 构件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对梁、柱、板等主要构件进行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确定、配筋计算等,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115 基础设计若涉及基础设计,需给出基础类型、尺寸、配筋等详细设计内容。

1116 图纸绘制提供必要的结构平面图、剖面图、构件详图等,图纸应清晰、准确,符合制图规范。

112 提交时间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提交时间为具体日期。

逾期提交将按照一定的扣分标准进行处理。

113 评分标准1131 计算书的完整性包括结构选型、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构件设计、基础设计等内容是否完整。

1132 计算的准确性对各类荷载的计算、内力分析、构件配筋计算等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1133 设计的合理性结构选型、构件尺寸、配筋等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程实际和相关规范要求。

1134 图纸质量图纸的清晰度、准确性、规范性以及与计算书内容的一致性。

1135 文字表达计算书的文字表述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格式是否规范。

114 知识产权归属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学生不得将其用于商业用途或未经授权的传播。

115 违规处理方式1151 抄袭若发现学生抄袭他人设计计算书或成果,将给予严肃处理,包括成绩不合格、通报批评等。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pdf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pdf

αs=M/ α 1fcb'fh02
ξ=1-(1-2 αs)1/2
As=ξ b'fh0fc/fy
529
529
353
397
As=ξ bh0fc/fy 选配配筋 (mm2)
3φ18
3 φ18
3φ 16
3φ 16
As=763
As=763
As=603
As=603
计算结果表明,ξ均小于,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
2)弯矩设计值
查表得, 板的弯矩系数α m 分别为: 边跨中: 1/11 ,离端第二支座: -1/11,中跨中: 1/16,
中间支座: 1/14 。故
3)M 1=-M b =(g+q)l012/11=*1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板厚 100mm , h0=100-20=80mm ;板宽 b=1000mm 。 C25 混凝土,α 1=, f c=mm2,
10 土木工程(专升本)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姓 名: 学 号: 完成日期: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
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
m 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25kN/m 2);
As/bh=762/(200*500)=% ,此值
3)内力计算 弯矩设计值:
M 1=-M b=(g+q)l02/11=*11= 剪力设计值:
4)VA=*(g+q)l 01=**= 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 T 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 b' f=l/3=6600/3=2200mm , 又 b' f=b+sn=300+2000=2200mm ,故 b' f=2200mm 。除支座 B 截面纵向钢筋按两排布置外,其 余截面均布置一排。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背景: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是基于建筑物的设计需求和规范要求进行的。

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目标是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期内的安全可靠性。

设计内容:该设计计算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荷载计算、轴力设计、抗弯设计、抗剪设计和基础设计等方面的计算。

一、结构荷载计算:结构荷载计算是设计过程中的基础工作,它包括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地震作用等荷载的计算。

设计计算书应详细列出各种荷载的计算表格,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计算。

二、轴力设计:轴力设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主要关注结构构件受拉或受压时的轴向力计算和设计。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载荷条件,计算出各构件所受到的轴力,并设计出合适的钢筋布置和截面尺寸。

三、抗弯设计:抗弯设计是指对受弯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的计算与设计。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受弯构件所受到的弯矩大小,确定构件的钢筋配置和截面尺寸,并进行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的验证。

四、抗剪设计:抗剪设计是对受剪构件进行强度计算和设计。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构件所受到的剪力大小,计算剪应力和抗剪强度,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钢筋配置和截面尺寸的设计。

五、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建筑物整体力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建筑物的载荷情况,计算出合适的基础尺寸和承载力,并设计出合理的基础类型和施工方案。

六、其他计算:设计计算书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与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的计算,如梁的挠度计算、柱的稳定性计算、钢筋的配置计算等。

设计结果:设计计算书应清晰、准确、全面地记录设计过程和计算结果,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归档和保存。

设计结果应能够满足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并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期内的安全可靠性。

总结: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文档,它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确保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保障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11 土木工程(专升本)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 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22)可变荷载:Pk=6.0 kN/m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 (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 2时, 取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 ;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 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 2.1m ,l 02/101=6.6/2.仁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 , 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 o/18~l o/12=66OO/18~66OO/12=366~55O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21) 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 200*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l 0/15~l 0/10=6600/15~6600/10=440~660mm ,取 h=600mm 。

截 面宽度取为 b=300mm 。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三、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 0.65KN/ m 2)=0.65kN/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20mm 厚石灰砂浆抹底:小计: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60.0kN/m 20.1*25=2.5kN/m 2 0.020*17=0.34kN/m 23.49 kN/m 2取 3.5 kN/m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 所以取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二层建筑物,为现浇混凝土内框架结构(中间为框架承重,四周为墙体承重),试对楼盖、屋盖、楼梯、雨棚等进行结构设计,并根据设计结果,对混凝土和钢筋用量进行分析。

2、设计资料1.建设地点:烟台市莱山区2.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板底抹灰。

3.层高:4.5m;门:宽×高=3300mm×3000mm;楼梯位置见图,楼梯尺寸自定;L1=L2=6000mm;4.柱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墙体为370mm砖砌体;5.建筑用途:光学加工;活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板,次梁,主梁)5.0/5.0/4.0(kN/m2),屋面雪荷载按烟台地区考虑,为0.4 kN/m2;6.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梁内受力钢筋为HRB335,板为HPB300,箍筋HPB300。

3、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确定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与次梁的跨度相同,为L1=L2=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2根次梁,6.0/2.0=3≥3,故板按跨度2.0m的单向板进行设计。

板厚: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000/40=50mm,取板厚h=80mm。

次梁截面尺寸:截面高度应满足h=l0/20~l0/12=300~500mm,取h=450mm;由h/b=2.0~3.0,截面宽取b=200mm。

主梁截面尺寸: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4~l0/8=430~750mm,取h=600mm;由h/b=2.0~3.0,截面宽取b=300mm。

综上,布置图如上图所示,楼梯雨棚图另详。

如上图所见,除轴线②-⑤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元板外,其余为端区格单元板。

(1)荷载设计值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0.65kN/m2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kN/m220mm 石灰砂浆板底抹灰0.02×17=0.34kN/m2小计 2.99kN/m2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5kN/m2>4 kN/m2由于主梁的约束作用 5.49 kN/m2 kN/m2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1.3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1.3故取值p=(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2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

因为q/g=2.99/5=0.598>0.3,所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中间跨因跨度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弯矩设计值p=9.84kN/m2由规范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分别为:边跨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间跨跨中,1/16;中间支座,-1/14。

故对端区格单向板对中间区格单向板,其M C 和M 2应乘以0.8,分别为(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板厚h=80mm ,,板宽b=1000mm ;C25混凝土,;HPB300钢筋,。

板配筋计算过程如下表。

截面1 B2 C 弯矩设计值(kN·m)2.96 -2.96 1.99 -2.28 201/bh f M c s αα=0.069 0.069 0.046 0.0530.071 0.071 0.047 0.0540.965 0.965 0.977 0.973 轴线 ①~② ⑤~⑥计算配筋(mm 2)189.3 189.3125.7144.6实际配筋(mm 2)200@85φ252=S A200@85φ252=S A200@85φ252=S A200@85φ252=S A轴线②~⑤计算配筋(mm2)194.7 194.7 100.5 115.4实际配筋(mm2)252=SA252=SA252=SA252=SA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5)板的配筋图制绘分布筋选用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取a=270mm板角构造钢筋选用,双向配置在般的四角的上部,,取a=550mm。

板的配筋图所示4、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根据本车间楼盖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可变荷载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

(1)荷载设计值永久荷载设计值板传来永久荷载 2.99×2.0=5.98kN/m次梁自重 0.20×(0.45-0.08)×25=1.85kN/m次梁粉刷 0.02×(0.45-0.08)×2×17=0.25kN/m小计8.08kN/m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5×2.0=10kN/m2由于主梁的约束作用 10.58 kN/m2 kN/m2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1.3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1.3故取值p=22.45(2)计算简图主梁截面为,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240mm。

计算跨度:边跨中间跨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计算简图见下图。

P=22.45kN/m(3)内力计算由表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4)承载力计算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其中,翼缘宽度取。

经判别式),判断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一排纵向钢筋,;C25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过程如下表。

截面1 B 2C 弯矩设计值(kN·m)69.85-69.8545.59-52.10201/bh f M c s αα=0.0190.1800.0120.1330.019 0.20 0.012 0.143580.0 638.8 377.49 461.1 选配钢筋(mm 2)3B 18 7633B 18 7632B 18 5092B 18 509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

,因,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验算截面尺寸: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箍筋:采用A 8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 左侧截面,由,可得到箍筋间距因为,箍筋间距不能大于200mm ,故取s=200mm 。

为了施工方便,沿梁长不变。

验算最小配筋率:。

而最小配筋率为满足最小配箍率要求。

计算表明经济配筋率在0.6%~1.5%,箍筋配置符合要求。

5.主梁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设计。

(1)荷载设计值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永久荷载 8.08×6.0=48.49kN主梁自重(含粉刷) (0.6-0.08)×0.25×2×25+0.02×(0.6-0.08)×2×2×17=7.21kN 小计55.70kN可变荷载标准值 4.0×6.0×2.0=48kN(2)计算简图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撑长度为370mm;中间支撑在400mm ×400mm 的混凝土柱上。

计算跨度:边跨,因,取中间跨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主梁计算简图见下图。

(3序号计算简图边跨跨内中间支座中间跨内K/M1K/M1K/M B(M C) K/M2①G G G1 2 3A B C D 0.244 0.155 -0.267 0.067 81.83 51.98 -89.54 22.39②Q Q 0.289 0.244 -0.133 -0.13383.52 70.52 -38.44 -38.44③Q -0.044 -0.08 -0.133 0.200-12.81 -23.12 -38.44 57.60④Q Q 0.229 0.126 -0.311(-0.089)0.09666.18 36.42 -89.88(-25.72)27.65⑤Q Q M B/3 -0.059 -25.72(-89.88) 0.170-8.57 -17.05 48.96最不利组合1.2①+1.3②206.77 154.05 -157.42 -23.10 1.2①+1.3③81.54 32.32 -157.42 101.75 1.2①+1.3④184.28 109.72 -224.30(-140.88)62.811.2①+1.3⑤87.55 40.21 -140.88(-224.30)90.52序号计算简图中间支座中间支座中间跨内K/V Ain K/V Bex(Vc ex)K/V Bin①G G G1 2 3A B C D 0.733 -1.267(-1.000) 1.000(1.267)40.83 -70.57(-55.7) 55.7(70.57)②Q Q 0.866 -1.134 041.57 -54.43④Q Q 0.689 -1.311(-0.778) 1.222(0.089)33.07 -62.93(-37.34) 58.66(4.27)⑤Q Q V Bex-4.27(-58.66) 0.778(1.131)4.27 37.34(54.29)最不利组合1.2①+1.3②82.40 -125 55.70 1.2①+1.3④73.90 -133.50(-93.04)114.36(74.84)1.2①+1.3⑤45.10 -74.84(-114.36)93.04(124.86)(4)承载力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其中,翼缘宽度取。

经判别式判断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一排纵向钢筋,;C25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过程如下表。

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均为一排。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过程列于表。

截面 1 B 2弯矩设计值(kN·m)206.77 -224.30 101.75 -23.1 21/bhfMcsαα=0.0290.200 0.014 0.030.029 0.225 0.014 0.031248.3 1503.5 609.9 139.5 选配钢筋(mm2)4B2215204B2215202B227602B22760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截面尺寸:,因,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箍筋:采用A8双肢箍筋,计由,可得到箍筋间距查表箍筋间距不能大于250mm,故取s=200mm。

验算最小配筋率:。

而最小配筋率为满足最小配箍率要求。

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次梁传来的集中力取附加箍筋布置范围。

取附加箍筋φ8@200mm双肢, 则在长度s内可布置附加箍筋的排数,m=900/200+1=6排,两侧每侧各布置3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