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导学案04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学习目标: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难点:1.重点:王安石变法的乐观作用与局限性。
2.难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缘由、阅历及教训。
学问自学:一、变法的命运1.守旧派的指责:运用自然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________〞精神,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宗之法缺乏守〞。
3.宋神宗的态度:______。
4.结果:宋神宗死后,________任宰相,最终废除了新法。
二、王安石变法的影响1.积贫局面的转变(1)缘由①农田水利法:有利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使农业生产得到开展。
②方田均税法:使____________据实纳税,______得到实惠。
③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________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免役法:有利于____________的开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表现:政府的____________大幅度上升。
2.积弱局面的改善(1)缘由①保甲法:加强了____________秩序,维护了____________。
实现了____________,为精简队制造了条件。
②器监:使武器的______得以改良,______大大增加。
③保马法:马匹的______和______得以提高,节约了____________。
④将兵法:肯定程度上转变了____________的局面,队战斗力有所加强。
(2)表现:北宋的______得到增加,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历史作用:促进了北宋____________的开展和____________实力的壮大。
思维拓展:1. 正确看待王安石的富国之法2. 王安石变法给我们的启示3.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缘由及教训4. 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
历史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选修1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图表分析教材重点(3)通过问题探究细化难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1)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2)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四、教学方式1.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2.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以学生阅读为主。
3.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
五、教具准备《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欣赏诗词,感受历史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变法前景象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
──变法后的农民生活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王安石《收盐》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浪淘沙》王安石讲述: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封建统治,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王安石变法面临怎样的命运?变法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讲授新课](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角色扮演,神入历史(1)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农民,王安石变法给你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为什么?(2)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富商,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为什么?(3)假如你正在当时军队服役,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主要有哪些?为什么?(4)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中下层士人,王安石变法会给你带来什么变化?为什么?2.巩固基础,突破重点积贫局面的改变积弱局面的改善人才选拔的改变(二)变法的命运探究问题,细化难点提问:1.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为什么反对变法?2.面对阻力,王安石提出了“三不足”思想,对变法进程起了什么作用?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宋神宗态度的变化对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阅读材料,解决难点(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变法失败的原因)材料一:课本“学思之窗”材料二: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王安石各项变法法令的具体成效。
2.理解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二、学习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三、学习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课堂六环节】一、“导”——教师导入新课。
(2—3分钟)二、“思”——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13分钟)【自主学习】一、变法的命运1.守旧派的指责:运用自然界的①和②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③”精神,即“④,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⑥。
4.结果:宋神宗死后,⑦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拓展点拨】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来看,改革是艰辛的,充满种种阻力。
改革者要坚定信念且毫不动摇,改革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同是还要善于用人。
评价王安石变法注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评价,从史实概括到理性分析都不要脱离改革变法的特定历史环境。
二、王安石变法的影响1.积贫局面的改变⑪原因A.农田水利法:有利于①和②,使农业生产发展。
B.方田均税法:使③据实纳税,④得到实惠。
C.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⑤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D.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⑥。
E.免役法:有利于⑦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⑫表现:政府的⑧大幅度上升。
2.积弱局面的改善⑪原因A.保甲法:加强了⑨秩序,维护了⑩。
实现了⑪,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B.军器监:使武器的⑫得以改进,⑬大大增加。
C.保马法:马匹的⑭和⑮得以提高,节省了⑯。
D.将兵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⑰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⑫表现:北宋的⑱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历史地位:促进了北宋⑲的发展和⑳实力的壮大。
【拓展点拨】王安石强兵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二是增强军队战斗力。
保甲法两个目的兼而有之,但更侧重于前者。
保甲法的推行取得了两大成效:①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
导学案: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习目标】1识记: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
积贫积弱局面的改变的措施极其影响。
2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王安石变法的命运;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
3运用: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学习过程】(一)变法的命运探究问题:阅读教材,思考:1王安石变法遭到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具体表现在:2如何理解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我们应该学习王安石的什么精神(二)积贫局面的改变探究问题:王安石变法经济改革的内容阅读教材,结合变法内容来分析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积极的、消极的)(三)积弱局面的改善探究问题: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的内容。
结合变法的军事措施理解“北宋积弱局面的改善”(四)反思总结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五)当堂检测1.石变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品评的话题。
请看下面这两幅漫画,从中你能得出的信息是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②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失当的问题③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④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C.打击朝廷的腐朽势力 D.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3.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一位史学家评论道:“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
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变法之作用,那就有失公允了。
”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六)课后练习与提高1.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王安石变法2.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B.市易法、均输法C.青苗法、免役法D.保甲法、保马法3.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库充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各项法令的具体成效;青苗法、免役法实行过程中的一些局限;保甲法的作用和表现;军器监的设立、保马法的实施、将兵法的推行、军队精简等方面的具体成效西部边境的巩固开发;(2)理解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作用;(3)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1)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2)引导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留给后人许多宝贵的财富,如坚持改革的信念和“三不足”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等;(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前面两节的内容: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范仲淹首先进行了变法,史称庆历新政。
但是,范仲淹的变法仅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
面对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王安石随后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变法。
教师提出问题:范仲淹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讲述内容】一.变法的命运——曲折→废止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合作探究】1:阅读P55【学思之窗】,从上述意见,你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为什么又不同的看法?宋神宗的态度怎样?(1)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2)变法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导学案1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导学案【知识导学】A级(一)、变法的命运——曲折→废止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王安石提出“”的思想,坚持变法;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
【思考探究】B级1、阅读P55【学思之窗】,从上述意见,你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为什么又不同的看法?宋神宗的态度怎样?(1)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2)变法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
阶级不同(或集团利益不同),对变法就会有不同看法和态度。
文彦博代表了守旧保守势力,变法必然会危机其自身利益;王安石代表了锐意改革的革新派,主张变法,富国强兵;宋神宗作为最高统治者,希望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3)宋神宗支持变法。
C级 2、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①改革的实质是对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再分配的调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改革自身缺陷:变法的理念和措施脱离实际(理念违背经济规律,措施实施时过于激进);③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④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⑤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C级 3、从王安石身上,你觉得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1)不拘泥于传统,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2)敢于和旧势力斗争的精神;(3)关心国计民生,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精神。
【知识导学】A级(二)、二、积贫局面的改善【知识导学】A级三、积弱局面的改善【知识导学】A级四、变法的评价1、性质:2、进步性:(1)增加了政府的,加强了国家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的局面;(2)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3)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1)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2)变法以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思考探究】B级 1、我国古代改革的类型按性质划分主要有: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②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课程标准】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1)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和内容;(2)认识变法各项措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艰巨性。
【知识导学】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经济上:冗官,冗兵,冗费。
(财政危机)2、军事上:策略失当,对辽夏战争失败。
(边境危机——外患)3、阶级关系上——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和统治集团矛盾尖锐。
(政治危机——内忧)4、庆历新政——揭开改革序幕。
中心问题。
二、变法目的和性质:1、时间:1069年。
2、人物:宋神宗、王安石。
3、中心:富国(理财)。
4、根本目的:。
5、性质:在不触动的前提下,对局部调整;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
三、变法措施:(一)富国之法(理财之法)1、均输法:①措施:必须了解各地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需要情况采购。
②作用:物资需求和物资供应得到配合;不合理负担有所减轻;节省,增加财政收入。
2、市易法:①措施:政府设立“”,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时再卖。
商贩向缴纳抵押品,可成批官府的货物到各地出售,半年利息。
②作用:限制对市场的控制,增加的财政收入。
3、青苗法:①措施:各州县在每年时,两次或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并加收利息。
②作用:使农民免受,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4、免役法:①措施:废除轮流充当州县官府差役办法,改由州县充役,征收募役费用。
②作用:减轻农民负担,保证了,扩大了生产。
5、农田水利法:①措施:规定各地兴修,其工料由当地居民高下分派。
②作用:农田水利有了很大发展,大量薄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6、方田均税法:①措施:政府重新,根据划分等级,作为赋税负担的依据。
②作用:克服官僚地主,的弊病,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二)强兵之法1、将兵法:①措施:A.对禁军,整编后军队进行训练;B.各路设置负责操练的将官,教阅戍守当地的军队。
②作用:改变了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提高。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导学案一、明确目标1、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2、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3、历史感悟: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二、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影响;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三、课前预习1、观看视频:丁万明评说《资治通鉴》探寻历史的密码——王安石变法给宋朝带来的结果;2、阅读《王安石变法纪事》、《王曾瑜论王安石变法》、《还原真实的王安石变法》。
3、史料阅读:材料一:依照当时情况,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
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
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下册材料二: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
——赵翼《二史札记》材料三: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材料四:“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乘政……后人但言其法为百姓害。
而不知共移气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
而其害于潮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
”——《日知录·宋世风俗》材料五:(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送至民多失业.间里怨嗟。
……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六:(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
……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材料七:王安石的悲剧是在于他自己并不任情放纵,也不腐败贪污,他也是迫不得已。
要把他主张的国家资本主义那么激进、那么极端的制度付诸实施,必得不顾别人的反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优质课教案_4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一、教学目标1.运用时空定位,了解王安石变法走向失败的过程。
2.通过史料分析,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全面辩证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3.提升学生对改革本身的认识。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大环境及相应制度保障;改革过程是艰难的,还应有坚定的信念、伟大的勇气与坚韧的毅力。
联系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置身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2.教学难点: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全面分析及对其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三、教学思路本课主题为——文政之殇,人治之痛。
王安石变法在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了16年,16年间,王安石以其鲜明的个性、坚韧的意志力推行的变法确实为北宋王朝带来一股新气象。
但伴随着神宗的去世,变法也随即被废止。
原因何在?除了政策本身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外,究其根源则在于人治之痛。
此处的人治不仅指代个人因素,更直指中国古代的人治社会。
当文人士大夫的这样一种政治理想被置于中国古代人治社会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时,是缺少了必要的制度保障的,而没有这样的一种制度保障,改革很难推进。
由此得出启示,改革要想成功,终将要改变人治这样一种社会大环境,由人治走向法治也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虽然是第一次见到大家,但老师依旧感觉非常亲切。
因为老师也是永州人。
提到和永州相关的大人物,有一位不得不提。
他就是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实际上啊,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主人公——王安石,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
北宋中期,怀抱着一颗“心忧天下”的爱国之心,肩负着北宋文人士大夫阶层独有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使命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所勾勒的那幅理想蓝图,王安石进行了一场大胆的政治实践,这便是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图表分析教材重点(3)通过问题探究细化难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1)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2)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四、教学方式1.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2.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以学生阅读为主3.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五、教具准备《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欣赏诗词感受历史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变法前景象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变法后的农民生活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王安石《收盐》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浪淘沙》王安石讲述: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封建统治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王安石变法面临怎样的命运?变法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讲授新课](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角色扮演神入历史(1)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农民王安石变法给你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些?为什么?(2)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富商王安石变法的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为什么?(3)假如你正在当时军队服役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主要有些?为什么?(4)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中下层士人王安石变法会给你带来什么变化?为什么?2.巩固基础突破重点积贫局面的改变富国之法的措施作用和成效局限农田水利法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了方田均税法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免役法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弱局面的改善强兵之法的措施作用和主要成效保甲法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主要表现: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设置军器监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将兵法加强了军队战斗力精简军队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人才选拔的改变取士之法的措施作用和主要成效改革科举制废除明经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选拔大量能够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课直接受官使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惟才用人重视官员的选拔任用按资升迁的成规被打破培养了改革的中坚力量(二)变法的命运探究问题细化难点提问:1.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为什么反对变法?2.面对阻力王安石提出了“三不足”思想对变法进程起了什么作用?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宋神宗态度的变化对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阅读材料解决难点(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变法失败的原因)材料一:课本“学思之窗”材料二: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年)九月行将兵法材料三: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后来为了能够大权独揽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王安石恢复相位后贼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抛出归纳:1.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2.推行新法操之过急3.变法中用人不当4.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思考问题升华情感你从王安石变法中得到了什么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2.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改革中注意合理的用人要处理好改革派内部及改革派与守旧派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选修一《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时事链接】温家宝谈“三不足”精神2007年9月6日在大连召开的“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关于全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时,引经据典的提到了北宋改革家王安石非常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非常巧妙的讲出了做为领导者要有改革的精神。
“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
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
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既往的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不畏、不法、不恤的改革精神走下去,未来中国的巨变、一定会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和异常震惊的!学习任务 1 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2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问题探究 1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2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原因有四点:(1)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
(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4)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而且,要注意用人。
2. 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相同点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
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整顿吏治王安石变法—理财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局部改革合作探究2】如何全面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性质: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历史地位: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改革家。
但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注定改革必然失败。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4人教课标版实用教案
第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程标准】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剖析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识记:保守权力阻止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取销新法;国家财政收入的增添,国库丰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各项法律的详细收效;青苗法、免役法推行过程中的一些限制;保甲法的作用和表现;军火监的建立、保马法的实行、将兵法的推行、军队精简等方面的详细收效西部边疆的稳固开发;()理解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作用;()研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过程与方法:()研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由和教训,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指引学生剖析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育学生运用历史唯心主义看法剖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王安石变法固然最后失败了,但留给后代很多可贵的财产,如坚持改革的信念和“三不足”精神;决心进步、勇于创新的精神等;()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课重难点】要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课时安排课时【教课思路】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作用。
建议教师分两部分对教材进行办理:一是“变法的命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波折过程和最后的结局。
二是“积贫场面的改变”和“积弱局面的改良”,主要内容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收效和历史作用。
【教课过程】★新课导入教师能够先指引学生复习回首前方两节的内容: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拯救危如累卵的封建统治,范仲淹第一进行了变法,史称庆历新政。
可是,范仲淹的变法不过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
面对更为尖利的社会矛盾,王安石随后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变法。
教师提出问题:范仲淹的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又见面对什么样的命运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知识结构】
一、背景
1、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1)阶级矛盾尖锐: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和兵变相继爆发。
(2)民族对立严重:和与宋发生多次战争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突出: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党之争。
2、局面的形成
3、昙花一现
4、起用王安石
二、时间:年,任用王安石为,主持变法
三、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四、内容
(一)富国之法
1、农田水利法: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
2、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核实土地所有者,按和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3、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4、免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钱。
5、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6、均输法:设立,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二)强兵之法
1、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农闲时集中,接受。
2、保马法: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
3、将兵法: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管。
4、设军器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质量。
(三)取士之法
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了死记硬背的,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和
为主,增加
2、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设置、、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3、惟才用人
五、性质: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六、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加强了国家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自主学习】
1、王安石变法最终结局如何让?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教材第56页和第57页,完成下列表格。
表格1:积贫局面的改变
表格2:积弱局面的改变
3、从王安石变法中我们可以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课堂检测】
1.北宋加强专制皇权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
...
A.削弱了军队战斗力B.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C.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封建统治B.打击官僚贵族
C.提高官僚素质D.增强军事力量
3.庆历新政主要针对
A.土地兼并严重B.军队数量庞大
C.官僚制度腐败D.军队战斗力不强
4.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5、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
”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
( )
A.二者都对 B.二者都错 C.前对后错 D.前错后对
6、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7.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
A.理财B.整顿军队C.富国强兵D.科举
8.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9.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B.市易法、均输法
C.青苗法、免役法D.保甲法、保马法
10.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11.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依靠“恩荫”
12.从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国运艰难是改革变法的催化剂
B.人民群众是变法改革的主力
C.统一安定的政治环境是改革变法的社会基础
D.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变法改革中才能前进、发展,否则就会停滞倒退
13.阅读下列材料:
王安石变法期间,宋神宗曾经召集大臣议论变法的事,枢密使文彦博、王安石等都参加了。
他们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文彦博曰:“朝廷施为,务合人心,以静重为先……祖宗以来,法制未必不可行,但废坠不举之处耳。
”
上(宋神宗)曰:“三代圣王之法亦有弊,国家承平百年,安得不小有更张?”
王安石曰:“朝廷但求害民都去之,有何不可?万事颓堕如西晋之风,兹益乱也。
”
——上述材料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文彦博和王安石对变法的态度有何不同?
(2)宋神宗对变法态度如何?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上述争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14.历代对王安石变法毁誉不一,如宋人邵伯温在《闻见录》中说;“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
以致今日之祸(按:指北宋灭亡和宋廷南迁)!”。
请回答:
(1)宋人邵伯温“尽变更祖宗法度”,其具体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2)宋人邵伯温对王安石的评价正确吗?你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