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黄颡鱼水花池塘培育技术
黄颡鱼水花培育方法

黄颡鱼水花培育方法
黄颡鱼水花是一种水生花卉,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培育:
1. 准备水槽或容器:选择一个适合水栽花卉的水槽或容器,比如玻璃缸、鱼缸或花盆。
2. 添加水和底床:将适量的水倒入容器中,并在底部铺上一层适合水生植物生长的底床,比如细砂或珍珠岩。
3. 种植黄颡鱼水花:在底床上插入黄颡鱼水花的株苗,注意根部要完全埋入底床中,叶片和花朵要稍微露出水面。
4. 提供光照:黄颡鱼水花需要充足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将容器放置在室内阳光充足的位置,或者使用人工光源照射。
5. 维持水质:保持容器中的水质清洁和稳定,定期更换新水,并添加适量的水生植物肥料以提供养分。
6. 控制水温:黄颡鱼水花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8-30,要注意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7. 补充二氧化碳:在水体中补充适量的二氧化碳,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
8. 定期修剪和清理:定期修剪黄颡鱼水花的不健康或过长的部分,清理容器内的杂物和积聚的垃圾。
9. 防治病虫害:注意观察黄颡鱼水花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比如使用杀虫剂或调整水质。
10.植株繁殖:黄颡鱼水花可以通过分根繁殖或插条繁殖来增加株苗数量,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繁殖。
以上是黄颡鱼水花的基本培育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杂交黄颡鱼苗繁育技术

杂交黄颡鱼苗繁育技术鱼大大课堂没有围墙的水产大学◆ ◆ ◆为了学习效果,优先推荐看视频哦,如果流量不足,文章也给你准备了图文版回顾,不用担心错过精华内容!课程录音课程完整版观看视频点击绿色图标听课↓↓↓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24:54 杂交黄颡来自鱼大大课程完整视频点击「白色三角」观看徐波创富渔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毕业于四川理工电子信息工程从事名特鱼繁殖8年课程图文回顾鱼大大·李叫兽整理01前言黄颡鱼在眉山市东坡区的人工养殖和繁育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
黄颡鱼的繁殖是自然繁殖,每年5月至8月可多次产卵。
由于繁殖方式难度小,黄颡鱼繁殖场迅速增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近亲繁殖,造成长势慢,抗病能力低下,从小到大养殖的过程中疾病不断,治疗困难,不耐运输等问题。
02新品种的开发为了解决普通黄颡鱼的问题,需要开发新的养殖品种。
开发目标:1.要保持新品种在外型上与普通黄颡有90%的相似度2.要保持新品种在口感上与普通黄颡相同3.要增强新品种的抗病力4.要增强新品种的运输能力,不能长途运输只能就地销售,导致某些地区价格高,某些地区价格低母本和父本的选择,条件苛刻。
母本必须选择纯度非常高的黄颡鱼作为母本,近亲繁殖的亲本不行。
父本的选择:三年时间,十几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出的子代在相同条件下养殖,对比养殖效果。
2007年开发出来的杂交黄颡鱼品种,选择老客户进行养殖,查看切实的养殖效果。
经过几年的养殖,在2011年,得到认可之后再进行推广。
经过10年的推广,生产能力达到20亿尾。
03新品种杂交黄颡鱼苗的优势1.长势快,当年苗,4个月左右每尾可达50克以上,6个月每尾可达150克左右2.大小规格整齐3.亩产1500到3500斤,最高产量可达4500斤以上,每个地方的水质、土壤、池塘条件、饲养方法、管理水平等不同,亩产有差异4.抗病力强,存活率高抗病力强,四川地区水花开始养殖70%以上,普通黄颡鱼的成活率不到50%。
池塘培育杂交黄颡鱼寸片鱼种实用技术

三、鱼苗放养 1.放养方式。单养。 2.放养时间。当池水无毒性,轮虫
达到高峰期的时候,是放养鱼苗的最佳 时机,宜选择早上或晚上放养。
3.放养密度。亩放养杂交黄颡鱼水 花20万尾~30万尾。
4.放养地点。选择池底平坦、无淤 泥、池壁较倾斜的地点放养鱼苗。
5.放养操作。鱼苗放养前2h开启增 氧机且保持24h。本地购进的鱼苗,经逐 渐调节水温差小于2℃后放养。经长途运 输的鱼苗,宜在小水泥池中暂养1天~2 天后,再调节水温差小于2℃后放养。
技术 交流
苗种培育是成功养殖杂交黄颡鱼的关键环节之一,杂交黄颡鱼鱼苗培育到寸片 (3cm)鱼种约需要20天,现在从池塘条件、池塘消毒、鱼苗放养、管理、常见 鱼病及其防治这几方面来介绍给大家。
池塘培育杂交黄颡鱼 寸片鱼种实用技术
文/张继业 胡福良 郑琴
黄颡鱼——又名黄辣丁、黄角丁、 黄骨鱼、黄沙古等,为鲶形目,鲿科,黄 颡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 域,天然条件下常以小鱼、浮游动物、 螺蛳、昆虫为食物。其习性为温水性鱼 类,可在0℃~38℃生存,最佳生长温度 25℃~28℃,PH值范围6.5~9.0,最适 PH值为7.0~8.4,水中的溶解氧是3mg/ L以上生长正常,低于2mg/L出现浮头, 低于1mg/L窒息死亡。
四、管理 1.增氧。在放养鱼苗地点离池底约
0.3m均匀安放3个~5个充气石,用小型 鼓风机持续充气。
2.聚焦浮游动物。在放养鱼苗地点
的上方距水面0.5m~0.8m处安装一盏 60W的白炽灯,一般晚上开灯,如果聚集 在一起的虫子过多,应及时关灯。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健康养殖技术要点(下)

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 编辑:邓婧(dengjing_************) 应用新优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颡鱼,利用其他鱼类的剩饵和池塘中的水生昆虫、底栖动物等饵料资源,除少量的鱼种费用外,没有增加养殖成本,效益较为显著,如亩产增加黄颡鱼25~30千克,亩效益提高500~600元。
三、病害防治技术养殖过程中做好日常养殖记录,包括每天池塘水质变化情况、产生变化的原因和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鱼苗下池时间、规格、放养量、放养总重量,投饲的种类、重量、投喂时间,最初所施的基肥及追肥所用的种类、重量、时间,在饲养过程中鱼病的发生情况、使用药物情况等,从而为制定更合理的饲养方案提供支撑。
主要病害防治可参考:1.小瓜虫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黄颡鱼体表和鳃部有肉眼可见白点状虫体和包囊,游泳迟缓,成群浮于岸边。
池塘养殖试验发现,2.分段养殖模式 该模式将养殖全过程分为鱼苗(水花至4厘米鱼种)养殖、鱼种(4厘米鱼种至每千克60~100尾大规格鱼种)养殖和食用鱼(大规格鱼种养成食用鱼)养殖3个阶段,能充分利用“黄优1号”的优势,实现苗种养殖与食用鱼养殖的专门化和专业化,还可达到食用鱼一年养两造或多造的目的。
应用该模式,养殖周期短,池塘的载鱼量适中,利于池塘水体空间的发挥和较大限度发挥“黄优1号”的生长特性,单季养殖产量每亩750~1000千克;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较好,产品质量高,食品安全有保证;有利于食用鱼均衡上市,价格更合理。
3.套养黄颡鱼 混养池塘通常每亩可套养黄颡鱼250~300尾。
套养的黄颡鱼鱼种以规格4厘米以上为宜,既能保证有较高的成活率,当年也可达到上市规格。
套养黄颡鱼的数量和产量受一些因素的影响。
以鲤、鲫鱼养殖为主的池塘,因为食物的竞争关系,黄颡鱼的产量受限;少量放养鲤、鲫鱼的池塘,每亩可放养全雄黄颡鱼鱼种300~500尾,亩产一般可达30~50千克。
通过池塘套养黄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健康养殖技术要点(下)372020.1838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 编辑:邓婧(dengjing_************)发展生态养殖,推进绿色发展。
池塘培育黄颡鱼鱼种的经验

池塘培育黄颡鱼鱼种的经验根据此时黄颡鱼苗规格增大、摄食习性基本上与成鱼相似,集群体较强、摄食量增大以及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等特点,在培育过程中水温均较高的情况下,必须根据黄颡鱼的特点,抓住几个主要技术环节,才可获得成活率高、体质健壮的优质鱼种。
其培育可在池塘、网箱中进行,但要注意池塘培育鱼种的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投喂及日常管理。
1.池塘条件及清理培育池面积一般1~2亩较为适宜,因为面积过大,易造成鱼种摄食不均,并给捕捞操作带来困难,池塘水深在1.5米左右,池底平整,排水口处约20%面积降低20厘米左右较为理想,淤泥少,保水性能较好,便于进、排水,周围环境安静,且稍微有些遮光物。
在投放苗种前首先要进行池塘除野消毒,培育出浮游动物后进行放养鱼苗。
2.苗种放养放养2厘米左右的小规格夏花鱼种(亦称火片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游动敏捷,行动有力,并将鱼体进行严格药浴消毒。
根据生产情况和池塘条件而确定苗种的放养密度,一般将鱼种饲养到越冬前后放养到成鱼池进行成鱼饲养的饲养密度较大,每亩放养量为8000~10000尾。
如短期饲养到7~8月,分池饲养商品鱼的每亩放养量为4000~6000尾。
待鱼种长到8厘米时,即可进行分池,再放入成鱼池塘中饲养成鱼。
3.饲料及投喂在投放2厘米的苗种时,池塘中浮游动物量可以基本上满足几天的需求量。
在鱼种2~3厘米之间,最好饲料是轮虫、桡足类、枝角类、摇蚊幼虫和水蚯蚓等活性饲料,随着个体的增大,池塘中天然饲料减少,必须要投喂人工混合饲料才能满足苗种的摄食需求。
首先在池塘搭一个饵料台,其材料要用竹席、草席和彩条布等物,每亩池塘饵料台的面积约6~8平方米即可,将饵料台最好能升能降。
将饵料台用竹桩固定在离池底约10~20厘米处,然后将饵料投喂在饵料台上。
饵料配制方法有以下三种:(1)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是将小杂鱼绞碎后掺拌部分鱼粉、蚕蛹粉、豆粉、麦麸和三等面粉等揉成团状饲料投喂,也可以将鱼绞碎成浆后用三等面粉黏合一下直接投喂。
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2020.12/畜禽水产杂交黄颡鱼就是用瓦氏黄颡鱼雄鱼和普通黄颡鱼的雌鱼,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选育而成的一种黄颡鱼。
杂交黄颡鱼长速快、体型修长、抗逆性强、耐运输、易存养,具有较好的养殖效益。
现将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1.水源和水质。
池塘主养杂交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饲养。
2.鱼池面积、水深和底质。
杂交黄颡鱼对成鱼饲养塘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
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3334~5334平方米(5~8亩),水深以2米以上为宜,池塘为长方形,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黏土及少泥硬池塘亦可,底部淤泥厚10厘米左右,并要求保水及保肥力较强,有机物质分解较快,池水容易培肥。
二、池塘的清理及消毒池塘底部清理整平,并在排水口端底部挖出50平方米比其他地方深20~25厘米的坑,便于成鱼起捕时集中在一起。
在投放鱼种前20天左右,将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清除野杂鱼类,每667平方米(1亩)再施放生物肥料4~5千克,待池塘水体中大量的浮游动物出现后投放鱼种。
鱼种投放下塘后,按每667平方米用二氧化氯200~250克或其他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全池消毒。
三、放养密度杂交黄颡鱼鱼苗下塘规格以3厘米以上为宜。
此时,杂交黄颡鱼已开口吃人工配合饵料,便于人工养殖。
每667平方米放养量:全长3厘米左右的杂交黄颡鱼15000~20000尾,当年产杂交黄颡鱼1000~1500千克。
四、饲料与投喂杂交黄颡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很容易驯化吃各种类型的人工配合饲料,如沉性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另外,各种野杂鱼、水生动物加工后均可作为杂交黄颡鱼的饲料。
1.驯食。
对未进行驯食人工饲料的苗种,在放养后要进行7天左右的人工驯食,确保其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如果驯食前发现苗种培育池中浮游动物量较大需提前进行杀虫处理,杀虫可用1毫克/升的阿维菌素或者硫酸铜溶液沿池边泼洒。
杂交黄颡鱼池塘主养技术

E-mail:**************电话*************本栏编辑:郭 雪水产世界杂交黄颡鱼是由瓦氏黄颡鱼(江黄颡)的雄鱼与普通黄颡鱼的雌鱼杂交而来,具有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含肉率高等诸多优点。
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增加经济效益,2019年8月,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华高水产养殖场利用一口净水面20亩的养殖池塘,尝试进行池塘单养杂交黄颡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就其养殖方法总结如下。
一、塘口清整2019年7月上旬正值梅雨季节,用泥浆泵冲去池底多余淤泥(淤泥保留15厘米深),待出梅后的7月下旬开始晒塘20天左右,8月12日塘口进水10厘米深,每亩用生石灰50千克进行清塘消毒,3天后加水至120厘米深,同时全池每亩泼洒维生素C 150克进行解毒。
二、设备配置在塘口配备每台功率为3千瓦和2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各2台,以及每台功率为1.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4台,使增氧机功率配置达到每亩0.8千瓦,确保理想的增氧效果,同时配备投料机2台。
三、种苗放养从浙江湖州购买的杂交黄颡鱼用活水运输车运至塘口,入池时间为2019年8月20日,规格约160尾/千克,体长5~6厘米,规格较匀称,体质健壮,投放数量22万尾,平均密度每亩1.1万尾。
另外,为改善塘口水质,抑制藻类繁殖,在9月初另投放规格分别为0.25千克/尾和0.5千克/尾的花鲢鱼种100尾、白鲢鱼种1 400尾。
具体放养品种及数量详见表1。
四、饲料投喂鱼种入池后的前2天不投饲料,让其先适应塘口水体新环境,之后几天少量投饲引食,7天后再正常投喂。
由于杂交黄颡鱼争食性强,尤其是鱼种入池前期,饲料投喂数量要充足,保证绝大部分鱼种吃到吃饱,避免因饲料不足造成后期规格差异拉大。
养殖过程中,全程采用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投喂,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0%。
每次摄食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如摄食饲料时间延至30分钟,则下次投喂时适当减少投喂数量。
在投喂0号料和1号料时采用二次投喂法,时间分别在上午9时和下午4时;投喂2号料时全天只投喂1次,时间为下午4时;入伏后的高温时期,在晚上9时投料且投喂量减少,仅为正常投饲量的1/4~1/3。
黄颡鱼水花苗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水花苗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水花苗是一种非常优良的观赏鱼类,其体型小巧、色彩鲜艳,是家庭水族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
下面是关于黄颡鱼水花苗的养殖技术:
1.鱼缸。
黄颡鱼水花苗比较适合放在小型鱼缸中,建议容积为5-10升。
水缸可以选择玻璃或塑料材质,但要确保缸体无裂缝、无渗漏。
顶部应该安装透明的盖子,能够防止鱼逃跑和灰尘进入鱼缸。
2.水质。
水质是养殖黄颡鱼水花苗时要特别注意的关键因素。
适宜的水温应该保持在22-26℃左右,PH值为6.5-7.5之间,硬度维持在5-15DGH。
3.过滤器。
在鱼缸内设置一个皮肤式过滤器,能够有效过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保持水质清新。
4.饲料。
黄颡鱼水花苗吃的是鱼苗和浮游生物等,可选择水蚤、小型虫子、鱼苗等为饲料,也可以购买专业鱼类饲料。
但是,要注意控制饵料量和饵料种类,并把过剩的饵料清理干净,以避免水质变差。
5.光照。
黄颡鱼水花苗需要充足的光照来促进其生长和健康。
可以在鱼缸上方装一盏节能灯,每天供给10-12小时的光照,不要直接照射在鱼缸内。
通过以上的养殖技术,能够使黄颡鱼水花苗健康、快速地生长,为您的水族箱增添一份迷人的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黄颡鱼水花培育池塘面积宜在〇.4 〜0 .6 hm2, 池塘面积过大,不利于训食管理,面积过小,
收 稿 日 期 :2018—11 —15 基 金 项 目 :上海市农业星火富民科技工程项目(编号: 14391918300)
水质不稳定。同时,池塘要求东西走向,坡 比 为 1 : 3 〜黄颡鱼水花出膜仅2 〜4 d (规 格 为 180〜 2 3 0 尾 / g ),苗体很嫩,卵黄营养还没有完全吸收, 不能四处游动散开,故池塘内需利用芦苇或活树枝 叶建一排鱼巢,以供鱼苗栖息,并用气泵增氧。 2. 3 检测水质
鱼苗培育池塘水质要求pH 7.5 〜8.5 、氨氮含 量 < 0 . 5 g / m3、亚硝酸盐含量< 0 . 1 5 g / m3。 2. 4 进水肥水
上海农业科技
•养殖业•
曾宪凯,等 :杂交黄颡鱼水花池塘培育技术
2019(2):70-71, 73
杂交黄颡鱼水花池塘培育技术
曾 宪 凯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01715) 李 桂 花 (上海鹏豪水产专业合作社,上 海 市 青 浦 区 201717)
摘 要 :杂交黄颡鱼是瓦氏黄颡鱼雄鱼和普通黄颡鱼雌鱼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杂交培育而成的一种 黄颡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特点。2 0 1 8 年上海鹏豪水产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杂交黄颡鱼水花苗种 池 塘 培 育 试 验 ,经 实 践 和 探 索 ,从 池 塘 选 择 与 准 备 、放 苗 操 作 、套 养 花 白 鲢 、饵 料 驯 化 、水 质 管 理 、病害预 防 和 出 池 操 作 等 环 节 ,总 结 了 杂 交 黄 颡 鱼 水 花 池 塘 培 育 技 术 , 以 期 促 进 该 技 术 在 上 海 地 区 进 一 步 示 范 推 广 。
- 70 -
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2)
绢 严 格 过 滤 ,防 止 野 杂 鱼 、敌 害 生 物 和 卵 等 进 入 池 塘 。同时在进水口冲化生物有机肥、氨基酸等生物 肥水产品,快速调肥水质,以便在进水后3 〜5 d 能 达 到 最 佳 肥 态 ,最 好 培 育 出 深 褐 水 色 。进好水后立 即釆用二氧化氯消毒。 2. 5 解毒肥水
放 苗 前 1 d ,上午使用硫代硫酸钠解毒,消除水 体 内 残 余 的 氯 ;中 午 再 次 施 用 生 物 有 机 肥 ,提高池 塘 肥 度 ,以利于延长轮虫发生高峰期时间;下午施 用 光 合 细 菌 (200 g/ m3),调节池塘水质。同时,开 增氧机曝气1 d。 3 放苗操作
杂 交 黄 颡 鱼 水 花 在 氧 气 袋 里 经 过 长 途 运 输 ,体
力 消 耗 大 ,还 不 具 备 平 游 能 力 ,如 果 直 接 倒 入 池 塘 , 因 温 差 、水 质 差 别 、体 力 消 耗 等 因 素 ,苗种会在池 底 堆 积 ,导致缺氧死亡。所以放苗时必须进行氧气 袋内外温差平衡、内外水体混合缓冲,并分开散放, 避免堆积。放苗密度为300万〜6 0 0 万 尾 / hm2, 具 体放苗密度可根据管理水平调整确定。5月的水花苗 养殖可在5 月 3 日左右放苗,放苗时把泡沬箱沿放苗 位 置 一 字 排 开 ,然 后 拆 除 泡 沬 箱 ,拿 出 鱼 苗 氧 气 袋 让 其 漂 浮 于 水 面 ,待 内 外 水 温 适 应 后 打 开 鱼 苗 氧 气 袋 ,轻 轻 @入 池 塘 水 ,g 入几次后顺水轻轻放入池 塘 。放苗时,使用维生素C 7.5 kg/ hm2全池拋洒, 以提高鱼苗抗应激能力。一般在晴天傍晚以后或早 晨太阳出来以前进行放苗,且 放 苗 前 3 h 需开增氧 机或气泵对塘水进行增氧曝气,以防止上下水层产 生 温 差 和 预 防 鱼 苗 发 生 “气泡病”。 4 套养花白鲢
关键词:杂 交 黄 颡 鱼 ;水 花 ;池塘培育 中图分类号:S 96
黄颡鱼养殖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目 前 养 殖 面 积 在 (2 〜3) x 1〇4 hm2, 年 产 量 为 (4 〜5) x 105 t ,年 产 值 近 100亿元。同时,该 鱼 从 “名特 优 小 品 种 ”一 跃 发 展 成 为 很 多 地 区 的 特 种 水 产 养 殖 “当家品种”,且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升级进步,黄 颡鱼养殖品种从以前的普通黄颡鱼、江黄颡,到后 来推广全雄黄颡鱼,最近几年开始推广杂交黄颡鱼。
放 苗 前 2 d 开始进水,并根据塘口淤泥厚度和 放苗季节调节进水量,淤 泥 厚 度 在 15 c m 以上,进 水 深 60 c m ; 游 泥 厚 度 为 1 0 〜15 cm , 进 水 深 80 c m ; 游 泥 厚 度 在 10 c m 以下,进 水 深 100 c m 以 上 。高温季节水位要适当增加。进水时需经8 0 目筛
目前,杂交黄颡鱼在华中、江浙地区逐渐被市场 所接受,但在上海地区尚未有养殖。为 此 ,2018年 上海鹏豪水产专业合作社引进杂交黄颡鱼水花苗种, 开展了池塘培育试验,经 1年的养殖试验,取得了较 好 的 效 果 。笔 者 拟 对 杂 交 黄 颡 鱼 水 花 池 塘 培 育 技 术 予 以 总 结 ,以 期 促进该技术在上海地区进一步示范 推广。 1 池塘选择
鱼苗等活动。 2 池塘准备 2. 1 清塘晒塘
由于杂交黄颡鱼水花放苗时苗体特别细嫩、游 泳能力弱、喜欢聚集在一起,池塘内如有野杂鱼虾、 泥 鳅 黄 鳝 、龙 虱 水 虿 等 ,都 会 批 量 捕 食 杂 交 黄 颡 鱼 水 花 苗 种 。 因 此 ,放 苗 前 需 彻 底 清 塘 。
具体方法为:放 苗 前 1 个月 ,池塘注水至深〇.8 m ,然后使用生石灰2 000 k g / hm2带水清塘,以 杀 灭 池 塘 野 杂 鱼 、敌 害 生 物 、病 原 微 生 物 等 。一周 后 排 干 池 水 ,清 除 过 多 的 於 泥 ,保 持 淤 泥 厚 度 在 30 cm 以内,然后让阳光暴晒池底,将塘底哂干至龟裂, 并清除池边杂草。对于淤泥厚度超过30 c m 的老塘 口,可直接用推土机推除淤泥或用泥浆泵吸除。 2. 2 搭建鱼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