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学生猜铅笔,教师把一支铅笔放进信封中,铅笔露出来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会是铅笔吗?
生:不会,铅笔比信封长。
•如果学生猜粉笔或蜡笔,教师分别把粉笔和蜡笔放进信封中,比一比。
师:为什么猜粉笔或蜡笔呢?
生1:因为蜡笔比信封短。
生2:粉笔比信封短,装在信封中就看不到。
师:(揭示谜底)看!原来是一支蜡笔,这支蜡笔究竟有多长呢?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工具来进行实际测量才能准确知道。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生1:铅笔长8厘米。
生2: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从尺子的0刻度量起,物体的末端对准的刻度是几就说明该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尺子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从刻度“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吗?
生:因为我们拃的长短本身就不一样。
师:是吗?咱们来比一比,看看拃的长短相同吗?
组织学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师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得出结论:长度单位不同,才导致测量同一物体的结果不同。
师:这就需要我们统一长度单位,用一样的标准来测量物体才能更准确,这样尺子就应运而生了。尺子上用相同的长度表示一定的长度单位,标准统一,尺子便成了人们测量长度的工具。
授课时间
教学资源、教具
个性化修改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始我们又换新书了,谁知道我们的新书有多长呢?
学生可能会用拃量,可能会用铅笔量,还可能会用橡皮量,等等。不同的物品做标准测量结果不相同。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测量发现所用的标准不同,即使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相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样才能使每个同学测量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吗?(只有统一长度单位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测量物体,得到相同的结果)
反思
课题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
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课题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时,测量的长度不相同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学生在亲身经历活动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重点
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很久以前,人们就是这样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你们看,像这样测量物体的长度仍是咱们现在常见的一些现象。
课件出示:(2)用拃作单位测量布的长度。
(3)用脚长作单位测量竹竿的长度。
(4)步测教室的长度。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进行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为学生学习估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准备】
生:尺子。
师:对,要用尺子量,我们必须知道尺子上的刻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那就是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用厘米和米去测量。(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新课教学做准备,同时在轻松的游戏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米”作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
授课时间
教学资源、教具
刻度尺、米尺、图钉、信封、铅笔、蜡笔、粉笔、小纸条、课件。
个性化修改




一问题情境
师:今天咱们做一个猜谜游戏,老师手里拿的信封中有一支笔,请你猜一猜里面是一支什么笔?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猜测,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进行互动对话。
学生观察尺子,交流。如尺子上从刻度“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刻度“3”到“5”的长度是2厘米等。
【设计意图:在尺子上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亲身体验1厘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用厘米测量。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请仔细观察图中的铅笔长多少,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长度吗?
课件出示:(1)人们平伸手臂测量石头的周长。
师:你觉得这样测量准确吗?
生1:不准确,大人和孩子的手臂长短不同,那么测量的结果就不相同了。
生2:不准确,即使都是大人或都是孩子,手臂的长短也不可能都相同,测量的结果也不相同。
生3:石头的周长是固定的,可是却因为人手臂长短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所以这样测量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从刻度“3”到“4”这段长度是1厘米等。
【设计意图:尺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通过尺子认识厘米,既直观,又便于学生体会1厘米、几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1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那么2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比一比。
师:现在咱们就用拃作单位来量一量课桌的长,然后告诉大家你测量的结果。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测量结果,同时教师也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与学生测量的结果做对比。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结果不一wk.baidu.com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就适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探究:是啊,为什么量的都是课桌的长,结果却不同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