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_美学化_文化_视觉转向_的一种解读_周宪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艺术化”的区别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艺术化”的区别作者:李媛朱墨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1期摘要: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和德国后现代学者韦尔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成为描述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重要理论命题之一,而在中国理论界时常混淆“日常生活审美化”和中国传统的“生活艺术化”,本文试图通过科学的论证对以上两组概念加以区分,以增进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生活艺术化基础理论近年来,“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热门话题,日常生活的美作为独立的美学范畴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国学术界对这个话题的解释与评价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它己经被作为认识当代中国生活特征和审美趋向的重要话语路径加以使用。
这个话题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
1.“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概念及其形成背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日常生活与艺术审美的融合统一,那么它背后隐含着一个对立面,即“日常生活”与“艺术审美”曾经分离,“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打破生活与艺术审美之间分离的结果。
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一直不乏对日常生活中审美现象的关注。
但从古至今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却是一直在变化的:口传文化时期艺术审美与生活是融合统一的;印刷文化时期艺术审美与生活是分离的;电子文化时期艺术审美与生活又再次融合。
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主要通过口传进行交流,那时的艺术就是生活,人们的审美意识萌动于生活实践中。
纸张的发明,印刷文化的出现导致了艺术与生活的分离,艺术以它的“贵族化”、“神圣化”拉开了与生活的距离,这种分离是艺术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
熟悉西方美学史的人都知道,艺术与生活审美之间的分离通常被看成是现代艺术和现代美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因为这种分离意味着艺术审美的自主和独立,意味着艺术成为“美的艺术”。
日常生活审美化
• 1、什么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 2、你怎么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
• “日常生活审美化”由英国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 • 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 《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癿演讲。 • 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乊间癿距离,在把“ 生活转换成艺术”癿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 我曾经在网上搜索过,丌但那言情癿作品继续发展着,反 腐倡廉癿作品继续发展着,写历史题材癿作品继续发展着 ,就是一些所谓癿纯文学,如杨绛癿《我们仨》、日本作 家村上春树癿《挪威癿森林》印数多达几十万部。我从来 丌相信文学会终结。文学永进丌会终结。因为文学作为一 种语言艺术,有它独特癿审美场域,语言艺术癿心像、内 视特点是仸何艺术也无法取代癿。
• 赵勇认为:日常生活癿审美化是韦尔斲等人对西斱当下社会 形态特征癿挃认,但是“陶东风等学者借用这一概念来挃称 中国当下癿现实时,却没有对这个概念迚行必要癿清理和鉴 定,二是,这个亊实判断癿背后就遗留下了一系列癿问题:什 么地斱癿日常生活审美化了?谁癿日常生活审美化了?…… 从价值判断癿层面上看,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癿深层吨 义其实就是对现实癿粉饰和装饰”。
• 如今看来,“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上癿分歧,实际 是对二我们所处癿时代究竟应如何定位癿分歧。在某 些人看来,当今中国已经迚入“消费主义”时代,消 费成为社会癿主题。既然消费成为社会主题,那么自 然对二消费癿对象就休闲要高档,头发面孔癿化装更自然丌在话下,更要 讲究再讲究。问题是中国迚入了消费主义癿时代了吗 ?
• 日常生活癿审美化癿现象幵丌是今天才有癿。古 时候,中国癿仕宦乊家,衣美裘,吃美食,盖房 子要有后花园,工作乊余琴、棋、书、画丌离手 ,等等,这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吗?谁喜欢这 个话题,谁肯花精力去研究它,完全是可以癿。 为什么“日常生活审美化”突然乊间,会成为一 个话题戒问题呢?大概几个月前,首都师大文艺学 学科点前后召开了两次“文艺学学科反思”会议 ,提出文艺学研究对象癿“扩容”问题,
文艺理论热点研究资料
2007年的文艺理论热点问题大都具有反思和探索的特征,而这正是文艺理论能够不断取得进步的常态。
当然,热点是相对的,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眼光和选择,所以,我想2007年文艺理论的热点问题也决不会只限于下面述及的五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举措,甫一提出就在思想理论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文艺理论界也引发了强烈反响,在2007年度成为一个重要的热点话题。
学者们主要就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既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引领作用,也论及了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进与建构功能。
曾繁仁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于我国文艺学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南与启示作用,也为我国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要人们在当代文艺学建设中照搬这些理论,而是要求人们以其为理论指导,紧密结合文艺学的学科特点进行符合学科规律的科学的建设工作。
(曾繁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艺学建设》,《人民日报》2007年1月18日)赵慧平认为,文学批评比文学创作更直接地沟通着社会公共意识与人们个体精神世界之间的联系,实现着社会文化思想与艺术活动之间的相互转换与促进,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弘扬进步文艺以引领文艺创作是文艺批评发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用的首要工作。
(赵慧平:《发挥文学批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文艺报》2007年11月20日)赖大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是相对于价值多元化的现实而言的;在文艺价值取向多元开放的格局中,要突出应有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尤其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和引领。
(赖大仁:《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文艺的价值取向》,《文艺报》2007年5月15日)张炯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是我国当代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文学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文化的最有力的传媒,理当为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只有体现和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使作家的作品获得深厚的历史内容,从而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巨大作用。
美学发展新趋势之日常生活审美化
美学发展新趋势之日常生活审美化-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美学发展新趋势之日常生活审美化摘要:近年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我国掀起了一阵热潮,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鸣。
本文主要谈及一些主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在中国的表征以及国内学界对此的主要争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按照时兴的说法是,“与西方社会相似,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它对于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最大的冲击是消解了审美、文艺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审美与艺术活动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利,也不再局限在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传统的审美活动场所,它借助现代传媒,特别是电视普及化、‘民主化’了,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
”【1】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消费主义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命题引介到中国,至今已历十数载。
①尽管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而发生的各种争论此起彼伏,一些问题迄今尚无定论或不置可否,但当代中国社会日益明显的消费主义文化表征和审美泛化的事实,却也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现实层面上日趋澄明,因而讨论和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国内学界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资源主要是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和韦尔施的《重构美学》。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和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最早提出来的。
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间隔,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一、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英国学者费瑟斯通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提出者,在其代表性著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他着重从三个维度来谈论“日常生活审美化”:首先是艺术亚文化的兴起,以“一战”以来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运动等艺术类亚文化为代表。
中国文化产业兴起的背景解读
中国文化产业兴起的背景解读作者:金云琴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4期摘要:文化产业是全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蕴含无限商机。
文化产业正在中国崛起,贯穿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文化产业在当代中国的崛起有两大契机: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文化产业;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和“日常生活审美化”浪潮的风行为文化产业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兴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关键词:文化产业;十二五;十三五;大众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2018年11月3日,中国美·文化产业论坛——文化主题沙龙在海滨城市大连举行,吸引了众多文化产业业内人士参会。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响应时代潮流,借助互联网,将崭新的文化创意与美学相结合,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时代之美,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正在中国崛起,贯穿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一、文化产业兴起的时代背景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推动文化产业兴盛的一大契机,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文化产业就已经开始预热起步,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1年3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颁布,“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文化产业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产业发展逐步走向正轨;2017年4月,国家文化部印发《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三五”时期要大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优先发展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着力创建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等,乘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经济的东风,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
201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8836美元,按照目前经济增长的稳定态势,大约在2022年,中国将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
远观与反观——国内外视觉文化研究之比较与反思
远观与反观——国内外视觉文化研究之比较与反思宋晓琛【摘要】视觉文化研究作为国内外学界备受关注的重要思潮,自诞生以来即推动了艺术史、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然而由于产生根源、研究范式、关注内容及研究者学科背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国内外视觉文化研究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格局与面貌.本文从文化根源、学科背景、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在比较视野中为国内视觉文化研究提供思考与启示.【期刊名称】《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视觉文化;比较;反思【作者】宋晓琛【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04视觉文化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以来无疑是当今最富有活力的学术思潮之一。
在西方,其诞生最初源自艺术史研究中的图像学和文化分析转向,并与艺术界的反形式主义、学界普遍的反语言学、反现代主义和文化研究合流,成为对以“图像时代”为表征的大众文化和消费社会富有成效的解释策略和方法。
由于其研究对象首次从以绘画、雕塑、建筑等为代表的高雅艺术转向包括绘画、艺术设计、雕塑、建筑、新媒体、影视、影像等所有富有视觉意味的文化载体,其研究指向和方法自然也溢出传统艺术史学的范畴,吸引了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政治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和参与,成为极富包容性的跨学科研究。
而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视觉文化研究在最初的边界模糊之后亦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研究范式和价值指向,在20世纪末终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国内的视觉文化研究最初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作为与其他西方理论一起引入中国的学术思潮,视觉文化研究在当时并没有同步的研究背景和社会文化土壤,因此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而仅是作为教育中的多媒体手段得到关注和提倡,并无更多的学理发展。
直至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征象开始在国内出现,学界对“图像时代”、“读图时代”的关注与日俱增,视觉文化研究也开始成为备受关注的方法和策略。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泛化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
这一现象在国外已引起文化学家、社会学以及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等的广泛关注。
eduardodefuente 在题为《社会学与美学》(‘socioloyandaesthetics’,发表于《欧洲社会理论杂志》2000年5月号,第239247页)的一篇文献综述中对此进行了富有参考价值的概述。
他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最新趋势,指出:西方的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过程,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
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开始把审美化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并开始重新思考社会学与美学的关系。
他纵览最近10多年来的西方社会学、美学著述后指出:许多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与美学家都一致认为: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
审美化这个论题的一个主要倡导者维尔什(wolfanwelsch)在发表于《理论,文化与社会》的《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认为:“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
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
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
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
”维尔什所说的“审美化过程”实际上不仅限于城市装饰、购物中心的花样翻新、各种城市娱乐活动的剧增等表面的现象。
维尔什(以及其他的一些学者)实际上是把审美化看作是一个深刻的、经过媒介而发生的、体现于生产过程与现实建构过程的巨大社会文化变迁。
这种变迁使那些把审美仅仅看作是“蛋糕上的酥皮”的社会学家感到震惊。
维尔什理解的深层的“审美化过程”意味着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或社会变迁过程,它对于社会学或社会理论具有核心的意义。
《读图,身体,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文化研究》第3辑读图,身体,意识形态——周宪本文致力于分析视觉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已存在或日渐形成的意识形态总是会对人类生活中的视觉文化产生作用,而这种作用既是隐蔽的又是深远的。
作者从视觉文化的范畴中选择了“读图”和“身体”两种突出的现象来具体剖析,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在当代的消费社会中,意识形态是如何作用的,其背后政治、文化、美学等各种因素是怎样通过具体的内容得以体现的。
作者认为,在纷繁的人类社会中,在情境迥异的文化中,看与看什么和看到什么均不是一个自然行为,而是有着复杂内容的社会行为。
既然是看,那么一定借助于视觉,而看的内容则有文化的影子,两者的互动结果则是视觉文化所涉及的内容。
在看的状态中,包含着复杂的意识形态内容,这些意识形态因素由于文化的遮蔽和常识的掩盖,一方面变得难以觉察了,另一方面又使得种种视觉行为似乎是自然而然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意识形态呢?作者借助了阿尔图塞的定义,即认为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真实的生存状态想象性关系的再现”;“意识形态是一个诸种观念和表象的系统,它支配着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
”同时,它具有遮蔽性。
比如说,任何社会中总是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存在着由于社会分层所导致的不同群体、集团和阶层的差异,因此,意识形态总是属于特定社会群体及其价值观的。
然而,在意识形态的生产过程中,这种局部的、特定的意识形态往往披上人类社会的普遍性的面纱,人为制造出来的反映了特定群体利益和价值的意识形态、常常以所有人共有的“自然而然的”方式存在,从而让所有人毫无防备地全然接受它们。
可以将其概括为意识形态通常被感受为某种自然化和普遍化的过程。
读图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文字阅读的让位,即直观性和具体性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更受人们的欢迎和钟爱,从而带来了一种读图的快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代社会文化风气的变迁。
作者认为,读图时代的到来必然出现的是图像的霸权,对传统文字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但事情总像是硬币的两面,有坏就有好。
日常生活的_美学化_文化_视觉转向_的一种解读_周宪
(《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周 宪一在古典文化中,美学或艺术往往被视为少数有教养的阶层所拥有的特权。
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才有闲情逸志和趣味去舞文弄墨,赏画观景;西方亦然,贵族订购艺术家的作品装点自己的豪宅和庭院。
所谓文化,在传统社会中被认为是一种资格、标志和地位。
拥有艺术趣味和审美品格的人并不是黎民百姓。
当然,老百姓自有民间文化消遣。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民主化和传播技术的演进,艺术似乎逐渐走出了少数人的“樊笼”而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美化生活成为一个日益民主的文化的标志。
其实,审美的生存方式早就被哲学家们理想化地讨论过,克尔凯郭尔、尼采等人都主张艺术不应只限于少数人和特定的场所(博物馆和音乐厅),而应成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及至海德格尔,亮出“诗意栖居”的旗帜,提出了在一个日益官僚化和工具理性化的世界中如何生存的问题;当代哲人福柯,更是主张一种生存的策略,以及“审美的生存”。
然而,在那些主张精英和先锋的现代主义艺术家那里,艺术的阳春白雪不得不退守象牙塔,隔离了大众和日常生活。
所以奥尔特加断言,现代主义艺术乃是社会的“催化剂”,它把社会区分为少数理解和赞赏它的人,以及绝大多数不理解也不欣赏它的“大众”。
(Ortega,p.660)然而,20世纪中叶以来,情况似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现代主义的精英主义日渐式微,大众文化吞噬了高雅文化,雅俗界限日趋模糊,艺术和生活的边界变得难以辨别。
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化景观,正像杰姆逊所描述的那样: 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
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
社会美学的概念与分类解读-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社会美学的概念与分类解读-美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社会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美的形态,然而有关社会美的理论探讨却相对薄弱。
本文试图在与艺术美相对的现实美视野下,对现实美中与自然美并列的社会美作一个的系统的理论考察。
现实中除了自然之外,就是人的生活。
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将现实注解为自然和生活[1]97。
人的生活是以社会性为特征的,所以与自然美并列的生活美通常称为社会美。
所谓社会美,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物质性的社会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创造的美。
社会美与自然美的区别是明显的:自然美是天然的,不假人为的;社会美是由人构成的,寄托着人的社会理想,打着人的社会实践的烙印,是人的物质实践与道德实践的结果。
在美丑混杂的自然环境中,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面临生存问题。
在类人猿漫长的无意识的物质性谋生活动中,产生了具有高度发达的意识机能的大脑,从此宣告了人类的诞生。
人类具备的其他动物无可比拟的意识机能,指导人类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自然、变革自然,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劳动实践创造生活财富。
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2]516于是,不仅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18,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4]90,人本身也是社会性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8;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5]270;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的动物[4]87;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2]510。
因此,人的生产实践乃至一切活动创造的美就都带有社会的属性,都可统称为社会美,从而与自然美区分开来。
一、劳动成果之美劳动成果的美是现实生活中社会美的主要形态。
040708视觉文化的来临-周 宪
主讲人简介:周宪: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
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哲学硕士),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
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赴韩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
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
博士论文《布莱希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被评为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视觉文化与美学转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有《什么是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崎岖的思路—文化批判论集》,《20世纪西方美学》,《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等。
主要内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变化转型,就称之为转向。
其实,我们只要对身边所发生的种种现象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与20年前相比,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只是水准提高了,而且视觉因素变得越来越突出了。
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人类文化经历了三种不同形态:即口传文化、读写文化和电子文化。
口传文化的特征是有声言语,面对面的交流。
读写文化也就是印刷文化。
它依赖于书面文字来交流,是一种不在场的交流。
虽然这两种文化都依赖于视觉,但是言语文字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
电子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产生远距传播和互动传播。
电子文化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视觉文化,因为它在图像制作、传输和接受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捷。
比较一下绘画的艰难与数码照相的简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而我们这个时代,电子文化越来越突出,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点,就是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图像化了。
也就是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使过去我们看不到的一切都有可能呈现在我们眼前。
(全文)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其实每一个人都发现或者已经意识到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视觉文化。
中国文化产业兴起的背景解读
186中国文化产业兴起的背景解读金云琴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摘要:文化产业是全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蕴含无限商机。
文化产业正在中国崛起,贯穿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文化产业在当代中国的崛起有两大契机: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文化产业;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和“日常生活审美化”浪潮的风行为文化产业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兴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关键词:文化产业;十二五;十三五;大众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2018年11月3日,中国美•文化产业论坛——文化主题沙龙在海滨城市大连举行,吸引了众多文化产业业内人士参会。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响应时代潮流,借助互联网,将崭新的文化创意与美学相结合,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时代之美,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正在中国崛起,贯穿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一、文化产业兴起的时代背景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推动文化产业兴盛的一大契机,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文化产业就已经开始预热起步,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1年3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颁布,“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文化产业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产业发展逐步走向正轨;2017年4月,国家文化部印发《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三五”时期要大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优先发展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着力创建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等,乘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经济的东风,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
201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人均GDP 已经达到8836美元,按照目前经济增长的稳定态势,大约在2022年,中国将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
_美是生活_与_日常生活的审美化_由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想起
第26卷第5期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H ube iNor m a lUn i versity (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Vo. l 26No . 5, 2006/美是生活0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0 由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想起周建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1摘要2 /美是生活0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的理论。
他把美与生活连接起来, 认为美是感性的、现实的生活。
而/日常生活审美化0的兴起, 也作为一种美学的现实, 突出地表现在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视觉性表达和享乐满足上。
二者虽有不同, 但都把美与生活联系起来, 美是向生活领域的扩展、渗透。
1关键词2 美; 生活; 审美化; 现实; 日常生活1中图分类号2B512. 44 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924733(2006 0520005203质可以作抽象的概括, 但美本身绝不是抽象的, 而是感性的、现实的生活。
一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前的美学研究和生活的关系在理论上是脱节的, 美学基本上是思辨的、抽象的, 尤其是体现在康德、黑格尔身上的思辨, 使人类关于美和艺术的思想, 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刻性。
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者们虽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了人0, 甚至在理论上具体研究了人的美, 肯定了人生, 在艺术中表现了人的美, 描绘了人生。
但是, 在美学中, 在理论上, 美和生活仍然没有联系。
在美学理论中, 亦仍然没有把美和生活连接起来。
直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才肯定地认为:/美是生活。
0为什么美是生活呢?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这样解释的:/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 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而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
0他是从一个现实的、具体的、简单而又具有普遍性的美感入手来解释美的。
所谓美感是客观的美引起的主观的感受, 也即是一种/爱0的/愉悦0, 能引起人们感到可爱和愉悦的, 也就是美的。
“日常生活审美化”:新型美学原则的兴起(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新型美学原则的兴起(一)论文关键词:现实的非现实化文化工业图像化平面化功利性论文摘要:伴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现代传媒文化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相应变化,“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件崭新的美学事件在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被催生出来并日趋占据美学的阵营,它跨越了传统艺术的范围,把“审美”引向日常生活领域。
以图象性、追逐感官快感、贴近世俗生活的功利性特征显示出其新质,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美学所建立起来的无功利性、具有普遍共通感、超越现实的批判性原则,同时也彰显了它无法回避的精神危机。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下文化论争中出现的又一个新话题,同样它也是一个西方理论的舶来品。
对它的讨论最初是源起于西方。
博德里亚、杰姆逊等人对这一现象曾有过相应的描述。
真正给予其命名的是英国学者费瑟斯通,他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概括了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艺术亚文化的兴起,在西方,这个潮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运动为代表,他们追求打破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消解艺术的“灵气”,认为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或审美的对象。
艺术无处不在:大街小巷、废弃物、身体、偶发事件等,无一不可以进人审美的殿堂;二是将生活转换为艺术的谋划,具体指追求生活方式的风格化、审美化。
这种审美化的谋划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一直延续到福科等后现代主义者;三是日常生活符号和影像的泛滥。
由于大众电子传媒的迅猛发展,今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符号化、影像化,它越来越像一面“镜子”,构成现实幻觉化的空间〔习。
考察费瑟斯通的三种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其实就是在围绕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
这三层含义其实隐含了审美化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艺术领域内部自觉的冲破艺术与生活的传统界限;第二个时期普通人按照艺术来规划自身生活;第三个时期是物质生活世界的形象化、图像化、幻象化趋向。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
Jn ,0 6 u .20 N. o2
“ 口常 生活审美化” 争论述评
艾 秀梅
(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 院 , 南京 209 ) 10 7
摘 要 : 于 日常 生 活 审 美 化 的 争 论 持 续 了 数 年 之 久 , 论 围 绕 着 该 问题 的 现 实 依 据 、 关 争 价
学化” 。在 20 年 l 月由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与《 01 2 文学评论》 杂志社联合主办的“ 人的全面发展与文艺 学建设” 理论讨论会上, 陶东风在发言中提出: 当代社会与文化的突出变化是“ 审美的泛化与 日 常社会生
活的审美化”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 , 文学的范围、 渗透到大众的 日常生活中, 文艺学必
维普资讯
20 0 6年 6月 第 2期
南京师范 大学 文学 院学 报 Junlf olf h e agae n u ue N nn o l n e i or  ̄ho o C i s Lnug d lr ao n e a C t ajgN r irt i maU v sy
在 20 04年 ,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延伸出的关于文学边界及文艺学研究范式 的争论逐渐成为争论 由
代: 生活与艺术合一了吗…
的主题 ,04 文艺研究》 1 和 20 年《 2 0 年《 第 期 0 4 河北学 刊》 4期分别刊发 了这方面的专题讨论文章。 第
20 04年 6 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外文论会议上 , 童庆炳在大会发言中对以 日常生活审美化为借 口要求进行 文艺学研究革命的观点进行 了批驳 , 在随后的会议讨论 中 ,I F常生活审美化成为最 热烈 的话题 , - 为此展 开的论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会议结束后不久 ,04年《 20 河北学刊》 5 刊登了赵勇与陶东风的争 第 期 鸣文章_ , 2 陶东风的文章基本上同前 面的观点保 持一 致 , _ 并在回答鲁 枢元置疑的内容 中着重 阐述 了文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审美化生存》,梅琼林,《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审美化生存梅琼林视觉文化传播是当代审美化生存的最主要的组织者:形象狂欢装饰了当代生活并使其充满新奇多变的视觉快感,充分体现了当代美学趣味的指向性转换,即由传统的理性主义美学转变为一种强调纯粹的快感满足的美学;同时,人们以丧失现实实在性的形象为中介来感知社会现实图景和建立个人生活模式,拟像取代了实物,人们生活于模型幻境所带来的超真实快感中。
如此审美化生存制造了一个快乐主义的陷阱。
首先,它未能实现官能快感和精神超越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片面的感官狂欢导致审美救赎功能的失落。
其次,超真实的拟真视界使审美化成为一种遮蔽本真现实的媒介,人们生活于想象界的虚幻快感中而丧失了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与改造的能量。
由此,形象也成为了控制主体的一种方式。
所以,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审美化生存尽管看起来很美,却无法逃脱某种“死灰感”。
人类已进入一个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形象媒介数量巨大,形象被大批量地生产出来,铺天盖地的形象制造了人们沉醉其中的符号情境。
正如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
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
”①形象狂欢已经成为当代审美化生存的最主要的组织者。
一、视像快感与感官美学电视、电影、画报、网络、灯箱、招贴、橱窗、装潢、商品包装、公共建筑甚至人体等媒介构筑了一个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形象空间,急遽膨胀的形象包围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华美精致的商店橱窗,电视屏幕上明眸皓齿的漂亮女郎……形形色色的形象展现着斑斓的色彩、迷人的外观、眩目的光影,把我们的日常生活装扮得流光溢彩。
美容健身、形象设计等行业飞速发展,当代人费尽心思打造自己的外表;车站、剧院、展厅等公共建筑对视觉效果的追求超越了功能主义;购物中心和商场更是日益装潢得美轮美奂……日常生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喜欢雕饰、富于视觉快感。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探讨在西方社会具有广泛的历史背景与物质基础。
在此之前,传统美学多指向高雅艺术,把审美与生活截然对立开来,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反拨。
伴随国内对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热情日益高涨,这一理论被更多地放在中国语境中进行考察。
在对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话语理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把国内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和两派观点,探讨该话语在中国语境下的发展及其接受。
第一阶段集中于阐述理论的引入、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与现实语境等问题;第二阶段着眼于学者多元视角下的研究趋势,探讨对当下消费社会和审美畸形问题的深思。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综述一、绪论“日常审美化”提出之前,审美活动大多以高雅艺术为对象,关注美的本质。
传统的美学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忽视美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把艺术当做美学的对象,确立美学的鲍姆嘉通认为美是艺术的理论,他们都主张拉开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与之相对,还有一批西方学者主张日常生活和审美的结合。
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从尼采到先锋派,从布尔迪厄到费瑟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这一阶段实现了从理论发展到正式形成的飞跃,表现出审美与生活的辩证统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西方后现代社会和消费主义的背景下产生的。
受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强调个性化和人性化等特征的影响,传统的艺术形式被消解,日常生活与审美不再对立,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渐消失,高雅艺术不得不走向大众,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界限被打破了。
随着现代化进程持续发展,审美活动从传统的艺术领域走向日常生活。
费瑟斯通1998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探讨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纵观以往,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日常生活”的合法性,即西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阐释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中国本土话语;其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优劣问题,学者从消费文化、科技革命等角度探讨该现象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作用;其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于文学、文艺学边界的冲击及影响展开讨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
应该说这次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的双方都是本着争论问题,明确是非,推动理论发展的愿望出发的。但由于争论的双方在一些基础问题上并未能形成共识,由此,导致争论的方向出现偏差。笔者认为,文化研究的视角,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都将是未来中国美学界与文艺学领域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既然“日常生活审美化”来自于西方,既然在现代化问题上我们与西方有个时间错位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回到这个问题的原点,从这一问题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及理论背景出发来把握其准确涵义,并结合社会现实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出符合历史的理论判断与评价。
西方近代哲学暴露出的深刻矛盾性首先表现在“理性”的霸权地位的奇特建立。从笛卡尔、康德为代表的哲学家对人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培根等人对理性崇尚开始,人的主体性、理性成为近代社会两大主要问题。自然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对人主体性地位的巩固起了巨大作用。这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幸福不在彼岸而在此岸,人无需外力就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命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自然科学所产生功效的过度相信,对理性的过分张扬,特别是当黑格尔将理性推向终极标准的高度后,理性便成为衡量一切的终极标准,进而也就由原先的手段变成了最终的目的。换言之,当人类刚刚战胜神性,人类刚把自己的精神主宰——上帝从前门清除出去,却又从后门热情地将理性这一新的人类主宰迎了进来。我们知道,人自身的发展、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它包括人的现实生存和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只有这两个方面协调共进,人本身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主体性地位才能确立。然而,近代社会发展表明,在高扬技术理性,大力发展自然科学以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的过程中,人的现实生存问题得到了解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这是因为以自然科学为主的技术理性所产生的结果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却很难真正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及说明人生的真正意义。而且,伴随着理性成为一切的主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变为虚无。近代哲学家们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哲学体系,成了与现实生活及人的生存相脱节的抽象的形而上学体系。其次,由于主体与客体以及在经验论与唯理论上的过分分裂,近代哲学家不同程度地陷入了二元论。由于西方近代哲学存在的片面性和矛盾,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现代哲学中出现了越来越强大的反对近代哲学,特别是反对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的浪潮。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周宪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一、问题的提出从历史角度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
审美发生学的研究已经证实,艺术的基本社会功能就是协同功能,通过艺术活动来教化社会成员,协调社会关系,传递文化、道德和行为方式,沟通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功能我们可以在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甚至一切前现代艺术中清楚地看到。
在前现代,艺术与社会的功能关系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
虽然在传统文化中不乏反抗现存社会的艺术,特别是面临巨大变迁的时代的艺术,但从总体上说,艺术和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及其意识形态是基本吻合的。
倘使我们把艺术和社会的这种功能关系视作艺术的基本发展线索,那么,面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我们便不难发现一个重大的转变,那就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面貌显然有别于传统艺术:与其说它与社会相一致,毋宁说它与社会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
从诗集《恶之花》到小说《尤利西斯》,从绘画《阿维侬少女》到勋伯格的音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艺术和日常生活的对立与反抗。
如果我们把现代主义视为一个总的文化风格,一种文化大风格,那么,其总体上对日常生活的否定倾向十分明显。
这不但体现在主张艺术不是生活本身,表现出对艺术是生活的模仿的古典观念的深刻反叛,而且直接把古典的模仿原则颠倒过来: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艺术不必再跟着日常现实的脚步亦步亦趋。
不仅如此,美学中那些被认为天经地义的原则,也在现代艺术无所顾忌的创新和实验中被打破了。
感性与理性相对抗,个体对社会进行抗拒,英难主义对庸人哲学加以批判,新奇的追求取代了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非现实的、理想的和乌托邦的审美世界彻底打碎了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古典艺术。
恰如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呐喊一样,现代主义艺术是日常生活的彻底背离和颠覆,熟悉的世界和生活逐渐在艺术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陌生的乌托邦。
然而,我们的疑问是,在现代主义阶段,艺术变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的颠覆力量和否定力量,这何以可能?换一种问法,审美的现代性为何与审美的传统性断裂开来?现代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范畴,它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逻辑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哲学研究62001年第10期)日常生活的/美学化0)))文化/视觉转向0的一种解读周宪一在古典文化中,美学或艺术往往被视为少数有教养的阶层所拥有的特权。
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才有闲情逸志和趣味去舞文弄墨,赏画观景;西方亦然,贵族订购艺术家的作品装点自己的豪宅和庭院。
所谓文化,在传统社会中被认为是一种资格、标志和地位。
拥有艺术趣味和审美品格的人并不是黎民百姓。
当然,老百姓自有民间文化消遣。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民主化和传播技术的演进,艺术似乎逐渐走出了少数人的/樊笼0而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美化生活成为一个日益民主的文化的标志。
其实,审美的生存方式早就被哲学家们理想化地讨论过,克尔凯郭尔、尼采等人都主张艺术不应只限于少数人和特定的场所(博物馆和音乐厅),而应成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及至海德格尔,亮出/诗意栖居0的旗帜,提出了在一个日益官僚化和工具理性化的世界中如何生存的问题;当代哲人福柯,更是主张一种生存的策略,以及/审美的生存0。
然而,在那些主张精英和先锋的现代主义艺术家那里,艺术的阳春白雪不得不退守象牙塔,隔离了大众和日常生活。
所以奥尔特加断言,现代主义艺术乃是社会的/催化剂0,它把社会区分为少数理解和赞赏它的人,以及绝大多数不理解也不欣赏它的/大众0。
(Ortega,p1660)然而,20世纪中叶以来,情况似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现代主义的精英主义日渐式微,大众文化吞噬了高雅文化,雅俗界限日趋模糊,艺术和生活的边界变得难以辨别。
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化景观,正像杰姆逊所描述的那样: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
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0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
(1986年,第147-148页)在这个通常被称之为/消费社会0、/后工业社会0或/后现代社会0的文化中,似乎一切特权和区分都被消解了,高雅与通俗、艺术与生活、艺术品与商品、审美与消费,传统的边界断裂了。
一种新的/视觉文化0已经崛起。
其显著的特征乃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趋向于美化,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倘使说在传统文化中,我们的视觉对象还保留着较多的自然形象或粗糙的视觉景观的话,那么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都市化浪潮正在被人局限在愈加人为化的视觉情境之中。
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从居家装饰到形象设计,从影视娱乐到广告形象,人为化的视觉环境造就了新的视觉生态。
较之于我们的前辈,我们越发地感受和追求视觉的快感,也越发地体验到外观的视觉美化成为主流。
虽然说中国已进入后现代尚存疑问,但小康文化的这种视觉转向亦非常明显。
这是不是马克思如下看法的实现:/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0(第50-51页)?假如是的话,能否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日常生活的美学化阶段?这个阶段和艺术与生活保持距离的文化是否有本质的不同?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0可作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视觉转向0意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或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从语言和形象的二分来看,按照西方哲学的传统观念,语言乃逻各斯,就是理性,而视觉则更趋向于感性。
恰如利奥塔和拉什所做的区分,语言或话语中心的文化实乃现实原则制约,而形象或影像中心的文化则倾向于欲望原则。
拉什写道:话语的文化意味着:(1)认为词语比想象具有优先性;(2)注重文化对象的形式特质;(3)宣传理性主义的文化观;(4)赋予文本以极端的重要性;(5)是一种自我而非本我的感性;(6)通过观众和文化对象的距离来运作。
而/形象的0文化则相反:(1)视觉的而非词语的感性;(2)贬低形式主义,将来自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的能指并置起来;(3)反对理性主义的或/教化的0文化观;(4)不去询问文化文本表达了什么,而是询问它做了什么;(5)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来说,原初过程扩张进文化领域;(6)通过观众沉浸其中来运作,即借助于一种将人们的欲望相对说来无中介地进入文化对象的运作。
(Lash,p1174)所谓话语的文化,以及语言中心的文化,用现在流行的术语来说,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文化,属于精神分析的继发过程,受制于现实原则;所谓形象的文化,乃是一种感性的文化,和精神分析的原初过程和欲望原则更为接近。
那么,视觉转向的出现究竟有什么值得深究的意义呢?它对于我们理解文化发展演变的当代现象以及它本身的内在逻辑有何启示呢?二显然,在文化/视觉转向0中,图像性因素彰显出来,甚至凌越于语言之上,获得某种优势或/霸权0。
影视对文学的侵蚀就是一例。
当越来越多的文学名著被改变成电影和电视剧时,看电影(电视)的诱惑显然超越了文字阅读的乐趣。
只要看看电视在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便可理解为何这是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
以下,我们就来分析三种较有影响的日常生活/美学化0理论,通过不同范式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视觉转向0的复杂意义。
最早提出日常生活美学化观念的也许是德国当代哲学家威尔什(Wolfgang Welsch)。
他从两个角度论证了日常生活美学化与文化的视觉转向的关系。
当代社会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美学转向0或/转向美学0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塑造了当代社会的现实,又改变了人们对这个现实的理解,它具体呈现为生活的美学化和认识论的美学化两个层面。
生活的美学化首先反映在/表层的美学化0:从购物中心到咖啡馆,从办公室到居家生活,物质层面的装饰和美化成为普遍潮流,旨在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活力,而这一切又是服务于人的/体验需求0。
威尔什以三个概念来加以概括)))/装饰,活力,体验0。
这正是本雅明20世纪30年代所发现的情形:文化正在从传统的膜拜价值转向展示价值,一切都倾向于展示,外观的美成为普遍追求。
(1993年)这种情形60年代在德波那里则表述为从/占有0向/炫示0的转变,外观成为视觉快感追求的目标。
(Debord)威尔什引用了两句流行语来描述:/更美地生活是昨天的格言;今天则是更美地生活、购物、交往和休息。
0 (Welsch,p1119)视觉于是成为一个欲望的象征。
表层的美学化正在把我们的现实世界变成为一个/体验的世界0,其本质乃是满足那种与我们形式感相一致的要求一个更美现实的/本原需求0。
通过文化产业和娱乐业逻辑和法则的广泛运用,体验与娱乐成为当前文化的主导倾向,闲暇和体验的社会所需要的是不断扩张的节庆和热闹,而这一文化最为显著的审美价值就是没有后果的愉悦、乐趣和欢快。
这一切均体现为/城市的美学化0,它与体验概念密切相关,而体验则是当代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威尔什看来,当代社会是一个/体验的社会0(舒尔茨语)。
所谓体验,并不是指对某种永恒不变的深刻之物的体味和意会。
/体验实际上并不是体验。
确切地说,它们是老套和单调的。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迅速地寻找另外的体验,进而从一种失望逃入另一种失望的原因所在。
0(Ibid1,p1136)威尔什的这种看法,与贝尔所说的现代人追求/新奇和轰动0的说法不谋而合。
恰如时尚这个概念所表征的那样,人们视觉体验的欲望被空前地激发起来,追求不断变化的漂亮外观,强调新奇多变的视觉快感,已成为体验的核心内容。
新奇总被更新奇的东西所取代,不断地攫取视觉快感资源又不断地失望,这就是主体内在的心理法则,也是当代社会不断改变其外观的普遍法则。
威尔什所关心的第二个方面是/深层的美学化0,亦即美学化不只停留在日常生活的外观(/硬件0)层面上,而且深入到内在结构核心(/软件0)中去了。
威尔什强调,/美学化0的重要性并不在于/美0,而在于其/可塑性和虚拟性0。
/这种非物质层面的美学化比起那种字面的、物质的美学化更为深刻,它不但影响到现实的单一构成,而且影响到现实的存在方式以及我们对它的理解。
0(Ibid.,p16)/由于视觉在我们的日常世界中不断地扩张,这是一个由广告、电视和录像所塑造的图像。
这个图像的世界有某些操纵的意图,电子图像的操纵有种种可能性,并且向高度非物质化的技术过渡,依据这样的看法,视觉上支配的文化是伴随着这一时期可见物中可信赖性的消解。
0(Ibid1,p1154)威尔什的意思是说,在电子媒介的可视性中,物质的实在性的可信赖度日益降低。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去现实化0形象世界,它依赖于/媒介美学0的功能。
现实在媒介上(尤其是在电视上)失去了重量和重心,从物质的存在转化为光,从三维的空间实在转化为平面的二维图像。
/现实正趋向于失去其重力,从强制性转向愉悦性。
0(Ibid1,p185)这种媒介所导致的非现实化过程,就是世界不断被图像化或视觉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主体长久地被媒介的非现实化的/图像操纵0;另一方面,这种操纵状态又导致了主体对现实态度潜移默化的转变。
/这种对媒介化现实的态度向日常生活越来越广泛地扩张。
这种情形的出现是因为日常现实越发地依据媒介模式来构成、展示和感知。
0(Ibid1,p186)如果我们把这种看法稍加引申,可以得出一个令人深省的结论:正是由于这种媒介的塑型,使得主体一方面依赖于媒体的图像传播(获得信息),另一方面又加速了他们对媒体图像化的依赖(其他非图像性的媒介能力必然衰退)。
媒介美学化和现实的美学化实际上是同一现象的两个相关层面的体现。
图像文化对主体的/操纵0将越加深广地持续下去。
恰如德波所言,形象成为控制主体的手段和方式。
威尔什发现,波德里亚所说的/仿像0,不仅有/模拟功能0,更重要的还有/生产功能0。
微电子学的发展,媒介社会的形成,以及虚拟空间的出现,使得物质层面的美学化同时也导致了非物质层面的美学化)))亦即/我们意识的美学化和我们对现实理解的美学化0。
(Ibid1,p14)比如,他发现,电视所创造的虚拟空间和现实不再像物质的现实那样是笨重的、不可移动和不可改变的,通过媒介,现实呈现为可改变和可选择的了,图像不再是现实性的真实保证,而是越来越倚重于虚拟性。
不同于杰姆逊等人的看法,威尔什敏锐地发现了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日常生活的美学化并不完全是艺术家的功劳,尽管他们有意打碎艺术的局限和边界,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相反,威尔什坚信,重要的是过去不被作为艺术的东西如今作为艺术来理解。
因此, /表层的美学化0并不与先锋派艺术实践相对应,而是与席勒和德国唯心主义的美学规划相对应。
它体现出希望以美学来改善和提升日常生活的古老梦想。
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艺术品、艺术家的经验,以及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使得大众在不断提高自己品味的同时,也获得了某种看待世界的艺术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