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一)

合集下载

《2024年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范文

《2024年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范文

《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后现代视觉文化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的视觉元素和多元的传播途径,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念、文化认知和社会生活。

本文旨在探讨后现代视觉文化的特征、表现和影响,以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后现代视觉文化的定义后现代视觉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主要依靠图像、影像等视觉元素来传递信息,具有跨文化、跨媒体、跨界融合等特点。

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绘画、摄影等,还涵盖了现代科技手段下的新媒体艺术、网络视觉文化等。

后现代视觉文化强调多元、开放、互动和共享的观念,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方式。

三、后现代视觉文化的特征(一)视觉元素的多样性后现代视觉文化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具有极高的多样性。

从极简主义到后现代波普艺术,从现实主义到虚拟现实技术,后现代视觉文化利用各种元素进行创意表达。

这些元素既包括文字、图像、影像等传统视觉元素,也包括声音、光影等新兴的多媒体元素。

(二)跨文化与跨媒体性后现代视觉文化具有极强的跨文化与跨媒体性。

它不仅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与融合,还跨越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

这使得后现代视觉文化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范围和更强的互动性。

(三)互动与共享性后现代视觉文化强调互动与共享的观念。

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推动下,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分享和交流视觉信息。

这种互动与共享的观念也使得后现代视觉文化更具活力和创造力。

四、后现代视觉文化的表现与影响(一)艺术领域的表现与影响后现代视觉文化在艺术领域有着广泛的表现和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传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还催生了众多新兴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

这些新兴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还拓宽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

(二)社会文化层面的影响后现代视觉文化在社会文化层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丰富的视觉元素和多元的表达方式,传播了各种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

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一)

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一)

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一)【内容提要】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标志着视觉性在当代生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

本文立足于当代文化情境来思考视觉问题,从“看的方式”的变化去考察视觉观念的历史,透过视觉文化从传统向当代形态的转变,剖析了构成“图像时代”之要素的视觉文化的性质的功能,从而把握其内在的文化逻辑。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视觉性更突出地是一个当代问题。

所谓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这类说法,标志着视觉性在当代生活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

然而,历史地看,视觉文化又不是当代所独有的,可以说它古已有之。

因此,立足于当代文化情境来思考视觉文化问题,就有必要考察视觉文化从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的转变,透过这一转变,我们便可把握到当代视觉文化内在的“文化逻辑”。

视觉范式的转变我以为,考察视觉文化的不同历史形态,就是考察视觉观念的历史。

用伯格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看的方式”(waysofseeing),亦即我们如何去看并如何理解所看之物的方式。

他写道:“我们只会看到我们有意去看的东西。

有意去看乃是一种选择行为。

其结果是我们所见之物带入了我们的目力所及的范围。

”(注:JohnBerger,WaysofSeeing(NewYork:Penguin,1972),p.8.)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选择行为呢?伯格的解释是:“我们看事物的方式受到我们所知的东西或我们所信仰的东西的影响。

”(注:JohnBerger,WaysofSeeing(NewYork:Penguin,1972),p.8.)这也就是说,人怎么观看和看到什么实际上是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不存在纯然透明的、天真的和无选择的眼光。

如果我们把这个结论与布尔迪厄的一个看法联系起来,便会看到其中的奥秘。

布尔迪厄认为,每个时代的文化都会创造出特定的关于艺术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支配着人们看待艺术品甚至艺术家的看法。

他指出:艺术品及价值的生产者不是艺术家,而是作为信仰的空间的生产场,信仰的空间通过生产对艺术家创造能力的信仰,来生产作为偶像的艺术品的价值。

当代视觉文化的哲学与美学探究

当代视觉文化的哲学与美学探究

当代视觉文化的哲学与美学探究当代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视觉文化。

我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不仅是电影、电视、广告,还有社交媒体、游戏、VR等新型媒介的涌现,都带来了新的视觉文化的可能性和考验。

作为一个哲学和美学学者,我想探究的是,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视觉文化,以及在哲学和美学的角度下,如何审视当代视觉文化的形态和内涵。

一、视觉文化的基本属性要探究当代视觉文化,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形态,它指的是通过视觉的方式创造和传播出来的各种艺术、表演、设计、广告、影像等文化内容,包括丰富多彩的图像、影像、符号等等。

视觉文化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形式多样性。

视觉文化的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影视、漫画等众多艺术门类,同时也包括各种广告、商业设计、品牌包装等实用性设计。

2、媒介性。

视觉文化是通过各种媒介来传递和表现的,包括纸张、画布、屏幕、电影胶片、数字影像等。

3、多元性。

视觉文化涉及到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表达,这并非是一种单一、对称的文化,而是许多互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文化。

4、消费性。

在当代社会中,视觉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商品和文化消费品,人们通过购买、观看、体验等方式来消费视觉文化。

二、视觉文化的哲学思考视觉文化的多态性和消费性使得视觉文化本身不可避免地与文化市场联系起来,这也引发了哲学上的一些思考。

1、认知与想象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视觉文化的第一个问题是:视觉文化如何影响人的认知和想象。

对于视觉艺术来说,人们会通过作品中所展示的认知入口,以及压抑、隐喻等手法创作出来的作品,试图触发观众的视觉认知和想象,打破习有盲点。

2、真实性从哲学的本体论角度来看,视觉文化能够传递真实的信息吗?或者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一种虚幻的世界观?在新媒介时代中,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深刻,尤其是在众多不可信的新闻、互联网现象中,“真相”的概念变得更加复杂。

3、知识产权在文化商品化的环境下,知识产权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2)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2)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引言在当代社会,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视觉文化通过各种媒介,如电影、电视、广告、网络等,将大量的图像和视觉信息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虽然视觉文化对于传播信息和娱乐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总是正面的。

尤其是在美育方面,视觉文化可能会对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欣赏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产生的潜在负面影响。

视觉文化的定义及作用视觉文化是指通过视觉媒介所传递的文化内容。

它可以通过图像、图表、摄影、电影等形式传播。

视觉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传递信息、塑造观念、引发情感和满足审美需求。

视觉文化在传播信息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视觉媒介,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风景和事件。

视觉媒介也为广告和商业宣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帮助企业传递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此外,视觉文化在娱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影、电视和网络平台提供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视觉娱乐内容,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并通过情节、表演和视觉效果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尽管视觉文化在传播信息和娱乐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它也可能对美育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负面影响:1. 降低审美观念的要求视觉文化中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因素较强,往往注重瞬间的刺激和引发情绪的效果。

这可能导致人们更容易接受简单、表面的审美标准,而对于更复杂、深入的艺术形式缺乏理解和欣赏能力。

人们更容易追求感官上的快感,而忽视审美上的深度和内涵。

2. 偏离传统艺术形式视觉文化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特效制作出来的。

这使许多人对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手工艺产生了冷漠或陌生感。

他们更倾向于追求新颖、奇特和创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而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欣赏和理解程度却相对较低。

3. 强化表面美和外貌观念视觉文化中广告和娱乐内容对于形象美和外貌的呈现往往比较突出。

视觉时代文学的图像化及其审美特性(一)

视觉时代文学的图像化及其审美特性(一)

视觉时代文学的图像化及其审美特性(一)【内容提要】视觉时代文学的图像化正在成为文学存在的常态,文学在图像文化的冲击下处于被排斥和放逐的处境之中。

另一方面是文学主动走向图像化,即成为电视剧,电影等的脚本。

但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它的审美特性在于文学中的形象是要靠二度转换的,它必须借助读者的想象和想象力。

它为我们创造的是一个内视化的世界,有助于人的精神内省和深度审美,有助于人摆脱感性的沉沦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视觉时代文学图像化审美特性无可置疑,正如许多论者指出的,图像文化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存环境中已处于中心和主导地位,文化的生产、传播、接受与消费似乎只有靠图像的呈现与传播才能正常运行,比如电影、电视、广告、因特网、卡通、电子游戏等等,它们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现代传媒艺术的大众草根性、虚拟民主性和对时间空间的超越导致图像文化狂欢时代到来,文学在现代传媒艺术巨大的身影后日益形只影单。

文学进入现代传媒的领地是不容易的,在纸媒介、影视媒介和网络媒介组成的泛媒介场之中,现代传媒成为主媒值,而纸媒介反而沦为副媒值。

文学的外延被重新审定,文学传媒化意味着纸媒介文学逐渐进入历史的栅栏。

曾经独享千年荣耀的文学在新世纪初叶面临巨大的困境,现代传媒艺术则雄视阔步走进当下中国艺术的核心领域。

我们知道,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必须诉诸一定的文字符号,其接受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才能达到文学阅读的目的。

而且,文学作为文本传播方式,是最不适宜大众接受的。

更何况在高度紧张忙碌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奔波劳顿,每天面对的是大量最便捷、最直接、最普及、最即时性的图像信息的袭击,已无暇去品味唐诗宋词的审美境界,感悟名著的文化底蕴,来陶冶性情。

所以,文学的创作与阅读在图像文化时代越来越表现出局限性。

相反,图像性内容使观看者超越语言的障碍,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系统,以可视性、表演性、游戏性直接使观看者参与其中,为现代都市人拓展新的文化空间,比如在众多的图像传媒中,最具影响力的影视艺术会使观众与影视故事共时性存在产生如临其境的幻觉感受,已成为后现代社会中一种最好的休息方式。

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困惑

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困惑

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困惑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困惑薛生健内容提要在视觉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媒介平台时,视觉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但这种视觉又使我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并导致一系列生存环境的改变,如何在这种文化语言的转型中把握机遇与挑战,将是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

关键词视觉文化图像语言视觉对于人类来说不仅仅是生存的手段,而且还是思考和传达的工具。

“正是因为视觉的传播是直接的,因此它必定在比语言更深入、更生动的体验层次上与人们的心灵相联结”。

因此,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文化行为,“看”不仅仅是视觉的一个过程,而且是思想的一部分。

从视觉艺术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思想观念的变化所引发的观看方式及审美方式的变化。

因此,赫伯特·思德说:“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历史。

”在这种视觉被一次次解放,观看被一次次改变的历史演进中,我们越发感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视觉的演进就是艺术的演进。

文化传播的物质和技术载体在人类历史中不断演变,使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呈现不同的媒介特点和传播效应。

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寻找各种方法和媒介来表达思想感情,由于语言尚未充分发展起来,视觉符号就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和表现自我情感的载体,它使稍纵即逝的东西成为永恒。

于是我们可以从原始的岩画、图腾中感受到原始的激情。

因此,人类早期的文明是把视觉性认知作为最主要的认知手段,也是它奠定了文明传承的基础。

其间图画逐渐简化,约定俗成地成为一种形式图案符号后,并与语言相对应,就产生了最原始的文字,它的目的不是美感的抒发,而是观念的表现与传达。

人类终于能借助于这一视觉性符号而使文明代代相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依靠文字、图符记录的形式向大众传播知识信息时代的来临,随后人类的文明都体现在这种印刷文化中。

随着摄影、电影技术的发明开启了人类视觉形象传播的新时代,形象成为一种语意符号,打破了文字及语言的文化传播方式。

2021年视觉图像文化与当代艺术教育的论文

2021年视觉图像文化与当代艺术教育的论文

视觉图像文化与当代艺术教育的论文图像文化全球化以及数字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这股“读图时代”的力量迅速影响着全世界教育方式的变革。

本文主要探讨视觉图像文化对于当代艺术教育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视觉图像;艺术教育;文化曾经,文字阅读代表了全部知识和智慧的获取过程。

文字以言语为媒介,具有叙事性和情感性,给读者留下了文学意境、韵味得以实现的广阔空间。

然而,其形象的显现是间接的,带来了阅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没有视觉媒介形象的直观功能。

图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的形象,拥有文字所没有的视像的直观性和具像性,具有强烈的再现性、真实性和造型性。

图像是一切文化之间的“纽带”。

因此,时至今日,在各种信息风起潮涌的今天,要一种理念为公众所接受,形象化、感性化才是最有力的方式。

麦克卢汉首先提出了“媒介即是信息”的理论,并把媒介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重塑了人们对传播学的思维。

举例说,___是一种冷媒介,或者叫低清晰度的媒介,因为它给耳朵提供的信息相当匮乏。

言语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少得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由听话人自己去填补。

与此相反,热媒介并不留下那么多的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

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

另外,他认为,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时代的信息,媒介就是讯息。

随着电力时代的来临,电视便成为了图像传播的主力媒介。

而网络时代的降临,也使电脑成为更广泛传播的媒介,而与之相关的,是图像时代的到来。

对于艺术教育工 ___而言,图像文化的实现,使他们从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方式的束缚中 ___解放出来,转变为利用媒体等现代化工具进行授课。

学生则从阅读纯文字性的纸质教材转向接触并阅读插图文本教材与电脑等可视图像内容等,并利用电脑进行网络视频学习或娱乐消遣。

后现代语境下的视觉文化批评(一)

后现代语境下的视觉文化批评(一)

后现代语境下的视觉文化批评(一)【内容提要】视觉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因素。

在后现代语境下,“仿像”为大众制造了一个虚拟的、幻想的世界,视觉再现的“真实性”被质疑。

视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性、秩序、主体性、相对稳定的价值、意义等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解构,从而导致视觉的异化、视觉的虚拟和视觉的狂欢。

后现代思潮与消费文化的共谋促使视觉再现的“真实感”瓦解,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视觉危机。

在这个物质化的、由欲望操纵的、认可表象和感官的时代,保持对视觉文化的清醒认识,正视和研究因社会发展带来的视觉危机问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视觉文化;影像;再现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以电视、电影、报纸、书刊、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所制造的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

我们进入了一个人造影像无所不在的时代,一个讲求视觉快感的时代。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字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像的制造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正如学者周宪所指出的:“我们正处于一个视像通货膨胀的‘非常时期’,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图像富裕过剩的时期。

”视觉、影像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因素。

一、视觉文化的后现代色彩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W·J·T·米歇尔对视觉文化作了这样的概括:“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后现代主义大师詹姆逊把视觉文化的盛行看成是后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他指出,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一个如此多地由视觉和我们自己的影像所主宰的文化”。

视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性、秩序、真实感、主体性、相对稳定的价值、意义等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呈现出典型的后现代色彩。

1.视觉的暴力法国哲学家德波在他著名的《景观社会》一文中指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在视觉再现中消失的情况:(1)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2)在景观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观感,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3)影像避开了人的活动而转向景观的观看,从根本上说,景观就是独裁和暴力,它不允许对话。

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图像学.

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图像学.

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图像学一美国学派在西方英语国家学术界,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大致有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二者。

尽管二者间的交流既多且频,甚至主要人物也跨越大西洋而在英美两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如英国学者诺曼· 布莱逊(Norman Bryson),但二者却有一些区别。

就方法论而言,二者大同小异,基本上都借用了二十世纪的欧美哲学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美术史研究方法和美术批评方法,并采纳了当代影视理论、传播学理论和大众传媒的方法。

但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方面,二者却同中有异。

其异在于,英国学者的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了视觉艺术,例如绘画。

相对而言,美国学者的视觉文化研究,则跨出了视觉艺术的界线,主要研究美术之外的图像及其功用,例如新闻媒体和商业广告所使用的图像。

美国学派的代表学者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米歇尔(W.J. Thomas Mitchell,1942-),他任教于该校英文系和美术史系,并任著名学术期刊《批评探索》的主编。

米歇尔的学术专长在于比较文学和美术史论,他对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和方法比较了解,并站在当代学术前沿,引领美国视觉文化研究的方向。

米歇尔在中国的影响也比较大,其“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的概念,甚至成为国内文化商业界一些从业人员鼓吹文盲式“读图时代”的理论根据。

米歇尔著述甚丰,涉及视觉文化之图像理论的主要有三部,《图像学:图像、文本、意识形态》(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1986)、《图像理论》(Picture Theory,1994)和《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从美国九一一到伊拉克虐囚》(Cloning Terror: the War of Images, 9-11 to Abu Ghraib),其中《图像理论》有中文译本,由陈永国、胡文征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2008年1月,米歇尔应邀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在康科迪亚大学美术学院讲学,介绍他的图像学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研讨视觉文化与当代图像学。

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一)

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一)

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一)视觉文化既然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为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自然构成了无法回避的学术命题。

不言而喻,作为文艺学、美学或文化学研究的学者,都无法绕开这个敏感而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视觉文化取代了印刷文化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最为突出的现象乃至于模式,这在西方的一些著名学者如波德里亚、德波、詹姆逊、费瑟斯通等人那里都有了相当深刻的论述;我们国内的一些著名学者也在文化研究中将视觉文化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内容。

美学界近来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其实也是视觉文化所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嬗变。

关于视觉文化,已有了数量众多、影响广泛的论着,那么,我们这个讨论是否还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谈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又在何处?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文艺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在文艺学领域产生了很多争议,再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理论热点。

其实,这正是与视觉文化问题有着密切关系的。

视觉文化作为时代的文化模式,带来的是与文学颇为不同的审美方式,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的,或者说是成为了消费社会文化的最重要的征兆,而原有的文艺学体系则是以文学理论作为基座的。

有人甚至提出了“文学的终结”的严重话题,而文化研究中关于视觉文化和图像的论述,所涉及的对象几乎和原有的文学理论或经典文艺学相去甚远。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文艺学美学的发展,是无法离开当前的这种审美现实的,必须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和理论方法将视觉文化中的审美现象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而视觉文化研究也应该从文艺学和美学的立场上得到更为深入的开掘。

视觉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出现在美学领域,其实可以说是题中应有之义,也体现了文艺学和美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向。

近一个时期的文艺学、社会学或美学论着,尤其是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有关著作和文章,对于视觉文化多有涉及。

这个现象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但是,目前的视觉文化理论更多的是泛文化性质的,而与文艺学和美学的研究差别很大。

视觉图像化社会的困境分析

视觉图像化社会的困境分析

视觉图像化社会的困境分析作者:严方舟来源:《长安学刊》2019年第02期摘要:当代社会是视觉化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被视觉占据,日常生活无法离开视觉审美。

然而传媒技术与手段的发达使得视觉图像过度化泛滥化,在视觉图像输出愈来愈表征化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思维僵化,理性缺失而肉体沉沦的危机。

生理机体在很大程度上失去自主能力并为图像所操控。

面对这种光与暗交杂,灵与肉相争的社会环境人们应何去何从。

本文通过梳理视觉图像化的历史脉络,具体分析其所导致的社会危机进而提出消费社会视觉化发展方向建议,以期改变当前社会的图像乱象。

关键词:视觉图像化;思维僵化:视觉快感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121-04海德格尔曾在《世界的图像时代》中说道:“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自二十世纪始,科技迅速发展进步,传播媒介亦得到技术层面的革新并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从印刷生产到机器的批量复制,从色彩单一到形式各异,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高新科技的演变使得图像越来越轻易被视觉所获取。

随着消费文化的迅速崛起,为了使商品迅速获得资本属性,视觉图像生产者又通过科技手段与渠道使三维的物体以二维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大量色彩艳丽、结构简单、内容浅显易懂的图像扑面而来时人们的视觉会习惯于不需经过缜密思考与逻辑判断并且具有极强直观性的图象呈现方式,这对世界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图像弱化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得大众逐渐习惯于惰性而直白的表达形式,视觉消费模式逐渐成为最为普泛化的生活方式,图像逐渐代替语言文字成为当代社会主流。

另一方面视觉消费模式又反作用于生产商,使得他们进一步将世界图像化:“毋宁说,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

而在世界图像化进程中,视觉的运作机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超然的地位与预言西方的视觉中心主义在形成之初便与理性联系在一起并建构在对真理的追求之上。

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

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

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导言:当代社会处于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文字、音频和图像信息。

其中,图像信息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从社交媒体上的图片分享到广告宣扬中的视觉效果,图像已经成为我们表达和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就当代文化中图像叙事的现象展开探讨,分析图像叙事的特点和作用,并探究图像叙事在当代文化中的视觉转向。

一、图像叙事的特点:1.1 视觉性强:相比于文字信息,图像具有直观性、直观性和感染力。

通过图像,我们可以在瞬间获得一种直面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以及更加直观地理解事物的内涵和外延。

1.2 多义性:一张图像可以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和理解。

图像中的符号、颜色、构图等元素都可以引起观者的多种联想和沉思,从而赐予图像更加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1.3 冲击力强:图像能够通过其奇特的表现形式和感官刺激来吸引和引起观者的关注,并在瞬间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和情感共鸣。

二、图像叙事在当代文化中的作用:2.1 传递信息:图像可以通过其直观性和感染力将复杂的信息以简洁而直接的方式传递给观者。

这对于当代社会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冲破语言限制:图像是一种全球通用的沟通方式,它可以冲破语言的限制,让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加容易地进行沟通和理解。

2.3 塑造和表达文化:图像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能够直观地展示一个社会、一个群体或一个时代的特征和价值观。

图像叙事可以通过其奇特的视觉符号和表现形式来塑造和表达当代文化。

三、图像叙事的视觉转向:3.1 艺术性的演变:随着当代艺术的进步,图像叙事在视觉上开始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创新化和多样化。

艺术家们通过大胆的构图、奇特的颜色运用和前卫的表现方式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从而让观者在艺术作品中体验到更多的沉思和感悟。

3.2 广告传媒的影响:图像叙事在广告传媒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吸引人的视觉效果和强烈刺激的情感冲击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和记忆。

试论图像化时代视觉文化对于社会生态和当代文化的影响

试论图像化时代视觉文化对于社会生态和当代文化的影响

试论图像化时代视觉文化对于社会生态和当代文化的影响魏宇
【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06)005
【摘要】图像化时代,网络、电视等各种以图像化作为表达和传播特征的媒介占领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技术革命相应地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的重大变革(包括文学革命).笔者试图就图像化时代视觉文化对于人类生存图景和文化生态,尤其是对于文学创作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作一概貌式的透析和探讨.
【总页数】4页(P94-97)
【作者】魏宇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2
【相关文献】
1.读图时代的视觉文化及其社会影响 [J], 黄建军
2.试论图像化时代视觉文化对于社会生态和当代文化的影响 [J], 魏宇;
3.试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七个观点 [J], 陈昭彦
4.试论生态文化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 [J], 陈爱琴
5.试论5G时代视频生态的社会影响与科学管理 [J], 喻国明;杨雅;曲慧;耿晓梦;杨嘉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本文认为,近年来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过于简单地作出了从“语言转向”到“视觉转向”、“图像转向”的判断,其实两者并不属于同一理论层面;过于简单地将“视觉”等同于“图像”,由此引发所谓“图文对立”的“图像偏见”;对西方理论的“浅阅读”导致研究方法过于狭隘,将“观看”研究局限于“凝视”研究,始终在“看与被看”中兜圈子。

曾军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尽管“视觉文化”一词的使用可以上溯到1981年《电影艺术》所发表的蔡师勇的《关于电影美的思考》,但“视觉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却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事情,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刺激:其一是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转型和大众文化兴起过程中,以视觉技术为主导的媒介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其突出的表现包括影视艺术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载体、出版界的“图文书”热潮、网络的日益普及等;其二是视觉问题不再局限于造型艺术的图像学研究,而是广泛地渗透到了各种文化理论之中,从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角度所进行的关于“视觉”的探讨和对“观看”的追问,为视觉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这些状况表明,基于现代工业文明的视觉文化正在或者已经创造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这段历史既是观念性的,也是实践性的。

不过,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并没有因此而形成“中国问题、西方理论”的学术特点,相反却在西方理论的浅阅读中形成了一些并不准确的问题意识,从而导致在针对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出现了偏差。

一、从“语言转向”到“视觉转向”?在论及视觉文化对当代生活的重要性时,不少学者都会采取一种不加论证的表述方式: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文化化了,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视觉化了;随着语言在文化中的地位边缘化,当代文化已从语言主因转变为视觉主因;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最具迷惑性的结论:随着20世纪60年代诸多“转向”的出现,“语言转向”似乎正在被更加突出的视觉文化的转向所取代,即所谓“图像转向”、“视觉转向”。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1).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1).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1)新的世纪波:全球视觉图像的“转向”世纪之交的社会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

当今的视觉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通俗浅易的生产制作,乃至百姓的生活。

我们每天在饕餮着视觉的盛宴,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空境域之中。

正像视觉文化专家米歇尔所论述的,图像转向是一个比喻,是从古代以来就被多次重复的一种修辞用法。

当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抱怨“图片能够俘虏了我们,而我们无法逃脱”时,他是在哀叹有一种“镜映的隐喻”的禁锢了哲学的思维方式。

而欧文?潘诺夫斯基则力主建立他的所谓“谱像学”,成为描述视觉文化研究的一般论述。

他的工作告诉我们,图像或视觉的转向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的东西。

它是一个被历史重复了多次的叙事性象征。

尽管有着悠久的渊源,我们仍然可以确定一个现代视觉图像文化的起始。

摄影术的发明是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一波浪潮;其后的电影的发明则是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二波浪潮;而真正的视觉文化的时代则是从以电子模拟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图像文化的普遍兴起开始的。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就看到了视觉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他认为,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

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居伊?德波针对宣称视觉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写下了《景观社会》这部大著。

他在该书的“序言”中告诫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应牢记在心的是,它的写作抱有一种颠覆景观社会的强烈意图。

”他认为,当今世界的物质形象已转化为景观,景观避开了人的活动而转向景观的观看,这样就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而在景观社会,景观已经成为独裁和暴力,景观毁灭历史,它不允许对话。

而另一位文化理论的开拓者丹尼尔?贝尔也在同一时期提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

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

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

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

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周宪(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视觉文化是当前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分别讨论视觉文化研究三个相关问题:视觉文化的问题结构、看的方式和视觉文化研究的反学科性。

(一)视觉文化的问题结构在视觉文化研究方面开风气之先的美国学者米歇尔认为,视觉文化研究主要关心的是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

在他看来,视觉文化研究具有某种“非学科性”或“去学科性”,即是说,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学科结构(如艺术史)或学术运动(如文化运动)的新型研究。

他在视觉文化课程大纲中,以关键词的方式详述了视觉文化研究的主要范畴和关键词:视觉文化:符号,身体,世界在这个视觉文化研究的关键词家族中,第一个术语是环绕这符号概念做文章的,但并不是为了把握某种视觉文化的符号学,而是要提出有关视觉符号的问题,也就是视觉的与阅读的东西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个概念旨在提供形象和视觉经验解释的工具,同时由视觉符号向社会、文明、历史和性别等范畴延伸拓展,视觉符号本身复杂的文化意义由此显露出来。

假如说第一个概念是视觉文化研究的基础的话,那么,第二和第三概念则更多地涉及到形形色色的视觉现象与视觉经验。

身体乃是主体性的标志,而世界则是对象世界,者构成了复杂的相关性。

从中可以看出米歇尔力提倡的视觉文化研究决不囿于一个具体学而是学科间的,这就是他所说的“非学科性”和“学科性”的意图所在。

那就是用这些带有开放和“家族相似”视觉文化关键词,来消解成型的科及其方法对视觉文化的“曲解”和“限制”,把觉文化研究引向更加广阔的领域。

另一种看法认为,视觉文化研究集中在视性上。

英国学者海伍德(Ian Heywood)和塞德尔(Barry Sadywell)就提出,视觉性的研究可依视觉现象的四个不同层面来分析:第一,在日常活世界的意义实践层面。

在构想“他者”的政治伦理实践中,在每天的社会体验中,这种意义实确立了我们的经验结构,也建构了从艺术、新闻人文科学等活动中的视觉范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一)
新的世纪波:全球视觉图像的“转向”
世纪之交的社会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

当今的视觉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通俗浅易的生产制作,乃至百姓的生活。

我们每天在饕餮着视觉的盛宴,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空境域之中。

正像视觉文化专家米歇尔所论述的,图像转向是一个比喻,是从古代以来就被多次重复的一种修辞用法。

当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抱怨“图片能够俘虏了我们,而我们无法逃脱”时,他是在哀叹有一种“镜映的隐喻”的禁锢了哲学的思维方式。

而欧文·潘诺夫斯基则力主建立他的所谓“谱像学”,成为描述视觉文化研究的一般论述。

他的工作告诉我们,图像或视觉的转向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的东西。

它是一个被历史重复了多次的叙事性象征。

尽管有着悠久的渊源,我们仍然可以确定一个现代视觉图像文化的起始。

摄影术的发明是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一波浪潮;其后的电影的发明则是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二波浪潮;而真正的视觉文化的时代则是从以电子模拟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图像文化的普遍兴起开始的。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就看到了视觉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他认为,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

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居伊·德波针对宣称视觉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写下了《景观社会》这部大着。

他在该书的“序言”中告诫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应牢记在心的是,它的写作抱有一种颠覆景观社会的强烈意图。

”他认为,当今世界的物质形象已转化为景观,景观避开了人的活动而转向景观的观看,这样就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而在景观社会,景观已经成为独裁和暴力,景观毁灭历史,它不允许对话。

而另一位文化理论的开拓者丹尼尔·贝尔也在同一时期提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

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

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还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这个时代,“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提供了许多方便。

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莫如说人类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

不过,我要在此申明的是,我这里所说的新世纪的视觉文化转向,又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文化形态。

这一转向是在当代高新科技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类划时代的媒介革命的表征,是当代最重大的世界性文化事件之一,是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纪元的显著标志。

它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独特的形式、载体、技术支持和文化形态,它更加确定,更加明显,也更具有世纪转折或文化跨越的意义。

如果说居伊·德波和丹尼尔·贝尔提出的视觉文化的时代是以人类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与模拟电视为标志的话,那么,今天的视觉文化时代是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数字技术、新媒体、因特网、交互式传输为标志的新视觉文化时代。

这是一轮新的“世纪波”。

实际上,对转向的质疑始终不断。

前国际美学协会主席阿列西·艾尔雅维奇(AlegEyjavec),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关注当代视觉图像文化的转向。

我曾与他讨论过视觉图像转向问题。

他认为,只有当转向正在进行,且被认为是一种“转向”的时候,这种“同一”中的“他者”(“other”ofthe“same”)才能被了解和感觉到。

一旦“转向”已经实现,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单调事件,它就不再吸引那么多的评价、批评或赞美了。

视觉文化的转向带来了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前半叶,视觉图像文化研究开始新一轮发动,如布莱森、米歇尔·安·霍里与基斯·马克赛合编的《视觉理论:绘画与阐释》(1991)、《视觉文化:影像与阐释》(1994),马丁·杰伊的《低垂的眼睛:20世纪法国思想中
对视觉的诋毁》(1993),米切尔的《图像理论》(1994)等占得先机。

90年代中后期以来,几种大型的集萃式读本出版,反映了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论域、论题、构架与教学研究体式,如埃文斯与霍尔合编的《视觉文化:读本》,克里斯·简克斯的《视觉文化》,玛丽塔·斯特肯与丽莎·卡特赖特编的《看的操练:视觉文化介绍》;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读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研究论题和研究资料,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教学用书。

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文化研究读本也都设有视觉文化的内容。

近年来,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也有长足发展,如《文化研究》辑刊在国内首推“视觉文化”专辑;罗岗主编的《视觉文化读本》、吴琼主编的《视觉文化系列》,以及周宪等对视觉文化进行的大量深入研究,推动了中国视觉文化研究的开展。

新一轮“世纪波”是后现代主义的视觉文化
视觉图像的兴盛给人们造成了一个错觉: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突然间一窝蜂地在屏幕上重演最为古老的图像机制,似乎又回到了人类童年的岩画或象形文字的时代。

不,不是的。

新一轮“世纪波”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视觉文化。

“图像转向”的首倡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歇尔这样说:“无论图像转向是什么,我们都应该明白,它不是向幼稚的摹仿论、表征的复制或对应理论的回归,也不是一种关于图像‘在场’的玄学的死灰复燃;它更应该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把图像当作视觉性(visuality)、机器(appara-tus)、体制、话语、身体和喻形性(figurality)之间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

我的认识是,观看行为(specta-torship)(观看、注视、浏览,以及观察、监视与视觉快感的实践)可能与阅读的诸种形式(解密、解码、阐释等)是同等深奥的问题,而基于文本性的模式恐怕难以充分阐释视觉经验或‘视觉识读能力’。

”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图像表征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它现在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为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

这种视觉图像的转向以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当代数字技术为基础:电脑辅助设计、合成全息照相、飞行模拟器、电脑动画、数码摄影摄像、机器人图像识别、射线跟踪、文本图绘、运动控制、核磁共振成像以及多谱感应器等一系列先进科技手段为平台,在各种艺术电影、电视、绘画、摄影、摄像、广告以及娱乐、游戏、日常生活中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新的视觉图像文明。

这种被广泛认可的视觉的全球化,借助于技术手段,已经完成了由边缘向中心的转移。

它改变了艺术领域的传统格局,曾经在艺术中居于中心位置的以文字为主介质的文学发生了向边缘的“三级抛离”;而以视觉图像特别是当代数字视觉图像为主介质的艺术类型则入主文化艺术的正堂,逐渐成为“宗主”。

新的视觉图像文化也开辟了新的批评与解释途径,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展开“边界作业”,推动更宽阔的学科间的碰撞与交融。

这种“视觉转向”,是当代世界后现代转向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重新作出历史性阐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