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新基础教育
一、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概述1.新基础教育概述新基础教育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概念,是全面而系统地对传统基础教育予以深入改革和优化升级的全新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是相对旧基础教育而言,具体涵盖了以下“新”的元素:其一,新基础教育强调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大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基础教育的转型和变革;其二,新基础教育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以及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整体性创新;其三,新基础教育重视实践应用,通过建立新型学校对理论加以推广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其四,新型基础教育理念摆脱了传统“认知”教育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五,新基础教育强调了动态发展,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始终保持先进性;其六,新基础教育要求教育从业者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新型学生[1]。
2.从旧基础教育到新基础教育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人才,提升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素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旧基础教育越来越凸显了其不适应性,严重限制了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职能的发挥,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生命教育”之后,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弊端频现,一方面对于教育环境而言,教育相关管理者不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使得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差,工作环境差,工资得不到保障,甚至连基本生存条件都很难满足,相对应的是贫困地区或家庭的学生无法上学,人文关怀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对于教育质量而言,很多学校教育还停留在“认知”教育甚至是“应试”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在教学阶段就问题频发,这些都暴露了我国传统基础教育一定程度的教非所用和力不从心。
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以叶澜为首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教育理念同时代需求的适应性,开始推动基础教育变革,新基础教育理论应运而生。
叶澜教学理念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叶澜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长期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她提出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叶澜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实践路径以及实际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叶澜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1. 学生中心叶澜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专业发展叶澜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学技能的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等。
3. 全面发展叶澜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4. 教学创新叶澜教学理念倡导教学创新,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叶澜教学理念的实践路径1.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
通过参加培训、教研活动、教育科研等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 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环境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
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
4. 推进教学创新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叶澜的教育思想总结
叶澜的教育思想总结叶澜是中国教育界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叶澜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以“爱心、智慧、勤奋、协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以下是对叶澜的教育思想的总结。
首先,叶澜强调个体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她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潜能,应该通过教育开发和发挥出来。
在她看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次,叶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她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因此,她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叶澜还强调了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她认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特点是他们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情感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叶澜的教育思想还强调合作学习和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单向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她主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她强调教育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教育者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叶澜的教育思想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以“爱心、智慧、勤奋、协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她认为教育者应该用爱心对待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并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
同时,她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慧,使他们成为有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此外,她认为勤奋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实现个人目标。
最后,她强调协作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才能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总的来说,叶澜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强调合作学习和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以及以“爱心、智慧、勤奋、协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作者:王伟来源:《教师·中》2018年第12期摘要:由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章对新基础教育的内涵、追求、构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理论领域的影响进行论述,进一步了解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教育理论;学校转型;变革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1994年,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主持“新基础教育”研究,并提出了新基础教育概念,经过24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新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收益范围包括参与研究的学校、师生、教育机构等。
新基础教育强调动态发展,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始终保持先进性,新基础教育要求教育人员用新的、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
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基础、使用的项目术语都不同于传统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
新基础教育是理论与实践交融的产物,透过这个教育理论,人们可以与叶澜教授对话,对教育研究有更全面、更深入、更真实的理解。
二、新基础教育的概述1.新基础教育的内涵新基础教育所提倡的“新”教育理念、“新”教育实践,是相对于过去的状况而言的。
其中的“新”字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从研究的目标看,新基础教育主要研究的是社会转型期实现学校转型,包括成人和成事两个目标。
第二,从研究性质来看,新基础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研究,变革理论协同变革实践相互构成,共同创新。
第三,从研究的基本路径来看,新基础教育通过变革实践建设新型学校。
第四,从研究的价值取向看,新基础教育要以积极、健康为标准。
第五,从研究教育活动来看,新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动态生成。
第六,从教师队伍来看,新基础教育在不断培养教师、学校教育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及水平。
2.新基础教育的追求新基础教育在实践中总结出追求——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欢乐;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变得充满智慧;把精神气息还给师生,让校园浸润在爱的海洋里。
教育概论(叶澜)(两篇)
引言: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希望与进步。
而教育概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对教育的全面概括与解析,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教育的入口。
本文将围绕叶澜的《教育概论(二)》展开讨论。
概述:《教育概论(二)》是叶澜教授撰写的教育学专著,旨在深入探讨教育的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等基本内容。
该书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教育概念与分类、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教育的内容与组织、教育评价与改革。
下面将从每个大点中详细阐述相关的小点。
正文:1.教育概念与分类1.1教育的概念与本质教育的定义与解释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的目的和任务1.2教育的分类按对象划分的教育: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等按内容划分的教育:学科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等按方式划分的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社会教育等2.教育的发展和社会2.1教育的历史演变原始教育的形态和特点古代文明社会的教育特征近代教育的兴起与发展2.2当代社会的教育问题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当代教育的挑战与困境儿童教育的社会问题与解决途径3.教育的目标与功能3.1教育目标的种类与层次个体发展的目标与功能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功能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目标与功能3.2教育的培养功能与实现途径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实现社会价值观的传承与培养4.教育的内容与组织4.1教育的内容设计与组织方式学科知识的教育与组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育的体验与实践教育4.2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的目标和结构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学生评价与教学反馈机制5.教育评价与改革5.1教育评价的概念与内容教育评价的定义与特征教育评价的方法与手段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的关系5.2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的动因与方向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与策略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未来展望总结:通过对《教育概论(二)》的内容分析与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对教育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
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理念,分析其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并探讨其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意义和价值。
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强调教育应以生命为核心,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的内涵、理论基础、实践路径及其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内涵1. 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2. 实践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生命实践教育:将生命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生命为核心,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基础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的基本目标。
2.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3.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4.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以人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三、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实践路径1.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实践教育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
2. 创设生命教育环境: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3. 强化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生命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的师资队伍。
4. 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5. 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生命体验,共同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四、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意义1. 丰富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为我国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
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叶澜与新基础教育
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把教师教育工作建设成“融‘教育服务’、‘教育研究’、‘专业学习’于一体的专业工作”是建设现代化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研究活动,是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专业研究成果,而是一种教学实践中的教育理论总结。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示范,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节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叶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941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
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等社会职务。
曾任华东师大教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
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研究课题。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分别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作为研究生导师,叶澜教授培养了硕士博士60余人。
重点研究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等领域,先后发表了《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等众多产生广泛影响的论文。
一、叶澜的“教育生命”观在叶澜的心目中,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
她认为创造,能够唤起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
因为从小受当教师的父亲一言一行的影响,叶澜对教师职业有一份特别的尊敬和羡慕。
高中毕业在大学报考志愿时一口气将六个志愿全填成师范大学,并且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作为第一志愿。
从那时起,叶澜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教育系的学生到教师,从青年教师到一个研究教育的著名学者,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40多年。
叶澜:新基础教育观点(教师必看)
叶澜:新基本教导不雅点(教师必看)不雅点一:四个还给把教室还给学生,让教室焕产性命活气;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味;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导充满聪明挑衅;把精力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黉舍充满勃勃活力.不雅点二:以工资本“新基本教导”最关怀的是人.它转变一小我,转变他脑筋中不雅念,转变他的教授教养行动.教授教养思惟,成果是教师更新了,教室更新了.在这个进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摸索精力,要有一种自我超出的精力.不雅点三:办事目的“新基本教导”其实不是为最好的学生预备一项改造方略,而是为所有同意转变本身.同意实现更好成长.同意完美本身的教导群体办事的.不雅点四:生态教导“新基本教导”其实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本来就因性命消失而充满内涵活力的教导,从被传统教导弊病造成的“戈壁状况”,从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况.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导的“生态工程”,是教导的返朴归真.不雅点五:教导的意义在必定意义上,教导是直面人的性命.经由过程人的性命.为了人的性命质量的进步而进行的社会运动,是以工资本的社会中最表现性命关怀的一项事业.不雅点六:教室的意义教室教授教养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支付,不只是他人交付义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本身性命价值的表现和自身成长的构成.每一个酷爱学生和本身性命.生涯的教师,都不该该歧视作为性命实践构成的教室教授教养,由此而激提议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性命知足的欲望,积极地投入教授教养改造.不雅点七:教师的聪明教师的创造才干.主导感化,恰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施展,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聪明与才能提出一系列的挑衅:当学生精力不振时,你可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高兴时,你可否使他们归于镇静?当学生不得要领时,你可否给以启发?当学生没有信念时,你可否唤起他的力气?你可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欲望?你可否听出学生答复中的创造?你可否发觉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更?你可否让学生本身明确错误?你可否用不合的说话方法让学生认为存眷?你可否使学生认为你的精力脉搏与他们一路欢跳?你可否让学生的争辩擦出思维的火花?你可否使学生在教室上学汇合作,感触感染协调的欢愉.发明的惊喜?不雅点八:教师感化的施展教授教养进程的真实推动及最终成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况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法决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临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形和阅历的进程都其实不雷同,每一次都是独一的.不成反复的,丰硕而具体的分解.教师的创造才干.主导感化,恰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时向教师的聪明与才能提出一系列的挑衅.不雅点九:模式问题我们要小心模式问题.请求教师的行动是操纵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算作手腕,算作不克不及思惟的人.不克不及本身融会的人.不克不及本身去反思.去发明本身和转变本身的人.这个时刻,你就须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纵去规范他的行动.如许,你照样把他算作一个行动者,而不把他看作是一个思惟和行动同一的人.不雅点十:教室操纵在教室实践中到底应当什么做,这个创造空间应当还给教师,不必去做那么过细的划定,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他完整可以从当时的情景.他的感触感染.他的一些设法主意去做起.我们不是要给他一个模式,我们是要他有如许的创造的冲动,要他发展出聪明来,要他越来越认为本身是一个可以主动地.自立地创造的人.“新基本教导”的价值在这里,“新基本教导”的艰苦也就在这里. 这种把丰硕庞杂.变更不居的教授教养进程,简约化为特别的程序化的单一的熟悉运动,把它从整体的性命运动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授教养不雅最基本的缺点,它导致教室教授教养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少朝气与乐趣,缺少聪明挑衅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性命活气在教室上不单得不到充分的施展,并且受到压制和制约,从而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不雅点十一:教师定位“新基本教导”寻求的是“等于创造者,又是进修者;等于教导者,又是研讨者;即转变旧的教导模式,也转变本身.”“新基本教导”在实践进程中,碰到了许多艰苦.许多问题.发明问题就是发明了成长的空间.问题意味着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解决这些问题.当然问题不会主动地转化为成长空间,这须要的是我们对实际的立场,做积极的实际主义者.。
新基础教育实验
叶澜《把课堂还给学生》之我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核心是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发展需要,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部分,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原则。
一、我们的课堂要还给学生什么?(1)还给学生时间,尤其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咀嚼思考、自练自改的时间。
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对时间的控制较多,一节课二三十分钟都唱主角,或眉飞色舞的讲述,或口惹悬河的阐发,学生全成了听众,很少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新课改后,新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讨论和发表个人见解。
要求教师营造出浓郁的课堂人文气氛,重视培养学生能力。
(2)还给学生个性,特别是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特感悟、自由联想、自由表达的个性。
以前,教师比较注意启发学生异中求同,让学生在发表个人见解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归纳、整合,让学生的观点向作者的观点、编者的观点、一般的观点靠拢。
现在不同了,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同中求异,即先摆出一般的、常识化的观点,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感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反向联想、变形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使学生和教师、作者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信。
(3)还给学生权利,特别是还给学生质疑问难、阐述个人见解、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
以前的课堂上,通常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答还必须得答到点子上,答到教师的答案上,答到教材上的答案上,否则就不被允许或被冷处理。
学生根本没有质疑的权利,反对的权利。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第一篇: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一、叶澜教授简介1、生平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世纪80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
1994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
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她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目前,在叶澜教授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正在大面积推广“新基础教育”。
2、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3、科研项目(部分)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4、代表性著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年)此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
“新基础教育”宗旨: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七条: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新基础教育”的“三让”: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简介“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研究分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重点在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观念体系;二是为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作出设计;三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组与一线教师、校长的密切配合,相互启发、互动学习、积极创造,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
(完整)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探索方向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团体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践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叶澜所建构的新教育观念为:⑴基础教育的“价值观”的更新,包括新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
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教育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基础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的变化。
⑵教师的学生观的具体化,包含了“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让她们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
⑶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提出了“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四个新观念。
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教育活动内容过程与方法都应呈结构状态,且结构是灵活的。
教育活动中会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而生成新的动态要素。
真实的教育活动以综合为特征,需要人的多方面的投入。
叶澜提出了改造思路: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教师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教育学·叶澜观点(生命实践教育)
教育学·叶澜观点(生命实践教育)观点一: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探索精神,要有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力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
摘要:叶澜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她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生命实践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核心观点、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命实践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生命实践教育理论是叶澜在长期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该理论认为,教育是人的生命活动,教育过程是生命之间的互动,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
生命实践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生命实践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1.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活动叶澜认为,教育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活动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生命之间的互动,促进人的生命成长。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2. 教育过程是生命之间的互动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过程是生命之间的互动。
这种互动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通过这种互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从而促进自身生命的成长。
3. 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叶澜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
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在成长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4. 教育的实践性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实践性。
教育不能脱离实践,实践是检验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
教育实践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生命实践教育理论的实践路径1. 重视教师的生命成长生命实践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教师的生命成长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教育部门应该重视教师的生命成长,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2. 构建生命实践教育课程体系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强调课程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应该围绕学生的生命成长设计。
新基础教育理论概要
新基础教育理论概要一、叶澜教授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还是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二、新基础教育理论学术观点和体系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验,其核心理念是:教育应直面人的生命,应影响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健康全面地发展。
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越来越吸引国人的耳目视听,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愈显示生命的内在活力。
“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以下简称“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
在探索性研究结题后,课题组成员于1999年5月紧接着开始了推广性、发展性研究,该课题于2004年5月结题。
(一)新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作为“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延续性项目,发展性研究与前者相比较,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发展性的区别。
在探索性研究中,主要对学校变革中的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两大方面展开了研究,但尚未进入到学校整体变革的层面;主要对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这两大领域进行批判性分析,重建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
发展性研究将“学校变革”的主题,集中和提升到“学校转型性变革和创建新型学校”上,确立了创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和21世纪新型学校的研究目标,明确了“成人成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方式,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开展教育转型性变革研究,达到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的变革与学校整体转型相互实现的目的,以实现世纪初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转型性变革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的相互推进和更新。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摘要:中国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
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
叶澜教授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研究经过八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关键词: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自1994年开始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经过五年的探索性实验后,1999年开始进入推广性、发展性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至今也已经进行了三年半的时间。
刚开始在探索性阶段,“新基础教育”研究只是在为数不多的学校里进行的,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参与实验的学校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包括大学的研究人员,包括参与实验的学校和教师,也包括某些区域性推广的地区的行政领导与教研员。
在这三年半中,“新基础教育”研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个项目的辐射范围、参与研究的学校和师生数量、以及“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境内外的影响,都不断扩大。
一、“新基础教育”的由来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并还在继续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转型性变革。
作为在社会中生存、且是社会重要构成的教育,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在不断地变化着。
如果说中国社会的近期发展,取决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状态,取决于成人世界中各种人的素质、行动与精神面貌的话,那么,中国社会的明天,无疑取决于今日的学校教育状态,取决于儿童、青少年世界中成长着的人的素质与精神面貌。
中国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
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改革在新教育体系中具有奠基性的价值。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就是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而进行的。
从研究的目的或目标看,“新基础教育”研究是社会转型时期,为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转型而进行的。
叶澜新基础教育新论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叶澜新论: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
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一、叶澜教授简介1、生平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20 世纪80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
1994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
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她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目前,在叶澜教授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正在大面积推广“新基础教育”。
2、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3、科研项目(部分)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4、代表性著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年)此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二、新基础教育提出背景“新基础教育”研究通过对中国社会转型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进行研究,在对时代精神深入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育理想。
“新基础教育”研究正是要为中国创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型基础教育而研究,在该课题研究中始终贯穿着对中国社会当代发展变化的研究,以及这些变化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影响与需求的研究。
在发展性研究中,明确提出了社会转型期学校教育也面临着转型的任务,并将实现转型作为发展性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对社会转型对人的生存方式造成影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使我们明确了中国学校变革的基本走向,以及为实现学校变革进行努力的方向。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1、主要研究内容发展性研究的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这两方面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同生共长。
在探索性研究阶段,提出了理论适度领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开展方式。
在发展性研究中,演化成在推广“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研究。
因此,概括而言,发展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方面:(1)学校转型性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致力于揭示社会转型与学校转型的内在关联,揭示学校转型的基本方面和新型学校的本质特征,以及实现学校转型的基本策略与路径,进而形成有关“学校转型”的理论。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基础教育”理论是有关学校转型的教育变革理论。
(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本理论与实践更新在探索性研究阶段,通过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批判性分析,着重从教育观念体系的更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的更新、学校教育基本活动的更新等方面作了理论探讨。
发展性研究一方面加强了学校管理层面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当代社会与学校“双重转型”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以形成相对完整的“新基础教育”理论。
同时,加强了对“新基础教育”所涉及的一系列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对学校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更新性研究。
(3)中小学基础性学科教学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发展性研究在中小学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基础性学科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在深度、系统化和应用方面有拓展。
它使“新基础教育”中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能具体地体现在主要学科教学改革理论中,并借助主要学科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得到丰富与发展,同时还对实验学校教学改革实践的推进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
(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在“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不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在研究中也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关系的丰富性。
发展性阶段的研究实践使研究者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多重、丰富的联系是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和教育实践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研究自身的反思性问题,属教育研究方法论范畴,也是“新基础教育”作为一项研究项目的方法论研究。
2、研究方法“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采取的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研究方式,极具复杂性和创生性。
在推广探索性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二者在研究过程中交织在一起、同生共长,实现了相互滋养和双重更新。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从“推广”切入,在推广探索性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促进了对已有研究成果和问题的进一步反思,并在推广过程中经受检验,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和深化已有的认识,生成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论。
此外,从推广性研究切入,使研究在原有研究基础的支持下,较快吸引到新的研究成员、组成队伍和进入实践状态,实验学校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实验学校分批投入“新基础教育”研究,也使得实验学校之间能产生互动,先进行研究的学校所形成的经验和积聚的资源能向后加入的学校辐射,从而也使得课题组成员能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实验过程中的新问题,克服研究中的障碍和困难,使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
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课题组的成员构成呈现出多元的特点,一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相关的博士研究生组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每周下闵行区实验学校一天制,每学期到外地实验区和学校作一次集中指导(每地每次约2—3天),每学期进行计划、总结交流,假期为实验地区、学校按需提供集中培训;二是核心实验学校的成员,其中,实验教师是“新基础教育”学校改革实践研究的主体构成,也包括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科研室、教研室主任等高中层领导,他们中有的身兼实验教师;三是区域性推广“新基础教育”所特有的群体,由该地区(县级市、市下属的区和县)的教育局的局长、副局长,进修学校、教研室、科研室、督导室等组室的领导,及相关学科的教研人员或地区特聘专家组成。
区域性推进地区的区一级党政领导虽然不是课题组成员,但也对实验给予很多的关注和支持。
这在上海市闵行区表现得最为典型。
区级领导不仅出席“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在闵行地区召开的多次重要会议,而且还组织了四套班子相关成员到实验学校了解实验开展情况,听取校长汇报,进教室听课,这也许是上海基础教育历史上未出现过的现象,在区领导的带动下,闵行区的乡镇领导也关心和支持“新基础教育”研究,有些也直接到实验学校作现场考察。
研究主体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特点,使发展性研究较之探索性阶段大为复杂,为此,课题组一方面突出“新基础教育”研究与其他研究的区别和特性,加强不同范围的参与群体间的交流,使大家形成课题的归属感和对特殊的共同任务、目标的确认,使不同层面上的合作共事得以真实开展;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明确每一个层次主体的分工与责任,研究空间和研究任务、目标、意义,以及各自在共同体内的相对独立性,来提升不同层次的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创造性。
在研究实际进行中,无论是研究的策划、实践,还是反思、总结、再策划,都采用先由责任主体独立进行、提出,而后再集体讨论,提出各种分析、评点,最后再由责任主体选择、整合各方意见,作出修正,再进一步实施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立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共同体会议由“新基础教育”研究所策划,每学期随着研究发展确定一个主题,轮流在实验学校不同所在地召开一次共同体全国研讨会,该地实验校提供一天的现场研讨活动的内容,并进行成员地区和学校的交流活动。
共同体及其会议是发展性研究在推进研究组织形式上的一个创造,深受实验学校的欢迎,成为“新基础教育”创生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经验的流动集散地。
四、新基础教育理论学术观点和体系“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以下简称“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 1999年“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
在探索性研究结题后,课题组成员于1999年5月紧接着开始了推广性、发展性研究,该课题于2004年5月结题。
(一)新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作为“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延续性项目,发展性研究与前者相比较,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发展性的区别。
在探索性研究中,主要对学校变革中的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两大方面展开了研究,但尚未进入到学校整体变革的层面;主要对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这两大领域进行批判性分析,重建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
发展性研究将“学校变革”的主题,集中和提升到“学校转型性变革和创建新型学校”上,确立了创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和21世纪新型学校的研究目标,明确了“成人成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方式,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开展教育转型性变革研究,达到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的变革与学校整体转型相互实现的目的,以实现世纪初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转型性变革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的相互推进和更新。
(二)新基础教育的主要论点1、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1)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2)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3)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2、新基础教育的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3、课堂教学七条:“双七条”实践“新基础教育”的标尺(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