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合集下载

校长随笔 叶澜谈新基础教育对我的启示

校长随笔 叶澜谈新基础教育对我的启示

教学资料
校长随笔叶澜谈新根底教育对我的启发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曾说过:“我们追求的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模式的改变,我们追求的是学校整体转型。

‘新根底’强调:对一般教育教学实践的延续研究,是教师开展的根本路径〞。

学校的整体形态、内在机制等,要完成从近代型到现代型的转换,近代型主要是工业生产方法,现代型以每个人的开展为教育的至高使命。

把人找回来,让生命在学校里呈现活力,这是我思考新型学校建构的根本立场。

那么,现代新型学校的特质是什么?我的观点是“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放开、过程互动、动力内化〞。

提升学校的生命质感,是变革的内在核心。

因此,在我看来无论你搞什么样的、什么模式的教育,学校的至高无上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离开“生命〞〔人〕一切都无从谈起,教育的根本不能改变。

叶澜教授在文中谈到了四个读懂:1、读懂时代,唤醒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

2、读懂学校,明晰研究性质为整理转型的自觉。

3、读懂教师,提升教师转型开展的自觉。

4、读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双方致力于建构新型关系的探究自觉。

“四个读懂〞,其实就是唤醒我们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按照教育和社会开展规律,紧追时代的步伐,从学校、教师、实践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以生命的质量和开展为核心,追求更大的进步和提升。

只有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型人才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

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

一、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概述1.新基础教育概述新基础教育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概念,是全面而系统地对传统基础教育予以深入改革和优化升级的全新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是相对旧基础教育而言,具体涵盖了以下“新”的元素:其一,新基础教育强调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大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基础教育的转型和变革;其二,新基础教育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以及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整体性创新;其三,新基础教育重视实践应用,通过建立新型学校对理论加以推广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其四,新型基础教育理念摆脱了传统“认知”教育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五,新基础教育强调了动态发展,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始终保持先进性;其六,新基础教育要求教育从业者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新型学生[1]。

2.从旧基础教育到新基础教育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人才,提升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素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旧基础教育越来越凸显了其不适应性,严重限制了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职能的发挥,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生命教育”之后,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弊端频现,一方面对于教育环境而言,教育相关管理者不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使得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差,工作环境差,工资得不到保障,甚至连基本生存条件都很难满足,相对应的是贫困地区或家庭的学生无法上学,人文关怀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对于教育质量而言,很多学校教育还停留在“认知”教育甚至是“应试”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在教学阶段就问题频发,这些都暴露了我国传统基础教育一定程度的教非所用和力不从心。

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以叶澜为首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教育理念同时代需求的适应性,开始推动基础教育变革,新基础教育理论应运而生。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观后感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观后感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观后感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观后感篇一叶澜教授有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这四句话是新基础教育实验的灵魂。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具有专业技能。

因此,加快自身学习的速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总结和反思中提升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与能力水平同步的研究型教师是目前所要努力的。

作为一名新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教师,在学习“新基础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要学会摸索应用于所带班级,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尝试课堂创新改革,将“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教学理念体现在课堂上,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

同时要注重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记录教学感想、教学体会,学习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归纳教学中的闪光点,以利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论文的撰写。

此外,要学会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

坚持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从中汲取,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

在听一些课后反观自身,开放性不够是我的教学所存在的较大的问题。

在教的过程中,无法从“教结构”放开到“用结构”,少有以开放性的问题,来激活课堂,让学生有多个答案,多位思考,在生成的资源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

尤其是在综合练习中,开放性的操练尤为必要。

在教学中,有时我也会出现对课堂目标的理解不够准确,以至教师的核心目标不明晰,在下面的过程中也不能达到准确分解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内容较难,较散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全堂缺少主话题的串联,有了老师的给予,却少了学生的体悟,没有达到在同一主题下渗透句型的目的。

叶澜教授经典语录

叶澜教授经典语录

叶澜教授经典语录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经典言论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1、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2、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3、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的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和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叶澜语丝: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

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不可不知的新增考点(一):叶澜的教育思想

不可不知的新增考点(一):叶澜的教育思想

不可不知的新增考点(一):叶澜的教育思想2017年河北省的教师招聘已经基本落下帷幕,进入了我们所谓的招聘淡季。

经历过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的同学们应该会明显感受到,招教考试报名人数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就是考试题目越来越难,出现了一些往年并没有见过的考点。

比如说著名教育家叶澜的教育思想在2017年石家庄市直考试中就有涉及,下面我将带大家一起分析叶澜的教育思想以及考点。

一、主要观点观点一,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创造带给老师,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

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老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璞归真。

观点五,教师的定位:“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

观点六,“交往起源说”:叶澜在其著作《教育原理》一书中讲“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而不是生产劳动,尽管人类社会最初的交往活动大量是在劳动中进行的,但我们依然不取生产劳动为教育的形态起源。

”因为教育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劳动中的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所以,劳动不是教育的形态起源,教育的形态只能是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观点七,教师发展的五阶段: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以上是对叶澜教育思想的考点梳理,前面几个观点属于识记型知识,但其教师发展的五阶段论属于理解型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理解基础上准确把握,这样才能应对变化多端的考题。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最新资料推荐------------------------------------------------------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 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 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 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 ,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1/ 24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叶澜教授对于一节好课的五个评价的标准

叶澜教授对于一节好课的五个评价的标准

叶澜教授对于一节好课的五个评价的标准: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5个方面。

教师讲的学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课?基本要求(1) :有意义叶澜说,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她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

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

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课堂上学生都应该有事情做基本要求(2) :有效率她介绍,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

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上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

基本要求(3) :生成性叶澜介绍,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哪怕部长听课,也要“目中无人”基本要求(4):常态性叶澜说,不少老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

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

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

叶澜教育思想

叶澜教育思想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 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 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
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 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 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一个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 他在每一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 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合。 教师的创造才能,指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 时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 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 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 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 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 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第二:教育改革要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精神
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是叶澜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叶澜从教育发展的 历史进程中领悟到教育改革不能不反映时代精神。“只要时代发生 深刻的变化,教育或迟或早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凡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和教育名著, 都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代言人,他们思想的光彩是时代精神 的独特折射。”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它将从哲 学家的沙龙中、思想家的头脑中走出来,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包 括教育领域。时代精神集中地反映在叶澜所设计的理想新人形象中。
观点二:以人为本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改变一个人,改变 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 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在这过程中,教师有 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陶行知先生提出“儿童应该是快乐的,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正是针对当前和以前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忽视生命存在,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的情况下提出的。

教育对生命的漠视,对人文关怀的旁落,实际上是对教育本身的一种扭曲。

以往的教育漠视了人的体验,忽略了生命的需求,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了,没有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在某种程度上说,淡漠了对生命激情的需要,淡漠了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对人的批评和民主精神的培养,对人的生命和环境的热爱。

在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少讲、不讲并不能说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

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在课上少讲、不讲,任由学生发表见解,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就会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迷失方向。

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千万不可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会讲、精讲。

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下,才能有目标、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给以明晰,对学生产生的错误予以纠正。

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和思想动态,该肯定就肯定,该讲解就讲解,特别是学生不懂的地方就绝不能不讲。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为了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竞赛法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一、叶澜教授简介1、生平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 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 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等8 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20 世纪80 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

1994 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

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她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目前,在叶澜教授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正在大面积推广“新基础教育”。

2、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3、科研项目(部分)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面向21 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4、代表性著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 年)《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年)《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年)《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 年)此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分享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的一堂好课标准

分享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的一堂好课标准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的一堂好课标准这个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水平,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来说,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假如,没有效率,或者仅仅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水平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因为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

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水平提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局部,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个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很多新的东西。

所以,我是反对借班上课的,而且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中,大家不提“公开课”这个词,现在又强调,上研究课时,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假如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所以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

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

我以前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

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

叶澜资料整理演讲-“新基础学习知识教学教育”班级建设的独特性

叶澜资料整理演讲-“新基础学习知识教学教育”班级建设的独特性

叶澜最新演讲:“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的独特性此文是根据中国“新基础教育”和“生命·实践”教育学创始人和持续领导者,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叶澜教授,于2017年12月26日上午,在全国“新基础教育”共生体学生工作第四次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以飨读者。

本文已经作者本人审阅。

时间:2017年12月26日上午地点: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与会者:特邀专家、全国“新基础教育”共生体学校代表等280余人叶澜教授:昨天因故没有参会,有点遗憾,但是抽空读了大家的论文,感到非常丰富。

这次参会的成员既有已经做了十多年“新基础”的团队,又有才做一年半的,还有签约不到半年的,这令人感到我们研究的力量在不断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在多层面呈现出来,这让我很感慨:我们多年一起努力,走到今天很不容易。

刚才两场专题讨论,看不到大家的倦容或厌烦,看到的是因成长而带来的幸福。

班级、班主任,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解放的时候我小学四年级,可以说班级、班主任伴随我长大。

很多老师的名字我已记不清,但是班主任的名字(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我都记得。

关于班集体、班级研究,也不是全新的问题。

优秀的班主任也不少,在座陈镇虎老师是代表,而且他带领了一个班主任研究团队。

我们心中尊重的班主任,上海的有毛蓓蕾老师,南京的有斯霞老师等。

好的班主任有一些基本特点:首先是爱,爱这项工作,爱学生,无论是在“新基础”的班级建设中,还是在原来的优秀班级里,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爱的情感,不可能有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

第二,因为有爱,所以想方设法,努力改变班级和学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班主任往往有以下几类:一,善于把落后班级转变为优秀班级;二,善于转化后进生或困难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精神和情感,使别人眼里没有希望的学生发展起来;还有一类,“招”很多,学生喜欢,因为个人性格、素养,和学生交往的技能、智慧等,深受学生欢迎。

只是“管”学生的班主任,往往容易被忘记。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

叶澜教授的教师观解读(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介绍叶澜教授及其教师观二、叶澜教授对教师的理解1.教师角色的转变2.教师价值观的转变三、叶澜教授的教师观1.教师观的背景和立场2.教师观的核心理念四、叶澜教授教师观的实践意义五、结论:总结叶澜教授的教师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正文一、引言:介绍叶澜教授及其教师观叶澜,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知名的教育学家。

在近 30 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叶澜教授对教师这一教育要素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观。

二、叶澜教授对教师的理解1.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叶澜教授看来,教师的角色应当从传统的“卫道士”、“牺牲者”和“传递者”转向“为己为人”的立场。

这意味着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行为的规范者,而更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伙伴。

2.教师价值观的转变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价值观应该从职业工具价值、传递职能的定位转向成己成人。

教师不应仅仅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教学效果,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三、叶澜教授的教师观1.教师观的背景和立场叶澜教授的教师观是基于中国 21 世纪时代发展和基础教育变革的宏观背景而提出的。

它秉持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立场,关注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和价值。

2.教师观的核心理念叶澜教授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和实践,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四、叶澜教授教师观的实践意义叶澜教授的教师观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它提醒教师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方法,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五、结论:总结叶澜教授的教师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总之,叶澜教授的教师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教师角色和价值观的角度。

(完整)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

(完整)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探索方向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团体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践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叶澜所建构的新教育观念为:⑴基础教育的“价值观”的更新,包括新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

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教育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基础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的变化。

⑵教师的学生观的具体化,包含了“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让她们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

⑶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提出了“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四个新观念。

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教育活动内容过程与方法都应呈结构状态,且结构是灵活的。

教育活动中会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而生成新的动态要素。

真实的教育活动以综合为特征,需要人的多方面的投入。

叶澜提出了改造思路: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教师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2024年学习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在我参加新基础教育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和思考,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首先,新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新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包含了基础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社会实践、体育活动、艺术素养等。

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次,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育注重灌输知识,而新基础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同时也需要主动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扎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在新基础教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和社区实践等活动中去,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合作和协作,互相倾听和尊重,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社交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第四,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新基础教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变化和挑战。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五,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新基础教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同时也需要自我评价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新基础教育的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经验。

通过新基础教育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我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5篇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5篇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5篇第一篇: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新基础教育理论概要

新基础教育理论概要

新基础教育理论概要一、叶澜教授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还是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二、新基础教育理论学术观点和体系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验,其核心理念是:教育应直面人的生命,应影响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健康全面地发展。

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越来越吸引国人的耳目视听,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愈显示生命的内在活力。

“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以下简称“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

在探索性研究结题后,课题组成员于1999年5月紧接着开始了推广性、发展性研究,该课题于2004年5月结题。

(一)新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作为“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延续性项目,发展性研究与前者相比较,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发展性的区别。

在探索性研究中,主要对学校变革中的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两大方面展开了研究,但尚未进入到学校整体变革的层面;主要对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这两大领域进行批判性分析,重建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

发展性研究将“学校变革”的主题,集中和提升到“学校转型性变革和创建新型学校”上,确立了创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和21世纪新型学校的研究目标,明确了“成人成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方式,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开展教育转型性变革研究,达到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的变革与学校整体转型相互实现的目的,以实现世纪初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转型性变革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的相互推进和更新。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摘要:中国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

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

叶澜教授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研究经过八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关键词: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自1994年开始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经过五年的探索性实验后,1999年开始进入推广性、发展性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至今也已经进行了三年半的时间。

刚开始在探索性阶段,“新基础教育”研究只是在为数不多的学校里进行的,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参与实验的学校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包括大学的研究人员,包括参与实验的学校和教师,也包括某些区域性推广的地区的行政领导与教研员。

在这三年半中,“新基础教育”研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个项目的辐射范围、参与研究的学校和师生数量、以及“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境内外的影响,都不断扩大。

一、“新基础教育”的由来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并还在继续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转型性变革。

作为在社会中生存、且是社会重要构成的教育,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在不断地变化着。

如果说中国社会的近期发展,取决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状态,取决于成人世界中各种人的素质、行动与精神面貌的话,那么,中国社会的明天,无疑取决于今日的学校教育状态,取决于儿童、青少年世界中成长着的人的素质与精神面貌。

中国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

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改革在新教育体系中具有奠基性的价值。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就是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而进行的。

从研究的目的或目标看,“新基础教育”研究是社会转型时期,为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转型而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一个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一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

教师的创造才能,指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时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观点九:模式问题我们要警惕模式问题。

要求教师的行为是操作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看成手段,看成不能思想的人、不能自己领悟的人、不能自己去反思、去发现自己改变自己的人。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作去规范他的行为。

这样,你还是把他看成是一个行为者,而不把他看成是思想和行为统一的人。

观点十:课堂操作在课堂实践中到底应该做什么,这个创造空间应该换个老师,不用做那么细致的规定,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他完全可以从当时的情景、他的感受、他的想法做起。

我们不要给他一个模式,我们是要他有这样的创造的冲动,要他生长出智慧来,要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主动地、自主地创造的人。

“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在这里,“新基础教育”的艰难也在这里。

这种把丰富复杂、变化不居的教学过程,简化为特殊的程序化的单一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最根本的缺陷,它导致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智慧与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是受到压抑和制约,从而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观点十一:教师的定位“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是改变旧的教育模式,又要改变自己。

”“新基础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了发展的空间,问题意味着我们还可以经一部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问题不会自动转化为空间,这需要的是我们对现实的态度,做积极的现实主义者。

编者按:为了让各位新进教师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内容,特将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梳理,摘录了一些精要部分通过问答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相信大家仔细阅读后一定会有收获的。

若想作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可以向学科主任或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

一问:“新基础教育”究竟“新”在何处,“新基础教育”研究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研究?(解答为叶澜教授的采访稿)“新基础教育”所提倡的“新”教育理念、“新”教育实践,总是相对于过去或当前的状况而言的。

“新基础教育”的“新”,是建立在我们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分析以及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基础上,并在与学校教育实践的互动过程中确立起来的。

可以用一组命题来回答“‘新基础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研究”这个问题,你要认识“新基础教育”,你就要对这一组命题有理解、有认同,而且能够去实践。

这组命题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相互关联,丢失了其中一点,认识的链条就缺掉一个环节,就会发生断裂,就不能全面地理解“新基础教育”,也就做不成我们追求的“新基础教育”。

第一,从研究的目的或目标看,“新基础教育”研究是社会转型时期,为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转型而进行的。

它是以创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和21 世纪新型学校为显性目标,以改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为深层目标而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

它体现了中国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它是时代性、社会性和人文性在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聚焦。

我们把目标分成显性和深层两个层面。

显性是相对可以观测的、直接的效果,我们经常讲“新基础教育”要成“事”、成“人”,这主要以成“事”的方式呈现出来。

深层的目标是内在的、并不完全可测量,而且不完全局限在教育上的,改变师生的生存方式,属成“人”的方面。

改变生存方式,不是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就行了,也不止是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就行了,要改变教师对人生的看法,对自己在今天这个时代怎么活一辈子、活出质量来这个问题的看法。

这样一个问题的看法,这不是完全体现在教育领域里的思考,它更加综合、更加内在和根本。

第二,从研究的基本性质看,“新基础教育”研究是一项综合整体开展的,变革理论与变革实践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极具复杂性的创生型研究。

这实际上是三个主要的判断,第一个性质它是综合整体的,第二个理论与实践在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第三个是极具复杂性、创生性的研究。

关于综合整体性,我们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阶段就提出来了。

它的依据是什么呢?一是改革对象的内在的整体关联性。

研究指向了人,人的变化。

人是整体的、丰富的、具体的,不可能单向度地改变人。

第二个,我们要实现学校层面的整体变革,先从班级层面做起,再发展到学校层面,这同样不是单维的变革。

综合整体性还表现在各方面的内在的关联性,任何层次的变化都会对其他层次的变化产生影响,相互作用,它有内在的关联。

第三,每个领域和层面虽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问题和核心领域,但边界是交融的、模糊的,不可能绝然分割的。

第四,过程的关联性。

多方面的交互作用的产物、新的发展状态,又构成了新的整体环境,使得不同的学校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再一次影响到学校各方面的发展。

我们提出“新基础教育”理论适度先行,但适度先行的理论同样有实践基础和实践构成。

“新基础教育”,无论是它的理论,还是它的实践,都不是凝固不变,而是不断生成的。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共同体成员一起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对每个人来讲,都需要主动地参与,都需要不断地反思,都需要投入和重建,它是研究者不断地改变自己、同时发展“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创生过程。

第三,从研究的基本路径看,“新基础教育”是通过“研究性变革实践”来实现新型学校的创建。

“研究性变革实践”,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专用的一个名词,它区别于国外非常流行的行动研究。

第四,从研究的价值取向看,“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的主动、健康发展为本。

这一点我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中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简单地说,“新基础教育”形成的教学共通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我们采用“主动”一词来界定“发展”,是因为它既体现了活动状态,又内含了主体自觉,还指向了关系事物,且道出了追求期望。

我们在“主动”一词之后还加了“健康”两字,表达的是要求个体行为应有利于个体身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向上的指向。

第五,从研究对学校教育活动变革的要求看,“新基础教育”的活动观是以动态生成为核心。

“动态生成”不仅仅是我们期望在课堂上出现的状态,也是对我们这项研究本身而言的。

现在我们对“动态”的认识比以前深刻多了。

我们强调的是“生成”,生成什么?一个是资源生成,一个是过程生成,这两个生成是“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阶段的理论生成。

怎么使强调预设的教育活动转化为富有活力的动态生成过程呢?以课堂教学为例,第一要开放,课堂要呈开放态。

教师这个开放的意识在提问中、在反馈中,都能体现。

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备一种答案,现在有人建议备多种可能的答案并付之实践,但是开放并不是封闭的多种可能,而是打开无限的多种可能的空间。

备多种可能的答案,比只备一种可能的答案可能已经进步多了,但教师永远要留有还有可能的空间。

只有这样,教师的心态在过程中也会同样保持开放。

第二,过程生成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师对信息的捕捉、判断、重建的能力。

这是“新基础教育”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方面提出来的新要求。

要动态生成,教师要养成在课堂上倾听学生、不断地编织信息的能力。

第六,从研究对教师队伍的要求看,“新基础教育”要求在研究中形成富有创造智慧的新型校长、教师和研究人员,并通过他们培养新人。

这里,我特别强调创造智慧。

我们往往把创造理解成一种能力,我想要补充几点。

首先一点呢,创造智慧不只是认识能力,首先是一种生存态度。

在我看来,有创造智慧的人,一定是有勇气的人,他要敢于面对现实、敢于面对问题,在问题和现实的矛盾面前有强烈的迎战冲动,他要敢于抓机遇,最重要的他要敢于面对自己,要不断地追求对自己的超越。

在做“新基础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感受到面对自己、不断地反思和超越的那种艰辛,但恰恰是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智慧。

问题、挑战、现实中的矛盾、机遇,都是智慧的磨刀石。

第二个,要有博大的爱心。

“新基础教育”要能够做到底并做出成绩来的,需要教师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乃至爱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