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点专题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光学专题(折射、反射、全反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的综合应用)(解析版)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

光学专题(折射、反射、全反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的综合应用)60分钟光学专题(折射、反射、全反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的c cA.23,23【答案】A由于DE 为半径的一半,故a 光束的折射角sin sin a cv a b =解得:22a c v =同理,对于b 束,由几何知识可知,其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分别为sin i c根据几何关系有:31tan 303DE AD R +=°=则有:()22313AE DE R==+31R +A .33L 【答案】C【详解】由几何关系可知,光在得:30r =°A .212x x D D B .21x x D D 【答案】C【详解】根据薄膜干涉原理,干涉条纹平行等宽,当光垂直标准工件方向射向玻璃板时,得到干涉条纹,.肥皂膜上的条纹.劈尖上的条纹.泊松亮斑.牛顿环【答案】C【详解】选项ABD都是光在薄膜的两个表面的两个反射光干涉形成的;选项形成的“泊松亮斑”。
A.图甲为同一装置产生的双缝干涉图像,b光的频率大于a光B.图乙中立体电影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一样C.图丙中“水流导光”反映了光的衍射现象D.若只旋转图丁中M或N一个偏振片,光屏P上的光斑亮度不发生变化A .距离b 需满足的条件为33b a <光线在BC 上的入射点为M ,对称,可得:Q C l¢=由几何关系得:tan l a b a =--A .“虹”对应光路图中1级光,色序表现为“内红外紫”B .“霓”的产生和“虹”类似,但日光在水滴中反射两次,则对应光路图中表现为“内红外紫”,故B 正确;CD .对同一束入射日光,产生光传播的路程为:4cos s R =A.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要小B.在水中,b光的传播速度大于a光的传播速度C.A灯照亮水面的面积大于B灯照亮的面积D.将a和b光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A.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条纹间距减小B.若将平面镜向下移动一个微小距离,光屏上条纹间距减小A.若干涉圆环向边缘移动,则表示下面的透镜是凹透镜B.若干涉圆环向边缘移动,则表示下面的透镜是凸透镜C.若干涉圆环向中心收缩,则表示下面的透镜是凹透镜A.P点有凹陷B.P点有凸起C.换用绿光照射,条纹间距变大D.抽去一张纸片,条纹间距变大A.图甲中3D眼镜利用光的偏振原理B.图乙利用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光的衍射C.图丙救护车发出的声波产生多普勒效应,而电磁波不会产生多普勒效应D.图丁直接把墙壁多个条纹的距离当成相邻明条纹距离,计算光的波长结果会偏大【答案】AD【答案】(1)o 30;(2)【详解】设入射角为i ,由题意知,解得:o 30a q =,o 45b q =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90POB Ð=、b 两束光从棱镜中射出后二者的夹角(2)a 、b 两束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分别为:由几何关系可知,a 、b 两束光在棱镜中传播的距离为2cos a a R q =,2cos b l R =(1)该棱镜的折射率n ;(2)该单色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t (不考虑光在【答案】(1)3n =(2)52Lt c=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做AC 界面法线交于BC 于D 点,光线在AB 界面交于PDC Ð可知PDQ V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30a =°因为最终出射光线与AC 平行,所以:60b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12211sin r C r h =+全反射临界角满足:11sin C n =甲灯泡发光区域的面积:211S r p =。
第十三章第1讲光的折射全反射-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第1页
第十三章 光 电磁波 相对论
第1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页
素养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物理观念) 2.了解折射率的概念和折射定 律.(物理观念) 3.知道光的色散的成因及各种色光的比较.(物理观念) 4.分析光的折射和 全反射问题的一般思路.(科学思维)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30页
解析:(1)光在透明体中反射两次后垂直于 B 端面射出时,光路图如图甲所示,根据对 称性,光每次反射的入射角相同,都为 θ=45°.光传播的路程为 4Rcos θ,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v=nc,可以求出光在透明体中的运动时间 t=2 2cnR.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31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解析:由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第19页
光线垂直于 BC 方向射入,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为 45°,由于棱镜折射率为 2,根 据 n=ssiinn ri,有 sin r=12,则折射角为 30°
∠BMO=60°,因为∠B=45°,所以光在 BC 面的入射角为 θ=90°-(180°-60°-45°) =15°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6页
典例 2 (2023·湖南卷)(多选)一位潜水爱好者在水下活动时,利用激光器向岸上救援 人员发射激光信号,设激光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 α,如图 所示.他发现只有当 α 大于 41°时,岸上救援人员才能收 到他发出的激光光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折射率为sin141° B.水的折射率为sin149° C.当他以 α=60°向水面发射激光时,岸上救援人员接收激光光束的方向与水面夹角 小于 60° D.当他以 α=60°向水面发射激光时,岸上救援人员接收激光光束的方向与水面夹角 大于 60°
第13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图12- 8 1(1)判断在AM和AN两处产生亮斑的颜色; (2)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解析】1 设红光和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C1、C2, 1 3 sinC1 , n1 2 C1 60,同理C2 45, i 45 C2,i 45<C1, 所以紫光在AB面发生全反射,而红光在AB面一 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且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 线与AC垂直.所以在AM 处产生的亮斑P为红色,在 1 AN 处产生的亮斑P2为红色与紫色的混合色.
5.(衡阳模拟)两束平行的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 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12 1 9所示.已知其 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另一条 光线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已 R 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OA ,OP 3R.求玻璃 2 材料的折射率.
2 画出如图光路图,设折射角为r,两个光斑分
别为P、P2,根据折射定律 1 sin r n1 sin i 6 求得sinr 3 R 由几何知识可得:tanr , AP 1 解得AP 5 2cm 1
由几何知识可得 OAP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得AP2 10cm 所以P P2 (5 2 10)cm 1
【解析】当入射光按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时,进入棱 镜中的折射光线也按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它再射到 ab面上时的入射角将逐渐变小,减小到临界角以下时, 从ab面上就会有光线射出.不同的色光的频率不同, 折射率也不同,从而临界角也不同,其中红光的频率 最小,折射率也最小,临界角最大.在入射光按顺时 针方向逐渐偏转过程中,红光将首先不满足全反射条 件,必是红光首先射出ab面.当入射光按逆时针方向 逐渐偏转时,射到ab面上时的入射角逐渐变大,不可 能有色光从ab面射出.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知识专题讲解:光的折射 全反射

的.
4.折射率:光从 真空
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
入射角 θ1 的正弦与折射角 θ2 的正弦之比, 叫做介质的绝对 sin θ 1 折射率,简称折射率.表示为 n= . sin θ 2 实验证明,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与在该介质 c 中的传播速度之比,即 n= .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 大于1 . v 两种介质相比较, 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做 光密 介质, 折 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做 光疏 介质.
d=
2 2 n - sin i0 1 - R⑥方法 (1)确定光是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1 (2)应用 sin C= 确定临界角; n (3)根据题设条件,判定光在传播时是否发生全反 射; (4)如发生全反射,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的临 界光路图; (5) 运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函数关系以及反射定律 等进行分析、判断、运算,解决问题.
【解析】如图所示,根据折射率定义有,sin∠1 =nsin∠2,nsin∠3=1,已知∠1=45° , ∠ 2+ ∠3= 90° ,解得 n= 6 ,A 对. 2
【答案】A
变式 2 空气中悬浮着一颗 球形小水珠, 一束阳光水平入 射,如图所示.n 甲、n 乙和 n 丙 分别表示水对甲光、 乙光和丙 光的折射率.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n 甲>n 乙>n 丙 B.波长 λ 的关系 λ 甲<λ 乙<λ 丙 C.频率 ν 的关系 ν 甲<ν 乙<ν 丙 D.光由水珠出射到空气的折射角关系 θ 甲=θ 乙=θ 丙
知识点二
光的全反射
1.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 介质的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 2.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线从 光密 介质斜射向 光疏 介质. ②入射角 大于或等于 临界角.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 90°时的入射角.设光线从 _ 某种介质 射向 真空或空气 时的临界角为 C, 则 sin C 1 = . n
高中物理【光的折射 全反射】知识点、规律总结

考点三 色散现象 1.光的色散 (1)现象: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屏上会形成彩色光带.
自主学习
(2)成因:棱镜材料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红光通过棱镜 后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紫光通过棱镜后的偏折程度最大,从而产生 色散现象.
2.各种色光的比较 颜色 频率 f
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 同一介质中的速度 波长 临界角 通过棱镜的偏折角
1.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在同种介质中,光的频率越高,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全反射的临界角 越小.
3.无论折射现象还是反射现象,光路都是可逆的.
考点一 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理解及应用
师生互动
1.对折射率的理解
(1)公式 n=ssiinn θθ12中,不论光是从真空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真空,θ1 总是真空 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θ2 总是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平行玻璃砖
三棱镜
结构 玻璃砖上下表面是平行的 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三棱镜
圆柱体(球) 横截面是圆
对光线 的作用
圆界面的法线是过
通过平行玻璃砖的光线不 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两次 圆心的直线,光线
改变传播方向,但要发生侧 折射后,出射光线向棱镜底璃砖
三棱镜
圆柱体(球)
相对于介质 C 可能是光疏介质.
(2)如果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则无论入射角多大,都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3)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
(4)全反射现象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发生变化,即 v=nc.
2.解决全反射问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光是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2)应用 sin C=n1确定临界角. (3)根据题设条件,判定光在传播时是否发生全反射. (4)如发生全反射,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的临界光路图. (5)运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函数关系以及反射定律等进行分析、判断、运算,解决问题.
高考物理考点详析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
2.折射定律(1)内容:如图所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2)表达式:n =21sin sin θθ。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折射率(1)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式:21sin sin θθ=n 。
(3)计算公式:vcn =,因为v <c ,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
(4)当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由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4.全反射现象(1)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2)现象: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5.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C 表示,sin C =n1。
6.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现象: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
(2)光谱: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种色光按其波长的有序排列。
(3)光的色散现象说明: ①白光为复色光;②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 ③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波长越短,波速越慢。
(4)棱镜①含义:截面是三角形的玻璃仪器,可以使光发生色散,白光的色散表明各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
②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复色光发生色散。
7.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一般方法: (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
(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中的边、角关系,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
(3)利用折射定律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8.玻璃砖对光路的控制两平面平行的玻璃砖,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且光线发生了侧移,如图所示。
9.三棱镜对光路的控制(1)光密三棱镜:光线两次折射均向底面偏折,偏折角为δ,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计算题专项突破专题21之21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问题(原卷版)

专题21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问题①折射定律:1221sin sin n =θθ; ②折射率:v c n =; ③全反射:nC 1sin =;在解光的折射与全反射问题时,首先要画出光路图:①确定介质的几何图形;①正确画出光路图。
其次要确定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以及折射角,再由几何关系求出光线的出射角以及偏转角。
最后,进一步挖掘临界隐含条件,运用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以及临界角公式列方程;根据公式ncv =计算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1.求解光的折射、全反射类的问题时的注意事项:(1)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必须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且入射角要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2)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都遵循反射定律,光路都是可逆的;(3)当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一般情况下反射和折射是同时发生的,只有在符合全反射条件下,才不发生折射现象。
2.常见的计算光的传播时间问题的方法(1)全反射现象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发生变化,即nc v =; (2)全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程应结合光路图中的几何关系进行确定; (3)利用vLt =求解光的传播时间。
3.常考的折射模型及应用(1)平行玻璃砖:结构:玻璃砖上下表面平行对光线的作用:通过平行玻璃砖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但要发生侧移。
应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2)三棱镜:结构:横截面为三角形对光线的作用: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向棱镜底面偏折。
应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圆柱体(球):结构:横截面为圆对光线的作用:圆界面的法线是过圆心的直线,光线经过两次折射后向圆心偏折。
应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4)不规则图形:结构:上下两表面不平行对光线的作用:通过上表面折射后,在下表面可能发生全反射,也可能不发生全反射。
应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典例1:(2022·江苏·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两条距离为D的平行光线,以入射角θ从空气射入平静水面,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求:(1)水的折射率n;(2)两条折射光线之间的距离d。
2024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解析版)

2023-2024两年高考物理分类解析光的折射和全反射2024高考题(2024年高考广东卷)如图所示,红绿两束单色光,同时从空气中沿同一路径以0角从"V面射入某长方体透明均匀介质。
折射光束在7VP面发生全反射。
反射光射向PQ面。
若。
逐渐增大。
两束光在7VP面上的全反射现象会先后消失。
已知在该介质中红光的折射率小于绿光的折射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A.在PQ面上,红光比绿光更靠近P点B.0逐渐增大时,红光的全反射现象先消失C.0逐渐增大时,入射光可能"V面发生全反射D.。
逐渐减小时,两束光在"V面折射的折射角逐渐增大【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由于红光的频率比绿光小,根据频率小折射率小,可知红光的折射率小于绿光。
在面,入射光的入射角相同,根据折射定律,n=旦业,可知绿光在面的折射角较小,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绿光sma比红光更靠近P点,A错误;根据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公式sin1/n,可知红光发生全反射临界角较大。
逐渐增大时,红光的全反射现象先消失,3正确;在"V面,光是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无论入射角多大,在"V面,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错误;根据折射定律产生条件,n=旦业,可知入射角。
逐渐减小sma时,两束光在"V面折射的折射角逐渐增小,D错误。
2(2024高考江苏卷)现有一光线以相同的入射角们打在不同浓度NaCl的两杯溶液中,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用V%),已知折射率随浓度增大而变大。
则()A.甲折射率大B.甲浓度小C.甲中光线的传播速度大D.甲临界角大【答案】A【解析】入射角相同,由于根据折射定律可知n甲>71乙,故甲浓度大;根据©=£,可知光线在甲中的传播速n度较小,由sinC=—可知折射率越大临界角越小,故甲临界角小。
故选A。
n0(2024高考甘肃卷)如图为一半圆柱形均匀透明材料的横截面,一束红光q从空气沿半径方向入射到圆心O,当0=30°时,反射光b和折射光c刚好垂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折射率、光速也不同,发生全反射现象的临界角也不同。 10.全反射现象的理解与应用 (1)在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中,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路均是可逆的。 (2)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
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 折射。当折射角等于 90°时,实际上就已经没有折射光了。
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
sin 45o sin 30o
2,选项 B 错误;该液体对红光的全
反射临界角为:C
arcsin1 n
arcsin1 2
45o,选项 C 正确;因为紫光的折
射率大于红光,故当紫光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分界面,
折射角小于 30°,选项 D 错误;故选 C。
1.直角等腰玻璃三棱镜 ABC的截面如图所示, ABC= ACB=45°,一条单色光从腰 AB上的 D 点射入三棱镜,在 玻璃内部折射光线为 DE,折射角 r=30°折射光线传播到 BC 边上的 E 点。已知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n= 2 。
(3)全反射现象可以从能量的角度去理解:当光由光密 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 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 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这时就发生了全反射。
11.光的折射、全反射中的三个“一” 一个规律:光的折射定律
7
一个概念:折射率 一个条件:全反射的条件 12.解答全反射类问题的技巧 (1)解答全反射类问题时,要抓住发生全反射的两个条 件: 一是光必须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二是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利用好光路图中的临界 光线,准确地判断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是解题的关键, 且在作光路图时尽量与实际相符,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分析。 (2)解答光的折射、全反射问题时抓好两个关键点 ①准确作出光路图 ②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中的边、角关系,找准入射角 和折射角。
专题 67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1.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改变的现 象。 2.折射定律 (1)内容:如图所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 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 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1
(2)表达式:
sin sin
1 2
n。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2
13
【答案】S=πr片的最小半径为 r,玻璃砖的临界角为 C,则
r
C
a/2
sin
C=
1 n
r=
a 2
tan
C
解得 r= a
a
2 n2
5
1
则最小面积
S=πr2=
π a2 5
如图所示,MN是空气与某种液体的分界面,一束红光由
14
空气射到分界面,一部分光被反射,一部分光进入液体中。 当入射角是 45°时,折射角为 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折射角,通过折射度公式计算得出,即棱镜折射率n
sini sin r
sin 60 sin 30
3;
又 ;所以 m/s。 n c v
v c 3 108 1.7 180 n3
1.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 R=10 cm,折射率n 3,直径 AB 与屏幕 MN垂直并接触于 A 点。激光束 a 以入射角 i=60°射 向玻璃砖圆心 O,结果在屏幕 MN上出现两光斑:
8
如图为一块直角三棱镜,顶角 A 为 30°。一束激光从 AC 边入射,刚好能垂直 AB边射出,入射方向如图所示,求该激 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7×108 m/s
9
【详细解析】欲求传播速度,则必需先求折射率,折射
率可通过几何知识求得,即过入射点做法线,找到入射角与
A.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120° B.该液体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2
2
C.该液体对红光的全反射临界角为 45° D.当紫光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分界面,折射角也 是 30°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为 45°,
15
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105°,选项 A 错误;该液体
4
(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 (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中的边、角关系,确定入射 角和折射角。 (3)利用折射定律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8.玻璃砖对光路的控制 两平面平行的玻璃砖,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且光 线发生了侧移,如图所示。
9.三棱镜对光路的控制 (1)光密三棱镜:光线两次折射均向底面偏折,偏折角 为 δ,如图所示。
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2)现象: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5.临界角:折射角等于 90°时的入射角,用 C 表示,sin
C=
1 n
。
6.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现象: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
的现象。
(2)光谱: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种色光按其
波长的有序排列。
3
(3)光的色散现象说明: ①白光为复色光; ②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频率越大的色光 折射率越大; ③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波长越短, 波速越慢。 (4)棱镜 ①含义:截面是三角形的玻璃仪器,可以使光发生色散, 白光的色散表明各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 ②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复色光 发生色散。 7.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一般方法:
5
(2)光疏三棱镜:光线两次折射均向顶角偏折。 (3)全反射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如图所示。
①当光线从一直角边垂直射入时,在斜边发生全反射, 从另一直角边垂直射出(如图甲)。
②当光线垂直于斜边射入时,在两直角边发生全反射后 又垂直于斜边射出(如图乙),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互相平 行。
特别提醒:不同颜色的光的频率不同,在同一种介质中
(1)画出光路图; (2)求两光斑之间的距离 L。
10
11
【答案】(1)光路如图(见解析) (2)23.1 cm
2.如图所示,一个立方体玻璃砖的边长为 a,折射率 n=1.5, 立方体中心有一个小气泡。为使从立方体外面各个方向都 看不到小气泡,必须在每个面上都贴一张纸片,则每张纸 片的最小面积为多少?
3.折射率
(1)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式:n
。 sin 1
sin 2
(3)计算公式:n
c v
,因为
v<c,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
都大于 1。
(4)当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大
2
于折射角;当光由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入射角小于
折射角。
4.全反射现象
(1)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