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诗两首(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关于《古诗两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关于《古诗两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关于《古诗两首》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1.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情感。

1.3掌握古诗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析,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2培养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古诗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

1.2掌握古诗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2.1分析诗人的情感。

2.2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登鹳雀楼》1.导入1.1利用图片展示鹳雀楼,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背景。

1.2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

2.熟读成诵2.1学生自读,注意读音和停顿。

2.2教师领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分析诗意3.1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

3.2教师简要解释诗句含义。

4.感悟情感4.1学生谈谈对诗人的情感的理解。

4.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人的情感。

5.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5.1学生发现并列举诗中的修辞手法。

5.2教师解释修辞手法的作用。

6.小结与作业6.2布置背诵作业。

第二课时:《静夜思》1.导入1.1利用图片展示夜晚的月光,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背景。

1.2简要介绍诗人李白。

2.熟读成诵2.1学生自读,注意读音和停顿。

2.2教师领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分析诗意3.1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

3.2教师简要解释诗句含义。

4.感悟情感4.1学生谈谈对诗人的情感的理解。

4.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人的情感。

5.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5.1学生发现并列举诗中的修辞手法。

5.2教师解释修辞手法的作用。

6.拓展延伸6.1学生谈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6.2教师分享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

7.小结与作业7.2布置背诵作业。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古诗的背诵情况较好,但在理解诗意和感悟情感方面还有待提高。

2.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其次,在分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讨论时无从下手。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计一些互动性强、易于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古诗。
此外,古诗的朗读和吟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今天的教学中,虽然学生们已经能够基本掌握朗读技巧,但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花时间指导学生如何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古诗的美。
-古诗的审美鉴赏:学生可能对古诗的审美特点把握不足,难以从文学角度欣赏古诗的美。
举例:《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不仅是视觉上的远望,更是心灵上的追求和探索,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讨论来领悟这一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直观教学、情境创设、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古诗是汉语文学的瑰宝,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它是我们传承文化、培养审美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望庐山瀑布》和《登鹳雀楼》这两首具体的古诗。这两个案例分别展示了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中的自然景象与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诗句中的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两首》,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诠释能力。

二、教学内容《古诗两首》包括《登鹳雀楼》和《春晓》。

三、教学重点1. 理解《登鹳雀楼》和《春晓》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 掌握古代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难点1. 分析《登鹳雀楼》和《春晓》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 教会学生运用韵律和修辞手法仿写古诗。

五、教学方法1. 集中讲授法。

2. 分组合作法。

3. 情景模拟法。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多媒体设备。

2. 教材《古诗两首》。

3. 学生的练习册和作业本。

七、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描写自然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与自然建立情感联系,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向往。

2. 课文导入(10分钟)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登鹳雀楼》和《春晓》,理解诗歌的意境。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如岸边的鹭鸟、雀鸟、万家灯火等。

3. 学习韵律和修辞手法(15分钟)通过讲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并分析《登鹳雀楼》和《春晓》中所运用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4. 集中讲授法(2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授,详细解释《登鹳雀楼》和《春晓》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同时,让学生与教师一起齐诵两首古诗,体验古人的艺术享受。

5. 情景模拟法(15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情景模拟表演。

通过模拟表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意境,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6. 小组合作完成题目(30分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韵律和修辞手法,仿写一首自己的古诗。

学生可以就近选择题材,如描写家乡的山水,描绘美好的未来等。

七、总结归纳(5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朗诵出来,并讨论交流,对各组的作品进行点评。

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两首》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八、Homework:1. 完成作业:阅读理解《登鹳雀楼》和《春晓》,回答相关问题。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23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23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23篇)《古诗两首》篇1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及要求: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资源和手段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咏柳》)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四、背诵古诗。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义。

(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来感受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所传达的美丽情感和深刻思想。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其主题思想和意境。

难点: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来感受诗人的情感,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两首古诗的文本和注释。

2. 准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分享对古诗的感受和体验。

(2)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两首古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2. 学习古诗《静夜思》:(1)让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解释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3. 学习古诗《登鹳雀楼》:(1)让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解释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来创作自己的诗歌。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选择一首古诗,用作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来感受诗人的情感。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作业量,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等。

关于《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方案

关于《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方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诗歌的根本内容。

(2) 理解古诗的韵律特点,掌握朗读古诗的根本技巧。

才能目的(1) 培养学生的朗读才能,进步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2)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 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步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根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

(2) 掌握朗读古诗的根本技巧,进步学生的朗读程度。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欣赏才能,进步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跟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才能。

欣赏法通过播放古诗朗读录音、欣赏古诗配乐等,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情境教学法创设古诗的情境,如模拟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古诗。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播放古诗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简要介绍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朗读古诗(1) 老师范读,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2) 学生跟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3) 分组齐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理解诗意(1) 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根本内容。

(2) 讨论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欣赏古诗(1) 播放古诗配乐,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

(2) 组织学生进展古诗朗读表演,进步学生的朗读程度。

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搜集其他古诗,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 组织学生进展古诗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五、板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 认识生字新词(2) 理解韵律特点才能目的(1) 培养朗读才能(2) 学会欣赏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 激发传统文化兴趣(2) 进步文化素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内容,把握意境(2) 掌握朗读技巧教学难点(1) 感受古诗韵味(2) 培养欣赏才能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欣赏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欣赏古诗拓展延伸五、板书设计以上就是我根据你的要求写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方案文档,总字数为500字左右。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优质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能够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能够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分析古诗的句式和用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感悟能力,提高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年代。

简要介绍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2.2 教学重点:两首古诗的字词解释和句意理解。

分析两首古诗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3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体会古诗中的情感和哲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文化背景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和疑难问题。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和讨论的积极性。

评估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古诗的背诵和练笔的认真程度。

4.3 学生展示和分享:评价学生在展示和分享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的理解、表达的清晰度和语言的准确性。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古诗教材,提供两首古诗的学习内容。

5.2 多媒体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资料,展示与古诗相关的自然景观或文化背景。

5.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或在线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朗读与背诵:安排时间让学生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增强语言感知能力。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表达情感的能力。

(3)学会欣赏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友情,懂得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运用古诗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有利于学习古诗的情境。

2.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两首古诗的原文、翻译、图片、音乐等。

2. 生词卡片:用于教学过程中巩固生词。

3. 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4. 小组讨论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两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要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跟读录音,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

3. 理解古诗:(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进行讨论。

4. 感悟古诗:(1)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讨论。

5. 巩固生词:(1)学生朗读生词卡片,巩固学习。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1、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2、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二、共同学习《望天门山》1、学生初读《望天门山》。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

2、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

3、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

4、诵读展示。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5、练习背诵。

三、练写生字,抄写古诗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2、抄写《望天门山》。

四、自主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1、回顾上一首诗的学习过程,自学《饮湖上初晴后雨》。

2、交流展示:⑴ 展示朗读或背诵。

⑵ 说说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⑶ 背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指名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默写《望天门山》。

2、配乐情境朗诵。

二、想象画面1、选择最喜欢的一句诗,想象它所描述的画面,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想象。

可用简笔画画出来,也可用几句话描述。

3、交流各人想象的画面。

三、拓展活动1、交流搜集的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诗句。

2、召开祖国山河美古诗朗诵会。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和主题思想。

3. 教学难点:学会生字词,把握古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古诗。

(2)简介古诗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 品析古诗:(1)让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如景色、人物、情感等。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古诗,培养审美观。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古诗创作或改写。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写一篇关于两首古诗的学习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两首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古诗主题思想和意境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运用生字词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2. 课件:古诗原文、生字词解释、图片等。

3. 教学资源:相关古诗的背景资料、案例分析等。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两首古诗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古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领略诗人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两首古诗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古诗意象和意境的把握。

(3)古诗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诗的魅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比较教学法:对比两首古诗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翻译古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僻字词。

(2)教师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意境。

(3)教师讲解古诗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两首古诗的异同。

(2)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5. 欣赏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美。

(2)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尝试运用古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6. 总结与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模板】《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模板】《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了一座桥。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只要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学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发生分岐的理解。

他们是争辩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争辩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同学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同学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如,第二首诗中“含”的意思在全诗中至关重要,对同学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堪称难点。

在教学中,对“含”字的理解要走几个回合。

“含”的本意是包括,但理解至此只能是本义,教师要协助学在字的本义与诗句意境的融合中加深对“含”的认识。

根据图画想一想诗人的位置,想一想诗人凭窗眺望的情境,从而升华对“含”的认识。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同学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

如在第一首诗中引情入境,激情朗读,大体可分五步:第一,自读自学诗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师配乐范读,同学感知瀑布的气势;第三,同学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依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出气势;第四,欣赏有关庐山瀑布景象的录像片,诗画结合,引导同学融入意境;第五,结合图像和理解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发明性的朗诵。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同学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

如,课前,让同学查阅有关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资料。

课后,收集两位诗人的其他诗篇,使同学由此和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同学信息量的交流。

这样做,可充沛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只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同学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设计与研讨】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同学纷纷自由背诵)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谁愿意先背一首?生:“泉眼无声惜细流……”师:你能告诉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吗?生:《小池》。

师:背得不错。

谁能比他的声音更宏亮?生:“春种一粒粟……”师:你背的是哪一首?(生深思)师:谁来提示他?生:他背的是《古风》。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24.古诗两首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

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

在行至白帝城时,突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李白是我国唐朝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B.读懂、C.读精、D.读会、E.会读。

四、学习古诗〔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朝 ( zhao chao )辞一日还 ( huan hai )万重 ( chong zhong )山白帝 ( ti di )城啼 ( ti di )不住2、齐读〔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A 、朝辞白帝彩云间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2、理解词义:辞:辞别,分开。

3、作者早晨分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a.指名说:早晨分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B 、千里江陵一日还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3、练说句意1〕互相说2〕指名说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5、小结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古诗两首》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古诗两首》0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所选的两首古诗。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难点(1)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让学生能够将古诗中的意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感受古诗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对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3、想象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古诗所展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的氛围。

(2)提问学生:“在音乐中,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与古代文化相关的内容。

(3)顺势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2、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再次强调朗读的要点。

(1)结合注释,让学生自主理解古诗的大意。

(2)对于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和诗句,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古诗意思的理解,教师参与其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让学生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言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情感的把握。

5、想象画面(1)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在脑海中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睁开眼睛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想象的画面,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3、学习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习背诵。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看──看书,谁能读准确?板书:春晓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开火车读,指名读)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⑴加笔画、加偏旁组字自──首十──古古──居亡──忙因──烟口──知⑵换笔画,换部分组字。

读──诗对──树──村睡──眠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岁──多放──散4、读词语巩固读音两首古诗冬眠到处见闻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

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1、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诗人:孟浩然)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根据学生质疑可适当引导:⑴晓:是天刚亮的时候。

“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⑵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⑶闻:就是听的意思。

⑷啼:就是叫的意思。

3、请学生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⑵教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古诗两首1 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1 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1 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简介:本文旨在设计一份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案,通过学生对两首古诗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分析其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并提供一种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

1. 古诗一:《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一个深夜中的寂静场景,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首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李白的创作特点和诗歌思想。

首先,让学生了解《静夜思》的背景和作者。

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创作意图。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手法。

通过解读诗歌的诗句、韵律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和情感表达。

最后,进行诗歌的深度阅读和思考。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2. 古诗二:《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这首诗以传统的写景手法,描绘了长江边上的秋景和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王之涣的写作风格和人生态度。

同样,先让学生了解《登鹳雀楼》的背景和作者。

介绍王之涣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并呈现相关的图片和音频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阅读体验。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通过分析诗句、韵律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整体结构和意境表达。

最后,进行诗歌的阅读理解和思考。

学生可以模仿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实施方案:1. 预热活动: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古诗的音乐或背景音效,为学生创造一种古典文学氛围。

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来形容古诗的魅力,展示在黑板上或课件上。

2. 导入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素材,以激发学生对古诗主题的兴趣,并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你认为这幅画或视频与哪首古诗有关?”“你能想象出这幅画或视频中所传达的情感吗?”3. 学习课文:教师以合适的语速和语调朗读古诗全文,并在语音语调上注意把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表达。

20.古诗两首(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20.古诗两首(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认清字形并关 注易错生字的 关键笔画,会 按笔顺正确规 范书写生字词。 (评价目标 一)
活动一
1.学生自学古诗
通过各种小
2.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 组合作学习及
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诗,并读出诗 中的惜别之 情,明白诗中 表现的深厚情 谊。
2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评价目标二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及评价目标三
(完成目标 2、3)
的第二个目
标)
活动一
l.谈话:听了大家情深意长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千多年
诵,并正确无 误地完成默 写。 (评价目标二
0
2.朗读古诗,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的基础上,读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背诵课
文。
3.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明白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在学诗之后,产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5.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积累送别诗:《别董大》《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
学习重难点:
1.会说出诗句的意思。
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课堂提问、检
3.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测等形式,学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 1 个学生讲解古诗
生会简单理解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 古诗大意。
“西辞”“尽”。(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 (评价目标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掌握一些常用的诗词鉴赏词汇和表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 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和诗中的意象。

2. 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和情感的把握。

2. 诗词鉴赏词汇和表达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情感。

3. 采用小组合作探讨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两首古诗,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2)结合注释,解释诗中遇到的生词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讲解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的美。

(3)讲解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结合诗中的意象,谈谈自己对诗的理解和感受。

(2)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运用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推荐一些相关的古诗作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反馈评估: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了解学生对古诗内容和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如作文、阅读笔记等,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 古诗文本:《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古诗原文。

《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古诗两首》的篇1【设计思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

抓住,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

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材分析】《望天门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古诗,本诗共两句,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

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重点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策略和手段】利用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诗句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课前准备】师准备教学课件;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乡镇意见个人意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诗意反差较大的一幅画。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古诗两首》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语文》教科书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和意境。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词语的学习与运用。

(2)欣赏古诗,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意境。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增强语感,提高朗读技巧。

3.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情境。

(2)简介古诗的作者和背景。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读,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2)教师讲解生词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句的结构和韵律,体会古诗的节奏美。

3. 朗读与背诵(1)分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2)鼓励学生背诵,加强记忆。

4. 讨论与表达(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2)汇报讨论成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古诗,巩固知识点。

6.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板书课题古诗两首作者X背景X生词X诗句X意境X情感X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作业、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生词和词语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古诗两首》(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单元主题:人间真情
课型:精读课
课时:共两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默读。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

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

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

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

学情分析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课前自学生字新词,会正确认读“鹤、孟、陵、辞、唯”5个生字,会正确听写“孟、浩、陵、辞”等7个生字。

2.朗读古诗,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的基础上,读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背诵课文。

3.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明白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在学诗之后,产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5.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积累送别诗:《别董大》《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
学习重难点:
1.会说出诗句的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课堂提问,检查朗读,指名读等形式,学生能正确认读,听写本课字词。

任务二:通过课堂提问,检查朗读,指名读等形式,学生能准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并读出诗中的惜别之情,熟读成诵。

任务三:通过提问、检测等形式,学生会简单说出古诗大意,明白诗中表现的深厚情谊。

任务四:通过背诵检测、课堂提问等形式,学生会喜欢中国的诗歌,并积累背诵一定的篇目。

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附1: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尽唯见天际
消失了只见天边
依依惜别
送元二使安西
朝雨
浥轻尘

青青
依依不舍柳色新
更尽

无故人
附2: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