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其人和《论语》其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其人和《论语》其书
孔子其人和《论语》其书
(一)孔子其人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扬,他的人格形象,他的思想学说,为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一代圣贤和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关于孔子的身世,《史记》卷四十七之《孔子世家第十七》,应该说作了系统详细的记述与评说。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

据说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向下凹,中低而四傍高也;又因母亲颜氏曾经到曲阜东南部的尼丘(一名尼山)向神灵祈求后才得以怀孕,所以,孔子的父母给孔子起名为丘,字仲尼,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因为他是家里的二儿子。

由于家境贫寒,为生计,孔子在11岁时,就跟鲁太师学习周礼,成年后,获得博学好礼的美誉,后做过相礼,从事过儒这种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社会职业,也曾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和管理牛羊的小官,还做过贵族季氏家的史官。

因为孔子做过儒,后来成为大学问家,所以,由他创立的学派也便称为儒家。

孔子19岁时,娶宋国丌(读基音)官氏女子为妻。

第二年,丌官氏生一子,孔子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此时的孔子更加渴求知识、酷爱学习,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被总称为六艺的各门课程。

年龄稍长,孔子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更加广泛地涉猎《诗》、《书》、《易》等各种文化典籍,并经常到各地去考察、访问。

为了求学,年轻的孔子走遍了鲁、周、卫、杞、宋等国,他不仅向师襄、齐太师、郯君、苌弘、老子等大家学习,也向太庙管理人员等社会底层人物学习,因而年纪轻轻便成为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的学者,享誉京师雒邑。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此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动荡,面临重大变革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孔子奔走呼号执著追求与剧烈变革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冲突,注定孔子一生必然会是历尽坎坷。

孔子曾说自己三十而立。

到了30岁,孔子虽说已经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并满怀济世经邦之志,希望步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当时的鲁国,贵族之间争权夺利,十分混乱。

残酷的现实总是捉弄孔子,使他感到报国无门。

面对这种情况,历史意外地为他选择了另外一条成功之路:兴办私人教育。

就这样,孔子一方面潜心研究、整理《诗》、《书》、《礼》、《乐》、《易》等文化典籍,一方面开坛设教,广收弟子,传授知识,大力兴办教育事业。

相传孔子广收弟子多达三千,其中精通六艺的著名弟子有七十二人,即所谓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由于国君昏庸,鲁定公十三年春即公元前497年,孔子在鲁国从政将近四年后,以55岁的高龄离开鲁国,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

这次出行,孔子历经千辛万苦,遇到各种艰难困苦甚至生命危险,劳碌奔波,历时十四年而终不得以任用。

公元前484年孔子年满68岁时返回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

周游列国归鲁后,孔子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办学兴教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

此时孔子虽已年迈,但仍有不少年轻人到孔子门下求学,孔子也是倾其所有传授知识,育人成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同时,孔子作为知识渊博的学者,也深感自己有责任抢救历史珍贵文化典籍,并使这些文化典籍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传诵下去。

据史书载,经孔子亲自加工整理的文化典籍就有:《诗》、《书》、《礼》、《乐》、《易》。

《春秋》则是孔子晚年依据鲁国史官所记
的《鲁春秋》,用力最勤写作的一部重要典籍。

太史公司马迁说: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公元前479年,孔子溘然长逝,享年73岁。

孔子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

孔子的思想学说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德政和礼治,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者人也,义者宜也。

孔子的天道观应该说是唯物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所谓天命也是说自然界的某种必然性,祭神如神在,实际是说天是没有上帝鬼神存在的。

孔子的人生观是听天由命,积极投身于社会现实,重实践,重人伦,重内省。

孔子的教育思想应该是普及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启发疏导。

孔子的经济思想是以得民安民为出发点,使百姓得到有限的满足,安于现状,顺从天意,主张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的军事思想也是具有相当水平的,孔子反对擅灭人国、擅灭人祀的战争征伐,但又不是一般地反对所有战事,而是主张足兵、武备,力能讨之则讨之可也。

孔子以大半生精力从事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整理,并开坛讲学,传授知识,对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受孔子影响,以仁义为核心、以中庸为准绳的伦理哲学,以及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儒家学说形成了,并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论语》其书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语录的意思。

《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也就是说,《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弟子之间关于各项事物议论记录的汇集,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其中又主要是曾参的弟子)编辑而成的一本言行录。

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孔子73岁时寂寞地离开了人世。

据说,弟子们在给他守丧的日子里,聚集在一起,开始回忆并整理孔子的言行,形成一些文字记载,这也就是传之后世的《论语》的前身。

鲁国的再传弟子又多次整理了他们各自的老师们关于孔子的一些回忆,最后编成了《鲁论》。

流落在其他国家的孔子弟子及其传人们,也先后编成了《齐论》、《古论》等多种版本。

《论语》自战国前期成书问世以后,便标志着中国私人著书的开端。

到西汉末年,丞相张禹以《鲁论》为主,结合《齐论》或许还有《古论》,撰写了《论语》最新版本,也称《张侯论》,在当时颇有影响。

后来,东汉经学家郑玄顺着这个思路写作了《论语注》,是今天见到的《论语》基本定型本,其权威性则超过了当时流传很广的《张侯论》。

到魏晋时,何晏等人以郑氏《论语注》为蓝本,参阅当时的其他版本,写作《论语集解》10卷,最终定型了传世的《论语》版本。

在何晏之后,梁代皇侃作《论语集解义疏》10卷,也成为传世的重要版本。

宋代朱熹的《四书集注》,由于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标准,其中的《论语集注》也就成为权威的版本之一。

根据何晏的《论语集解》本,《论语》被分成20篇,除最后一篇以外,其他各篇的篇幅大体相当。

据说,《齐论》比《鲁论》多两篇,且《齐论》的其余篇目的内容也比《鲁论》丰富。

而《古论》则为21篇,因为《古论》把相当于《鲁论》最后一篇一分为二,如果把全部《古论》与今本《论语》相对照,《古论》还有相当可观的不同文字。

从今本现存篇目来看,前10篇,古人也称上论,其内容比较规整,似乎是《论语》最早的模样,其中的第10篇《乡党》明显是全书的结束语。

这也许是古人或者是今人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真正含义所在。

《论语》后10篇,即下论,其内容则比较繁杂,部分章节也显得十分肤浅,也许是再传弟子的手笔。

基于此,我的这本《〈论语〉诠释》在写作时,对前面一些篇章的提要写得比较简单,而对后面的一些篇章的提要,相对说来写得比较详细一些。

总而言之,从文字上来说,整部《论语》言简意赅,其中孔子独述部分比较讲究文字,与人对答的言语
则通俗易懂,更接近当时的口语。

应该指出的是,1973年在河北定州一座汉墓中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论语》竹简抄写本,据其整理出来的文字虽不及今本《论语》的二分之一,但竹简《论语》抄写本的章节均存在于今本《论语》中。

如果说,今本《论语》果真是《鲁论》、《齐论》和《古论》的合本,那么,竹简抄写本则很有可能就是《鲁论》,因为竹简抄写本《论语》的开篇与结束章与今本《论语》相同。

不过,相对而言,对竹简本改动最多的是文言虚词的用法,但对基本文义的影响并不大;另外,今本《论语》凡用邦的地方,竹简抄写本都用国字,这可能是避讳汉高帝刘邦之名的结果,这也说明竹简抄写本《论语》版本至少在西汉初年经过了加工修改。

现在通行的《论语》版本也即本书所使用的《论语》版本,都是20篇。

每篇都从文中第一句话里节取两三个字作为篇名,如《学而》、《述而》、《公冶长》等。

全书共511章,也有比511章多的,也有比511章少的,本书是采用511章的分章法。

《论语》字数不包括标点符号有说15815个字的,也有说15921个字的,也有说11000多个字的。

本书使用的《论语》版本,包括篇目字数不包括标点符号共计16259字。

如果包括现今标点符号在内,约有23000多个字。

尽管《论语》只有16000多字,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一篇长文章,或说是一本小册子,但自《论语》成书问世以后,经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论语》几乎遭到灭绝。

但到西汉,秦代的挟书律被废除,朝廷明令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于是一批贤士把冒着生命危险收藏的书籍,纷纷献给朝廷。

这时面世的《论语》有三种版本,即为20篇的《鲁论语》、22篇的《齐论语》、21篇的《古文论语》。

《古文论语》是汉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鲁恭王刘馀大建宫殿时,毁坏孔子的故宅,从其墙壁中发现的。

西汉以后,《论语》注家蜂起,作注者数以千计,据说,时至今日,译注《论语》的著作达3000多种。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经典,作为孔学的重要载体,其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涉及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特别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忠、恕、孝、悌、宽、信、敏、惠、智、勇、刚、毅、温、良、恭、俭、让等诸多的道德规范,或者说从朴素的自然法则中演绎出来的生命的大智慧,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水平,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同时,《论语》面世以后,随即得以广为流传。

且早在秦汉时期就流入朝鲜和日本,日本《太宝令》还指定《论语》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

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把《论语》译为拉丁文后,又被译为意、法
、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西方广为传播。

所以,《论语》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摘自《〈论语〉诠释》)
论语》的主要思想及社会价值
李治宏
摘要:《论语》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国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它囊括了道德、仁爱、孝道、教育等诸多思想。

其中的道德仁礼思想、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精髓。

它启迪着人们自觉修身道德达仁,完善自我,去追求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字:《论语》道德仁爱孝道
教育和谐价值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记成了《论语》。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
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

是人道的启蒙者。

他的思想博大精深。

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

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

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

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

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

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

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

最大的挑战是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

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

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诺贝尔物
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论语》书中的思想观
一、《论语》书中的道德思想
《论语》中认为道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支撑。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需要内在的动因和外在的动力的结合并促动支撑的。

而其社会的发展无外乎需要四个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军事力量以及精神文化。

正是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的支承点。

离开这四个支承点,一个社会很难得以维持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始终存在的理念就是把道德与政治相结合,以道德来指导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的贯彻。

孔子在这点上是这一思想的发创也表现尤为突出。

在孔子的思想里,社会存在发展必然需要经济、军事、制度以及的道德的支撑,并认为道德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承点,也是核心和主导。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的生存、任何社会的维持、任何国家的存在,是需要先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资料的,足食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在战乱纷争的时代,要想不被欺凌和侵略还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兵是维持最基本的存在;再加上拥有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使民以时,在中国这样的以农立国的农业大国,其国家经
济就是农业经济,而其发展的条件是必须要具备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保证使民以时的,从而促使人民安定生产而粮食充足。

但在孔子心目中,认为一个社会、国家光具有丰富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备的社会制度仍然不够,而最根本最重要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主导是信,是仁之贯彻,即是仁义道德要在社会生活得以贯彻、得以普遍。

只有这个核心之支撑才能让一个社会、国家真正得以生存与发展。

孔子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够做到尚贤,只有统治者具有仁义道德才能表率、感召人民,才能更好的统治,才能子欲善而民善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只有道德作为社会的原则才能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只有道德才能使民信之,只有道德原则的贯彻,才能够是整个社会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社会才能安定、稳定。

在孔子的社会价值坐标中,仁义道德是高于其他社会支承点的,高于一切价值。

道德高于生产、经济、利益、军事、
艺术、宗教等等。

早整个价值体系里,仁义道德是处于最高的层次,居于最上的地位。

孔子身怀救世之情怀,一方面为社会的存在发展寻求到其支承点的所在,认为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军事力量、社会制度以及道德精神之上的,而且在另一方面还同时把道德做为社会的最根本的支承点。

这一思想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以后的统治者当作统治国家的思想发扬广大。

二、《论语》书中的仁爱思想
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

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为主要的前提。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基础。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

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在第一位的。

目前,人们在感受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更渴望人性的回归,得到精神的慰藉。

因而注重仁爱之心的培养,对于善待他人、扶残助弱、扶危济困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何谓仁学?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

这种爱人的思想从哪里来呢?子日: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爱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的。

但是仁的精神不能只止于此,还要推己及人,还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叫作仁。

而要做到推己及人并不容易,必须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仁是人自身内在的品德,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

这对于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来说就是应该行仁政,行王道,不应该行霸道。

这对和平与发展
两大主题的实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还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

他认为,以和为贵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做到能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

这和我国一贯主张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有相通之处。

颜渊也曾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意思就是
说,通过自己约束自己的欲望以达到礼的要求就是仁。

颜渊继而问到如何求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可见,礼是求仁的行为标准和必由之路。

但孔子的克己复礼不是宋代理学家所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适度克制,独善其身的节欲观。

我们知道,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然而无度的欲望却无异于饮鸽止渴。

因此,我们应该再度发扬孔子的价值与智慧,用孔子的节欲思想扼制和节制人类自身不断膨胀的不合理欲望,从而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得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三、《论语》书中的孝道思想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

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

《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古人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

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

二为敬,即孝敬父母。

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

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

子夏问孝,子日: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

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

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

古人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

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侍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

所谓安亲。

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

《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

四、《论语》书中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一)身教法
身教就是以身垂范。

《说文解字》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中包含有身教的意思。

在道德教育中身教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身教具有教化功能。

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