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与分式方程---回顾与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

回顾与思考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本节是第五章《分式及分式方程》的复习课,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分式及分式方程等有关概念,对分式及分式方程的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技巧性较高的运算题还不熟悉.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观察、对比、类比、讨论等活动方法,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清本章知识结构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把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有机地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不再是孤立地看待,而是在应用这些知识时,能顺藤摸瓜地找到对应的及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能把这些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式的意义及分式的运算,能熟练地解分式方程;

(2)提高学生分式及分式方程的基本运算技能.

数学能力:

(1)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是不可分离的,生活是数学的载体;

(2)通过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思维过程,进而学会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重点:熟悉分式的意义及分式的运算,能熟练地解分式方程.

难点:分式方程应用的建模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 知识梳理,初成体系

内容:请各组展示一份或两份课前整理好的本章的思维导图。(利用教学助手拍照上传,对比)

目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知识,一方面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展示和补充中,相互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预期效果: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基本梳理清楚本章的知识结构、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分式的基本性质、乘除法、加减法等基本运算及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第二环节 易错题练习,完善体系

内容:课前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类型问题,找出这一类型题中的易错题或者是比较困惑的问题,课上和大家一起分享或者希望得到同学或老师的帮助。

(1)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 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3) 分式的化简求值.

(4) 运用运算技巧的题.

(5) 在分式运算中,除以上几个类型问题外,还有什么困惑的问题.

课上:组长汇报,全班一起交流、分享

课后补充:

1.当x 时,分式x

x 2

有意义.(部分同学先约分,忘记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x ,所以x ≠0,而认为任意实数都可以).

2.当x 时,分式)

3x )(1x (92---x 的值为0.(部分学生认为分子x 2–9的值为0,从而得出x 应为±3,原因是没有注意分母不能为0这一事实)

3.先化简:a a a a a 112-÷⎪⎭

⎫ ⎝⎛--,再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数a 代入求值.(不但考查了分

式化简求值的基本技能,又隐性考查了学生对分式意义的理解程度)

4.已知n m =3

5,求n m m ++n m m --222n m n -的值. 5.已知b>a>0

(1)分式b a 的分子,分母都加1,所得的分式1

1++b a 的值增大了还是减小了?为什么? (2)分式b a 的分子,分母都加2,所得的分式2

2++b a 的值增大了还是减小了?为什么? (3)分式b a 的分子,分母都加c ,所得的分式c

b c a ++的值增大了还是减小了?为什么? (利用作差法比较分式的大小,这里学生用了取特殊值的方法)

目的:通过学生小组研究精选各类典型题,让学生分析易错原因困惑原因,加深学生对分式的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期效果: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对分式的运算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第三环节 典型例题,提升能力

例1. 解分式方程21315=--+-x

x x 目的:出示学生的解题过程,让大家找出做的好的地方及错误的地方

预期效果:通过找错,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易错处

例2. 某种商品的价格,每千克上涨 3

1 ,上回用了15元,而这回则是30元,已知这次比上回多买5千克,求这次的价格。

目的:

(1)让学生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期效果:

由于在前一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时较好,但也有少数学生很难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结合到一起,思维上有一定的障

碍.

在线检测:

几名同学包租一辆面包车去旅游,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后来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租车价不变,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3元车费.若设参加旅游的学生共有x 人,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 )

A 、32

180180=+-x x B 、31802180=-+x x C 、32180180=--x x D 、31802180=--x

x 目的:利用教学助手进行在线检测,查看学生的对列方程的模式掌握的如何

第四环节 再次整理,完善体系

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进一步完善你课前整理好的本章知识结构。若有时间,整理好之后让学生课堂上展示;若没时间,课后自行整理。

目的:通过整理,让学生回忆课堂上与同学的交流,老师的讲解,自己在练习中的体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网络。

预期效果:学生能比较全面地掌握本章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反思

分式是表示具体情境中数量的模型,它是分数的“代数化”,它的性质、运算与分数的性质、运算完全相似,它是代数运算的基础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分式运算算理的理解是教学要注意的重点,没有必要一味地追求运算的复杂性与难度,否则会因为经常出现错误而导致学生对分式的运算失去信心,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也与《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相违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