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部分基础知识.pdf
民族团结教育基础知识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一)我国的民族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二)我国的民族关系1。
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2.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写入宪法,西藏的民主改革,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1。
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地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3)优越性(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适合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3)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四)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原因或意义)(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3)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和谐稳定;(4)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五)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政府):( 1 )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对外开放国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 2 )政治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分裂活动;( 3 )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尊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加快教育的投入,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等。
2020年整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pdf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目录* 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5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6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实施…………………………………7页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和规定,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学习笔记.pdf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材料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繁荣发展民族团结的意义每当看到自己家中6个民族、80多口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候,新疆青河县70岁的老妈妈阿尼帕.阿力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过去的46年里,她和丈夫抚养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是分属族、、、4个民族的孤儿,加上、的女婿、儿媳,全家是有6个民族成分的大家庭。
阿尼帕老人可以说是民族团结的好模范,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体现。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是各民族每一个成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每个人都要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弘扬伟大的,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
民族理论政策知识宣传1、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民族团结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新疆有多少个世居民族?我国目前一共有56个民族。
新疆有13个主要的民族克尔克孜族加上汉族2、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的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民族学基础知识全套课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将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 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同时,将进 一步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基 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完善措施
为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措 施。首先,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保障 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其次,应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 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和管理水平。此外,还应加强 民族地区教育、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提高少数 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同时,应加强民族 团结宣传教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
田野调查法与参与观察法
田野调查法
民族学者亲自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 式收集第一手资料,以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参与观察法
民族学者在调查过程中,不仅要收集资料,还要深入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 活中,通过观察和体验来了解其文化和社会现象。
历史文献法与比较研究法
民族学基础知识全套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民族学概述 • 民族文化 • 民族社会 • 民族关系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民族学研究方法
01
民族学概述
民族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总结词
民族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中不同民族及其族群的历史、文化、 社会、政治、经济、语言、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学科。
详细描述
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的定义与类型
总结词
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冲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 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
详细描述
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冲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不 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往方式,也涉及到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为了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 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包括加强民族平等团 结、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 交流互鉴、加强民族法律法规建设等。同时,也需要从 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民族关系的冲突问题,如加强 民族矛盾调解机制建设、推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等。
(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记录表.pptx

“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记录表
乌 鲁 木 齐 市 第 107 小 学 教 师 姓 名 :
活动项目 时间 地点 进班级 年级班
活动内容或解决的困难
联系学生 姓名:
联系家长 姓名:
交友 1 姓名:
交友 2 姓名:
交友 3 姓名: 交友 4 姓名:
学海无 涯
“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记录表
乌 鲁 木 齐 市 第 107 小 学 教 师 姓 名 :
活动项目 时间 地点 进班级 年级班
活动内容或解决的困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系学生 姓名:
联系家长 姓名:
交友 1 姓名:
交友 2 姓名:
交友 3 姓名: 交友 4 姓名:
走亲戚 姓名:
学海无 涯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此寨建于宋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南岗 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堪 称世界建筑奇观。
瑶族文化历史悠久,薪传不绝,内涵丰富,风情浓郁,瑶 族同胞能歌善舞,瑶族“耍歌堂”“长鼓舞”“瑶族婚俗”接连被列 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瑶族婚俗、排瑶民歌、瑶 族刺绣均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谢谢观看
——中国网
(1)观察图一,“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根据图 二,概括清朝管辖西藏的措施。
地区:西藏地区。 措施:设立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2)2020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依据材料二,归纳西藏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
69周年。 原因:①西藏获得和平解放;②平叛;③进行民主改革(或 废除农奴制);④西藏人民的努力(或西藏人民的生产热情); ⑤建立西藏自治区(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体现了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C )12.“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 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 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 B )6.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 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A.民主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
( D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应是
A.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
B.提出自治申请的地方
2020年高三政治基础知识归纳

2020年高三政治基础知识归纳关于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大家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需要不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高三政治基础知识归纳,希望大家喜欢!2020年高三政治基础知识归纳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1、主权的特征和基本内容2、“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内容3、实行“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7、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8、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9、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国家主权的含义:国家主权是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所固有的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特点:1. 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至高无上性。
2. 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独立性。
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1. 国家的政治独立。
2. 国家的经济自主。
3. 国家的领土完整。
政治独立、经济自主、领土完整三者的关系:国家的政治独立与竞技资助密切相关。
政治独立是经济自主的前提,经济自主又是政治独立的保证。
领土完整与国家的政治独立、经济自主也是密切相关的。
维护国家主权的必要性(原因):国家主权是以国家为范围的,只有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才是国家主权的实体。
因此国家主权不能分割,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部分,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享有独立的主权。
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各国平等交往的前提条件。
维护股价的主权,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新的国家安全观:领土安全不是国家安全的全部内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和人才安全等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内涵:①坚持“一国”是前提和基础。
②两种制度并存。
③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一国”的含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民族只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即中国。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者关系是中央和地方。
高度的自治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2024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教案2(pdf)川教版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重要性,我推荐以下拓展阅读材料:
a) 《中国民族志》: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我国各民族的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2.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发现某些部分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我会简化教学内容,或者提供更多的辅助材料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思考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如果发现某些方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会考虑尝试其他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实验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教案2(pdf) 川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a)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我国历史上的各民族角色,通过模拟历史场景,体验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b) 实验:设计有关民族团结的实验活动,如模拟 multi-ethnic society 的运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的意义。
c) 游戏:运用民族团结主题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民族团结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知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知识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确保国家繁荣稳定、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重要任务。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友善互助,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共享发展成果,既保障了国家的团结稳定,也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1. 民族团结的重要价值民族团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石。
一个国家的团结与发展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相互促进。
民族团结不仅有助于凝聚国家力量,提高国家竞争力,也能够传承和发展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家文化的多元共融。
民族团结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目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各民族间的合作、共同进步和共同繁荣。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权利。
- 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各民族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
- 普及教育,提升各民族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 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
- 建立健全的民族团结机制,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内容1. 法律法规建设在民族关系的管理中,法律法规的存在至关重要。
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能够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民族团结。
在法律法规建设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宪法保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应明确规定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 成立民族自治机构:设立和完善各级民族自治机构,赋予其实际权力,保障各民族的自治权利。
- 依法保障言论自由: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言论自由,打击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仇恨言论。
-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通过法律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鼓励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支撑。
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才能提高各民族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减少民族间的差距,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推荐表.doc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本人非常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
主
要
事
迹
遵纪守法,讲原则、讲团结、讲稳定,识大体,顾大局。能够时时处处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和团结各少数民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能够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全力维护民族团结。
二、紧密团结各族学生,构建和谐校园
我校虽是团场学校,但少数民族学生占有三分之一。在工作中强调要师生互相尊重,互相支持,诚恳相待。在日常生活中,把不穿还算新的衣服给困难的民族学生。我们班有个特别爱学习的民族学生,我每学期都会买一套卷子让她做,还向学生宣传民族宗教政策,使学生懂得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领导安排的任务总能认真完成。以上是我的一些事迹,敬请组织考察指正。
推荐
单位意见签字盖 章 Nhomakorabea团场
党委
审批
意见
签字
盖 章
66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推荐表
姓名
出生年月
性别
女
族别
汉
文化程度
本科
政治面貌
党员
工作单位
及职务
六十六团三中
联系电话
主
要
荣
誉
主
要
事
迹
本人现在是六十六团三中的一名普通教师,参加工作虽然只一年有余,但对日常教学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不懈努力,为六十六团三中的民族团结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知识试题及答案1.每年的5月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规定,自治区应至少每5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餐饮服务行业应当合法经营、诚信友爱,其字号、招牌和食品的名称、包装、广告不得含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语言、文字、符号、图案及其组合,尊重各民族饮食惯。
4.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和其他组织不及时处理、化解本单位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矛盾纠纷,出现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体性事件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由县级以上民族宗教事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整改期间不得参加各级各类先进集体评选。
5.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不得实施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分裂、危害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不得宣扬和传播宗教极端思想。
6.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的规定,学校应当加强师生员工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自觉承担起反分裂、反渗透的责任。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院校及有关社科研究机构应当旗帜鲜明地批驳民族自决、泛突厥主义、高度自治、泛伊斯兰主义。
8.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被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绩效考核体系。
1.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协作,促进各族人民的团结和谐。
2.为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管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并规定了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3.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加强宣传教育、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条件、加强法制建设等。
4.为了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例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和季度目标责任考核制。
第十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八项主张 江泽民的_________
2.两岸关系的发展:
“三不”政策 (1)1987年台湾调整_____________,海峡两岸近三十八年
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则 _____”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荣的意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构建和谐的民族关 系。 2.香港、澳门回归后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说明了“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促进了香港 和内地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3.两岸交流日益频繁的事实证明,发展两岸关系是海峡两岸人 民的共同愿望,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统一 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上引用了台湾“诗界泰斗”林朝崧的诗“情天再补虽无术,缺 月重圆会有时”,为实现“缺月重圆”,中央政府(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与台湾当局达成“九二共识” 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缺月重圆”的寓
意是实现祖国的统一。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成功运用于香港、澳门的回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方针,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民族政 策,“九二共识”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祖国
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5.(2013·日照学业考)“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
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 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了 D.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人教部编版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

《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对比分析的能力、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3.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4.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
5.通过孔繁森先进的事迹,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以及民族团结意识的形成。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嘿……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罗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2课民族大团结》。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依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2.地位: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3.概念: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4.确立: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
(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专题片解说词.pptx

学海无涯
进入自主学习网页,兴致勃勃地点击着自己感兴趣的民族资料,真是快捷直观 啊!
此外,第二课堂、校外实践活动及主题队会活动已经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 主阵地。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精心开设了民族舞蹈、花儿、民族手工艺制作、 民族器乐演奏、电脑绘画等为主的32个兴趣小组;组织孩子赴大通县多林镇土 族文化博物馆、大通县城关烈士陵园、大通县新庄镇敬老院、大通县少数民族 乡镇学校等地开展参观、祭扫、访问、手拉手活动;各中队召开民族团结主题 队会,孩子们通过小品、相声、童谣说唱、三字经表演、舞蹈、歌唱等丰富的 节目形式,表达对各民族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潜移默化中领会了民族团结对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总之,学校全面发挥了校园文化全方位育人 功效,使师生的民族情操在校园文化浸润中得到升华,各民族孩子在这里 “快 乐学习,幸福成长”。
上第七课第一节促进民族团结同步冲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一册

下一页
【点拨】本题考查对民族分布特点的认识。我国是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 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 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所以A项符合题意 ; B、C 、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选A项。
首页
下一页
2.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
首页
下一页
6. 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1)认真学习民族团结的相关教育课程,自觉履行 民族团结的义务,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2)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积极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 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意义。 (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 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4)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 斗争。
事业发展,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跨越发展 ④深入推动各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深入推进
民族团结进步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首页
下一页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 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材料二:如右图。
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
荣发展。
首页
下一页
4.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
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3.学表达
首页
下一页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特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0年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特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0年含答案)祝各位顺利通过考试事业单位招聘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单选题在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当中,代表各民族的最高利益的是_____。
A: 民族平等B: 各民族共同繁荣C: 民族团结和合作D: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点击查看答案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这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和合作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也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神圣使命,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最高准则。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单选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_____A: 科技创新B: 制度创新C: 文化创新D: 理论创新点击查看答案参考答案: D3、多选题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_____。
A: 恐怖主义B: 帝国主义C: 霸权主义D: 强权政治点击查看答案参考答案: CD本题解释:[解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穗定的主要根源。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D。
4、单选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_____。
A: 人民当家作主B: 人民民主专政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点击查看答案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A【解析】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国体,人民代表大会是政体,人民参与国家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故选A。
5、单选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_____。
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材分析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两方面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必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
学情分析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不少同学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可让他们讲一讲。
若班里有少数民族的同学,则他们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2.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法学法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
学法: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或王昭君)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二、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 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为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是如何巩固和发展的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1.学生自主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
2.根据教材第一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对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策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我国是如何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被载入宪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取得了哪些成就?(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海无涯
民族团结部分基础知识
1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也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 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 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6 处理民族关系的总原则:民族平等
7 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民族团结
8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选拔、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9 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团结
10 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平等
11 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12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交错居住)
13 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4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5 三个不动摇: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16 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17 影响新疆团结稳定的主要危险:
三股势力: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18 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19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0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遵纪守法
21 思稳定、求团结、盼发展、争富强,是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22 新疆发展的两大目标: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23 新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1)新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2)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3)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